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逍遥小闲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梦的风雪
可是,那朱良骥的爹,可是知府大人,是五品呐。
就连县令大人,都是惹不起的。”
对于老百姓来说,别说五品,就算是七品,那都是惹不起的大人物。
就连衙门里不入品的衙役,都是惹不起的。
白一弦轻声说道:“我承诺你,如果你的儿子和儿媳妇,还活着的话,我一定救他们出来。
如果他们不幸了,那我也一定会将杀害他们的罪魁祸首,绳之以法,砍了他们的头,为你的亲人报仇。”
张平安抬着头看着白一弦,就仿佛看到了老天爷一般。
他不敢置信,又颤抖的问道:“真,真的吗?”
白一弦点了点头。
那名叫翟修的侍卫说道:“你这老头,我们爷说话算话,说了帮你,就一定能帮你。”
张平安摇摇头,说道:“大人,我老汉知道你们心善。
但那可是五品的知府大人。
你虽然同情我老汉,但我却担心,你会惹火上身。
万一得罪了那朱大人,就连你们,都会受到连累。
万一他们把你们也抓了,那可是我的罪过了。”
白一弦毕竟太年轻,张平安觉得他就算是官,也不可能高过知府的五品。
白一弦说道:“你不必担心,那位朱大人,不敢抓我。
我说了帮你,就一定帮到底。”
不敢抓,不敢抓……。
张平安闻言,一骨碌爬了起来,直接就给白一弦磕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我给您磕头了,我给您磕头了。”
张平安激动的难以自己。
他万万没想到,走到绝路上的时候,老天爷又给了他希望。
在张平安的心里,自然是希望孩子们还活着的。
但这么好几个月了,儿子和儿媳,说不定早就被折磨死了。
但只要那些害死他们的罪魁祸首也能死,也算是报了仇了。
相信老伴和孩子的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到时候,他也可以走的无牵无挂,去跟家里人,团聚了。
是的,张平安的心里,依旧存着死志。
老伴和儿子他们都不在了,他一个人活着,也没有意思。
但如今有人能给他们报仇,那么他就算是死,也要先亲眼看着那些恶人,一个个的被砍了头,再死。
这样他就算是死了,最后也能瞑目了。
白一弦急忙将张平安给扶了起来。
张平安说道:“恩,大人,先去我家里,喝口水,歇歇脚。
我明日找个车,我们再去沙洲城。”





逍遥小闲人 第两千四百四十二章 烂透了
白一弦说道:“水就不必喝了,你的孩子们,可能还没死。
多等一会儿,就多一分危险。
我有马车,我们现在即刻上路。”
张平安激动的不行,连连点头,说道:“哎,哎,好,好,多谢大人。”
白一弦带着他,来到马车旁。
张平安看着那马车,却迟迟不敢上,生怕自己一身脏污,给马车弄脏了。
张平安说道:“大人,你们,你们坐马车,我老汉,跟在后面就行。
我虽然年纪大,但身体硬朗,脚力很快的。”
白一弦说道:“那样太慢了,你难道不想快些救出你的孩子么?
无妨,你就上去便是了。”
张平安想到牢里受苦的儿子,又见白一弦实在温和,便一咬牙登了上来。
其实这马车外表已经很低调了,但在张平安的眼里却很是奢华。
没想到一进来,张平安更是傻了眼,差点吓得直接从车上跳下去。
外表低调的马车,里面才是真正的奢华舒适。
张平安站也不敢站,坐也不敢坐。
好在白一弦及时上来,扶着他,让他坐了下来。
两女随后也上了车,挨着白一弦坐了下来。
张平安悄悄移动到角落,也是有些坐立不安。
白一弦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这些农民,实在是太淳朴了。
明明经历过那样的事情,却依旧保持淳朴的本性。
张平安突然想起来什么一般,解下自己身上的黑色大氅,说道:“大,大人,这个用不着了,马车里很暖和。
还是让外面的大人披上吧。”
白一弦点了点头,接了过来,从窗户里递给了言风。
马车刚要上路,白一弦想起来什么一般,冲着外面说道:“翟修,你自己赶马车。
花文山,本王有件事交代你,你现在,立刻去做。”
白一弦对着花文山耳语了几句,又给了他一样东西,对方领命,立即就骑马离开了。
白一弦这才下令,直接赶往沙洲城。
一天的时间赶不到,路上众人吃了点饭,又找地方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才又继续上路。
张平安心中记挂着自己的孩子,纵然面对着自己从未吃过的好东西,也难以下咽,夜不能寐。
一直到了第二天的中午,一行人才总算来到了沙洲城。
沙洲并不是富裕之地,但沙洲城毕竟是一洲府衙所在地,因此,看上去也是比辖下其它地方要繁华了一些。
白一弦也没做停留,直接来到了州府衙门。
但却并未直接过去,而是在不远处的拐角停了下来。
然后,他对张平安说道:“老人家,你上去击鼓鸣冤,我就在这里看着。
你不必害怕,我倒要看看,这群所谓的百姓父母官,到底是怎么对待百姓的。”
张平安不知道白一弦的身份,但听他这么说话,心中却莫名的有底气。
于是重重的一点头,就跳下了马车,疾步往衙门走去。
白一弦说让他击鼓鸣冤。
可没想到,张平安连那鼓槌都没摸到,就被两边守着的衙役给阻止了。
其中一个衙役上下打量了一下张平安,说道:“怎么又是你?
你又来做什么?
滚滚滚。
再来捣乱,小心我对你不客气。”
白一弦在不远处见状,便已经皱起了眉。
张平安这回心中有了底气,说道:“我来击鼓鸣冤。
我儿张石头,有天大的冤情。
我要状告知府之子朱良骥,恶贯满盈,欺男霸女,当街强抢民女,还将我儿张石头,无故抓回府衙折磨。
我还要状告知府朱志行,教子无方,纵子行凶。
甚至还跟其子蛇鼠一窝,包庇其儿子的罪行。
当真枉为沙洲父母官。
让开。”
这些话,都是在来的路上,白一弦教他说的。
两个衙役立即就怒了,往上一拉袖子,就做出一副要动手的模样。
说道:“哟呵,胆子不小啊。
竟然还要状告我们大人和公子。
你也不看看,你自己是什么下贱的身份。
你告的起么你。”
“就是,告诉你,我们家大人,在这沙洲,就是最大的。
谁都管不了。
就算是让你告了,又能如何?
谁又能审判得了我们大人吗?”
“就是,还敢来告状,真是胆大包天。
我看着啊,那个老东西撞死了,这个也活的不耐烦了。
实话告诉你,你儿子儿媳,还活着呢。
可就是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离死也不远了。
我看着你这回,干脆也撞死得了,这样你们一家人,在黄泉路上,整整齐齐的上路,谁也别少了谁,多好呢。
哈哈哈哈。”
两人肆无忌惮的说话,更是肆无忌惮的大声笑了起来。
而路过的行人,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
一个个的露出嫌恶的目光,但却谁都没敢说什么。
人们都是敢怒不敢言,生怕惹火上身。
得罪不起知府,也只能忍着。
不远处,白一弦出离的愤怒了。
他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愤怒过。
来到这个世界,他见识过许多的美好,也见识过人心的险恶。
可纵然是被人算计,差点心死的时候,都没有让他的心中,这么的愤怒过。
人心都是肉长的,为什么会有人,这么的恶毒。
难道他们的家中,就没有父母子女吗?
他们对于这样的老人,心中不但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甚至于,还抱着最恶毒的恶意。
由此可见,这沙洲衙门,从上到下,都已经烂透了。
白一弦相信,这个衙门里,已经没有好人了。
因为,稍微有点良心的人,在这里,就不可能待下去。
在这样的环境里,上行下效,没有独善其身,能留下的,都是没有了良心的毒瘤。
张平安还在跟他们理论,坚持要上去击鼓。
那两个衙役不耐烦了起来,直接开始动手推搡。
白一弦没有再忍下去,直接向着衙门走去。
那两个衙役正推着张平安,冷不防被人捏住了手,给反推了回去。
两人大怒,抬头刚要破口大骂,却发现白一弦一身华丽衣衫,贵不可言。
就连身边跟着的侍卫,那衣料都是上等。
到口的话就被憋了回去,硬是没敢骂出来。
在衙门这么久,早就学会了见风使舵,看人下菜碟儿。
也知道他们虽然是压抑,但还有很多人,是他们得罪不起的。
两人摆出一副笑脸,说道:“哟,这位爷,来衙门有何贵干啊?
不知道小的可不可以帮上忙。”




逍遥小闲人 第两千四百四十三章 妙啊
就这句话都不像是衙门里的衙役能说得出来的。
这跟市井上的小混混有什么区别?
白一弦淡淡的说道:“探监。”
白一弦想先去看看张石头和小玉两人怎么样了。
不想先去找朱志行装完逼打完脸再过去。
毕竟两人被折磨了那么久,多拖一会儿,就多一分危险。
两人立即笑了起来,说道:“探监啊,好说好说,小的带爷过去。”
这一般有外人来探监,都要给好处的,怎么也得给点银子的好处费啊。
以前来的都是写穷鬼,给不了几个铜子儿。
如今白一弦如此贵气,那好处岂能少了?
两人当然抢着做,连大门都不守了。
争着抢着的要给白一弦带路。
白一弦也没说话,迈步就要往里走。
此时一道嚣张至极的公鸭嗓子响起:“怎么回事?怎么围了这么多人,一个个的怎么做事的?
朱大人来了,还不赶紧把他们给轰开。”
白一弦回头看去,正好看到一个脑满肠肥的胖子,从轿子里钻了出来。
一副志得意满的模样,高昂着头颅,都不正眼看人。
说话的,是他旁边的一个瘦子,真的很瘦,两人组合在一起,看上去十分的滑稽。
这瘦子一副师爷的打扮,刚才说话的人,就是他。
原来是恰好在此时,朱志行来到了衙门。
一般来说,不管是县衙,还是府衙,后衙都是官员的住所。
大部分官员,都是住在后衙的。
不过朱志行另外有府邸,远比州府衙门要阔气多了。
所以,他平时都是住在外面的府邸里的。
今日并非休沐之时,按理早上卯时就该上衙。
也就是俗称的点卯。
可如今,直到午时末,他才慢吞吞的来到衙门。
不过能来也不错了,总比不来要强点儿。
一来到这里,就看到衙门口围了一群人。
他十分不高兴,师爷这才急忙出言呵斥。
两个衙役回头一看,急忙就钻了过去,一副讨好的笑容,说道:“哎哟,大人,小的见过朱大人,见过毕师爷。”
那毕师爷同样是鼻孔冲天,不拿眼看人,只教训两个衙役道:“这怎么回事啊?
大中午的,让人堵在这门口。
都挡了老爷的路了。
你们是怎么做事的?
还不赶紧把人给轰走。”
两个衙役说道:“哎哟,毕师爷,他们是来探监的。
小的这就让他们先到一边去,先让大人过。”
那毕师爷一听到衙役的话,这才把目光看向白一弦等人,口中重复道:“慢着,来探监的?”
他一边说一边上下打量白一弦。
待看清白一弦一身气度皆是不凡,那身上所穿的料子都十分贵重之后,毕师爷的眼神,一下子就亮了。
这毕师爷,跟朱志行,多年来在这沙洲作威作福,都已经习惯了。
这么多年来,也没个能管得了他们的。
而且他们上面有人,每次有人来查,都会有人提前通知,他们就会做好一切准备。
就算偶尔有上面来人,塞点儿银子,也就给打发了。
所以这些人如今早就已经飘了,简直把自己当成了土皇帝。
因此,就算白一弦衣衫贵重,但这毕师爷,却也根本没有放在心里。
在他心里,家里再富有,衣衫再华贵,又能怎么样?
反正民不与官斗,而且官大一级压死人。
他毕师爷都没在沙洲见过这几个人,那肯定也不是什么大人物。
既然如此,那就算家中再富有,不也是来给他跟朱大人,送钱来了吗?
那朱志行见等了好久,这些人还不让开,不由不耐烦的说道:“毕师爷,怎么回事?”
毕师爷急忙上前,点头哈腰的说道:“朱大人,这些人,可是肥羊啊。
来给我们,送银子来了。”
“哦?”朱志行一听,眼睛就亮了,勉强睁开自己的眯缝眼,往白一弦那边看去。
口中却问毕师爷道:“给老爷我,送银子来的?
这是哪里的小子,怎的这般懂事儿呢?
年纪轻轻的,却有此等觉悟,好,甚好,老爷我很是满意。”
毕师爷急忙说道:“不是这样……”
可话还没说完,朱志行那个满脑子只有银子和女人的主儿,就打断道:“什么不是?
那银子不是白送的?
那他想要什么?
是不是想在老爷我的手下,求个官儿?
他送了多少银子?
让老爷我看看,好给他个什么官儿。”
他居然明目张胆的收纳贿赂,还明目张胆的卖官。
白一弦此时反而不那么生气了。
因为他心中早就已经有了预料,知道这朱志行不是什么好东西。
那他做出什么事,都不奇怪。
都已经决定要办他了,那自然也就不用生气了。
再把自己气出个好歹来。
白一弦只是心道难怪万归道将六道门建立在这沙洲呢。
有这么一个糊涂的混账玩意儿,六道门可不就是更安全了,更不容易被人发现了么。
毕师爷此时心中也是翻了个大白眼,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道:“大人,他是来探监的。”
朱志行闻言立即就不高兴了,不满的说道:“探监的?
探呗,这关老爷我什么事儿?
你为什么还骗老爷,说他是来给我送银子的?”
毕师爷说道:“大人,探监啊。
这就说明,他有亲人,在这牢里啊。
他要是想进去看一看呢,得给银子吧?
他要是想将人给救出来,也得给银子吧?
这万一,他探望的是个死刑犯,那不更得给银子吗?
你看他,那一身衣服,怎么也得几百两。
那他家里,那肯定是巨富啊。
大人,你想想看,想要多少银子,还不是你我说了算吗?
那岂不就是,给你我送银子来了吗?”
朱志行眼睛一亮,说道:“妙啊。
可万一他亲人只是轻罪的话,怎么办?”
毕师爷说道:“大人,这沙洲都是您说了算。
您说是轻罪,那就是轻罪,您就算说他是重罪,谁又能管的了呢?”
朱志行闻言,乐得都见牙不见眼,说道:“你小子,今儿个怎么就这么聪明呢?
你以前怎么没跟老爷说过这个主意?
要是早想到这法子,你我岂不是早就发了么?”
毕师爷说道:“老爷,以前的那些啊,都是写穷鬼。
就算逼死他们,他们也拿不出来银子。
所以,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去,费那劲干啥呢。”




逍遥小闲人 第两千四百四十四章 客气点儿懂吗
朱志行却怒道:“胡说,难道老爷我治理的沙洲,连一个富裕的都没有吗?”
毕师爷急忙说道:“当然有,老爷您可是英明神武啊。
将这沙洲治理的也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可那些富户,您忘了,每年都给您孝敬很多银子的。”
朱志行这才恍然点点头,说道:“对对对,他们都是安分守己的人呐,自然不会犯事儿进监牢了。”
他看向白一弦,仿佛看到了一座行走的金山,那小眼睛都闪闪放光,说道:“去问问,他们探监谁。”
毕师爷点点头,直起腰,对着白一弦,又昂起了头颅,趾高气扬的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来此,探谁的监呐?”
白一弦没有说话,旁边的侍卫翟修则站出来说道:“我们家公子,来此是来探望云江县,涧山村,张石头跟小玉两人的监。”
朱志行闻言,不由一头雾水:“这两人又是谁?”
因为说实话,这牢里,冤假错案太多了。
很多案犯,包括他们所犯何事,还有其家属,朱志行根本就记不住。
就纵然是有人因此撞死在了衙门前,朱志行都懒得去记这些事情。
而张石头和小玉,是他儿子弄出来的,他就更懒得操心了。
所以,他根本不记得这两人的名字。
不过好在,毕师爷能混到师爷,还能成为朱志行的心腹,他的记性是很不错的。
这大大小小的案件,各种人物,关系,各种情况。
包括这沙洲城里的大大小小的富户等等等等,毕师爷都记得十分清楚。
朱志行一问,他都能快速的答上来,所以才能混到心腹。
不然朱志行问他事情,毕师爷却一问三不知,朱志行也不愿意用他。
这毕师爷是记得朱良骥弄出来的这件事的。
也知道朱良骥看中了小玉那小娘们,被张石头打了,这才关了进来。
更知道因为这件事,张石头的爹娘,求爷爷告奶奶的都无果,最后那老婆子撞死在了衙门前。
毕师爷往白一弦等人身后一瞄,果然看见了张平安。
之前光看到白一弦等人了,都没看见这么个老头竟然在。
毕师爷不由一皱眉,当时那张平安,不是已经带着他老伴的尸体回去了吗?
原本还以为这件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这才不到半个月,这老头居然又来了,还找了人一起来。
毕师爷还在想,张平安找的这白一弦,到底是来求情的?
还是替他出头的?
因为他觉得,张平安不可能会有这么富贵的亲戚啊。
若是来求情的,倒还罢了,但若是来出头的,那肯定得有点背景在身上才对。
他还没想出来,那边朱志行就不耐烦了,一脚就踢了毕师爷的腿上,说道:“老爷我问你话呢。
张石头是怎么罪?
磨磨唧唧的。”
毕师爷不敢愤怒,急忙转头,低声说道:“老爷,这张石头,是少爷关进去的。
当时少爷看中了张石头的娘子小玉,想要强行抓回来。
张石头就把少爷给打了。
倒是打的不重,少爷都没受伤。
但少爷却一怒之下,就把两人都抓了回来,说要将他们折磨致死。
现在两人,还关在牢里呢。
虽然没死,但也差不多了。
少爷兴致上来的时候,就会去牢里,将他们折磨一番。
那群人后面的老头,就是张石头的爹,之前来带着老伴来求情,少爷不同意,还把他打了一顿。
后来,他家那死老婆子,一气之下,就撞死在了衙门口了。”
朱志行听到自己儿子的恶行,却根本不以为意,说道:“哦,原来是撞死的那个。
这老头,早说有这么富贵的亲戚,早点送银子来,那人,不就早给放出去了么?
他老伴,也就不用死了。
现在人死了,才想起来送银子。
真的是,啧啧,要钱不要命啊。”
毕师爷说道:“谁说不是呢。”
朱志行说道:“告诉他们,张石头和小玉,犯的是死罪。
不给探监。
想要将人救出来,也行,得给银子。”
毕师爷点了点头,走了过去,对白一弦说道:“张石头跟小玉,所犯乃是死罪,按照我燕朝律例,不允许探监。
1...786787788789790...8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