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逍遥小闲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星梦的风雪
“好嘞,客官稍等。”
小六无奈,也只好坐了下来,但却依旧戒备着四周。
这摊子上坐的,大都是普通的百姓,农民,苦力等。
慕容楚之前还特意让小六找了一身不太华丽的普通衣服给穿上了,但气质也是无法隐藏的。
他就算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但别人也还是一眼能看出来,这绝不是个能下地干活的主儿。
看看那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没吃过苦头的。
那气质,也不像是个普通的读书人,总觉得那普通衣衫下有一种遮掩不住的贵气。
因此,周围的人便不由自主的多往这边看了几眼。
小六见状,神情更显戒备。
慕容楚笑着摆摆手,低声说道:“小六,不必紧张,都是些普通百姓,你实在不必如此。
我还要问他们些事情,你如此态度,可吓着了他们。”
小六也是一脸无奈,只好点点头。
慕容楚也没管他。
由于摆摊的人太多了,这馄饨摊匆匆占的地方并不大。
所以桌子与桌子之间的距离比较近。
慕容楚看向旁边一桌,是两个男人,一老一少。
年纪大的那个,看上去有五六十岁,小的那个,应该是他孙子,十一二岁的样子。
两人穿着都不好,应该是苦出身。
一碗馄饨,年纪大的也不太舍得吃,不住的把自己碗里的,向着少的碗里拨。





逍遥小闲人 第两千五百九十二章 好话
那少的倒也懂事,不住的说道:“爷爷,我够吃了,真的够吃了,您快自己吃了吧。”
老的却是一副慈祥的笑眯眯的模样,慈爱的说道:“爷今儿早上吃的多,现在还不饿哩。
爷吃不下,你长身体哩,你快些吃么。”
少年说道:“爷爷吃,爷爷每天干那么多活,娘说,得好好补补,爷,您吃。”
就那么几个馄饨,让来让去的,最后都让的破了皮,馅儿都出来了。
最后那爷爷含笑欣慰的吃了几个,爷孙两人相视一笑,笑容十分纯真。
慕容楚看的也是心中震动又高兴,真是爷慈孙孝。
慕容楚刚要张口跟他们说话,这时小贩端着两碗馄饨过来,给他们放在了桌子上:“客官您慢用。”
这打断了慕容楚的询问。
那小贩格外的热情,又笑着说道:“客官,听口音,您是外地来的吧?
来我这馄饨摊,可算您来对了。
您尝尝,我这可是我们这里最正宗的馄饨。
吃过的客人,就没有不夸赞好吃的。
我在城里,那可都是回头客。”
慕容楚原本是不打算先吃东西,想要同旁边的老丈说说话的。
不过在他眼里,这小贩也是他的百姓,他的子民。
见他如此热情的攀谈,于是便笑着说道:“哦,是吗?
这样的话,那我可真要好好尝尝看看。”
说完之后,他就拿起勺子,舀了一个馄饨,微微吹了吹之后,就放进了嘴里。
其实慕容楚吃过的山珍海味那么多,在宫里的时候,就是想吃个馄饨,御厨也会变着花样的做出符合他口味的馄饨来。
虽说各地小吃都有不同的口味和特色,但就这小摊上的馄饨来说,还是略微普通了些。
没有小贩说的那么夸张,也没有想象中的好吃。
但慕容楚还是放下了勺子,抬起头,笑着说道:“嗯,确实不错。”
小贩立即高兴起来,说道:“是吧?我就说,我这里的馄饨,是最正宗的。
来吃过一次的人,都是念念不忘的。
咦,这位客官怎么不吃?
难道是不合胃口吗?”
他说的自然是小六。
小六如今与慕容楚坐在一起已经是有些忐忑,主子没发话之前,他怎敢动勺子。
慕容楚说道:“小六,你也尝尝。”
小六只好也舀了一个尝了尝,说道:“是挺不错的。”
其实他也觉得挺一般的,不过主子都说还不错,他自然也不敢说别的。
小贩又高兴了起来,仿佛有人能喜欢吃他的东西,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和鼓励一样。
小贩说道:“两位客官喜欢就好,那客官您慢慢吃,小的就不打扰了。”
说完之后,他就离开了。
等小贩一走,慕容楚转头看向旁边,才发现那一老一少,不知道什么时候吃完了东西,已经离开了。
此刻又有两人走来并坐了下来,叫道:“老板,两碗馄饨,要辣子。”
“好嘞,客官稍等。”
慕容楚下意识的看了看四周,人山人海,那一老一少,早就消失在茫茫人海,找不到了。
他看了看新坐下的两人,是衣着普通的精壮汉子。
看上去,似乎是农民,因为两人旁边,还立着两把带泥的锄头。
虽然来赶庙会还带着锄头,有些奇怪,不过想想,可能是附近的农民,下地之后,赶过来看看热闹,也是有可能的。
慕容楚也不是非得找那一老一少说话不可,如今旁边还是两个农民,那找他们也是一样的。
这两人一坐下来之后,就一直在说话。
慕容楚找了个机会,插口道:“两位大哥,是在附近住吗?
我看你们还扛着锄头,这是刚从田里赶过来?”
那两人性格豪爽,见慕容楚问话,也很是热情的说道:“是啊,我们都是附近村子里的。
知道这里有庙会,但是田里的农活不能拉下,所以上午去田里干完了活,才赶过来,看看热闹。
咱也拜拜那龙神爷,让咱们这一年风调雨顺,到秋里,多点收成。”
慕容楚点点头,心道果然是淳朴的农家汉子,即使来庙会,也不忘先干了活来。
于是他便又问道:“大哥,这庄稼好种不?
这几年收成怎么样?
赋税重不重?”
那矮个子的汉子嘲笑的说道:“你这小哥,问的话,着实有些奇怪。
很是酸腐,莫非是朝廷的官?
还是读书的书呆子?”
而那个高个的汉子则说道:“兄弟,你是外地来的?”
慕容楚点点头:“是啊。我是杭州那边来的。”
“杭州?
杭州是好地方啊。”那高个汉子笑道:“兄弟你方才问那话,莫非你也是种田的?
看着不太像啊。
你旁边这位兄弟,倒有点干活的样子,精壮。”
慕容楚也笑了起来,说道:“哪里不像?
我家里包着地呢,大哥别看我长得瘦弱,其实我实在是有把子力气的。”
那汉子笑着说道:“那我倒是看走眼了啊。
兄弟你问到这收成,那着实不错。
咱这一片,是风水宝地,又有龙神庇佑,加上县令大人也是爱民如子,心系百姓。
这里年年风调雨顺,收成颇丰。
赋税嘛,也不重。
当今皇上,是个好皇上,登基的时候,不但大赦天下,还减免了赋税。
我们日子,好过的很啊。”
慕容楚一听,哟,问个话,还夸上自己了。
听闻自己在百姓心里是好皇帝,那简直高兴的什么似的。
那旁边矮个的也补充道:“可不是嘛。
其实你也能看出来。
你瞧瞧这人山人海,如果是贫寒之地,哪里会有这么繁华,这么热闹。
除了咱皇上好,也因为这里的知县大人,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以前的那县令啊,就知道剥削咱们,在朝廷赋税的基础上,更加了三成赋税。
那时候的日子,才叫苦呢。
吃了上顿没下顿,人人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每年饿死的也是不少啊。
不过好在,上天可怜,来了吴大人这么一个好官儿。
吴大人上任之后,不但废除了多余的赋税,并开仓把侵占的粮食还给了百姓。
最后还把那些剥削咱们的乡绅恶霸都给办了。
咱们的日子,才慢慢好过了点儿。
起码现在,吃饱穿暖,还能得闲来凑热闹。
以前可是万万都没想到,这世上还有好官儿呢。”
高个儿说道:“嗨,有好皇上,可不就有好官儿吗。
咱们,也是赶上了。”
两人一副忆苦思甜的满足模样。
慕容楚问道:“哦?
吴知县,看来真是个不错的好官啊。
可我听说,他手下的几个衙役,还有他那个小舅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这么好的官儿,怎么会有这样衙役和小舅子?”




逍遥小闲人 第两千五百九十三章 糊弄住了
那高个的汉子脸色一变,说道:“哟,兄弟,你是外地的,但知道的不少啊。
你也听说了?”
慕容楚点点头,嗯了一声。
那汉子叹了一口气,说道:“哎,谁说不是呢。
吴大人是个好官,可就是那个小舅子,不太省心。
吴大人的名声,都是被他们给败坏了。
这吴大人,以前的时候,救了个女子。
后来这女子为了报恩,甘愿为妾。
这男人嘛,有个妾室也没什么。
吴大人见她坚决,便纳了她。
这女子很会来事儿,又年轻貌美,吴大人对她很是喜爱,连带的,对那妾室的弟弟,也就很是包容了些。
所以那小舅子,仗着姐夫是知县,与几个捕快勾结起来,很是做了些混账事儿。
不过这些事儿,都是背着吴知县做的,吴大人不知道呢。
不然非得扒了他们的皮不可。”
慕容楚疑惑地问道:“他们做了混账事儿,那吴知县爱民如子,你们若是告发此事,他应该不会包庇吧?
你们怎么不去告发呢?”
矮个子的汉子接口道:“告发?
吴大人,对我们百姓那么好。
那小舅子做的也不是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
所以我们看在大人的面子上,也愿意忍让着点儿。
就当是为了吴大人着想了。
不然这要是把他给告了,那吴大人处置了小舅子,岂不是要家宅不宁吗?
我们可不能做这种恩将仇报的事儿。”
“就是,人无完人,吴大人喜欢妾室,也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
只要他心里想着百姓,能为咱们百姓做实事儿,咱们就满足了。
告了他小舅子,万一上面的人知道了,把吴大人给调走了,万一再弄个贪官污吏来,那苦的,不还是我们百姓么。”
这两人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口口声声就强调吴不钊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那小舅子也不会做什么天怒人怨的恶事儿。
慕容楚对于两人的说辞,并未完全相信,总觉得这两人的话似乎有些奇怪。
不过转念一想,他来这龙神庙会,馄饨摊子是他自己主动选择的。
那些话也是心血来潮随意选了两个人随口问的,所以应该不会存在什么猫腻才对。
或许,那吴不钊真的是个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儿呢。
那徐东道孙捕头之流,都是背着他做的恶事儿。
以前他不知道,昨儿知道了,不接着就直接处置了么,倒也真的没有包庇。
所以,百姓真的有可能为了爱戴的吴大人家宅安宁,所以选择不去告发徐东道等人。
话虽如此,但慕容楚心中总觉得怪异,便没有再询问什么。
那两人也就没有再凑过来说话,而是自顾自的在那聊天。
聊的也都是一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事情。
倒也没看出来有什么异样。
慕容楚跟小六吃完了馄饨,留下几个铜板儿就离开了。
等他一走,那旁边的两人回头看了看他们,互视一眼之后,也拿上锄头,迅速离开了。
两人很快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慕容楚对于这些,自然是不知道的。
他们漫步到了江边,水流比较平缓之处。
如今虽然不是晚上,但却仍旧有人在这里放些祈愿的花灯。
一个个造型精致的荷花小灯,点亮之后,带着主人的心愿,被放进了水中,慢慢的随水流飘向远方。
放花灯的人,都满怀着希冀之色,看着那花灯飘远,仿佛自己的心愿,能真的随着这些花灯,漂流到天上,让满天神佛看到,从而能达成自己的心愿一般。
旁边不远处,还有不少卖这种花灯的。
慕容楚也是饶有兴致的走了过去,买了几盏来放。
看着江边的人群,实在太多,挤不过去,便往前又走了走,选了个人略少的地方停了下来。
站在那里,准备点灯,将它们放入水中。
这里人虽然少了些,但也只是相对来说。
就在慕容楚点灯的功夫,旁边就又来了不少人。
其中还有个步履蹒跚的老妇人。
那老妇人挎着一个篮子,走到江边,打开篮子,里面放着三盏花灯,还有一壶酒,一个酒杯。
那老太倒了一杯酒,然后将酒水洒在了江中,口中也是念念有词。
撒完酒,跪在原地,拜了拜之后,便又从篮子里,取出了那三盏花灯。
想要点燃的时候,在身上摸了摸,才警觉自己似乎忘了带火折子。
她摇了摇头,嘴里念叨了一句:“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了,连火折子都忘了带。”
她一边说,一边左右看了看,然后便向着距离最近的慕容楚走了过来,眼巴巴的看着他,口中说道:“这位后生,等你用完了火折子,我能不能借一下你的火?
我出门急,忘带了。”
慕容楚自然无不同意,示意小六将火折子递给了那老太。
那老太慌忙说道:“不不,你们先点,你们点完了我再用。”
慕容楚温和的说道:“老人家,我这还有,你用便是了。”
老太太这才千恩万谢的接过了火折子,吹燃了之后,一边点灯,一边口中念念有词。
这里人多,声音杂乱,但因为距离近,所以慕容楚很容易就听到了她在念叨什么。
“龙神保佑,风调雨顺,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说完之后,点燃一盏灯,恭敬的跪拜,将花灯放进了江中。
“上天保佑,吴大人这样的好官,能平安顺遂,长命百岁。”
说完之后,又点燃一盏灯,恭敬的跪拜之后,将花灯也放进了江中。
“上天保佑我儿子和孙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她点燃了最后一盏灯,依然是恭敬跪拜,将花灯放到江中。
慕容楚在一边,听的也是若有所思。
老妇人,三盏灯,三个心愿,保佑风调雨顺有好收成,保佑儿孙平安健康,这都是最正常不过的心愿。
但没想到,她居然还给知县吴不钊也放了一盏,祈愿他,长命百岁。
由此可见,这吴不钊,可能真的深受百姓爱戴。
否则的话,百姓又岂会愿意为他如此祈愿呢?
慕容楚站在那里,琢磨着这两天发生的事儿。
昨天亲眼看到,吴不钊法不容情,处置了孙捕头,和他自己的小舅子。
方才问了两个农人,也是对他赞不绝口。
如今又遇到这老妇人,真心实意的为他祈福祝愿。
慕容楚也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以前坐在朝堂上,被底下的人糊弄,拿着假的当真的,他还信以为真。
如今遇到了真的,他反倒是疑神疑鬼,百般不信了。
难道这些百姓,还不如那些朝中大员可信么?
百姓是不会说谎的,更不会为了贪官污吏说谎。
吴不钊果然是个好官,这样的官员,纵然有些小过失,但也瑕不掩瑜,值得奖赏。




逍遥小闲人 第两千五百九十四章 拍马腿上了
朝廷有好官员,慕容楚自然是最高兴的。
又觉得自己有些可笑,难得遇到一个好管,他居然还疑神疑鬼的。
那老妇人并未跟慕容楚交谈,只归还了火折子之后,就挎着篮子,颤颤巍巍的离开了。
慕容楚看了看她的背影,收回目光,心情愉悦的也点燃了祈愿花灯。
他自然不会学别人那样恭敬的跪拜祈愿。
不过也忍不住的在心里默默念叨了几句,将花灯放进了水中。
慕容楚起身之后还兴致勃勃的询问小六:“你要不要也放几盏?”
小六一楞,下意识的摇摇头,说道:“属下就不必了吧。”
想了想,觉得不妥,皇上让他放灯,他还拒绝了,这不太好。
于是便又补充了一句:“主子的心愿,就是属下的心愿。”
小六对自己的话很满意。
却不料他刚说完这句话,就发现他英明伟岸的主子大人不顾形象的冲他翻了个白眼儿。
虽然主子啥也没说,就直接往前走了,但小六还是一脸懵逼的在后面,疑惑的眨巴眨巴眼:咋的?他说错话了?
这是,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不成?
主子刚才想的是什么愿望呢?
小六心中有些好奇,不过脚下却也不敢怠慢,急忙追了上去。
慕容楚自然不会告诉小六,他刚刚心里想的是什么。
此刻他正沿着江边行走。
江边是一排排在或是上香,或者放花灯祈愿的人。
身后不远处就是一排排的摊子,售卖各种各样的东西。
慕容楚在经过放祈愿花灯的人身旁的时候,有时候会刻意的驻足聆听一会儿。
果然如愿听到了一些给知县吴不钊祈愿的人。
他心中的最后一丝怀疑终于也去了。
这么多百姓为吴不钊祈愿,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他身为皇帝,难道还不相信百姓么。
百姓们是最真实的,你对百姓好,他们就感激你,对他们不好,他们就骂你。
而且不管如何,百姓们可比那些朝堂上的官员,要真实的多了。
慕容楚决定,对于吴不钊这样的好官,自然是要奖赏的。
不但要大为嘉奖,还要竖为典型,让全国的官员效仿。
让好官得到该得的赏赐,让所有的官员看看,只要是真心实意为百姓的好官,都会得到奖赏。
慕容楚走了几步,后又觉得,竖为典型一事,不然就算了吧。
不然引起有心人的妒恨,反而不美。
慕容楚默默的想着等回宫之后,给吴不钊些赏赐的事情。
不知不觉,天色就渐渐黑了下来。
本来嘛,这个时节黑天就早。
吃饭那会儿就已经很晚了,又走了这么久,可不就黑天了么。
慕容楚抬头望向四周,这才惊觉竟然已经这么晚了。
天色虽然黑了,但这江边依旧是人山人海。
江边,还有那些摊子上,早都点起了灯火。
一直延伸到远处,像是一条火龙一般,显得繁华而又热闹。
而江中已经被放了不知多少祈愿花灯,一盏一盏的,随着流淌的江水,缓缓飘向远方。
远远望去,江河远处星星点点,十分美丽。
慕容楚今天的心情十分不错。
身为一个皇帝,没有什么是能比他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更让他感到高兴的了。
小六开口问道:“主子今天,似乎格外的高兴。”
慕容楚微微笑着,说道:“看到此地繁华,知县爱民,百姓安居乐业,自然是高兴的。”
小六适时地拍马屁道:“主子是明君,相信日后在主子的治理之下,这样的官员会越来越多,燕朝的百姓,都会生活富足。”
“哈哈哈。”慕容楚开怀的笑了起来:“你这家伙,什么时候,也学会说这样的话了。”
小六笑道:“属下说道都是实话。”
慕容楚点点头,又抬头看看天色,说道:“天色不早,今儿也没跟太后她们在一起。
如今这么晚了,想必她们也都已经回去了。
未免太后她们挂心,我们也早些回去吧。”
慕容楚自然不是询问小六的意见,他说完话之后,便直接往城中而去。
小六急忙跟了上去。
也不知道为什么,慕容楚本来是打算在这里游玩三天,等龙神庙会结束了,再回京城的。
但在今天观看完这龙神庙会之后,他却突然没有了留下来的兴致。
心中已经不打算等庙会结束了,想着不然明天就返回京城吧。
倒不是因为失望或者败兴什么的。
可能是看到了这里的繁华景象,看到了百姓们的安居乐业,心中突然就又有了信念,想要励精图治,让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天天游山玩水的懈怠。
想来太后若是知道自己儿子的这种想法,一定会非常高兴。
慕容楚带着小六两人走到城门口,那里早有侍卫将马车赶到了那里在等候了。
慕容楚坐上车,就飞快的往租住的地方赶去。
1...836837838839840...8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