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警之索马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丽的虚伪
刚刚走出基地围墙大门的李岚,便开始为穆罕穆迪介绍起来“目前基地占地,也就是围墙内的占地是四十八平方公里,足够我们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了。外围围墙大门不远处就是公路,北上两公里是海边。”
说到我们的时候,李岚特地加强了口气,不过看到还是一脸平静的穆罕穆迪,李岚并没有泄气,继续介绍道“基地里面的设施种类不多,除了发电厂和兵营之外,还有两座兵工厂。目前,兵工厂可以生产一些简单的单兵武器。像我拿出来的k-47和子弹,都是出自兵工厂。”
很笼统的介绍,因为穆罕穆迪还没有下决心加入,像矿石精练厂他就没有说,而且战车工厂也只是说成了兵工厂而已。
“这就是发电厂……。这是兵工厂……。这是兵营……。”
两人慢慢的走在空旷的地面上,一路上李岚逐一向他介绍围墙内的建筑。
“基地目前的防卫力量还可以,这些狗,每一只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合格军犬,平时根本不需要有人看管,他们也能保持一定的纪律。”介绍完建筑单位,李岚一指随处可见的军犬,向穆罕穆迪说道。
这时候,他们走到一处围墙的墙角,在这里五个工程师正在打通围墙。看到李岚的到来,这些工程师只是向李岚敬了一个军礼,随后又开始手头的工作。
“因为当初建造围墙时都是一体建造的,所以,有些地方需要整改。这些人就是我手底下的建造团队之一,他们每一个都是合格的工程师。”李岚指着正在忙碌的工程师说道。
这回穆罕穆迪终于有了反应,他注意到,这些工程师也都是黑色皮肤,随即忍不住问道“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人?”
“我手底下的人,每一个都是索马里人。简单来说,在整个基地内部,除了我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是地地道道的索马里人血统。”看到终于有反应的穆罕穆迪,李岚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他带穆罕穆迪出来走走看看,无非就是不想寻找另一个索马里人。当然他也可以用基地出产的生化人来当自己的代言人,这样不管是安全性还是可靠性以及忠诚度都不需要他担心。
但是这样一来,他就很难真正融入到索马里人当中,在他看来,让生化人和真正的索马里人配合起来,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今后,他还需要更多的索马里人来帮他。如果不是因为如此,他也不必花费如此心思。
不过有一,所有的士兵,必须是生化人,军队也必须由生化人来掌控。这李岚是绝对不会改变的。
“为什么要如此费劲,我相信培养他们并不容易,为什么不直接用贵国的人才呢?”穆罕穆迪忍不住问道。
看到穆罕穆迪的情绪开始朝自己希望的地方转变,李岚嘴角一翘,一脸真诚的说道“因为我不希望索马里人民误会我,我是来拯救索马里人的,不是来抢夺你们的家园。如果我的部下全部都是华人,索马里人会怎么想。到时候不管是国际舆论,还是索马里人,都不会同意一个由华人领导的索马里。我问你一个问题,什么样才算是真正的拯救索马里?”
如果是还没有接触到李岚,那穆罕穆迪面对这个问题,会毫不犹豫回答强大的军事科技和农业科技。现在尽管他还是坚信这个答案,但是他一时间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能说一句“索马里需要得太多了。”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源于人的知识和创造。现如今什么才是最主要的,自然是人才了。在我看来,索马里就算拥有一百万的军队,还不如拥有一千个有贡献的科学家。当然,两者的结合才是正确之道。”李岚说到这里,手指再次指向那些忙碌的工程师,道
“美好的生活从来都不是神的恩赐,而是困苦之人的努力创造。所以我不留余力的培养索马里人,就是想让索马里人用自己双手创造一个属于索马里人完美国度。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他们只是少数人,今后还有很多学成归来的索马里人加入进来。他们每一个都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加入我的团队,为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强大国家而奋斗。”
说这些话,李岚并没有脸红,尽管这是一件很无耻的事情,但他还是心安理得的说出来。并不是说他的脸有多厚,也不是他毫无节操,而是基地永远是一个不能说出来的秘密,他并没有其他的选择。
“任何的主动付出,都是想要和收益挂钩。你能说说你的目的是什么吗?要知道,花费这么大的心思,所图一定不小。”李岚的话真正说到穆罕穆迪的心坎里了,不过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李岚到底抱有什么目的?
“我说我的目的就是帮助你们,你相信吗?”说真的,除了借助索马里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外,李岚还真没有对索马里人存在恶意的目的。他要建设一个强大的索马里,这就是目的。他和索马里人,完全就是互惠的,对索马里并没有任何的不良想法,当然这不包括索马里必须由他暗中掌控这一。
在他看来,自己的目的对索马里人来说,是一件天上掉金子般的好事。如果没有他的帮助,别说一个完整的索马里,一个强大的索马里了,恐怕今后很长时间,饥饿和疾病依然还是索马里人的梦魇。
所以,以其说李岚的目的不纯,还不如说索马里人收益更大。因为李岚得到的东西,是自己付出应该有的回报,而索马里人不需要付出什么,就可以改善现在的一切。谁更有好处,一看便知。
对于李岚的回答,穆罕穆迪并没有回答。
“如果说,一个可以让索马里不需要再担心饿肚子,可以让难民营彻底成为索马里的历史,可以让所有的索马里人真正感到幸福的国家。那就算我的目的再大,有比索马里人获得的好处更大吗?”李岚也不着急,继续道“你知道吗?我是一个孤儿,从小就体会到了世间的人情冷暖,在我进入孤儿院之前,我和野狗、老鼠抢过吃的,每天都徘徊在垃圾堆中,捡取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我是真心想要帮助你们,而且是那种不带政治色彩的帮助,因为我不效力于任何组织。”
“对于你的幼年,我表示同情。可是我的朋友,你为什么选择我。”穆罕穆迪的口气已经恢复了很多,再次把朋友挂在嘴边。
“你不是已经帮我回答了吗?我们是朋友,当然只要你还真心那我当朋友,就不需要为什么。”李岚满意的头道。
“呵呵!对我们的是朋友。”穆罕穆迪呵呵一笑,脸上再次露出的笑容。不论李岚说的是真是假,也不管露出的善意是不是伪装,他已经选择相信眼前这个华人朋友了。或许这种信任,还有李岚给他描绘的强大索马里在当中推动,不过,这并不重要。
“我的朋友,以后如果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请直说,我保证绝对没有二话。”已经放下所有顾虑的穆罕穆迪,拍拍胸脯道。
他已经打定主意了,就算李岚欺骗了他,他也不会后悔今天的决定,只要能从根本改善目前索马里的状况,就算当个卖国贼他也无怨无悔。
“记住我的话,你永远都不会后悔,你将会是索马里人的心中第一神使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交口称赞的索马里英雄。”对于穆罕穆迪的保证,李岚很高兴。
s华丽不是神棍,也不信教。有关伊斯兰教的部分,只是润色需要,绝非刻意去宣传,只是让大家了解一下。如有很了解伊斯兰教的书友,或者看过《古兰经》的书友,如果华丽有什么地方写错了,请不吝指出。





红警之索马里 第三十一章 让人为的悲剧远离索马里人民
s昨天由于两位大神离开了新书榜,本书得以上榜,然而华丽的兴奋持续了不到十个小时,凌晨一多的时候,再一次被挤下新书榜。
广大的书友们,华丽恳求你们,在看书的时候,能不能帮忙投一下推荐票,哪怕是一张推荐票也是对本书莫大的支持。
求大家帮帮华丽,不要让华丽到吃年夜饭的时候,还在想着刷新网页,看书有没有上榜。
————以下正文————
由于穆罕穆迪答应加入,李岚的心情也变得十分愉快,借着兴致,李岚继续带着穆罕穆迪到处参观。
两人边走边聊,气氛很不错,穆罕穆迪也是一扫之前的心事重重的样子,一路走来开了不少玩笑。
“我的朋友,能不能带我去看看士兵们的训练,我很好奇。”说着聊着,穆罕穆迪觉得既然选择和李岚站在一起,就应该对这个地方有更多的了解。
“没问题,跟我来。”李岚头,并没有拒绝。
两人很快就来到距离主基地最近的那座兵营,不过还没有进兵营,穆罕穆迪就被兵营前几个忙碌的士兵所吸引。
兵营不远处,此时已经堆着一小堆看起来刚刚被挖起来没有多久的湿泥土,几个士兵正在将泥土铲到一旁的卡车上。旁边的地面上则是一个直径近两米的坑洞。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挖井吗?”穆罕穆迪不解的问道。
李岚头道“不错,因为以后这里的人会越来越多,不单单要决解吃饭问题,更要决解饮水问题。要知道,我的朋友,你们这里缺少的东西太多了,我不得不从零开始。要准备的东西实在的是太多了。而我又不可能把精力放在这上面,所以我才需要你的帮助,减少我的工作。”
穆罕穆迪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一笑道“是啊!我们缺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要想把所有的东西都补上,这工作量着实不小。”
“我相信,只要仔细的规划,不需要太久,一切都会改变。”李岚道。
两人边说边走,很快就来到了井边。和之前那些工程师一样,这些忙碌的士兵看到李岚到来,便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向李岚立正敬礼,随后又立即开始工作起来。
从这个小小的动作,再一次让穆罕穆迪看到了这些士兵的基本素质,以及对李岚的态度。
此时这个井看起来已经快挖好了,因为带上来的泥土都开始带着水,这可不是山脚下常年会有积水的土地,而是荒漠中的土地,并且一年没有下过几次雨水的东非,泥土带水,就意味着这里有地下水源的存在。
或许在索马里,饮水的问题并不是很大,但是在非洲南部沙漠地带,两三天没水可是会随时死人的。不过,并不是说索马里这里水源就很丰富,只能基本维持基本的饮水要求而已。在索马里,就只有两条长年不干的河流,但都是在南部,距离如今李岚所在的地方,有近千公里。
就算是在索马里北部荒漠地带,最基本的饮用水还是有的,只要不是连雨季都遇到干旱,就基本上很少出现饮用水缺少现象。
井口上面驾着的铁架,铁架上面有一个滑轮,一条绳子穿过滑轮勾着一个沾满泥土的小桶慢慢的垂下井里。井边,三个士兵都只是穿着一件裤衩,浑身都沾满了已经被太阳晒干的泥土,在士兵的旁边,还有几个氧气管和几个带着照明灯的头盔。远一,还整齐堆放着一堆钉好的弧形木片。
铁架旁还有两个士兵在不停的拉着绳子,每过一会,都会拉起一桶泥土。然后再把空的桶放下去,这样周而复始。旁边有还一台水泵,时不时的会把井里的积水抽出来。
走近的两人避开正在忙碌的士兵,站到井的边缘,朝井里一探,顿时有种深不见底的感觉。要不是井底正在工作的士兵头上有照明灯,根本就看不出这个井有多深,都是黑漆漆的一片。较深处的井壁四周,被一排排的木板加固起来,防止渗水后出现坍塌。
“现在挖了几米了?”李岚对正在休息的士兵问道。
“报告长官,从大前天开始挖,到现在已经挖了整整三天了,从昨天开始出现水迹,今天早上已经挖到了渗水位置了,目前井深有三十米。”
李岚头,因为他并没有打井的机械,只能用最原始的人工。由于东非常年雨水很少,需要挖得很深,所以必备的照明和氧气管一都不能少。而且深井作业消耗体力太大,每过一个小时就需要换人。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放氧气瓶下去,换下消耗得差不多的氧气瓶。
“还需要再挖多深?”李岚又问道。
“根据工程师的勘察,最少还需要再挖下去十米左右,视情况而定,一般要是出水量很大的话,就可以停止了。”
“很好,大家也别太幸苦了,要是看到有坍塌的迹象,就不要再挖了。”李岚道。
“是。”
因为动员兵们只会说华语和索马里语言,所以李岚和他们对话都是用华语。自然,旁边的穆罕穆迪什么都听不懂。不过他并没有问李岚和士兵在说什么。
问了士兵几句,李岚便又对穆罕穆迪问道“我的朋友,你的村庄里面也是用井水生活吗?”
穆罕穆迪头道“是的,从我小时后记得事情起,我们都是依靠村里的井水维持。就算是遇到干旱的雨季,也没有断水过。尽管喝了一辈子那口井的水,到现在我还能感觉到那井水的甘甜。”
“月亮总是家乡的圆。”李岚也忍不住感叹道,想起遥远的祖国,他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踏上家乡的国土,届时会是一种什么感觉。或许是突然间的感慨和思乡,李岚忍不住对穆罕穆迪问道“我们认识了有一个月了,这一个的时间,让我们从陌生人变成了朋友,我很好奇你的过往,跟我说说你的家人好吗?到现在我也只知道,你有一个弟弟外国外,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李岚一直都对穆罕穆迪的家庭很有兴趣,因为家里就只有他一个,也没有见过他的妻儿,也没有见过他有什么其他朋友,仿佛就是一直单身。
按照穆罕穆迪的家产,根本不会有经济上的问题,也不会说娶不到老婆之类的问题存在。在李岚看来,他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听到李岚的话,穆罕穆迪似忽一下子就恍惚起来,随后一脸沉痛的说道“其实往事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小时候,我的兄弟姐妹很多,我的父亲母亲也都很疼爱我们。我是长子,也是家里唯一的继承人。
十五年前,我刚好十八岁,那天是我迎娶我妻子的日子,原本是很喜庆的日子。然而就在我家旁边,突然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武装冲突,许多武装人员闯进了我家,当时,我的父亲母亲,还有我两个只有不到十岁的弟弟妹妹,当场就倒在了枪下。
我那十六岁的弟弟穆罕穆辛,忍不住拿起武器朝着那些武装人员射击,在那些武装人员的反击下,他就倒在我的身边,至今,我还能很清楚的记得那他渐渐失去神采的双眼。
那场冲突,最后只活下了我和我的妻子,还有我那十二岁的三弟。从那时候起,我就继承了我父亲的一切,土地骆驼和牲畜。
三年前,我的妻子陪着我的两个儿子去城里,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们,一场汽车爆炸事件,夺去了他们的生命。我很爱我的妻子,也很爱的两个儿子。”
“对不起我的朋友,我不该提起你伤心的往事。”看到缅怀中一脸悲色的穆罕穆迪,李岚满怀歉意的说道。
穆罕穆迪摇摇头,仰起头,尽量不让即将溢出眼眶的泪水留下来,道“不,这是我第一次向别人说出我的往事,现在我感觉自己轻松很多了。内心的伤痛让我更明白和平的可贵,所以,我相信你,我的朋友。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让索马里彻底的和平起来,不要让我的遭遇,在后代子孙身上重演,让人为的悲剧远离已受尽苦难的索马里人民。”
“会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红警之索马里 第三十二章 教育,国之根本
因为问到了穆罕穆迪的伤心处,接下来参观动员兵们的训练,穆罕穆迪的兴致不是很高。(小说文学网..)在打靶场,似忽是为了发泄,两盒子弹全被他一个人打光了,而只是打了两个弹夹的李岚,就感觉到肩膀的酸痛。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穆罕穆迪的情绪才恢复得差不多。为了更快让穆罕穆迪恢复过来,也算是庆祝暂时决解了粮食问题,李岚命令正在训练士兵的艾哈迈德组织起来,奢侈一下,拿出从穆罕穆迪那里得到的肉食和骆驼奶,来个集体烧烤。几十个人围在兵营校场中,一起聊天烤肉,气氛越来越热烈,在气氛的带动下,穆罕穆迪也忘却悲伤的往事,很快和动员兵们打成了一片。唱歌跳舞,聊天讲荤段子,其乐融融。刚刚和动员兵跳了一段阿拉伯舞的穆罕穆迪,来到李岚的身边,扎起一片骆驼肉,放到木炭上,缅怀道“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每次做完礼拜,我的父亲就会带我们兄妹五人烧烤,不过谁要是没有做礼拜,就没有他的份。现在想想,那时候的生活真的很幸福。其实,我从小就一直很想问我的父亲,为什么我们要在聚礼日(穆斯林每周做礼拜的那一天,一般都是在星期五。)那天烧烤,不过我一直都没有问出来。一个穆斯林刚刚向安拉真主虔诚的祈祷后,然后就吃肉,我的朋友,你会不会觉得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穆斯林。”“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念比思敏俩嘿儿哇嘿吗尼尔哇嘿迷),吃下以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屠宰的骆驼,只要心中有主,相信安拉真主不会责怪你的。”看到已经完全恢复的穆罕穆迪,李岚的兴致也不错。“你也知道太思迷,我的朋友,看来你对穆斯林很了解啊!”穆罕穆迪惊讶道。“伊斯兰教是世界最大的教派之一,我也是知道一些常识而已。”李岚道。随即两人又开始了一番有关于伊斯兰教的交流,一直聊到烧烤聚会尾声。在即将结束时,艾哈迈德过来打断了正在聊天的两人,“长官,我们什么时候出发。”“武器我已经准备好了,到时候你到一号工厂搬出来就可以了。和对方约定的时间是四,你们准备一下,一的时候就出发。”李岚想了想说道。“是。”“此行要小心,到地方之前,先跟对方手机联系一下,防止对方或者其他势力的黑吃黑。”李岚道。“明白。”“去准备吧!”李岚道。这时候在旁边的穆罕穆迪尽管听不懂李岚和艾哈迈德在说什么,不过他还是开口对艾哈迈德道“等一等,你们不是要到博萨索。”“怎么了,我的朋友。”李岚帮艾哈迈德回答道。“我有个小小的忙需要你帮一下,当然是在不耽误你们正事的情况下,希望你们到博萨索的时候,帮我买一些糖果回来。”穆罕穆迪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美元递到艾哈迈德的手里,不过艾哈迈德并没有接受。“这是小事情,艾哈迈德等交易完成后,你再派两人进城帮穆罕穆迪先生买一些糖果回来。”李岚先是对艾哈迈德吩咐道,等艾哈迈德领命而去后,又转身对穆罕穆迪道“我的朋友,你太见外了,收回你的钱,他们是不会接受的,会帮你买回糖果的。”或许是因为已经决定跟着李岚干,穆罕穆迪并没有推迟,收起手上刚刚要递出去的几张美元,对李岚说道“谢谢你,我的朋友。”“以后我们就是荣辱与共了,不需要客气,以后我不希望从你嘴里听到谢谢两字。”李岚先是很严肃的说道,然后脸色便恢复了正常,问道“你买糖果要给谁?”“我们村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在为我放养牲畜,我则抽出时间,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写字。那些孩子们的求知欲十分的强烈,每一个在学习时,都十分的认真,所以只要我进城,都会带些糖果回来给他们。”穆罕穆迪道。“村里没有小学吗?”听到穆罕穆迪的话,李岚的脑海里闪过教育两字。“从战乱以来,就没有了。”穆罕穆迪摇摇头道“不单单是我们村子,在这片区域,除了博萨索成里有一些教育设施外,城外根本没有一所哪怕只是小学的学校。现在已经比几年前好了很多,从九几年到零六年之前,在博萨索这里,也只有一所东非大学,小学到高级学府,基本已经毁在战火里,一百多万人因此辍学。问话教育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索马里还要落后,导致现在十个索马里人中,找不出三个会识字的。虽然这几年有很多国际组织,像国际教科文组织,世界儿童基金会等一些非政府团体,支援索马里的教育事业,但比起所需,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受益。我也只是尽心,希望下一代有所改善。”听着穆罕穆迪的介绍,李岚的心情也有些沉重,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然他也不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就是希望用所学的知识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博萨索没有国际支援建设的学校吗?为什么孩子们不去上学?”“虽然现在博萨索属于已经宣布独立的邦特兰共和国,但因为一直不被承认,其实是名存实亡的状态,除了邦特兰政府军完全掌控的地方称得上安全外,其他地方一样的混乱。那些国际组织援助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建在政府军控制的地方,虽然读书不要钱,但是并不包吃和住。我们村距离博萨索的距离太远了,到博萨索上学,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穆罕穆迪道。其实在索马里北部的邦特兰和索马里兰,教育问题还算好,要是在中部和南部,就算是现在教育也都是处于瘫痪状态。尽管过渡政府已经宣布转成真正的政府,但是对地区的掌控基本上为零,连首都都无法控制,更别说教育问题了。各级学府都算起来,恐怕如今整个索马里所有的学校,统计起来,能够顺利运转的还不到五百。而且这个数量也因为动乱和资金的缺乏,持续在减少。举个例子,单单在中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村小学,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城市所拥有的学校就远远超过了这个数量。(华丽是按照华丽老家的情况来比喻的)而索马里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口上千万的国家,这个数字只能说明太少太少了。而且在索马里的这些学校中,很多都只是几十个人在就读,索马里人面临的教育问题十分的严峻。假如不改善,其文盲率还为持续增加。“军事科技是国之重器,教育才是国之根本。”李岚忍不住感慨了一声,心道要如何改变现状呢?“其实法拉赫他就主办了几所学校,就在酒店的周围,平时会有很多人在那里学习。”穆罕穆迪继续道。“哦!他有本法搞到教科书吗?还是索马里文字的教科书?”李岚问道。“有,他兴办的学校,学生们都有教科书可以使用。”穆罕穆迪肯定道。师资力量,说真的李岚不担心,因为不管是动员兵还是工程师,都可以当老师,而且还都是会两种文化的老师。虽然他们对教育并不熟悉,但是并没有妨碍他们教授一些简单的知识。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岚不需要为没有老师而担心。而教科书就难办了,因为他不知道去哪里搞到教科书,索马里的印刷业现今是什么状况他也不清楚。不过,听到穆罕穆迪的话,李岚的心思开始活泛起来。按照之前在酒店和法拉赫近一个小时的交谈,他相信,法拉赫绝对会帮自己的忙,因为不管是从言语还是实际行动,都说明他是一个真正爱国的索马里人。“我的朋友,也许我们需要主动去找法拉赫先生谈谈。”s亲们推荐票还能给力吗?
1...1011121314...4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