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之索马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丽的虚伪
了解下奖励的情况后,李岚踏入了电梯,直接走出基地围墙的大门。
坐上一辆停靠在大门旁边的武装越野车,车子径直朝着西面外围围墙的大门而去。
三天前,经过工程师们二十几天的忙碌,在基地正西方的三公里外,建起了一排单层水泥结构的居住房,以及一间拥有三间教室的学校。水井和水管以及供电线路,也全部铺设完毕。
通过和法拉赫军火交易的便利,前去和他交易的穆罕穆迪委婉的提出要修建学校的想法,也透露出目前不缺老师唯独缺少教科书的窘境。当法拉赫听说李岚要修建学校,在赞叹李岚的大义后,也很爽快的拿出一批教科书,让穆罕穆迪带回来。
到了第二天凌晨,在穆罕穆迪的带领下,和他居住在一起的那些村民,经由卡车的运送下,全部来到新建的村子中安顿下来。穆罕穆迪也把自己所有的东西搬过来,包括他赖以生存的羊和骆驼。
对于这些索马里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般的好事。经过短短一天多的时间,没有一个人不为此感到高兴。
水电一应俱全,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子,也不用担心哪一天来场风暴把房子吹没了,也不用为雨季到来的雨水感到忧愁,不用再害怕房子被大雨压倒。
最主要的一,孩子在这里有正规的学校,并且穆罕穆迪向他们保证,以后每个人都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保证他们以后不会因为饥饿而苦恼。
这些人原本就是穆罕穆迪的村民,他的声望在村民中一直都很高,当他以真主的名义做出保证,没有一个人提出怀疑,哪怕问一下都没有。
不过,穆罕穆迪也把这里的规矩向他们详细的讲述一遍,假如有人违反了这里的规矩,轻者全家都会被赶出这里,失去在这里居住的权利,重者直接带走处理。当然,要是忍受不了这里的规矩,也可以立即离开。
面对穆罕穆迪说出的一条条规定,并没有人选择主动离开。短短一天的生活,让他们似忽感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种只存在于理想中的生活面貌。
所以,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从昨天开始,这里如今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新家,因为来到这里后,没有人愿意再次住回漏雨又漏风的布篷房。
这些规定全部刻在一座竖立在居住房的正前方大石头上,分为四种语言雕刻,先是华语,接着是索马里语、阿拉伯语、英语。
规定内容包括一些行为准则,其中主要强调解放妇女、善待孤儿、命人行好、止人干歹、顺从忍耐、施济孝亲、公正诚实、友爱团结,反对暴力欺诈、浪费吝啬、狂妄骄傲、各种犯罪等。
下面还有对这些主要内容的详解,并且碑文规定中,还多次引用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来对比此碑文规定。
总的来说,只要你不干坏事,努力勤劳,你就可以在这里长久的生活下去,有困难也可以提出,只要你表现良好,都会尽力帮你决解。
规定并不苛刻,或许说,就是一部初级的法律条文,只差衡量犯罪刑法的标准而已。
当李岚来到这里时,穆罕穆迪刚好在安排几个妇女煮饭。整个片居住房,就只有一间厨房,不过为了尊敬穆斯林的习俗,准备了两间隔开的饭堂。让男女分开吃饭。
而李岚的到来,并没有引起这些人的紧张,从此前李岚多次来到他们原本的村子开始,他的存在一直都备受村民的关注,特别是后来几趟,李岚身边的警卫都会让村民们格外的紧张。
现在,紧张已经消失,但关注度却倍增。因为来到这里之前,穆罕穆迪已经向他们坦言,这一切都是这位华人给予他们的。
见到在村里到处参观的李岚,这些索马里人并没有靠近他,而是远远向他行礼,表示自己对他的尊重。
而对于每一个向他行礼的人,李岚也都是以微笑头回应,并没有任何的傲慢。
目前,这个只是初具规模的居住,人并不多,除了此前穆罕穆迪所在村子的村民外,并没有其他地方的平民。而原本穆罕穆迪村子的人口就不多,来到这里后,也只是住了一半的房子,还是近半的房子都是空的。
不过,李岚相信,只要接下来基地的麻烦能够顺利的决解,那这里今后必将人满为患。到时候你有多少房子,多少发展空间,这里就会有多少人,剩下的只是他想不想收的问题。
刚刚走到厨房时,李岚刚好和正走出来的穆罕穆迪相遇。
“安排得怎么样了,村民的情绪如何。”
“已经都安排妥当了,情绪都好,他们知道这里是您为他们安排的,对您可是称赞有加,短短两天的时间,对你的尊敬差不多赶上我几年来再他们心中地位。”穆罕穆迪道。
“那就好,明天我会派几条军犬来这里,防止意外。”李岚头,对穆罕穆迪的回答,他很满意。不过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军犬可以洞察间谍,也可以发现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有军犬在这里,他会安心很多。
“好,我会告诉村民们的。”
“还有,学校什么时候开学,课程都安排好了吗?”李岚道。
“明天就可以开学了,课程方面都是一些初级的知识,已经都准备完毕了。”穆罕穆迪道、
“很好,明天博萨索就要来人了,你今天尽量把这里的事情都安排妥当,明天一大早,决定我们未来命运的时刻就要来临了。”
红警之索马里 第三十九章 害怕已成习惯
s且看华丽雪地果奔三百圈求推荐票,票票,你在哪里?
第二天一早,李岚和穆罕穆迪早早的就在基地中等候。(小说文学网..)
艾哈迈德从昨天开始就很忙碌,一个连的动员兵被派出去,充当侦察兵,从基地警戒范围之外开始分散隐蔽在公路两旁。
基地中其他的动员兵也都进入了备战状态,开始更为密集的巡逻,围墙上,也垒起了高高的沙袋。
虽说在常人眼中,索马里的武装人员都普遍没有接收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但面对人数众多的武装分子,就算是有基础训练的动员兵,面对起来压力一也不小。
或许在穆罕穆迪等人眼中,这些动员兵一个个都是合格士兵,但在李岚的眼里,这些动员兵只能算是一群经过简单军事训练的新兵。根本无法和目前世界各国的现役士兵相比,最多也只能算是预备役。
这从动员兵这个名称中也可以得到答案。
从兵种阵营来看,在苏联,服兵役意味着成人礼,对男孩子和女孩子们来说,这是他们成为爱国公民的必经之路。并且,类似成年的降临,兵役是无法选择的。这种机会比比皆是,主要取决于年轻人的学习成绩和家庭出身,无论他们最终是坐在办公桌前还是匍匐在机枪后,都要为祖国的荣誉尽忠职守。
在这些加入军队的苏联年轻人中,大多数并没有过人的体魄、智力或是良好的出身。但他们一旦经过训练和装备,就不再是昔日的毛头小子,而是光荣的动员兵。
征召的数百万动员兵大都非常年轻——事实上,他们才刚刚加入军队不久。动员兵们深信同苏联的敌人作战,将会取得必然的胜利以及巨大的荣耀。服役期满的士兵将会获得丰厚的奖励,这是他们在执行近乎自杀性任务时依然能够保持狂热的主要原因。尽管缺乏严格训练,但是他们装备有大口径突击步枪,以及挎包中携带的高挥发性、造价低廉,久经考验的炸弹(莫托洛夫鸡尾酒燃烧瓶)。
游戏中,动员兵基本上是一个消耗性兵种,由于造价低廉,适合在初期以量产来占优势(尤其是在抢建除物的时候)。不过由于防御力跟攻击力都太弱,很容易就遭受全灭的命运。动员兵是苏联军队的基础战力。优体现在他们那非同寻常的勇气、决心、信念以及完全可以胜任的态度(唉,冲的刚健,死的冰欠)。
现在,整个基地的防务都必须交给这些动员兵。这对于李岚来说,是一个没有办法的选择。对比起随时携带随时可以使用班用机枪的中美两阵营的基础兵种而言,动员兵真的弱爆了。假如现在就可以生产中华士兵和美国大兵,那他另可要五百个这两个兵种,也不会选择一千五百个动员兵。
在他眼中,就算是三级精英型的动员兵,也无法和一级的美国大兵或者中华士兵对比。所以,他在得知只要权限能够顺利的升级,就会有这两个称得上是基础兵种中的王牌后,露出兴奋的神色。
不过,就算动员兵的真实实力在他眼中是如何的不堪,但并不是说他对这些士兵们一信心都没有。一支能够为信仰而战的军队,其战斗力绝对不是能用一般手段来衡量的。
现如今,整个基地就要靠他们来守护,李岚有理由相信,只要来的敌人不是多到难以应对,或者武器装备跟牛叉的那种,那基地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假如说,按照目前基地的力量,面对的是美国军队,那李岚绝对是有多远就走多远。人家根本不给你打陆战的机会,直接来几发巡航导弹就能很干脆的摧毁这里。
当然,别说是那些索马里武装势力了,就算是邦特兰的政府军,也没有远距离精确打击的武器,也没有空军。
陆地战争,又不会有不对称的差距,李岚才会选择和博萨索的势力较量一下。
“害怕吗?”看到身旁有些紧张的穆罕穆迪,李岚问道。
“害怕,生活在索马里,每天都会有害怕的感觉,害怕被不知道从哪飞来的子弹打死,害怕不知道何时炸弹会在自己身边爆炸。三十年来,害怕一直伴随着我,我已经习惯它的存在了。”穆罕穆迪苦笑道。
“无需害怕,等下就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对策来应对,天亡我不了。”对于穆罕穆迪的回答,李岚很满意,随即严肃道。
看着李岚坚定的眼神和严肃的面孔,穆罕穆迪头,转移了下话题,道“那天我到博萨索和法拉赫先生交易武器的时候,那时候他已经知道我们通过博萨索武装部长向国际粮食商人购买粮食的事情。也知道和他交易后所得的资金,就是要支付订购的粮食。”
“那他说了什么?”李岚问道。
“他建议我们下次要是想买什么东西,可以直接去找他,或者给他打个电话。他告诉我,要是这笔交易是他进行的话,相同的付出下,那我们获得的东西会比现在多最少一倍。粮食的价格在索马里一直都居高不下,而那个武装部长在卖给我们粮食的时候,又叠加了近倍的价格。所以,我们三百二十万美金,才买到了那东西。”
李岚自然了解这一,三百二十万美金,就算放在中华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按照中华的粮食价格,这笔钱全部用来买大米,足够两千人饱饱的吃上五年。
而他只换来半年的粮食,这里面除了国际粮商的低买高卖外,那位博萨索武装部部长在这里面,从中也必定获得了很大的利益。
对于法拉赫的话,李岚只能说,那时候根本不了解对方的能量。
“他还说了些什么?”李岚继续问道。
这次穆罕穆迪回答的时候,特地降低了一音量道“他似忽已经知道我们囤积粮食的目的,并且在送来教科书的时候,还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是以后有粮食方面困难的话,可以去找他,价钱绝对公道。同时他也隐晦的指出,对那位贪婪的武装部长,他也是十分的痛恶。”
“法拉赫先生,还真是一个有心的人。”李岚摇摇头,想了想道“他绝对不可能知道我们的想法,他对你说这些,其实是诈术。你是怎么回答的。”
“我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穆罕穆迪道。
“用这么高的价格一次性购买这么多的粮食和燃油,不引起别人的怀疑基本上不可能。不过现在,我们还不须要去理会这些,做好眼前的事情就够了。”李岚道。
这从一开始他就知道,无法瞒住别人,不然他也不会一直给那位部长带去大礼,自然就是考虑到这方面的顾虑。现在粮食和燃油已经到手了,自然也就不用去管这些了。
“我明白了,关于……。”穆罕穆迪道,随后似忽犹豫了一下,有件事他不知道要怎么对李岚说。
“你想说什么?不用拘束。”李岚看出了穆罕穆迪有话想说,但不敢说出来,随即道。
“其实我一直都觉得,将来法拉赫先生会是我们不错朋友,因为他做了很多对索马里人有实质性贡献的举措。”穆罕穆迪深吸一口气,坦然道。
“我对他也有不错的好感,也很想和他交朋友,只是希望以后不会有什么利益或者信仰上的冲突。”李岚微微一笑道“这件事情过后,我会找个时间和他好好谈谈。”
红警之索马里 第四十章 博萨索来人
s今天两更,求推荐票,求收藏,求击,求打赏,总之是无节操的各种求。
粮食,一直以来都是李岚想要发展,但都无力迅速发展的项目。
他一方面他没有农业方面的人才,也没有优良的种子。
他让穆罕穆迪把村民迁移过来,不单单是因为做戏,也是想要试着发展下农业,扩大种植面积,种植一些耐干旱的粮食。
虽说对农业方面是一窍不通的李岚,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但他更不愿意什么事情都不做。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通常要种植一些抗、耐旱性较强的农作物,如谷子(粟)、糜子(黍)、青稞等禾谷类作物及甘薯、花生、马铃薯等块根、块茎类作物。
而在索马里地区,粮食作物中种植最广的是玉米,为索马里人的主食;小麦和稻米的产量远远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供出口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咖啡、可可、棉花、花生。
这是李岚了解的一些简单的消息,雨季即将来临,当雨季结束后,正式种植的好时机。
(这些大家可以当成没有看到,因为和接下来的章节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现在这些对李岚来说都不重要,只有当眼前这个难关度过了,这一切才能开始。
在李岚和穆罕穆迪的会谈期间,博萨索政府军的人终于姗姗来迟。
从昨天中午李岚制造了一千五百盒子弹后,李岚就再也没有生产过任何东西。因为他需要留一些预备资金,到时候看缺什么再立即造什么。
所以,从昨天晚上六又一次的回收开始,到现在,基地已经再次拥有两万多的资金,只要到了中午,资金的数量就可以突破到三万了。
和平时期,在大建设下,这三万资金可以说少得可怜,但是在战时,这三万资金就有很大的用处,能够及时补充弹药,或者损耗的武器,起到的作用很大。
从接到侦察兵报告后,李岚和穆罕穆迪就启程前往基地外围围墙的南面大门口。门口,原本放着哨戒炮的地方,已经被两个大木箱取代。
不单单是南门,就是围墙中段和其他方向的门口,原本狰狞的哨戒炮和机枪碉堡已经被伪装起来,被木板封得严严实实的,外人根本看不到里面是什么东西。这也是尽量让这些防御单位,不要过早被敌人发现,做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发挥最大的杀伤力。
当李岚和穆罕穆迪走出大门口的时候,正听到博萨索来人和守卫的哨兵争论着,气氛很不愉快。
只见一个身穿迷彩服,身材高大的黑人,站在站岗的动员兵身前,鼻孔朝天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样子,唾液横飞对动员兵吼道。“你赶快进去汇报,我们是代表博萨索政府军的视察人员,前来核实你们的人数和占地面积。”
此人身后停着着几辆武装车辆,领头的是一辆吉普车,随后是两辆武装皮卡车,最后面是两辆卡车。
除了吉普车外,后面的四辆车都是经过改装的,皮卡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后车厢装上重机枪。而最后面两辆卡车的后车厢,则是竖立着两门120毫米迫击炮,后车厢里摆满的炮弹。
此时,在这人身后,还站着二十几个博萨索政府军士兵,不过他们正在震惊眼前围墙的高度。
反观独自一人站岗的动员兵,并没有理会眼前的黑人,而是一直不咸不淡的回答道“我不是跑腿的,没有办法替你汇报,再者,这里是私人领地,没有允许,外人不可以进入。”
“小子,我的耐心是有限的,不要惹急了我。”作为博萨索政府军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一直备受尊敬的鞄隆滔,已经快失去了耐心,忘记了来之前武装部长对他的交代。
来之前,武装部长就多次叮嘱他,要对那位大财主态度好一,就算是对大财主手底下的时候,也要保持和气。
然而本来脾气就不是很好的鞄隆滔,很快就把武装部长的叮嘱抛诸脑后。其实这也正常,本来就一直在博萨索政府控制区域横着走的他,那里忍受得了现在的遭遇。
时间回到三分钟前,刚刚来到这里的鞄隆滔,也是一脸的笑意,特别是看到那高耸的围墙后以及围墙的长度后,他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
这一个月来,所有人都知道,博萨索来了一位金主,经常给武装部长送去丰厚的礼物,而且都是那种按车算的礼物。从昨天收到武装部长的命令后,鞄隆滔就成为其他军官羡慕的对象。对此行,他也期待很高,一路都在想,此行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好处。
但是,还没有开始自己的工作,就遇到了一个个让他恼火无比的哨兵。不管他好说歹说,对方就是油盐不进。就连传个话都不答应,这如何让他受得了。
按照他的性子,这里要是在博萨索市中心的话,他已经带兵强行闯进去了,哪会在这里和一个哨兵扯皮。
不过,也没有让他久等,就在他最后一句话说完后,大门恰好被打开,李岚和穆罕穆迪走了出来,而且威武的大将军还紧紧跟在李岚的身边。
“这位想必就是阿威尔先生手下的干练人才吧!”
李岚和穆罕穆迪的到来,让气氛为之一变,站岗的那个动员兵,庄重的向李岚和穆罕穆迪敬了个军礼。
“李先生,很高兴见到你,此次我的到来,想必部长先生已经通知过你了吧!为了不耽误李先生的宝贵时间,也让我能够早回去交差,我们马上开始检查吧!”见到正主,鞄隆滔直接来到李岚的面前,脸上也恢复了笑意。
“检查什么?”李岚装作一脸疑惑的问道。
“难道部长先生没有通知下吗?关于税收的问题,此行我就是来记录李先生手下武装人员的数量以及坐拥多少土地面积,也好确认李先生需要缴纳多少税收。”鞄隆滔解释道,他还以为李岚真的不知道。
“这件事啊!其实是这样子,我昨天忘了告诉阿威尔先生了,其实这些士兵和这里的土地,都是我身边这位穆罕穆迪先生的,我只不过是穆罕穆迪先生请来的顾问,实际拥有人并不是我。”李岚道。
其实这一个月来,李岚想到了还有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使劲了贿赂阿威尔,从而让税收这件事情大事化了小事化无。不过,他很快就放弃了这种选择。因为他经过计算后得出,贿赂和交税,实际来看,相差不大。重金贿赂和乖乖的交税这两个办法,对他以后的发展,同样会产生很大的阻碍。不但大量的金钱要花在这上面,而且也会牵制住他很大的精力。
以其委曲求全,还不如好好干一场,只要打到对方精疲力尽,无力再来,那胜利后得到的东西,就不是乖乖当孙子后得到的东西所能媲美的。
通过哨兵的翻译,得知李岚说什么的时候,鞄隆滔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道“李先生,这种事情可开不得玩笑,你也知道税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而且你不认为用这样的办法来逃避税收,手段太过于稚嫩的了吗?”
说到这里,鞄隆滔走近一步,小声道“其实以李先生和我们部长先生建立起来的关系,只要你和部长亲自沟通一下,完全可以免去很多的税收,到时候少计算些人,少计算些土地面积,不就可以了减免很多税收了吗?而且这样以来,也可以让李先生和政府方面保持良好的关系,不至于为了钱,刀兵相见。”
红警之索马里 第四十一章 开启新单位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
同时,战争,这个政治延续的工具,往往成为许多人、许多集团、许多国家统治的手段,而战争中受伤最大的,却是百姓,如蝼蚁一般,卑微的活着,甚至连活着都是一种奢望。
此刻,只要李岚不改变主义,即将迎接李岚的就是战争。
不是简单的冲突,而是实实在在的战争,一场鲜血的碰撞,钢铁的碰撞,结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因为鞄隆滔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不管这个地方是谁的,只要不交税,都会迎来政府军的打击。当然这个意思,鞄隆滔说得很隐晦。
不管是李岚还是穆罕穆迪,都听出了他话里透露出来的信息。
不过,李岚就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的决定。就算和自己预想的不一样,他也不会改变主意。
“我再强调一遍,这里并不是我所拥有,索马里的税收政策,并是适合这里。因为真正拥有这里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索马里人,并不是外国人。”李岚强调了一遍。
“不错,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们要把这里东西强加在李先生身上,但是我想要指出,这里的一切都是我出钱出力建设起来的。李先生是我从遥远中华请来的顾问,他负责为我提供发展计划和建议而已。”穆罕穆迪上前一步,将李岚落在自己的身后,严词道。
听到两人的话后,鞄隆滔脸上已经露出了怒意,身后的那些政府军人员,随着对话声调的提高,也似忽发现了事情不对,开始围了上来。
“李先生,我希望你能够记住,这里是索马里,而不是中华。我知道中华的强大,此刻在亚丁湾,还有你们国家的军舰。但是在这里,并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的地方。这里不是摩加迪沙,也不是一掌控力都没有荒芜地带,而是属于邦特兰的地界,属于博萨索的管辖地。既然在我们的底盘之中,就要遵守我们这里的规矩。在你再次答复我的时候,我想劝一句,不要招来自己无法决解的麻烦。”鞄隆滔并没有搭理穆罕穆迪,而是认准了李岚,言语中,威胁之意十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