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之索马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丽的虚伪
“整个晚上,爆炸声一刻都没有停止,而且每一声都如此的剧烈,很多时候都能感受到地面的震动。”
看到还未放弃的两人,李岚内心很受用,忍不住感慨了一句真是没有白白的帮助他们,要是每一个索马里人都能如此,那将来就算和美国完全开战,自己也没有什么可畏惧的。
心中虽是如此想法,但是现在李岚可没有想要把领地的居民送上战场,不是他真心不想,而是完全没有如此必要。现代战争,已经不是依靠人数决定胜负的了。战斗进行到现在的局面,胜局已经展现。
“战斗已经快要胜利了,敌人也蹦达不了多久了。”
李岚说完这一句,也不理会两人一脸震惊的神情,大笑着走了出去。
s很多同学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帮助索马里人,其实华丽想要说,索马里人是本书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家总不可能让主角没有半个支持者吧!
红警之索马里 第151章 美国的态度,准备开战?
美国白宫。小说文学网..
国防部长哈格尔看着手上厚厚的《索马里军力报告》文件,眉头紧紧的拧在了一起。
此前,红警兵团攻下博萨索,美国高层就已经很震惊了,现在,当埃塞俄比亚三支建制完整的装甲旅以及索马里兰装甲旅,和李岚麾下红警兵团爆发的二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坦克战中,红警兵团装甲部队进一步暴露出来的战斗实力,让整个美国军方高层震撼无比。
整个战场,一直都在美军无人机和间谍卫星的高度关注之下,双方的装甲部队冲在一起后,这场长达半天的战斗,全部都被详细的记录下来。不单单是美国,中华和俄罗斯已经世界几大主流国家,也都目光紧紧的盯在索马里这场战役上。
当犀牛坦克在埃塞俄比亚的-72和-80中横冲直撞的时候,没有人可以淡定。在许多国家眼中,-72算得上是第三代坦克的开山鼻祖。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早就没有刚刚设计出来后的风头,也被许多人沦为二代半坦克或者准三代,但没有人怀疑它依然存在的战斗力。
特别是在非洲这篇土地上,-72和-80就是无敌的存在,也只有装备有美军11坦克的埃及才能够压其一头。然而,犀牛坦克,这款才进入全世界视野不到一年的神秘坦克,还在各个国家猜测它的来历和性能时,它已经用实战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125毫米主炮。这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威力如何。在以前一直是个迷,打击博萨索政府军的那些二代初坦克,根本无法让世人有个清晰的认识。现在,这款武器在和埃塞俄比亚装甲旅的-72和-80主战坦克的对决中,成就了自己的威名。
-72和-80两款坦克的防御能力其实差不多,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算起来,也并不比俄罗斯目前的-90s差太多。自然,所有坦克存在的薄弱。-72和-80也比较明显。
然而就是这两款坦克引以为豪的正面装甲,被另一款神秘的坦克击穿了,125毫米高压滑膛炮配合基地生产的高性能穿甲弹,能够毫不费力的击穿这两款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还是在装有反应装甲的情况下。并且犀牛坦克自身的防护能力,也被各国重关注着,因为-72和-80的主炮。居然无法击穿犀牛坦克的正面装甲。红警兵团损失的犀牛坦克,还都是被击穿部或者后部,这才失去战斗力,也没有一辆被击中的坦克发生殉爆等二次伤害。防护能力,看起来完全不弱于自身的攻击能力。
而且此战暴露出来的机动力以及首发命中率,同样让世界各国大为惊讶其先进的作战辅助系统设备。短短半天的时间。世界各国已经把这款坦克的性能提高了一个指标,确定它已经可以和世界先进的主战坦克媲美的性能。
如果这样的一款坦克出现在世界主流国家,或许不会有人觉得惊讶,因为世界主流国家,有这个技术和资金去研制先进的第三代主战坦克。然而这样的一款坦克。却是出现在索马里这个世界旮旯中,如此因素下。没有一个人能够在这样的消息面前保持淡定,包括美国高层。
俄罗斯同样面临很尴尬的局面,因为俄罗斯陆军中的两万多辆坦克中,将有超过80%的坦克,无法抗衡这款坦克。哪怕是那些实现现代化改装的-72和-80等衍生型号,面对犀牛坦克的主炮也绝对够呛。能够击穿-72和-80正面装甲的坦克主炮,已经意味着可以威胁到坦克排行榜上所有主战坦克的安全。
然而令全世界惊讶的还不单单是这款神秘的主战坦克,多功能步兵战车在战场上也发挥了极大的战斗力。从无人机拍摄下来的视频中,可以很清晰的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款十分成熟的先进战车,一样的车身,却有多种武器模块,这样的军工体系,绝非泛泛之辈可以达到。特别是防空型的战车,让埃塞俄比亚的空军连低空攻击都不敢,准确而密集的防空火力,让埃军战机只能处于高空状态,并且警戒能力和火控雷达,十分的先进,这样的水平,已经处于世界一流,能够与之相比的,也只有跻身世界前列的战车能够做到。
再者,此战让埃塞俄比亚吃尽大亏的远程火炮,也让世界各国位置侧目。尽管火炮在现代战争下,已经逐渐被导弹取代,但还没有人敢否认火炮在现代战争下依旧存在的地位。
特别是那些数字化炮兵,此次红警兵团展现出来的火炮实力,哪怕是美国的陆军,也不过如此。那款拥有极远射程的大口径火箭炮,足以让美军的270失色,唯一比不上的是,这场战争中,这款神秘的火箭炮,并没有发射过导弹。而在普通火箭炮以及射程和命中率,炮弹的多样化和种类,完全不比270差。
此战,也同样检验了中华外贸型九七式突击步枪的实战状况,特别是战斗素质令世人难以置信的红警士兵,让这场战争在全世界范围内到处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喊叫声。
哪怕是美国,也不断提高李岚麾下士兵战斗力的评估。而此刻,哈格尔手上的这份军事实力评估,已经详细记录了这种战役暴露出来的种种情况。美国智库已经开始全面分析这支军队的具体战斗力,并且是以美国现役陆军作为参照物。
其评估结果,让美国陆军大为吃惊以及愤怒,因为以相同的武器装备作为单一对比,美军方面要想战胜这样的一支军队,将会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不过,要是动用海陆空军以及导弹,那这支军队将不具备任何的威胁能力。
因为这场战斗中,暴露出了一个很大的短板,那就是这支看似强大到举世瞩目的军队,并没有与之完全配套的其他兵种。没有空军,也没有导弹,就连防空都是靠中低空的火炮逼退敌人空军。如此一支军队,要是对比整体战斗力,那就不算什么了。
然而,明明知道这种道理,但没有人能够感到轻松。能够建设一支如此先进的地面部队,会没有实力建设海空军吗?而且到底是谁提供了技术,是谁在帮助建设如此先进的军工体系。
中华,背后之人的身份已经跑不掉了。至于有人说这是索马里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傻子都不会相信。世界的中心在非洲,这句话依然是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笑话。
当哈格尔看完这份报告后,已经无法淡定的继续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拿起文件匆匆来到奥巴马的办公室。
“总统先生,我认为有必要改变下对索马里的政策。我们已经失算了,很严重的失算。”一进来后,哈格尔便直奔主题,“三年的估计是最大的错误,我们错失了很好的机会,支持阿威尔和埃塞俄比亚,都是极其愚蠢的决策。所以,我们必须尽快调整过来。”
奥巴马并没有马上说什么,而是接过哈格尔手上的文件,简略的看了一遍,这才开口道“直接对索马里动用武力?”
哈格尔一直主张能够争取和平手段达到目标就极力避免用军事手段,这是他一向的执政和外交理念。在这上,他和前几任的国防部长刚好完全相反。而且这种执政理念和美国第一个黑人总统是一样的,尽管他和奥巴马不是一个党派,但两人在这上,还是较为一致的。
所以,在听到奥巴马的话后,他很干脆的摇摇头,道“还没有到必要动武的时候,但是李岚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在非洲以及周边的利益,特别是亚丁湾这个位置,这样的局面,绝不能再失控下去。
现在埃塞俄比亚的军队,已经呈现了败局,而且埃塞俄比亚高层已经决定将地面部队尽快的撤出,能够救回多少算多少。不过,埃军方也向我们保证,空军会加大对索马里的打击力度,将会不留余力的挽回面子。
埃塞俄比亚出手,中华已经提出很强硬的抗议,一旦我们动用军事手段,恐怕会让中华方面极力反弹起来,这并不符合我们对华战略,而且身边还有一个正在雄心崛起,正要恢复到苏联时期的俄罗斯。
为了避免事情完全失去控制,我们现在要做的加大外交压力,让中华和俄罗斯知难而退,特别是中华,这份报告上的武器装备,中华绝对脱不了干系。”
“现在局面也不在我们的控制之内。”心中权衡了半响,奥巴马很干脆的说了一句,继续道“目前埃及局势,伊朗问题,以及乌克兰方面即将启动的计划,索马里那个地方是牵一丝而动全局。外交方面,放出我们的底线,特别是在武器这一块,坚决不能继续失控了,同时告诫中华,如果李岚的势力进一步扩大,我们将会直接干预。”
“我明白了,那国会那里?”
“国会我会去说通,同时命令第五舰队的航母打击大队,到亚丁湾周边,命令第六舰队准备前往红海,以应对任何的突发情况。”奥巴马说完之后,又补充了一句“这就是我们的态度。”
红警之索马里 第152章 中华的力挺
s提前245张月票加更!
——————
中华外交部很快就受到了美国措辞强硬的外交照会,言语中,华盛顿很直接向北京传达了自己的底线,一旦中华再次支持索马里非法武装,且李岚的势力范围再一次扩大,影响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小说文学网..)那本着世界和平大局的着想,美军将决心维护索马里局势的稳定。同样的一份照会,也发往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然而不管是中南海还是克里姆林宫,却同时传出两国最高领袖的笑声。美国急了,他们能不笑吗?以往都是美国笑看天下风,拿得有这样的机会,接到美国外交抗议。
这足以说明了太多的问题,美国已经正式顾忌起中俄最近几年越走越近后带来对战略格局的影响,世界地区局势变化的近一段时间中,也多次因为中俄的联合,导致美国许多政策的流产。最直接的叙利亚问题,美国已经是箭在弦上了,最终也还是偃旗息鼓。
这一次,美国表现出来的强硬姿态,却让中俄两国看到了美国的顾虑。如果是以前的美国,现在已经安了一个罪名,然后很干脆的一通导弹,哪里会说这么多。
不管是普京还是中华的一号首长,都很清楚,美国这不是在开玩笑,而且为了证明自己的一致言行,第五舰队和第六舰队,都同时有了动作,开始朝着亚丁湾进发。
两人中,感到最好笑的当属一号首长,因为他是最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李岚那些武器装备,已经让他有些笑不拢嘴巴了,当然,这是在李岚将这些装备都送一份给中华的前提下。特别是,他知道这些装备实则不是中华支持的,而中华背上这样的名声,一号首长很乐意。
能够给美国在其他地区制造麻烦,符合中华的利益,也是一号首长很想看到的。尽管因为一个华人,让这件事因此和中华脱不了干系。但那又如何,假如李岚真需要中华去支持,那一号首长会毫不犹豫那李岚抓回来,免得添乱。可是,李岚却是靠自己,在军队建设方面并没有得到中华的任何帮助。有这样的人存在,一号首长还真心想让他长命百岁。
如果真的有一天,李岚能够拿出能够符合他那陆军实力的海空军,一号首长还真想就此和美国对抗一下,因为这是完全值得的。特别是,他现在已经不怀疑李岚的动机了,此事也绝对不是美国导演的,有这两就足以让他放手一搏了。
在一号首长的态度下,对于美国的抗议,中华也只是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场面话,实实在在的官方太极推手。半天之后,中华国防部却宣布,将调集第三艘071型船坞登陆舰长白山号以及052型驱逐舰兰州号和一艘远洋综合补给舰千岛湖号,前往亚丁湾,准备替换已经在亚丁湾执行半年多护航任务的井冈山号。
中华的反应,让美国高层为之愤怒,因为这种举动,完全不把美国放在眼里。然而中华外交部软硬不吃的态度,让美国一时间也毫无办法。不过,在东海和南海的问题上,中华却突然软了下来,中华的态度变得令美国捉摸不透。
不过,事件的核心,围绕的主人公——李岚,并不清楚国际风变换的局势,因为此刻他正在组织部队围剿埃塞俄比亚剩余不多的装甲部队,根本没有精力去关注这些。
战斗彻底打响后的六个小时内,第二装甲旅加上其他编制共两百多辆犀牛坦克,已经完成对埃塞俄比亚方面三支装甲旅的包围工作,重炮旅配合重装步兵团,完成了扎克镇的占领,斩去了埃塞俄比亚装甲部队所有的退路。
就在歼灭战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埃塞俄比亚方面是彻底着急了,主力尽出,包括了十五架苏-27在内,共计三十三架固定翼战机,来回奔波于战场。
这下犀牛坦克出现了不小的伤亡,重炮旅也不得不后退到基地防空网中,自行火炮部队由于脱离了射程,全部处于休息状态,主要是来至苏-27的导弹攻击,而地面的防空部队,却无法威胁到苏-27。不过,十五架苏-27毕竟太少了,对于如此规模的战场,破坏力有限。再加上红警兵团那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姿态,埃塞俄比亚的空中打击,却只能造就红警兵团更加强烈的攻击欲望。
红警兵团的任务明确,按照李岚的命令来说,那就是寸草不生。
这是一场非洲人和非洲人较量的非对称战争,在之前,正常人眼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应该是埃塞俄比亚,然而事情的结果完全相反,所谓的非对称,实则埃塞俄比亚处于完全的劣势,哪怕埃军所有的苏-27尽出,也无法改变这一。
战争的胜利在霍夫曼德向李岚传递捷报的时候,已经注定了。第一装甲旅和第一机械化步兵旅已经在卡林市完成对邦特兰共和国卫队的歼灭工作,距离战斗打响到全歼,只是过去了八个小时。
邦特兰派出的五个步兵旅外加一个充门面的装甲旅,在八个小时内,就被霍夫曼德指挥的两个旅级单位,但干脆的消灭了,俘虏了近三万人。实际战况是,当第一装甲旅直接扑向邦特兰共和国卫队的时候,战斗就演变成抓俘虏。
此时,索马里兰的战斗还在如火如荼,李岚也没有让霍夫曼德休息,而是命令第一旅两个坦克营,外加机械化步兵旅三个机步营,第一时间开拔,沿着苏鲁德山脉的南部向西急行军,直扑邦特兰另一个大城市——埃里加博。
埃里加博位于苏鲁德最高峰的山脚下,处于和领地一条直线上,隔山相望。埃里加博属于州府,人口有三四十万。当初李岚收留的难民,很多都是经过埃里加博途径苏鲁德山脉的小径,来到基地。
本来在苏鲁德山脉中,是有一个公路直通亚丁湾海岸,不过已经多年没有维护,沿途的山路车辆早就无法通行了。从领地到埃里加博,沿着苏鲁德山脉的最西端,绕过去的话,也就一百多公里,比从领地到博萨索近多了。只不过,埃里加博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李岚此前并没有选择这里。
如今,他和邦特兰算是划下道了,自然不需要再有任何的顾虑,很干脆的命令霍夫曼德,拿下这个已经缩小许多规模的城市。
不过,这也只是顺道夺取,因为霍夫曼德接到的主要命令是,绕过苏鲁德山脉西端,拦截埃塞俄比亚军队的退路,组建新的拦截往。这是真的要把埃塞俄比亚进入索马里的部队全部逼死的节奏。
作为一个英雄级将领,霍夫曼德自然很清楚李岚命令的意义所在,所以在接到命令之后,便立即派遣部队出发,就连他也坐上指挥车,就近指挥。而剩余的部队和炮兵营,则是留在卡林市和博萨索作为守备力量。
从卡林市到埃里加博,直线行程只有两百多公里,按照队伍中最慢的犀牛坦克行军速度,需要四个多小时的行军,并且过了埃里加博,还有上百公里的路要走。这也需要最少两个小时。
而李岚只给霍夫曼德八个小时的时间,从命令下达,到拦截埃塞俄比亚部队的计划地,全程只有八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坦克部队要全部到达,一辆都不能少。
为了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霍夫曼德率领的四个营,直插兵力薄弱的埃里加博,在各大地方势力武装的眼皮子地下,大摇大摆的挥舞着索马里国旗,通过了埃里加博。
在七十多辆犀牛坦克和上百辆多功能步兵战车巨大的声势下,埃里加博所有的武装力量表现得十分的沉默,如今整个索马里,谁不知道这场战斗,所有的地方势力,连选择站位的资格都没有,只能静静的保持沉默。哪怕他们想要干什么,看到如此骇人的装甲部队,都十分理智的当作没有看见。
等霍夫曼德命令行军队伍在埃里加博的政府大门前停下,然后十几个士兵直接将索马里国旗插在了政府大楼前,宣布了对这里的占领。留下一句“埃里加博已经被占领了!”紧接着拍张照片,走后一个人都没有留下。而埃里加博的政府军,很理智的沉默了,用敬畏的目光送走霍夫曼德一行人。
等庞大的车队完全离开埃里加博后,车队再次停了下来,半个多小时的油料补给,把跟随车队加油车的燃油全部掏空后,队伍再一次出发。
此时,索马里兰战场上的埃塞俄比亚三支装甲旅,已经所剩无几,残余的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舍弃了殿后的部队,最终还有不满三个营的部队,往回撤。
不过,当美军已经向他们通知了,退路已经被拦截,面对前后堵截的局面,埃塞俄比亚紧急派出来接应的一个摩化师,无奈的停留在布尔奥。因为结果已经注定了。()
红警之索马里 和大家随便聊一聊!
由于即将迎来高级权限,整理思路,码字效率呈直线下降。小说文学网..
这三章就算是今天的更新了,高级权限后,局面会完全铺开。
现在华丽很能理解,现代战争下国家体系间的对抗有多难写,很多时候华丽都怕写蹦了。此前一些考虑不周到的问题,后面也是在慢慢的弥补。
看着本书,大家千万不要结合现实,小说毕竟是小说,而且这样的小说也不能和现实挂钩,否则必定倒于河蟹大神之下。
昨天白天睡觉的时候,华丽做了一个梦编辑给华丽发消息,由于本书涉及现实,被封禁了。
当时华丽吓出了一身冷汗,还好只是做梦。
怕被禁,这也是为什么华丽选择写索马里的原因之一,国外题材在这方面限制得不严,否则这本书也出不来。
纯现代军事战争,属于大冷门,各大榜单上基本上找不到。华丽选择这样的题材,主要还是处于兴趣和爱好,并没有考虑太多的商业价值。
很多书友也知道,上本书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华丽就在码新书,不过不是这一本,而是古代战争题材。等老书快要结束后,华丽和责编蓝光的沟通后,才确定写这一本。毕竟是兴趣,很对华丽的口味,没有丝毫的勉强。
或许有很多人不喜欢局面铺得太大,因为那样写起来,很多东西都是被一笔带过。也有很多人喜欢看战争场面,有些人则喜欢发展过程,这两,华丽兼爱。
所以从上本书以来,华丽一直都是走发展和战争结合,并没有以一个普通军人的视角去描写一本书,因为华丽总以为那太单调了。而且很多时候都是要听命于人,也很不符合华丽的性格。
从开始码字以来,华丽很少看别的军事小说,主要是为了避免思维被*扰。
很有趣吧!但事实上确实如此。
大家也可以认为是华丽过于固执了。
这个月为了争夺月票榜,请了一个月的事假,下个月一号,就要继续上班了,到时候每天也只能保证基础两更。华丽是89年的,父亲从小就不在了,母亲年纪上去了,弟弟刚刚毕业,家庭的责任华丽总要担起来。所以,从下个月开始,又要恢复下班后码字的局面了。更新量肯定不会像这个月上架后,天天爆发。但大家也不要担心会断更,为了每个月五百元的全勤,华丽也会坚持每天更新的,除非遇到非人力可抗拒。
好像说得有乱了,不过只是随便跟大家聊聊,也就无所谓了。
最后……求一下大家手中的月票,随便给几张吧!!!!!!()
红警之索马里 第153章 敌机来袭
两天后,地面的战斗已经全部结束了。
五支装甲旅,尽管是那种很弱的装甲部队,但并不妨碍十年来最大规模地面战斗的事实,对索马里人来说,这是一场很伟大的胜利。因为他们打退了侵略者——埃塞俄比亚人,这是多少年来的第一次。
平民心中雪亮无比,不管邦特兰和索马里兰在国内如何的宣传,对所有心中还有索马里这个国家概念的索马里人而言,这就是伟大无比的胜利。索马里人中,有超过95的人都是传统的索马里族(库希特语族),全世界有一千七百多万的索马里族人,算上周边国家的难民营,有近千万都在索马里境内。尽管各部落之间冲突无数,但同宗同族是事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