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之索马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丽的虚伪
在画面切换到这里的时候,所有的坦克后面都同时冒出了黑烟,很快,所有的坦克都移动了起来。这时,显示画面又切换到另外一个地方。在坦克的三十公里外,这里是一大片灌木和草丛,两个自行火炮营正隐藏在这这灌木中。
随着一阵低沉的警报声响起,原本处于战备状态的两个自行火炮营,都纷纷行动起来。两个无人机排,放飞了装备给他们的八架小型固定翼无人机,朝着坦克的方向飞去。
三十公里的距离,对于无人机来说,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在无人机发现了目标之后,两个自行榴弹炮营的三十六辆1自行榴弹炮发射车,炮管都同时仰起,炮塔也微微的转动,调整着方向。
随着指挥车的指令一出,三十六辆自行火炮纷纷剧烈震动了一下,炮管的散热口喷出大片的火焰,炮弹出膛。
李岚等人前面的显示器已经分成了四个小格,自行榴弹炮营指挥车,自行榴弹炮,无人机,还有行走中的坦克靶子。
随着炮弹的出膛,二十秒的时间后,那些速度已经达到五十公里以上的坦克靶子,瞬间就被炮火覆盖。整个显示画面,都轻轻的震动了一下,当尘烟散去,原本五十辆坦克靶子,已经只剩下十四辆可以行走,余下的三十六辆坦克,同时趴窝。而在第二次炮击下,这十四辆坦克也没有幸免。
指挥部内,在战果闪现的时候,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笑意。
李岚自然也不例外,现在的自行火炮营,已经不是之前的自行火炮,而是装备了极其先进的数据传感器,并且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引导无人机。这些无人机不是给炮兵寻找目标的。而是给制导炮弹进行末端精确制导的。
升级到高级权限,令李岚得益地方有很多,当初在和埃塞俄比亚方面交战时。红警兵团的陆军,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现在。红警兵团的陆军部队,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单单是因为更多兵种的加入,还有最基本的方面,坦克杀手配置的无人机,和制导炮弹。就是最好的解释。可以称得上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像自行榴弹炮营这样的炮战技术,一直都是掌握在世界一流国家的手中,全世界具备生产这种技术的国家,也只有五家。现在多了一个李岚。
这是具备健全体系的现代化炮兵部队,尽管这种战术,还没有运用的到实战中,但威力已经极大的凸显。
起初火炮校准用的是步兵,当时叫做炮兵观察员。几个步兵冒险去前线测得数据,带回来给炮兵,或者直接在前方看炮弹落,再用个无线电什么的报告总部,空军崛起后。有人侦察机开始帮助炮兵实时校准弹道、指示打击目标,二战时战列舰上挂的小飞机就是为舰炮校准弹道用的,到了新军事革命,各大国都换作了无人机,借助数据链为炮兵服务,加上制导炮弹和弹道雷达这两个因素,各国炮兵已出现代差。
现如今,红警兵团的自行火炮方面,营级炮兵作战系统有如下装备指挥车、弹道雷达车、自走火炮、制导炮弹、炮兵无人机。还有维修车、油料车、弹药车等等不直接参战的装备。除保留一定的警戒部队外,已经取消了以前的派兵侦查部队。
在大国同等装备技术的对抗下,都没有装备无人机的情况下,假设对方炮兵群先开火,打击我军某处目标,我方弹道雷达捕捉-秒弹道(找不到具体数据,按其他雷达功能套的,请勿引用。华丽也非专业人士,大家见谅),弹道计算机1秒钟内算出开炮地,再1秒钟内把敌炮位置数据传递给自走炮或炮兵指挥车,火控计算机1秒内算出射击诸元、给于程序建议的火力分配方案,营指挥车1秒钟内发送火力分配任务和相应的射击诸元给营内所有自走炮,自走炮1秒钟内调整车身方向、抬高炮口、开火,炮弹飞行速度为每秒公里左右,假设相距公里,炮弹飞行34秒后击中目标,这意味着公里距离,从捕捉弹道到最终命中目标大概只要3秒,正负不超过1秒,如果大国对杀,那么不论哪一方先开炮,最多只有几十秒可以逃走。
现在加入炮兵无人机和制导炮弹。
目前红警兵团自走炮用的都是制导炮弹,命中率为9%,增程弹下,攻击距离最远1公里。弹道雷达只能测算开火地,所以用制导炮弹打移动目标要用到卫星或无人机。世界主流都是使用,中华使用的是北斗。由于李岚还没有打算发射间谍卫星,所以目前炮兵部队,都是使用炮兵无人机。
正常来说,无人机上的侦察设备可以同时锁定跟踪6个目标,这样一个营就要3个无人机,算上战损,一营最起码准备6个无人机。而在加入无人机后,红警兵团的炮兵部队战术,也同时进行了革新。
加入无人机后的具体战术是,无人机前出侦察,锁定敌军后发回数据,指挥车的火控电脑根据敌我具体情况给出火力分配建议,然后指挥车给自走火炮发送火力分配任务。
按照多次的实验结果,有了无人机,自走炮就能先敌开火,而不用等弹道雷达捕捉弹道,有了制导炮弹,就能打移动目标而不仅仅是固定目标,加入数据链后,即使指挥车被炸掉也没事,数据链可以直接发给自走炮,自走炮可以自己计算射击诸元。综合作用那就强悍了,假设敌军一个装甲师来袭,红警兵团立即放出大量无人机飞往大概地(间谍卫星不存在的情况下),就近自走炮群全部装上制导攻型穿甲弹,无人机侦察锁定后,炮兵开炮,敌军一个装甲师33个坦克,差不多4个炮弹就灭掉了。
当然,这只是模拟比喻的结果,真实战场上,战况瞬息万变,自然不可能如此让你肆无忌惮的发射炮弹。
而且炮兵无人机不是只有一个侦察瞄准设备,它是把光学吊舱、雷达、电磁感应、红外成像等设备装一起,由机载电脑综合判断,充气模型、木制蒙皮、和钢铁反射不一样的,再加上热成像、电磁捕捉,普通的伪装和假目标都没用了。
当初李岚在和全世界陆军的自行火炮部队对比的时候,当他看到印度自行火炮部队的结构和装备组成,当时就没有忍住笑了出来。
印度也跟以色列买了3个无人机,说是“用于监控中华、指示打击目标”。好奇之下,李岚仔细追查了一番,结果……
首先,印度已经明白“现代化炮兵”大概的作战方式、要些什么装备,这值得肯定,但是,他的工业基础和行为很难达到目的。
其次,印度的无人机是以色列的,通讯设备是美国的(不是数据链),13自走炮和1自走炮是自己生产的,1牵引榴弹炮是美国和瑞典的,1制导炮弹是俄罗斯的。名副其实的万国牌。
印军炮兵指挥官拿到这样一堆东西该怎么用呢?李岚真的很难想象。作为一支现代化军队的缔造者,李岚自然很清楚,建设一支现代化部队有多难。不是钱多就能够解决的。就好像他一样,没有高级的权限,很多东西都接触不到。就好像,技术还没有研发出来一样。你想要,也只是干瞪眼。
也别小看李岚对陆军小零件的投入,这笔投入,同样是个无底洞。为了让陆军能够和海空军联合在一起,单就升级陆军的数据传感系统,就花了他不少的精力。
此次演习,就是李岚检阅红警兵团陆军更加现代化建设的结果,第一个演习项目,就交上了不错的答案。红警兵团的作战素养和装备的齐全,已经让红警陆军具备和全世界任何一支陆军,进行正面抗衡的实力了。(未完待续)
红警之索马里 第232章 美军无人机逼近
“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即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恩格斯的著名论断揭示了技术进步与理论创新的基本关系,成为军事理论创新的经典依据之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武器装备不断发展、人的素质普遍提高的信息时代,应该增强变革思维方式、着力开拓创新的紧迫感,遵循理论创新以技术进步为前提的规律,同时重视发挥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使理论创新富于更加积极进取的思想品质。
需求牵引、技术推动是陆军作战理论创新的基本形式。超前设计、多极发展是陆军作战理论创新的未来方向。
着眼于未来战争的需要,红警兵团也要有结合自身实际的一款战术战略理念。目前,世界范围的作战理论创新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时期,各种作战理论层出不穷,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达国家军队相继推出了基于能力作战、网络中心战、精确交战、快速决定性作战等新的理论,这些作战理论的共同特就是超前设计、多极发展。目前,红警兵团的作战理论创新也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包括信息战理论在内的新的作战理论已经初步形成体系。当然,由于创新刚刚开始,许多新的作战理论尚在探索之中。
各个国家军队作战理论创新的动因是多方面的,其理论体系也就各有特,李岚给红警兵团的指示是借鉴和吸收引领世界陆军发展方向的先进作战理论,但绝不能一味盲目模仿别人。真正先进的作战理论体系往往都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即使在同一技术水平条件下,先进的作战理论体系也各有不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运用的是以空军航空兵火力突击为先导、以坦克集群实施快速突击为主体的“闪击战”理论。而苏军创立了以炮兵火力突击为主体、以重兵合围、纵深突贯为主要样式的“大纵深”理论,美军则创立了以陆、海、空三军协同行动为主体的“联合作战”理论……这些作战理论均在不同的战争阶段发挥了制胜作用。
正如李岚所说,红警兵团没有必要照搬世界上那些成熟的战术。而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的战略战术。
在信息化的挑战面前。要保持陆军作战理论的先进性,最重要的是科学确立陆军作战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按照全面统筹、超前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以信息化为基,以一体化联合作战为目标,以空地远程精确火力打击为形式,以战法创新为内容,努力把陆军作战理论体系建设成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反映世界先进作战理论发展趋势,具有红警兵团鲜明特色的作战理论体系。
一是在战略上始终保持主动权。未来战争不是简单地应对,而要避其锋芒,发挥好自己的战略战术。二是着眼弱处下手。一般而言。作战体系是强,而保障体系是弱,虽然不同的作战对象强弱各有分明,但恐怕还是着眼弱处下手更有利。三是抓住一个作战重心。无论是战略、战役还是战术行动,都应集中力量抓住重心。作战行动可以全线同时展开,但重心只能有一个。
在三军一体化联合作战方面,由于缺少间谍卫星,各兵种的协同作战演练,尚属于虚拟训练中。未进行实质性的演练。
间谍卫星,李岚早已制造完毕,而且还不只是一个,只不过一直都没有发射。他要找一个最合适的时机,进行发射。而这个时机已经不远了。
车流滚滚,喊杀阵阵,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对抗综合战术演习在这片荒芜的大地上展开。红警兵团第一重装师数百名不同专业的参演基层指挥员熟练运用各种装备,在同一战术背景下演练情报获取、信息传输、指挥控制、火力打击,在冲击与反冲击,干扰与反干扰中斗智斗勇,成功地完成了登陆战斗、阵地攻防战斗、城市进攻战斗和野战生存等20多个课题的演练,全面提高了基层红警士兵作战指挥能力和谋略水平。
复杂的电磁环境、未知条件下的情况设置、完全陌生的作战地域、模拟专业先进的武器装备,让这次演习充满了挑战。
作为红警兵团第一支以师级建制成立起来的合成化部队,第一重装师一直都被李岚寄予了厚望,是建立第二支、第三支类似部队的标杆,也为今后建立轻型步兵单位提供了数据方面的借鉴。兵种的配合与演练,发现错误立即改正,将编制调整到最合理的状态。
经过了二十个月的发展,陆军是兵力已经从原本的近四万,增加到了六万人。四支独立的旅级部队,占据了部队总数的一半,而第一重装师的兵力就达到了一万七千多人,剩余的一万三千多人,除了总共后勤部的四千来人(动员兵),剩余的都是导弹部队、气象保障、综合信息对抗、陆军雷达……等部队。
基地的总兵力早已经往十万靠拢,基地的每个兵种都有各自的作用,从最基础的动员兵到海豹突击队,是一支多兵种合成的部队。就连工程师,也全都配发到基础保障部队,同样配发了武器。搜寻的军犬,也算在编制之中。为了发挥战场全面的侦查工作,李岚还特地给每一个野战连队,配发了10-16条军犬。也配备的独立的六人狙击小队,每个小队三个两人的狙击小组,一个小队共三把狙击步枪。
这场实兵演习,就是为了视察各个兵种间的战术协同,演习也会整整持续三天的时间。
在演习现场,一个个只有相当于连、排规模的作战群活跃在战场的各个角落。虽然战斗力编成规模不大,兵种结构却五脏俱全。除了步兵、炮兵、装甲兵,还有特种兵、防空兵、防化兵……等。在某山谷,一个作战群独立完成的一次围歼战,指挥员灵活应用手中的各种作战力量,扬长避短,攻“敌”不备。在短短30分钟战斗中,一个小型作战群打了一场立体围歼战,使“敌”一个营遭到重创。
对此,演习总指挥第一重装师师长庄志奋准将(书友实名客串)向参观演习的众人介绍道“现代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胜负的关键取决于作战系统整体效能的发挥。他们每一个都是基层指挥官,只有将他们具备的各种军事知识和技能,通过一体化训练进行综合集成,实现知识向综合实战能力的转化。”
庄志奋三级精英中华士兵,具备晋级为英雄级的潜力。军职第一重装师准将师长。能力高级统帅能力,……
“东西给你配齐了,人员也都到位了,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至于战斗力,则是你要给我的保证。我要的是一支能打打仗,打胜仗的部队。”一天的演习即将结束,李岚在走出指挥部的时候,说道“演习只是评估,实战才是根本。”
“卑职明白。”庄志奋和很多将领一样,看起来都很年轻,表面看来,和李岚的年纪也差不了多少。但和每一个将领一样,他们年轻的外表下,却是深深的谋略。
打算要离开的李岚,就在他将要踏上直升机的时候,从指挥部里面,跑出了一个身影,向庄志奋汇报道“报告师长,雷达部队发现可疑空中目标,正朝我演习场而来。”
“马上结合数据库进行分析。”庄志奋快步走向指挥部。
刚刚要上直升机的李岚,也停下了脚步,转身返回了指挥部。
“报告师长,根据数据库的分析,此目标乃美军捕食者无人机。高度一万,速度两百公里,预计十分钟后,抵达我们演习区域。”
李岚一进来,就听到了汇报声。庄志奋在这种问题上,也不敢做主,看到李岚进来后,便上前请示“指挥官,我们该怎么应对。”
“以国际长波频道向无人机发出警告。”现在的局面下,李岚自然不可以主动做出过激的行为,但要是警告之后,对方一意孤行的话,那就不同了。
“美军捕食者无人机请注意,你已经进入了我方演习禁飞区域,为了避免误伤照成任何的误会,请立即离开,如果执意靠近我方演习区域,一切后果自行承担,我方概不负责。重复一遍,……。”
“如果这架无人机进入演习场地的领空,不需要顾忌,给我打掉。”李岚吩咐了庄志奋一句后,直接离开了。
庄志奋目送李岚等人离开后,便立即下达了命令“命令防空导弹营实弹准备,没有我的命令主动搜索雷达和相控阵雷达,不许开机。”(未完待续)
红警之索马里 第233章 困扰的部族问题
隶属于美军非洲司令部的第三无人机中队,位于美国本土的堪萨斯州空军基地内。(小说文学网..)
无人机中队基地中,当无人机的信息处理人员将那份明码电报送到中队的指挥官后,这位少校指挥官,脑门青筋暴涨。
“混蛋,距离这么远就被发现了。”咒骂了一声后,少校指挥官问道“有没有截获对方雷达数据。”
“对不起长官,对方并没有打开主动雷达,我们没有发现对方的雷达数据。”无人机信息处理员,无奈的汇报道“他们使用的是被动搜索雷达,对此,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什么狗屁演习,连主动雷达都没有开机。”部下的回答,让这位少校很不爽。
他可没有忘记,一年多以前,四架捕食者就葬送在这片区域,就是被对方该死的红旗九击落的。而到了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收集到红旗九的详细数据,特别是雷达的详细数据。
特别是那套令人讨厌的被动雷达,已经让这位指挥官不知道挨了多少上司的责骂。要不是因为考虑到他服役以来的优秀表现,他肩上的少校简章,早就换成了上尉,甚至是中尉了。
“长官,我们还要靠近吗?”无人机操纵员询问道。
“再靠近一,但不要进入对方的演习区域,我还就不信了。打开所有的电子信号收集设备,不管发现了什么东西,都给我记录下来。”少校只能无奈作此选择,在接收这项收集情报命令之时,上峰就交代过,在高层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暂时不要和对方爆发冲突。
——————
从演习场地至基地之间的一架蓝白交接涂装的大型直升机,正缓缓朝基地飞去。
这是一架看起来很普通的直升机,没有任何的武装,除了宽大的机身外,并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而在直升机内部,却是另一番天地,唯有奢华两字才能概括。哪怕把美国总统的座机拿来比较,也毫不逊色。
这架直升机,是李岚的特殊座驾,和他那辆特殊的加长轿车一样,除了豪华之外,还可以做到移动指挥部队,完全就是一座移动型指挥部。这是基地给李岚准备的四个交通工具之一,还有一艘特殊的舰船和一架大型固定翼飞机。
不要小看这架看起来平白无奇的直升机,里面饱含了众多的基地高科技。本身还具备了不少内置防御武器,尽管它不具备进攻的能力,却能够同时抵御八枚来袭的导弹,内置了十二枚反导导弹。
“长官,要是真的把美国飞机打下来,那不是给美国打我们的绝好借口吗?”
在法拉赫看来,不管有没有进入演习区域,按照美国的霸权主义,这种事情已经是在挑战美国霸权的底线。到时候美国反咬一口,直接出兵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在狠多时候,美国为了打仗,所找的借口也不少。从他听到李岚在指挥部说的最后一句后,一直就在担心。在直升机启程后不久,便忍不住问了出来。
“当我们崛起的那一刻开始,和美国注定就是对立的。借不借口都不重要,一切就看美国想不想的问题。”李岚淡淡的说道。
“那我们也没有必要给对方打的借口啊!”法拉赫反问道。
“这不是借口,美国也不会找这样的借口。否则,美伊早就打起来了,伊朗拦截美国无人机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我们现在的影响力,或许还没有伊朗巨大,但美国要想来打我们,也需要好好掂量一下值不值得。”李岚心无波澜,问道“和美国与北约做对,你害怕吗?”
听到李岚的话,法拉赫心中稍定,对于他最后的问题,法拉赫坚定的摇摇头,道“很早我就说过,如果能够保证索马里人的生活,哪怕和全世界为敌我也不会害怕,就是与魔鬼合作,我也愿意。更别说长官这么好的人,我又有什么理由去害怕。死,不过是一具皮囊而已。这种精神和意志,会一直流传下去。”
李岚头,并没有再纠缠这个话题,而是开口问道“统一谈判的工作准备得怎么样了?”
“已经都安排好了。”法拉赫头,随即话音一遍,有些好奇的问道“长官,你认为他们会派人过来吗?”
“来不来都无所谓,这场和谈注定是没有结果的,来了,我们也可以多一准备的时间,不来也不会对我们有影响。只要占据了舆论的制高,其他都不重要。”在李岚看来,谈判不过是出兵的借口,不管有没有谈出实质,统一索马里都是依靠武力,而不是谈判桌上的扯皮。因为,他需要的东西,不管是哪个势力,都无法给予。
索马里只需要一个政权,只需要一个武装,单单他要让其他势力和政府解除所有的武装,就不是他们可接受的。而李岚也不会更改这一原则,那自然也只有征战一途了。既然都是要打,那谈判对领地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一切,都只是要一个合理的出兵借口,占据民族的大义。
“我明白了。”法拉赫慎重的头,不过,他的心中还有许多的疑问,忍不住问道“长官,那对于那些顽固的部族,您打算怎么处理?”
“那你认为要怎么处理呢?”李岚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下。他很清楚,索马里国内极其复杂的局势,说句难听的,要不是因为他的存在,索马里动乱的问题,就算再过几十年,都无法得到解决。
“我还没有想好,因为太难调和了。”法拉赫无奈的摇摇头,道“部族的纷争更是太难之篮。索马里现有两大族系、七大部族、几十个部族分支,这些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部族分支,彼此间的历史冲突难以调和,这也是国家分裂至此的重要因素之一。91年西亚德政权垮台后,以部族势力为基础的军阀武装割据,相互倾轧,二十二年来一直如是,形成了‘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可怕景象,索马里也从此烙上了‘失败国家’的烙印。虽然联合国、非盟、阿盟和伊加特等众多国际组织先后为我们主持过12次部族和解、秩序恢复和政府重建工作对话会,但大都无功而返。而国际势力的纷纷介入,却让索马里的局势愈加复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