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不过霸
同日,嘉兴县令在巡查途中突然遇到乱民冲击,幸得城卫军及时出现,扫平叛乱。
五日前,临安城前朝遗党纠集数千门客,欲趁虚夺城,图谋富国,但主持此次起事之人,却在第二天被人发现死在自己的家中,轰轰烈烈的起事刚刚开始一天,就被迅速扑灭,令人扼腕。
如果一次是巧合的话,但蒙古这些年在南朝布置的暗间何其多,但自发动以来,却鲜有成功案例,发动叛乱者,不是莫名其妙的死亡,就是对方仿佛早有准备,一次两次算是巧合,…≧,∞wx.但绝大多数失败就让人不得不生疑了。
“大汗,恐怕那大楚皇帝,对我们的布置早有防备。”负责暗间的谋士苦涩的说道:“如今我们安插在大楚境内的暗间已经损失大半,是否继续按照原定计划执行?”
“暂缓行动!”忽必烈闭目沉思片刻之后,挥了挥手道:“看来是有些小看他了,命令剩下的暗间暂时蛰伏,等待下一步命令吧。传我军令,加紧攻城。”既然奇兵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那接下来只能在正面战场上加把力。
“大汗,不知您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忽必烈帐下,左手第一位谋士突然皱眉说道。
“哦?”忽必烈皱眉看向自己的心腹谋士。
“最近战事虽然不甚激烈,但臣留心观察。发现大楚皇帝已经足足五天未在城墙出现,这不太像他的作风。”谋士皱眉说道。
“你是说……”忽必烈双目一眯,看向谋士道:“大楚皇帝此刻已经不在南阳城中?”
“这个……”谋士摇了摇头:“目前还无法肯定。”
“这个不难,明日一看便知。”忽必烈冷笑道:“本汗倒想看看,他还能玩什么花样?”
……
洛阳
这座古都之中,如今却充斥着一股躁动不安的气息,大街之上,随处可以看到游荡的人群,这些人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双目中遍布着血丝,通红的目光不断在一座座店铺中搜寻着,一旦发现有出饰巴的商铺,便会被这些人一哄而上,将盐巴抢购一空。
盐铁贸易在冷兵器时代,本就是官方控制的贸易,不过限于工业水平,蒙古虽然在占领宋朝北方领土后。也控制了几个盐湖,不过却没有相应的工人。制作手段也十分原始,每年产出的湖盐十分有限,供应蒙古人都有些捉襟见肘。
往年,蒙古大都是通过压迫宋朝,逼对方献上大批海盐作为岁贡,来填补内部市场需求。不过自大楚取代南宋之后,对于蒙古的态度却十分强硬,断绝了官面上的海盐贸易,不过每年却有大批的楚国商人暗中走私海盐,将海盐运到蒙古控制的地区高价卖出。谋取暴利。
短时间内无法在外交上让大楚获得让步,对于这些走私海盐的商人,蒙古高层也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许多时候会给予一些便利。
而这些商人也十分上道,会自动贡献出一部分海盐送给官府,一来二去,双方也就达成一种默契。
不过最近,随着两国战争的全面爆发,海盐的走私却是彻底被断绝了,蒙古民间本就缺盐,眼下战争一起,海盐的价格顿时疯涨起来,几乎是往日的十倍,而且还是供不应求,不过最近,却不知道哪位神通广大的商人,竟从外面运进城中几车海盐,顿时让原本有些死寂的洛阳火爆起来,而随后,各家店铺开始抛售一些海盐,不过价格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饶是如此,人们依旧疯狂的寻找着市面上能够找到的海盐,不止洛阳如是,蒙古境内大多数城池都是如此。
“这就是陛下所说的计划?”一间不起眼的院落中,黄药师有些疑惑的看着李轩。
“饥饿销售法,老丈人觉得如何?”李轩微笑的看向黄药师道。
“老夫可还未承认呢!”听到对方的称呼,黄药师冷哼一声,想了想道:“倒是个敛财的方法,不过老夫却看不出于天下大势有何意义?”
“这只是开始呢。”李轩微微一笑,如今可不是倚天,有一个国家作为自己的后盾,更有着充足的时间让自己布局。
忽必烈雄才大略,自然不是元末昏主可比,麾下更是能人无数,未必就没有精于商道之人能够看出其中玄妙,从而破解。
不过如今,忽必烈领军南征,却正是李轩出手的大好时机,就算有人看出了个中关键,消息传到忽必烈那里,再到忽必烈做出反应将消息传回去,一来一去的时间,足以让自己将蒙古搅得天翻地覆。
“继续抛饰巴,同时开始收购所有止血药物,少量收购粮食。”李轩翻了翻手中的账本,满意的看着这名被安排在洛阳的暗部负责人道。
“是。”洛阳暗部负责人点点头,躬身告退。
又是几天以后,又是一批海盐被运进来,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些商人心脏的强大,这种时候还敢走私海盐,已经无异于通敌叛国了,不过经过海盐的大幅度涨价,人们悲哀的发现,以如今海盐的价格,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海盐。
一些精明的人渐渐发现,似乎是因为战争的影响,城中一些止血药物开始不断涨价,同时有专门的药铺在专门收购,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商铺在收购粮食。
“如此一来,倒是能加重蒙元的后勤粮草负担。”黄药师随意的翻看着账单,一笔笔粮食交易看似不多,但一座城池汇聚起来,可就不是一个小叔子了,更何况黄药师很清楚,对方的计划可并不仅仅局限在一个洛阳城,而是辐射整个蒙古掌控的地域之中的所有城池,刺客大概都是如此,那会聚起来的粮草,绝对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黄药师精通数术,经过一通计算,黄药师突然惊讶的发现,虽然收购这些粮食会花费大量的金钱,但以目前的盐价,就算抛开收购粮食和止血药物的金钱,竟然还有剩余,也就是说,李轩就算现在打道回府,这一趟不但耗损了蒙古大量的战争潜力,自己还赚了个盆满钵满,当然,前提是这些东西能够运回楚国才行。
“陛下不去当商人朕的有些浪费。”摇了摇头,黄药师回头看向李轩道:“只是这些东西,要怎样运回楚国?”
“为什么要运回去?”李轩回头,反问道。
“呃”黄药师皱眉,微微一怔之后,立刻反应过来,目光奇异的看向李轩道:“你是想用这些东西,霍乱民心?”
“岳丈慧如炬!”李轩呵呵一笑,同时心中,对于黄药师的思维能力也不由微微惊讶了一下。
“果然是好大的一盘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黄药师目光看向李轩,眼中闪过一抹惊异,突然间,他开始有些同情那位在南阳为了区区一座城池而费尽心机的蒙古大汗。
幽幽的琴弦声在院落的深处响起,那未成曲调先成愁的音律,让院中两人对视一眼,能够看到对方眼中那一抹无奈和苦笑。
...
.全部章节
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 第一百一十二章 烽烟四起(中)
. .
南阳,前线战场。.
时间已经入了冬季,冰冷的朔风如刀子一般肆虐在寂寥的天地之间,数月激战,蒙楚双方都拼尽了全力,原本繁华的南阳地界,先是被李轩有计划地实行坚壁清野之策,接着又是经历数月战争的荼毒,眼下,原本繁华的南阳,如今一眼望去,了无生气,能够感受到的,只有那无尽的沧桑和寂寥。
蒙古大营外,忽必烈搓了搓被冻得僵硬的双手,这个时代还没有温室效应这种气候,哪怕南阳已经是偏南方的位置,但气候却同样寒冷,往年这个时节,无论蒙古还是汉人,都不会轻易发动战争,毕竟在缺少医疗保障的时代,在寒冷的冬季开战,所造成的非战争减员是极为严重的。
但这一次,忽必烈显然铁了心拿下这座坚城,眼下南楚大半兵力几乎都汇聚于此,也就是说,一旦拿下南阳,其意义不但代表着南楚的门户被彻底打开,同时,南楚的精锐将会在这一战中丧尽。
虽然根据几月来的反应,已经可以确定,李轩绝不在这南阳城中,无法一战将李轩这个楚国的灵魂支柱给擒获,不过只要能将这十万大军尽数留在这里,蒙古铁骑便能长驱直入,将南楚江山尽数扫清,令天下一统,至于李轩,一个打光了军队的皇帝,虽然知道此人一身武艺通天,但那又如何?大势所趋,岂是一人之力可以扭转?
“大汗,天寒地冻,回营帐休息一会儿吧?”张弘范自身后走来,看着面色疲惫,却精神奕奕的忽必烈,不由苦笑道。
他很清楚。忽必烈为何如此兴奋,眼前南阳城经过改建之后,已经堪称当世第一雄关,更聚集了南楚十万精锐大军,在蒙古征战史上,这一战绝对是最艰难的一战。
但眼下。这座雄关在五十万蒙古大军的轮番进攻之下,已经摇摇欲坠,守城士卒,全凭一口毅力在支撑,而根据一干聚集在忽必烈身边的谋臣和武将估计,十天,最多不超过十天,他们就可以彻底将这座城池攻破。
当然,代价也不小。如今的南阳城中,可是聚集着南楚乃至整个汉人中的精英人物,罗峰、唐俊、单雄信、燕青风已经用他们的能力,证明了他们的价值,此外还有一干江湖人物,昔日郭靖的贤内助,有女中诸葛之称的黄蓉,还有连忽必烈都不惜礼贤下士。欲招揽的独臂侠杨过,还有丐帮一帮精英。更聚集了大批南朝武人在这里,协助守城,数月时间,城中汉人损失惨重,但蒙古勇士损失同样不小,伤亡比例几乎达到了恐怖的一比三。虽说对方有坚城之利,但这在蒙古的征战史上,绝对是极为恐怖的一个伤亡比例,五十万大军,几乎被打废了一半。
如此艰难的战争。最终终于还是以蒙古无敌天下的兵锋胜利而告终,虽然很苦,但攻破这座城池所获得的回报也同样丰厚,整个南楚,将再无能力对抗突破南阳防线之后的蒙古铁骑,不但可以收复昔日被李轩夺走的南阳等地,更可长驱直入,一举将南楚都城襄阳拿下,彻底灭掉南楚政权。
这将是一场辉煌的胜利,地大物博的神州大地将再次迎来一统,天下归一,而他们这些老臣将会成为开国元勋,名留青史。
“好,回营。”紧了紧肩上珍贵的虎皮披风,忽必烈回头看了看跟在身后的一帮武将,朗声大笑一声,大步往大帐中央走去。
与此同时,南阳,太守府。
一干核心人物已经尽数聚集在这太守府中,炭盆中不时迸射出一两粒火星,照的众人脸色阴晴不定,所有人脸上都带着一抹浓浓的疲惫,这几个月的时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残酷的磨练。
罗峰高坐在帅位之上,看着手中的资料,这是今天刚刚通过暗部传回来的密信。
在他下手处,左侧唐俊、单雄信、燕青风等一干武将,而右侧,却是黄蓉、杨过等一干江湖人物,此时都一脸期待的看着罗峰手中的信笺。
密信中内容并不多,但罗峰看的却很仔细,最终,手掌忍不住轻拍桌案,眼中闪过一抹惊叹的神色。
“元帅,怎么样?”唐俊开口问道,其他人闻言,也是一脸期待的看着罗峰,就如忽必烈所预测的那样,如今,南阳城中,包括这些核心人物在内,都已经到了一个极限。
“精彩。”罗峰将信笺递给黄蓉,眼中闪过一抹惊叹,摇头苦笑道:“罗峰跟随陛下已有三载光阴,本以为为帅之道,虽不说青出于蓝,但也不差多少,如今,才知不过鼠目寸光。”
黄蓉接过信笺,一目十行的阅读下去,眼中也逐渐泛起惊异的神色,最终,忍不住摇头道:“士农工商,商人被排在最末,没想到这商也可霍乱一国,也能如此惊天动地,经此一役,蒙古大势将不复存在!”
心中突然升起一股难言的自豪,只是这份自豪,如今却无法与人分享。
迫不及待的抢过信笺,唐俊茫然的看向两人:“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蒙古大营,中军大帐,此刻正一派欢声笑语,刘衡行色匆匆的走进来,面色不太好看,扫了眼大帐中满面轻松地一众蒙古悍将,心中有些苦涩,快步来到忽必烈身边,低声在忽必烈耳边道:“大汗,我们军中的粮草用度,已经不足三天了!”
“那就让洛阳再度调来一批。”忽必烈下意识的说道,此次南征,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大批粮草被囤积在洛阳城中,没三日运输一批粮草供应大军,有坚城保护,内部更有重重守卫森严把守,不必担心有人偷袭粮仓,更有长安、太原、荥阳、开封各地粮草源源不断的汇入洛阳,虽然消耗巨大,但却可保证前线三军不必为粮草而发愁,忽必烈更是专门派出一支精锐保证粮道通畅,防止有人偷袭粮道。
“嗯?”微微一怔,忽必烈清醒过来,目光看向刘衡,眼中闪过一抹惊异,低声道:“可是后方粮草供应出了问题?”
“洛阳粮草已经告罄,此外,长安、太原、汝南、荥阳粮道被断!”刘衡脸上泛起苦涩的说道。
“什么!?”忽必烈面色大变,洛阳粮草告罄他还可以理解,但长安、太原、汝南、荥阳粮道被断是什么情况,这些地方,可都是蒙古治地,粮道怎么可能被断!?
“到底怎么回事!?”忽必烈目光扫过帐中一众文臣武将,低声咆哮着说道。
“乱了!”刘衡苦笑道:“如今各地,烽烟四起,盗匪成群,甚至有不少县衙被乱民摧毁,改旗易帜不在少数,大汗,我们……撤军吧。”
“撤军!?”忽必烈一把抓住刘衡的衣领,眼中闪烁着狰狞的光芒,一字一顿的重复道:“你可知道为了今天,我们折损了多少勇士的生命!?耗费了多少心血?”
“但若不撤军!”刘衡苦涩的迎向忽必烈的目光道:“三军不可无粮,如今我军粮草已断,消息一旦传入军中,军心必散!”
“为何会如此!?”忽必烈突然有些无力的松开了手臂,饶是他雄才大略,但此刻,他却想不明白为何局势逆转的如此突然。
“此事,臣 曾跟大汗提过,定于前段时间各城物价波动有关,眼下我蒙古与南楚开战,各条要道都有双方士兵把守,那批盐商出现的太过突然,而此后,一连串物价变动,臣感觉,是有人在幕后操纵。”
“商人!?”忽必烈眼中闪过不可思议的神色,想不到自己百万大军,竟是败在一群商人的手中。
点点头,刘衡心中却清楚,普通商人便是富可敌国,也不可能做到这一步,要知道,此次物价变动,看似毫无规律,实则隐然有序,定是有人在背后统一谋划,总揽全局,这天下间,能有这样影响力和手段的又有几人,哪怕是刘衡,也是在偶然间发现一丝端倪之后,利用蒙古庞大的人力资源才察觉出来的,只是这些东西,如今跟忽必烈说出来,又有什么用?眼下最重要的,还是保存蒙古人的战力。
“可是……”忽必烈目光扫过帐中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胜利而庆贺的众将,苦涩道:“这让我如何与大家交代?”
刘衡心中一松,忽必烈如此说,显然已经同意了自己的观点,南阳虽好,但若因此而失了根本,甚至令蒙古刚刚建立的蒙元政权四分五裂,却是得不偿失,眼下最重要的却是迅速回军,扫平叛乱,揪出幕后黑手。
至于南阳,虽然有些可惜,但经此一役,南阳已经被打残,短时间内很难重新恢复战力,只要忽必烈能够迅速扫平各方叛乱,再度南下,再一举攻破即可。
“诸位!”忽必烈深吸了一口气,目光扫过帐中诸将的脸庞,缓缓地开口道:“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跟大家宣布……”
...
.全部章节
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 第一百一十三章 烽烟四起(下)
. .
“诸位!”忽必烈深吸了一口气,目光扫过帐中诸将的脸庞,缓缓地开口道:“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跟大家宣布……”
“报”
正当所有人的注意力被忽必烈吸引之际,一名士兵飞快的冲进帐内,打断了忽必烈的话语,也顾不得礼仪,急促的说道:“大汗,汝南急报,有乱民滋生事端,聚众生事,汝南太守发来加急文书,请大汗速速派兵增援!”
“什么!?”忽必烈以及帐中诸将面色一变,一名大将怒吼道:“汝南的卫兵呢?难道都是摆设不成!?”
汝南可是此次南征的补给重镇,虽然不及洛阳防守严密,但也有着足足三万城卫军拱卫,怎么可能说丢就丢,就算南楚派兵围攻,没有十万大军,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陷,可是,眼下南楚的兵力,都已经投放到三大战场之上,哪还有余力去攻占汝南?
包括忽必烈在内,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若非此人乃跟随忽必烈多年的心腹,忠诚度可以保证,众人都要怀疑此人是否是南楚派来霍乱军心的奸细。.
“叛变了。”士兵苦涩道:“汝南三万城卫军,在原城卫军统领的率领下,集体叛变,自立为王了!”
“不可能!6±,.”大将海格怒吼道,作为补给重镇,更手握三万大军军权的城卫军统领,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就算不是忽必烈的核心心腹,但对蒙古的忠诚也绝对是毋庸置疑的,怎么可能背叛,就算是三万城卫军联通统领在内集体阵亡。都比这个消息更加可信。
“大汗,事到如今,请准许臣率领本部兵马前往汝南,剿灭叛军。”大将张弘范出列,拱手沉声道。
“张弘范,你什么意思?兀史是不是真的背叛。还没有定论,你就急不可耐的要去剿灭,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海格上前,一把揪住张弘范的领口,怒吼道:“说,这是不是你们这些宋人联手弄出来的一出戏!?”
“够了!想造反吗!?”忽必烈猛地一拍桌案,虎目狠狠的瞪了海格一眼,厉声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没有弄清楚,你们就在这里内讧。是想让对面的楚军笑话吗!?”
“大汗,我……”海格艰难的看着忽必烈。
“还不给我放开张将军!”忽必烈面色难看的道。
“是。”狠狠的瞪了张弘范一眼,闷哼一声,松开紧握着对方衣领的手掌。
忽必烈面色稍霁,目光看向张弘范道:“张将军入我蒙古多年,一直以来都兢兢业业,为我蒙古南征北战,虽是汉人。但本汗对张将军绝对信任,今后。不准再有类似的言语出现,汝南之事,本汗自有定夺,当务之急,攻破南阳,指日可待。明日,给我发动总攻,三天之内,本汗要站在南阳城的城头!”
刘衡闻言,面色一变。张了张嘴,想要劝阻,但看着忽必烈坚定地神色,最终叹息一声,他很清楚,随着这个消息传来,军心必然开始动摇,加上久战力疲,一旦此时撤军,定会导致整个战线崩溃,军心彻底涣散,忽必烈是想以一场胜利来稳住涣散的军心,而且一旦攻破南阳,便能从南阳城中获得足够的补给,以战养战,化被动为主动,但却是破釜沉舟,一旦三天之内,无法攻破南阳,粮草将会告罄,粮草一失,军心必然大乱,接下来,莫说攻破南阳,就是这支军队,都会在顷刻间化为泡影。
“报”
正待忽必烈准备散会之际,帐外又是一道急促的声音传来,众人心中不禁一紧,刘衡心中陡然生出一股不祥的预感,那一直潜伏在暗中的黑手,终于忍不住将要浮上水面了。
“大汗,太原急报,有城卫军副统领聚众哗变,趁乱斩杀原城卫军统领,并唆使民众,围攻太守府,尽诛太守满门,如今,太原已经改旗易帜!”
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汝南至少太守府还在运作,还能求援,但太原这边,整个被攻陷,甚至改旗易帜,这对蒙古来说,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而,一切并未就此结束。
荥阳、长安乃至洛阳,一封又一封的告急文书仿佛约好了一般同时送来,一次又一次蹂躏着这大帐中,众人已经脆弱不堪的心脏。
海格怔怔的看着几名并排跪在地上的传讯兵,突然有种拔刀杀人的冲动,这世界怎么了?好像一夜之间,原本歌舞升平的蒙元帝国,突然之间,烽烟四起,一座又一座的城池丢失,原本已经安心臣服在蒙古统治下的子民、军队,仿佛在同一时间放弃了对国家的认可,要知道,这其中可不止有汉人,那些控制各城城卫军的将领,可大都是蒙古人出任的,哪怕张弘范、史天泽这等汉人名将,都没有坐镇一方的资格。
大帐中,突然变得死寂起来,原本已经做好出战准备的张弘范突然没有了声音,静静的站在角落中,尽量让人群将自己遮挡,努力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
刘衡也没了声音,原本急切的神情在这一刻消失了,站在一侧,眼观鼻,鼻观心,俨然一副老僧入定的神色。
忽必烈看向众人的目光有些麻木,目光在一名名战将、谋士脸上扫过,深深的吸了口气,豁然回头,看向身后那张巨大的山川地形图,嘴角突然牵起一抹苦涩的笑意:“以商为剑,好大一盘棋,我蒙古勇士骁勇善战,雄视天下,没有败在战场上,却败在这被所有人轻视的商人身上,士农工商,呵呵……”
一干蒙古将领听的有些发懵,只觉得自己脑袋似乎有些不够用的感觉,这……关商人什么事?在这帮蒙古爷们儿眼中,所谓的商人,无非就是那群挺着孕妇一般的肚子,脸上终日挂着谄媚而虚伪笑容的恶心家伙,这种东西,赚钱什么的在行,但关天下什么事?
“刘衡?”忽必烈回头,目光看向沉默不语的刘衡,脸上竟然露出一抹微笑,缓缓道:“你说,此事是何人在幕后?”
刘衡抬头,目光对上忽必烈那平静的目光,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忽必烈是那种越平静就越危险的人物,加上如今的形势,如果自己真的虚以委蛇,恐怕小命会不保,犹豫了一下,咬牙道:“回大汗,臣听闻,南楚皇帝李轩,便是以商人起家,因为这个身份,曾在南宋时期的临安城中饱受冷眼,就连那襄阳王的职位,都是以巨额资金买通了贾似道,更向国库捐献了足够南宋三年赋税的巨额资金,才换来的职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