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王不过霸
“那为何……”李火皱眉,不解的看向李轩。
“兵制体系,都是死的,时过境迁,宋太祖赵匡胤有着足够的军事才华,能够很好的将这兵制中所存在的弊端减小到最低,却将这种兵制的优点发挥到最高,但那毕竟只是属于宋太祖的兵制,他的后人却没这个本事,却又要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看着吧,眼下宋朝虽然还算强盛,但若不知变化,几十年上百年以后,这种兵制反而会成为导致宋朝灭国最大的毒瘤。”李轩眼中闪过一抹惋惜。
宋朝留给后人的印象中更多的是经济和科技上达到时代的巅峰,但在军事上。后人们更多的只是知道宋朝不断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又有几人知道,在后人看来满是诟病的军制,在创订之初,却是让宋朝的军事力量发挥到一个历史的极限。
“那主公,我们现在……”看着不远处越见惨烈的战场,李山蹙眉,看向李轩道。眼底闪过一抹不忍之色。
“依计行事。”李轩目光看向李山,微微叹口气,沉声道:“记住,我们是下棋的人,要做的事是掌控大局,而非把自己卷入这场博弈之中,慈不掌兵!”
如今四大将领已经渐渐有了自己的特色,李山沉稳冷静。经过倚天世界的磨练,在四人中无疑是最出色的。也最具大将之风,只是有些时候,却太过仁厚,这是优点,能够迅速收拢人心,但却也是缺点。很多时候,有些不必要的仁慈,反而会让他在做出决断的时候,变得犹豫不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自己的主见。
“是。”李山躬身点,领命与李火一同离去。
“夫君。”轻柔的声音伴随着夜风传至李轩耳畔,王语嫣曼妙的身影如同月下仙子般飘落在李轩身旁,看着眼前那修罗地狱般的场景,哪怕已经经历过许多事情,但此刻,依旧不免蹙眉,同时担忧的看向李轩。
“醒了?”李轩回头,脸色柔和下来,只是在这血腥的夜晚,这般柔和的脸色再这样的环境下却带上一股邪异的魅力。
“嗯。”王语嫣点点头,尽量掩饰着自己眼底那抹担忧。
朝廷不同江湖,自古以来,就有民不与官斗的警世之语,个人的力量哪怕在强大,但在一个庞大的国家面前,却显得苍白而无力,在王语嫣所知的武林通史之中,曾经有多少武冠天下的绝顶高手,在面对国家力量的时候,莫不是以悲惨的结局而终了,哪怕自身无恙,却累及九族,最终落个孤独终老的结果。
对于慕容家的事情,哪怕不去刻意打听,但这些年来李青萝有意无意的提起再加上自己本就不算笨的脑袋,多少能够推测出一些来,只是胸中的爱意压过了一切,加上家族的反对以及慕容复模棱两可若即若离的态度,让她并未有太多的心思去琢磨这些事情。
而眼下,得偿所愿的成为慕容氏的女主人,这些问题却不得不去考虑,但眼下,却已经没有时间再让她去认真考虑这些东西。
“李火已经安排船只过来,岳母她们此时应该已经被到了,既然醒了,那就准备离开吧。”虽然这些,都是早在几天前就已经拟订好,甚至在刚刚来到这个位面之时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的事情,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心中却突然生出一股不甘和失落。
“夫妻本是一体,无论夫君去哪里,语嫣都会跟随。”王语嫣默然良久,低声道,新婚之夜,却不得不去面对分别,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恐怕很难去接受。
“很危险的。”李轩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道。
“语嫣不怕。”此时的王语嫣却有些倔强的可怕,此时身怀无铸功力,又精通百家武学的她,也确实有着这样的资格。
“可是我怕。”李轩回头,看着一脸倔强的王语嫣,伸手,为她将额前的乱发拨开:“我不想让我的夫人受到哪怕一点点的损伤,语嫣听话,这一路之上,岳母她们也需要你的照顾。”
“可是……”
“没有可是。”粗暴的打断对方的话语,看着一脸委屈的佳人,李轩面色却渐渐冷肃下来,看着脸上已经透露出几分成熟风韵的娇俏脸庞,沉声道:“战争是男人的世界。”
“主公,投靠我们的武林人士已经集结完毕。”李山的到来打破了宁静的沉闷,朗声说道。
“准备出发吧,李火他们半个时辰之后再走,切记莫要让人发现。”点点头,李轩沉声吩咐道。
“诺。”李山轰然拜倒,想李轩道:“末将领命。”
王语嫣敏锐的察觉到双方之间称呼上的改变,看向李轩的眼神也更加担忧,只是正如李轩所说,战场是男人的世界,哪怕此刻,王语嫣再难以割舍,却也知道,此刻并非儿女情长的时候,最终,到嘴的话却化作一声悠悠的叹息。
第五十三章准备撤离:
...
.全部章节
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 第五十四章 一肩扛之
. .
“属下恭迎夫人。.
...
.全部章节
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 第五十五章 暗流
. .
刚刚因为乔峰出走塞外而平静了一段时间的江湖,再次掀起了波涛,只是这一次,无论规模还是意义上,要比之前因乔峰而掀起的一场场腥风血雨更加庞大。.
继北乔峰之后,中原又一名高手被自己人逼走了,所不同的却是,乔峰是在一路冤屈,处处碰壁的情况下,被自己昔日的兄弟逼得走投无路,心灰意冷之下,才远赴塞外,而这一次,昔日与北乔峰齐名的南慕容走的却是光明正大,所过之处,武林人士更是夹道相迎。
同是异族出身,但这受到的待遇比起来却是天差地别。
燕子坞一场大战,虽然在李轩的压迫下,在场的宋军选择了缄口莫言,一来是怕遭到报复,这些江湖人如果真的报复起来,那手段,可真没什么下限,二来,也是被李轩当时所表现出来的气魄所折服。
只是宋军不说,不代表其他人不说,?无?错?quled当时在场的可不止是宋军,那数百武林高手也在其中,甚至也曾亲身参与了那场争斗,似乎是忘记了,也或者是没想过这些人会自报家底,总之当时李轩却没有刻意要求这些人去保密,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其中有人将这份让他们引以为豪的秘密与好友分享,以至于眼下,那原本该极为隐秘的燕子坞一战,彻底成为了眼下江湖中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至于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至少眼下,朝廷还未有什么动作,不是不知,只是此事涉及的面太广,而其中不乏在当地有着深远影响的大门大派。哪怕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的大佬们从未将这些江湖中人放在眼中,但眼下,面对几乎遍及大半个江湖的势力,也不得不选择暂时性的息事宁人。
不过以朝廷对自己人反叛的手段,哪怕只是有这个可能活着苗头的情况下,想要彻底息事宁人是不可能了。随着慕容复一行在江湖各路人马或明或暗的掩护下有惊无险的北上,加上眼下西夏内部出了问题,无力去东顾,让朝廷所面临的压力小了不少,不过空出来的精力却并未用在对抗日渐势大的辽国身上。
毕竟眼下双方边界小摩擦几乎从未断绝过,但大的争斗却是已经很久没有过了,是以,在官家眼中,驱除后患才是眼下最该做的事情。
西夏内部出了问题。自然不会再有空闲跑来因为昔日一品堂的问题来责难大宋,加上慕容复北上,看样子,是准备离开宋境了。
如果放在不久前,这自然是皆大欢喜的结果,但眼下吗,随着燕子坞那一场混战,这性质却是变得不一样了。
一营人马全军覆没。对于手握着百万雄兵的大宋皇帝来说,这点损失。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只要他愿意,甚至不需要动嘴,自会有人将这失去的兵力迅速补充,但就本身的意义而言,在性质上却有些不同了。
于江湖人而言。李轩做的事情自然是没有错的,无论是灭杀西夏一品堂还是不久前在燕子坞那场大战。
西夏一品堂,在大宋境内横行无忌,作为使节,也就是客人。却跑到人家家里来作威作福,这种事,搁谁身上都不会有什么好想法,更何况是桀骜不驯,崇尚自由,更是整天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挂在嘴边的江湖人?
灭杀西夏一品堂,不止没错,而且是杀的大快人心。
至于之后燕子坞一战,说到底,不过是自保罢了,就算骨子里流的血脉并不纯正,但就如李轩所说,生于大宋,长于大宋,人家却是从没做过一件对不起大宋的事情,却只是因为看不惯外人在自己地盘上横行霸道,烧杀抢掠而仗义出手,最终却要被杀,兔子急了都咬人呢,何况人家堂堂一方高手,大家都是江湖人,这种事,放谁身上,也不会真的就束手就擒。
结果呢,整整一营的官军败了,甚至连最后逃回来那点人马,都是人家大发善心,放回来的,这种情况下,又有什么好抱怨的。
尤其是在最后,李轩那句一肩担之的话语,更是深得人心,虽然朝廷对李轩发布的悬赏整整翻了一倍,但此刻,江湖上却是少有人去过问那种事情,真正有这个能力的,更注重的却是自己的脸面问题,如丐帮、少林,自不会为了那点赏金,去做自毁身价的事情,而贪图这些赏金的,却往往上不了台面,是以那高额的赏金,如今到了江湖中,却成了一句笑话。
但这种事情,放在朝廷眼中,性质却变了,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会相同。
江湖人虽然也注重名利,也好脸面,但大多数时候,道义之类的东西一旦占据了主要,却还是说得通的,这就是江湖人心中的大义。
但在真正的上位者眼中,所谓的大义,说到底也不过就是那么一面旗帜,尤其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自己才该是大义,其他所谓的大义都得靠边站,而且,经历了燕子坞那么一战,哪怕最初本身,并没有将这事太放在心上,但随着那一营人马的损失,很多问题的性质却是变了。
什么时候,江湖人也有了跟朝廷大军相抗衡的能力?
对朝廷而言,这是一个危险地信号,很多事情,在这些人脑子里那么一转,都会变得复杂了无数倍,更能看出许多基本上不会出现的东西。
今天虽然只是小小的一营人马损失,算上被放回来的,真正损失的兵马其实也不过就是几百人,但今天是几百人,谁知道明天会不会是几千人?几万人?
虽然由于涉及面太广,朝廷并未立刻对那些人动手,但暗地里,却已经开始着手布局,所针对的,却不单单只是那些参与燕子坞一役的高手,皇帝显然也有心思趁着眼下边界平静的时光里,做些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稷的大事情,眼下这些不听朝廷号令的江湖帮派,却是必须整理一下了。
毕竟在自己的国家却出现不尊朝廷号令的非法武装,以前问题没有爆发前,或许不会这么想,但眼下,经过燕子坞一役,本来没有问题的问题,算是彻底爆发了。
皇帝通常都多疑,尤其是在关系到自己屁股下面那张大椅子的问题上,无论昏庸还是睿智,都不会太冷静,眼下这位大宋官家显然也是犯了类似的毛病,开始对这些东西疑神疑鬼起来,再加上不需李轩刻意去安排,周围一帮子聪明人已经开始顺着他的意思去添油加醋,以至于闹得如今整个朝廷都变得不对劲起来,最明显的就是,对于江湖人的态度开始前所未有的强硬起来。
至于李轩那句一肩担之的话,在江湖人听来无疑是很感人肺腑的,让李轩在大多数江湖人心中肃立成一个义薄云天的男子汉形象,但在真正当事人李轩和朝廷看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李轩自己可是已经在朝廷黑榜上面榜上有名的人物,海捕文书满街乱飞的情况下,已经无所谓担或者不担了,债多不压身,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朝廷眼中,这定罪的问题本该由朝廷来定夺,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武者莽夫来说的?这种事情,是你说担就能担的吗?最后还不是要由我们来定夺吗?
这句话到了最后的结果,却是李轩跑路,走的相当洒脱,留下一地烂摊子,朝廷开始趁着这段难得的假期,准备对江湖开始着手去整顿,而那些江湖人,莫名其妙的被卷入这场争斗,让朝廷记恨上了,最终却还要欠下李轩一个人情债,这种结果,如果有当事者能够真正想通的话,估计会被气死。
北方
雁门关
一脚将奉命前来追杀自己的将领给踹飞,有些贪婪的吮吸了一口这北方干燥中透着豪迈的空气,李轩回头,看着身后一大票人马,举起手中的钢刀,脸上带着笑容道:“诸位,从现在开始,我们自由了!”
“吼”
回应他的,是千余名劫后余生的好汉兴奋地嚎叫。
虽然当日,大多数江湖人选择了默认由李轩一人去承担那份由朝廷而来的怒火,但也有不少人折服于李轩的气魄,直接选择投入李轩麾下,跟李轩一起跑路,这些大都是些无名无派的江湖人,一开始,人数也不算多,只是到了后来,随着朝廷开始着手对江湖人开始进行整顿,不少人直接被官府玩的家破人亡,义愤之下,直接杀官造反,之后就是跑来跟李轩汇合,一起跑路。
结果这一路来,虽然不断与追杀自己的宋军交战,但身边的人却是越来越多,到如今,成功突破雁门守将的阻隔,身边已经聚集了千余江湖好汉。
这些江湖好汉,可不是昔日燕子坞外那群乌合之众,这一路北上,虽然险阻重重,折损了不少投奔自己的高手,但大浪淘沙,经过这一路的磨合,眼下自己身边这千余高手,却是已经被李轩磨练成为一支可以迎接任何挑战的精兵。
“主公,我们去哪?”此刻,这千余高手早已被李轩折服,宣誓效忠,只是此刻,看着这与中原繁华迥异的关外,却不免心生茫然之感。
“南京,那里有我慕容氏的产业,可以作为我们暂时的落脚之处,至于以后,还得再看看。”这一切李轩早有安排,南京正是楚王的老巢,从各方收集过来的情报看,楚王已经开始筹谋造反,那里无疑将是他在此位面最理想的立业之所。
第五十五章暗流:
...
.全部章节
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 第五十六章 伊始
. .
悠扬的琴声伴随着清晨的各种声音,开始弥漫在逐渐占据了整个院子,北方的气候哪怕是在眼下这个时节依旧有些清冷的感觉。.
完成了刀法的修炼,在王语嫣心疼的眼神下,披上了一件披风,就这么光着膀子,在坐在院落中间的躺椅上,开始查阅穆清雅送来的情报。
南京乃至整个烟云的布置早在之前就已经开始布局,燕子坞和曼陀山庄的产业也在不断向这边转移,哪怕如今昔日的燕子坞与曼陀山庄,已经被怒火不得宣泄的官兵付之一炬,但对李轩而言,除了有些惋惜两地的美景之外,却也没有任何意义。
辽国境内眼下还算太平,楚王明显还没有找到在他看来成熟的时机并未发动,身在人家的老巢,很多事情哪怕想要去做,也有颇多掣肘,不过幸运的是,李轩目前手中并不缺人手。
丐帮不断将宋境之内的消息传来,眼下朝廷已经开始着手对付江湖上一些门派,不少门派已经被搞得人心离散。
而有着天下第一大帮作为传话筒,加上之前李轩刻意在江湖中营造出来的形象,那些被朝廷迫害的家破人亡的门派掌门或者庄主什么的,倒有大半选择北上,前来投靠李轩,这些人不同于那些江湖草莽,有着管理一派的经验,如今穷途末路投入自己麾下,用起来倒也得心应手。
对于自己的想法,李轩并未去刻意隐瞒,以宋辽两帮之间的仇恨,李轩并不担心这些走投无路的人是否会跑到楚王那里去告密。
尤其是在这南京城之中,汉人的待遇明显并不好,甚至说汉人的身份在这种时候。更多的却是一种耻辱、卑贱的代名词,辽人基本上不会把治下的汉人当回事,哪怕是有人公然在大街上杀了一个汉人,官府大都也只是象征性的责备两句,了不起赔偿些钱财,这样极端差异以及歧视下。汉人的生活可想而知。
不过这种局面,对李轩而言,却是再好不过,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压迫越大,隐藏在之后的反抗也就越大,这样的环境,才适合李轩去施展,就如同当初在倚天世界中。对付蒙古人那样,不过细节上却需要重新规划一下,毕竟眼下辽人虽然压迫的厉害,但还没有蒙古人那般残暴,想要用跟在倚天位面中同样的办法来不太可能。
而且李轩也不准备继续用那种极端的手段,毕竟眼下留给自己的时间还是很充足的,三年的时间如今也不过只是小半,足够让自己占据几座城池之后。安心治理,再跟其他五国角逐一番。然后……
“咦”一声轻咦声中,穆清雅将手中的信笺递到李轩面前:“公子,您看这个。”
灵鹫宫那一场荒唐,无论几个当事人心中是什么样的感想,但已经成为事实的东西却已经无法在变,尤其是王语嫣嫁进来之后。却是渐渐地默认了这几个凭空多出来的姐妹,而穆清雅在细微的称呼之上,也发生了转变,更是不时主动地与李轩做些亲昵的动作,相比于性格含蓄的王语嫣而言。小姑娘最终女将军的梦想虽然没有达成,但性格上却要爽利不少,敢爱敢恨,对于身份转变的接受能力显然要比一般人更强些。
“唔段誉那小子迎娶了西夏银川公主?大理和西夏联姻,看来段正淳的死,对这小子有着很大的改变呢。”李轩看了看情报,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段誉抱着什么样的心思不难猜,铁狼经过那场战斗,阴差阳错之下,不单没有被朝廷降罪,甚至因为在之后对付江湖人中不断立下大功,反而身受朝廷赏识,至于大理的态度……,大宋或许会去重视西夏、吐蕃,但唯独不会去在意大理皇室,很多时候,在大宋官方眼中,大理可不只是一个属国,更确切的讲,大理不过是大宋境内一个比较大的家族而已,既然是大宋境内的大家族,那就是自己人,对于自己人的想法,官方向来不会太在意。
更何况,段正淳的死,严格来说,也是挑起整件事情的起因,好端端的大理镇南王不做,却偏偏去参加宋朝头号通缉要犯的婚礼,这算是一种条行吗?朝廷不去责难你们,已经是一种恩赐了,又有什么立场,反过来责难我们?
正是这种心态,彻底激怒了包括保定皇帝和段誉在内的大理皇室,只是大理在五国之中国力垫底,想要出兵并不现实,只能以这种联姻的方式来寻求盟友,脱离大宋属国的身份。
至于西夏方面,对于这种事情也是喜闻乐见的,大理就算再小,也是当今五国之一,能够拉到这支盟友,对如今刚刚解决了内部问题,暂时还无力去继续祸害大宋的西夏来说,也能产生一些威慑力,大理虽然国弱,但拿出一支一两万人的兵力来说总是不难的,再加上西夏以及大辽的威慑,足够让大宋不敢轻举妄动,陷入极端被动的局面。
“呵呵”看着手中的情报,李轩突然笑了起来。
“夫君?”看着笑的很欢的李轩,王语嫣和穆清雅都不由的好奇的看过来,那笑容中,分明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
“没什么,只是想到一些昔日段誉那书呆子追求语嫣那些囧事。”摆了摆手,李轩笑道,心中想的却是另一件事情,貌似这位银川公主在原著中本该是虚竹的女人吧,不过如今无崖子的一身内力给了王语嫣,天山童姥和李秋水都死了,虚竹的机缘算是被李轩彻底玩儿没了,最后连这本该属于他的女人,也被本该属于他的义弟给霸占了,这种情况,让李轩有种错乱感。
“不过段公子能够找到好归宿,也算是一件喜事。”王语嫣嗔怪的瞪了李轩一眼,随即也是莞尔一笑,抛开对方那死缠烂打的性格不说,段誉倒也有些君子风度,只是没了杏子林外磨坊中那一幕的催化,这份欣赏哪怕后来段誉也曾继续痴缠过,却也不会化作好感,如今想来,对王语嫣也不过是一件趣闻而已。
“不过有趣的是,段公子还迎娶了另外两位姑娘,一位是钟灵,另一位叫木婉清,却不知是哪家姑娘,不过段公子看起来文质彬彬,不过现在看来,跟公子爷一样,也是个花心之人呢。”阿朱将情报放下,没好气的道,对于灵鹫宫中那荒唐一幕,却是有些耿耿于怀,身为慕容家的侍女,对某些事情也确实有着准备,对李轩更是有着足够的好感,但那种场面对她们而言,冲击力还是不小的。
“不过公子爷,您说那楚王真的会反叛吗?最近的消息,辽国风平浪静,甚至楚王还受邀前去参加辽国皇帝举办的狩猎大会呢。”阿朱翻看着手中的情报,其中倒有大半是辽国各地的情报。
“狩猎大会?”李轩心中一动,伸手接过阿朱手中的信笺,一目十行的阅读起来。
“有什么问题吗?”阿朱目光看向王语嫣,得到的却是两道茫然的目光,不由得翻了翻白眼,她也自负还算不笨,但之前那份情报中,却没看出什么不对的地方,仔细回想了一遍,仍旧不得要领,目光不由疑惑的看向李轩。
不会是有什么误会吧?
“立刻飞鸽传书,通知李山他们,停止一切行动,随时等待命令,另外战堂人马尽快集结入城,让岳母协调安排一番,别让人看出端倪。”放下信笺,李轩眼中闪烁着难以压抑的兴奋,对着穆清雅道。
“诺!”虽然同样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但小姑娘对于李轩的话,从来都是不打半分折扣的全部执行,闻言立刻领命而去。
...
.全部章节
位面穿越之帝王之路 第五十七章
.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