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码头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未知
与此同时,路山爆炸案取得重大突破,三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获。据查,这三人均为禾塔镇青年营的民兵,他们交代说,爆炸实施的头天下午,梁少华提着五万元现金找到他们,说有一个人干扰了他的生意,所以想给点教训。按照梁少华亲自绘制的草图,他们三人中有一人当天下午就到保险公司家属院进行了确认,另外两人去准备爆炸工具。那天凌晨两点多,他们三人开了一辆摘掉车牌的奥拓车,车停在巷口有一个人在外面接应,然后两人翻墙进入家属院具体实施爆炸。炸药安放好了,大家都跑到车里,启动了电雷管进行引爆,听到 爆炸声后方逃离现场。同时,他们还交代,半年前在禾塔至路山的公路上发生的和记者碰车事故也是他们三人所为,因为没有碰死北京来的记者,梁少华说好的六万元只给了三万。随着审讯的深入,自知罪孽深重的犯罪嫌疑人供出更为吃惊的事情。发生在禾塔镇永平煤矿的爆炸,其实也是他们几个所为。当时,无任何手续的永平矿在井下乱采滥挖,侵占了附近路能煤矿的采矿区。这家煤矿的矿长几次前来交涉,还指示下井的工人理直气壮地在属于他们的采煤区域作业,干扰了永平矿的生产,同时该矿还到县里、地区告状,最后惹得梁诠山、梁军烦了,就雇佣他们几个去井下到路能矿的地盘上实施爆炸,准备封堵路能矿支撑好的坑道。当时他们知道在对方没知觉中进行爆炸肯定要死人,但为了钱,还是在极度的恐慌里安置了炸药、布设好导火索。也许是太紧张了,不知咋的在黑暗里点燃了放在永平矿这边准备炸煤的炸药。爆炸把他们原来准备逃跑的身后巷道给彻底封死了,还把自己人也给炸死了,后来他们几个还是从路能矿这边跑了出来。干下惊天大案的他们都十分害怕,立马给梁军说了情况。后来还是梁少华想出的招数,叫大家先放风说这是路能煤矿搞的爆炸,要受害的家属向路能的矿长讨要人命。私下里,为了防止这个矿长说出实情,梁少华又指示他们把矿长从家里骗出来,蒙了头套带到山上一个废旧的土窑d里,用g子把他打死,然后故意挖塌了窑d把人就地掩埋。公开里他们还气势汹汹地叫嚷着寻找矿长,大造舆论说他是害怕报复,才畏罪潜逃的。公安干警到了埋尸现场,果然找到了一具白骨。矿难的真相到此大白,梁诠山和梁军也迅速被收进了法网。
六十一
中纪委专案组已经撤消,爆炸案也已彻底告破,梁怀念、潘东方、梁少华等人尽数落入法网,姜和平永远躺在医院。接二连三的事件好像已经尘埃落定,但这场对路山地区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深重的大地震后的冲击波,还在发挥着余力。无论在办公室,还是茶余饭后,人们街谈巷议,猜测着明天有谁还可能进去、还有谁会被谋杀等各种结果。
面对这样的混乱局面,郝智虽在省里开会时就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回到路山亲身感受
时,还是显得无法适应。潘东方的卖官大暴露后,经省里同意,地区刚刚准备在各县全面开始的换届选举工作和人事制度改革只得暂时停滞,还有不少在梁怀念那里行过贿的干部,最后到底该怎么具体安置,该按照多少行贿额度如何进行处理,实在是难以定夺。郝智在网上查阅了全国发生的多起比较雷同的买官卖官的案件,都是对卖官的领导按照党纪国法进行了处理,而买官的却没有了下文。他知道这真是牵一动百的事啊。干部调整和换届本来就很令人头疼,再加上是处在非常时期的路山,郝智自己也没有信心,保证到什么时候工作才能正常展开。等专案组结束了工作离开路山时,他还在盘算过来盘算过去,确定不了如何重新开展工作。
他决定还是先去基层了解情况,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后再考虑下一步举措。他首先来到大华电厂、水库建设工地,看到这些工程并没有受到路山地区出现的变动的影响,依然按部就班紧锣密鼓地在加紧建设,他不再担心了。检查中他多次强调指出,目前,正是我们路山拨乱反正后遇到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希望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大局意识,继续按照地委行署制订的项目带动发展战略,齐心协力,不辱使命,安定团结,共创路山的新纪元。他知道自己说的都是官话和套话,但目前的话只能这样说,这番话通过随行的记者,给全区五百多万人民做个传达,表明自己对路山的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信心百倍的态度。
看完重点建设工程,他到了永川县,这个政治环境比较复杂的地方,是这次政治变故中问题最多的县,目前县长潘东方已被正式逮捕,而县委书记马俑也因为渎职被停职检查。而且,潘东方笔记本上记录的那些局长们,地委、地区纪检委大多已给他们作了停职的处理。目前,县委、县政府都按照惯例,由常务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主持工作。在眼下这种形势下,不希望该县能有什么大的发展,只要维持好局面,稳定不出乱子,这几位主持工作的同志就算合格的领导。
郝智的车长驱直入,进了永川县委大门,看到院子里空无一人,走进楼道,空荡荡里几处传出“哗里哗啦”搓麻将的声音。寻声而至敲开了房门,见屋里烟雾缭绕,七八个人围着麻将桌子玩得正在起劲。
“你们找谁啊?怎么不敲门就随便进来了?”一个身穿黑色毛线衣的中年人开口发问。
“你们现在是上班吗?”郝智尽量用平静的声音问。
“是呀!怎么了?啊,是郝、郝——”中年人猛地站起来,刚才那种嚣张的口气马上变成了结巴。
这年头,领导都是公众人物,虽然郝智不喜欢怎么出头露面,但他的形象在电视新闻或者报纸图片上总能时不时地出现,要说进行暗访或者像过去的皇帝那样微服私访就不可能,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认得出来。
郝智再没说什么就退出了房间,还没有打定主意下一步该怎么做,看见从二楼下来了主持工作的常务副书记。见此场面,这位书记马上羞愧得脸色通红,连声做着自我批评。当天晚上,这位书记把几份检查交到郝智的手上,并再次做了自我批评。对于主持工作的副书记,郝智还能说什么呢?总不能就地把他也免职了吧。郝智问起那几个打麻将人的情况,知道那个中年人是保密办主任,还有一个是县委办公室督察室的副主任,另外几个人也都是副主任科员和科员。郝智表示,希望通过这件事情,能给我们的一些同志敲响警钟。和他们谈着话,郝智马上来了灵感,永川县委上班时间赌博给了他好多的启示,在目前的局面中,何不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为目的,进行一次机关干部作风和思想建设大整顿呢?这样就可能尽快结束目前人心惶惶的状态,让大家投身到经济发展中来。
郝智刚回到路山准备开始部署机关作风整顿的事情,宣传部长黄劲给他汇报说,据当时随同郝智暗访的路山报社记者说,永川县委大楼里打麻将的事,被《华夏报》驻路山的记者知道了,可能要写成稿子,请示他该如何处理?郝智虽然一贯对舆论监督非常重视,提出了用舆论监督推进各项工作的观点,还在几家报纸发了头版或者在其它的版上发了头条,但在现在这种局面下,再发这样的稿子,不知道又该引起多大的震动。路山已经是经不起折腾了,起码说目前经不起这样舆论哗然的事情了!他毫不犹豫地告诉黄劲说,这个稿子不能发,请通知记者,我想和他亲自谈谈。
《华夏报》虽然名声很大,但地委书记提出亲自召见,也叫驻在路山的记者感到非常荣耀。起码说,此举算是官方肯定了他们的报纸在路山的地位。在郝智的办公室里,记者受到郝智的热情接待,看过已经写好的稿子“楼道只闻麻将声,办公室里不见人——永川县委大楼上班时间竟然设赌场”后,他真诚地表扬记者稿子写得真好,特别是导语写得更好,仅几十个字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文章的角度选择很刁,剪裁得当,事件表述清楚,文章干练,仅凭叙述而不加评论就把问题拔到了一定高度。记者忙说过奖、过奖,在心里不得不佩服郝智也算个新闻的行家里手。
表扬过后,郝智说:“感谢《华夏报》和其它新闻媒体多年来对路山工作的支持,特别是你们报纸和你本人,通过舆论监督有力地促进了我们的工作。比如禾塔的矿难就是你们报纸大胆进行了揭露,才使里面的腐败逐渐浮出了水面啊!”
记者有点诚惶诚恐,连声说谢谢、谢谢。郝智接着说道:“最近,路山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几件轰动全国的大事,我看到你们报纸也做了全面客观的报道。地震也罢,洪灾也好,就
是火山爆发,也有灾难过去的时候,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重建家园。所以,路山需要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当然也更希望有一个好的舆论导向来配合,来引导全区人民振奋精神,团结协作,奋力拼搏,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建设一个美好的新路山。“
“郝书记,我明白你的意思。马上给报社打电话,把稿子撤了。”
“能撤吗?不要太为难你了。”郝智还是站在记者的角度,很关切地询问。
“能撤,不过要找点过硬的理由。我可以给报社说,事发时我并不在现场,是后来听其他人提供的线索写的,所以稿子里出现了不实的地方,还需要继续补充采访。”记者急切地表态,还说将围绕路山地区最近的中心工作,发几篇积极的报道来配合。郝智当即指示在座的黄劲和宣传部的同志,认真整理一些路山经济建设的材料,在宾馆开个大套间,请记者在安静的环境里写稿。
经过地委委员会决定,路山地区将进行长达半年的机关作风整顿工作,工作组长由地委常务副书记吴帆和行署常务副专员魏有亮担任,整顿办公室由地区纪检委、组织部、监察局和人事局等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地委组织部,由部长亲自担任办公室主任。各县和乡镇都要设立机构,按照学习、摆问题、整改和考评验收四个阶段进行。
整顿开始前,路山地区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动员大会,地区全体领导,各部、委、局、办副县级以上领导,全区15个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和各乡镇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大会。会上,大家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的整风讲话,还安排时间要求大家对路山发生的几起恶性事件进行广泛讨论。也许大家都心事重重的,讨论也是蜻蜓点水,热烈不起来。
会议结束时,经过精心准备,郝智做了重要讲话。他重点对干部队伍中普遍出现的现象进行了严厉批评,归纳了六种现象:一是不读书,不看报,不思考问题,不做实际工作,办事拖拉扯皮,没有丝毫的进取心,虚度光y,碌碌无为。或者明哲保身,患得患失,是非面前不开口,原则问题不介入,你好,我好,大家好。自己不干工作,又嫉妒别人干好。二是作风飘浮,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追逐名利。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搞“政绩工程”。脱离地方实际,不顾客观规律,什么大话都敢喊,什么态度都敢表,什么实事都干不成。三是随心所欲,自搞一套,对上级路线方针政策大打折扣,不仅损害国家利益,而且侵犯群众利益。四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问题面前摆摆手,遇到矛盾绕着走,报喜不报忧,评功不摆过。五是不搞阳谋搞y谋,热衷于挑拨离间,传播小道消息,目的就是要把领导关系搞散,把干事的人搞臭,把事业搞黄。六是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干任何事情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得失。贪图享受,铺张浪费,业余活动、生活圈子污七八糟,工作目的就是鼓自己的钱袋子。而且对群众感情淡漠,看到群众冷冰冰,嫌贫爱富,对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一听就烦,能推就推,能拖就拖。个别的甚至欺压百姓,以一训二骂三关押的粗暴手段对待群众。
郝智说,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我们干部队伍里有那么一些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在我们路山的干部中,要么是钻头蜜蜂,想尽各种歪招和怪招盘算当上主持,而大部分人是当着和尚懒得去撞钟。郝智殷切期望,通过这次作风整顿,将这些问题予以坚决纠正。如不解决,党和政府的形象就会在群众中大打折扣,我们的事业就难以取得胜利。
六十二
机关整顿像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那样,每天都有新的进展,这在呈送到郝智案头的许多简报上就可以看出。他每天仔细翻阅着这些简报,试图从中得到某些启示,但对基本上同出一辙的内容感到很失望。这些简报都是说本单位如何围绕郝书记的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单位领导如何重视此项工作;通过整顿大家的思想认识得到普遍提高,迟到早退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整顿带来了单位的新变化,大家踊跃给贫困大学生捐款。看着这些滑稽的文章,他就不由得联想到小时候学校里召开的运动会,在火辣辣的太阳下面,同学们坐在体育场里挖空 心思地给运动会上的广播站投稿,你写一篇“我班运动员某某,昨天晚上还在医院输y,今天为了班级的荣誉,他带病上场参加百米比赛,在临近终点的时候,还落后其他队员,此时邱少云、黄继光和董存瑞这些英雄形象在他脑海不断闪现,激励着他加快速度,迈向终点,终于拿到了冠军”;他写一篇“某某同学虽然不是运动员,但他对运动会的热情一点也不比上场的运动员差。每当有班里的运动员比赛,他就给他们端茶递水,搞好服务。比赛开始了,他又是鼓掌又是加油,几天下来后,他的手拍红了,嗓子喊哑了,但他斩钉截铁地说,为了班里的荣誉,自己无怨无悔”。
这样的简报不看也罢,倒是有几封来信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封是建设银行的一名搞电脑的工作人员写来的,说自己是前年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学生,经过全省统一考试录用到路山地区分行,但两年多时间了,本来他们是省管单位,在地方上履行了手续,但这个手续一直过不了地区人事局,主办人员说这个事情要上会,不知道他们的会是不是几年都不开一次?信中最后说,据他了解,地区人事局的工作人员是雁过拔毛,即使换个正常手续、盖个公章,如果不请吃饭、不送两三千块就休想办成。另一封信是几个从广州过来准备开4s店的卖车老板写来的,信中说,在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劲吹下,他们看好路山经济发展比较快、私家车销售市场好的优势,两个多月前决定在路山投资近千万元,建设第一个销售、保养、维修和供应专用配件一体化的4s店,但在办理手续过程中,遇到了层层刁难,这些刁难者的目的就是为了吃拿卡要。在工商分局办理注册手续时,分局的副局长拿出好多的文件,说是路山地区限制汽车销售店的审批。随后又暗示,只要给他一辆家用车,他可以帮忙摆平这些事情。作为投资者,为了办理其它的手续已经投资了数万元,所以他们正在犹豫是否该给这位分局长送一辆小轿车。后来他们有机会认识了路山的一位在政府机关里工作的朋友,朋友听说后感到不可思议,他查阅大量的相关文件后发现,这位分局长拿出来的文件,竟然是在我国入世前早已作废的。这几个南方的投资者虽然看好路山的市场,但面对如此恶劣的投资环境,他们伤心至极,当然不敢在这里投资,悄悄地离开了路山。最近他们从网上看到路山地区正在搞轰轰烈烈的机关作风整顿,所以把材料写来,希望能清除这些干部队伍里的害群之马。郝智很高兴地看到最近《华夏报》配合整顿的相关报道还真的不错,频繁出现在网上了。他决定到这两个单位看看。
走进行署机关大楼,楼道里来来往往的人倒不少,但都急匆匆的还真没迈闲步的。进门时,郝智看到路牌上指示人事局在三楼,就径自走上去,照着牌子推门而入,看到十几个人的一个大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有条不紊,有的在埋头整理材料,有的在电脑上搜寻着什么。见是郝智进来,这些人都本能地站立起来,紧张得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郝智摆了手,看到一个桌子前围了三四个像是办事的人,就走了过去。见有一个学生模样的后生拿着一叠材料,几乎是趴在桌子上向一个30多岁的人满脸堆笑说着什么。郝智从后生手里拿过那叠材料看,见是一份录用文件和人事档案,就询问起来。后生说自己是通过省里组织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到永川县地方税务局的,但现在上班都半年了,地区的手续换不过来,到现在都领不到工资。他就问那人是咋回事。显然那人已经被突然走到面前的地委书记给吓傻了,结巴着说不出所以然来。正在此时,人事局长匆匆进来,脸上还渗着汗水。
郝智到工商分局,看到办证大厅里空空荡荡的,若无其事的工作人员看到他,马上换上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工商局长也马上赶来,陪着他视察。他问近年来登记注册户数多吗?分局长回答说基本呈稳定状态。郝智就说,十六大把发展私有经济都写进了党章,加上路山这几年经济发展很快,无论怎么说企业注册也该呈上升的趋势呀!局长支支吾吾词不达意地说了几句。
这样一跑开,郝智产生了许多的想法,索性准备多跑几个单位,搞些社会调查。与其走到哪里大家都认识而无法暗访下去,还不如公开行动的好。于是他叫办公室安排,到那些有典型意义的部门和单位走走。
当天下午他到地区农业局,先是参观机关作风整顿成果,各个科室、单位都是窗明几净,白净的墙上大红字是标语口号,还有围了花边的学习专栏。随意看了几份,写得都挺深刻,再看多了,感觉这些人的体会十分雷同。仔细看时,却发现有一份每页的下面隐约地有“新浪”字样,原来是从网上下载的!每个人的桌子上,也都摆放着一大摞政治学习书籍,果然是整顿取得了成效。郝智随便问了几个人平时他们都干什么工作,回答都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郝智就和农业局长商量,找些有代表性的同志来开个座谈会。一会儿就召集来二十来名职工。局长一一介绍说,这个是农业专家,搞过谷子良种培育;那个曾经引进过小麦种子,获得过省农业推广一等奖;还有这位是昆虫学家,他在路山捕捉过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昆虫,为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务院颁布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见有如此多的专家在场,开会前,郝智站了起来,诚恳地说:“我到路山五年了,但还没有和大家相识,没有看望过大家,在这里我给大家道歉。”说着,他就恭敬地鞠了个躬。他们这些人可能从来也没有和地委书记这么大的官坐在一起开过会,起先都显得十分拘谨,见郝书记一开场就是鞠躬,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会场的气氛就活跃起来,大家纷纷抢着发言。那位搞昆虫的专家说,现在我们还是讲奉献精神,但说句实话,现在别说是奉献了,就是叫谁在农村基层认真住上一两个星期,也没有几个人愿意。二三十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全区大概就只有我们两三个人是搞病虫害防治的,大家虽说是辛苦一点,但把工作搞得还是比较圆满的,比如1970年遭受到那样大的蝗虫灾害,我们不也是把灾害控制住了?全区的土地面积不会增加,退耕还林后农作物种植大幅度减少,许多土地还出现了撂荒。农业耕种面积少了,可我们农业病虫害研究所却发展到一百多人,整天无所事事的,大家能干什么?
地区土肥站站长说:“实在不好意思,现在农民素质提高了,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农村普遍?
旱码头 第 26 部分
裁矗开?br /
地区土肥站站长说:“实在不好意思,现在农民素质提高了,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农村普遍大量使用化肥,该怎么做农民有时候比我们还会因地制宜。加上各县都有相应的单位,可以这样说,我们站自从成立以来就基本没啥事情可做,也没有得到一分钱的事业经费。三年前,看到百十号人每天来单位还要消耗电、开水什么的,就只留了几个领导值班,索性给大家放了假。最近,地区开始机关作风整顿,又把同志们找了回来。大家对重返单位的热情很高,因为长时间呆在家里都已经快闷死了,到单位里还能和同事们说说话。当然对单位而言,上班就意味着多增加水呀、电呀和其它日常生活的负担,何况大家又都没有事情可干呢。”
农科所的一位研究员说,我们单位现在还算有点业务,但足有十年了没有搞出一个像样的优良品种。这不是科技人员不努力,而是我们的科技理念和信息、设施等远远滞后,搞品种还不如引进外来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来得快、效益高。所以,处于失业状态的科技人员只好呆在家里玩猫腻,在数字里出成果。去年,有一个小流域治理项目单位需要给上面做些数字、夸大成绩,该单位就出大价钱雇佣我们的技术人员下去调查,自然抽样得到的数字和项目区外的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显示不出来这个项目实施几年取得的成就。这个单位鼓动我们的技术人员,大胆给新修基本农田上每亩增加一百公斤粮食产量,就这样把效益一下子算了上去。看到如此的成绩,省里和部里也很高兴,上面有领导提出该项目应该申报技术进步奖,于是,大家乘着东风又合伙做起了这个“科研项目”,完全按照路数有模有样地进行了评审,请来的评委们看出了里面的问题,但谁也不说,因为既然是人家请你来的,就说明自己被看得起,如果实话实说扫人家的兴后,就再也没人请你了。在这样的会上说上几句好话,有吃有喝受到抬举不说,还能拿五百块的评审费,这样又何乐而不为呢?最后这个做出来的小流域治理技术项目竟然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这种会场气氛的感染下,一向不多言语的农业局长也激动地说,自己今天也放开一回,给郝书记说几句实话。地区农业系统现有职工两千四百多人,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增加了二十几倍,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占到百分之四十三,仅在局机关里就有近三百人,除了农科所还有那么几个品种在培育外,其余人员基本上都处在待岗状态。当然,我们每年也轰轰烈烈地集中搞几次工作,比如在每年四月份的科技宣传月里,组织个科技三下乡,弄几部大篷车,在农业科技书籍里摘录一些如何种蔬菜、选种子、施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文章,印刷几万张传单到农村集市上一发,活动在电视上一放,这工作就算做了。整顿机关作风以来,我们抓了学习和思想整顿,还买了比较先进的电子打卡机,使单位管理走向了规范化的轨道。但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是,叫大家上班来干什么?说句实话,自己当了七年的农业局长,除了应付地区的会议和活动外,真正的中心工作就是解决各个下属单位之间的利益矛盾,比如分配办公室,调整内部人事,解决职工福利待遇,盖楼房,买汽车,检查卫生,落实计划生育,还和别的单位争名夺利等等,我感觉自己整个就像是一个社区领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