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机器人瓦力
就是靠这些充足准备,我知道了很多,我有了灵感,有了激情,有了想象,所以可以写出我认为可信的故事,可靠的细节。
我知道一些历史作者会用这种创作方式,不清楚还有没有人这么去创作一本都市娱乐小说,但我就是这么做的。所以有时候看到有读者说我灌水、说我假什么的,大多数时候我一笑而过,但有时候也真的会很生气,骂句“你懂个球!”,距离“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境界,还要有一段修为啊!
但是还有些话想说,看这么多资料书籍,是为了让自己对好莱坞电影工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一个全面的感觉,创作有趣、热血、激动人心而可靠的故事。不得不说,有些娱乐文为了抛所谓的干货,却忽略了小说本身最重要的故事性,让人很遗憾,不应该这样,所有的资料干货是为故事而服务,故事和人物是第一位的,其它都靠后。
像我准备了这么多,不一定都会用上,也没必要都抛出来,写故事时需要的话就信手拈来。如果为了抛资料而写故事,那就本末倒置了,所以这是这种做法需要警惕注意的地方,不要让努力付之东流,每段介绍、说明和资料都必须是对故事本身起到什么功能作用,绝不能单纯为了一时嘴爽,显得高大上就贴一些没用的罗嗦东西。不过也不要毫无资料的乱写,那样毫无说服力,如果想写一篇好的娱乐文,一本好的小说,准备永远不嫌多。一句话,小说永远故事为王,故事是主材,干货是香料,与君共勉。
文华·风:在生活中,你喜欢看哪些类型的电影,会尝试自己去写一些剧本,甚至拍摄一些短片么?
机器人瓦力:我是个不挑食的影迷,除了恐怖片!这类型看得最少,尤其是日本的恐怖片,不想看,咳咳,是不想!但其它的,不管什么国家,语言,类型,年代,动画真人还是粘土,我都喜欢,像很小很小的《十二怒汉》,很大很大的《阿凡达》,印度的《三个傻瓜》,巴西的《上帝之城》,当然还有《机器人瓦力》!超爱。大家片荒的时候,不妨看看黑白电影,很多黑白片的故事性反而是现在没有的,还有一些遥远的实验电影,也很好玩,但要有字幕(哎,射手网没了,哭死啊)!不过要说最喜欢,最好娱乐之余能带来思考啦,《少年派》看了n遍,《变形金刚》系列只完整看完第一部(打斗场面根本看不清楚谁打谁好不)……
为了《电影大师》的正文故事,我已经写了一个短片剧本了,在作品相关就可以看到。但拍摄的话没打算啦,因为我是写小说的,为了搞好小说,没时间做其它事,要知道连游戏都很久很久没玩了,偶尔才点一回《炉石传说》,我怎么就管不住我这手呢,你懂的。
文华·风:你认为娱乐文给读者带来的最大快乐是哪些元素呢?
机器人瓦力:其实都市娱乐文有很多种,美娱文也有很多种,不能因为归分到一个类型,就认为都一样,不一样是因为选择面和侧重点不同,我们的网文大概上都是围绕着拍电影,还没有像美国杰姬-科林斯《好莱坞的妻子们》系列的那种纯黑暗故事流,谁有兴趣可以写写。
而我个人觉得娱乐文最吸引人的地方,有三点,第一,每个人都想成为英雄。
虽然每本小说的主角都是英雄,但娱乐文有着一个“媒体介入”的特质,可以让主角彻底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先不说过公众人物的生活会不会很累,但看小说是安全的,我们吸收作为公众人物的风光,却没有吸收他们的压力,所以我们很嗨皮,满足了公众生活的需求。
在这个时代,其实每个人都已经是公众人物了,**有粉丝,**有朋友圈,每天吃个饭去个地方也要晒晒,希望别人点个赞,为此经常伪装自己,画框内一片风光,离开那张图片之外其实不是那样,这不就是明星的公众生活吗?可以说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娱乐圈,这是时代的造就,也把心中的需求提升了,所以人们喜欢娱乐文。
但里面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代入感的问题,你可以写主角多么多么牛逼,但如果无法说服我们,我们就不会认为他是个英雄,不想他赢,也不会代入,这就搞砸了,所以故事的情感和技术细节,都要支撑起来,主角要努力,要刻苦,要善良,要有本事,要幽默,他越是个英雄,我们就越爱他,这是所有小说主人公引起共鸣的共通品质。
第二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电影梦,大家的日常生活很平静,而拍电影则很酷,而且满足了人们讲故事的欲望。
第三点,人们喜欢和公众人物做朋友,和女明星来段罗曼史,这是诺丁山情结,古旧的电影有《时光倒流七十年》、近一点的有《诺丁山》、真实纪录片有《与德鲁约会》,全世界人们都有这种情结。
事实上这和历史小说的渴望没有分别,假想一下三百年后,现在这些明星、公众人物都会成了历史人物,到时候的人写历史穿越小说,就会有穿到21世纪初,就写的他们。像三国小说,和名将名士称兄道弟,和貂蝉、大小乔花前月下,一个道理。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要有重点塑造,要有目的,如果不加控制地出场公众人物,那每个角色带来的兴趣加成没几章就会耗完,成了普通的角色;整个故事的兴奋度也会过早透支,无力远行。
这三点,在我看来,就是娱乐文最大快乐的关键元素。
文华·风:关于主角,为什么主角依然是在美国起步,而不是在国内,有什么原因么?
机器人瓦力:选择美娱是因为好莱坞是目前世界的电影中心,有着完善的方方面面,更容易出故事,也方便找资料去了解,华娱的话不但不完善,政策上也有很多限制,什么不能提,哪里不能写,而且对于国内电影业的现状,个人创作故事的兴趣和激情不大。
文华·风:如果你作为导演,你希望拍摄的第一部片子是什么样的,纪录片?科幻片?……
机器人瓦力:哈哈,我想没人不喜欢拍大片,大场面大制作,我爱科幻片。但是第一部嘛,我会选择一个温暖励志的青春故事之类,我特别喜欢这种类型。
文华·风:能否透露下电影大师的最终篇幅会是多少字?
机器人瓦力:这本书的计划篇幅在300万字以上,会不会更多字数就要看到时的成绩了,大家多多支持!
文华·风:一直在支持你的读者,好吧,我觉得更像影迷,追逐着你书中的每一部电影的拍摄,成片,放映,分享主角成功的喜悦,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
机器人瓦力:感谢,感动,感激。正是有着你们的支持,想得到你们的喜欢,我才有努力下苦功去创作的动力和欣慰,兄弟姐妹们,相信我,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去创造故事了,不会辜负你们的支持,为你们而写!雄起!
创世·文华出品
.全部章节
电影大师 关于叶惟的梦、金手指、未来认知
. .
今天依然在发呆,请假后不断地刷新书评区,又逛了一下《电影大师》的百度贴吧,诸多争议早就知道,但发现“愁归何处”书友又争议起叶惟是个重生者,这在书评区也屡屡争议过,我想有必要明确地解释一番,叶惟不是重生者或穿越者。
需要解释的书友们会觉得,等等,吓?看了这么久,你告诉我叶惟不是重生?什么啊?
其实我也惊讶了一下,吓,看了这么久,都带着“叶惟是重生者”这样的想法去阅读的?正文里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叶惟是重生?如果有谁在正文里找得出这两个字,或者说叶惟是从未来魂穿回来什么的,我就此封笔,正文里只有一直说的“做梦”、“梦中的经历”、“那个梦”,如果叶惟是传统意义上的重生穿越,为什么要这么写?还要绕一下这么复杂?因为他不是,他只是做了个梦。
我的错,当初从大众接受度考虑,在编辑建议下,没有明确地写清楚叶惟的状态,对“那个梦”带点朦胧感会更有想象空间,导致造成了一部分读者生出这个误会。但我也有些怨念,因为其实正文里通过多处细节和情节都写得清楚了,可能带着先入为主的老观念或者一目十行看不出来,但以“愁归何处”书友为代表的一种论调说叶惟是大叔重生,这就让我哭笑不得了,在梦中叶惟也只是活到23岁就梦醒了,就算把这理解为重生穿越,那他也是23岁重生穿越,正值青春年华,怎么成了大叔?韩剧里的大叔?这个大叔重生是怎么看出来,或者脑补出来的,然后抓着这一点批评《电影大师》,我就不明白了。
那叶惟到底是怎么个状态?为了帮助阅读,我还是清楚明白地说说设定吧。
1关于叶惟本身:
叶惟是个天资聪慧的人,不管有没有金手指,他从来不是废柴或者平庸普通人,从来都对电影充满着天赋,只是以前是个任性贪玩坏小子,假设他父亲没有出事地生活下去,或像梦中出事了生活下去,也许他成不了电影大师,但他一定会做出一番成就,不会碌碌无为。
正文分析:
从第一章里就有介绍,叶惟在学校里是怎么的一个存在,没有能力可以成为viy吗?相反,这么个天生的领导者,注定不会平凡。
2做梦可以理解为点亮技能和加点,首先上面说了,叶惟本身拥有着非常高的天赋潜能,浑身是艺术细胞,做梦就像过去,我们具体不怎么记得我们是怎么学会说话,怎么学会走路,但我们就是会了,梦也是这样,给予了叶惟电影制作方面专业的能力、理解、学识等,同时还有其它很多方面的学识智慧,比同龄人要成熟得多的心智(但总体上,他还是一个少年人),以及潜能的提早爆发,并突破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潜能是无极限的,环境和经历造就人,简而言之,那个梦把叶惟从一个聪明人级别提升到了天才级别。
正文分析:
叶惟整个人是以开篇时的15岁少年为主的,看看第一章,刚醒的时候,他的意识偏向梦中,他震惊,想“我怎么可能在这里”,但是很快他就想“他当然是在这里,今天周一嘛。”所以他已经迅速醒来了,意识偏向现实,然后“刚才是梦?现在是梦?他有些分不清楚了。”这就是回过神了,回过神刚才是梦,只是那个梦太真,让他犯糊涂了。
其实这里就表明了他不是重生穿越,否则就会像《热浴盆时光机》那样(我为什么在细节处提都不提这部电影,就因为不是回到过去),接着叶惟越来越清醒,“刚才老校长罗嗦了一通,让他打起了个小盹,结果就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刚才!他和做梦前的事情是并没有真实久违感的(只有见到家人、好朋友时有一些,因为那是他梦里最主要的未来记忆,他知道这些人后来怎么样了),而往后一连串,叶惟的感受就是梦到了一些未来,并非自己从2011年穿越时空,重生到2003年。
3关于对未来的认知:
除了自己、家人和几个好朋友的未来状况,叶惟并不知道其它未来!这一点是跟《最佳导演》王扬不同的,他脑子里没有电影资料库,甚至没有2003年往后的电影情况、其它方面世界的情况。这一点必须强调,他有的只是点亮的电影制作技能和提高的天赋(本来每升一级才有1点可加,他是突然被奖励了几十点),所以凡是想他干嘛不拍《鬼影实录》,干嘛不炒股赌世界杯,都休了罢,不存在这个可能。
也许会有人说“慢着,他既然点亮技能,那不可能不知道未来的电影吧,学院有教的啊”,你可以理解为当他梦醒后,世界系统自动矫正,把所有未来部分都去掉了,只留下似有似无的“未来熟悉感”(比六脉神剑还不靠谱,到现在为止只在看杂志看到《阳光小美女》名字时出现了一次),这一点写到现在每一章都如此,从来没有出现过打比方举例子时出现未来电影,或者叶惟想哪部未来电影怎么怎么,注意到吗,当说到《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他想的是小说(因为那时电影项目还没出名),说到《冰与火之歌》他也想的小说,《牛仔裤的夏天》也是小说,这些未来有电视剧、电影的,他都不知道。
正文分析:
第十一章里说到李安和吴宇森“他们的未来会怎么样,叶惟不太清楚,那个梦只有自己的经历才很清晰,”,而叶惟“连自己最关心的华人导演的情况都模糊,其它的好得了哪去,所以叶惟翻过一页页杂志,难有多少明确的信息。”这里其实已经写得清楚,他是没有什么未来记忆优势的,金手指不是开在这里。
至于影人们未来怎么样,再看看第十章里说到叶惟看到莉莉后想到的“他也知道了她为什么会眼熟,跟那个梦无关”,重生穿越的会不知道莉莉-柯林斯?同样的还有安娜索菲亚-罗伯等等人物,正文里从来没有一处叶惟是知道这些后来会出名的影人,为什么,因为他不知道。
而在第十七章唯一一次未来触摸感是这么写的“心里有一种感觉,《阳光小美女》、《阳光小美女》……他对这个名字有一种未来触摸感!好像在哪里听说过,在那个梦中!这意味着,《阳光小美女》在未来会很有名气。”也仅此而已,叶惟并没有看过我们位面的《阳光小美女》版本,如果是重生穿越,他是一定看过的,因为这部电影是一个独立电影典范。叶惟为什么买下《阳光小美女》剧本,是因为看了剧本之后,他觉得这个剧本太棒了,他自己就喜欢这个剧本,又因为未来接触感,所以一定要买下。
当叶惟制作电影是用我们熟知的电影,他只是用同样的剧本制作自己的版本,凡是了解拍电影是怎么回事的都知道电影本身抄袭不了,剧本可以抄,点子可以抄,镜头可以抄,整部电影是抄不了的,拍电影是个团队协同创作活,你要复制一部现实存在的电影,难度一点都不比自己拍一部全新的低,你知道怎么回事,别人知道吗?你难道还指望布景师给你做个一模一样的景?你需要跟演员导戏吧?你需要跟各个部门沟通吧?你有复制影片的制片和导演能力,你完全可以拍任何一个新剧本,不是说就会拍成经典好片,是能力问题,所以早在《最佳导演》时看到一些“完了,等王扬不知道未来了,他怎么办?”蠢萌言论就觉得好笑,继续拍电影啊,一直说话说得无比顺溜,还能突然就成哑巴了?总而言之,叶惟拿着《阳光小美女》剧本拍自己的电影,跟抄袭无关,他要做的工作,下的工夫,绝不会有一点点捷径可走,他拍出来的影像事实上跟我们位面的版本是不同的,但从文字表达上,剧本还是剧本,故事还是那个故事,这点是无法也不需改变的,好导演好的是讲故事,而非编故事。
4大概就是这样了,其实正文里充满着表明状况的细节,最后再明确说一句,叶惟不是重生穿越,也没有未来影视资料库,他只是做了个梦成了天才少年,面临着巨大的家庭危机,故事由此开始。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全部章节
电影大师 第一章 VIY
. .
“早上好,同学们,新的星期开始了,欢迎回到哈佛-西湖初中部,这里是萨珀斯坦剧院……”
“今天,有关11月的第一位嘉宾,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著名的蓝调乐团‘路易斯安那鳄鱼男孩’为我们进行演奏,他们曾经参与2000年的影片《蓝调兄弟2000》的配乐工作……”
一阵阵麦克风广播声音传来,越来越近,犹如一把巨锤似的敲击着叶惟的脑海,激起万千的浪涛。还有忽远忽近的低声交谈、轻笑,如同电影的背景音,都嗡嗡嗡的,就是听不清楚。
“不,我不能死!家里的债务还没有解决,妈妈还在拼命工作,妹妹的学费也没有着落,这些都需要我去担当!而且……而且我还没有实现父亲的遗愿,还没能成为一位真正的电影导演,不……”
“我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
“我还不能死啊!!!”
叶惟感到好难受,胸口的剧痛让他呼吸不过来,意识一阵阵的陷入了迷糊,时断时续……
突然,仿佛收音机倒带到头般,随着“咔哒”的一声脆响,似有什么巨力把他从黑暗之中拉了回来。叶惟感觉自己整个人瞬间恢复了力气,不禁用尽全力地喊了出来:“不!!!!!!”
下一秒钟,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黑暗退去,眼前骤然一片光明,视野的画面重新有了焦点,叶惟看到了景象。
然而当他眨眨眼,看清楚周围的一切时,却不由呆住。
不可能不呆住……
因为此时,这座宽敞剧院里满座的七百多人,不管是青春年少的学生们,还是老师等教职人员,全场寂静,所有人都在惊讶地望着他,全场寂静!
no?no-what?
大舞台的幕布前方正中,老校长汤姆-赫德纳特拿着麦克风的右手正在颤抖,中秃的头顶几乎气得炸出头发,那张发黑的皱皮老脸,让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受到惊吓!
而舞台下边的初中部校长珍妮-海布蕾希兹,这位老太太也是目瞪口呆;更别说旁边的格瑞丝-艾西老师。
她呆呆的望着那个大喊着站起来的家伙,无奈的心声在不断响着:“又是你,又是你!叶惟,又是你,又是你这个恶魔!”
叶惟(vigor-ivan-yeah,惟格-伊凡-叶),男,1988年2月19日出生,第三代华裔移民。
这是她负责的九年级生之一,非常、非常“独特”的学生!
像哈佛-西湖所有的学生那样,他有着一个优越的家庭,住在富庶的西洛杉矶布伦特伍德区,父亲是个开有私人诊所的牙医,母亲则是全职主妇,都是谦和有礼的人,他还有个三岁大的妹妹,前些天的返校节活动上她刚刚见过,很可爱,有着很好的教养。
但是这个男生,他不同!
他就是一群白羊里面的那只黑羊,身为一个亚裔学生,他跟白羊们一样聪明、富有天赋,然而他的聪明不是用到学业上面去,他的各科成绩永远只有c,当让他更努力些时,他就大咧咧的说“及格就行了,没有人是完美的。”理直气壮!
这小子似乎什么都懂一点,又似乎什么都做不好,除了足球方面十分优秀,并没有其它亮点……
那是对学习和正事而言,如果是说淘气、闯祸、败家,他可是样样拿手。
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一个精力过剩的青少年!
看看他经常做出的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吧,比如他七年级时,刚入学不久,就带头抗议兼发起捐赠活动,闹了好一阵,终于迫使校方在食堂增设了一个煮饭师傅,这就是他发挥自己的聪明的地方。
正因为这样,叶惟在学校里挺有名气,亚裔学生群体更是奉他为国王,他有一个绰号叫“viy”,这既是他名字的首字母缩写,也是一部很旧的恐怖片的片名,意思是:魔鬼的精神;恶魔!
值得庆幸的是,他不欺负别人,也不做什么坏事,事实上有他这个“寡头”的存在,学校里倒是少了很多欺凌。
亚裔学生们流传着一句话“如果你被欺负,找viy。”
但他以前的捣蛋行为都不会招来惩罚,那也是他的高明之处,现在竟然敢在周一集会上整这么一出……
他想被开除么?
“噢,噢……”那边老校长气得说不出话,一个劲喘气,快要心脏病发似的。
作为全校校长,管着1500多人的他,没有老师们那么了解这些初中小鬼,他只知道,第一次发生这种事情!
自从哈佛男校和西湖女校合并以来,他这个做了十几年的首任校长,主持了无数次的初中部周一集会,第一次发生了这种可怕的事情!
学生手册里写明,严禁学生在集会的时候发出任何的尖叫声和喊声,只有在得到提示和批准后,才能用掌声去表达热情。
以前最严重的违纪不过是口哨声……要知道,这里是哈佛-西湖,不是什么没有传统、没有纪律、没有荣誉的破学校!
那是谁,那个害群之马是谁!?
教职员们都有这个不约而同的惊怒,更让他们担心的是,散漫是可以传染的!
“那是谁?”、“好像是九年级的viy,噢没错了,就是他!”
众多学生都在小声交谈,涌起了一股蠢蠢欲动的暗流,兴奋声:“我认识他!他是惟,我是他的朋友!”疑惑声:“噢我的天,他想做什么?”还有轻笑声:“抽大麻了?哈哈,我爱他!”
“你们惊奇什么,忘了吗,更大胆的事情他都做得出来呢,九月份的返校节上,他一个九年级生,刚刚的新鲜人,小孩子!居然缠着舞会皇后想要跳舞!”
“哦?后来怎么了?”
“皇后当然没理会他,不过那些十一年级、十二年级的老生气得要修理他,结果他聚集了几十个人,几乎出大事。”
“我也想起了,这家伙疯的!对了,他是不是还在学校‘年度盛事’的竞买会上,用两万美金拍下了一本绝版漫画书?”
“对,就是他!他家里挺有钱的,最重要是出手大方啊!很多人都叫他boss。”
“安静,安静!”
赫德纳特连忙制止全场的骚动,看着那个恶魔学生,也认出来了,尽管生气,还是给他一个发言的机会,他们也可以籍此对学生们进行教育。他问道:“那位说不的同学,你有什么想说?给他一个麦克风。”
就有老师拿着麦克风快步走去。
众人的目光焦点之处,叶惟一遍遍地环顾着周围,满脸的震惊,难以平复过来,看看这些人,这里、这里是……
这时他留意到了舞台幕布上的红黑校徽,哈佛-西湖!这里是他少年时曾经读过的学校,哈佛-西湖初中部的校内剧院!?见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