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小厨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南希北庆
赵菁燕叹道:“我们也不想走,而且我们也尽力帮你们了,但是现在的情况对我们非常不利,若是再不走的话,恐怕就走不了了。”
魏明突然道:“军师,如果我们撤退的话,万一敌人趁势反攻,我们很难从容登船撤退,说不定还会全军覆没。”
赵菁燕没有搭理他,而是向牛皋问道:“将军,你怎么看?”
牛皋还是一头雾水,望了眼赵菁燕,迟疑道:“这事容俺再想想吧。”说着他又想平武郎说道:“平将军,我们绝不会弃你们不顾的,如果我们真的要撤退,你们要是愿意的话,可以与我们一块离开,我们大宋一定不会亏待你们的。”
平武郎听得哑然无语,只是茫然的望着牛皋。
虽然牛皋还未明言表明要撤退,但是撤兵的消息立刻在军营中传开了,宋军士兵开始萌生退意,这毕竟是客场作战,一旦遭遇顽强抵抗,军心很容易就溃散,而主场作战的日本却因为民族之心变得更加团结,士气高昂。
这对于久攻不下的宋军无疑是雪上加霜。
第二日一早,赵菁燕早早起来,清洗下了脸,望着镜中自己那张令无数女人羞愧的脸蛋,虽然她天生丽质,但是常年的奔波还是让她那绝美容颜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却更显成熟,气质更是迷人,突然,她发现鬓间多出一根白丝来,十分刺眼,不禁一愣,愁绪漫上心头来,心中不禁想起李奇来,过了一会儿,她突然伸手去准备扯掉这讨厌的白发,但是当她刚刚拨开边上的黑丝,捻住那根白丝的时候,突然苦笑一声,喃喃自语道:“相比起死去的弟兄,我这一根白发又算得了什么。”随即芊芊玉指将白丝拨至耳后。
这时候,那身边的一位女保镖在门外道:“军师,牛将军来了。”
“让他稍等一会儿。”
赵菁燕赶紧擦擦脸,当她将脸帕放到架子上时。心中突然泛起一丝自嘲的笑意来,燕福,你这又是何苦了,安安稳稳,快快乐乐的做一个枢密使夫人不是更好么,何必让自己连洗把脸的功夫都没有,真是自找罪受。
自嘲归自嘲,但并不影响她脸色的自信,她从不后悔自己任何的一个决定,这一点她与李奇是非常相似的。很快的整理了下,然后让下人请牛皋进来。
“你们都退下吧。”
牛皋进来后,赵菁燕一挥手,让下人全部退下,又伸手示意道:“将军请坐。”
牛皋满脸郁闷,展露无遗,随口说了一声“多谢”,就坐了下来,道:“军师应该猜到俺是为何而来吧。”
赵菁燕点点头道:“你是想来问我。昨日说的撤兵是不是出自真心。”
牛皋道:“那究竟是否?”
赵菁燕不答反问道:“将军以为呢?”
牛皋摇摇头道:“这俺不知道,临行前枢密使也曾吩咐过,撤兵与否全凭你做主。”
你倒是精明,这还没有开始做决定。你就将责任全部推给了我。赵菁燕苦笑道:“那是因为枢密使知道我不到绝境是绝不会撤兵的,将军以为现在我们是否到了绝境?”
牛皋面色凝重的沉吟片刻,才摇头道:“还不算,但是也快了。如果再迟上一个月,等到日本周边各藩国的援军一到,敌人肯定会大举反攻的。就算我们想撤兵,也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赵菁燕道:“所以将军也认真思考过我撤兵的建议,这也是为何昨日将军没有跑来问我。”
牛皋点点头道:“俺原以为日本的主力是源氏,但是没有想到在这京都府竟然还有一支这么强悍的军队,俺也不想辜负枢密使的期望,但是眼前的局势对我们越发不利,俺也得为弟兄们负责,而且,若是军师没有撤兵的意思,那么就不应该说出那话来,现在军中因为军师的一句话,导致士气低落,弟兄们都已经无心再战了。”
赵菁燕突然一笑,道:“难道将军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吗?”
牛皋道:“什么不对劲?”
赵菁燕道:“其实我们与敌人交手的次数很少,算下来也就是歼灭源氏一战,但是如今镇守京都府的这支军队似乎对我们的作战方式非常熟悉,而且每每都能洞晓我们进攻的时机,打的极具针对性,他们知道我们的火器厉害,于是加固石墙,他们知道我们强弩厉害,于是他们军中有不少盾牌兵。”
牛皋听得眉头一皱,思忖半响,道:“这俺倒是没有发觉,但是听军师这么一说,倒真是如此,敌人打的太具有针对性了,而且每次我们进攻,他们的准备的非常充足。”
说到这里,他突然面色一惊,道:“军师的意思是我们内部可能有细作通风报信?”
赵菁燕点点头道:“不是可能,而是一定,我们在京都府的人已经传来消息,似乎我们的一切敌人都了如指掌,这也是我们久攻不下的主要原因。”
“岂有此理。”
牛皋怒拍一下桌面,道:“要是让俺知道这是哪个鸟人做的,俺非得将他碎尸万段不可。”
赵菁燕叹道:“肯定不是我们的人,来日本的将士都是枢密使的一手提拔上来的,绝对信得过。”
牛皋道:“那一定是平氏的人。”
赵菁燕点点头,嗯了一声,道:“我也是这般想的。”
牛皋又问道:“可是我们一直都做的滴水不漏,而且军队一直都在我们自己手里,平氏的人怎么会知道这一些的?”
赵菁燕摇摇头道:“不,他们其中还有三人知晓。”
牛皋一愣,低声道:“军师说的是平武郎、藤吉三木、伊贺百川三人?”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





北宋小厨师 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三国妙策
赵菁燕黛眉紧蹙,点点头道:“他们三人以前就经常来我大宋,也观看过我大宋军队的军演,更为关键的是,我们为了安抚他们,此番进攻一直都让他们参与在内,如果是他们三个其中的一个与敌军通风报信,那么敌军就既能知道我军作战习惯以及何时进攻。w∈♀小說,”
“如此说来,他们的确是非常可疑。”
牛皋若有所思的道:“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平武郎目前可是平氏的家主,他们已经没有回头路走了,一旦我们失败了,日本朝廷肯定会要他们的性命,而藤吉三木和伊贺百川都是平氏的亲信,他们一直以来也都是尽心尽力的为平氏做事,当初在莱州的时候,他们可是拼尽全力请求我们来相助,不太可能会做这种事,而且这战事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要是他们一直都与朝廷通风报信,我们不可能现在才察觉?”
“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
赵菁燕眯了眯眼,道:“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这个内奸可能是临阵倒戈。”
“临阵倒戈?”
牛皋眨了几下眼睛,道:“军师是说这内奸是刚刚才叛变的。”
赵菁燕点点头。
牛皋又问道:“可是临阵倒戈的理由呢?如今我们形势一片大好,那人若要叛变的话,也应该是在源氏大军压境的时候,而非现在啊。”
赵菁燕点头道:“你说的很对,如果是根据战事而言,这的确不是临阵倒戈的明智之举,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就是那人已经察觉出我们的计划了。”
“什么?”
牛皋道:“他们是如何察觉的?”
“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赵菁燕摇摇头,又道:“但是这个可能性很大,毕竟他们是一个民族的,我们是外人。一旦他们察觉我们的计划,那么很有可能会临阵倒戈,这并不难理解。”
牛皋眯着眼道:“那军师可有察觉出是什么人?”
赵菁燕摇头一叹,道:“我也是刚刚才察觉到的,还没有着手去调查,有可能是他们其中一个,也有可能他们都参与了。”
牛皋又问道:“那京都府的线人可查出是什么人?”
赵菁燕叹道:“那些线人也只是猜测而已,也许这内奸只是与对方的军队联系,并没有与朝廷直接联系。”
牛皋突然一惊,似乎想到了什么。道:“那我们在京都府的线人会否有危险?”
赵菁燕道:“暂时还没有危险,毕竟这是枢密使几年前就布下的棋子,日本方面不可能料得到,而且他们有一套非常成熟的体系,别说平氏了,你我都没有见过他们,连他们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也就南博万知晓,但是京都府如今全城戒备。他们现在也不好与我们通信,我们只能靠自己了。”
牛皋沉默了一会,眼中杀机骤现,“军师。如今平氏已经不足为虑,有没有他们的帮忙,都不影响战局,而我们已经走到了困境。若是这个内奸不除,我们很难取得这一战的胜利,俺以为何不---。”说到这里他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宁杀错,勿放过。”
“不行。”
赵菁燕果断的摇头道:“也许在战事上面,平氏无法给我们提供太大的帮助,但是在政治方面,平氏对我们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打败日本军队不难,难就难在如何统治这里,毕竟这与我们大宋还隔着一片海,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平氏这一面旗帜。”
牛皋道:“可是这战打不赢,说什么都是没用的。”
赵菁燕眯着眼道:“我们其实可以将计就计,利用那内奸帮助我们打赢这一场仗。”
牛皋愣了愣,一对大眸子咕噜一转,长长哦了一声,道:“军师你昨日说要撤兵,其实是故意说给那个奸细听的?”
赵菁燕笑着点点头道:“久攻不下,优势已经不在我们这边了,而且我们面临着非常大的困境,这我们知道,那内奸也知道,那么他极有可能将这个消息告诉对方,如果你对方的主将你会如何想?”
牛皋奸笑道:“那俺肯定会料到你们会选择撤军,那么俺肯定会暗中筹备大举反攻,一举歼灭敌人。”
赵菁燕道:“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佯装撤退,用以迷惑对方,在对方反攻之际,再回过头去,痛击敌人,从而一举冲垮他们的防线,如今他们之所以能屡屡抵挡住我们的进攻,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不擅长在那些居民区作战,只要他们敢出来,那么我们的取胜的希望就很大。”
牛皋道:“可是日本的兵力和战斗力不弱于我军,即便他们出来决一死战,我们也无必胜的希望。”
赵菁燕笑道:“那内奸对我军的了解仅限于我们这一支军队,可是将军别忘记我们的援军到了,而且还运送来了那没良心炮。”
“对呀,俺差点把这给忘记了。”
牛皋眼中一亮,道:“俺原本还想省着点用,等到攻到京都府城下的时候,再用这没良心炮给敌人一个惊喜,可是现在看来似乎要提前使用了。”
赵菁燕笑道:“这没良心炮对于骑军而言,可能发挥不了最大的作用,因为没良心炮毕竟射程有限,骑军的一轮冲锋,我们只可能发射一次,而且骑兵还可以躲闪,但是对于步兵而言,可有着致命的打击,而日本是以步兵为主,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枢密使会急着将这没良心炮送到这里来的原因,也许兵力士兵的战斗力日本军队不弱于我们,但是我们的武器有着绝对的优势,我们必须要把握住我们这一大优势,从而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
.......
整顿两日,宋军再度对敌方坚守的居民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但是与前面几次一样,均被敌人顽强的抵抗住了,而且宋军进攻取得的战果是一次比一次小,这都是因为士气低落,这也是远征军队都要面临的困难,特别是跨海远征,要是顺风顺水,那么士兵们肯定是越打越有信心,可是一旦遇到对方顽强的抵抗,而且迟迟未能取得战果,这会让士兵心中的思家之情爆发出来,导致战斗力急剧下降,这兵无战心,再想取得胜利,谈何容易啊!
当时金军围攻开封府的时候,同样也面临了这种状况,更何况是宋军。
牛皋在再度进攻失利后,立刻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牛皋坐在上座,重重叹了口气,道:“各位将军,如今我军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想要打赢这一场战争,似乎已经不可能了,我军士兵也已经无心恋战,而且据说对方的援军已经在往这里靠拢了,若是再打下去,一旦对方的援军到了,别说取胜了,甚至还可能会被敌人包围,我必须要为弟兄们负责,所以俺决定撤兵。”
此话一出,底下立刻响起了一片哗然。
但是宋军将士方面也仅此而已,并未出声,显然他们也赞成牛皋的决定。
但是平武郎却立刻起身道:“牛将军,你们若撤兵了,那么我们平氏怎么办?朝廷方面一定不会放过我们的。”
他们可是纯正的日本人,所有的一切都在这里,虽然牛皋事先就跟他们说过了,但是不要绝境,他们是绝不想离开日本的,换做任何一个人都是如此。
赵菁燕道:“将军,你也看到我们的努力了,我们用尽全力,可是始终无法攻破敌人的防线,如今我们已经快要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要是再不撤兵的话,可就来不及了,说不定我们将会全军覆没,至于你们平氏,我们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们愿意跟我们一块走,去到大宋,我们皇上绝对不会亏待各位的。”
“这---。”
平武郎不知如何开口,显得十分犹豫。
藤吉三木道:“难道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伊贺百川也道:“事到如今,我们还可一战,贵军何必急于退兵。”
牛皋干脆问道:“那不知各位可有破敌之策?”
要是有的话,早就说了,何必等到现在。
平氏方面一阵沉默。
牛皋等了一会,才道:“各位,真是抱歉,但是我们真的尽力了,俺已经决定了,我大宋军队将会撤出日本。”
魏明突然道:“可是将军,如今双方对持,要是我们突然退兵,对方可能会大举反攻,我们不得不防啊。”
牛皋嗯了一声,道:“魏将军说的不错,这我们必须得提防对方得反扑,而且我们在宋人州还有不少兵马。”说着他又向赵菁燕道:“军师可有良策?”
赵菁燕笑道:“将军不是常常将三国演义视作孙子兵法看吗,你难道忘记书中诸葛圣人曾以增灶之策退兵吗。”
牛皋眼中一亮,道:“对呀,俺咋把这一招给忘了,当初金国完颜希尹也用一招,险些拖延住种家军,弄得折家军全军覆没,由此可见,这一招的确好用。”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u




北宋小厨师 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狐狸要上钩了
热门推荐:
这突然说到三国演义,宋军的将士又变得极其兴奋,不说他们人人都看过三国演义,但至少都听过,这可是老大写的,必须得捧场啊,而且这一招当初完颜希尹还用在他们身上,用以军营土灶迷惑种师中,要不是种师中经验丰富,果断坚决,哪怕再迟上一日,折家军的主力恐怕就全军覆没,如今他们也要用到这书中的计谋,这种熟悉的感觉让他们非常兴奋。
可是平武郎不懂行情呀,见宋军将士都非常兴奋,心中十分好奇,于是问道:“什么叫做增灶退兵?”虽然三国演义已经传入了日本,但是想要翻译出来,可也不是一件易事,而他可是最近才学得汉语,还不能自己看汉书,对于三国演义也只听过几回,并不是太熟悉。
赵菁燕还未说话,藤吉三木就道:“家主,这增灶退兵乃是出自枢密使所写的《三国演义》,故事中,蜀相诸葛圣人率领大军北伐魏国,但是却未取得成功,又因粮草不济,无奈之下只能退兵,但是诸葛圣人又害怕魏军趁机反攻,于是选择一边退兵一边在军营中增加土灶的数量,待魏军赶到时,发现蜀军营中的土灶不减反增,而土灶就代表人数的多少,这撤兵之际兵力怎么还可能会增加,而魏军统帅司马懿深知诸葛圣人用兵如神,以为这是对方的诱敌之计,!于是最终没有选择追击,这才蜀军全身而退。”
他可是非常通晓汉人文化的,三国演义出来之后,他就一直爱不释手,这精彩的一计他自然铭记于心。
赵菁燕笑着点点头道:“正是如此,书中的情况与我们现在很相像,方才伊贺将军也说了,我们目前还未到绝境,还有是一战的希望。但问题就在于对方的防御十分坚固,难以攻下,那么我用以此计,对方很有可能会以为我们是诱敌之计,只要他们不再追击,我们就能为自己赢得喘息之机,同时我们还可以快马让人回去报信,让宋人州的军队赶紧从越前州撤兵,而我们直接从若狭港口退兵,只要顺利登船。对方就不敢再来追击了。”
平武郎皱着眉头,可怜兮兮道:“那——那我们呢?”
这计是好计,但是你们全身而退,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你这太不讲义气了啊!
赵菁燕略显无奈道:“将军,在我中原有句话说得好,这大丈夫当能伸能屈,将军你还年轻,何必急于一时,可与我们一块撤走。他日我大宋解决周边危机,定当全力帮助你回到日本。”
牛皋道:“是啊,枢密使为人非常重义气,绝不会亏待你们的。你们留在这里也只有死路一条,干脆与我们一道离开。”
平武郎听得显得很是犹豫,这背井离乡可不是小事呀,很有可能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藤吉三木看出平武郎心中所想。于是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必须还得慎重考虑一番。”
赵菁燕道:“那你们得赶紧,三日之后。我们便会开始退兵了。”
三日之后,平氏上下经过一番商量后,最终决定与宋军一块走,与源氏一战后,朝廷已经失去对他们的信任了,而且还昭告天下,将平氏视为叛国之贼,这要抓住他们,一定是杀无赦了,否则都无法向百姓交代,最为主要的是,源氏也是元气大伤,也不需要留他们平氏来牵制源氏了,而宋军一走,他们没有一点取胜的希望,故此这番选择逃出日本也是逼于无奈。
这第四日,宋军就开始撤兵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对方阵营中。
日本军的统帅藤原树田可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将,他见宋军突然撤兵,心中也是持有怀疑的态度,于是先派出五百人先锋队前去一探究竟,这五百人来到宋军军营附近视察了一番,发现并未埋伏,于是就回去禀告藤原树田,但是这藤原树田还是放心不下,于是一方面派先头部队紧随宋军,去打探宋军的动向,一方面率大军追随其后,但是却与宋军保持非常远的距离,显然,他是害怕宋军这是诱敌之计,但是他也知道这可是大举反攻的好机会,若是宋军真的是撤军,那么趁机追杀,定可大败宋军。
但是根据源氏一战开来,这宋军诡计多端,他也害怕中计,这样保证与宋军的距离,既能为自己保留追击宋军的机会,又能避免中计。
就这样,两军若即若离,一前一后,无比暧昧的回到了若狭地区
“报——!启禀将军,宋军军中的土灶又比上个军营多出了五百余灶。”
一名少将快步来到藤原树田身前禀告。
退兵增灶这个怪异的现象在前几日就被藤原树田发现了,他可也是经验丰富,知道这退兵的时候,应该是减兵,这炉灶也应该是相应减少,至少也得是保持不变啊,怎么可能会越来越增多,增加土灶,那就证明吃饭的人多了,那么应该就是增兵。
藤原树田沉眉不语,他身边一员大将就道:“将军,这会不会宋贼的诱敌之计,他们见屡攻不下,于是就想引诱我们主动出击,说不定宋贼已经在前面设下了埋伏静待我们了。”
“你说的很对,宋人生性狡诈,我们不能不防。”
藤原树田点点头。
又有一员大将道:“万一宋军真的是打算撤兵,那我们岂不是白白放过了这个大好机会,如今宋军士气低落,而且补给不足,如果我们现在大举进攻,定能大败宋军。”
藤原树田这心里也拿捏不准,但是他心想,若是大举反攻,万一中计,那局势可就极为不妙了,甚至可能葬送一切,包括京都府失守。可若继续保持这种若即若离的距离,至少可以避免中计,而且还可以监督宋军,大不了也就是目送宋军离开,这种情况是完全能够接受的,也算是他们大胜,取得了战略目的,而且宋军一旦撤离,想要再登陆可就困难了。
这仔细权衡一番后,藤原树田还是选择了保守的策略。每一位有经验的将军都有未战先思败的思想,如果失败承受不起,那不如不打,他只是增派眼线出去,密切注视着宋军的动向,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宋军回头攻击
宋军营地。
“哼,对方统帅果然非庸人矣,事到如今。他们兀自不为所动。”
牛皋略带一丝愁闷的向一旁的赵菁燕说道。
从目前日本军追击的方式来看,足以看出对方统帅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将,四周道路全部都是对方的眼线,连迂回的机会都不给他们。可谓是防得滴水不漏。
赵菁燕只是轻轻一笑,道:“增灶退兵本就是用来迷惑对方,不让对方追击的,对方这么做只能说明一点。”
牛皋好奇道:“什么?”
赵菁燕用一种不太愿意的语气说道:“说明枢密使还是有一点军事才智的。”
牛皋一愣。随即一本正经道:“这一点俺早就知道了,别说什么打仗了,这世上还没有什么事能够难倒咱枢密使的。”就这马屁拍的。可能也就是李师傅不会脸红了,其实李奇哪里会打什么仗,他又不是神,他只是一名政客而已,这些都是抄袭而来的,当然,他不会承认这一点的。
对此赵菁燕只是一笑,虽然她不认同,但是李奇是她的夫君,只能被迫认同。
牛皋又道:“军师,万一敌军真的不进攻,那我们可进退两难了?”
赵菁燕自信的笑道:“将军勿要担心,到如今还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将军可不要忘记,这其实是一招计中计,增灶不是用来迷惑对方的,而是用来迷惑那个奸细,不过那奸细倒也真沉得住气,我想他一定也害怕这是我们的圈套,想要获取这场战争的胜利,就看谁能够沉得住气,我们就按退兵的打算去做就是了,反正他们不来进攻,我们也只有撤退,所以我们可以半真半假,先弄得我们自己都分不清楚,那么对方定会上当,而且,日本主力还是出来了,由此可见,对方还是保留这个战机的。”
1...118119120121122...1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