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小厨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南希北庆
“不不不。”
宗泽连连摇手,道:“老夫当初的确觉得生不逢时,但此时此刻,老夫却觉得已经是上天的眷顾,若能再进一步,便无憾矣。”
李奇呵呵道:“宗知府又是夺回寸土,又是再进一步,看来已经知道我此行的目的了。”
宗泽见被李奇点破了,尴尬一笑。
“原本我还想与宗知府叙叙旧,谈论下燕山府的近况,但是宗知府似乎已经等不及了,那我就直说了。”说到此处,李奇收起笑脸,一本正经道:“宗知府,皇上已经决定撕毁云桑之盟,举全国之力,进攻金国。”
宗泽虽已料到,但是此刻亲耳听到,那颗老迈的心脏还是剧烈的跳动了一下,仿佛回到了那年少轻狂之时,而且李奇说的可是举国之力,可见朝廷对于这一战的决心,不免眼眶都湿润了,连连道:“好好好,总算是让老夫等到这一日了。”
李奇笑道:“宗知府莫要先说好,虽然我大宋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此时也是金国最强盛的时期,这一战不好打呀。”
宗泽道:“这老夫也知道,但是若不打赢这一战,我大宋何以令四方臣服。”
李奇听得一笑,若有所指道:“看来宗知府是早有准备。”
宗泽一愣,呵呵道:“老夫的确是有些想法。”
李奇拱手道:“愿闻其详。”
“不敢,不敢。”
宗泽谦虚两声,随即才一脸严肃道:“金国此时正值强盛时期,这绝非虚话,但却是我们进攻的最佳时期,不可错过。如今我大宋在燕云屯以重兵,而金国却派兵西征,显然是算定我们近两年不敢出兵进攻,战略上轻敌,已经犯了兵家大忌,此为其一。
其二,西夏虽然不大,但是兵力强盛,而且夹在我大宋和金国中间,乃是我们大宋和金国中间的一颗重要棋子,不可妄动,而金国却在面对我大宋积极备战时,出兵西夏,无疑是逼迫西夏投靠我们,此乃金国战略上的错误。
其三,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而金国显然对于我大宋的实力有了极为错误的判断,在他们眼中,我们大宋的军事实力,不可与他们匹敌,却不知我大宋已经是兵精粮足,在军事上已经不弱于他们,甚至还要强于他们,此乃其三。
基于这三点。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实不相瞒,老夫早想进言,劝皇上出兵燕云,只是皇上雄才伟略,老夫怕会影响到皇上的国策,故此忍了下来。”
“不错,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
李奇点点头,又问道:“出兵的理由够了,但是这三个理由还不足以让我们取得胜利,不知宗知府可有取胜之策?”
宗泽道:“若要消灭金国,老夫以为可分三步。第一步,夺云州,将金军驱逐出燕云。自太祖圣上建国以来,就一直想夺回燕云,只因燕云地区极为关键,特别是云州,这云州乃是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漠北之咽喉要道,若不夺回云州,中原将暴露在金国的铁蹄下,而大宋永远无法取得转守为攻,只能被动防守,若想要进军金国,首先必须夺回燕云,若长城在手,我们便再无后顾之忧,方可转守为攻。”
李奇听得频频点头,又道:“那这第二步呢?”
宗泽道:“议和。”
李奇惊讶道:“议和?”但目光中却闪烁着别样的色彩。
宗泽点点头道:“金国国力稍逊我国,但是军力不弱,若想一口气消灭金国,至少需要十年,而且还得冒极大的风险,若我军出燕云,必须要面临东北平原给我们带来的威胁,想要在平原上与金国的铁骑决战,这实在是太危险了,故,不可贸然进军,即便得胜,长年的消耗,也非大宋能够承受得住,当初唐朝远征吐蕃,如此强盛的唐朝,却也因此走向了灭亡之路,这前车之鉴,我们当引以为戒。
只要我们将金军驱赶出燕云,打出我大宋军威,金国必将重新考量我大宋的实力,而且有了长城防卫,金国决计不敢妄动刀枪,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与他们和谈,但这只不过是缓兵之计,金国建国不久,民心未稳,一切都还在百废待兴之时,那些臣民只是屈服在金国的大刀之下,若是金国在燕云遭此大败,对于国内的统治必将受到极大的影响,然而,金国国内的女真人其实只占少数,多半都是契丹人、渤海人、汉人,而且制度也是极不明确,汉人用汉制,渤海人用渤海国制,我们可以趁机挑唆,使其国内发生内乱。
若能做到如此,只需再隐忍三年,我们便可趁机联合西夏、高丽、日本共同讨伐金国,四面夹击,从而一举消灭金国,完成南北统一之壮举。”
ps:求月票,求推荐……(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





北宋小厨师 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御驾亲征
ps:看《北宋小厨师》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特别是在绝境下。【】
然而,国家是由人组成的,那么国家自然也有这一特性。
完颜宗望在攻下甘州后,一路高歌猛进,又在西凉府大败西夏军,夺得西凉府,至此,西夏半壁江山均已沦陷,如此一来,金军只需要渡过黄河,亦或者攻破贺兰山,便可抵达西夏首都兴庆府。
完颜宗望此时意气风发,趁着士气高昂,兵分两路,亲自亲率三万大军进攻贺兰山,另一路则是由刘彦宗统帅三万大举,进攻西夏黄河西岸最为重要的一座城镇,应理城,也就是后世宁夏中卫这片地区。
若贺兰山破,那么兴庆府就岌岌可危了,若是应理城破,金军就可以渡黄河,进攻西夏原来的都城,西平府。
这两个地方对于西夏而言,缺一不可啊!
其实北方地带丢失,还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对西夏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为西夏在西北边最重要的莫过于河西走廊,而河西走廊重要,是因为道路,其实那边多半都是荒漠,而西夏真正发达≡↑,.的地区就在河套地区和贺兰山附近。
这地区的农业想当发达,人口密集,乃是西夏的粮仓所在,而且地理位置极佳,特别是兴庆府,北有贺兰之固,黄河绕其东南,扼守西陲要害,易守难攻。
这都到国家存亡之际,西夏皇帝李乾顺只能披挂上阵。统帅三军,动用全国之力,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当然,这是吹牛的,西夏还有没有这么多壮丁,都得打上一个问号,哪怕是加上后勤军,可能也就是十五万左右,在贺兰山、黄河一代与金军决一死战。
这皇帝御驾亲征。党项人士气大振,凭借着绝对的地理优势,终于抵挡住了完颜宗望的猛攻,拒敌于贺兰山以北。
对此完颜宗望也很是无奈,这女人真打仗,最忌讳什么山呀,河呀,这简直就是骑兵的噩梦,但是兴庆府又藏于其中。你要么渡河,要不过山,真没有哪怕一块平原让完颜宗望直接抵达兴庆府,必须得啃下这块硬骨头。
但是李乾顺也不是一个吃素得。这个皇帝还是挺有本事的,能文能武,而且外交策略想当厉害,也就是遇到了李奇这个坏淫。导致外交受挫,引得金军来攻,但是在他的指挥和鼓舞下。党项人还是稳定住了局势,没有被完颜宗望一攻即破,而且良田都在这里,李乾顺也不怕没有粮食,反正他就是坚守不出,咱们就耗着,你西征这么远,粮食肯定补给不上,越往下拖,对我们就越有利。
同时间,上路的完颜希尹统帅大军,也是浩浩荡荡奔赴河套地区,只要打通河套地区,那么就可以与云州的完颜宗翰汇合,从河套地区进攻兴庆府,这就比完颜宗望要好打多了。
但是党项人也明白这一点,这河套地区是怎么也不能丢呀,不然黄河上游就落到金人手里了,也是派以重兵防守河套地区的一座关键的城池兀刺孩城。
屯兵以黄河东岸,阻止完颜希尹渡河。
完颜希尹远道来此,哪有什么船只,只能靠抢,或者临时打造船只,好不容易造出船只,再凭借东抢西抢来的船只,达成一条舟桥,准备水陆两路进攻,但是党项人早有准备,手中握有大量的船只,在黄河之上,连番击退了完颜希尹的攻势。
这完颜希尹虽然聪明,但是他不可违抗大自然给他带来的困难,看着面前这条黄河,是摇头直叹。
至此,金军的三路攻势,均被党项人顽强的守住了,虽然损失巨大,但是守住就是胜利。
而金国方面,虽然处于优势,军队也占优,他们也不是败给党项人,而是败给了这高山大河。
可见那李元昊的确是一个军事天才,当初正是他主张迁都兴庆府,然而,他的这个决定在今日可算是救了西夏一命,不过,战事还在继续,这只不过是由斩立决变成了死缓。
然而,这个消息很快就传达到东京汴梁,西夏战事再度提上议程,另外,西夏的使臣也正急忙忙的往大宋赶来。
赵楷在得知此消息后,立刻召开了一个机密会议。
赵楷扫视秦桧等人一眼,道:“西夏已经岌岌可危,若是让金军突破贺兰山,那么兴庆府就危险了,我们决不能让金军得逞,否则,必将会给我大宋带来不可估计的灾难,而且河湟地区也传来急报,完颜宗望在贺兰山失利后,又分兵南下,已经可以危及我们在河湟地区的重城西宁州。朕已经决定与西夏联盟抗击金国,同时出兵燕云,与金国决一死战。另外,朕决定亲自北上燕云,御驾亲征。”
这前面说的,是早已经定下来的,但是除了秦桧以外,没有人想到赵楷竟然想要御驾亲征。
李纲急忙道:“皇上,万万不可呀,这御驾亲征实在是太危险了,若是有任何闪失,江山社稷,将毁于一旦。”
郑逸也道:“如今我大宋兵精粮足,未到绝境,形势反而是一片大好,根本无须御驾亲征。”
刚刚会召回来的陈东也急忙规劝道:“若是皇上御驾亲征,那么国家社稷怎么办?这国不可一日无君呀,还请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收回成命。”
“还请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收回成命。”
除秦桧以外,所有的大臣都跪倒在地,齐声喊道。
皇帝御驾亲征,可不是开玩笑的事,而且燕云对于宋朝皇帝是一个不祥之地,当初宋太宗就是死在这北伐燕云上面,要是赵楷有个什么意外,那整个大宋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崩塌。
更为关键的是,现在根本就没有御驾亲征的必要。
但是大臣们却不知道赵楷一直都在苦等这一日。他要与完颜宗望再决雌雄,并且堂堂正正的打败完颜宗望,当初燕山府的耻辱,至今环绕在心中,已经成为了他的心魔,想要去除这个心魔,首先就要面对这个心魔,他不惧怕生死,而且非常兴奋,大手一挥。道:“若不打赢这一战,凭何谈江山社稷,此战对于我大宋而言,至关重要,不容有失,朕心意已决,你们勿用再劝,就算不做这个皇帝,朕也要北上与金国一战。更何况,朕有着必胜的决心。”
郑逸等人听到赵楷连皇帝都不做,也要亲自打这一战,知道很难改变赵楷的主意了。不禁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劝说才是。
忽然,他们把目光一致望向了还站着的秦桧。
秦桧早就知道了,哪里还会做这无用之事。但他还是开口道:“可是皇上,此时,我们尚未与金国解除盟约。若是皇上御驾亲征,必定会惊扰金国,国内也会民心惶惶。”
毛舒还当秦桧使出了缓兵之计,先拖住赵楷,于是赶忙附和道:“少宰此言不错,此事当从长计议。”
赵楷稍稍点头,道:“那不知少宰有何建议?”
秦桧道:“皇上何不先秘密前往燕云,待时机一到,再对外宣称御驾亲征。”
毛舒听得一愣,敢情你不是规劝皇上别去啊!
李纲道:“这如何行得通,皇上不上朝,定会引来群臣非议,这根本满不足。”
秦桧胸有成足道:“自皇上即位以来,似乎还从未去祭拜过太宗皇帝,皇上何不以此为由,说要去河南府太宗圣上的皇陵祭拜,然后悄悄北上燕云,如此一来,便可瞒得一时。”
“这主意好!当初先祖临去世前,对于燕云还一直耿耿于怀,想必先祖一定会谅解朕的不孝。”
赵楷点点头,道:“就这么办吧。”
“皇上。”
李纲还欲劝阻。
赵楷一抬手,道:“朕不想再说第二遍,朕心意已决,你们不用在劝了。”说着,他又向秦桧道:“少宰,关于祭祖一事,就交给你了。”
“微臣遵命。”
赵楷又想群臣道:“朕离京之后,由秦少宰代替朕处理政务,尔等也一定要谨守职责,各司其职,帮助朕管理好国家。”
秦桧听得嘴角微微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但是李纲却是面色大惊,心中更是叫苦不迭,我前面屡屡冲撞于他,今日他当权,我岂会有好日子过,正准备出言阻止赵楷,但是却被郑逸拉住了,群臣齐声道:“臣等定当不负皇恩,在此恭候皇上凯旋归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出门,李纲就立刻找到郑逸,道:“三司使,你方才为何要拉住我。”
郑逸低声道:“这很明显,秦桧早就得知皇上要御驾亲征,而这事一定是早就定下来的,以皇上的性格,一旦决定下来的事,根本不容更改,你再进言阻止,只会让秦桧更加记恨于你。”
李纲听他说的也不无道理,道:“可是可是如今枢密使也走了,皇上要是再走的话,秦桧必定大权在握,我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郑逸眯着眼道:“所以我们必须要团结起来,你掌握司法,我握有财政,要是再加上立法院的话,倒也不需要惧怕他秦桧。”
ps:求月票,求推荐……(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




北宋小厨师 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事件的本质
ps:看《北宋小厨师》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这第二日,赵楷就昭告天下,咱要回洛阳祭祖了。【】
这本也是应该的,赵楷南征,收复交趾、大理,西征吞并吐蕃,而且还夺回燕云大片州城,再加上变法,这在大宋而言,那绝对算是丰功伟绩,通常这种时候,这皇帝应该去祭祖。
所以,天下百姓也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
你让秦桧干正事,是一把好手,你让他干一些弄虚作假得事,他更是如鱼得水,很快就安排好一切事宜,大队往洛阳出发了。
而那龙辇之上却是空空如也,赵楷早已经秘密前往了燕云。
但是有一人比赵楷要更加先到达燕山府,此人就是高丽使臣朴智谦。
他此番前来自然是为了船队失踪一事而来,其实他们高丽虽然损失比较大,但是也不至于到不能接受的地步,高丽心中也明白,这多半是让金国打劫去了,但是他们又不敢去惹金国,而且手上也没有证据,要不是大宋在这里不肯罢休,估计高丽也就息事宁人了,没有会傻到会为了几万贯就与金国作对。
可是大宋不依不饶,要联合他们一块向金国施压,这大宋就是高丽的大哥呀,这大哥的发话了,这做小弟的能不派人来吗。
除此之外,就是关于这损失由谁来承担一事,总得派个人来吧,高丽方面自然也希望大宋能够多多承担一些,最好是全部承担了,毕竟你大宋有钱。咱们没钱啊!
不过朴智谦以为李奇在莱州,可是到了莱州,才知道,李奇秘密前往了燕山府,于是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了燕山府。
而李奇则是在燕山府城内一间毫不起眼的小宅院内,接见了着朴智谦,因为如今战事还在筹备当中,不宜过早暴露,李奇来到燕山府后,还是挺低调的。连军营都没有去巡视。
“朴兄,真是好久不见啊!”
这一声“朴兄”,喊得李奇是倍感亲切,快步迎上。
“朴智谦见过枢密使。”
这朴智谦可比肖存志懂礼数多了。
二人站在院内寒暄片刻,而后又进到厅内。
“朴兄,你远道而来,周途劳顿,一定非常累吧,要不。你先在着小息片刻?”
这屋内没有下人,李奇亲自为朴智谦倒了一杯茶,弄的朴智谦是惶恐不已,但心里也好奇。这堂堂大宋枢密使,怎么住在这里,而且连个下人都没有,但是好奇归好奇。他没有急着问,忙道:“多谢,多谢。”顿了顿。又道:“这都已经习惯了,而且我方才在马车内,已经睡了一觉,并不觉得累。”
“是吗?那就好,那就好。”
李奇将茶壶放下,又坐了下来。
朴智谦立刻又道:“关于保州一事,我们陛下已经听闻了,全托贵国相助,才能圆满解决,我来之前,陛下是千叮万嘱,让我务必好好答谢枢密使,只因我性急急忙忙赶来,这礼物还在后面。”
这话倒是真的,当时高丽朝廷听闻金国突然承认保州归属高丽后,高丽上下无不振奋,欢天喜地,这高丽王甚至还摆下宴席,举国欢腾啊,心里也确确实实感激大宋,这就是盟友的价值所在。
懂礼数的人,就是讨人欢喜。好久没有收受过贿赂的李奇,倒还真有几分期待感,但是这嘴上却是大义凛然的说道:“你们陛下客气了,我们是盟友,情同手足,这关于保州一事,我也常常听你倒苦水,也知道你们为此事伤透了脑筋,正好有这么一个机会,所以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贵国。”
朴智谦满怀感激,道:“听闻贵国还为了这事,与西夏绝交呢?”
李奇点点头,叹了口气道:“这事我也就不瞒你,金国攻打西夏一事,你们也应该听说了,金国害怕我们援助西夏,故此希望我们不再承认西夏**的事实,原本我们是拒绝的,但是金国拿出保州一事来作为交换的条件,我们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才答应的。”
“原来如此,贵国对我们高丽恩重如山,真是无以为报。”
朴智谦拱拱手,一脸感激道。但也就是听听罢了,他又不蠢,大宋怎么可能为了他们,就跑去与西夏拒绝,其中肯定还有不为所知的原因。
“朴兄太客气了,这都是过去事了。”
李奇摆摆手,又道:“我们更应该着眼于现在和未来。”
朴智谦道:“枢密使指的可是船队失踪一事?”
李奇点点头,非常直接的说道:“此事究竟是何人所为,你们明白,我们明白,金国同样也明白。”
朴智谦叹道:“只是苦于没有证据啊!”
你能明白,那就再好也没有了。李奇摇摇头,道:“不不不,这其实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这件事的本质。”
“本质?”
朴智谦错愕的望着李奇。
李奇轻哼一声道:“金国这么做,绝非只是为了那一点点钱财,他们最近几年也是动作频频,组建水师,搭建港口,为此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但是我以为他们付出这么多,绝非只是想抢点东西回去,毕竟他们出海抢劫,也得冒很大的风险。”
嗯。他说的也有些道理。朴智谦疑惑道:“那不知枢密使以为他们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
李奇笑了一声,道:“很简单,破坏我们之间的联盟,分而削弱。”
朴智谦眉头紧锁,道:“恕在下愚钝,还请枢密使明言。”
暴汗!我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你丫还不明白啊!李奇无奈之下,只能继续解释道:“我们为什么会成为盟友,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的贸易来往,随着我们贸易来往的越密切,我们的联盟也变得更加坚固,牢不可破,而金国不能满足贵国的需求,所以他们想凭借实力争取与贵国的贸易来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从中破坏。
如今出现在我们两国中间那片海域的那伙强盗,很明显就是金国在暗中操纵,随着他们水师的渐渐强大,他们能做的事也越多了,显而易见,如果我们的货船常常被打劫,这一定会影响我们两国的贸易往来,特别是我大宋,因为我大宋的出口贸易有近五成是来自于私人,太大的风险,会使得我们大宋商人对于贵国的出口失去安全和信心,那么这水上之路可能会慢慢枯竭,一旦水上之路行不通了,那么---。”
朴智谦道:“那我们只能往陆上来往。”
李奇笑着点点头,道:“如果走陆路的话,那么就必须借道金国,如此一来,金国便能够很好的限制贵国了,但这只是第一步而已,一旦水上之路枯竭,金国接下来一定是限制贵国与我大宋的来往,甚至可能充当中间人,倒卖我大宋货物给贵国,那么结果就显然易见,我们两国的关系会随着贸易艰难而渐渐淡化,贵国将会靠向金国那边,随着你们与金国越走越拢,我们大宋肯定渐渐疏远你们,这就是金国第二步,第三步就在明了不过了,女真人志大才疏,他们的野心绝非是消灭一个辽国,而是要争霸天下,但是这后防不稳,他们如何能安心争天下,所以他们做这一切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消灭你们高丽。”
朴智谦听得面色一惊,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们高丽国家又小又穷,对于船队被劫一事,他们的目光只是局限于损失的钱财方面,哪里想得到这么长远,大宋不同了,大宋从一开始就压根没有在意这些损失,更多得则是放眼于全局战略,深入整件事的本质去探讨,由此可见,一个国家本身的强大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战略目光。
李奇道:“朴兄,我这绝非是危言耸听,当初金军南下时,你们出兵保州,这已经让金国意识到后方的重要性,只是当时金国忙于与我国周旋,不利于前后作战,故此才主动缓解与贵国的关系,说句比较直白点的话,金国一直没有对于贵国动手,也是忌惮我们大宋,而非贵国,相信这一点贵国也知道,一旦我们的关系出现裂痕,或者说我们的船队离开了鸭绿江,那么金国必定会出兵贵国,这是他们的战略需求,也是必走的一步,你们对于金国而言,实在是太危险了。”
1...135136137138139...1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