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厨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南希北庆
郑逸斜眸一瞧,道:“你是不是有什么办法?”
白浅诺道:“预算制,如今预算制已经筹备多时,也该拿出来试一试了,二哥可拿工部的工程试一试这预算制,那样的话,纵使不靠司法院,二哥同样也有理由介入工部调查,我就不相信工部掌握着这么多工程,其中一点猫腻都没有,而秦桧一直借用医院、学院的建设,笼络地方官员,巩固他在地方上的权力,二哥同样也可以利用预算制巩固地方的权力,毕竟这钱可是在你手里,你不拨钱,地方官员就拿不出政绩来。”
郑逸道:“可是秦桧这人非常狡猾,你想这样就抓住他的把柄,我看不太可能。”
白浅诺笑道:“但至少可以让他有所忌惮,逼迫他对你让步,而且,我可以将军器监先借给你,你同样可以凭借预算制介入军器监,如今正在打仗,要是有军器监在手,秦桧想要动你,也不是那么容易。”
郑逸思忖许久,突然问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枢密使交代你的?”
“二哥还怕我会害你不成。”
“我倒不是怕你,而是枢密使太狡猾了,我可不想给他当刀使,你也知道,我可不止一回被他利用了。”
白浅诺听得俏脸一红,略显尴尬,看来夫君的名声真的要改善了。无奈道:“夫君他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算到有今日,这其实是我娘让我转告于你的,我娘说了,今日的秦桧要比当初蔡太师还要无情,与他作对,只有两条路,要么你死,要么他死,所以他不会放过任何敌人的。”
这郑逸倒是没有怀疑,毕竟他也是白夫人看着长大的,也知道白夫人可不是一般的妇人,那白时中能爬到右相的位子,白夫人是功不可没,没好气道:“这还不是枢密使惹出来的,要不是他当初提拔秦桧,岂会有今日烦恼。”
“二哥,你又来了。”白浅诺道:“当时夫君需要秦桧的相助,否则的话,我夫君再有能耐,也不可能一方面对付王黼、蔡攸,一方面变法消除江南之祸,后面又要对付金军,帮助皇上登基,还得清除那些旧势力,如果当初没有秦桧相助,那皇上和我夫君都会多出许多麻烦来。提拔秦桧为宰相,这是皇上自己的意思,毕竟秦桧的能力,皇上是亲眼目睹的,而且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谁会比秦桧更加合适,这与我夫君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话是一点也不假,虽然李奇主要策划者,但是秦桧却是主要执行者,当初江南的官场已经**到了极致,官官相护,铁板一块,你要肃清官场,不派一个有魄力有手段的人去,你根本就寸步难行,说不定只会制造一个大笑话。
当时李奇要么自己亲自前去,要么就只能委任秦桧了,后来开封保卫战,也是秦桧在城内安抚百姓,调动百姓,主管后勤,给李奇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再后来发动政变时,李奇可是在燕云,是秦桧帮助赵楷将那些旧势力全部清除,巩固皇位,这可是莫大的功劳,赵楷当然视秦桧入心腹。
郑逸被说的是哑口无言,道:“是二哥失言,是二哥失言,我也只是发发牢骚。”
正当这时,外面突然响起一个急促的脚步声,随即又传来鲁美美的声音,“夫人,不好了,方才太师府来人,说太师在今日早晨去世了。”
郑、白二人听得皆是一愣。
过了一会儿,白浅诺才闭目叹道:“看来秦桧的运势要比我们预计的还要好啊。”
这蔡京虽然致仕许久,也没有任何权力了,但他可是李奇身边最强大的智囊库,毕竟当了几十年的宰相,就光这经验,也无人能及,况且蔡京的政治手段和见识都非常厉害,李奇在京城的时候,都常常去向蔡京请教,如今李奇不在了,很多问题,白浅诺都得向蔡京寻求帮助,蔡京在这时候去世,显然会对白浅诺会造成非常大的冲击。
那么对秦桧而言,自然是好事一件。
现在秦桧的运势似乎已经旺到了极点。
ps:求,求。。。。(未完待续。。)
ps:一本好友的书,《绝品世家》,作者御使大夫。简介奉上
他,离经叛道,不走仕途入道门;
他,聪明绝顶,医卜星相百艺皆精,却只想做一名安逸生活的小纨绔。
不过,纨绔子弟可不是那么好做的,斗鸡遛狗提笼架鸟那都是纨绔小道,真正的纨绔之道那是反手为云震动朝纲,覆手为雨权倾天下。
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北宋小厨师 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权臣?奸臣?弄臣?
一切权臣蔡京,终于落下了帷幕。√∟,
这也该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了。
在史书上,蔡京一直奸臣的代名词,即便是现在,也没有能够抹去蔡京当年犯下的罪孽,这一点他自己心里也明白。
其实不管是王安石还是司马光,都对蔡京有着非常高评价,甚至于说他是治国奇才,由此可见,蔡京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不过,智慧不代表好坏,蔡京当初舞弄权术,权倾朝野,无比贪婪,掀起花石纲,又排挤党羽,一手策划出元祐党籍事件。
你能说这是一个好人吗?
当然不是。
人家在历史上好歹也是六贼之首啊!
但是没有能力的人,能够做到这一切吗?
当然也不可以。
死在蔡京手里政客还少吗?
在历史上,蔡京死后,民谣有云,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但是由于李奇的到来,这民谣就没有出现了,在李奇建议下,蔡京在晚年开始为自己洗白,太师学院就是他洗白的主要手段,还有,他在位期间曾大力推动慈善机构,这要早于李奇,故此,他在晚年加大了这一措施,再加上李奇的相助,导致蔡京在近三年内,已经洗的差不多了,毕竟是十几年的跨度,新的一代人已经成长了,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主力军,他们其中有一部分人深受蔡京的恩惠,但是却没有经历过蔡京的迫害,故此他们对蔡京都非常尊敬,这也是李奇当初为蔡京策划的洗白计划。
旧人都恨你入骨,你与其花精力去讨好这些人,还不如全心全力去讨好新一代人,这也就是太师学院诞生的初衷。
但这是蔡京的悔改之作吗?
也不能说全是,晚年的蔡京明白自己犯下很多罪孽。他一旦倒下,他的后人可能会遭受非常大的打击,他做的这一切,主要还是想保住蔡家的子子孙孙。
这也是为什么蔡京会提拔李奇的主要原因,因为他需要李奇帮他洗白,而李奇需要借他的势力完成自己的目标,双方是各有所需。
可是这能说李奇是在助纣为虐吗?
当然也不能够,当初李奇得靠蔡京往上爬,没有蔡京,就没有今日得李奇。蔡京从未害过李奇,反而对李奇恩重如山,李奇对他也没有怨恨,心怀感恩,双方合作又是如此之愉快,在这凶险的官场里面,你要成功,自然不能根据历史书去选择,历史书说秦桧是奸臣。你就得打倒他,历史书上说李纲是忠臣,你就得扶植他。
这不是儿戏又是什么,要是这么做的。李奇早死了几万年,而且,他也没有这能力。
既然到了这里,那么李奇首先就得生存下去。所以他得做一切对自己有利得选择,什么人能帮助自己,就选择什么人。这是很浅显道理,你管他前世做过什么坏事,李奇又不是惩恶扬善的蜘蛛侠,也不是嫉恶如仇的齐天大圣,他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且,他还是一个商人。
事实证明,李奇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若非如此,岂有今日恁地繁华的大宋,忠奸不论,就天下大利而言,李奇依附蔡京,天下人都获利了,这就行了。
当然,蔡京也得到了他想要的,至少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去后,还有不少人落泪,并且赠予“教父”的美誉。
而且太师学院的学生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朝廷,又有李奇在旁震慑,你要动蔡家的人,那你自己得掂量掂量。
蔡京临终也再三交代,关于他的丧事一切从简,不要大张旗鼓,得低调行事,因为他也没脸搞得体面,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一篇认罪书,他曾犯下的过错,包括当时政治上面的过程,一一写在里面,并且刊登在大宋时代周刊上面,这认罪书实则就是自传录。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自传,里面详细的描述了熙宁变法的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还包括王安石司马光等人,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因为历史上的什么《蔡京传》,《李纲传》都是别人写的,这也开起了自传录的潮流。
而且,既然是熙宁变法,其中自然包括朝廷,而朝廷一直以来都是只说自己好的一面,芝麻大的好事,都吹的跟西瓜一样大,而那些坏消息则是全部封死,但是现在不同了,言论放宽了不少,最为关键的是,如今大宋蒸蒸日上,蔡京的这一篇自传录并不会引起百姓对朝廷的不满,从而导致祸乱,还能作为一个反面教材,让后人引以为戒,这篇自传出来后,立刻得到天下读书人的追崇,这是含金量非常足的自传,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好处。
当然,这是李奇临走前曾向他建议的。
因为李奇知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你虽然洗白了,但还是会有很多人憎恨你,所以李奇就跟蔡京说,你去世之后,会有不少人缅怀你,感激你,歌颂你,但是同样也有很多人骂你,这是不可避免的,怎样才能让歌颂你的声音掩盖这些骂声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先认错。
果不其然,那些人正在准备指责蔡京的稿子时,大宋时代周刊已经发表出一封致天下百姓的认罪书。
这人一看,哎呦,我要说的蔡京全都说了,而且比我说的还要详细一些,那我还能说些什么?
要知道这篇认罪书是蔡京自己写的,所以其中很多地方,蔡京都巧妙的提出当时环境下自己的无奈,从侧面反应出,有些事他也是被逼而为之。
这人都已经死了,他也认错了,而且,他在晚年也做了不少善事,救活了不少人,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所以这一篇认罪信。获得了不少同情分,从大大的降低了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太师学院的学生又亲自撰文,表彰蔡京近年对大宋做出的贡献,就事论事,这也是事实,无从反驳。
到了这盖棺定论的时候,蔡京临死一刻是彻底帮自己洗白了,也死得瞑目了。
这出葬之日,细雨绵绵。前来送葬的人倒也不多,当然,这里的“不多”,是相对蔡京这种人而言,与寻常人家相比,自然要多得多,除了蔡家的人以外,还有就是,李奇一家。高俅一家白时中王仲陵等老友,太师学院太师医院只是派出一个代表来参加,以表心意,这是蔡京遗言中吩咐的。
在蔡京入葬的上岗东面的小山上。还站着两人,这二人正是当今少宰秦桧和户部尚书胡义。
胡义遥远远处的葬礼,感叹道:“不论是非功过,这蔡太师不愧为一代权臣啊!”
“一代权臣?”
秦桧嘴角露出轻蔑的笑容。
胡义诧异的瞧了秦桧一眼。“难道少宰不这么认为?”
秦桧轻哼一声,“不管是权臣,还是奸臣。蔡京都谈不上,充其量也就一弄臣罢了。”
这口气有点大啊!胡义好奇道:“少宰此话怎说?”
秦桧道:“蔡京四起四落,未死之前,就已经被赶出朝野,试问这种人怎能算作权臣,作为权臣,至少要做到权倾天下,上可为君决断,替君分忧,下可威震百官,久而不落,方可称之为一代权臣,自古以来,贤者,管仲诸葛亮房玄龄,方可称为权臣,奸者,至少也要做到赵高李林甫那样,才能称为权臣。
而蔡京的话,可以说是从未握有睥睨江山社稷的权力,他面前始终站着不少他无力消灭的敌人,不可独断行事,而且其死之前,早就没有任何权力了,若非枢密使在旁保护,哼,恐怕也难逃灭门的下场,不论功过,论成败,他也称不上权臣,其实要论权术,我更佩服的反而是太上皇。”
“太上皇?”
胡义惊讶一声。
秦桧点点头道:“可以这么说,在太上皇执政时,朝中无一权臣,你别看当时朝中多奸佞之辈,他们虽然为非作歹,不可一世,但是不管是王黼蔡攸,还是梁师成蔡京,无一人可危及太上皇,而太上皇要惩罚他们,轻而易举,蔡京四起四落,其中与太上皇有着莫大的关系,你别看太上皇荒废社稷,导致民不聊生,战火四起,但是在我大宋皇帝中,唯他权力最高,蔡京等辈不过是他的爪牙罢了,呼之则来,挥之则去,这些只是臣,并无权,又怎能称他们为权臣。不过---。”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叹,道:“太上皇专权二十年,天下百姓,文武百官任其鱼肉,身家性命都在他一人手中,无一人敢违,但是他却败在一人手里。”
胡义道:“太宰说的是枢密使?”
秦桧点点头。
胡义道:“但是当时的情况,是金军南下才促成这一切的,这也只是枢密使走运罢了。”
秦桧笑道:“机会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的,而且当年枢密使初入殿堂,就能够左右逢源,玩弄群臣于股掌之间,到后来甚至于太皇上就被他骗得丢了皇位,从而最终一举将他们全部打败,其中若走错一步,可就是万劫深渊,永不可翻身,能够在打败太上皇的人,绝非常人,虽然目前评价,还为时已早,但枢密使绝对可以算得上一代权臣。”
胡义道:“可是枢密使也从未位极人臣,其手中权力还不如当年的蔡京。”
秦桧突然转头瞧了他一眼,非常玩味的笑了一声,淡淡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胡义听得一头雾水。
秦桧也不再多言,道:“走吧。”
“哦。对了,少宰,你既然如此看不起蔡太师,为何又来此?”
秦桧回过头来,好奇道:“难道你以为我来此,是因为我敬佩他吗?”
“呃...。”
“我只是想借以警告自己,可别步蔡京的后尘。”
胡义听得咂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少宰竟然如此心高气傲,连蔡京都看不上。
其实要论历史上的秦桧,那绝非蔡京能够比的,哪怕是六贼加在一起也不能与秦桧相提并论,甚至可以说连比都不能比,其时赵构可也是一个非常爱玩弄权术的人,但是当秦桧真正掌权的时候,赵构已经很难击败秦桧了,那时候的秦桧真正做到了睥睨社稷,权倾天下,上可为君决断,下可威吓百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无一人敢有违他。
而秦桧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直到死的前一刻,都是大权在握,从而做到寿终正寝。
古往今来,权臣奸臣比比皆是,但是能够像秦桧一样,做到把持朝政数十年,并且寿终正寝的奸臣,唯有秦桧一人。
像和珅严嵩赵高李林甫这些权臣虽然把持朝政十几年,甚至于数十年之久,但是,却无一人能够做到寿终正寝,都晚年不保,死于非命,这可能就是邪不能胜正,唯有秦桧做到了以邪胜正,他亦可称作奸臣中的独孤求败,败尽权臣,杀尽良将,生前只求一败,未可得也。
不过今时今日,历史的轨迹已经发生改变,秦桧还能做到如此吗,这恐怕无人知道,唯有拭目以待。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u
北宋小厨师 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狡猾的女真人,愚蠢的党项人
疏勒!
宋金开战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这里,早就摩拳擦掌的吴玠赶紧着急手下将士,开始策划如何进攻。w∮∮,
宗泽并没有给吴玠下达战略命令,因为他也不清楚这里的情况,而且距离太远,他也鞭长莫及,很难掌控这里,如果他给予吴玠太多的命令,反而会让吴玠束手束脚,故此他希望吴玠能够见机行事,毕竟吴玠立下好几个大功,名声在外,宗泽有相信他的理由。
但是疏勒这个位置可是冲关,在这里的势力非常复杂,外面就是西域,可以说到处都是朋友,也可以说到处都是敌人。
大将姚轲龙道:“将军,我认为我们应该该先攻取东喀喇汗,如今虽然我们占领着疏勒,但是东喀喇汗一直在旁虎视眈眈,一旦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出兵夺取这里,现在我们大宋已经与金国开战了,而东喀喇汗作为金国的藩国,他们很可能会进攻我们,我们不如先下手为强,消除这后患。”
不少将士纷纷点头。
但是谋士庄祥却摇头道:“不妥,不妥,现在的战略目的是打败金国,我们应该围绕这一点作战,东喀喇汗只不过是一颗离金国本土非常远的棋子,就算我们消灭东喀喇汗,对于整个战局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一旦燕云失败,那么我们同样也是失败,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大元帅他们,而不是各自为战。”
吴玠点点头,道:“那不知你有何建议?”
庄祥思忖少许,道:“我以为我们当示好东喀喇汗和高昌回鹘,然后集中兵力去攻打完颜宗望,先去沙瓜二州,再与西夏前后夹击完颜宗望大军。”
姚轲龙道:“先生说的倒是简单,除非我们送出疏勒。否则很难与他们重修旧好,一旦我们出兵,东喀喇汗必定会出兵进攻我们,高昌回鹘就更加不用说了,完颜宗望将半个河西走廊都送给他们,他们会背叛完颜宗望吗?我们要有动作,先得把这这两条狗给除了。”
吴玠又点点头道:“这我们的确不得不防。”他想了想,又道:“但是如果先消灭东喀喇汗和**回鹘的话,那需要不少时日,到时燕云那边可能已经有了结果。甚至于西夏都可能灭亡了,所以我也赞成先生之言,我们必须要做一些能够有利于燕云战事的事情。”
顿了顿,他又继续道:“东喀喇汗要进入我大宋地界,必须通过疏勒,所以我们可留人马在此镇守,防止他们偷袭,然后,率领大军进攻高昌回鹘。”
张宪道:“将军你方才不是说攻打高昌回鹘并不能影响全局吗?”
吴玠笑道:“你们难道忘记了。高昌回鹘早就派出不少精锐前去占领沙瓜二州一代,另外还借给完颜宗望不少人,一旦我们将目标锁定在高昌城,你们说高昌回鹘会怎么做?”
张宪眼一睁。道:“高昌回鹘一定会从河西走廊调兵回援。”
庄祥道:“那我们就可以趁机拿下瓜沙二州。”
吴玠道:“我不仅要拿下瓜沙二州,我还要消灭高昌回鹘的精锐,我们可先安排在一支军队埋伏在河西走廊的末端,一旦高昌回鹘调兵回援。我们主力和这一支伏兵可以两面夹击这一支会援兵,然后再一举拿下沙瓜二州,如此。我们才能逼迫高昌回鹘与我们谈判,尽快解决后顾之忧,我们的主要目标,还是完颜宗望。”
庄祥道:“若是高昌回鹘向我们投降,那完颜宗望的大军就成为了一支孤军。”
突然一名小将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将军,大事不好了,金军突然进攻我们的西宁州。”
吴玠愣了下,道:“金军转攻西宁州?你说清楚一点?”
那小将道:“就在不久前,金军在应理附近的部队突然南下,进攻西宁州,随后,那金国二太子率领全部主力南下,围攻西宁州,将军,西宁州已经岌岌可危,我们赶紧派兵去救。”
“全---全部主力?”
吴玠愣了好一会儿,道:“你的意思说金军放弃了进攻西夏,转而进攻我们的西宁州?”
那小将点点头。
吴玠倏然起身,道:“那西夏呢?西夏难道没有反攻吗?”
那小将摇摇头,道:“西夏对此没有任何反应?”
“岂有此理。”
吴玠猛地一拍桌子,道:“那西夏国主未免太昏庸了,我们大宋已经与他们联盟,而且我们帮助他们这么多,如今眼见我们西宁州被围,竟然无动于衷,实在是太过分了,我若攻下沙瓜二州,绝不还他,这些可恶的党项人。”
庄祥道:“将军,事不宜迟,西宁州乃是河湟重镇,不可轻易放弃,我们应当马上派兵去救。”
吴玠点点头,问道:“西宁州有多少人马?”
“两万左右。”
吴玠眉头紧锁,道:“已经来不及了,如果完颜宗望是率领全部主力进攻西宁州,恐怕等我们赶到的时候,已经失守了,唯一可以救援的西宁州就是兴庆府,可恨党项人,竟然见死不救,错过了最好反攻的机会。凤翔府还有多少人马?”
庄祥摇摇头道:“凤翔府的大部分主力已经北上燕云,最近的军区就是成都府,但是成都府的主力已经被我们调到这里来了,就是河湟地区还有三万人马,可调去援救。”
“三万?”
吴玠喃喃念了几遍,道:“要是西夏反攻,我们就可以集合河湟地区的三万兵马前去夹击金军,但是如今西宁州已经被围,如果我们贸然调派三万援军去救,很有可能会中了完颜宗望的圈套,不宜妄动。”
关键他不能亲自领兵全去,而大将又都在他身边,他真不敢随便派个人去。
庄祥道:“难道将军不打算去援救?”
吴玠摇摇头道:“我们离西宁州太远了,鞭长莫及,而且我们边上还有两条狗等着我们去对付。这样吧,让吴璘领镇南军前去,若是西宁州没有被攻占,可前去援救,如果西宁州失守了,另外,得赶紧让吐蕃地区的士兵,前去巩固兰州成都府凤翔府一代的防卫,这几个地方一定不能丢。”
庄祥点点头,道:“这只有如此了。”
因为他们还有重要任务。但是镇南军已经剿灭了吐蕃,身上并没有重担,而且相比较起来,吴璘岳翻统管的镇南军离西宁州也比较近,有吴璘岳翻在,吴玠也比较放心。
吴玠突然目光闪动了几下,又坐了下去,过了好一会儿,他突然道:“等下。金军为何攻打西宁州?”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愣。
庄祥道:“金军也许是想从河湟进军,进犯我大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