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小厨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南希北庆
秦桧道:“记得当初我们想尽办法阻止其它国家从我们这里收购铜或者铜币,如果银子成为了货币,其它国家可能也会这么做。”
李奇摇头笑道:“货币攻势是直接与战争战略挂钩的,一旦打起仗来,他们能不从我们这里购买武器吗,现在日本、西边都在爆发战争,他们肯定急需武器和军备物资,我们大宋货物充足,而且将会有很多武器都濒临淘汰,这时候不发财更待何时,难道他们要银不要命了吗?退一万步说,如果没有战争,我们同样可以挑起战争,甚至直接开战,这年头有钱能使鬼推磨,富有的我们,完全可以任性一点,一旦对方需要我们的援助,那么他们国家的金银将会如洪水一般涌入我大宋。
至于皇上和朝廷的利益么,少宰可不要忘记,很多买卖都是朝廷专营,比如货币本身、武器、茶、酒、盐,即将出来的茶油等等,虽然铸币的利润非常大,而且成本不高,但是将会受到铜矿的束缚,而贸易是无止境,是无限度的,一个机缘巧合可能一年就能赚钱上千万两白银,这也是经济定律,利润是和风险相向而行的,利润越高,风险就越大,利润越平稳,风险就越低,但是我大宋经济已经到了瓶颈,这个瓶颈就是我们屡屡未能突破的货币危机,只有赌这一把,才能一劳永逸。”(未完待续……)
...





北宋小厨师 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草木竹石皆可为币
不得不说,这是一副非常令人憧憬的蓝图。【】
大家静静听着,但脑海里面不自觉的汇成了李奇口中说的那一幕幕。
现在秦桧终于是彻底明白为什么赵楷会答应赌这一把,很简单,因为李奇这一整套货币战略,直接与他心中的宏图大计相辅相成,若能成功,不仅能够强国、富国,还能削弱其它国家的实力,这就是他最想要的。
也许看上去,这似乎有些急了点。
但是一个人匆匆数十载,没人可以得到永生,对于赵楷而言,他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就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任何事情都不能犹豫不决,必须得果断,以免遗憾终身。
话说回来,李奇真的急了吗?
其实不然,他已经展现出了足够的耐性,他走的每一步棋,都是根据天下局势的变动而选择走哪一步棋。
看上去好像是他影响了世界,其实不然,而是他跟着世界的变化在走。
他走的每一步都是非常踏实,没有一步是在急于求成,在金兵南下前,他知道北方是很难守住,于是他放弃了黄河以北那么一大块地,着重发展江南。
他很早就知道铜币将会淘汰,货币本位一定是往高处走,但是他更加知道,不管任何事长风(cf)(wx).,你都得遵从一个规律,那就是供需关系,是先有需求,才会有供应的,当时的经济还没有达到迫切需求更高价值的货币,所以他在加大生产力,因为他知道当生产力加大了,原有的货币满足不了经济的增涨,新的货币才会出现,而且他还在一直压制银币,不断的利用货币优势,贬低金银。这一贬就是好几年,他一直都是在忍着。
一个人是无法改变世界的,不管你是不是穿越者。
从最开始的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不是某一个人创造出来的社会。
而是一个供需关系促成的。
也就是说不是李奇嚷嚷着要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那就可以完全进化,即便他上知天文地理,下知未来千年,这也只是一个狗屁不通。
任何阶段的文明跳跃。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好比从封建主义进入资本主义,那必须得工业、商业、政治、农业等等一切的进步才能促成的。
推动这一切的是什么,当然就是利益。
当人类渴望更多的时候,那么他们自然就是想尽办法去得到更多,所以蒸汽机就应时诞生了,当工业革命发生了。技术日新月异,满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条件,人类文明才发生了进步。
还是那句老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也是李奇提出以商强国的主要原因,因为他始终觉得道德只能提升人类的内在,但是不足以促使人类的进步,只有当人类更加渴望利益的时候。才能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这才是李奇的经济建设的中心思想。
而李奇只是将自己摆放在一个催化剂的位子上,他能做的比起大环境的变化,其实是不值一提。他只是解开一些进步的束缚,靠着自己先进的知识,让人类少走一些弯路,人类的进步是无法阻止的,而李奇做的只是加快了这个进程。
究竟李奇能否在有生之年,看到一个崭新的文明诞生,他也不知道,他也从未奢望过什么资本主义,什么社会主义,如果没有出现,那就证明还不到时候,到了时候,自然就会出现,什么事都可以急,唯独这事是急不来的,如果人类还不需求这么一个先进的文明,那么就不会供应一个先进文明给人类。
但是现在大宋正走在一条革命的路上,是在进步的路上,这就足够了,结果怎样,他不会去想,因为理想和现实相差甚远,尊重现实,就是一个商人基本素养。
“现在你们都应该清楚了吧。”
一直沉默的赵楷终于出声了,他扫视几人一眼,正色道:“治国、强国、富国,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许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大宋已经非常富裕了,可以暂缓变法,也有很多百姓满足于此,他们可以满足,但是朕和你们不能,如果你不进步,别人都在进步,那么你就在退步,只要朕还坐在龙椅上,那么变法就会一直持续下去,枢密使有句话说的非常好,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存在,不管是人,还是国家,只有不断的趋于完美,既然如此,那这条道路就是无止境的,朕也希望你们能够跟朕一样,不要满足过去,不要满足现在,更加不要满足未来。”
有什么样的君,就有什么样的臣。
此话一出,就奠定了赵楷的国策,那就是不断的变法,求强,求富,求一切。
如果你不能跟上皇帝的脚步,那么你就应该退位让贤,秦桧、郑逸等人都明白这一点,急忙起身道:“臣等谨记皇上的训言。”
赵楷点点头,道:“还有一点,为什么朕一直隐藏此事,因为枢密使的这个计划已经启动了,那么就成为了我国得最高机密,尔等一定要切记,不要透露半点风出去,若是朕听到有半点流言蜚语,那尔等就不仅仅是脱下这一身官服这么简单了,朕一定会让你们为这个计划陪葬的。”
不管私交再怎么好,在公事上面,赵楷从不开玩笑,他既然这么说,如果你敢去试的话,那么结果一定会跟他说的一样。
“皇上请放心,臣等定当铭记于心。”
赵楷点了下头,道:“你们先下去吧,哦,枢密使留下。”
“臣等告退。”
秦桧退出的时候,不自觉的瞥了眼李奇,目光透着一丝担忧,一旦启动这个计划,那么李奇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心中暗叹。在这方面,我恐怕是无法赶超他了,不过任何计划都必须要有执行者,而这个计划如此复杂,一般人肯定也做不到,看来我只有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了。
等到他们都退下后,赵楷轻轻松了口气,望着李奇苦笑道:“你说朕应该为朕有一群这么聪明的臣子感到高兴,还是郁闷?”
李奇呵呵道:“是高兴,还是郁闷。不在于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而是在于君主。”
赵楷哦了一声,道:“此话怎解?”
李奇道:“若是昏君能臣,那么臣就会高于君,轻则就把持朝政,重则政变,而明君庸臣,又有心无力,同样也是失败。明君贤臣,四海升平,国富民强,皇上应该问问自己。究竟是高兴,还是郁闷。”
这言下之意,就是臣聪明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君主得驾驭的住。
赵楷心如明镜。自信的他怎会怕这些,但是他也没有表露出来,只是哈哈一笑。道:“看来再刁难的问题,也难不倒你金刀厨王。”
李奇摇摇头道:“我可没有这么厉害,还是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
赵楷饶有兴致的问道:“例如?”
“如何才能赚更多的钱。”李奇愁眉苦脸道。
说罢,君臣二人皆大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赵楷正色道:“其实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朕的心头。你说的很对,人往高处走,经济和货币同样也是往高处走,这是一个自然规律,那么银之后,想必就是金了,但是金之后了?”
李奇呵呵道:“皇上,你这也太贪心了,我们还处在一个用铜的时代,你就想到金之后了。”
赵楷笑道:“未雨绸缪应该不是什么坏事吧,未来可不是用来满足的。”
“皇上说的很对,有些事也应该未雨绸缪。”李奇点了下头,道:“不知皇上可还记得独孤求败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赵楷稍稍一愣,道:“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以此无剑胜有剑。”
李奇笑道:“其实武学之道,也可以放在货币之道上面,货币究竟是什么,只不过是全人类需要的一个东西,关键就在于这个“全”字,是金是银是石头都不重要,只要天下百姓都认同它,哪怕是一张纸,它同样也可以是货币,任何价值都是人类赋予的,而货币的最高境界和武学的最高境界一样,那就是返璞归真,”
赵楷略微惊讶道:“你说的难道是交子?”
李奇点头道:“不错,但是用纸币来形容或许会更贴切。”
“纸币?”
赵楷可以理解铜银金的进化,但是金回归到纸币,这他就有些理解不了了。
李奇道:“我很久以前就说过,钱票的价值在于方便,但是这钱票本身是不具有价值的,而是货币赋予它的,它只是一个替代品,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这就是纸币存在的意义,人类总是会朝着更加方便的生活前进,那么纸币的出现就是大势所趋,只要我们按照货币储存量发行纸币,那么纸币很快就能风靡全国,甚至于风靡全世界,这也是货币战略的最高境界。”
赵楷猛抽一口冷气,道:“最高境界?”
李奇点头道:“正是如此,如果现在就是金币时代,而我国的金储备量占有全世界的八成,但是我们国家的人口只占有全世界人口的两成,那么就还有六成的人口是没有货币的,简单来说,就是这六成人口的国家没有金储备,但是他们有人,有生产力,能够创造出价值,他们是有资格拥有货币的,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利用生产力就兑换我国的货币,而我国货币是与金储存量相应的纸币,他们就只能用我们国家的纸币,当全世界的人都用我大宋的纸币,那么大宋也就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宰,因为任何国家的百姓的生活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当初秦始皇为了统一全国,首先统一的就是货币,一旦货币统一,就算他们表面上还是**的,其实已经被统一了。”
赵楷听得双目绽放出兴奋的光芒,就凭这一番话,已经坚定他走上货币之路的信念。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




北宋小厨师 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宗望西征(上)
这年头谁跟大宋玩经济掠夺,那无疑是在找死,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样的,国家也是如此,谁若是敢在当下与金国武斗,那同样也是自找不痛快。【】
这是一个道理。
完颜宗望一路西征,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因为这周边只是一个个小部落,就算联合一起,也打不过金军,最关键的是,完颜宗望没有动用武力,甚至没有扰乱这一地区的治安,只要你们答应归顺我大金,这就行了,这就是完颜宗望从汉书里面学到的---仁者无敌。
因为在完颜宗望眼里,这些部落已经是他们大金的子民,所以没有必要对自己的子民动用武力。
原本那些部落得知金国大军又来了,真是吓得魂不附体,可是当见到金军恁地友善,心里是大大松了口气,送给金军不少军备物资,表示愿意归顺大金。
这一路行来,金国没有花一兵一卒就扩大了不少版图,很快就达到了高昌回鹘的边境。
这高昌回鹘就是在后世吐鲁番这块地,这可是往西扩张的战略要地,几条要道都要经过高昌回鹘,可以说是金国去西边的必经之路。而高昌回鹘跟其它的部落不一样,它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有着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民族意识非常强。
完颜宗望还是如同以往一样,没有出兵进攻,而是派使臣前去招抚。
但是一连过去了半月,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使臣也没有回来。
金军上下开始有些不淡定了,是好是歹倒是给个信呀,再怎么使臣也应该回来了吧。
大帐内。
这高昌回鹘的沉默。让完颜宗望的大帐也显得有些沉默,好像现在就一个选择了,就是出兵了。你绕开高昌回鹘,往漠北走。那得绕很远的路。
刘彦宗快步来到帐内,道:“二太子,大事不妙了,我刚刚得到消息,原来在我们派使臣前去不久,西夏、耶律大石同样也派了使臣前去高昌回鹘,看来他们都想拉拢高昌回鹘。”
帐中的大将们听了,可不得了了。心里都想,这半月肯定就是白等了。
先锋将奔睹就起身道:“都统,我想那高昌小儿肯定已经归顺西夏或者耶律大石了,想必我们派去的人,也已经被他们杀害了,区区高昌回鹘,何须都统烦恼,还请都统给末将一万兵马,末将愿立军令状,定取那毕勒哥小儿的项上人头前来送给都统。”“末将也愿前往。”
......
一干将士纷纷请命。这年头金军就是骄横不可一世,其实他们早就浑身发痒了,可是没有敌人让他们打。那些部落投降的比他们的马儿还要快一些,其实话说回来,他们才不想那些部落投降了,要是直接进攻的话,什么牛马女人,任他们挑选。
只是完颜宗望下了死命令,决不能擅自动武,这可是完颜宗望啊,谁人敢不听。
完颜宗望望着这一群爱将。风轻云淡的挥挥手,道:“你们先坐下。若是开战,不用你们请命。我也会派你们前去,不然我带你们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一干将士相互望了望,然后又坐了回去。
完颜宗望又朝着刘彦宗问道:“彦宗,你觉得高昌回鹘会怎么做?”
刘彦宗道:“我以为高昌回鹘一定归顺一方。”
完颜宗望点点头道:“你与我想的不谋而合,如今我大军压境,如果高昌面对三方势力的拉拢都置之不理的话,那么我军一旦进兵,谁也不会来帮助他们,要么他就归顺我大金,要么他就联合耶律大石或者西夏一同抵御我们,但是你认为高昌会怎么选择呢?”…
刘彦宗沉吟半响,道:“这还真不好猜,但是我想耶律大石目前还没有站稳脚跟,没有很强的实力,所以我估摸着高昌回鹘会在西夏和我们之间选择。”
完颜宗望又点了几下头,突然朗声道:“但是我以为高昌回鹘一定会归顺我们的。”
一干将士听得一愣,你这是从何而来的底气啊!
完颜宗望继续道:“原因很简单,高昌回鹘曾同时向辽国、南朝称臣,虽然这只是表面上,其实他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其中可是大有文章,为什么高昌回鹘自始至终都没有向西夏称臣?原因有二,其一,因为西夏一直觊觎高昌的土地和财富,西夏一直在跟南朝打仗,当国内空虚时,他们就会将目标转向西边,而且西夏也从高昌回鹘抢夺了不少土地,两国曾发生多次小规模战争。
其二,高昌回鹘看不起西夏,南朝当初虽然兵力不强,但毕竟是中原大国,而辽国当时是鼎盛时期,两国版图都非常大,西夏不过也是一个小国家,版图不比高昌回鹘大多少,甚至还要小,再加上两个民族之间也有不少矛盾,所以高昌回鹘能够向南朝、辽国称臣,但是绝无可能向西夏称臣,也不与之达成联盟,因为他们了解西夏也不能与我大金抗衡,一旦开战,西夏肯定会让他们冲到前面,然后坐收渔翁之利,除非南朝也来插一脚,不然高昌回鹘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我们大金。”
大将活里改道:“可是为什么高昌回鹘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呢?”
完颜宗望呵呵道:“这是因为我大金建国不久,而当初宗翰西征时,肯定是大肆抢掠了一番,这让高昌回鹘对我们始终有所保留,他们怕引狼入室,故此犹豫不决。”
顿了顿,他又道:“我知道你们都想没有将高昌回鹘放在眼里,但是你们要明白,一旦开战,我们面对不仅仅是一个高昌回鹘,而是耶律大石、西夏、高昌回鹘的联军,他们为了自保一定会暗中支援高昌回鹘。若胜,必定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如果我们的目的就是冲着高昌回鹘来的。那么也可以开战,可是我们有更远大的目标。所以我们必须保存实力,而且在这河西走廊,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立足点。
东边西夏不可能会让我们驻兵,西边耶律大石就更加不用说了,只有高昌回鹘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藩国,我们也非常迫切的需要高昌回鹘,以此做支点,东可征服西夏。西可进军西域,南可出兵河湟,所以这个战略要地,我是势在必得,但是若要开战的话,哪怕我们一战不败,至少也得三个月,如果花一个月耐心等待,我们便可不费一兵一卒就可进驻高昌回鹘,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做?”
这一番话说得底下大将是心悦诚服,齐声道:“一切谨遵都统命令。”
完颜宗望笑道:“在汉书三国演义里面曾有一回唤作三顾茅庐,足见招抚一人或者一个国家。诚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你们下去吩咐弟兄们耐心等待,切不可闹事,谁若敢过边境,就休怪本都统不讲情面。”
“末将遵命。”
其实自从完颜宗望追随父亲完颜阿骨打起兵以来,他凭借的不是一味的武力征服,在那个过程中,他就喜欢招抚辽国旧将。能不用武力尽量不用武力,并且给予这些辽国旧将非常好的待遇。也可以说是礼贤下士,当然。他也是看人来的,如果这人品行不好,向郭药师那样的,那他在战后,就会让你去草原放羊牧马,像刘彦宗这样的人才,他就会留在身边重用。
这就是他跟完颜宗翰最大的区别,完颜宗翰其实也非常精明的,当初完颜阿骨打有意将云州也归还给大宋,但是完颜宗翰就极力反对,这云州可以牵制西夏和大宋,可不能还,甚至还拿着云州做借口,问大宋索要钱财,他崇尚的是武力至上,直接把你征服,什么招安、诱降,这永远都是他的第二选择,或者说是为他的进攻做铺垫。
但是没有办法,完颜宗翰实力太强了,几乎是战无不胜,最大的一次失败,也就是被李奇阴的那一回,这任性一点又有何妨。
......
......
其实现在最为难的不是完颜宗望,而是高昌回鹘的国王---毕勒哥。
其实自打得知完颜宗望西征,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因为他的国家地理位置太好了,好到什么程度,在高昌回鹘以东,不管是哪个国家西征,那一定与他有关系,这不用想也知道。
果不其然,转眼间,这金军就已经到了边境了,国内人心惶惶,毕勒哥也不知道该如何办是好,打肯定是打不赢的,他也不想打,现在国内百姓安居乐业,谁想打仗呀。
更为关键的是,耶律大石的使臣、完颜宗望的使臣,还有西夏的使臣同时来到高昌。
金国使臣当然是招抚来的。
西夏使臣虽然不是来招抚的,但也差不多,是来结盟的,让高昌回鹘别归顺金国,金国不可信,我原本都是他的邦国,但是也被逼的独立了,跟我结盟,我们一同抵御金国的入侵。
耶律大石同样也是派人来结盟。
身为国王的毕勒哥有些受宠若惊,自己什么时候就变成了一个香饽饽了,你争我抢的,但这个决定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国家,毕勒哥也不敢轻易决定。
这一旁的大臣就提醒毕勒哥,你要么就决定下来,如果你还没有决定,千万不要将他们的使臣放回去,因为一旦你放回去,那么三方都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各自都会猜测你可能投靠其余两方了,万一打起来了,那可就坑苦了咱们自己啊。
毕勒哥心想也是这么一个道理,于是将三国使臣全部软禁。
但是过去了二十天,这好歹也得有一个结果了吧。
这一日,毕勒哥召集群臣开始最后的商议,我们国家将何去何从?
ps:求月票,求推荐。。。




北宋小厨师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宗望西征(下)
这高昌回鹘可也是游牧民族,虽然它也受到中土文化的影响,但是风俗还是偏向西域的,回鹘不同于宋朝,特别是宋徽宗时期的宋朝,记得当初金兵南下时,宋徽宗只想逃跑,根本没有想过任何抵抗,而如今虽然金兵同样大军压境,国内也是人心惶惶,但是朝野上下没有丝毫逃跑的念头。.
他们的士兵也是非常强悍的,是不惧怕金兵的,要是换成是宋徽宗的话,早就俯首称臣了,可问题就在于,是否真的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作为回鹘国王毕勒哥,他心中也是非常纠结,询问道:“各位,如今已经过去半月有余,三方的耐性差不多也快耗尽,要是再拖下去,恐怕对我们非常不利。”
一个大臣就道:“金军精锐远道而来,绝非是来这看风景的,他们要求驻兵于我国,虽然他们承诺了许多,但是如果他们不守信的话,我们将会是引狼入室,其后果不可估量,还望亦都护三思而后行。”
此人名叫图图罕,官居大伯克,这大伯克在回鹘可是非常大的官。
又有一人道:“我赞成图图罕之言,金军虽然是精锐,不过也六七万人马,长途跋涉来此,本就人困马乏,我们若是联合耶律大石和西夏,可与之一战。”
1...4445464748...1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