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待卿之以诚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秦墨兮
在小姑娘瞪眼看向他的时候,文旭太子还觍着脸笑:“你皇兄不吃,本太子帮你吃啊!”
文旭太子太过厚颜无耻,气得小姑娘双手叉腰,杏目圆瞪:“本公主又不是给你夹的!你要点脸好不”小说3800
文旭太子也不恼,直接笑眯眯地反问一句:“要脸有肉吃”
经过之前那一连串事情,文旭太子这会儿算是看出来了,他若继续在这饭桌上闷着当雕塑,这顿饭他就别想吃痛快了!
瞧着自己面前这清一色的素菜,再瞧瞧凝胭公主面前那清一色的诱人荤食,文旭太子痛定思痛:罢了!为了自己的五脏庙,幼稚就幼稚罢!
如此思索着,打定主意的文旭太子干脆站起身,端起他面前的那副碗筷,绕了大半张桌子走到了原本坐在他对面的小姑娘身边,一撩衣袍便在小姑娘隔壁的那个位置坐了下去。
瞪眼瞧着文旭太子这一番动作,小姑娘眨巴眨巴眼睛,不解:“你坐过来干什么”
文旭太子斜了傻不拉几的小姑娘一眼,抬手夹了一筷子糖醋排骨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回了一句:“吃肉啊!你这边有肉!”
一听这话,小姑娘顿时眼睛都瞪圆了:“这都是本公主的!!”
将嘴里的骨头吐出来,文旭太子又伸筷子去加了一块盐煎肉,往嘴里塞的同时还不忘回怼:“怎么就都是你的了!太皇太后留了本太子用膳的!”
见文旭太子将宣昭太皇太后搬了出来,小姑娘也不和文旭太子正面刚了,直接冲着她对面正默默夹菜吃的慕翎太子就委屈兮兮地喊:“皇兄!他欺负我!抢我肉吃!!”
被莫名点名的慕翎太子一愣,已经塞进嘴里的一块芹菜嚼也不是不嚼也不是。
而饭桌前的主位上,眼瞧着三个小辈当着她的面就嬉闹起来了,似乎完全没将她这个长辈放在眼中,宣昭太皇太后却半点都没生气,反而笑呵呵地观望着。
在这一刻,宣昭太皇太后就是一个很普通又很温和、平易近人的长辈。
要说起来,别看宣昭太皇太后在人前总是端着一副威严不可侵犯的架子,一举一动间皆大度得体、礼仪端庄,私底下的宣昭太皇太后其实真没那么多礼数和讲究。
此前就说过,宣昭太皇太后出生于“诸侯之乱”末年,虽然那时天下大势已基本趋于平定,却仍旧有不少地方战乱不断,还有流寇作乱。
在宣昭太皇太后还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便死在了战乱里,导致宣昭太皇太后小小年纪便吃尽了人间苦楚,生生在那个战火纷飞、流寇作乱的年代里养成了个小年老成、临危不惧的性子。
虽然自年轻时嫁给宣昭帝以后,宣昭太皇太后的日子便越来越好了。尤其是在其后来垂帘听政的那五十余年里,撇开那些糟心事不提,那日子过得,真是要多舒畅就有多舒畅!
可是宣昭太皇太后是打小就苦过来的人,年幼时饿急了不但挖过野菜、扒过树皮,甚至还从狗嘴里抢过吃食!
像宣昭太皇太后这样一个打小就为了“活下去”而四处奔波的人,在嫁给宣昭帝之前大字都不识得几个,更遑论那些中看不中用的礼仪
第104章 无尘大师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待卿之以诚 ”查找最新章节!
宣昭太皇太后最初嫁给宣昭帝的时候,与丹衢城里那些个心高气傲的名门贵女们融不到一块儿去,便总是被明里暗里地嘲笑。
诸如野蛮粗鲁、不懂礼数、笨口拙舌、粗鄙不堪之类饱含恶意的词汇,宣昭太皇太后当初听了不知几何。
一开始宣昭太皇太后是听不懂这些词汇的意思的,便也没在意过。
后来宣昭太皇太后听懂了,却依然是一笑了之,依然丝毫都没在意。
不得不说,这若是换成旁的人日日被人在背后如此议论,怕是早就心态崩溃了。
可宣昭太皇太后想的却是:她幼年失怙,从没人教过她什么是“礼仪”、“礼数”,那些人并没有骂错她。可她就算不懂那些“礼仪”、“礼数”,不也这么活过来了不也一样嫁给宣昭帝做了这人上人可见这不通礼数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再则,自打嫁给宣昭帝,为了不给宣昭帝丢人,宣昭太皇太后暗地里一直很努力地在学习丹衢城里那些个繁琐的礼仪。
可是学来学去的,宣昭太皇太后最后算是琢磨出来了,所谓“礼仪”其实就两句话——
“这个不行”和“那个不可以”。
后来宣昭太皇太后好不容易将丹衢城里的那些个繁琐礼仪都学会了,宣昭帝薨逝了。
为了撑起这锦氏的江山;为了震慑群臣;为了稳固幼帝的帝位,时年不过二十多岁的宣昭太皇太后不得不成天端着架子装威严、装高深莫测。
此后的五十余年里,宣昭太皇太后在人前再也没有笑过……
可谁又曾想过,那个成日里板着脸垂帘听政,一举一动似皆可威震四方的太后娘娘,其实才二十多岁,正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恣意快活的年纪啊……
宣昭太皇太后最终虽以其一己之力撑起了锦氏的江山,可如今再回首过往垂帘听政的那五十余年,宣昭太皇太后有时想想,自己都觉得自己真的挺不容易的!
如今好不容易退居慈安宫颐养天年,再也不用操心这个操心那个了,还不允许宣昭太皇太后放飞下自我
因为有文旭太子和凝胭公主这两个闹腾的活宝在,这一顿饭宣昭太皇太后表示她吃得很开心,看得更开心!
饭后,宣昭太皇太后本想再同三个小辈说说话的,可饭桌上的残羹冷炙才收拾下去,就有宫人进来禀告:“太皇太后,无尘大师来给您讲经了。”
随着这声禀告声响起的,是一声低沉有力的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随着这声佛号落定,一位辨不出其年纪,但五官相貌颇清秀,穿一身简朴的土黄色僧袍,肩头斜背着一个土黄色布袋,脚踩土黄色罗汉鞋,头顶不多不少点着九个戒疤的僧人不疾不徐地踏步进了殿内。
这厢,坐在殿内主位上的宣昭太皇太后见到来人便是精神一振,竟亲自起身去到了殿门前相迎,还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唤了一声:“无尘大师。”爱啃书吧
华熏国的宣昭太皇太后信佛,这是当今天下四国众所皆知的事情。而这位连宣昭太皇太后都要恭敬地尊其一声“无尘大师”的僧人,亦在佛门之中颇有威望,可谓一呼百应。
这位无尘大师不但著有著名佛经《四海荒经》,且医术精湛,却因不理红尘俗世而行踪飘忽不定。
据说世间多有信徒想要听这位无尘大师讲经,却因遍寻不得其踪迹而被迫放弃。
宣昭太皇太后也是几年前去往丹衢城外西郊的白马寺拜佛时,在白马寺内偶然得遇了这位无尘大师,并有幸听这位无尘大师讲了一场精妙绝伦的佛经。
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宣昭太皇太后的胆识与智谋远非一般人可比。
例如:在所有信徒都沉沦于无尘大师讲解的经文中时,宣昭太皇太后却与无尘大师来了一场现场论佛!
那次伦佛到最后,这位无尘大师许是觉得宣昭太皇太后很有慧根,与佛有缘,便与宣昭太皇太后做下了每年入宫一次为宣昭太皇太后讲经的约定。
而这个“每年入宫讲经一次”的约定迄今为止已经履行了四年了,今年是第五年。
尽管这位无尘大师每年才入宫一次,可因为宣昭太皇太后尊崇他,所以这位无尘大师每次入宫几乎都是长驱直入的。当然了,这个“长驱直入”只限于宫门往慈安宫的方向。
对于亲自到殿门前来迎接他的宣昭太皇太后,双手合十地举着的无尘大师面上没有半分的受宠若惊,只是一如往昔那般微垂着双眸,声音淡然无波地道了一句:“贫僧应约前来与施主讨论佛法。”
宣昭太皇太后依旧维持着双手合十的动作,却转眼看向了跟在她身后出来的徐嬷嬷,温声吩咐:“雯月,你送阿鸳和小凝胭他们出去罢。”
徐嬷嬷恭敬地应了一声“是”便转身回了殿内,笑眯眯地招呼了仍旧在殿内坐着的慕翎太子和凝胭公主、文旭太子就往殿门的方向走。
而这厢,宣昭太皇太后又看向那位无尘大师,如是神色恭敬且虔诚地道:“还请大师移步后殿佛堂。请。”言罢,宣昭太皇太后率先往后殿的方向走去。
无尘大师先低声念了声佛号,这才迈步跟着宣昭太皇太后往后殿行去。
慕翎太子和凝胭公主、文旭太子都知道宣昭太皇太后信佛,眼下来的这位还是闻名当今天下四国的无尘大师,宣昭太皇太后自然是要先招待无尘大师的。而他三人对佛法并无多大兴趣,便十分乖巧地跟着徐嬷嬷往殿外走。
在与往殿内走的宣昭太皇太后错身而过时,慕翎太子和凝胭公主、文旭太子三人都很乖巧地同宣昭太皇太后道了别。
宣昭太皇太后温声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之类的话,便笑着让三个孩子离开了。
三个孩子本是并肩而行的,奈何慕翎太子和文旭太子人高腿长,没走两步他二人就走到凝胭公主前头去了。
凝胭公主正想迈着她的小短腿去追赶走到她前头去的二人时,却听见一道低沉有力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这位小施主请留步。”
第105章 无尘大师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待卿之以诚 ”查找最新章节!
“这位小施主请留步。”无尘大师此言一出,不止是被喊话的锦画堂停住了脚步,就连往后殿的方向走的宣昭太皇太后;往殿门的方向走的慕翎太子、文旭太子和徐嬷嬷俱都停住了脚步。
锦画堂到是想装作没听见那声“留步”,可是不行啊——
没听见人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在喊“小施主”呢!放眼整个慈安宫正殿,还有比她年纪更幼小的吗且这会儿就她站在那位无尘大师身边,想装作对方喊的不是自己,难啊!
走得好好的突然被人喊住,感受着那几道投注在她身上的视线,锦画堂到也从容淡定,只是稍稍调整了一下情绪就抬头看向了站在她身旁的那位年龄不知几何的僧人,笑得一脸天真无邪:“不知大师喊本公主何事”
“南无阿弥陀佛!”辨不出其年纪的僧人如是声音低缓地念了声佛号,这才不疾不徐地说道:“小施主可知佛曰‘三世’,上一世、这一世、下一世。今世是上一世的业力积累导致今世的我,今世的我的业力也将成就下一世的我。”
无端端地被一个僧人喊住讲什么“上一世、这一世、下一世”的,若是换作一般人,估计也就茫然一会儿就过去了。
可锦画堂听了无尘大师这话,内心深处却隐隐升起了一股忐忑、不安的情绪。
关于这位无尘大师,锦画堂上一世的时候虽从未曾见过其本尊,但多多少少的也曾听过一些与之有关的传闻。
并非锦画堂有意要关注这位无尘大师的动向,相反,上一世的锦画堂就是个不信佛、不礼佛,甚至目中无佛的货。可架不住这位无尘大师的名号实在太响亮,信徒者众,锦画堂想不听说都难!
只不过,上一世的时候锦画堂虽听了不少关于这位无尘大师的传闻,但锦画堂真正能记住的,也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条。
细细思索一番,锦画堂记得那些传闻中有一条是这么说的:无尘大师佛法高深,乃佛祖坐下弟子转世,专为普度众生而来,其一双慧眼可勘破世间一切真相。
一双可勘破世间一切真相的慧眼啊……
古人云:老而不死是为贼,死而不僵是为妖。
锦画堂扪心自问:死而不僵就算是妖了,那她这种情况呢
本该死去的人非但没有死,且还回到了过去的自己身上。这算不算是妖
又有古人云:人生有魂气,有魄气,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魂气归天,此之谓神。合鬼与神而享之,教之至也。
虽然锦画堂清楚地知道她不是鬼,可她死后确实未入冥府。
按照佛、道两教的说法,她这就算是脱离了本该有的六道轮回罢
她确信自己不是妖,更不是鬼。可她这种情况怎么看都是妖异之相啊!168小说
一个身怀妖异之相的人,对上一个修佛的僧人,还是位名扬天下的高僧……
尽管凝胭公主从不信佛,可此时此刻,向来骄傲的凝胭公主就算再不想承认她害怕了,也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是有些怂了,心跳都比平时快了不少!
可她能怎么办她也很无奈啊!!
只是心中虽隐隐不安着,可面上,锦画堂却始终维持着那副天真无辜的笑容,软软糯糯地问着:“大师这是在与本公主讲佛吗可是本公主虽敬佛,却不信佛,对礼佛也无甚兴趣,并不想做大师的信徒,大师怕是要失望啦!”
一旁的文旭太子听见锦画堂这话,一双勾人的凤眸不由得弯了弯,憋得都快内伤了才把涌到唇边的笑意给憋了回去:当着一个僧人的面说她不信佛什么的,这事儿也就凝胭公主能干得出来!
那厢,穿着一身简朴的土黄色僧袍的僧人不但辨不出其年纪,面上亦瞧不出喜怒。
双手合十的僧人始终面色平淡无波,声音低缓且不疾不徐:“小施主多虑了。佛,是讲给心中有佛者听之。小施主心中无佛,贫僧又岂会强人所难。”
凝胭小公主眨巴眨巴她那圆溜溜的大眼睛,笑得一脸天真地反问:“既不为给本公主讲佛,那大师喊住本公主作甚”
双手合十的僧人并未直接回答小姑娘的疑问,而是低垂着眉眼,自顾自般念道:“佛曰: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才能换今生一次的擦肩。所谓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便是如此。”
凝胭小公主继续眨巴眨巴她那圆溜溜的大眼睛,仰着头,依旧笑得一脸天真:“大师这话听着好生高深,本公主听不太懂啊!”
“南无阿弥陀佛!”双手合十的僧人面容沉静,声音低缓地念了声佛号,这才不疾不徐地回答:“小施主心中虽无佛,能与贫僧相遇,便是与我佛有缘。”
一听无尘大师这话,文旭太子差点又没憋住笑,忍了又忍才将翘起来的嘴角给压下去。
不动声色地抬手扯了扯站在他身旁的慕翎太子的衣袖,文旭太子与其附耳悄声道:“这位无尘大师估摸着是瞧上你家小皇妹了,怕是想度她入空门哟!”
回答文旭太子的,是慕翎太子直接甩给他的一个白眼,再加一句只有他们二人才能听清的:“你唯恐天下不乱是吗”
怼了文旭太子一句,慕翎太子觉得心里舒服多了。可是一转头,瞧着自家那个冲着初次见面的无尘大师也能笑得一脸天真无邪的小皇妹……
慕翎太子忧愁得皱了起了眉头:这丫头真是一点防备心都没有!冲着一个陌生人笑得那么欢作甚虽说无尘大师是闻名当今天下四国的高僧,可那也是陌生人啊!!
与作壁上观的文旭太子和满心忧愁的慕翎太子不同,一直在旁边安静地侧耳聆听的宣昭太皇太后听了无尘大师的话,却是立时眼睛都亮了,不等凝胭小公主说话就笑着问:“无尘大师可是觉得我这玄孙女有慧根,想传授佛法与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