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檀月
小书生记忆力是比寻常人好上许多,可他却是惯爱谦虚的人,只摇首道:“并非过目不忘,只是熟悉而已。科举考试涉及的书目不多,就那么几十本,看多了便也记住了。”
敢说出这样话的人,都不是靠纯粹的“多读多看”记住的——试想几十本书目,要读上多少遍,才能把书中所有的文字都印刻在脑子里
姚晁拾起心思,又温声开口:“这几日事务繁忙,没能顾得上你,家中冷锅冷灶的,让你连饭都吃不好,是我的疏忽。书房用得可还好纸笔够么”
余枝心中一暖,忙道:“够用,够用。二哥言重了!您肯把宅子出借,让我一个外人有安身之地,便已经是对我最大的照顾了。”
在姚殊出生之前,姚晁一直是家里最小的那个,也从小被大哥照顾着长大。
后来有了个妹妹,成了两个兄长一起对小妹关怀备至,姚晁早也习惯了照顾别人。
他语气和缓,俊逸的五官在橘色暖光下犹显和煦:“这有什么。阿殊说把你当作弟弟来看,你便也是我的弟弟。哥哥看顾着弟弟,天经地义——况我只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呢!”
这一席话说的余枝心中是又酸又涩,他抬起头来,看着姚晁的眸子,认真道:“我是家中独子,总共就得了堂兄弟几个,自小一起长大,如今却因为一个科考撕破脸皮……二哥,我们虽是萍水相逢,没有半点血缘关系,可不管是姚姑娘,还是林大哥也好,都对我照顾良多。我心中……着实感激不尽,无以为报。”
兔子一样的少年人鼻腔发涩,又悄悄红了眼睛,还寄希望于能被昏暗的灯光掩住。
姚晁眼尖,哪里瞧不出他异样的神情只是碍于少年人面皮薄,故作不知罢了。
他温声开导余枝道:“你涉世不深,一个人在外面,遇到些磕磕绊绊是正常的。再说了,从古至今,哪户人家没出过些兄弟阋墙的事情日后擦亮眼睛,长些心眼,便是了。”
余枝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听进去了。
看气氛有些沉重,姚晁便笑着说:“不是还未用饭过会儿阿桡和阿殊会带着孩子们过来,咱们今日好不容易人齐,也聚上一聚。余兄弟会喝酒么”
余枝滴酒不沾,见他问了,忙摆手:“在下闻着酒味就晕,从未喝过。”
姚晁哈哈一笑,又与余枝闲聊了两句,估摸了一下时间,道:“我在巡捕府上待了十日,身上都要长毛了……你且稍稍坐一坐,待我去洗个澡、换身衣服,想来阿殊他们也该到了。”
他一贯喜洁,这些天出了不少汗,夜里却只能用湿布巾擦身,当真难受极了。即便今日事情没有处理完,姚晁也想着该回家好好洗个澡了。
余枝闻言,忙道:“二哥自便,不用管我……我再看会儿书。”
姚晁瞥了一眼桌上翻开的一本山河志,便提醒他:“离灯近些,莫看坏了眼。”
见余枝乖顺地点头,他笑了笑走出书房,烧水去了。
……
等姚晁泡完澡,又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神清气爽地走出来时,姚殊几个已经到了。
前厅里灯火通明,姚殊和林桡低声说着什么,阿志有一下没一下推着三宝的摇篮哄他,阿思则乖乖坐在椅子上,同余枝一起解九连环。
远远瞧见了姚晁,姚殊笑着招呼他:“二哥,就等你了!快些过来。”
阿思尖叫一声,跳下了椅子,“登登登”小跑着冲了过来:“二舅舅!二舅舅。”
姚晁露出一个魅惑众生的笑,把外甥女儿捞了起来,抱在臂弯里,温声问她:“二宝,好些天没见舅舅了,想舅舅没”137
小姑娘亲昵地蹭了蹭姚晁的侧脸,甜甜道:“想!”
姚晁抱着穿着一身粉嫩的阿思上了桌,笑道:“今日这餐倒是十分丰盛——这是百味楼里的饭菜”
姚殊把碗筷摆好,又把汤锅上的盖子打开:“二哥眼力不错,正是百味楼的。阿桡回来的时候正好我们娘几个还未做饭,便让他去酒楼打包了些饭菜。”
林桡回应姚晁的目光,也点头道:“百味楼老板便是江苏人,听说了余枝住在我们这,还专门开火给做了几个菜。”
青桐镇上本地人都十分淳朴,生活也悠闲,百味楼的老板在北地待久了,也沾染了不少北方人朗爽的脾气。
知道了余枝的事情后,还特特嘱咐了姚殊,若是余小兄弟想家了,便带他到百味楼来寻他。
瞧见余枝坐在一边略显拘谨的样子,姚殊便对依偎在姚晁身边的阿思道:“二宝跟余哥哥坐在一起,帮阿娘照顾他好吗”
小姑娘乖乖地点头,被姚晁抱着放在了余枝身边,又听二舅舅打趣她:“余哥哥是看人家好看,才厚着脸皮叫哥哥吧那是余叔叔!”
阿思抬头,认真道:“哥哥叫余哥哥叔叔,我叫哥哥,余哥哥也答应了的。”
这一通哥哥叔叔下来,除了她自己,别人都绕晕了。
林桡坐在一旁,对女儿混乱的称呼也是十分无奈。
他招呼儿子道:“阿志,过来吃饭。”
三宝安安稳稳睡着了,雷打不动,阿志哄弟弟睡觉的任务完成,心满意足地在桌前坐了下来。
姚殊在一旁为众人填好饭,也坐了下来。
大家面前都摆上了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姚晁笑道:“好了,咱们一家人吃饭,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也不必客气,开动吧。”
姚殊笑意盈盈:“二哥不说两句”
室内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在橘色的烛光下,给人一种家的温馨感。
姚晁倒了三杯酒,把最少的那杯摆在了余枝面前,又递给林桡一杯,脸上带着柔和的笑意,举杯道:“阿殊和阿桡这些日子搬家事情多,我在巡捕府上又脱不开身,今日终于有了个松口气的时间,正好咱们余枝小兄弟也在——咱们三个兄弟碰一杯”
二人举起酒杯,姚晁又添了一句:“余枝小兄弟若是喝不了,意思意思就是了。”
林桡也道:“二哥这些天辛苦了,我和余兄弟敬你。”
三人碰了一下,众人便开始用饭了。
饭间闲话聊了不少,姚晁和林桡喝喝酒,吃吃菜,照顾到余枝,也没有多喝。
姚殊对姚晁道:“二哥也有半月没回去过了吧这些天大哥也要南下,若是你不忙了,便回家瞧瞧阿爹和阿娘,再说了,二嫂和二郎也该想你了呢。”
“这是自然,”姚晁点头,又看了一眼林桡,“等我和阿桡这边事情处理完了,就一起回姚家村去住两天吧。”
两个孩子也高兴道:“回去就春天了,两个表哥还说带我们去掏小鸟窝呢……”
姚晁看出余枝似有心事,稍一思索,便也明白了。
他举起杯来,跟余枝轻轻碰了一下,道:“余小兄弟不必担心,离春闱还有月余,不出意外的话,过几日你便能上路了。”
第124章 阿志没有在姥爷那里瞧见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 ”查找最新章节!
余枝双眼一亮,心神跟着姚晁的话走,不由也像他一样仰头把杯里的酒喝了下去。
他喝的急了,被呛了一下,咳嗽的脖子都红了。
姚殊赶忙给余枝盛了些汤,对他道:“不能喝酒就慢着些!二哥又不在意这个。快吃口饭、喝些汤,压一压嗓子里的酒劲。”
这半杯白酒下肚,余枝的脸肉眼可见地红了起来。
待他缓过这股劲,又看了看姚晁和林桡,目露期待地问:“二哥当真我过几日便能上京去”
剿匪的计划不能轻易泄露,即便是亲近之人,也是要保密的。
余枝是个聪明人,这些天也只管住着,虽然心中时时会有焦灼的情绪,却也克制着从来没有过问。
姚晁安抚他:“总有办法让你安然进京,也错不过春闱的,放心吧。”
就连林桡也点头道:“二哥说的是。”
听了两人这句准话,余枝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眉眼完全舒展开来,露出了这些日子以来第一个舒心的笑来。
就连阿志也在一旁给他打气:“余叔叔,阿娘说你的学问最好不过了,这次春闱一定可以中状元!”
余枝摸了摸男孩的头,笑道:“那我就承你吉言了!”
说起考试来,余枝又想起前些日子给祖父去的信,便对姚殊和林桡道:“姚姑娘、林大哥,我已经给家祖父去了信,说明了阿志的情况,想必他这些天也看到了信件的内容——虽尚未收到祖父回信,但我相信,家祖父定会十分欣赏阿志的。”
推荐阿志去靖阳书院读书一事,姚晁并不知情,闻言疑惑道:“不知余兄弟的祖父是”
余枝恍然,向姚晁解释道:“家祖父名余霈,现如今正事靖阳书院的院长。”
靖阳书院在江苏是最好的书院,而南方的科举也一直优于北地,姚晁闻言,叹道:“竟不知余枝兄弟是余院长的孙儿!失敬失敬!”
余枝有些差异:“姚二哥听说过家祖父”
姚晁瞪了姚殊一眼,解释道:“那是自然!也就是阿殊,连余家和我们姚家的渊源也给忘个干净!”
姚殊听了,忙正色道:“二哥此话怎讲”
姚晁放下了筷子,也严肃了神色,对众人道:“姚家祖上做官,虽然后来祖父一辈隐退归乡,我和阿殊的祖父与余老先生昔日还是有同窗之谊的。”
这话说起来有些难以置信,姚殊不由吃惊道:“这么巧吗”
姚晁摇头,对姚殊道:“许是当时你年纪太小,还记不得事……祖父生前与余老先生交游甚密,即便是到了姚家村,也常常与之互通信件。祖父过世时,咱们家还专门给余家去了信,余老先生的回信至今还在家里放着呢。”
他又对余枝道:“先前听阿殊说起你,我只没有在意,后来听你说起自己是江苏人,又提及靖阳书院,这才确定了。”
余枝也觉得十分惊奇,不由叹道:“这世界着实太小,兜兜转转,竟都是一家人!”
姚殊也笑道:“是啊!这就是缘分的奇妙之处吧。若是阿爹知道,我们歪打正着带回了余老先生的孙儿,恐怕也乐得开怀呢!”
原本一顿晚饭,竟演变成了认亲现场,就连万事不管己的林桡都感慨了一番:“也是阿殊心肠好,把余兄弟领了回来,不然也不会有今日的缘分。”
姚殊“噗嗤”笑出了声,美目轻轻瞪了林桡一眼,道:“怎么又成了我心肠好你这人,不会夸人便住嘴罢!”图播天下小说
林桡偏冷的眸子被暖光映照,看向姚殊时,明显地柔和了下来:“那我不说了。”
两个孩子云里雾里,不明白大人们之间变得过快的话题,只是依稀听出来,仿佛余叔叔的祖父和他们的曾祖父认识。
姚晁和余枝都高兴极了,尤其是后者,主动给自己的酒杯里倒上了满满一杯,端起了杯子:“姚姑娘、林大哥、姚二哥!我,我嘴笨,不知道怎么说话,却还是想敬你们三位一杯……也敬这无常的世事,竟把一件坏事生生变成了好事!”
姚殊也笑了,道:“要不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要不是余枝碰上这些糟心事,咱们也未必能相聚一堂。”
她给自己倒了些酒,随着众人举起了杯子:“敬缘分!”
这一杯酒下肚,余枝明显地感觉到眼前开始发晕。
姚晁看出他状态不好,便道:“好了,余兄弟今日不要再喝了,多吃些菜。”
余枝乖顺地点了点头,筷子戳了半天,终于夹起了一点鱼肉,放到了碗里。
又听阿志在一边问:“阿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呀”
两个孩子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等着姚殊的解释。
姚殊微微笑了笑,对两个孩子道:“说的是,有时候看上去不好的事情,可能会变成好事;而原本以为的好事,还可能是坏事。这里有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阿志和阿思齐齐点头,异口同声道:“想听!”
姚殊刚刚喝了一杯烈酒,感觉十分口干,便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林桡瞧见了,对两个孩子道:“阿娘每天晚上给你们讲故事,今天这个故事,阿爹来讲好不好”
阿志和阿思自然没有异议,小姑娘还满脸期待地说:“阿爹也要讲好听些!”
林桡听过姚殊给孩子们讲睡前故事,她声线柔和,会把原本平平无奇的故事讲述地跌宕起伏,格外吸引人的注意——
而在孩子们该睡的时候,她又会放轻了声调,很快就把阿志和阿思哄睡着了。
男人声音低沉,不像姚殊那样温柔,音色却仿佛上好的乐器一般,别有一番风味。
“这个故事出自《淮南子》,说的是某一日,近边塞的一户人家丢了马,众人都来安慰,可过了几个月,丢了的马竟带了胡人的骏马回家,旁人便又来恭喜。这户人家的儿子喜欢骑马,可胡人的马性子烈,有一次儿子骑马时,不慎跌断了腿骨……”
阿思吸了一口气,皱起了包子脸,脆声道:“丢马是坏事,后来变成了好事,但是最后,又变成了坏事!摔断腿多疼呀!”
林桡目光柔和,轻声“嗯”了一下,接着道:“故事还没完。这户人家的儿子断了腿,一年后的征兵便无法前去,恰好这一年胡人大举入塞,参军的十有九死,他也躲过一劫。”
阿思这才展颜,露出了笑来:“这个结局好!坏事又变成了好事!”
林桡的语气没有多少变化,好在故事本身不停翻转,足以吸引两个孩子的注意力。
阿志在脑海中回想了一下这个故事,越想越觉得有意思,便问林桡:“阿爹读过《淮南子》吗里面还有没有别的故事”
林桡点了点头,道:“《淮南子》中讲述了很多故事,像之前阿娘给你们讲过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里面都有。”
男孩一下子跃跃欲试起来,把炯炯的目光投向姚晁,姚晁忙摆手道:“这书二舅舅书房里没有——不过,阿志没有在姥爷那里瞧见吗”
第125章 烧书玩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 ”查找最新章节!
阿志回忆了一下,他把姚家的藏书翻了个遍,感兴趣的便拿来读,好像确实不曾见过《淮南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