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录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炎垅
“启禀圣上,信笺上说梁王只带了两三百随扈,并未带大批兵马。”
刘协这才转忧为喜,但随之他又疑惑起来,冯宇真有这么傻,竟然不带兵卒就敢入宛城无论如何,自己要做好准备。
刘协稍一思绪,便吩咐道“去令穰城大营给梁王放行。”他随之又下达诏令,布置妥当。冯宇入宛都后,只要他一声令下,便能将冯宇伏尸当场。
宛都西城门大开,黄沙铺路,水洒街道。汉室以迎诸侯王室之礼迎接冯宇。一行两百余人的队伍出现在宛都西面的天际线上。
冯宇也看见了宛都城郭,他勒住马缰,向着宛城眺望几眼后,便策马加速向宛都驰去。众亲卫护送着三十大车贡品,紧随其后,其中包括梁国悍将典韦。
冯宇很快就来到宛都城门下。尽管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纵马入城,但他还是跳下马来,牵马入城。在城门处迎接他的礼部官员皆是生面孔,冯宇一个也不认识,心中感慨道,看来,这些年刘协更换了不少人。冯宇又用眼角余光大量城头上下,发现汉军兵卒林立,戒备森严,明显是早有准备。
冯宇到达皇宫大殿之时,朝廷的文武大臣都已聚齐,汉天子刘协也端坐在宝座之上。冯宇的随扈还有那些贡品都被拦在宫城之外,另行安置。冯宇以三叩九拜之礼入得殿来,三呼万岁后等着刘协的平身赐坐。
谁知,冯宇在殿上跪伏了好几息,也未见刘协有动静。毕竟他为一方诸侯,王霸之身已经好多年,如今给人跪伏本就不习惯,又给人一怠慢,心里便来了气。
不过冯宇转念又一想,老子在这个世界也就这最后一次给人叩拜了,暂且忍一忍,索性将戏码演到底。于是,冯宇依旧低头垂目,跪伏在大殿的地板上等待着刘协的反应。两侧的汉廷大臣们都带着幸灾乐祸的表情,侧目注视着他。
这些人冯宇一样都不熟悉,他的岳仗蔡邕早已病故仙逝,汉廷当年的三重臣杨彪,朱隽,皇甫嵩也病故的病故,告老的告老,罢免的罢免。这些年来,汉帝刘协确实在自己这片小天地中,将权力牢牢的集中在自己手里。
很久,刘协方才开口缓缓说道“梁王,你我君臣有上十年未见了吧。”
“启禀圣上,臣记得上次入宛都是建安三年三月,距此已有十三年五个月有余。”
刘协微微笑着,这笑意看不出是冷笑还是真诚的微笑,又说道“但是此次召梁王入京可不是为了你我君臣之间叙旧的。汝可知道朕为何讲汝召来”
刘协连续两句话都强调君臣二字,冯宇自然是明白其意。
“臣不知。”
刘协表情突然一变,冷笑着说道“梁王这些年可是威风的紧啊,听说梁王扩边开疆万里。治下领土都远我大汉盛世巅峰时期要广阔。”
“完全仰仗托陛下的龙威,臣这些年确实收服了不少化外生番,化外之地。不过都是不毛之地,岂能与我大汉盛世相提并论。况且,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我梁国的边疆亦是大汉的边疆。”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说的好。但还有句对应的话,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但是汝似乎不屑于为我大汉之臣。”
冯宇微微一笑道“臣当年冒着万重风险,带孤军入长安将陛下从李郭二贼手中救出,将陛下和大汉朝廷安顿在南阳宛都。未对朝廷有任何悖逆之心,挟持之意。后二袁做乱,臣又联合天下诸侯,出兵出粮,剿灭二贼,护我大汉江山社稷。敢问陛下,什么不屑为大汉之臣的人会这样做”
刘协惊讶于冯宇还能从容不迫的反驳,一时哑口住了。不过,自有人会为他解围,立刻有一穿着三品大员官服的汉臣出列,向刘协鞠了一礼后,望着冯宇冷笑说道
“梁王,请问前些年,天子希望还迁故都,魏王曹操立刻将洛阳献了出来,而汝却拒诏不将长安还出,是不是拒不奉诏。现时,汝又再三拖延入京觐见。某且问你,汝可是有了谋反之心”
冯宇突然哈哈狂笑起来,这笑声不仅让百官,也让刘协感觉到毛骨悚然。冯宇突然站了起来,喝道“原来将孤召进京来,就是为了谋害于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年,我梁国北府军为了保障中原不再受北方草原胡虏之患。出兵远征漠北各方胡部,长安乃后勤重地,岂能为了天子一时思乡之念就前功尽弃更何况,为何曹操让出了洛阳,这么多年也没见天子有迁往洛阳之意汝等究竟是何意各自心里自然有数,你知,天知,某也知道”
冯宇这个突入奇来的举动将刘协也吓到了,半天说不出话来。那名三品大员指着冯宇,结结巴巴的说道“汝,汝是想反了不成,殿上武士”
他话还未说完,冯宇就一个箭步冲上前来,锁住他的咽喉。喝道“你是何人你算个什么东西”。那人胀红了脸,气若游丝的说道“我,我乃大汉大大司”,话未说完就被冯宇咯嘣一声捏碎了喉结和咽喉。
第473章 梁王反了
直到那三品大员的尸身软绵绵的倒在大殿的地板上,呆若木鸡的众臣才算回过神来。顷刻间大殿内就炸开了锅,呼叫之声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反了梁王反了”
“护驾,保护天子,快快护驾”
“殿上武士何在还不来救驾”
今日,大殿之外仅仅是比平时多部署了几十名侍卫,这对付赤手空拳的冯宇已是足够。更多的御林军和宫廷侍卫是部署在宫城门口,主要是为了防止冯宇的那些随扈在斩杀冯宇后,冲入宫城。
此时,刘协宝座左右的两名贴身侍卫挺刀挡在刘协面前,护住他的周全。殿门口的侍卫持刀拿枪蜂涌而入。
其中两人似乎是建功心切,奔跑的最为迅速,转瞬即到冯宇面前,其中一人吼道“王上,接刀”边说边将一把缳首利刃抛掷给冯宇。冯宇反手就接住了缳首刀的刀柄。
原来这两名御林军宫廷侍卫头目,是梁国安排在宛都很多年的内线,近十年来他们的任务就是潜伏,其身份只有梁国情报头子陈调和冯宇两个人知道。除了他们,整个宫城侍卫,内侍太监中还混有十名梁国潜伏者。这是冯宇敢于进入宛都宫城的原因之一。
当下,这两人护卫在冯宇左右,向刘协冲去,与此同时,殿外出来一声接着一声的响箭鸣啸。左右两班的百官中,有些武将冲出来试图拦截冯宇,他们既没有披挂甲胄,手上也无兵器,被冯宇一刀一个手刃当场。
两名卧底护卫,挥刀拼死拦截殿外涌入的其余侍卫。紧跟在这二人后面的侍卫猝不及防之下,被他们的缳首刀捅入腹胸之中,当场血溅宫廷。在后方的侍卫们呆了一呆,齐声呐喊,继续向殿内冲来。这个时刻,殿外突然传来轰隆几声巨响,宫门处烈焰升腾,顿成一片火海,没见过阵仗的御林军兵士们纷纷闪避。
典韦已率领那两百多精锐斥候向宫城内杀了进来。其中还夹杂着十余名巨猿战兵。他们是被装载在贡品大车的箱子中,偷运入城内。同样,假设在宫城外小巷中的几门弩炮,也是用这些装贡品的大车送入城中。
短短十几息的时间内,守候在宫门处御林军侍卫们并不知道殿内发生的变故,只是听到响箭的尖啸声感到诧异。然后被弩炮射出的火爆弹突然袭击,又被涌来的精锐兵马攻杀。这还不算,甚至有七八名同样御林军侍卫打扮的人从后方攻袭了他们。这五六百御林军侍卫们顿时大乱。
典韦不停的投掷着重达十几斤的手戟,几乎是一戟一个劈在这些御林侍卫的面门上,十名闷了半天的巨猿战兵,大步向前冲刺着,手中长刀卷起漫天的刀花。刀光闪过,血雨汉中落下御林军兵士们的头颅,断肢。另外两百余梁军精兵冲杀不为止。其中还有些长弓手,占据有利地形,不停向汉军兵士们狙射着重箭。刹那间,现场就是杀声震天,惨呼连连。
殿内形势更是混乱,群臣大多已唬的面色苍白,匐在地上瑟瑟发抖。其中是有不少武将,但这些武将大多其实也只是类似皇甫嵩,朱隽那样带兵的文人,并非直接在沙场上厮杀的悍将。有勇气上前阻拦冯宇的也都毙命在冯宇刀下,现在无人敢来上前阻挡。
那两名卧底护卫还在拼命阻挡涌来的殿前侍卫,身上已是挂彩多处,动作越来越慢,气力越来越小。最终一名护卫被一枪捅了个透心凉,不久另一人也被乱刀剁成肉酱。冯宇在这个时间,以自己系统给予的勇武之力,连杀了那两名护着刘协的侍卫。
接着冯宇一把将刘协按倒在龙椅之上,而后以系统面板指挥着正在宫城广场上厮杀的精兵向殿内冲来。五六名御林军侍卫已冲至冯宇面前,却见冯宇已把刘协制住,投鼠忌器之下,不敢再向前挪动分毫。
他们迟疑的瞬间,大殿中传来阵阵箭矢破空的颤音。噗噗噗,最前方的四五人已是一人后背心上插着一支箭杆,倒落在地。宛城的皇宫是所大宅院改建而成,规模并不大,从宫门到大殿之内并不遥远。那些冲入宫城的梁军兵士部分已经攻入大殿之内。
一名抱头匍匐在地,浑身颤抖的文官偷偷抬头向殿中望了一眼,顿时吓的差点尿了出来。因为他看到一个浑身铁甲的巨人大踏步的冲进殿来,手中提着一支仗余长的长刀,刀刃上还新穿着两具尸体。那巨人将长刀一抖一挥,尸体便被利刃剖开,刀光卷成一团,继续向其余殿中侍卫袭去。
典韦也冲入殿内,双手大戟舞成一团,靠近的汉军兵士莫不被大戟斩的肢断头落。三名长弓手占据宫殿角落的两个灯台,居高临下对着殿内狙射,箭无虚发,一矢一个。
这些御林军相比梁军虽然战力不济,但忠勇可嘉,面对凶神恶煞一般的强敌,继续冲杀不止。
其中三名将校赤红着双眼,分左中右三路杀到冯宇近前,要解救刘协。却被那巨猿战兵挡在前方,峥的一声脆响,他的钢刀已刺在巨猿战兵的腹部,但是厚达三毫的铁甲却无法刺透。噗的声,他的脑袋已被巨猿战兵的短斧劈开。
中间那名将校刚要对冯宇挥刀,脖颈上已中了赶来的典韦一戟,脑袋滴溜溜的滚落在地。右边那名将校却是被支重箭穿胸而过,倒在血泊之中。
约莫大半刻钟时间,殿内的汉军全被解决干净。但殿外的广场上,闻讯赶来支援的御林军兵士却越来越多。
还在殿外广场搏杀的梁军兵士们听到典韦的号令声,纷纷向大殿中撤去,等百余人退入大殿中。大殿的门被轰然关闭。
外面,御林军侍卫们排列起军阵,将整个大殿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彻底封堵起来。一些侍卫在将官带领下,试图冲入殿中,但皆被里面的梁军轻易击退。因为天子和百官也在殿中,他们投鼠忌器,不敢放箭更不敢火攻,整个局势短时间内僵持下来。
第474章 不知所措
宛都的西门外十余里处,有一条笔直的道路向西北方延伸,一直消失在天边的尽头。道路上稀稀落落的已有不少荒草,显示出这条道路平时很少有人行走。这条路便是冯宇早年所修筑的驰道,它的尽头便是梁国驻守丹口大坝的丹江口大营。
此时,道路两边的鸟雀突然呼啦啦向空中窜去,接着便能听到马蹄的奔踏之声,还有车轮辘辘的声响。不一会,战骑和马车便从道路上呼啸而过,庞大的队列走了一个时辰也没见走完。这是被冯宇提前调往宛都的梁军,由轻重骑兵,长弓战车,车载步卒组成,分别属于华雄军团和徐荣军团。不多时,他们的先头部队便抵达了宛都城下,按照冯宇此前的吩咐,在宛城西门排列起军阵,准备攻城
在华雄徐荣抵达宛都前半个时辰,从来自方城方向的土路上,同样是尘土飞扬,马嘶人喊,一片喧腾。
魏国曹仁带着五千虎豹精骑也向宛都赶来。不一会便抵达宛城东门。曹仁策马在城门下兜转着,对着城头高声喊道“速速开城门,我等是魏对,奉诏前来护卫王都。”
实际上,曹仁按照郭嘉与曹操的计略,早就带着五千虎豹铁骑赶到宛城东二十余里的一个山寨,秘密监视着宛城的一举一动。这山寨是两周前,魏军以剿匪名义从一伙山贼手中夺占的。
今日宛城中发生的惊天变故,很快传遍了全城,伏于城中的魏国细作迅速想办法将消息传递到城外。这件事大大出乎曹仁意料之外,因为连郭嘉和曹操也没预料到这种情况,自然也没告诉他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办。
心急如焚的曹仁左思右想,认为现在也来不及向千里之外的曹操请示了,但是若将天子刘协弄到魏国境内,总是不会错的,怎么都是大功一件,至少不会有过。于是他立刻点起兵马,向宛城直接杀奔过来。
此时宛城城中的汉军也因百官被禁,天子被掳,已是不知所措。他们唯一做的就是四门紧闭,将宫城牢牢的围住,连找个进宫谈判的合适人选都找不到。
城头汉军兵士见曹仁在城下叫城,同样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面面相觑。曹仁急的高声吼叫道“某是奉密诏前来救驾的尔等若再是迟疑耽搁,让天子有个三长两短,尔等都将是弥天大罪”
一名叫董旭的将官已得到消息,匆匆向东门城头跑来。董旭二十出头,只是个御林军中的四品校尉,但当下已是全城御林军未被困在宫中的将官中,官阶最高者。他也是皇妃董妃之弟,他的父亲董承和几个年长兄长皆是朝中重臣。
如今天子,他的父亲兄长都被困于宫内大殿之中,他却无计可施,急得团团转。听到东门有兵马自称是奉密诏而来的魏军,立刻飞也似的赶了过来。
董旭探出头来,说道“来者何人”
“某乃魏国前将军曹仁是也,因有反贼试图兴兵攻袭宛都,天子特发密诏,令魏王遣兵前来宛城守护王都和宫城的安危。某奉魏王之令,带兵来此,请城头上的小将军速速打开城门,放我进城”
董旭一拍大腿道“原来天子早有防备,可惜了,可惜还是让贼人得手了”
曹仁故意装作惊讶的样子说道“什么天子已被贼人所害快快开门,遣人出来引我等去追贼”
董旭又答道“天子还没遇害。但却被贼人冯宇所掳,现在困于宫中”
城下的曹仁又吼叫道“那还等什么,快快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城击贼”
“哎,”董旭刚要吩咐兵士们打开城门,突然又想到什么,又对曹仁说道“曹将军,既然汝是奉天子密诏而来,能否将密诏给予某一观”
曹仁又吼道“这密诏就是密使来传的一个口信,没有书信,更没有玉玺印信。怎么给你看”
听曹仁这般说,董旭一下子又迟疑了,他嘀嘀咕咕的说道“这这可让某为难了”。曹仁的脸顿时沉了下去,偷偷将弓箭取在手里,若董旭拒绝开门,他就要袭杀董旭,乘势强攻宛城。
不料此时,城头一名汉军令兵慌慌张张的跑到董旭跟前报道“启禀九门校尉,梁军大批梁军出现在西门,并摆下阵势。看样子是要攻城了。”
“啊”董旭大惊失色之下,不再犹豫,立刻吩咐左右道“快,打开东城门,放曹将军入城,某要与他商议如何破贼”
不一会,宛城的东门大开,吊桥放下。曹仁二话不说,策马飞驰入城,五千虎豹骑如同夏日奔雷般滚滚涌入城中。
曹仁连马都没下,听了董旭对形势的简单介绍后,就带兵向皇宫冲去。董旭在背后叫道“曹将军攻破大殿杀贼时,切记要注意天子的安危。”
面对现在如此复杂,远超郭嘉曹操预想到的情形,曹仁自然是不可能拿出自己的主意。但他却吃定一条,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情形,将天子劫出宛都,完成曹操交给他的任务就算成功。
五千虎豹骑,加上之前围困宫城的汉军御林军,顷刻间就将宛城大街小巷挤了个水泄不通。
来到宫城广场上的曹仁眯眼一看,那大殿的大门已被梁军封死,大门后应该是用桌椅之内堵上了。
他对董旭吩咐说“让你的人用大槌彻底摧毁大殿的前门,而后某用虎豹骑冲入宫城。这天底下,没有步卒能挡住我魏国的赫赫铁骑,能穿透他们重甲的箭矢也很少见。”
董旭连忙点头称是,他又侧目打量了这些魏军虎豹骑一番。果然比他们御林军的铁骑还要精良。兵士身着全套札甲,连面部都以锁链所罩。战马虽然没有全身俱甲,但是却配备着青铜打造的面甲,还有遮挡马颈,马胸的厚重皮甲。每名骑手的骑枪和斩马刀都配备完整。
不一会,堵在宫门前密密麻麻的汉军们闪开一条道来。七八个壮汉一组,共两组。各拎着大木制作的大槌冲了上来,开始轮番撞击大殿的殿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