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录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炎垅
曹操还没打开信笺观阅,就对着群臣喜笑颜开道:“曹仁不负孤的重托,将天子和朝廷的百官都护送到我们魏国了。诸位说说,我们将朝廷安排在哪好呢”
殿内众人顿时喧哗起来,显得喜气洋洋的样子。唯有郭嘉问道:“王上,曹仁可在消息中提到是否将冯宇成功斩杀了”
曹操一摆手笑答道:“这个还用问吗,都将天子带回来了,那冯宇岂能不除可能还是天子亲自指挥御林军将他除掉的。”他边说边将信笺拆开阅览。
众人的视线中,曹操的脸色逐渐变得难看起来。待曹操将信件全部看完,群臣只听啪的一声脆响,眼见他将那张信纸拍在桌面之上。
而后,曹操怒吼道:“曹仁!汝坏了孤的大事!”殿下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郭嘉正要问发生了什么事,曹操又突然抱着脑袋哼哼道:“痛!痛杀我也!”
群臣都知道他的头痛风又犯了,急忙召唤王宫医士前来疗治。乘这个当口,郭嘉将飘落在地的那封信纸细细观看起来,这才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医士对曹操又是扎针,又是灌药,又是推拿。折腾了好一阵,才算让曹操重新安定下来。
曹操有气无力的对郭嘉说道:“奉孝,事情经过汝都知道了。这曹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未斩杀冯宇的情况下,就自作主张将天子和百官劫回。这种情况下,他给孤搬回一个包袱,而不是一堆筹码!”
郭嘉表示赞许的点点头,又宽慰曹操道:“王上,这事也怪臣未向曹仁将军交待清楚,人算不如天算,事已至此,我们只能再做打算。还是请魏王以身体为重。”
曹操和郭嘉二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这汉室与朝廷,只在斩杀了冯宇后,收降梁国残兵余将时,以及与其余两家瓜分梁国获得更多利益时有用。
若是冯宇没死,刘协和这些百官就是个累赘,挟持他们压根不仅号令不了其余三国中任何一方。而且还让曹操坐实了汉贼之名。
这还不算完。如今实力等同半个天下的梁国必须优先除掉。只能由挟持了天子的魏国出头挑担子,联合另外两家,先行攻灭梁国。
第481章 登基称帝
曹操和郭嘉懂的道理,冯宇自然也懂。这就是他猜透曹仁用意后,将天子和百官放还的原因。与他上一世的三国历史不同,在当下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基于当前这种形势,刘协的价值几近于没有。
因为原世界的历史上,曹操在立国之初,天下存在无数势力情况下,汉室的威仪还能对他平定魏国腹地以及周边地区各种势力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寥寥几国已鼎立的情况下,挟天子就变的没有什么意义了。
尽管因为宛城之变,让形势变的更有利了梁国一些。但是因为梁国对其余三国威胁的实际存在,魏,吴,临江国还是被曹操以拥汉剿贼的名义组成了一个有着相同目标,却完全不同心的松散联盟。
梁国和这个松散的汉营联盟都各自积极进行着备战。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即将爆发。
对于梁国人来说,建安十八年将是大汉朝最后一个年份,因为冯宇在这一年登基称帝了。国号还是按华夏自秦扫以来的传统,以曾经的封国国号梁为朝代名称。
冯宇本想以西边的大秦国罗马的例制来,即不改国号,只是登基称帝改朝换代,。这是因为,冯宇与这个当下世界的士子们不同,来自前世现代的他还有着国家的概念,而前者只有天下和王朝的概念,国家概念仅限于梁魏吴这样的封国概念。中原汉疆之外的地方,都属于化外生番,不需要用国这个概念来界定。
但是冯宇这个想法遭到贾诩,诸葛亮,荀攸等谋臣的激烈反对。若真按冯宇这个想法,还沿用大汉这个名号,显示不出冯宇皇位的正统性来。
若还是大汉,不应该还是由姓刘的人来坐江山吗怎么会轮到冯宇了冯宇仔细想想,他们的话也在理。于是,大梁朝就这样正式的诞生了。但是官制上,冯宇以三省六部制取代三公九卿制的主张,却没有太大的反对意见。
魏国,吴国,临江国三国大军整整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却迟迟没有按计划分南北中三路,向梁国发起进攻。这倒不是他们效率低下,动作缓慢。而是这三家谁都希望别人先上,结果谁也没上。
……
清晨,朝阳刚刚升起,大梁的都城长安城就鼓号喧天,冯宇在长安进行了正式的登基仪式。如今的长安虽然还未恢复到鼎盛时期的那般繁荣,但与二十年前比,已是生机勃勃,人口众多的一座大城。故皇宫也早就被修葺一新。
冯宇携着以蔡琰为首的几名后宫嫔妃,在皇宫太极殿,按照礼部尚书的指导,亦步亦趋的完成了登基大典中每一个步骤细节。
冯宇按礼制完成最后一个步骤---定年号为修武后。殿上群臣,宫内侍卫,宫人,宫外平民百姓,齐齐跪伏下来,以君臣之礼向冯宇叩拜。万岁之声山呼海啸般响彻整个长安城。
离宫城不太远的昏暗巷子中,一名刀疤脸的汉子听到这如海啸般的万岁之声,嘴角不屑的勾了一勾。他呸的一声,猛的在地上吐了口痰,叫骂道:“一个宦官家门出身的人,也敢公然称帝,真是沐猴而冠!”
言罢,他退回屋院之中,马上呼唤来两名伙计样打扮的人,给他们一封书信,要他们立刻敢往魏国,向曹操汇报情况。他们正是魏国潜伏在长安的细作。
几日后,因头痛发作的曹操正半卧在榻上,翻阅着各地来的奏表书简。王宫中负责通传的内侍跑了进来,向曹操呈递上一个密封的竹筒,口中说道:“王上,长安方面来消息了。”
曹操吩咐内侍将竹筒的封蜡去除,取出密信。他看了两眼,面色先是一怒,而后哈哈大笑起来道:“刘备,孙策。冯宇登基称帝了,你们气也不气,想必你们这次定会按捺不住,出兵伐梁吧。别说你们了,孤都不忿冯宇那厮竟然在孤的前面称帝了。”
接着,曹操脸色一变对内侍道:“去,召集群臣入殿,进行紧急朝议。”
曹操的猜测没有错,刘备和孙策被冯宇登基称帝所刺激,再也按捺不住,集结在番禺的吴军向梁朝的牂柯郡进军。聚集在宜城的一万五千余人的临江军,也进入南阳,准备向筑阳发起了攻击。
但是曹操却没有按计划从洛阳出潼关向长安进军,而是调集重兵出右北平,进驻辽东四郡。因为梁朝的北府军自冯宇登基后,便在吕布亲自率领下,从漠北攻入了辽东北部地区。这神来之笔将曹操的所有计划都打乱了。
若是北府军在辽东以北的雪原上,降服栖息在那里的残余的鲜卑乌桓各部,站稳脚跟,那将对曹魏的大后方产生莫大的威胁。曹操和郭嘉都认为,必须先彻底解除这一后患,才能安心西征。
……
修武元年的夏末,辽东北部玄菟郡北部百余里外的荒原上,杀声阵阵。两支战骑兵马正在此交战。一方是来自大梁北府的重装铁骑和归附其的部落联军,另一方却是曹魏支持的扶余人各部的战骑。
本来,在北府军以及归附北府的各部落联军凌厉攻势扫荡下,辽东北部荒原上的扶余部落一个接一个被攻灭。就在扶余人首领听从使者规劝,要向北府投降时,曹操派来的魏国使者也和扶余人取得了联系。在魏国使者的劝说和威逼利诱下,扶余人决心依仗魏国的支持与梁国死磕到底。
双方调集重兵,你来我往的交锋多次后,终于在鲸海的海滨位置爆发了一次决战,双方各自投入的战骑都达到万骑以上。其中仅北府军的重装铁骑就有三千骑,占了整个北府军重骑的一半。
驻守玄菟郡的魏军也是首次增援扶余人,使得北府军第一次与虎豹骑交手。
一片枯黄的荒原上,双方战马来回穿梭疾驰,兵器交鸣声,箭矢破空声不绝于耳。远处的波涛汹涌的鲸海海面隐约可见。双方的骑士们一个接着一个从马背上滚落下来,战马也一匹匹或是倒卧在沙场上,或是窜入远方的密林之中。
北府军终于赢得了这场决战的胜利,但是损失也是极其惨重。短时间内已是不可能南下有重兵布防的辽东四郡了。
第482章 林海雪原
狂暴的北风裹挟着漫天鹅毛般的雪片,连续不断的“切割”着曹仁的面皮,让他痛的受不了,便将羊毛织的面罩将自己整个面部裹住。五百虎豹骑还有两千扶余人友军战骑跟在他后面,策马在风雪中逶迤而行。
宛都事件后,曹操一气之下,本要将曹仁斩首。魏国群臣,尤其是曹氏家族的成员对曹操轮流劝说。后者又想到往日曹仁对自己救命之恩,方就坡下驴放了曹仁一条生路。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曹仁还是从一个魏国高级武将被贬低为一个虎豹骑骑营的校尉。近期,又被调至辽东那苦寒之地。
前不久,魏军在鲸海海滨与梁北府军的决战,虽然败了,但也让北府军元气大伤。吕布让东征的大军暂时向北海方向撤退,等来年再战。来自辽东的小股魏军便象征性的占领了几个早就空无一人的扶余人营地,好让夏侯渊向曹操报称此战大捷。
辽东的战事到此本该告一段落了,可曹仁立功心切,执意要带着自己的虎豹骑,扫荡归附梁朝北府军的雪原诸部。
曹仁虽然只是个骑营校尉,但谁也不可能只将他当个校尉看待。主掌辽东的军事的夏侯渊,也对他要礼让三分。
夏侯渊拗不过曹仁,只好分给他两千扶余人,合曹仁本部的五百虎豹骑共两千五百兵马,向西北方的林海雪原搜索扫荡。
这林海雪原实际上是欧亚大草原带的最东端。每年有七个月的时间是白雪皑皑。
当天上开始落雪时,几名扶余人部族首领多次劝说他撤兵。但曹仁没见识过此处气候的恶劣,一意孤行,坚持要斩敌首千级才能收兵。待他的队伍又行进了三天,还是连敌营的个影子都没看到,天上就开始飘下鹅毛大雪。
当下,地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曹仁的这两千多战骑已是补给困难,举步维艰。几个人又围拢上来,劝说曹仁收兵,这次不光有扶余人的部落首领,几个虎豹骑营中的队率也在其中。
曹仁叹了口气,刚想下令全军调头东返时,却有一骑从林海深处奔驰而来,正是虎豹骑的探马。他向曹仁报说,在林中发现了一处乌桓部落的营地,而且这个营地插着梁朝北府军的紫色麒麟旗,整个营地估摸人口有近千人的样子。
曹仁大喜对周边将士道:“近千人的规模,应该是个大营地了。儿郎们将这个营地剿灭,我们也算没有白出来一趟。”
说罢他一夹马腹,策马而出,在那探马斥候的引领下,向林海中行进。其余人紧随而行。
曹仁本以为越向里走,林子会越发繁密,谁知实际上恰恰相反,松林越来越稀松起来。成片成片的雪原空地出现在他们眼前。终于,一片营落窝棚出现在空地远方的地平线上,一杆紫色的旌旗隐约可见。
曹仁将斩马刀高举空中,喝道:“列阵,准备冲击!”。
话音刚落,随着咻的箭矢破空之声传来,他身旁的一名扶余人首领却从马背上重重的摔落在雪地上。那扶余人脖颈中赫然插着一支硕大的箭矢。
曹仁以为箭矢是来自那片营落,两腿一夹马腹,策马向营落蹿去。但是他仔细想想就应该知道,林海雪原中无论是鲜卑人,乌桓人还是肃慎人,扶余人的部落,都不可能有这种粗大的箭矢。
身后的五百虎豹骑业已排成进攻阵形,紧随其后。那两千扶余人战骑也成群结队的护在虎豹骑阵向侧,向前扑去。
两千多匹战马在积雪过尺的雪地上奔腾,腾起阵阵雪雾。就在这个时候,四面却传来呜呜的号角之声。曹仁从军多年,什么动物角骨制作的号角他都听过,却没有听过现在这种号声。旁边的一名扶余人首领却脸色一变道:“艾文克人,是艾文克人来了!”
曹仁问道:“艾文克人是什么人分布在何方”
“艾文克人居住在更北的北方,那里几乎终年冰天雪地,每年只有夏季的两三个月没有白雪覆盖。平日以捕猎和驯养驯鹿为生,非常善于在雪原中…啊呀。”
这扶余首领话还未说完就是一声惨叫,一支重箭飞来,从后方洞穿了他的肩膀。曹仁这才发现箭矢并非来自前方营地,而是来自四面稀疏的松林之中,这些箭矢的射程非常之远,远远超过普通箭矢的射程。
紧接着,曹仁又发现四周出现了些他从未见过的事物。只见许多长着巨大犄角,体型巨大的鹿,拖着一些没有轮子的“战车”在雪地上飞驰。想必这些鹿就是刚才扶余首领所说的驯鹿。而那些重箭却是由那些无轮“战车”上的弓手用一种六尺长的大弓所射。
曹仁猛然想起,梁军常备军团的弓手就是用一种超大的大弓,能将重箭射到三百步外,并且在两百步内能洞穿重甲。想到这,曹仁的贴身内衣已被冷汗浸的湿透。在这荒原野林中,竟然有梁军正规军才有的长弓手,莫不是梁军对自己设伏了!
就在曹仁思虑的这功夫,长弓重箭已从四面八方不间断的持续攒射而来。四周全是那些驯鹿拖拉的雪橇,其中一些还是从那个部落营地中驰出的。
它们不慌不忙,开始围着还在前进的魏军骑队慢慢的兜起了圈子。弓手的攒射频率却是一点不见放缓的样子。
曹仁明确自己中伏后,高声喊道:“撤!全军撤离!弓手开弓还击掩护!”
实际上不用曹仁下令,早已有扶余人骑手,部分担当弓骑兵的虎豹骑取出弓弩开始还击。但是在寒冷的天气和凛冽的北风中,这些冬装缺乏的骑手们早被冻的十指四肢僵硬,弓弦都拉不满。更何况他们弓弩的射程也远低于对方,所以这种弓射反击几乎无效。
战场上不绝于耳的痛呼哀嚎,马啸嘶鸣声几乎全是曹仁这边发出来的。魏军拼命向外奔逃,无奈他们的坐骑在厚达过尺的积雪中,速度远逊于对方的雪橇。骑在马背上的骑手们几乎成了活靶子。
噗的一声,一支重箭没入曹仁的后背,曹仁两眼一黑,整个身体伏倒在马背上…
第483章 南阳战事
早在辽东魏军与梁朝北府军在鲸海之滨决战时,南阳的临江军也动手了。刘备挥师向梁军驻守的襄阳,筑阳至丹江口一线发起了全面进攻。
刘备虽然是打着剿灭逆贼的名义发起了这次西征,但他从来没奢望能一口吃掉梁国这个胖子。更何况若是自己不惜代价,全力攻伐冯宇,岂不是让魏国和吴国得了渔翁之利这样的傻事他刘备才不会做。他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夺取襄阳。
当下,襄阳城是刘备的心腹大患,襄阳的梁军只要渡过沔水攻占易攻难守的樊城,便能将刘备的南阳与荆州本土完全切断。若梁军以襄阳为大本营,出动内河水师沿着沔水,配合陆上铁骑,水陆并进,便能势如破竹般轻易攻入荆州腹地。
反之,若他刘备能占据襄阳这要冲之地,则是对临江军极其有益的。首先刘备用少量兵力屯守襄阳,就可遏制住冯宇大军沿沔水南下之势。其次可以通过沔水水道,将南阳与荆州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最后,日后无论他刘备是进取汉中梁州,还是攻取益州。这襄阳都是个可以当做跳板的战略要地。
因此此次刘备对襄阳是志在必得,他手下的精兵良将几乎全都进入了南阳。除了刘关张兄弟三人,魏延和黄忠也带兵从南荆州赶来,进驻樊城。
为了调动梁军布防,吸引梁军兵力远离襄阳。刘备同时向襄阳,筑阳,丹江口发起了攻击。为了给梁军造成假象,在张飞和关羽亲自指挥,筑阳和丹江口的刘备军攻势异常凶猛。完全看不出是佯攻的样子。
刘备军在襄阳反倒是只用小股游骑兵力巡弋监视,时不时进行一些小的骚扰,却没有发动一次像样的总攻。
筑阳战场。一道“小长城”沿着沔水展开墙头矗立着名须发皓白的老将,正是大梁的蜀地名将严颜。严颜周围的梁军兵士忙碌的搬运着滚木擂石,箭矢弹丸等各类守城物资。
城楼处,还有十几人一组的梁兵在用脚快速蹬踩着一种轮子,他们是在驱动水车,将筑水中的河水汲到建筑在后方土垒上的水塔中。战时,这些水塔中的储水可以用来驱动水力连发弩炮。
城墙墙根处,沔水中河湾水流缓慢之处,都能见到刘备兵士的尸体。他们大多是中箭,中弩炮石弹而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