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录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炎垅
而且那壁垒后还有不断闪现的魏军人头,跳上壁垒顶部的战马速度全失,那些魏军兵士手中长枪从战马下盘齐出,还是难免人仰马翻的下场。
梁军铁骑头目脑中一番推演结束后,便知道自己只有一个选择。他不甘的叹气道:“没有办法,我们难以攻入这样的营垒,即使攻入了,也必将付出重大代价。撤!”说完他便拨转马头,带着几十骑向来路撤去。壁垒后的魏军爆发出一阵阵欢呼,一个个嘲讽笑骂梁军不战自退。
这几十骑重装骑兵向回奔驰了一刻钟,就发现前方传来如同夏日奔雷般的马蹄声。大批魏军虎豹骑杀到。梁军头目举目眺望,不禁脸色煞白,梁军的重装骑兵在平原地带唯一克星只能是梁军自己的长弓车兵,所以他本不该惧怕魏军的战骑。
但这次,对方的战骑相对而言实在太多了,有数百骑之多,几乎是梁军重骑数量的十倍。而且看上去远比梁军平时见到的魏军重骑要精良的多,头目一想便知道这定是魏军虎豹骑无疑了。
“一字阵!杀!”头目高声喝道,他选择一字阵,就是要在交锋的短时间内对魏军虎豹骑造成最大杀伤,使之怯阵不敢追击。否则只是凿开一个缺口,便错马匆匆逃走,这些虎豹骑还是会衔尾追来,而重骑的速度肯定比不上虎豹骑,伤亡反而会更大。
双方骑队面对面的“撞击”在一起,随着砰,嗤,噗各种音效的响起。三十余骑魏军虎豹骑兵士已是人仰马翻,而梁军重骑也造成了四骑伤亡。双方错马而过后,梁军再次兜转回来,与魏军再次“撞击”交锋在一起。又是二十余骑的魏军伤亡,梁军的伤亡依旧是个位数。
到第三次错马交锋时,魏军却再没多少伤亡,因为他们在巨大伤亡下已经怯阵,战骑聚集的很是松散。这次梁军再没有掉头,径直向后方逃去,很快消失在地平线下
第530章 荡涤南阳
修武二年的晚春时节,张郃的措施起了作用。梁军重装骑兵对南阳平原的威胁被降低到最低。但是冯宇也随即改变了突袭的策略,这次他亲自出马,不再用小股兵力突击的方式,而是由华雄,赵云两支甲级军团集中兵力扫荡。
初夏时节,天气已略显闷热。山都县城附近的一个魏军屯垦据点中,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那些半农半兵的魏军兵士在大树下乘凉,惬意的喝着凉水。
这段日子是他们过的最顺畅的光景,风调雨顺,梁军也很长时间没来滋扰了。再过几个月就到了秋收季节,他们便能改一天两顿为一天三顿了。
突然几骑飞也似的向这边跑来,看他们身上号衣却是魏军部属在沔水沿岸以及丹口坞堡附近的斥候。前些时日梁军小股分兵突袭时,这些斥候并没起到什么作用,但张郃还是力排众议,将他们保留了下来。
现在,这几骑口中高呼着:“梁军来袭!各部准备!…梁军来袭!各部准备!”从大树旁飞驰而过。大树下这些正在乘凉的魏军屯垦兵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的样子,直到他们的校尉从一间茅草屋中跑出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快披甲拿枪!”
这些魏军兵士这才一窝蜂的向兵器房涌去。手忙脚乱中披挂整齐,拿了各自刀枪。其余角落的魏兵也汇聚过来,在空地上蹲成两排。他们蹲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动静。兵士们开始七嘴八舌嘟囔起来:
“要不要这么紧张啊,也许那些看花眼了呢。”
“看花眼不至于,那些斥候可是大王的常备兵。但那些梁军进了南阳也不一定到我们这来啊!”
直到校尉大声呵斥后,他们才停了话语。等太阳快落山时,还是没有任何动静。校尉准备解散队伍,说道:“今夜,值夜的加倍人手。所有人睡觉时都要披甲合衣而卧,兵器就要放在枕边!”
队伍中又有人嘀咕道:“本来今晚要和婆娘来一次的,这又黄了。”众人哄笑起来。校尉眼一瞪吼道:“否则,军法从事!”众人这才止住笑容,严肃起来。校尉“解散”二字刚要脱口而出。
就有一个飞奔的人影从外面沿着土路传入村中。此人正是安排在村外放哨瞭望的兵士。那人上气不接下气的道:“梁军来了,大批…,大批的人马。”
校尉脸上肌肉一颤问道:“多少兵力”
“接天连地,成千上万。具体多少。小的也估计不出来,只能抓紧时间回来禀报!”
校尉嘴角又抽搐一下,喝道:“关门,准备迎敌!”
立刻有兵士狂奔而去,将村子寨墙的大门关闭起来。校尉也登上壁垒向外眺望观察。当下这壁垒沟壕修的更是坚固和完善了。壁垒被加厚到五尺,足够数人在上并行行走。且在壁垒边沿增加了木制的垛墙。
不一会远方就尘土飞扬,无数旌旗在尘土中若隐若现。那尘土铺天盖地,一看便知里面隐藏着大批兵马。校尉脸上的汗珠大颗大颗的滚落下来。
紧接着,如同夏日奔雷般的声音传来。至少有两千梁军的轻骑飞羽出现在魏兵视线中。此时,所有魏军兵士心里都打起鼓来,有的人已情不自禁的浑身颤抖起来。那常备军出身的校尉强做镇定的喝道:“他们人多也没用,我们的壁垒,他们的战马是越不过的。”
话音刚落,数以千计的箭矢借着马势以更大的威力向魏军的村寨投射而来。
校尉声竭力嘶吼叫起来:“注意遮蔽,都贴在垛墙上!”他的提醒已经有点晚,数百魏兵中的十几人还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乱箭射翻下壁垒。其余人吓的紧紧贴在木板制作的垛墙上。其中一人甚至还尿了裤子。
轻骑飞羽抵近后,开始绕着村寨奔驰起来。壁垒上的魏兵能感觉到大地在震颤。这些梁军轻骑兜转一圈,并没发现破绽。为首的将官开始放缓马速,并高声喊道:“里面的曹军,我大梁天子天兵已到,速速打开寨门献降。保汝老弱妇孺皆能保全!若是不然,全村屠尽!”
连喊数遍,寨子内也无反应。这些轻骑飞羽只好分成几股围绕寨子慢慢兜着圈子,防止寨中人逃窜。片刻时间后,又有几十乘战车赶来。其中有运兵战车,也有长弓战车。
砰的一声闷响,校尉看到身边一名紧贴在木板垛墙上的兵士两眼突然翻白,而后吐出一口鲜血。四肢瘫软下去,身体却还贴在木板上。他顿时明白,定然是什么利器穿透木板垛墙,射入了这兵士的身体。
其实这是长弓战车开始用长弓在百步外攒射木板。一般弓弩有效射程也就百步,但对于长弓却是近距射击。所以威力无比的重箭能洞穿木板。
随着砰砰咚咚的声响,又有不少魏军兵士被射死在木板之上。校尉大叫道:“快撤到壁垒后面去!”众兵士急忙跟随着他往壁垒后跳去,有跳的慢的,或脚软的,或运气不佳的又被轻骑和长弓的乱箭射倒十余名。惨叫痛呼声久久徘徊在村寨上空。
校尉探出脑袋,从木板垛墙的垛口处向外张望,这一望让他大惊失色。千余梁军步卒早已从战车上下来,排起严整军阵,他们还在阵前架起一排不知名的器具。实际上,这些东西是梁军的便携弩炮。
砰砰砰传来一阵爆豆般的巨响,一段壁垒上的垛墙,被密集射出的石弹击的粉碎。木屑四处飞溅。而后又是一排火球腾空而起,如同飞火流星般的向村寨内射来。几处茅草房和堆积柴禾的地方被命中,熊熊燃烧起来。
校尉急躁的喊道:“都愣着干什么,调配人手去救火!将屋里的娘们也喊出来救火!”但是此时,轻骑飞羽的箭矢又如骤雨般射来,几乎不能让这些贴在壁垒上的魏兵移动。相反,寨外的梁军盾墙开始快速向哪个被弩炮轰开的缺口处移动过来。
“快,在这堵住敌军”校尉用缳首刀指着缺口绝望的说道。话音刚落,一支矛枪就贯穿了他的胸膛,数以千计的矛枪从盾墙后密集飞来。而后梁军兵士迅速将长条木板搭上了壁垒。梁军兵士顺着这跳板向壁垒上涌去…
第531章 孙权复仇
大梁修武二年,从五月到六月,仅仅一个多月时间。赵云军团和华雄军团就扫荡了近百个南阳魏军屯垦村寨,攻陷了五个县城城池。还有三十余个村寨和两个城池是望风而降。
魏军也尝试做过反击。但梁军也不占领任何地盘,他们采取打完就走的战术,来去迅速。魏军根本来不及聚集起较大兵力进行反击。
那些分屯各县的虎豹骑在兵力数量优势丧失后,也不再是梁军的对手。与梁军轻骑遭遇时,便被对方以风筝流的战术,用箭矢生生攒射而溃。若与梁军重装骑兵遭遇,则更是糟糕,几乎只有被碾压的命运。
张郃亲自率领南阳屯守的常备军步骑,试图拦截梁军。但始终未能抓住梁军的主力。实际上,他即使在旷野中撞上梁军,也很大概率会败掉这一仗。
张郃最后被折腾的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将魏军从绝大多数靠近梁境的地区撤离。即使如此依旧不断遭遇梁军的打击。前前后后到了修武二年的盛夏时节,魏军已折损了数万屯垦兵人口。那宝贵的虎豹骑也折损了千余骑。他的屯田聚兵之策眼看就要以失败告终,他自己也要面临来自魏国王庭巨大的斥责压力,即使曹操不问他失职之罪,他的前程也算是毁了一半。
张郃又想到了找外援,可此时此刻,刘备正在遥远的南方与梁军缠斗,谋夺吴国的合浦之地。全权负责樊城,宜城防区的是关羽。关羽压根没有理会张郃的请求,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将张郃打发了。
正当张郃如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时,却发生了峰回路转的事情。吴王孙策竟然在合浦战场上阵亡了,而且依据前方的消息是被梁军所斩杀。
在吴国太的支持下,吴国迅速的将孙策之弟孙权拥立为新王。孙权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为其兄孙策复仇。打着讨贼雪恨的旌幡,亲自带着众将,统领三万大军向南阳进发。
按道理,吴国只有南方合浦是与梁国搭界的,虽说现在合浦已被刘备以协助吴国讨贼的名义霸占,但仅仅“借道”通过,想必刘备不会反对。
但是孙权偏偏选择借魏国的道前往南阳,可见他复仇的决心之大。
他的想法是,直捣大梁的汉东郡陪都筑阳,那里是冯宇的龙兴之地,现在也是大梁的腹心所在,若能攻入汉东郡,那么汉中也就能水到渠成的攻下。预时整个大梁为分为南北两段。加上魏国,临江国从南北两个方向上的大举进攻,冯宇难免败亡之命运。
可惜,这只是青年孙权的想法。吴国包括鲁肃,周瑜在内的几位重臣心中都清楚,这是一步多么大的险棋。
当面孔还带几分稚嫩气息的孙权在建业吴王宫大殿上做出这个决定时。群臣大惊失色,议论纷纷。
鲁肃首先说道:“王上,且不可意气用事啊!我们刚刚在合浦大败而回,再千里迢迢的去南阳攻打梁国的汉东郡,这是自取灭亡之道啊。请王上三思!”
张昭也劝道:“王上,老臣不懂军事,但老臣知道,当下我吴国先王新丧,兵折将损,就应该固本培元。仇我们当然是要报的,但不应该是现在报!请王上三思啊!”
周瑜等他们都说完,方才给孙权说明为什么不能去南阳复仇的军事原因:“王上,我吴国与冯贼的汉东并无接壤。要攻伐汉东郡,首先要向曹魏借道,从我们江北汝南那一小块地盘出发,行到现在曹魏控制的南阳郡有千里之遥。我们几万大军的补给全要依赖这条他人掌控的路径来供粮,风险太大。万一曹魏出尔反尔,突然掐断我们的后路,我们这几万大军可就全完了。那时,我吴国可是有亡国之危啊!”
周瑜话还未全说完,孙权开口道:“汝所想到的,孤都思虑过。如今,挟持过天子,侵夺我吴国数郡之地的冯贼乃天下公敌。他之所以能逍遥至今,是因为天下诸侯心不齐,没人愿意带头啃硬骨头。但今天,孤愿意去南阳啃这块骨头,他曹魏岂能不借路给我等,又岂能在背后作梗,断我们后路!”
周瑜见孙权不听劝,急道:“王上,即使那魏国在我对决冯贼时不作梗,王上可想过,那曹魏盘踞南阳日久,却为何迟迟不进攻汉东郡当时,徐晃带数万强兵悍将,却被一座小小的坞堡所阻挡。如今我数万不善骑战的吴军将士,远离本土后方,在战骑易于发挥的南阳平原上,又岂能站稳脚跟”
孙权漠然道:“公瑾,孤知道汝是顾忌吴国的安危,但这些孤都已有过算计。孤抵达南阳后,当然不会独自去对方冯贼,会联合南阳的樊城的刘备军和宛城的曹操军齐攻冯贼。”
此时鲁肃接着劝解道:“可是王上如何能保证刘备和曹操与我等同心同德,齐破冯贼另外他们在我们与冯贼鹤蚌相争之时,不会作梗,却不能保证我们与冯贼争斗结束时,他们突然下手图渔翁之利。那时,我孤悬在外的几万将士休矣。我吴国基业休矣。请王上三思啊!”
鲁肃边说边跪了下去,向孙策叩拜道。他这一跪不要紧,大殿上众臣,包括周瑜在内齐刷刷的跟着跪了下去,口中齐呼道:“臣等叩请王上三思!”
孙权看群臣逼宫,顿时脸色沉了下去,冷声说道:“诸卿,汝等见过先王最后的遗容吗汝等没有,但孤见过,那个景象,孤这辈子不会忘记。不报此仇,孤宁可不做这个王座。诸位不要再劝,否这莫要怪孤翻脸无情!”
众臣见孙权如此这般固执,只好做罢。周瑜叹口气道:“王上既然执意如此,那臣在这只有一个请求,就是臣随同王上一起出征,并且将兵权交给臣来调度!否则,臣就算是被王上砍了头,臣也要阻止王上行此险着。”
吴国众臣之中,也只有周瑜敢对孙权如此说话并且直接索要兵权。孙权想想点了点头道:“公瑾,孤对兵事知之甚少,孤本就是要汝随孤出征的。”
第532章 太史慈之冤
孙权特使千里迢迢到达魏王宫时,曹操正因为头痛风再次发作病卧在榻上。听到这个消息,他从病榻上一下就翻身起来。大喜过望的曹操顿时头也不痛了,腰也不酸了,变的生龙活虎起来。即刻在大殿召见了吴国来使。没有丝毫的忧郁,曹操便同意了孙权的请求。
一个月后,早已做好准备的吴国大军开始向南阳进发。数以千计的战船将集结在长江岸边,成群结队的吴队渡到淮南。而后陆续向南阳开拔,通往南阳的汝南道路上,是长长一眼望不见尽头的吴军。他们披麻戴孝,手举白幡,如同一条黑白斑纹的巨蟒在苍茫大地上逶迤前行。
孙策身死合浦,吴军打着复仇旗号,大举进军南阳的消息很快就被冯宇知晓。恰好在此时,被俘虏的吴将太史慈也辗转千里被押解到了筑阳。冯宇亲自在王宫中一间偏殿召见了他。
太史慈入殿时并非囚徒状态,早就被松了绳索,沐沐更衣,换了仪容。冯宇的宫廷侍卫紧张的矗立在冯宇周围,前者淡然道:“汝等退下吧,不用如此紧张。”
冯宇自信能敌的过太史慈。
太史慈没想到的是冯宇对他只简单的说了三句话。第一句便是问太史慈愿不愿意归降于大梁。太史慈自然是坚决拒绝。而后,冯宇淡然一笑说道:“朕现在想赦免了汝,但可惜的很,即使汝重获自由,也无法回到吴国去了。”
太史慈哈哈大笑道:“尔等要杀便杀,要剐便剐,何必来这番假惺惺的说辞。退一万步说,某即使无法回到吴国,也不会为尔等效力。”
冯宇对旁边的内侍使个眼色。那内侍正色道:“汝现在在吴国,是杀害吴王孙策的国贼。汝若是回到吴国,只怕要落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太史慈的脸色大变,他一直对刘备在合浦城头说他是叛贼,并且下令攻袭他一事不解,只是因为后来被俘,渐渐将此事淡忘了。
此刻既惊又疑的问道:“何出此言!”对方这才将以刘备之口所杜撰的太史慈勾结梁军,伏杀孙策情节一一讲出。
太史慈听了大半就明白过来,怒叫道:“这定是刘备此贼假扮山贼,袭杀了我家王上。某定要给我家王上复仇,以雪某冤屈”
冯宇又问了最后一句话:“汝如何做到汝现在就这么去见孙权,汝有何证据证明汝的清白。更何况,汝被我军俘虏这么长时间,却完好无损得以保全,更不可能让吴国新王孙权相信汝的话语。”
太史慈听到这,顿时愣住了,抱着头蹲在地上不知所措。
刚好此时,一名内侍匆匆进入殿中,在冯宇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冯宇脸上带着笑容对太史慈道:“孙权领着吴国大军已经到了沔水对岸,汝是否要随我前去看看”
来的并不是吴国大军的全部,而是五千步骑组成的前军,不过这五千人马在沔水东岸一字排开,看上去也是兵势浩大,无边无际。一顶华盖被数百精骑簇拥着,看那华盖的颜色便知道下面的人有王者之尊,除了孙权还能是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