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末世录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炎垅

    此时,有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兵马,正沿着桐柏山的山脚前进。这正是周瑜所率领的吴国大军,他们自然不是为了翻越两百里桐柏山进入江夏,那样做只怕还未到江夏的平原地带与刘备军接触,便要全军葬身于桐柏山的原始森林中。

    周瑜的想法是顺着桐柏山山脚,向东经平氏县进入汝南。之所以顺着山脚走,一是为了防备遇到魏国战骑。山地地形更有利于反骑兵作战。二是在这南阳盆地的边缘地带,魏军屯垦据点稀少。也方便他们摆脱魏军的追踪。

    但实际上,就在两天之前,新野东南郊野五十里外,一个魏军屯垦村寨发现了这支吴军。张郃的游骑得到消息后,迅速的追了上去,并很快再次找到了吴军的踪迹。

    位于周瑜大军后方,负责清除尾巴的吴军骑队已在数日和魏军游骑斥候的缠斗中,所剩无己。他们对这次再次跟上来的吴军尾巴竟无所察觉。而张郃根据游骑们报上来的信息情报,早已判断出吴军的走向。

    ……

    周瑜在道路旁立住坐骑,眺望着长长的行军队伍,一骑出现在他的视线中,正是他正焦急等待的令兵。

    那令兵飞骑驰近,立马拱手报道:“启禀大都督,前方就是通往平氏县的入口峡谷。我军斥候已将此地反复探查,并无敌军踪影。平氏县城内,只有一些老弱屯垦役兵屯守,并无魏国常备战兵!出口峡谷也不见有敌军驻守。”

    周瑜脸上露出数日来难得的欣喜之色,说道:“好!传我军令,全军加速前进,攻克平氏县。另外在这入口峡谷中屯守一支精兵,堵截魏国的大军。”

    桐柏山脉是一个从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不仅将南阳盆地与江夏郡所在的江汉平原隔绝开来,也将汝南与南阳隔绝开来。但是起源于桐柏山的淮水,在汝南与南阳这段桐柏山中,开辟出一个地势相对平坦的河谷。

    这个河谷两头窄,中间宽敞,从四周山岭上流淌下的溪水汇集成淮水的上游源头,从东面那个狭窄的出口奔涌流淌而出。平氏县便位于这河谷之内。

    周瑜的打算是自己进入这河谷后,便用少量精兵封堵住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西面峡谷入口。魏军的虎豹骑在这种地形下也发挥不出优势。

    张郃的数千铁骑若不强攻这个峡谷,就必须向北绕过南阳盆地东北角上的方城缺口,进入汝南才能继续追击周瑜。那个时候周瑜的大军早就进入淮南境内,距离吴境已是近在咫尺了。

    周瑜这个算盘打的相当精妙,但他却知道自己在进行一场颇具风险却又不得不进行的赌博。因为魏军拥有机动性极强的骑兵,这些骑兵何时出现在什么地方,是无法用斥候获得的情报来研判的。

    ……

    吴军毫无意外的就轻易攻克了平氏县城,实际上那些驻守城池的老弱魏卒,在吴军刚开始攻城时,便举白旗投降了。

    随后,一支两千余人的吴军精锐步卒开始在西边那条入口峡谷内构筑工事营垒,准备在此堵截张郃的铁骑。同时,他们开始大量制造竹筏。这些竹筏将用来运载辎重顺淮水而下,这样可以极大的加快行军速度。

    吴军仅仅在平氏县逗留休整了一个晚上。他们在七个时辰的时间内便打造出数以百计的竹筏。

    拂晓时分,太阳刚刚升起,吴军便水陆并进向东边的峡谷行去。竹筏在水中漂流,步骑在宽不到数仗的两岸边沿石滩上鱼贯而行。

    周瑜策马行在河滩上,仰头看着两边陡峭的山崖。郁郁葱葱的林木中可以隐约看到吴军岗哨的旌旗,周瑜早就派人将这条峡谷打探的一清二楚,并在险要的地方设岗屯兵。

    “这等险要之处,山崖上设个数百人的营垒便足够扼守要冲。可惜魏国竟然无人能明白这一点。看来这张郃也不堪大用。”周瑜此时感叹道。

    周瑜不知道的是,这里以及那个西边的入口峡谷,张郃都曾在山崖上设有据点营垒,只是担心会被周瑜的斥候发现,所以提前拆除了它们。所以一切都是为了让周瑜走进平氏县这个口袋。拥有大量骑兵的张郃根本不需要再峡谷这样的地形设伏,也能将以步卒为主的周瑜大军封堵在这口袋之内。

    周瑜策马一路前行,前方突然豁然开朗,他已出了峡谷,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周瑜位于中军,所以他出了峡谷代表至少接近一半的兵士出了峡谷。他的心情顿时愉悦起来,若是再前行十几里,便证明他成功的将部队带出了险地。

    但就在此时,吴军的尽头处传来厮杀嘈杂声,紧接着夏日奔雷般的闷响从三面传来。三面的天际线上出现了一圈飞扬尘土形成的“矮墙”。周瑜心中一颤,他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张郃早就在汝南平原上部属了大量的战骑。

    几骑向周瑜这边疾驰而来,他们边策马疾奔边呼喝道:“大都督,魏军战骑在前方出现,正在冲杀我前军部队!”周瑜又向周边扫视一眼,他看到的何止是前方出现了魏军,而是成千上万的战骑从三面向吴军袭来。现在即使吴军的两条腿跑的比对方战骑快,也无济于事了。唯一能暂时躲避魏军的办法是原路退回平氏县。可是一但退回平氏县,很可能就是永远的被困在其中了。

    吴军的正前方,两千虎豹骑列为四排,沿着淮水两岸直冲而来。那些吴军步卒无不是被骑枪挑翻,就是被战马冲倒,一层接着一层的被扑倒在地。淮水中,那些本被两边岸上兵士牵引的竹筏失控的向下游飘去。两翼,各有三四千战骑列成鹤翼阵向吴军侧后压来。

    周瑜心想,不能再等下去了,否则下一个时辰便会全军覆没。

    他对左右嘶吼道:“传我军令,全军后撤,按原路撤回峡谷,在峡谷中结阵防御!”




第539章 老鳖沟
    周瑜带的吴军狼狈逃回平氏县东,这个名叫老鳖沟的峡谷。随后,吴军迅速的结成了密集长枪阵,在峡谷内将淮水两岸封堵起来。周瑜抬头看看两边的山崖,还好那些他预先设的岗哨据点还没有撤离。

    峡谷外还断断续续的有吴军溃兵逃入,但是人数已是越来越少,对应的峡谷外的喊杀声,马蹄声却是越来越近。

    此前行出峡谷的六七千吴军兵马到现在,至少损失了一小半。老鳖沟外的嘈杂声嘎然而止,变成一种诡异的安静。

    周瑜冷冷的令道:“传我军令,再入峡谷者,格杀勿论,无论他们是否穿着我们吴军的号衣。”吴军兵士们轰然齐声应诺了一次。

    如同夏日奔雷般的闷响再次响起,而且此次比上次的更接近雷声。这是因为有山谷回音的效果。

    长枪阵前几排兵士握着枪杆的手心里全是汗,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直面骑兵的冲击,紧张万分。后前几排的弓弩手也早早引弓待发。

    终于,两列长长的魏军战骑出现在淮水两岸那狭窄的河塘之上。三骑一排向吴军的军阵直冲而来。

    当他们进入吴军弓弩手的射程中时,周瑜狠狠的将悬于空中的手臂挥下。吴军弓弩手齐齐放箭。

    箭矢如同骤雨般向魏军战骑射去。然而魏军的骑队是三骑一排的纵向排列,因此位于箭矢覆盖范围之内的战骑并不是很多。左右两个骑队也就是各自被射杀了十余人而已。按这个效率,等魏军骑阵冲击到吴军枪阵前,也不过几十人伤亡在魏军箭矢之下。

    这个时刻,山崖上也传来轰隆隆如同打雷般的声音。林木之间不时腾起滚滚尘土。那是山崖上的吴军滚落向老鳖沟的巨石。周瑜亲眼看到,一个直径约六尺的巨石从魏军骑阵中碾过。三名不幸被它碾着的吴军顿时粉身碎骨,而后这块沾满鲜血和肉渣的巨石落入淮水之中,飞溅起数仗高的水柱。

    淮水中又何止这一柱水花,如同天上落下巨大的冰雹一样,这段淮水上已是“浪花一片”

    不断的有魏军战骑因被这些滚石击中而丧命,但这支魏军骑队依旧悍不畏死的继续向前冲击着。

    周瑜看到最前方的长枪手已显得慌乱犹豫起来,他拔出佩剑,高喊道:“不要慌,稳住阵脚,他们冲不过来!畏敌者死!”

    轰一声巨响,冲在最前方的魏军战骑,眼看对方没有被本方狂冲的骑队吓住,面对如林的枪尖矛刃,自己反倒惊惧起来,拼命勒住缰绳。但马匹还是在惯性的作用下,撞在了枪林上。马匹和人顷刻间都被捅成了马蜂窝。吴军那些后端顶在地上的长枪也一根根弯成了弓状。

    吴军的长枪有个特点,就是矛刃后有直径很宽大的托座,可用防止被捅刺的物体穿到枪杆上,这样方便使用的人收枪。这些吴军长枪兵们喊着号子齐齐收枪。那魏军的骑手和战马失去支撑后,瘫软在地上,很快被后方的战骑踩踏的稀烂。

    在整齐划一的口令声中,吴军长枪兵们的枪矛齐出齐进,不断捅刺。魏军来势汹汹的骑队宛如撞在枪林刀山之上,顿时失去了气势。枪阵前,人的尸体马的尸体越堆越高,如此一来,魏军战骑也失去了速度优势。吴军长枪手们干脆在收枪后,不再将长枪后端顶在地上,而是直接用双手握着,反复捅刺。

    在吴军枪兵奋力抵抗时,后方的弓弩黑手,山崖上的吴军步卒依旧不间断的用箭矢,滚木擂石袭击着这支骑队。

    魏军终于坚持不下去了,在一阵阵吆喝呼哨声以及各种传令声中,他们突然减缓速度停了下来,接着原地调转马头向老鳖沟外逃去。其实这支魏军只有五百余骑,只是张郃的一次试探性进攻。

    张郃当然不会蠢到用骑兵疯狂冲击在这种地形的吴军军阵。他只要封堵住老鳖沟便能将粮草已经不多的吴军锁死在内。因为西边那条峡谷的出口处,若是没有意外,现在也应该被近六千魏军封堵住了。这六千魏军步骑是张郃判断出吴军行军路线后,在南阳紧急召集起来的。

    虽然这些兵马除了两成是魏军普通战骑,其余都是屯垦兵,战力很弱。但他们若能在峡谷出口处构筑紧急构筑起营垒工事,还是能将缺粮士气低落的吴军封堵住的。

    平氏县河谷内,周瑜在魏军战骑停止进攻后,急令人在老鳖沟内构筑工事,而后派遣斥候向西边的峡谷查探。果然不出他所料,西边峡谷出口处,魏军已在短时间内修筑起沟壕壁垒,建起营垒,封住了退路。

    周瑜残存的八千余兵马就如此困在了平氏县河谷之内。但是更让周瑜糟心的是粮草不够了。

    吴军仓惶撤离,带的粮草本就不够,适才被魏军铁骑伏击,那些装载在竹筏上的粮草几乎全部丢失。平氏县城内的粮仓也几无粮草,甚至平氏县的人口也在吴军入城时,四散逃向四周的山林之中,想搜刮平民的粮食都不可得。

    入夜,在那些伤兵的凄厉哀嚎声中,周瑜翻来覆去睡不着,彻夜未眠,脑子像锅热粥一样不住的翻腾着思考着。

    到天明时分,他终于做了个决定,向西突围,然后寻求梁国冯宇的帮助。这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和这几千残部,也是为了吴国。若他料想的不错,吴国现在很可能已经遭到刘备与曹操的同时攻击了。

    他必须尽快将这几千残兵带出去,然后用某种方式支援孙权。向东从汝南返回已经不可能了,即使能冲破张郃魏军铁骑的拦截,在那千里沃野平原上,对方主力会将自己死死咬住,直到追杀到最后一个吴国兵士。

    周瑜从兵将中抽选出最为精锐的三千步卒,身披全军最为精良的甲胄,然后让他们包餐一顿,亲自用平氏城中寻到的几坛好酒为他们送行。

    但是这一晚,西面峡谷的魏军又挑灯夜战,防御工事营垒得到进一步加强。吴军要冲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第540章 向西突围
    周瑜登上山崖崖壁的一个岩台,举目向远处的魏军阵地防线眺望观察着。整个防线由左中右三个营垒组成,营垒与营垒间距不超过五百步距离。三个营垒由宽一仗的壕沟连在一起,壕沟内侧是高达五尺的壁垒。壁垒上还有由树枝木板所制成的垛墙。那些魏军兵士就蹲在垛墙后或站在壁垒后驻守着防线。

    这些魏军兵士虽然看上去都是老弱之兵,乌合之众,但他们的壁垒沟壕却是相当的完备坚固。整个防线将峡谷出口堵的死死的。要突破这条防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周瑜没有别的选择。

    周瑜又俯瞰了一眼己方已排成进攻队形的军阵,以冷峻的口吻说道:“传某军今,进攻!”他身旁的今兵即刻掏出一面杏黄小旗,对着山下的吴军挥舞起来。

    山下,鼓号之声随之响起,吴军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整个军阵开始缓缓向峡谷外移动。

    当吴军军阵距离魏军防线不到百步距离时,双方弓弩手的箭矢密集的在空中穿梭着,单发箭矢的咻咻破空之声汇集成一片嗡嗡之音,震荡着双方兵士的耳膜。

    吴军军阵,居住于前列的刀牌手们纷纷举起燕尾大盾,结成盾墙。后面的兵将有盾的也纷纷将盾牌举过头顶,那些没有盾的只能弯下身去,并且尽量将身体贴紧前方的人员。即使如此,在叮叮咚咚的箭矢射入盾牌和此起彼伏的惨烈叫声中还是有大量吴军兵士中箭倒地。

    相比之下,魏军的情况要好的多。除了弓弩手时不时在对方来袭箭矢稀疏时,探出头来射出一箭,其余兵士都在垛墙和壁垒之后躲藏的好好的。吴军的箭矢无论从什么方向,以什么轨迹射来,都不可能落入垛墙壁垒形成的抛射盲区中。

    吴军顶着箭矢造成的伤亡,继续顽强的向前挺进,而且速度越来越快。距离魏军防线不到二十仗时,吴军的盾墙突然“裂开”十数个巨空隙。大批抬挑着厚大木板的吴军兵士呐喊着冲向魏军的防线。

    他们将这些加固后的长条木板一端架在壕沟的外边沿,另外一端搁置在壁垒边沿上。然后沿着这跳板向壁垒上冲去。

    其中一组吴军兵士抬着木板刚行到沟壕边,还没将跳板竖起,一名魏军弩手就从树枝扎成的垛墙后探出身来,对着这些吴军猝不及防的射出一箭。弩是重弩,又是近距射击,箭矢瞬间就洞穿了最前方一名身披扎甲的吴军兵士胸膛。这名吴军兵士倒地同时,跳板也因少一个人担抬而落地,正好砸在一人脚趾上,痛的他哀嚎不止。

    后面又涌上来一批吴兵,他们七手八脚的将这根跳板竖立起来,就要向壁垒搭去。垛墙后,那名魏军弓弩手又上好了一发箭矢。他正准备探出身再给对方一箭时,几支矛枪枪刃却突然从树枝垛墙后钻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扎入了他的身体。原来是几名吴军长枪手也冲到近前,用他们那近两仗的长枪向垛墙后胡乱捅刺着。壁垒其余地方也多是如此,那些本躲藏在垛墙后的魏军兵士被迫纷纷跳下壁垒。

    跳板另一头重重的落在壁垒边沿上,腾起一柱尘烟。众多吴军刀牌手沿着跳板向壁垒上冲去。突然,壁垒后传来竭尽全力的大吼声,七八名魏军兵卒从壁垒后探出头来,呐喊着用手中刀枪向对方戳砍劈刺而去。他们那声嘶力竭的叫喊更多是因为恐惧而发出,而不是为了显露自己的声势。毕竟这些魏军屯垦兵大都是从没上过战场的农民。

    几名冲在最前的吴兵中刀中枪倒地,其中一个人在扑倒的瞬间向前蹬了一脚,落向了壁垒之后,落地之时手中的环手刀切入了一名魏军的脖颈,几乎将他的整个脑袋切掉。后方的吴兵见此情景,一跃而起,跳过魏军还没来及收回的矛刃刀锋,落向了壁垒后方

    大批吴军兵士同样利用上百根跳板越过了壁垒,与魏军厮杀成一团。前者是吴国最为精锐的步卒,而后者是些刚成为屯垦军没多久的农民,结果可想而知。

    厮杀进行了不到小半个时辰,壁垒后的魏兵就开始溃逃。有的是向后逃去,有的却是向营垒中逃去。营垒不止有沟壕壁垒拱卫,而且还有两仗余高的寨墙保护。吴军兵士一旦登上壁垒,便会面临来自墙头甬道和墙后缝隙的箭矢枪矛的攻击。

    一些跑的慢的魏军兵士刚到寨门前,却发现寨门轰然关上,吊桥也被高高拉起。箭矢如骤雨般向他们和他们身后的追兵射来。

    不过吴军兵士并没有攻打营垒的打算,他们将其所追赶的魏兵砍杀后便退到魏军箭矢射程范围之外。

    攻下一段魏军防线的吴军在壕沟壁垒上搭建了更多的跳板,并将壁垒上那些垛墙全部拆除清理干净,方便后军通过。

    看着向峡谷外开去的本方军阵,周瑜脸上露出少许欣慰。他正准备下到谷底,随本方军阵一起撤出,却看见远方尘土飞扬。他脸上的表情骤然一变,没想到魏军在壁垒防线的后方还伏有一支铁骑!

    来的魏军两千战骑虽然不是虎豹骑,但却是张颌从所有战骑中精选出来的。面对正以行军队形前进的吴军步卒无异于刀切瓜果般容易。

    望着滚滚而至的魏军骑阵,吴军自己已是慌乱起来。有的将官高声嘶喊道:“结阵!结枪阵!”
1...144145146147148...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