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末世录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炎垅

    李傕将两边战况看在眼中,又急又气。但对方铁骑距离己方右翼近在眼前了,必须马上决断。

    “传我军令,全军撤退!全军撤退!”他痛苦的嘶喊道,喊完便自己拨马先行向东奔逃。李傕这一跑,形势立刻呈现一边倒状态。

    西凉军中,有的收到他的军令,有的发现敌军铁骑从侧翼袭来,有的正遭受典青营的全力攻击,还有的对这一切枉然不知,继续遵循之前的军令向前进击。片刻后,他们就混乱成一片。

    虎豹骑与颍川骑兵席卷而至。骑枪和马刀铁蹄之下,西凉军右翼瞬间崩溃。另一边,伸出去的左翼也在典青营的攻击下向东溃逃。至于中间的部分,李傕跑时,他们就一窝蜂的跟随着,向后逃去。那些“义民军”不用对方喊话,就开始倒戈斩杀那些对他们督战的西凉兵。

    一名掺杂在他们中间“督战”的羌兵似乎没意识到形势的逆转,嘴里一边咒骂着,一边用刀背砍击着这些已经驱使不动的“义民军”。猛然一支削尖的木棍捅了过来,虽然没刺穿他的扎甲,却将他捅翻在地。

    他叫骂一声:“反了你们!”一个鲤鱼打挺就站立起来,一刀劈向对方,几乎将对方斜劈成两半。却不料自己腿弯处又中一“枪”。跪倒在地,一个铁锄打在他后脑上,接着一把铁锹向他脖颈斩来。

    羌兵的脑袋被连斩数下也没斩断,又被一汉子抱着拧了几圈,方才将脑袋生生扯了下了。披头散发的脑袋被高高的抛向空中…

    冯宇亲自策马冲出,身先士卒的带着虎豹骑与颍川骑兵纵马狂奔,追击斩杀西凉步卒。战马飞驰过的地方,一片血雨,倒下一路的尸体,头颅和断肢。

    筑阳军步卒也在后面收拾残局,斩杀那些落单的西凉兵卒。只有那些由颍川兵卒和平民组织起来的长枪手还纹丝未动。

    此时,李傕的部旅已然是全面溃败。

    但正在奔逃的李傕却还抱着幻想盘算着--若他的两千西凉铁骑能全歼敌方的那个辎重队,缴获他们的物资,自己再能收拢起两千溃军。那么这一仗不仅不算败,甚至还能算个小胜。

    ……

    先后两股追击敌方辎重的西凉铁骑已经合兵到一起。他们在外围探马的帮助下,已经找到了对方的踪迹。正顺着新鲜的车辙印一路追击下去。

    追着追着,他们就来到五峰山的丘陵地带。马蹄下这条被荒废许久的道路左边出现了一道土崖,右边则是一条几乎和土崖行的小河。土崖长约三四里,高三四仗,小河则是宽约十余仗的距离。




第064章 人口暴增
    云低春雨落。舞阳城外,被阴霾天空遮盖的荒原上,满是晃动的人影。他们正冒着蒙蒙细雨,仔细搜索和清理着战场。

    城池的西北方,传来一阵嘹亮的军歌。廖化营和长枪兵正押解着大批西凉军战俘和马匹返回舞阳。那些辎重车上也都装上了死去的战马,这多少可以减少些舞阳城的粮草开支。

    逃入召陵城中的李傕,左等右等也没见到他的两千西凉铁骑归来。甚至很多外围巡弋的探马到了定期上报军情的时候,也没见人影。他已知情况不妙!

    就在此时,有亲卫令兵来报,城西发现了大股筑阳军,正向召陵赶来。李傕闷哼一声:“来的也太快了!”

    他现在没有选择,城中仅有西凉残兵千余人,和冯宇再对阵一仗想都不敢想。劫掠来的粮草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临颍向洛阳转运,留在召陵城中的粮草并没有多少。若是固守召陵,让冯宇围困住,后果更不堪设想。

    本还想在召陵停留几天收拢溃兵的李傕,此时只能选择撤离。他什么都没顾,放了一把火后,急匆匆的带着残兵败将向临颍仓惶奔逃而去。

    片刻后,冯宇就亲领着五百虎豹骑率先驰入召陵城。搜遍全城,发现召陵残存的一些粮草已被李傕军放火焚毁。

    召陵全城几乎已是空城,大街上见不到一个人影。但在几间相连的院落中,筑阳军发现了大批的人,被李傕四处掳掠来的年轻女人…

    幸亏冯宇来的突然,迫使李傕匆匆逃亡,将她们遗忘了,否则李傕很可能会将带不走的她们屠杀干净。

    ……

    初平元年二月底,绿草茵茵的南阳平原上,一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队伍在行走着。前后是衣甲鲜明的筑阳军兵士。中间是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平民百姓,他们都是自愿投奔筑阳侯国,愿为冯宇部曲的颍川流民。

    冯宇和几名麾下将领幕僚嚼着马肉干,喝着山泉,有说有笑的策马行在队伍中间。

    这其中就包括刚刚成为冯宇幕僚的荀攸。为此冯宇花费了一张收降紫卡。冯宇不知道,实际上他即使不花费这张收降卡,荀攸也有意投奔他,拜其为主公。

    舞阳之战尽管时间很短就决出胜负,但战争规模颇大,即使不算那些被裹挟的平民百姓,只算双方投入的正规兵力,也有近万之多。这样万人规模的大战,中平年后,天下少有。此战足以让冯宇名扬天下。

    但这还不是让荀攸心甘情愿成为冯宇幕僚部曲的理由。

    在舞阳大捷的同一时期,另一路董卓劫掠大军牛辅部正向陈留郡和颍川郡北部进发。驻守陈留以及颍川北部的张邈与曹操为避牛辅锋芒,主动撤退。导致这一带的荀氏族人部曲被屠诛殆尽。

    所以尽管舞阳之战保全了不少荀氏族人,但荀氏家族已元气大伤,不可能再做为一个独立的地方势力存在了。荀氏子弟对此都心知肚明,此时他们想起当年荀彧的劝说,方知荀彧眼光的深远。

    以后,荀氏子弟只能四散,各自寻找新的势力攀附。大部分自然是就近投靠了袁术。不少北上冀州,去投靠荀彧所在的袁绍势力。还有的去投在兖州刚刚兴起的曹操势力。当然还有跟随了冯宇的荀攸和若干荀氏子弟。

    董卓军的这次大规模劫掠带来的后果,果然被贾诩说中。外部压力加速了群雄内部的权力整合。

    其中,受益最大的人便是驻军鲁阳的袁术。他的根基汝南因为舞阳大捷,没有受到董卓军的荼毒。

    李傕残兵回军过境鲁阳之时,袁术又乘机劫夺了他转运到洛阳的粮草,用于招募在鲁阳,颍川南部,汝南一带避祸的流民。其声威更盛。

    同时袁术又获得颍川陈留一带,包括荀氏家族在内的中小门阀宗部势力的归附。当下,他的势力范围已是南至淮水,北抵黄河,境跨荆豫兖三州,人口近三十万的广大区域。

    不过,他的这“片”势力范围虽然在地图上看是连续成片的,但因为人口稀少,实际还是个稀疏的网状。

    而且其中还插着个别人“钉子”,就是依旧被冯宇控制的舞阳城。那里还驻扎着一个营



第065章 某,孙坚,给粮
    董卓在初平元年年初的四出劫掠,终于让反董群雄们将口号付诸于行动。

    不过谁也没想到,其中最积极的,却是在远离中原之地就任的一名郡守。他就是长沙太守孙坚。

    洛阳城正南方近两千里的地方。孙坚站立在长沙城的城头,俯瞰着涛涛湘水和江中郁郁葱葱的橘子洲。如同一座雕塑,一动不动。

    “父亲,你真要北上中原,讨伐董贼”他身旁的一位少年打破了沉默。但是音调低沉而嚅嗫,可见平日里,他对父亲的敬畏。这名少年便是孙策。

    听了孙策的话,孙坚突然像下定了决心一样说道:“不错,我们要北上中原。大争之世,大丈夫理当如此。”

    孙策继续说道:“可是,可是这样…这样我们在长沙的根基岂不是丢了”

    孙坚仰天大笑道:“尽管当下中原人口凋零,但这偏僻的长沙郡与中原相比。就是驴子和马的区别,这里根基对为父而言不叫根基。为父的志向是为天下豪雄,而不是偏僻郡县的区区一方豪强。”

    看着孙策的疑惑,孙坚继续说道:“给你一个豫州牧和一个长沙太守,你选哪个”

    “当然是豫州牧,但...”

    “正是如此,后将军袁术袁公路许我北上中原讨董后,就表汝父为豫州牧。但是此前为父要做一件为父不想做的事情…”

    孙坚说完,就大踏步的向城下走去。他要去准备他那件不愿意做的事。他一但下定决心做某事,便会付诸实施。

    少年孙策在他的身后张了张口,有句话还是没说出来,他想说的是:【若是一个实际掌控不了权力的豫州牧,或一个要听命于他人的豫州牧就不一定如现在的长沙太守好。】

    七日后,武陵郡汉寿城中府衙中。一名身着大汉官服的人瘫软在座塌上,口里吐着血沫,指着孙坚说道:“…你…你。我的族人会为吾报此仇…”说完,又狂吐出一口鲜血,立时气绝。

    对面的孙坚从王睿尸体腹中拔出自己的佩剑,如释重负的用块白布将剑身擦拭的干干净净,没留下一丝血迹。

    孙坚带兵骗开汉寿城,诛杀荆州刺史王睿是为了两件事。一是他要北上中原,必须通过刘表的地盘。而刘表知道此事后,托人给他带话--只要他能杀了王睿,不仅不阻拦他北上,而且沿途还会提供粮草兵员。二是孙坚想吞并王睿的兵士和部曲。

    不过在原来那个世界的历史上,孙坚杀王睿另有缘由。巧的是后来“王与(司)马共天下”的东晋,占据着东吴故地,偏安江南。这个“王”所指代的琅琊王氏便是王睿的家族。更巧的是,西晋灭亡东吴的将领也叫王睿。

    孙坚带着五千兵甲和所有部曲,以及他的儿子孙策和所有家眷。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北上的征途。刘表果然诚守信诺,一路上畅通无阻,提供粮草,并“借”给他一千兵甲,沿途陆续有仰慕其的宗部来投。

    当他到达江陵时,将从王睿那获得的荆州印绶亲手交给刘表…

    刘表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的印绶,仰天长笑道:“天不负我,大事定矣!”

    当孙坚离开刘表地盘最北边的宜城时,他的队伍已达到近两万人之多。其中近八千是可战之兵,其余都是兵士们的眷属。

    ……

    “对五”,

    “对七”,

    “对尖”,

    “四六炸”…

    春光明媚,花卉



第066章 张咨不能死
    南阳宛城,一所伎馆内。张咨正嗑着种不知名的坚果,欣赏着堂中歌姬的琵琶演奏。

    南阳或者说宛城已经太平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这两年既没有遭遇像兖州,豫州那样的**,也未发生像青徐那样的蝗灾。

    宛城的平民百姓虽称不上安居乐业,但至少是保了一方平安。他的声望在宛城百姓之中也日积月累的深厚起来。

    一座城,两万多人,太平时节。他平日里自然也就没那么多公务要处理,于是日常空闲时就找几个本地名士儒生谈古论今,对辞说赋一番。找不到人时便来这伎馆中听听小曲。

    这样的生活张咨很是满意,他没有那么多高志宏愿,只图能将这种“小国寡民”的状态延续下去。

    但是后将军袁术驻军南阳郡的鲁阳后,情况发生了点改变。袁术话里话外的种种言行举动,让张咨明白对方在用一种暗示威胁着自己。

    张咨不想将这座经营了数年之久的宛城白白拱手让人。但若真和袁术为敌,他没有信心能保住宛城。他只能装不明白袁术的意思,同时他暗中派人北连袁绍,希望袁绍能帮他出面说情,让袁术打消这个念头。

    此时,厅堂中的歌姬一曲弹完,周遭宾客席上传来阵阵喝彩之声。一名张咨的亲卫令兵也来到张咨面前,对他耳语了几句。张咨脸色一变,在案几上留下些许银钱,便在一片恭送声中,匆匆出了伎馆。

    孙坚带着数万人马入了南阳郡,驻扎在宛城南方百十里处的新野城废墟之旁。他的信使现在已来到了宛城。

    张咨打开信笺一看,上面寥寥数语,只表达一个意思—“借粮”。而且数目不小,一要就是两万斛。

    不过,这封信笺是以请求的姿态写的,用语还是非常客气。并且除了这封信笺,孙坚还给他带来了牛酒锦缎等见面礼。除了这“两万斛粮谷”让张咨感到肉疼,没有察觉到其中有丝毫敌意。

    张咨款待了信使,并拍板决定给孙坚一万斛粮食。张咨认为,自己和孙坚不存在任何交情和关系,也没去凑反董联盟这个热闹。这种情况下,白白送给孙坚一万斛粮食,助他“讨伐董贼”已是仁至义尽了。

    孙坚的信使对此似乎也很领情。他对张咨再三道谢后,便带着张咨的回复,回营向孙坚复命…

    ……

    黄盖在筑阳街道上大步流星的走着,他用好奇的目光不停的打量着这座城池的角角落落。主公孙坚此次特意让他这名武将做为信使来筑阳,有其用意。临行前,还专门嘱咐他尽可能的探查这座城池的方方面面。

    在筑阳兵士的引领下,黄盖很快来到了冯宇的府邸。一般信使,冯宇是不会随便接见的,把信送由亲兵转交就算完事。但冯宇知晓孙坚信使的姓名后,破例召见了黄盖。

    黄盖见到这位前不久才名动天下的奋威将军,感觉这年轻人气势逼人,而且这种气势与他的主公有所不同。

    黄盖双手呈上一封笺贴,说道:“末将见过君侯。我家主公特命我来向君侯呈送请帖。”他刻意让自己语气平缓稳重,但不知怎么的,说出话时还是急促了些。

    冯宇展开这封请帖,默默看完。原来是孙坚邀请他今日去参加一场晚宴,共同商论讨董大计。

    可能是为了让与会者放心,聚会的地点并不是在孙坚的新野大营,却是定在穰城这座废弃之城的旁边。而且直言说明,为了免除各方顾忌之心,各方最多带两百名护卫前往赴会。

     



第067章 穰城鸿门宴
    张咨一行人在穰城十里外某个隐秘的地点驻足等待。早在他到来之前,他的斥候就先行一步到达,在穰城内外打探起来。

    大半个时辰后,他的斥候陆续来向他报告---穰城城外方圆十里,除了孙坚带来的两百甲士,没有其他部旅兵士的踪影。城内的破屋烂瓦也都一一仔细探查过,没发现任何有人活动的踪迹。

    “确定那废城之中每个屋室都没有蹊跷”张咨还是不放心的问了一句。穰城这座废城太容易藏兵了。

    一名将官信誓旦旦的回答道:“启禀太守,儿郎们仔仔细细的都搜查过了。不仅确定没人,而且确定至少一年半载这城中没有人来过。”

    “那城头城墙上呢这个可别被疏忽掉了。”

    “请太守放心,我们入城搜索之前就把四面城墙城头搜了个遍!”

    张咨这才放下心来,点点头道:“那你们斥候现在分散开来,在此方圆周遭十里之内的道路要冲之处,策马巡弋警戒。一但发现外围有大股兵马来袭,立刻通知吾。”

    待这百十名斥候再次分散开去警戒四周后,张咨这才带着大批兵甲和亲兵向那处新搭建的小营地走去。

    那座营地中除临时搭的几顶大帐,其余都是空地,孙坚的两百甲士都站立在大帐外的空地之上。那几顶大帐中就是藏兵,再怎么藏也藏不了几个人。

1...1415161718...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