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末世录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炎垅

    但是解冻后的人头还是如同黑呼呼的大煤球,焦黑一团,哪能辨别出容貌。夏侯渊嚅嗫道“这都烧焦了,也看不出来什么啊”

    一旁的司马懿却噗通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陛下啊,圣上啊,臣未能及时救驾,罪该万死啊。”

    曹丕和夏侯渊连忙问道“太傅,汝是如何确定这是圣上的头颅啊”

    司马懿指着一颗人头脖子上的鸽蛋大的肉瘤说道“陛下脖子上有此瘤,只是日常被须髯所遮盖,常人看不见。但某却是知道的。这肯定错不了,这就是圣上的头颅了。啊陛下啊此深仇大恨,臣必为陛下报之以告慰陛下在天之灵”

    曹丕也噗通一声跪倒在头颅前,哭嚎起来。夏侯渊还是将信将疑,但见二位都如此了,也只有跟着跪拜下来并且哭嚎起来。

    三人哭嚎了好半天,司马懿开口道“如今圣上殡天,国不可一日无君。先帝也没有留下遗诏,我等须拥立一位皇子为天子。按长幼尊卑,应立二皇子曹丕为帝”

    曹丕听了这话,已由悲转喜。夏侯渊却为难了,曹操有一大堆皇子,除了曹操最喜欢的曹冲去了稚城,也凶多吉少外。还有个比较喜欢的皇子曹植还在邺城。虽说按长幼顺序,在大皇子去世的情况下应立二皇子曹丕为帝,但这事情太大了,夏侯渊岂敢随便答应。他结结巴巴的说道“这那此事重大,太傅还是回到邺城与朝臣们商议后再定夺可好”

    司马懿闭目沉气好半天,开口道“也罢,待我们打退梁军,回到邺城再说。夏侯将军且先下去休息吧。”

    夏侯渊退出后,司马懿却对曹丕抱拳道“殿下,汝的父皇其实应该还没有殡天。”

    曹丕惊的张大了嘴巴“啊”了一声。司马懿下一句话更让他目瞪口呆“但汝必须当汝的父皇已经殡天了。否则臣会被夷三族,汝再也不可能有登基的希望,并且可能会有牢狱之灾甚至血光之灾”




第632章 质疑的目光
    曹丕听完司马懿的话,愣了半天才惊叫道:“师傅何出此言啊”

    司马懿还是不慌不忙的说道:“适才,臣根本没看出那颗头颅是天子的头颅。另外殿下请想,小皇子曹冲也在稚城之中。梁军为何将如此重要的人物漏过这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有攻破稚城。只是在虚张声势罢了。”

    曹丕啊呀了一声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当是照此前计划行事,等江东援兵来后前去增援稚城。师傅又刚才为何要说那般话。这要传出去可是死罪啊。学生我都可能可能”

    司马懿阴冷的笑了笑道“不是可能,是一定。殿下一定也会被牵连入罪。臣也不会是死罪,而是要夷三族之罪。”说到这,司马懿又换了一副表情,对曹丕毕恭毕敬的叩伏下来道“臣所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殿下,不是为了陛下啊天子发兵南阳,将大魏首席谋臣郭嘉任为小皇子曹冲的师傅。如此举动,足以证明圣上有意将封小皇子为太子。而如今,若是圣上和小皇子真的都殉难于刀兵之中,这帝位无论按长幼排序,还是才能都得由二皇子您来继承这帝位”

    曹丕连忙将司马懿扶起道“师傅快快请起说话。学生已懂师傅意思,可汝刚才又肯定这稚城实际未破。这日后万一”

    司马懿信心十足的淡然道“没有万一,只要我们当这件事是真的,它最终就会成为真的。没有外援,稚城的魏军总会覆灭的。重重围困下,他们没办法再向外发出求援信。即使跑出了几个人,唯一能增援他们的只有我们这方城。待数日后,江东援军抵达此处,殿下就和某回邺城,登基继位”

    本还恍恍惚惚的曹丕听到登基继位四个字,两眼顿时放出异样的光彩,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全依太傅所言行事。”

    时间过的飞快,大半个月后,江东的魏军在夏侯惇的率领下来到了方城城下。一看城头,白幡黑旗,兵士们披麻戴孝,内心惊惧道,这是谁死了

    待他入得城来,听闻是魏军在稚城覆灭,曹操身死的消息后,也哭天呛地起来。过了片刻,夏侯惇方才恢复到常态,恨声说道“某定要为圣上复仇,将梁军斩尽杀绝。”

    司马懿此时却说道“夏侯将军,复仇自然是要复仇的。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回到邺城,拥新君登基才是。”

    夏侯惇一听,忙问道“那圣上殡天前可有遗嘱要哪位皇子继承大统”

    司马懿摇头道“圣上和数万大军全覆于稚城。没有临终遗言传出。不过这不要紧,二皇子聪慧过人,才德双全。最重要的是他乃所有在世皇子中年纪最长者。按长幼尊卑,也应当由他来继承大统。”

    夏侯惇沉默了几息,嘴巴动了动,将想说的话咽了回去,却说道“也罢,待我们回到邺城之后,与众朝臣商议一番后,便行新君登基之事。只是这方城至关重要,前面的南阳还有数万梁国大军,他们如何对付”

    司马懿冷笑道“夏侯将军放心,只需万人把守,梁军数万大军也过不了这固若金汤的方城要塞。我们在方城囤一万精兵,再在平氏方向增援五千步骑。即可防御住南阳来犯之敌。近几日,弘农方面的战报也传了过来,好消息是张燕利用绝对兵力优势,终于抑制住了张辽的攻势。双方已在弘农形成对峙之势。坏消息是张燕损失不小,前前后后折损了近两万步骑。”

    夏侯惇道“也罢,那就让某来屯守方城,兼管平氏防线吧。”

    司马懿却将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一样道“夏侯将军乃朝中重臣,况且夏侯氏也算的上是魏室旁支。这等重立新君的大事,怎么能少了夏侯将军。汝和夏侯渊将军都要随某和新君一同返回邺城。”

    “那此处派谁防守”

    “某的胞弟司马浮可担当此任。”

    夏侯惇见话说到这份上,而且对方拿着魏国的掌兵虎符,身份又是新君曹丕的太傅。只好说道“既然如此,一切全凭太傅所言行事。”

    司马懿即刻宣布各项军令,做出各项布置。临走前,又在内室之中专门和司马浮密谈了整整两个时辰,这才带着三万步骑浩浩荡荡的返回邺城。

    阳光照射在稚城冰封的墙面上,反射出白花花一片的光芒。郭嘉心情凝重的站在城头,向城下望去。此时数万梁军构筑的营垒和工事已将稚城和城西城北两座大营死死的封在山坳之中。甚至在西面和北面的伏牛山山岗上,梁军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建起了数量不少的望楼,箭塔。山林中还时不时升起梁军的飞艇热气球。那山地在雪天本就不能通行,现在是更没有指望了。

    郭嘉又习惯性的举目远眺而去。他深邃忧郁的双眼突然一亮,因为远方茫茫雪地的地平线上升起了几支旌旗。升起的旌旗越来越多,然后出现了兵马的身影。郭嘉身边的徐晃,张郃,许诸等将兴高采烈的欢呼起来“来了,来了,我们的援兵终于来了”郭嘉也咧开嘴,露出了近段时间来难见的笑意。

    但是当这支无边无际的大军行近时,他们的笑容都凝固起来,接着变成了绝望的表情。来的并不是魏国的军队,而是梁军从豫章,江夏调来的增援部队。他们搭乘甘宁的水师军团战船,溯江而上,进入沔水,在樊城登陆后,在雪地中连行四百里抵达稚城。

    许诸最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娘的,这下完蛋了。此前我们不惜代价,决死一拼,还是能拼杀出去可能的。梁军来这么多援兵,完全不可能冲出重围了。”

    徐晃也带着质疑的语气向郭嘉问道“太傅,方城的援军真能如期赶到么按时间算,此时江东援军也早应该赶到方城,现在出现在稚城城下了啊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其余几人同样将质疑的目光投向郭嘉。



第631章 无法辨别的人头
    贾诩毕恭毕敬的说道“陛下圣明,正是此意。只要曹操一死,他们内部必然就会忙于争权夺位。到时他们必然是守好方城等关隘不出,相当长时间内不会进入南阳了。”

    

    太史慈在一旁问道“可是魏国方面是那么好骗的我们说了,他们就能信”

    

    冯宇刚想做答,贾诩已哈哈着大笑说道“问的好。他们必然不会真的相信,但他们必然会装着相信!不管曹操是真死还是假死,不管魏军是真被歼灭了还是假被歼灭了。他们都会装作相信有利于自己的那一种可能。”

    

    太史慈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冯宇此时对他说道“此次,还是需要子义走一趟方城了。”

    

    ……

    

    冰天雪地中的方城城头响起了告警的号角声,大批魏军兵卒跑上城头,弯弓搭箭紧张的向城下瞄准。因为有支约莫五六千骑的骑兵部队出现在方城城下。

    

    司马懿,曹丕和夏侯渊三人听闻号角声,也急忙登上城头查看情况。当他们在城头站定,城下的数千骑也在茫茫雪地中一字排开,为首一将策马步出军阵,正是太史慈。他用手中骑枪指着城头喝道“某乃大梁伏虎将军太史慈也,今日来此奉劝汝等快快献出方城。诸位若能识时务归顺我大梁,个个都能有功勋。否则待冰雪融化,我大梁天军便会自行攻破此城,汝等皆要为刀下之鬼。”

    

    曹丕冷笑道“就尔等这几千兵马,也想取我固若金汤的方城。这无异于白日做梦般。”

    

    太史慈哈哈狂笑起来“本将军只是个先锋,这数千战骑只是我大军的一个零头,来此只是给汝等传个信。冰天雪地,我大梁十万天军刚刚打完场大胜仗,将汝等所谓的魏朝伪君曹操都擒杀了,尚要休整。还来不及关照汝等。所以才能给汝等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

    

    曹丕听闻此话,脸色一变,刚要惊呼道“什么父…”就被司马懿猛的拽了下袖子,拦住了话语。

    

    司马懿淡然的接嘴道“某乃大魏太傅司马懿是也,城下梁将,汝这些话骗三岁小孩可以,骗我等可就是贻笑大方了。我等岂能仅凭尔三寸不烂之舌就相信我大军被汝等歼灭,天子被汝等加害”

    

    太史慈呵呵冷笑两声,手挥了挥,便有十几名梁军兵士策马上前,骑枪上还挑着几颗人头。这冰天雪地的,人头都冻的像个冰坨子,脸上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霜,不可能辨别出容貌。太史慈手指这些人头,喝道“看看这就是汝等曹军将领的人头,这个是徐晃的,这个是张郃的,还有这个是曹纯的…最后这个就是汝等所谓天子曹操的了。”

    

    太史慈之所以对稚城中将领如此清楚,自然是归功于此前几名被梁军俘虏,给方城送信的魏军斥候。

    

    曹丕听罢,顿时睚眦尽裂,又要开口喊道“父皇…”却又被司马懿拽了衣袖制止住。但太史慈还是听到父皇两个字,心中便知道站在城头的必然是曹操几个儿子中的一人。

    

    司马懿继续冷冷的问道“太史慈,汝就凭几颗人头也想蒙骗我等”

    

    太史慈收起笑容,同样冷声道“破城之后,这些人带着几百兵马,被我大军围在稚城破庙之中继续顽抗,最后庙宇被我军火爆弹引燃,所有人都烧成了焦炭,但我们还是能依赖服饰兵刃以及俘虏辨别出他们。头就留给汝等查验。信也好,不信也好,都由你们自己。不过,某丑话说在前边,汝等主动献城投降,那是大功一件。若是据城顽抗,城破之时,汝等下场和他们一样!”

    

    说罢,太史慈手一挥,梁军战骑将枪尖上的人头甩在雪地之上。而后,在号角号令声中,数千战骑调转马头,扬长而去。

    

    待太史慈的战骑走远了,司马懿,曹丕连忙派人将这些人头取了进去。他们对着这些冰冻人头左看右看也辨别不出来谁是谁。只好叫兵士将人头拿入生着火盆的屋室中解冻。

    

    但是解冻后的人头还是如同黑呼呼的大煤球,焦黑一团,哪能辨别出容貌。夏侯渊嚅嗫道“这都烧焦了,也看不出来什么啊”

    

    一旁的司马懿却噗通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陛下啊,圣上啊,臣未能及时救驾,罪该万死啊。”

    

    曹丕和夏侯渊连忙问道“太傅,汝是如何确定这是圣上的头颅啊”

    

    司马懿指着一颗人头脖子上的鸽蛋大的肉瘤说道“陛下脖子上有此瘤,只是日常被须髯所遮盖,常人看不见。但某却是知道的。这肯定错不了,这就是圣上的头颅了。啊…陛下啊…此深仇大恨,臣必为陛下报之!以告慰陛下在天之灵!”

    

    曹丕也噗通一声跪倒在头颅前,哭嚎起来。夏侯渊还是将信将疑,但见二位都如此了,也只有跟着跪拜下来并且哭嚎起来。

    

    三人哭嚎了好半天,司马懿开口道“如今圣上殡天,国不可一日无君。先帝也没有留下遗诏,我等须拥立一位皇子为天子。按长幼尊卑,应立二皇子曹丕为帝”

    

    曹丕听了这话,已由悲转喜。夏侯渊却为难了,曹操有一大堆皇子,除了曹操最喜欢的曹冲去了稚城,也凶多吉少外。还有个比较喜欢的皇子曹植还在邺城。虽说按长幼顺序,在大皇子去世的情况下应立二皇子曹丕为帝,但这事情太大了,夏侯渊岂敢随便答应。他结结巴巴的说道“这…那…此事重大,太傅还是回到邺城与朝臣们商议后再定夺可好”

    

    司马懿闭目沉气好半天,开口道“也罢,待我们打退梁军,回到邺城再说。夏侯将军且先下去休息吧。”

    

    夏侯渊退出后,司马懿却对曹丕抱拳道“殿下,汝的父皇其实应该还没有殡天。”

    

    曹丕惊的张大了嘴巴“啊”了一声。司马懿下一句话更让他目瞪口呆“但汝必须当汝的父皇已经殡天了。否则臣会被夷三族,汝再也不可能有登基的希望,并且可能会有牢狱之灾甚至血光之灾!”

    



第632章 质疑的目光
    曹丕听完司马懿的话,愣了半天才惊叫道:“师傅何出此言啊!”≈lt;r≈t;≈lt;r≈t;司马懿还是不慌不忙的说道:“适才,臣根本没看出那颗头颅是天子的头颅。另外殿下请想,小皇子曹冲也在稚城之中。梁军为何将如此重要的人物漏过这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有攻破稚城。只是在虚张声势罢了。”≈lt;r≈t;≈lt;r≈t;曹丕啊呀了一声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当是照此前计划行事,等江东援兵来后前去增援稚城。师傅又刚才为何要说那般话。这要传出去可是死罪啊。学生我都可能…可能…”≈lt;r≈t;≈lt;r≈t;司马懿阴冷的笑了笑道“不是可能,是一定。殿下一定也会被牵连入罪。臣也不会是死罪,而是要夷三族之罪。”说到这,司马懿又换了一副表情,对曹丕毕恭毕敬的叩伏下来道“臣所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殿下,不是为了陛下啊!天子发兵南阳,将大魏首席谋臣郭嘉任为小皇子曹冲的师傅。如此举动,足以证明圣上有意将封小皇子为太子。而如今,若是圣上和小皇子真的都殉难于刀兵之中,这帝位无论按长幼排序,还是才能都得由二皇子您来继承这帝位!”≈lt;r≈t;≈lt;r≈t;曹丕连忙将司马懿扶起道“师傅快快请起说话。学生已懂师傅意思,可汝刚才又肯定这稚城实际未破。这日后万一…”≈lt;r≈t;≈lt;r≈t;司马懿信心十足的淡然道“没有万一,只要我们当这件事是真的,它最终就会成为真的。没有外援,稚城的魏军总会覆灭的。重重围困下,他们没办法再向外发出求援信。即使跑出了几个人,唯一能增援他们的只有我们这方城。待数日后,江东援军抵达此处,殿下就和某回邺城,登基继位!”≈lt;r≈t;≈lt;r≈t;本还恍恍惚惚的曹丕听到登基继位四个字,两眼顿时放出异样的光彩,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全依太傅所言行事。”≈lt;r≈t;≈lt;r≈t;时间过的飞快,大半个月后,江东的魏军在夏侯惇的率领下来到了方城城下。一看城头,白幡黑旗,兵士们披麻戴孝,内心惊惧道,这是谁死了≈lt;r≈t;≈lt;r≈t;待他入得城来,听闻是魏军在稚城覆灭,曹操身死的消息后,也哭天呛地起来。过了片刻,夏侯惇方才恢复到常态,恨声说道“某定要为圣上复仇,将梁军斩尽杀绝。”≈lt;r≈t;≈lt;r≈t;司马懿此时却说道“夏侯将军,复仇自然是要复仇的。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回到邺城,拥新君登基才是。”≈lt;r≈t;≈lt;r≈t;夏侯惇一听,忙问道“那圣上殡天前可有遗嘱要哪位皇子继承大统”≈lt;r≈t;≈lt;r≈t;司马懿摇头道“圣上和数万大军全覆于稚城。没有临终遗言传出。不过这不要紧,二皇子聪慧过人,才德双全。最重要的是他乃所有在世皇子中年纪最长者。按长幼尊卑,也应当由他来继承大统。”≈lt;r≈t;≈lt;r≈t;夏侯惇沉默了几息,嘴巴动了动,将想说的话咽了回去,却说道“也罢,待我们回到邺城之后,与众朝臣商议一番后,便行新君登基之事。只是这方城至关重要,前面的南阳还有数万梁国大军,他们如何对付”≈lt;r≈t;≈lt;r≈t;司马懿冷笑道“夏侯将军放心,只需万人把守,梁军数万大军也过不了这固若金汤的方城要塞。我们在方城囤一万精兵,再在平氏方向增援五千步骑。即可防御住南阳来犯之敌。近几日,弘农方面的战报也传了过来,好消息是张燕利用绝对兵力优势,终于抑制住了张辽的攻势。双方已在弘农形成对峙之势。坏消息是张燕损失不小,前前后后折损了近两万步骑。”≈lt;r≈t;≈lt;r≈t;夏侯惇道“也罢,那就让某来屯守方城,兼管平氏防线吧。”≈lt;r≈t;≈lt;r≈t;司马懿却将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一样道“夏侯将军乃朝中重臣,况且夏侯氏也算的上是魏室旁支。这等重立新君的大事,怎么能少了夏侯将军。汝和夏侯渊将军都要随某和新君一同返回邺城。”≈lt;r≈t;≈lt;r≈t;“那此处派谁防守”≈lt;r≈t;≈lt;r≈t;“某的胞弟司马浮可担当此任。”≈lt;r≈t;≈lt;r≈t;夏侯惇见话说到这份上,而且对方拿着魏国的掌兵虎符,身份又是新君曹丕的太傅。只好说道“既然如此,一切全凭太傅所言行事。”≈lt;r≈t;≈lt;r≈t;司马懿即刻宣布各项军令,做出各项布置。临走前,又在内室之中专门和司马浮密谈了整整两个时辰,这才带着三万步骑浩浩荡荡的返回邺城。≈lt;r≈t;≈lt;r≈t;……≈lt;r≈t;≈lt;r≈t;阳光照射在稚城冰封的墙面上,反射出白花花一片的光芒。郭嘉心情凝重的站在城头,向城下望去。此时数万梁军构筑的营垒和工事已将稚城和城西城北两座大营死死的封在山坳之中。甚至在西面和北面的伏牛山山岗上,梁军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建起了数量不少的望楼,箭塔。山林中还时不时升起梁军的飞艇热气球。那山地在雪天本就不能通行,现在是更没有指望了。≈lt;r≈t;≈lt;r≈t;郭嘉又习惯性的举目远眺而去。他深邃忧郁的双眼突然一亮,因为远方茫茫雪地的地平线上升起了几支旌旗。升起的旌旗越来越多,然后出现了兵马的身影。郭嘉身边的徐晃,张郃,许诸等将兴高采烈的欢呼起来“来了,来了,我们的援兵终于来了!”郭嘉也咧开嘴,露出了近段时间来难见的笑意。≈lt;r≈t;≈lt;r≈t;但是当这支无边无际的大军行近时,他们的笑容都凝固起来,接着变成了绝望的表情。来的并不是魏国的军队,而是梁军从豫章,江夏调来的增援部队。他们搭乘甘宁的水师军团战船,溯江而上,进入沔水,在樊城登陆后,在雪地中连行四百里抵达稚城。≈lt;r≈t;≈lt;r≈t;许诸最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娘的,这下完蛋了。此前我们不惜代价,决死一拼,还是能拼杀出去可能的。梁军来这么多援兵,完全不可能冲出重围了。”≈lt;r≈t;≈lt;r≈t;徐晃也带着质疑的语气向郭嘉问道“太傅,方城的援军真能如期赶到么按时间算,此时江东援军也早应该赶到方城,现在出现在稚城城下了啊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其余几人同样将质疑的目光投向郭嘉。≈lt;r≈t;≈lt;r≈t;
1...179180181182183...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