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录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炎垅
吴国派出卫温领万余水师,浮海寻夷洲与亶洲。就在梁军攻打洪沙瓦底的时候,卫温发现夷洲,将岛上大量土著迁移至江东,以补充人口。
孙吴能以这种方式补充人口,冯宇却不能,或者说不愿意如此做。
冯宇认为朱罗人与中原汉人无论在血缘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差异巨大。若是强行大规模引入朱罗人,势必会异化华夏文明,而且很难判断这种异化是有益还是有害的。
相反,孙策引入的夷洲人口,或是那徐福所迁居的亶洲人口。相对于朱罗人而言,人种特征与汉人的差异较小。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文明还是处于萌芽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能更容易的融入本土文明。
当冯宇的队伍进入永昌时,他能看到在新修的道路两旁,不时有背筐赶象的商旅向他跪拜。这是前往沙瓦底做买卖的益州本土商队,规模小的只有三五人,大的有上百人。
商人的消息最为灵通,第一时间知道了冯宇在沙瓦底港的政略。他们立刻意识到,从永昌到沙瓦底港有条充盈着财富的商路,并且义无反顾的踏上这条艰辛旅程。
但实际上,这条路的艰难比他们想象的要小,因为梁军此前利用朱罗战俘
第278章 江陵风云(一)
简雍对刘备语气肯定的说道:“主公,此事是属下花费重金,从临江王宫主疗医官那打探到的。那医官说临江王刘表殁逝就是近段时间的事了。”
刘备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重要的是,现在这刘景升还没有确定让长子刘琦袭位,却在蔡氏,蒯氏鼓怂下要立次子刘琮为世子。废长立幼,自古乃取乱之道也。我们断不能让此事发生。”
一旁的糜竺上前接话道:“若真让刘琮袭了临江王的王位。我们这一两年的心血就算是白费了。”
刘备到荆州后,依旧是以他人际交往的特长,收买临江国士族以及文臣武将的人心,并且竭力与刘琦交好。
在临江国,刘表所依仗的荆州世家大族,无不都是希望蔡氏所出的刘琮来继承王位。所以刘琦别看是刘表的嫡长子,但他比刘琮袭得王位的可能性要小多了。
刘备是何等人物,当然清楚这一点。但这也恰恰是他选择刘琦而不是刘琮的原因。
刘备的心志高远,若是他拥立刘琮上位,他也不过是众多拥立者中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相反,刘备去攘助孤立无援的刘琦,若是最后得手,他就有可能实现他人生数十年都未能达成的王霸之业。
此时,简雍接住糜竺的话道:“可我们现在没有办法接近临江王,整个王宫,甚至整个江陵城都被蔡家的人把持着。”
刘备冷冷的说道:“即使接近了又有何用难道要某一个外人,跑到刘景升的病榻旁,对他说废长立幼要不得这叫什么事,而且必定也会引起刘景升和他人的猜忌疑心。”
刘备身后,良久不说话的关羽上前走了几步,捋着长髯说道:“大哥,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就来硬的,拥立刘琦上位!”
身后的张飞也吹胡子瞪眼附和道:“就是啊,大哥,不用想那么复杂,只待刘景升这老儿一蹬腿,咱们抄起家伙上去干就是了。”
简雍苦笑一声,开口道:“二位将军,哪有你们说的这般容易。这临江国五万战甲,大半掌握在蔡家手中,小半在蒯家,庞家几大家族手中。而蒯家,庞家与蔡家也是同气连枝。我们这区区三千兵马,如何能靠蛮干成事的啊”
简雍本以为刘备会赞成自己的想法,不料刘备低头沉吟几息,又在堂中来回踱了几步,而后像下定决心一样说道:“云长说的不错。如今我们也只有这一条路了,不过也不是没有胜算!”
简雍与糜竺两上都露出既狐疑又惊讶的表情,不约而同的啊了一声。
刘备鼻孔微微的冷哼了一声,对这二人解释道:“某当然不会蠢到拿自己这三千子弟去与他们硬拼。虽然那几大家族掌握了临江几乎所有国府兵,但我们这几年也笼络了不少荆州英雄豪杰。有好几个郡的郡兵武将都是我们的人,荆州中下层的士族我们也结识不少。只要将这些力量统合起来,胜负未为可知。”
……
建安七年正月十五,临江国都城江陵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气氛。
其中一条大街很是奇怪。街上通共只有两所豪宅大院。街的这一头,人来人往,不时有达官贵人策马驱车来到一所豪宅大院的门口。但大街的另一头的大院门前,却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那热闹的宅院正是刘琮的府邸,而那冷清的却是刘琦的宅院。
&nb
第279章 江陵风云(二)
听完刘备的话,刘琦还是有点迟疑的说道:“可是,某到了江夏…”
刘备知道他顾忌什么,哈哈大笑着说:“公子不用担心安全,那江夏现在的主将与某颇有交情,定会助公子安然接管江夏。”
刘琦这才如释重负,对刘备再次用大礼叩拜道:“多谢皇叔相救之恩,若日后琦有上位之时,必将涌泉相报。”
刘备没有在刘琦府邸中多做停留,谈完正事,便重新穿戴好斗篷,匆匆离去。他的马车离开刘琦府邸没多久,驾车的刘备亲兵就发现后面有了尾巴。
这乘马车不慌不忙的行到一个商铺前停下,穿着斗篷的刘备下车,信步踱入店铺之中。
片刻后,他又从店铺中出来,不经意的将兜帽褪到脑后,一张肥胖的大脸显现出来。这个人当然已经不是刘备了,变成了一名拜会刘琦的樊城普通士子。
那些跟踪的人,终于看到斗篷客的真容,松了一口气。他们都认为此人不过是一名来攀临江王室高枝的小士族。
不过刘备等人的这些小动作没有逃脱另外一伙人的眼睛,那伙人是梁国陈调的手下。这些情况,几天之后就会上报到宜宾的冯宇那里。
……
过了正月十五,刘琦依照刘备所说,向临江王上书,请求去江夏任太守,理由是想让自己好好历练一番。果然不出刘备的所料,蔡家痛快的以刘表名义答应了刘琦的请求。刘琦终于如愿离开了江陵。
建安七年的三月初三,江陵城中临江王王宫内突然传来惊天动地的哭嚎之声。盘踞荆州的一代豪雄--临江王刘表终于殡天了。
但在刘表死之前,他一直没有以正式礼仪流程确立刘琮为世子。刘表只是留下一封遗书,敕令由刘琮袭了临江王的王爵之位。
实际上,不是刘表和蔡氏不想走这套礼仪流程,而是刘表真的是病的起不来了。
不过对于蔡氏,以及与蔡氏同气连枝的世家大族而言,这无关紧要。他们有兵,有人,还有刘表亲笔遗书,谁还能在这临江国反了天不成
接下来,临江国的官衙一边为刘表大办丧事,一边向宛城的朝廷上报,告知刘琮已袭位成为第二代临江王。
江陵城,还有临江王王宫已变成了黑白世界。除了刘表棺木前,不时传来的几声吊唁的礼节性哭嚎,其它的都平静如初,看不到丝毫紧张不安的气氛。
唯一的变化是,江陵城城门关闭的时间比往常提前了一个时辰。大街上比平时多了一倍的巡逻兵力。
江陵城中的人都不知道,此时此刻距离就在江陵城东南二十余里的长江江畔,犹然多出了一飙人马。这支人马约有两千人,为首三将是刘关张三人。
此时的临江国虽然和天下其它地方一样,人口恢复了不少。但是,在这远离城池的郊野处,依旧荒无人烟。
刘备的两千人马潜伏在江边密林之中数日,竟然没被江陵守军发觉。这其中主要原因是江陵城中,根本没人料到有人会如此大胆,否则城中只要多派斥候在周遭巡查,就很容易发现他们。
此时嘴里叼根柳条的张飞有点不耐烦了,吐掉柳条,嘟囔道:“大哥,他们怎么还不到要不我们不等他们了,现在就直接杀入城去!”
刘备还没答话,旁边的关羽呵呵一笑道:“三弟也太急躁了,就算是我们要孤军杀入江陵城,也不是现在这个时候。现在天色还早呢。”
 
第280章 江陵风云(三)
魏延面色稍显忧郁的问道:“刘皇叔,你看我们这七千多兵马能打下江陵吗那可是屯有重兵的大城。”
刘备神色坦然的安慰他道:“文长放心,我们在江陵城中还有内应。别说我们有七千人,就是只有五千人,某也有信心控制住全城,大功告成。”
此时夜幕降临,七千兵马已汇集在一起,旷野之中人头攒动,手中火把明晃晃的聚集为一片。刘备给这五将一一布置了详细任务。七千兵马汇集在一起行动太容易暴露,所以他们各自领兵,分拨向江陵城中悄然行去。
……
此时江陵城东门城头立着一个人影,一动不动的望着漆黑一片的城下。他是临江国都城东门校尉苏飞。
除了苏飞的亲兵,其余普通守城兵士都觉得诧异。这个时间,苏飞这个品阶的将官本应是在府邸中搂着姬妾饮酒作乐。即使偶有来巡查,也不会在一个地点呆如此之久的时间。
黑漆漆的城下突然出现了一点亮光,苏飞的眉毛一挑,知道自己等的人来了。那亮光在夜空中不停的比划着,发出了信号。苏飞做个手势,旁边的亲兵也用火把比划着回复对方。
双方确认接上头后,苏飞传下令去:“开城门,城外有我们的友军。”
其余守军兵士们觉得怪异,但将官的话不能不听。正要动手将吊桥放下,并打开城门。突然听到一声呼喝:“且慢!”
城头众人扭头举炬循声望去,只见火光映照着一张肥胖的脸庞。此人姓蔡名信,是东城门岗哨的当值队率。他虽然是蔡家的仆佣出身,但也算是蔡家的人,所以尽管是个小小的队率,平日里苏飞这样的低级将官也要让他三分。
苏飞冷声问道:“蔡队率有何话说,汝难道想违抗军令不成”
蔡信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呵呵,属下岂敢违抗军令。但这上面发下的军令明明是--宵禁闭门之后,若要开城门,需得江陵守备将军批准才行。即使没这军令,军规…啊!”
蔡信话还未说完,就发出一声惨叫。苏飞在其猝不及防之下,将缳首钢刀捅入了他的胸膛。
苏飞用脚踩着蔡信的尸体,冷声说道:“违抗军令者,便如此人一般下场!”苏飞身边的五十名亲兵也纷纷拔出了兵刃。
其余守城兵卒已被这突变惊的目瞪口呆,哪还敢多话。七手八脚的放下引桥,打开了城门。他们做完这些才发现,城门外已聚集起至少千余兵马,在一长髯青巾大汉将领的带领下,向城中涌入。
苏飞对此人一抱拳道:“云长将军,苏飞在此恭候你多时了。”
关羽回礼说:“请苏飞兄弟带领兵士守好东门,我军其余各部随后就会开进来。某先入城剿贼去了!”说罢,他便带着千余白耳精兵向城中奔去。
……
临江国王宫前的大街上,一支五十余人的巡逻队正挑着灯笼,沿街行进。
为首的将官,突然发现前方灯火通明起来,定睛一看,才发现是大批兵甲举着火把向自己这边快速行来。
他立刻高声暴喝出一连串的疑问:“站住!什么人哪个部分的谁将你们半夜调到此处的”他话音刚落,就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那是兵刃在青石板上拖行发出的声响。
而后他看到一个长髯大汉,倒拖着一柄长杆大刀向自己奔来。刀锋在地面
第281章 江陵风云(四)
刘琮赤着脚跑到屋外,大喊大叫着。可是除了王宫前方的厮杀打斗声,并没有人回应这个十三岁的孩童。
就在刘琮急的要哭出来的时候,蔡氏在几十名兵将以及几名亲信宫女内侍的簇拥下,一路小跑着行到刘琮面前。蔡氏看到刘琮的表情,按住刘琮的肩头肃穆说道:
“琮儿,如今汝已是临江王,断不可失了威严。放心,这城中有汝的舅舅,大都督蔡瑁在,还有成千上万的兵甲,这些反贼翻不了天。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镇定,召大都督前来救驾,另外下王令调江陵城北大营中的国府兵前来勤王!”
……
蔡瑁的大都督府,也是蔡氏家族在江陵城中的豪宅大院,住的不止蔡瑁一户人家。如今也是杀声震天。
张飞一杆八尺蛇矛舞的呼呼作响,左刺右扎,不断有蔡氏家丁和驻守都督府的国府兵倒在他的枪下。
张飞呼的一枪刺出,捅穿了一名蔡氏家丁的胸膛,蛇矛继续向前,又扎入一江陵兵卒的脑袋。
长长的蛇矛枪杆上穿着两人,不好拔出。另有一名江陵兵乘机挺盾挥刀向张飞扑来,谁知有一白耳兵扑到其背上,用手中短刀扎入他的脖颈之中。
张飞干脆将蛇矛脱手,抽出腰间的缳首刀向前冲去,眼看一支矛枪刺来,他身形一晃躲过这一枪,又将臂膀一夹,将对方枪矛夹在腋下,右手的缳首刀横劈而去,刀光闪过,一颗人头飞到半空。
张飞刚刚冲了两步,却听一声长啸:“原来是尔等。尔和尔的主子刘备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收留尔等却要乱我荆州!”
伴随着声叫喊,一道白光迎面向张飞扑来。对方枪势太快,张飞无法闪躲,只好用缳首刀去磕对方枪杆。当啷一声响,张飞的缳首刀居然被荡飞了。
虽然对方是用双手持的重枪,荡飞了自己单手持的缳首刀。但还是让张飞不禁赞了声:“好气力”。对手不是别人,正是临江国的大都督蔡瑁。
已两手空空的张飞也不慌张,他蛇矛扎穿的那两人尸体,因为互相架在一起,竟然没有倒下。带血的枪矛就悬在他身旁。
张飞顺手就将拽住矛刃枪杆的连接部,迈步前冲,一下就将整个枪矛拽了出来,顺手将这染满鲜血的枪矛向蔡瑁投去。
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石火之间,蔡瑁刚刚收回长枪,对着张飞扎出第二枪。他看自己一枪便打掉对方的缳首刀,正暗自心中得意,自信这一枪便能取了张飞性命。
谁知他的枪才刺到一半,却感到胸口剧痛,低头一看一支满是鲜血的枪杆正悬在自己胸前。张飞的蛇矛已经洞穿了蔡瑁的胸膛。
几息之后,蔡瑁的人头已被张飞提于手中,他高举蔡瑁人头,高声呼喝道:“逆贼蔡瑁已死,尔等速速投降,既往不咎,否则统统剿杀!”
见蔡瑁一死,张飞的白耳兵拼杀的愈发凶狠。而蔡氏家丁和临江国兵士们却是群龙无首,斗志顷刻间就涣散全无。
临江国兵士们纷纷丢掉兵器,举手投降。反倒是蔡氏家丁还在顽抗,不过他们也就是多坚持了片刻钟时间,在死伤无数后便弃械投降。
……
江陵城两条主街的交汇处,在白日是江陵城最繁华的地方,这里有各种店铺和菜市场,还有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小广场。
千余兵士在广场上列成一个方阵,一名年近四十的大耳汉子驻马在方阵之前。他昂首垂目,面无表情,江陵城中四处传来的喊杀之声对他似乎毫无影响。
突然,当当的钟声响了起来,这钟声似乎有无尽的穿透力,响彻了江陵全城。刘备此时才猛的睁开双目,两眼精光暴射。新首发 &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