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世录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炎垅
守城副将在亲兵大盾的掩护下,将头探到垛口处,偷偷向外张望。只见大批梁军兵士正抬着云梯向前推进,奇怪的是除此还有三十余辆弩炮车也在跟随着靠近城墙。这些弩炮车上的弩炮样式非常奇特,完全不同正在发射石弹的那些弩炮。
他正在疑惑时,突见几枚火球已经飞了过来。梁军火炮开始发射火爆弹了。弩炮手已经用石弹估算校正出了城墙的落点位置,所以这些火弹落点非常精准,大部分都准备的落在城头。
冲天火焰中,几名匍匐在地的贵霜兵卒被烧成火人,哀嚎着爬起来四处狂奔。最后被自己人一刀结束了痛苦。连续不断的火爆弹,让潜伏在城头的贵霜兵慌乱了起来。梁军兵士已在城墙侧搭起了几十架云梯,众兵士乘机登梯而上。
副将估算下时机到了,立刻吩咐身边的令兵道:“放响箭,令骑兵出击。”随着拖着烟尘尾迹的响箭升入空中。早已到达预定位置的三百贵霜重骑突然从一个沙丘后杀出,向梁军军阵侧翼扑去。他们距离梁军不到五十仗距离,这个距离短的让长弓手都来不及反应,最多发出一轮箭矢。
梁军军阵中的张辽瞥了他们一眼,却没有理会,似乎当他们不存在般。梁军兵士也没有丝毫惊慌,只是在他们进攻的方向上,组织起一道盾墙。平日训练中,这些梁军兵士对这种突发情况有很多针对性的训练。
三百战骑排成锥形阵,如同一把尖刀向梁军扎来,但他们距对方还有十余仗距离远时,却遭到八百余支飞矛标枪的密集投射。而且是连投了两轮。三百战骑几乎是眨眼间就全被矛枪洞穿了身体。
当然总还是有幸存者的,三十余骑幸存者撞上了盾墙,立刻在盾墙上撕开几个口子,数名梁军枪盾兵被撞飞。临近这些铁骑的梁军步卒纷纷避让。一名贵霜重骑挺起骑枪向一名梁军步卒狠狠扎去,枪尖行到一半,这重骑骑手的脑袋就被重箭洞穿,横着倒落马下。三百贵霜骑兵随即被梁军的百余名长弓手近距当场狙杀。
这一幕将楼兰城中的守将看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做为奇兵的三百重骑,在片刻钟时间内,就这样被对方区区千人不到的步卒消灭的干干净净。
一发刚刚落到城头的火爆弹让他从惊惧中回过神来,向城下偷眼一望。许多梁军步卒已快攀爬到楼兰城头了。城头的贵霜兵卒们忙于躲避火爆弹以及城下长弓手不时射来的冷箭,依旧混乱不堪。
他拔出佩刀高喝道:“敌军就要登上城头,所有兵士各自准备迎敌,不准乱动,畏敌者,杀无赦!”刚说完,一名梁军兵士的身影就出现在他视线前的垛口中,他随即一刀刺去,将那名还没站稳的梁军兵士当场捅落城头。
在这名贵霜守将鼓舞下,守军兵士的士气总算从对火爆弹的畏惧中恢复过来,各个持刀拿枪躲在垛墙后伏击登城的梁军兵士。
一名贵霜的长矛手刚将一名梁军兵士捅杀在地,突然觉得一个黑影从空中扑了下来。他本以为是个石弹,等看清楚时才发现是个人影,只是这人影非常矮小,只有五尺不到的高度。
这长矛手还没来得及细想对方是怎么飞到这城头的,甚至都没看清对方相貌。对方一个翻滚就欺近到他身前,一把短刀瞬间捅入了他的腹中…
第383章 卑格米弹射兵
倒下的这名贵霜步卒没看清对方面容,其余城头的兵士却看得清清楚楚。那是一种非常矮小的人类,只有四尺多高。全身黑漆漆的,卷曲的短发,扁平的鼻梁,厚厚的嘴唇。他一边裂嘴笑着一边将短刀从尸体中抽出,继续双手持刀杀向下一名贵霜步卒。
这是梁军在洪沙瓦底收降的卑格米人,经过多年的训练,方才成军。几名贵霜步卒呐喊着向这名卑格米人冲来,却不料又一个黑影从天而降,手中短刀半空中就刺入一名贵霜步卒的脸孔。
紧随在后面的还有几名卑格米战兵,双方立刻厮杀在一起。楼兰城的守将从呆懵中回过神来,仔细观察,才发现这些小黑人直接从城下“跳”上来的。这些卑格米人当然没有如此强大的跳跃能力,实际上他们是被那种特殊的弩炮弹射上来的。
这些弩炮的弦索是用粗大的硫化橡胶制成,为坐在发射座上的卑格米人弹提供了足够的动能,能将只有七八十斤重的卑格米人直接弹射到高达两仗五尺的楼兰城头。
此时,越来越多的卑格米弹射兵被发射到楼兰城头,守军兵卒与他们纠缠在一起。这些矮小的卑格米人却灵活无比,而且悍勇非常,在人群空隙中穿来插去,不停袭击贵霜兵卒。后者却一时无法将他们剿尽。
而且,这些卑格米人因为体形矮小,可以让城下的长弓手向城头施放冷箭时,难以误伤到他们。
城头,两名贵霜刀盾手与一名长枪手同时向一个卑格米人刀劈枪扎而去。这卑格米人一个跳跃便躲过来势凶猛的一枪。
当两把钢刀劈来时,卑格米人早已一个前翻,从一名刀盾手胯下滚了过去,顺势反手一刀,扎入刀盾手的后背。等这卑格米跟头翻完半起身时,与那贵霜长枪手已是近在咫尺。这长枪手连忙向后退去,却来不及了,被对方一刀捅入腹中。
另一名刀盾手及时赶到,横劈手中刀,向卑格米的脖颈横斩而去,口中还骂道:“去死吧!矮子!”但是他的刀在半空中就当啷一声掉落在地,他人已被一支来自城下的重箭射中,软绵绵的歪倒在地上。
乘着卑格米弹射兵与贵霜守军交战的混乱时刻,更多的梁军步卒登上了楼兰城的城头,而且越聚越多。
楼兰城的守将还没有死心,还在试图以自己的兵力优势挽回败局。双方都以十几人一股列起盾墙,在城墙上各自为战,隔着盾墙互相用兵刃劈砍捅刺。
激战了半个多时辰,一小股十几人的梁军兵士,终于找到机会,冲过重重阻拦,冲到城楼中,将楼兰城的城门开启了一个两尺宽的口子。这个时候,又有大批贵霜步卒赶到城楼。这些梁军兵士只好暂停旋转绞盘,开启城门,与这些贵霜步卒再次厮杀在一起…
城门洞中,几名贵霜兵士匆匆赶来,试图将城门重新关闭。一支硕大平直的长刀从门缝中捅了过来,瞬间就将两名贵霜兵士的身体捅穿。紧接着,一个巨大的身影出现在贵霜兵士们的视线中,那是梁军的巨猿战兵。
巨猿战兵拖着刀杆甩了两甩,没将穿着甲胄的贵霜兵卒尸体甩脱,干脆丢掉长刀,摘下腰间的大斧。他身旁还有两名巨猿战兵,他们齐力用手猛推,将大门轰然推开。门后几名还在试图关闭城门的贵霜兵卒顿时飞出数尺之外。
门洞中,剩余的二十几名贵霜兵卒看着这些浑身铁甲覆盖的“巨人”,顿时傻了眼。几名贵霜兵卒鼓足勇气,挺盾持刀向对方猛刺而去。但是这些钢刀被厚厚的钢甲挡住,根本无法刺入一分半毫。巨猿战兵一声长啸,抡起大斧,力劈而下。血雾之后,一名贵霜兵卒被劈成两半。另有好几名守军兵卒也在巨猿战兵的长刀扫劈刺砍之下,变为血泊中的尸块。
其余的贵霜兵士见到如此可怖的场景,哪敢应战,撒腿向城中逃去。在十名巨猿战兵引领下,数以百计的梁军步卒涌入楼兰城中。小半个时辰后,那贵霜守军的守将便被一名巨猿战兵剁掉了脑袋。
随后梁军战车,兵卒陆续开入楼兰城中,控制了各个城门和城内重要街口要冲府衙。楼兰城中的商贾都躲入馆舍和自己家中,街道上冷冷清清。梁军兵卒到处张贴安民告示。
在粮库中,张辽发现了大批粮草。不说他带的这支小部队,即使梁军的整个西征大军,也足够两月之需。
此时距梁军兵临楼兰城下,还不到一个时辰时间。那几名从楼兰出发的令兵都还没来及将消息传给菲纳逊。
此时的菲纳逊已经带着主力离开柳中城多日了,正在沙漠与天山的边缘地带继续西行。到了第二天早上,他们才与那几名楼兰出发的令兵碰上。只是后者还不知道楼兰城已经被攻陷了,仅是向菲纳逊告知了梁军来袭楼兰的消息。
菲纳逊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等他得知对方只是来了千余人后,方才稍稍松了口气。
他立刻让全军加快速度向楼兰城赶去。菲纳逊边走还边想,吃掉对方千余人也不错,至少算近日难得的一个胜利,多少会提升些士气。
等菲纳逊兵临楼兰城下,才是傻了眼,梁军千余人仅仅用一天时间就攻占了有两千余人,且有所准备的坚城—楼兰。他不知道,梁军攻占此城实际只用了一个时辰时间。
菲纳逊有点丧失理智,大吼大叫着催促疲惫不堪的兵士们攻城。但没有重型攻城器具的他们攻下楼兰谈何容易。
双方城下城上鏖战半日,菲纳逊就损兵折将无数,楼兰城下到处是乌孙兵,贵霜兵的尸体,大部分是被长弓,飞矛所伤。当然还有不少被石弹打的支离破碎的尸体,以及被火爆弹烧焦的尸体。
菲纳逊的一名参谋连忙劝谏他,这样打下去只能徒劳消耗自己实力,不如先回柳中城,坐等贵霜和乌孙的来援。菲纳逊一想也只有如此了,无可奈何的带着残兵向柳中城返回。
第384章 诱狼
菲纳逊带着数千以步兵为主力的部旅,星夜兼程的赶回柳中城。他赶这么急是因为他担心梁军同时也攻取柳中城,那样他这支部旅只能在荒漠绿洲中等死了。
但实际上,冯宇根本没有立刻攻取柳中城的打算。原因之一是梁军的精锐步卒都被调去奇袭楼兰城,其二是冯宇还想用柳中城为诱饵,引诱天山北面的乌孙军前来救援,设伏歼灭来援之敌,更多的杀伤乌孙军的有生力量,为明年攻入乌孙境内做好准备。
当菲纳逊赶到柳中城时,柳中即为被围困,也没有被攻占。梁军仅仅是在柳中东面结起了一个营垒。
菲纳逊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接着又哈哈大笑道:“梁军的主将何其蠢也!我军现在绝大部分是步卒。梁军既然出奇兵取了楼兰城,为何不以战骑在我归路上设伏那样我们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即使想不到这点,也应该派骑兵在柳中城外巡逻警戒,隔断城内外通道和联系,防止我军再次入城。我军一但入城,梁军再攻下柳中就难了,只能对我长期围困。而我们只需坐等乌孙和国内的援兵即可!”
他说最后一句话时,心里不禁又发虚起来,若是乌孙和贵霜迟迟不来援兵怎么办这恰恰是此前他要带主力退守楼兰的原因。但是现在菲纳逊已没有别的选择,他只能固守柳中城。
菲纳逊想到的,冯宇自然也能想到。冯宇岂能不知在菲纳逊归途上设伏,以及用骑兵围困割断柳中城与外界联系的道理。只是冯宇的目标比吃掉菲纳逊这几千人马要大的多。
冯宇试图将乌孙主力引诱而来援菲纳逊,所以既没有伏击菲纳逊,也没有围困柳中城。菲纳逊被困柳中,必然会给乌孙和贵霜方面发出支援请求。贵霜路途遥远,道路难行,所以第一时间赶来救援的必定是从天山隘口南下的乌孙兵。只是他不知道,菲纳逊撤往楼兰之前,就已派出信使向乌孙昆弥求援。
此时,冯宇的骑兵主力正聚集在天山南麓的一个山坳中,此处通往三个天山隘口。乌孙军来援至少会走其中一个。当下三个隘口都被梁军的斥候监控起来。
另外还有小股骑兵出没隘口出口处,拦截给柳中输送粮草的乌孙辎重队,此举除了削弱柳中城中守军粮草供应外,更重要的意义是向乌孙方面传递一个信息,柳中已被梁军围困了。
……
乌孙王庭大帐之中,乌孙昆弥正招待乌孙各部首领全羊酒宴。尽管是酒宴,但却气氛沉闷,众人只顾埋头吃喝,也不说话。
乌孙军金城大败,玉门得而复失的消息早就传了过来。前日,原式糜战死,菲纳逊求援的消息也相继传到乌孙王庭。乌孙昆弥倒是想去出兵支援柳中城,
但是在乌孙境内,李肃率领的北府兵以及那些叛乌孙投梁国的铁勒人,还在乌孙境内频频出没。这让他如何能安心分兵去支援柳中城。
因此今日将各部首领都请到王庭,想要他们出个主意。他们虽然七嘴八舌的提出自己的建议,有的说要先将北府军驱逐出去,惩罚叛徒铁勒人。有的说应该先出兵解柳中城之困,确保和贵霜的联系不被隔断。
但这些昆弥自己都想到过的,这些北府军和铁勒人,在广阔的草原戈壁上随机出击,神出鬼没,要驱逐或歼灭他们,没有一年半载是办不到的。这一年半载时间,柳中城都不知失陷多少次了。
若是穿越天山,先去解柳中之围,那北府兵伙同铁勒人突然出击,封堵天山隘口,断自己归路怎么办说来说去,没一个人能拿出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乌孙昆弥撕下一块羊腿肉,放在嘴中咀嚼着,却因心中有事,如同嚼蜡。放下羊肉,又咕噜噜灌下一大口酒水。此时,乌孙令兵却跑入帐中道:“启禀昆弥,柳中城方面有急报传来。”
昆弥从他手中接过那军情急报一看,他刚扫两眼,就兴奋的一拍桌子喝道:“真是个好机会。”桌上的酒碗都被震的溢出不少酒水,但他的表情立刻又晴转:“可惜了,可惜了这么好一个机会。”
帐下众人面面相觑,其中一名汉人模样的谋士拱手道:“昆弥所说的好机会是什么又如何可惜了”
此人姓李名丰,早年是袁绍营中一名不入流的僚属。袁绍败亡后,随袁尚北逃,后来在袁尚与乌桓的战事中被俘,又被乌桓人做为奴隶贩卖到乌孙。乌孙昆弥见他是个汉人中的读书人,便赎其身,让他做了帐旁谋士。
昆弥一摆手对众人道:“这梁军的主将就是梁王冯宇本人。若是能将他们在柳中城一网打尽,诛杀或生俘冯宇,我们岂不是不仅能保住西域,还能再次攻占凉州,甚至都有可能将梁国那广域的国土都纳入囊中。你们说这是不是个好机会。可惜,我们现在还受梁国北府军的纠绊…哎!”
原来前段时间,有支乌孙辎重队被袭。所携带粮草物资自然全被梁军缴获,同时还有几十名乌孙兵士被俘。
但近日,有几名乌孙兵士寻机从敌营中逃了出来,直接逃入了柳中城,而且他们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梁军的主帅竟然是冯宇本人。除此,在梁军营中,原西秦的马氏都跟随做战。菲纳逊得知这一情报后,知道事关重大,立刻遣人将消息送来。
昆弥的话刚说完,又有令兵来报:“启禀昆弥,汇总近日多个部族交上来的情况看,不知何故,常时间在我乌孙腹地活动的北府军已向漠北方向东撤。那些铁勒人也向偏僻更靠近漠北方向的草场迁移。”
昆弥听了这话,先是一喜接着又惊疑道:“他们这是何故没有受到重挫,为何突然向东撤离”
李丰拱手道:“禀昆弥,若李丰猜的不错,这梁国的所谓北府军突然东撤,定然是因为漠北之地发生叛乱。北府军的主帅吕布调他们去平叛罢了!”
第385章 出奇制胜
乌孙昆弥听罢,哈哈狂笑起来说道:“这真是天神在帮助我们乌孙。传本王的军令,即日起集结众部兵马。本王要亲自率我乌孙铁骑,越过天山,全歼梁军,生俘梁王!”
帐下众人轰然应诺,又愉悦的吃起肉喝起酒来。李丰却拱手说道:“通往柳中城的天山隘口有三个,属下料定梁军定对这三个隘口进行监视。我们从其中任何一个隘口进入天山之南,必定会被梁军所发现。那三个隘口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冲之所。他们即使设伏不成,也能在隘口外堵住我们的去路。属下倒有一计…”。
说到这,李丰却停止了话语。昆弥急道:“你们汉人就是婆婆妈妈的,有何计策直管直说。”
李丰继续说道:“昆弥,若我们能绕行五百里,走天山东段的火焰谷越过天山山脉,便能一举切断梁军从玉门至柳中城的联系。只是这条路太过…”
李丰话还未说完,另一名乌孙部落首领连忙说道:“万万不可,这火焰谷太过凶险!”。乌孙昆弥脸色一变,也沉默了下来。
部落首领所言不虚,火焰谷是天山山脉东端一片地势极低的山谷,地形狭长且险要。全长四五十里,全军通过至少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
那里气候干燥炎热,全年几乎没有降雨。其中水源全部来自天山雪水融化形成的溪流。但现在是冬天,虽然炎热的问题不存在了,但流经谷地的那些溪流也应该断流了,所以大军取水就是个困难的事情。
另外从乌孙腹地绕行到火焰谷要多走五百里。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李丰之策都是个馊主意,这也是李丰适才吞吞吐吐才说出这个计策的原因。
乌孙昆弥思绪良久,大帐之中也一片沉默。最终,昆弥开口道:“就照此计行事!从前几次战役看,冯宇这厮狡猾多诈。我们若按常理行事,必中其圈套,所以我们也应该出奇制胜,不按常理出手。绕行火焰谷虽然路途遥远,但只要我们过了火焰谷,就能切断梁军粮道,到了柳中城附近,便能反围梁军。即使梁军已封堵天山隘口,我们也能和留守的部旅南北夹击,就近打通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