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升官发财在宋朝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放鸽子
——次数多了,着实叫滕宗谅不止瞧着眼酸,内心也跟着吃味不已。
滕宗谅有所不知的是,对此深感吃味的,营房中还有一人。
因官署休沐之故,兵营中除却有职责在身的,大多都外出闲逛,买了些平日舍不得买的吃食,回营房后再与要好的聚在一起,谈天说地。
而那些顺应秦州官府号召,将家人都接到秦州城里来的,更是占了大便宜似地欢欢喜喜,提前几日就应假回了家,久违地同家人小聚去了。
狄青的家人虽不在此地,但他看着那些在众人艳羡目光中出营、准备与家人团聚的兵士一个个离开,心里却一点不觉羡慕。
毕竟,公祖可早早就叮嘱过他,不光是春节,元宵也得回陆宅去相聚的。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222节
因正处佳节,这日的训练理所当然地结束得特别早。
狄青在洗浴过后,就赶紧回营房折腾起他那点家当来:提前给公祖购置的暖手炉,还有近些天来临时赶制的作业,换洗的冬衣……
原本美滋滋地躺在床上啃着刚买来的肉饼的高继宣,见着平日冰块似的狄青这般急切,登时觉得嘴里嚼着的美味肉饼,都变得寡淡起来。
他将口中的肉饼咽下,剩下的那一半也不忙啃了,先拿在手里,忍不住凑过去问:“狄兄,你这是又要回陆知州宅去了?”
狄青用力地点了点头。
没了青铜面具的遮掩,他那分外俊秀的眉眼被一览无余的同时,因欢喜而微微上扬的唇角,也一下映入了高继宣的眼中。
高继宣眼珠子一转,瞬间有了主意。
趁着狄青最高兴的当头,他嘿嘿笑道:“狄兄,看在我平日吃苦耐劳,不惧艰苦,认真训练,却远离家人,连这佳节也孤零零地一人渡过的份上,你这次回陆知州宅上时,不如行行好,将我也带上呗?”
狄青想也不想地就断然回绝了:“不可。”
高继宣素来是个脸皮厚、不达目的死不休的,哪儿会被狄青的拒绝给击倒。
他围着狄青不住打转,先是再三保证,去了之后绝对老老实实地不给人添麻烦,又对陆知州风采大夸特夸,以示自己倾慕之心……
他一边信口开河,一边仔细打量着狄青的脸色。
这不,他立马就察觉到在他夸赞陆秦州时,狄青脸上尤其缓和,好似有所松动,就赶紧在这方面加强了攻势。
为让自己的话更有份量些,他毫不犹豫地将平日在狄青眼里印象应该更好,这会儿正安安静静地靠在床头的那面墙上,一心读着兵书的杨文广也拉扯进来:“文广亦是如此。”
杨文广莫名被牵扯进来,本能地就要反驳,但在反应过来后,却默认了。
并非是他有意配合高继宣耍花招,而是的的确确对这位虽是文官,却在轻轻年纪时,就有大将般沉稳军略的陆三元有些好奇。
若顺着高继宣的话继续下去的话,说不准就能见上一面,那他……确实是不想拒绝的。
狄青蹙了蹙眉,仍未应承下来。
只看在高继宣如此有眼光的份上,勉强松口,答应在公祖来时问上一问。
目的达成,高继宣夸张得当场欢呼出声!
因怀着份不愿叫旁人打扰了他与公祖难得的二人相处时光的小心思,他在陆辞前来接他、将此问问出口是,其实是盼着公祖会开口回绝的。
然而他却忘了,陆辞难得见他提出个什么要求,特别是他在说出口时,一副为难又犹豫的小模样,又怎么可能会忍心拒绝呢?
况且打小他就将狄青从家人身边带走,之后就没再在书院中正经就读过了,哪怕在军营中,朝夕相处的兵士岁数也大上他不少,令狄青根本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到同龄人。
如今这‘万胜营’里的一些纨绔子弟,若能教好,倒的确是与狄青岁数上较为接近,更能说得上话的了。
陆辞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
他心里盘算的是,自己着人提前备下的菜肴是绝对不够的了。一会儿得记得派人再去趟酒楼里,通知人再添些菜式来,才能将这几个足够吃穷老子的半大小子喂饱。
面对一脸忐忑的狄青,他温柔笑道:“既是入得你眼的友人,那自然是个好的。你这就去将他们两人一同领来吧。”
“……”
狄青脸色微变。
失策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
尽管后知后觉了狄青的真实身份,但在日常生活中,陆辞始终无法将这对外凶狠冷漠、对内却羞涩内敛的小狸奴,跟史上那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联系起来。
难得见自家养的小崽子提出个小小要求,他自然是想都不想地予以满足了。
只是在听到高继宣的名字时,陆辞还能微微笑着颔首示意,等听到杨文广的名姓时,那抹温柔笑意就悄然僵在了嘴角。
……怎连杨家将也跑这来了?
一抹微妙在陆辞眼底转瞬即逝,好歹是同许多青史垂名者打过交道的人,再不至于为见戏曲里广为传唱的杨家将而失态了。
他大大方方地多看了这位实际上比自己还大上一岁的杨家将几眼,露出个标准的长辈式的欣慰笑容,感叹道:“素慕杨家满门忠烈,铁骨铮铮,更曾闻令尊大名久矣,只憾生身太晚,未能得见名帅风姿。”
杨文广不料会得陆辞这般褒奖,当场愣住了。
等回过神后,他脑海中便是千思万绪,心潮澎湃。
他一时间虽不知说什么好,眼眶却抑制不住地莫名有些发烫。
他为遮掩这点,匆匆忙忙地垂下了头,低声道:“……多谢陆秦州。”
他甚至不愿说句‘过誉’的谦词。
不论是遭潘美阴害、最后被擒不屈,绝食而死的祖父;还是镇守边防数十载,震慑辽人的父亲;或是不曾留名、却无一不为大宋奋力战死的杨家子弟……哪怕旁人再低估,再忽视这些功绩,他都固执地认为,在天之灵的这些家人们,绝对当得起这份褒奖。
因杨文广平素就是个沉默寡言,一本正经的内傲性子,他此时此刻的安静,并未引起狄青和高继宣的注意。
而高继宣的全副心神,尽都不受控制地落在陆辞身上了。
这还是他头回离这位深得民心的陆秦州这般近,能仔仔细细地打量对方。
——他滴个乖乖,这位秦州牧,可真是世间难寻的俊俏!
单纯怀着对美人的欣赏之意,高继宣都半晌舍不得移开眼来。
直到被他狄兄的那几要化作实质的眼刀戳得满身窟窿,他才意犹未尽地移开了视线。
啧啧。
高继宣悄摸地吧唧了一下嘴。
他这可彻底明白,上回狄兄回陆秦州宅里过节时,怎能激动成那样了。
陆辞对高继宣的父亲高琼所知毕竟不多,便在例常关怀了几句后,主要同狄青说话了。
公祖同自己说话了,狄青自是更加看紧。
他赶紧起了甩向高继宣的、那暗藏杀机的警告眼神,瞬间恢复到在公祖跟前惯常的软糯乖巧状态。
陆辞先仔细问了他的身体状况,嘘寒问暖后,才过问他学业。
狄青虽因紧张,而回得有些磕磕碰碰,但绝大多数都答上来了,足可见不曾因训练的事耽误了学业。
陆辞心里满意,不时含笑点头,丝毫不吝夸奖,直让狄青从开始的忐忑,变得满眼亮晶晶地期待来。
高继宣麻木不仁地看着:“……”
他起初还不觉有什么不妥,尚能微微带笑地看这兄长关怀弟弟的温馨一幕。
只是越到后来,就越觉眼皮抽筋,要不是知道藏不住的后果严重,都快要抑制不住地露出目瞪口呆的神色了。
这人哪儿还是他所熟悉的那位威武凶悍、狼性十足的狄兄!
这温柔羞涩的劲儿,何止是威风扫地,简直跟头叼了猎物后甩着尾巴直冲主人跟前的……
不等高继宣乱七八糟地想完,四人所骑的马,就到陆宅跟前了。
一直候在宅邸门口的两名下仆在见到高杨两张生面孔时,不禁有些意外,就多看了几眼。
陆辞利落地翻身下马,将缰绳随意一抛,却准确地落在仆从手上。
他仿佛是仗着皮相好,才连这旁人做来粗鲁的动作也透着潇洒好看。
陆辞眼眸微垂,一边慢条斯理地抻平了微皱的鹿皮手套,一边吩咐道:“你们两个谁再跑一趟,让酒家多加一桌菜来。”
不等高杨二人推辞,陆辞莞尔一笑,以略带揶揄的话堵住了他们:“我可是只将你们的饭量当了半个青弟算的,若这也要推辞,着实不是待客之道。”
冷不防被提及,狄青颊上顿时赧红。
高继宣眼角余光正巧捕捉到,登时感觉眼睛被扎得疼。
他不信。
这一副小媳妇儿样的,绝对不是叫他心服口服、形象高大威武的狄兄!
杨文广自然不像高继宣,在贵人家做客时,还会怀着些天马行空的古怪想法。
在心绪渐渐平复下来后,哪怕明知无人察觉,他也不由得为方才的小小失态感到些许羞惭。
于是原本就话少的人,登时变得话更少了。
他背脊挺得经木尺度量般的笔直,手里捧着一杯热茶,宛若一樽冰雪雕就的人像,浑身上下都俨然透着偌大的‘拘谨’二字。
只是当他的视线不经意地掠过墙上所挂的那几幅画作时,就情不自禁地停下来了。
并非是那画作多好,多合他心意——而纯粹是挂画上去的人不甚小心,导致最中间的那一副,竟往右倾斜了半指之多。
再静心观察一阵,他更是察觉到了,哪怕是看似平整的另外几幅,也或多或少地往两侧有着少许倾斜。
杨文广蹙了蹙眉。
……不过片刻功夫,他已将目光投向那几幅挂画不下五次了。
他竭力说服自己压下那股如坐针毡的难受,作出视而不见的模样,将目光猛然移开。
头回来贵人家做客,已完全是沾了狄青的光了,即便是再无教养的人,也不当试图随意移动壁上的挂画……
为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杨文广终于改变了一成不变的坐姿,打量起这厅里的陈设来。
因他沉默寡言,陆辞也不愿勉强他,便多与性子要外放得多的高继宣搭话。
现见他神态举止间有了变化,陆辞立马就捕捉到了。
他默不作声地再顺着这杨家子的目光看去,发现是投向了被充作书房用的偏厅方向,便笑着叫狄青附耳过来,叮嘱了几句。
狄青被耳畔传来的微热气息烫得有些心神不守,半晌才反应过来,赶忙点头,起身干巴巴道:“仲容,舜举,随我来。”
被点到名的高杨二人想也不想地站起,反应极快地立了军姿,朗声道:“到!”
陆辞:“……”
平时狄青训练这两人是训练得多狠,才练出这样的条件反射?
狄青虽未看向公祖,却能敏锐察觉出公祖落到自己身上的诡异目光,不由轻咳一声,放缓了语气道:“公祖让我领你们去书房看看。”
尽管对偏厅表现出好奇的只有杨文广一人,但在陆辞看来,这毕竟是自家小狸奴头回领人上门做客,于情于理都得将两人带上,往这屋里非涉机密处都逛一圈才是。
自己这个做长辈的,也得给小辈们一些私下说话的空间。
——陆辞慈爱地想着。
终于能将从那直面挂歪的画轴的位置挪开,杨文广面上虽仍是毫无表情,心里却是如释重负。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223节
高继宣就只剩莫名其妙了。
好端端的,领他去书房做什么?
他若是肯念那劳什子书的酸儒文人,就不会被强行塞到这万胜军来了。
话虽如此,当高继宣跟着狄青走进这被改成书房的偏厅时,还是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
他自打娘胎里出来,就没一次性见过这么多书!
“陆秦州明明只在此留任三年,却将全副家当都搬来了?”
高继宣虽嘴上瞧不上一昧念书的书呆子,但当真置身于满是书香气的此地时,心里还是油然生出几分钦佩和敬畏来。
狄青摇了摇头:“公祖来秦州赴任时,仅带了半架驴车的书,余下的全是来这后才添置的。”
自打榷场重开后,陆辞就添了从辽、党项和吐蕃等势力手中,购过往朝代流落出去的古籍这一爱好。
不仅如此,陆辞在抛下一句轻飘飘的‘方便’后,就自学了那三方主要势力的语言文字:不说通,但‘流利’二字,却是当得起的了。
于是最近购的书籍中,还添了些在陆辞看来颇为有趣的外文书。
受公祖影响,狄青也被激起斗志,近来正在努力自学党项文。
成果虽不比众人眼中天赋如妖孽一般的公祖,但因他勤奋,又常有接触党项人进行练习的机会,瞧着也颇有成效了。
高继宣仰头看去,密密麻麻地连成一片,绝大多数都是他看不懂的,着实使人望而生畏。
杨文广则彻底舒服了。
因这间房里的书籍,不管是摆放还是罗列,都是由陆辞一手整理出来的:这下即便以他挑剔的眼光看,也称得上整齐有序,一丝不乱,无比整洁。
而方才自诩老父亲的陆辞,根本没能在正厅坐久,就因按捺不住好奇心,轻手轻脚地跟了过来。
杨文广‘求知若渴’地望向满屋书籍的模样,就一下映入了他的眼帘,令他深感触动。
“只要是这书房里的,你们身为青弟友人,可尽情借去翻阅。”陆辞温和道:“有勇有谋,方为将才,你们年岁尚轻,却能意识到这一点,实在不错。”
高杨二人具是一怔。
面对陆辞眼中流露的赞赏之意,哪怕明知这是误会一场,二人在对视一眼后,还是感到实话着实难说出口,唯有脸皮发烫地将这顶高帽子戴上了。
而亲眼目睹一切,对二人更加了解、知晓公祖多半是误解了的狄青,则是眨了眨眼后,微微弯了唇角。
——该。
尤其高继宣,真的该。
第二百三十章
用晚膳时,高杨二人起初还难有些拘谨。
陆辞也不多劝,只冲狄青飞快地眨了眨眼。
狄青瞬间会意,亦不多言,只是大大方方地展示出惊人的饕餮胃口,对摆满了两张圆桌的佳肴进行风卷残云,就成功叫原还装装矜持的二人很快破功,加入了抢食的队列。
毕竟若是再不伸筷的话,满目琳琅的美食,片刻后就得连渣都不剩了。
看惯了狄青的大阵仗后,自身胃口也不小的陆辞,看着食量远逊于自家小崽子的两位客人,自是很是淡定。
他在来接狄青的路上,就顺道在集市上逛了一圈,腹中填了不少可口小食,现便只剩三分饥,未动多少筷,就斯斯文文地放下,优雅地饮起茶来。
他心知只要自己在场,哪怕再表现得平易近人,也始终会让二人感到拘束,便在饮完一杯茶后,笑眯眯地向两位客人打了个招呼,以身上仍有公务未理为由,体贴地先回二楼去了。
陆辞离开后,三人更是彻底原形毕露,不一会儿就将两桌的丰盛肉菜扫个光。
杨文广望着已是空空如也的餐盘,面上微红,迟来地感到了几分不好意思。
……之前还假客套,道是用不着再点一份,如今看来,却是自打脸了。
得亏有脸皮厚的高继宣一直缠着狄青插科打诨,杨文广才在一脸习以为常的下仆们来拾碗筷前,将脸上的及时赧红撤了下去。
狄青面色如常,心里却不知多少次后悔着自己之前的失言来。
真是千不该万不该松了口,给了这人蹬鼻子上脸,前来做客的机会。
不然按照以往的来,公祖才不会那般早上楼去,而是会留在厅里,与自己好好说说话,顺道考考他课业的!
狄青遗憾之余,就仗着客随主便之利,将高杨二人领到明显最不讨喜的书房去了。
高继宣痛苦地翻了个白眼。
杨文广虽对念书兴趣不浓,但比起留在书画悬挂得不齐整、偏偏又不便下手整理的厅房,的确是更愿往摆放井然有序的书房里去的。
而没有杨文广的支持,高继宣纵使想要抗议,也是独木难支,唯有撇着嘴,跟着移步书房中了。
下仆将新茶沏好,端入书房中后,就自然地将门严密闭合上,只留三人在书房之中。
狄青想也不想地直接走到其中一个书柜前,将上回读到一半的契丹读本抽出,安心地继续往下读。
而杨文广则在仔仔细细地挑选一番后,慎重地选择了一本薄薄的图册,旋即在木椅上落了座,就着明亮的灯光,认真地读了起来。
唯有高继宣毫不掩饰一脸的兴趣缺缺,在绕着诸多书柜转了十几圈后,终于放弃了为遵循礼数、就当真再碰最叫他厌烦的书籍的念头。
看俩人一脸认真,他不怀好意地挑了挑眉,先凑到杨文广身边,伸脖子看看。
杨文广下意识地避了他一避,蹙眉道:“你若也想读,直说便是,我可让你。”
“那倒不必,”高继宣笑着在紧挨着他的椅上坐下,满不在乎道:“我若是个念得进书的,还能被我爹丢到兵营里受罪来?你就自己留着装模作样罢。”
对他发来的挑事招数,杨文广仍是八风不动,丝毫不接茬不说,只在淡淡地投去一暼后,便专心继续读了。
他是懒得解释,自己还真不是在‘装模作样’。
正如狄青之前解释时的那般,这一屋子多得吓人的书,种类繁杂,唯独缺少的,就是他最避之唯恐不及的那些枯燥乏味的经史子集了。
譬如自己方才所挑出的那本,讲述汉人旅居大辽时所见的民生,他仅翻了几页,就已读出些许趣来了。
杨文广不搭理,高继宣也不气馁,而是撇了撇嘴角,暗道一句假正经,便笑嘻嘻地凑到狄青身边。
然而不管他怎么说,狄青的定力只比杨文广更为惊人,读起一知半解、很是劲的契丹本时,更是聚会神,拿出了十二分的集中力。
以至于高继宣在边上叭叭了半天,说得口干舌燥,也没得到半分回响。
他虽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好玩性子,但在一直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不也感到了几分无聊。
他倒还不至于没分寸到在二人打定主意不睬他时,还故意掀动别人手中书页的地步。
在缠人说话无果后,他报复性地将满满一壶茶给喝了个光,就自个儿溜出去了。
结果刚出书房,一回到厅堂,他就意外撞上了本自称有公务在身、上楼处置去了的宅邸主人。
面对明显愣住的高继宣,陆辞大方地放下手中茶盏,微笑招呼:“舜举若是需要什么,不必亲自出来,摇铃唤仆从便是。”
他神色坦然,丝毫没让高继宣往他会出现在这里的真实原因的方向想——全然是好奇头回带年岁相近的友人回家做客来的狄青,会与人聊些什么大人不宜听的话题罢了。
高继宣面对眼前人如玉面庞上的温和笑意,不知为何,却感到几分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他讪讪地寒暄几句,就默默退回书房去了。
却不知他刚一走,一直微微笑的陆辞,也明显地放松了几分。
好险。
得亏藏住了,及时将人打发走了去,不然一旦叫狄青知晓了他想来偷听的意图,那自己还要不要面子了?
尽管如此,‘做贼心虚’的陆辞,还是没好意思再在厅里逗留。
横竖因墙板太厚的缘故,书房里的动静根本听不到半分,他索性忍下满心好奇,真回了二楼书房,琢磨起年节该给柳七和朱说写的贺信了。
高继宣的忽去忽归,并未引起读书读得入神的二人的注意。而他经刚才那一出后,也没了乱闹的心思,勉为其难地挑了本标题瞧着还凑合的书,也正儿八经地坐下,似模似样地读了起来。
……还真挺有意思的。
三人难得地沉浸在书海中,俨然有了不知岁月之感。
最后还是下人得了陆辞的指示,敲响书房的门,才打破了静谧。
在高杨二人还未反应过来前,清楚这是公祖催促自己已到了该安置的时候的狄青,就已从座位上一窜而起。
他两个大步迈到书柜前,立马就把还差两页就将念完的这本书给毫无留恋地推了回去,直叫二人目瞪口呆。
高继宣头回体会到念到一本有趣的书的滋味,还真舍不得那么快放下,就想再赖一会儿。
杨文广则更为直接,先将书合上后,礼貌询问狄青道:“冒昧一问,我可否借阅此书?”
狄青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公祖已说过,你们可尽情借阅,莫损坏便是了,不必太过拘谨。”
杨文广既开了这口,高继宣自然而然地欢快接上:“多谢多谢,那我也借了!”
狄青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倒未调侃他,只飞快地点了点头。
高杨二人都未看出来,面上表情一成不变的狄青的心思,其实早就彻底不在这了。
他只急着在将这俩人领到客房去后,完成接待客人的职责,就赶紧回到公祖那去!
一年难得有个几回的与公祖同塌而眠叙话的宝贵机会,可千万不能再错失了。
然而狄青做梦也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陆公祖过于贴心,直接让下仆在他的房里多摆了一张宽床,与他原来的那张并在了一起。
1...121122123124125...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