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升官发财在宋朝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放鸽子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173节
第一百七十五章
对于钟元,狄青目前还处于只曾闻名而未曾谋面的状态,自然未能认出那刚还未上场,就已引得围观人群呼声鼎沸的所谓南都社长,就是对方。
但他还是敏锐地察觉出,自从南都社长上场之后,不但场中原是往凌云社倒的局势一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公祖周身萦绕的气息氛围,也有了不小的转变。
……仿佛由云淡风轻的可有可无,变成阴云笼罩的暗藏杀机了。
狄青意识到问题不小,也不敢问询面上还是微微笑着,但心情显然已变得很是险恶的公祖,更不敢提刚刚还由二人达成共识归家之事,老老实实地继续观看起这场球赛来。
不得不说,身着红锦袄、戴独一份的长脚幞头南都球头,各方各面都极其出挑。
自上场后,他就在一干佩戴卷脚幞头的队员间灵活穿梭,而那枚由纳气的牛彘胞所制的毬,自始至终就如黏在他脚边般,不可思议地随他摆弄,任人围追堵截也不带掉的。
他不仅带毬过人、踢毬入门的硬功夫扎实,脚下花活还不少,若见来追的对方社员还远,他便在围观人群的欢呼和口哨声中,得意地耍起了花活,任毬在他脚边翻飞舞动一阵,让人眼花缭乱,看得喧呼阵阵。
最后在气喘吁吁地赶来的敌队人下脚前那一瞬,干脆地伸腿一捅,就让毬飞快地滚进了门框。
很快,有这位实力超群的球头在场,南都社一甩颓势,连连夺分,转瞬锁定胜局,让原来以为看到希望的凌云社丧失斗志,末了只剩在阵阵倒声中消磨时间了。
筑球甫一结束,之前开盘设赌的赌徒们就闹哄哄地回了东市,要么欢天喜地,要么骂骂咧咧,总归是要清算结果了。
一部分只是看个热闹的人,也很快散去,唯有对蹴鞠甚是狂热的一些年轻郎君或小娘子,就忍不住统统围了上去,想与场上光芒璀璨、现旗开得胜后,更是意气风发的南都社员说说话。
其中被围得最紧的,定然就是大放异、以一己之力扭转胜局的南都球头,钟元了。
成功叫赛前还嚣张地嚷嚷着非要让他们好看的凌云社铩羽而归,钟元作为这场酣畅淋漓的大胜里立下首功的社长,自然最为高兴。
而围绕在他身边的人,无一不是南都社的忠实拥趸,也净捡着好听话说。
钟元要有条尾巴,此时多半已翘上天去了。
他志得意满地张开双臂,拥住一干弟兄,大声道:“今晚什么都别说了,就由我请客,请弟兄们去酒楼里耍上一顿痛快的,都必须来,一块来个不醉不归啊!”
“好!”
“钟兄痛快!”
“还是钟球头豪爽!”
“那肯定得来!”
……
这话一出,瞬间引来响应无数。
就在钟元大笑着准备催人出发时,耳畔忽然传来了一道离得不远不近、却莫名清凌,拥有压下一干喧闹人声的穿透力的掌声。
“啪、啪、啪。”
不多不少,只响了整齐有序的三下。
然而这简简单单的三下掌声,却莫名其妙地让钟元心头一颤,得意的神色冻结在了面上,本能地循声看去。
饶是有人群隔开两边,他还是不吹灰之力地,一眼看到了整整三年未见,模样愈发俊美优雅,身形高挑匀亭,如画眉目笑盈盈地,慢条斯理地向他走来的少时好友。
——钟元差点当场魂飞魄散。
陆辞唇角犹噙着温柔的笑,笑意却未透到眼底,紧接着出口的话,更是看似寻常亲切的问候,其实蕴含杀机:“许久不见,钟兄蹴鞠场中叱咤风云的风采,可是更胜往昔了。”
对忽然靠近,相貌俊俏得让人恍神的这名青年,只是近几年来因蹴鞠才与钟元结缘的一干社员,并没能认出这就是让密州城内一度沸腾的那名大名鼎鼎的陆三元,只单纯感到惊艳。
再听其开口,竟是与他们最为尊敬的球头颇为熟稔,是多年不见的密友,顿时感觉距离一下被拉近不少,尽管言语间还带着不自知的恭敬,但都热情地也向他提出了邀约:“看来钟球头是双喜临门啊!不但得了这么一场大胜,还能与这位……”
陆辞善解人意地接道:“敝姓陆。”
那人浑然不知,自己面对是朝中从三品的大员,只秉着‘钟球头的兄弟就是他们的兄弟’的信念,从善如流地继续了下去:“……陆郎来个故友重逢,当浮一大白!一会儿聚会,不知陆郎可愿赏脸,也来一趟?”
还不敢相信眼前一切的钟元,刚一回神,就听到自己队友热情地把他往悬崖下推,眼前差点就是一黑。
还邀老奸巨猾的陆郎去?
他怕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他心怀忐忑地看向笑眯眯的陆辞,回想起自己方才在场中意气风发地耍着花活的快活,顿时眼皮狂跳,只觉离死并不远。
就在钟元打算抢救一下自己,将自己和陆辞一到摘出去,找个没人的地方好好谈谈时,陆辞接下来的话,却彻底出乎了他的意料。
“既然如此,”陆辞笑道:“我便却之不恭了。”
钟元垂死挣扎道:“慢、慢着——”
“我与钟兄多年未见,”陆辞莞尔一笑,却微微加重了语气,无情地打断了钟元:“正有不少话要叙,不是么?”
面对一干不知情的弟兄的注视,骑虎难下的钟元,唯有欲哭无泪地顺着话道:“……陆郎所言极是。”
钟元自上回赴省试未过,返乡之后,显然没放太大心思在复习再考上,而是趁着爹娘高兴得燃放鞭炮、东奔西告时,退出了原来参加的那一半死不活的蹴鞠社,自己拉了一只以书院冠名的新社来,还当了个社长。
最初一年里,因有陆辞的‘耳目’柳七不时盯着,他不敢太张扬,仅仅只是念书念烦了,才出来赛上一场。不想他球技的确高超了得,竟是屡战屡胜,让刚建不久的南都社,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去年他到了齐云社发来的山岳正赛的邀约,事态才真正脱离他的掌控了。
万幸柳七当时已因参加馆试而赴京卸任,没人随时盯梢着,加上夫子们也热爱看球,为此不惜帮他做了遮掩,未向陆辞报告此时。
于是他顺畅地作为代表当地参赛的蹴鞠队,缴纳香金,带着名旗,就气势汹汹地闯出去了。
最后虽未夺冠,但作为一匹足够出的新锐黑马,竟博得了前三的名次,期间获了大批喝,自然还有不少赏钱。
尝到甜头后,钟元更是一发不可拾,书也没什么心思读了,仅仅是为让夫子们不向那心眼贼鬼、折腾他特别有一手的陆弟告状,才应付念念,其他心思全放到了蹴鞠上。
这年他再度撞了大运,纯粹抱着一混了事的下场时,竟因碰上陆辞专程为他和易庶整理出的题集里出现过的题了,押中几道题,加上他毫无压力,很是轻松,一番超常发挥,就让人大吃一惊地在取得解额的榜上挂在末尾。
他瞧着这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也是目瞪口呆。
原本已对他考取功名这点死了心的钟父钟母,更是有死灰复燃之兆,非要押着他跟易庶一起进京赴省试不可。
钟元却是清楚,自己的水平,撑死了也就是个半桶水,着实不愿意再去碰一鼻子灰,灰头土脸地回来。
被家里人唠叨得很了,娘子也哭哭啼啼非要他去考这注定考不上的试,他烦心得很,索性家暂时也不回了,就在社里弟兄家里轮流住。
今日也并非是他故意先抑后扬,非要压轴出场,来个力挽狂澜,而完全是心烦意乱,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才上场宣泄一番。
谁又能想到,他运气居然能霉成这样,这都能被返乡的陆辞捉个正着?
钟元愁眉苦脸地灌着闷酒,不时用余光偷瞄不知何时已取他代之、成为社员簇拥的主角,还笑眯眯地诱导这些缺心眼的臭小子们说他这些年来的光辉事迹的陆辞……
就连那些由那帮小子喊来的陪酒歌妓,也是爱那张俊脸的,一个个以为他不知道似的,使劲儿往陆辞身边凑!
——说吧,说吧,尽管说他娘的吧。
看着这一桌子吃他的喝他的,还净给他帮倒忙的所谓弟兄,钟元揩了把额上的冷汗,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叫无力回天下的心如死灰,索性扭过头来,毅然不看那头动静了。
一想着等下多半要挨顿狠狠的修理,他明智地决定不饮酒了,省得要出大事儿还稀里糊涂的。
于是放下酒盏,他决定转战桌上本该无人碰触的下酒菜。
等筷子戳了个空后,他方愕然发现,这满满一桌子菜,竟不知何时不翼而飞了。
到底是哪个畜生那么能吃?!
钟元瞠目结舌。
这可是足足二十多人的份额啊!
他满腹狐疑地将桌边坐着的人挨个看了一遍,看谁都有嫌疑,却愣是没往陆辞带来的那一年纪不大的瘦高个身上想。
做贼心虚的狄青,则悄悄地松了口气。
他还是头回做这种‘坏事’。
若换作正常情况下,他肯定会有所敛的。
但谁让在来酒楼的途中,陆公祖亲口在他耳边交代过,让他不得客气,要敞开肚子吃,给瞒天过海、还大方请客的这位钟球头一个教训呢?
等钟元肉痛地清了这晚高得离谱的账,蔫头蔫脑地跟在笑吟吟的陆辞身后,也无暇在意莫名蒸发的那些食物,单顾着思忖着要怎么辩解才能有条活路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却说随着陆辞不断高升、陆母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陆家的底子是愈发殷实,早已不是为买一所带小院的房屋都得打细算、掏空家底的窘迫了。
即便如此,陆母从没有过要搬迁至地段更好的其他地方的想法,而是一直住在陆辞当年购置的屋子里。
在她看来,陆辞常年在京中任职,几年都不见得能回乡一趟,自己孤身一人住在密州,并无亲戚需走动,哪儿用得着更大的宅子?
要不是陆辞三番四次地给她写信,让她终于肯信了他手头甚为宽裕,饶是在寸金寸土的汴京也过着舒适的好日子,再来是与她关系最亲密的钟家是一墙之隔的邻居的话……她怕不得要将这对自己一人而言,显得太大且空荡的房子,卖了换置个小一些的,好将省下来的钱一并捎去。
对陆母的这些坚持,连能言善道的陆辞都常苦劝无果,唯有随她去了。
许是年轻时遇过太多坎坷,她是过惯了辛苦日子,要她忽然从简入奢,反倒很是强人所难。
即使她这几年下来,经营商铺渐有心得,商货也从初时陆辞只为让她打发时间的简单几样,变得品种繁多,还开始从偏远州郡进货,盈利甚丰,也一点没体现在她的日常生活里。
桌上永远是两菜一汤,饭都不带用第二碗的。
至于店里需雇账房和伙计等开销,她倒分得清楚,知是必要,但自个儿过日子,就一直秉持能省就省的原则。
陆辞要给她多雇几人,忙活家务,照看她时,她即刻就表示反对。
家里事儿就这么多,得空时忙活一阵就罢了,哪儿还需添人服侍?
最后还是看在陆辞一片孝心的份上,她才勉强留下两个仆妇。
让其中一个照顾她一人的日常起居,便是绰绰有余,另外一个,则主要负责庭院和其他房间的洒扫。
而此时的陆辞,挽着狄青的手有说有笑地走在前头,背后跟着个脸色凝重的钟元。即便钟元打心底地盼着,这条回家的路远些、远些、再远些……紧挨着的陆钟两家,还是仅用眨眼功夫就已到了似的。
陆辞先在陆家门上轻轻一叩,很快听得里头有人‘哎’了一声,小跑过来应门。
门开后,负责洒扫庭院的那名仆妇冷不丁地看清陆辞带笑的俊俏模样,当下一愣,好半晌才回过神来,大喜道:“陆郎主,定是陆郎主!”
通过牙行立下契书时,她虽也亲眼见过陆辞一面,但三年过去,不仅人长高了,原本就极漂亮的面孔也长开了些,温润的气质也多了上位者的气势,才让她恍神片刻,未能立马认出来。
赫然是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的大郎君了。
“是我回来了。”陆辞笑着点头,跨入院内,询道:“我娘亲呢?”
“离她平日回来的时辰,还早得很哩!”仆妇满脸笑容道:“郎主先歇着,我喊人给你倒杯茶水后,立马就去寻她回来。”
“不必。”
陆辞对这答案并不意外。他从京师出发前,只给家里去了封信,道近期要回来一趟,却未具体说明是哪日。
一来是路途遥远,变数太多,给不出确切时日;二来是不愿陆母挂心不止,耽误了该做的事情。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174节
如今看来,素来闲不住的陆母的确如他预料的那般,在他归期并不确定的情况下,并没有在家每日枯等着。
他摇了摇头,笑着说:“你也不必操我这的心,该忙什么忙去吧,我虽已有几年未归,好歹也是自己家里,家里还是当年我亲手布置的,不至于不认得屋了。”
仆妇还想坚持,但观陆辞面上虽笑容和善,却隐约带出一丝说一不二的威严,不禁把话又咽了下去,赔笑道:“那可不是。那我真就先忙去了,郎主若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喊上一声。”
陆辞欣然颔首。
狄青自进屋来,眼睛就忙个不停,一直东看看西看看,手里还紧紧攥着背包的小绳带。
陆辞领着他,一路直接到了印象中唯一闲置的那间客房,笑道:“这间虽然偏小一些,采光却是最好的,以后就归你了。”
朱说、柳七和滕宗谅各自曾住过的房间,也让陆辞嘱咐过下人,给他们完完整整地保全着:不论是私人物件也好,陈放摆设也罢,都还是几人离开时的模样。
只要扫上几人房间一眼,该主人的性格,也就可见一斑。
朱说严谨端方,房屋显然也最为整洁,无处不摆得井然有序,连盖的被子也叠成了整整齐齐的豆腐块,用过后洗得干干净净的笔也强迫症似地一字摆开、从短到长地列好了队。
柳七的则形成鲜明对比,可谓凌乱至极,不但床褥凌乱,书架上也空了大半,而那些才读到一半、就被喜新厌旧的他弃读的书籍随意散放在桌面上,连笔墨纸砚都被挤到了边上去。
滕宗谅的看似寻常,却暗藏玄机,陆辞就曾在无意中发现过,那叠摆放得齐整的套书,分明只有书的封皮,背后藏着的是小瓷瓶装的酒。
哪怕他们以后都不见得会再住这处了,但那样处置房间,就好像他们只是寻常地出了一趟门似的,随时可能回来,莫名就让陆辞心里舒服不少。
如今狄青来到,陆辞给他的安排,当然是布置一间专属于对方的房间,而不是取代另三位友人的了。
狄青闻言猛然抬头,眼睛也因惊愕而睁大了,圆溜溜得好似老老实实地蹲在他肩上真狸奴。
陆辞抢在他推辞之前,笑眯眯地明知故问道:“你难道不喜欢这间?”
狄青拼命扭头否认:“喜、喜欢——”
陆辞假装松了口气,笑道:“那就好。不然其他房间都被朱弟他们占过了,你若不满意的话,恐怕只有委屈你睡我那屋,与我挤一块了。”
他有所不知的是,自己这一随口玩笑,却被狄青立马给当了真。
而之后,陆辞就准备先回房小憩,体贴地留给狄青一个独处的时机。
却不知小狸奴在他出门后,脸就垮了下来,一扫之前的激动和兴奋,蔫吧蔫吧地将随身的小行囊搁在一尘不染的桌上后,就开始坐在床上发呆。
一手还搭在瑟瑟发抖的小梨花背上,漫不经心地撸着顺滑的猫毛。
早知如此。
——早知如此!
那头原想着回房小睡一会儿的陆辞,才出短廊,刚经过小厅,就被浑身笼罩着沉重阴云的钟元逮住了。
“咱俩也是这么多年的交情了,”钟元酝酿了半天,就酝酿出这么一张干巴巴的感情牌,才刚把打好的腹稿起了个头,就将他自己给恶心坏了,索性恢复了急躁的本性:“你究竟打算怎么说?”
最难受的不是挨一刀狠的,然后在床上一躺半个月,而是将一把锋利的刀子悬在脖颈上,隔了那么一丝儿地要掉不掉,才最为煎熬。
陆辞挑了挑眉:“你这么急?”
钟元烦躁地挠了挠头,深吸口气,沉痛反省道:“这事儿是我办得不妥……”
他其实老早就有了不再去京城碰第二回 壁的想法了。
然而每当他想好要摊牌时,一看到家中父母和娘子那殷殷期盼的笑脸、给他打包行囊时的体贴,这话就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了。
陆辞不置可否,改而问道:“钟伯他们是以为你已经出发去京城了?”
事到如今,钟元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点头承认了,秉着破罐子破摔的决意,一口气将徘徊自己心里的万千念头尽数托出。
他本来想着,干脆就当是为了家人白跑一趟算了。
但当他真的拿到了出发去汴京的船票,背着大小行囊地来到码头,却猝不及防地看到就着黎明时那点黯淡的光、都要片刻必争地勤奋读书的易庶时,便瞬间击垮了他那点可怜的决心。
他与易庶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不同。
其实打从许多年前,他认识陆辞、又阴错阳差地被‘骗’进了书院读书起,他就清晰无比地感觉出,自己压根儿就不是念书这块料了。
最可气的是,他若真是念书一无所成就罢了,偏偏是个运气好的半吊子,才连续两回都得以取解。
但自己水平如何,他难道还能不知道?蒙过了解试,省试却是无论如何都混不进去的!
然而钟家人却没一个人肯信他话的,才更让他有苦难言。
在看到如此努力的易庶时,钟元终于无法忍受了,破天荒地来了回临阵脱逃,拎着大小包袱,搬到了社员家里暂住。
就这么挨家挨户地轮流住过去,加上被他爽了约的易庶也没来得及告诉别人,就让这一消息奇迹般瞒住了。
直到他今日技痒,又不忍看南都社落败,最后上了一阵子蹴鞠场,就被陆辞捉了个正着。
在钟元滔滔不绝地倾吐心里话时,陆辞认真耐心地听着,始终不发一词。
直到钟元说完了,陆辞才抿了口茶,不疾不徐道:“我明白了。”
钟元把憋了许多年的话说出,心里畅快许多,那点忐忑也没了。
不就是东窗事发,被家里人哭一场骂一场,叫周边人鄙视一顿吗?
只是看着似在沉吟的陆辞,他心里那点愧疚,又悄悄地浮了上来,忍不住道:“我知道其实最对你不住。你着实为我了太多心思,但我就是块糊不上墙的烂泥,白瞎你这么些年的拉扯……”
陆辞温和地微笑着,由他絮絮叨叨,并不打断他的话,也不做任何解释。
毕竟他十分清楚,让钟元表达完这么一番愧疚后,最会感到舒服的,其实还是钟元本人了。
当钟元说得口干舌燥,不得不停下来倒水喝时,陆辞却起了身,温声道:“择日不如撞日,我现在就陪你去钟伯那,帮你说个清楚吧。”
第一百七十七章
钟元面无表情,还保持着刚刚端起茶杯饮水的动作。
——肯定是幻听了。
陆辞走了几步后,却没听到钟元跟上来的脚步声,于是顿住,转过头来,挑眉谑然道:“你该不会连面都不想露,全让我一人对付吧?”
钟元:“……”
他这才相信,自己刚刚不是在发梦而已。
“你,”钟元难以置信地指了指自己,又面部表情很是扭曲地看向陆辞:“要帮我,向爹娘他们说情?”
“不是说情,”陆辞慢悠悠地说着,不顾钟元在听到他这句后,露出‘果然如此’的释然表情,笑吟吟道:“是阐明利弊的同时,顺便帮你拾这个烂摊子。”
钟元眼皮一跳,不甚自在道:“他们顶多打我一顿,再骂我个十天半月的,你就甭操这些心了。”
陆辞微微一笑,一针见血道:“治标不治本。”
虽然耽误了这大半个月,但要是紧赶慢赶的话,也还是来得及在腊月底前去到京城的。
要是他袖手旁观的话,钟元恐怕不仅要挨打骂,还会被火急火燎地捆扎打包,运往京城。
钟元明显低估了钟父钟母望子成龙的决心,对此,陆辞却是清清楚楚的。
“管它是标是本,有治就不错了。”钟元脸皮抽抽,故作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发起了牢骚:“我还能有什么法子?打小他们就只肯听你的话,我讲什么,到他们那就跟放屁似的。”
“粗鄙之语,”陆辞故意‘啧’了一声:“你也不想想,他们之所以肯听我的,还不是因为我是唯一一个拿你有办法的 ?”
可怜天下父母心。
钟元一愣。
不等他再琢磨,陆辞已经挑了几样手信提上,又往外走了几步,随口催道:“再不跟上来,我就要改变主意,让他们再送你回去念书了。”
听出陆辞的弦外之音,钟元心里倏然漏跳一拍。
这狐狸是意思是……
这下无需陆辞催促,他也走得比谁都快了。
当陆辞带着钟元,敲响隔壁的屋门时,原本在小院里搓洗衣裳的钟母,就忙不迭来开门了。
看到门口站着的,一个是神色局促躲闪、本该已在快到京城的路上的独子钟元,另一个却是面如冠玉,眉目如诗如画的郎君……
1...9394959697...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