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钢铁时代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采购
跟克虏伯公司的交易完成了,127吨,8000多万的德国马克,这是一笔庞大的资金,也只有克虏伯这样的军工巨头才能够拿得出,这几乎相当于一艘战舰的价格了,虽然不是主力的战列舰或者战巡,却已经比得上 一个不错巡洋舰,还是拥有着巨炮的重巡洋舰。
货物拉走了,克虏伯为了这些货物,专门动用了一批的卡车,这个时代卡车,2吨左右的载重量,甚至箱子都不能多放,太重了,容易让重量不均衡,让卡车侧翻或者压坏主轴,来回的几趟,终于在晚上的时候,把全部的货物拉回到了克虏伯的仓库之中,第二天一大早,德国银行行长,专门来到码头,他负责的把8000多万的现金,直接的转入到哈比早已经设立好的户头之中。
只是钨,就收获了8000多万,也解决了来到德国最大事情,学生留学的事情,克虏伯的公司的承诺,绝对可信,这不,才到下午,200封录取通知书,就送到了旅馆,分别属于80多所不同的大学,哈比看了一下,基本上,都属于水准以上的大学,学的专业,也是比较强势的专业。
哈比叹息一声,他花费了一两个星期时间,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金钱,不过是解决了五十个,克虏伯的副总,动动嘴皮子,就轻松解决了,这就是属于高层的力量,这些大企业,或许平时不显山露水的,但是真正到了检验他们力量的时候,肌肉一个比一个亮的猛。
钨销售出去了,这一次货的大头已经回来了,剩下的产品,在哈比的眼里,就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再加上掮客圈子里面流传开来。不但是汉堡和柏林周边的,甚至连法国,俄国,甚至是英国的掮客。都找上门来,销售开始迅猛的增加了。
6000吨的货物,瓷器的价值最高,瓷器和蜀锦,专门举办了一次拍卖会,邀请到了包括劳尔,众多掮客,还有大公司的负责人。
劳尔欣然的同意了,其他人也比较的给面子,不过关键是货品好。当大量的精美瓷器还有美轮美奂的蜀锦拿出来的时候,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眼光,拍卖的价格连上新高,其中一组以圣父和门徒为主要的瓷器,包括了13套最大一人高瓷瓶。和一整套各种器具,惊人的卖到了170万马克的高价,买下来的正是劳尔,他的一处别墅刚刚建成,正好用这些瓷器装点,圣父和圣子的风格,很合他的胃口。
除了这一套之外。还有剩下的两三套,卖的价格比较高,其余的,就算是平常了,1200套瓷器,平均6000。总价高达720万,这恐怕在欧洲瓷器的销售历史之上,也是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高价,至于茶叶和丝绸,特别是蜀锦。精美的巧夺天工,很是在德国掀起了一场属于中国商品的风潮,最终的收获,高达2500万马克。
一次航运,运来了超过1亿马克的收入,哪怕是抛去成本,哈比的收益,也会在500万以上,曾几何时,还为了几万马克,而一筹莫展,只差自我了断,谁知道,短短的半年不到,就翻身了。
掌控着一笔巨额的财富,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杨元钊定下来单子,购置需要的机器,有什么比拍卖会上宣布,更有影响力的,这些大公司,虽然不是包罗万象,却跟工业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哈比掌握着巨大的财富,又会在德国采购大批的机器。
哈比宣布的订购计划,直接引爆全场,大量购置各种机器设备,包罗万象的,从化工制作,到钢铁冶炼,到机床加工,什么都要,哪怕是二手的也无所谓,这样数量巨大,且荤素不忌的做法,甚至连劳尔都有些动容了,他不是采购部的主管,也不是销售部的主管,可刚刚完成一个跟克虏伯公司密切相关的交易,如果在拿出一笔订单的话,这对于他在克虏伯公司的地位,肯定抹上浓重的一笔。
连劳尔,都主动上来,要求拿到订购单子了,其他人也不例外,很快的150分购物清单,已经分发完毕了,至于剩下的,都是比较弱小的,他们也知道没能力吃下这些单子,只是的在旁边看热闹,或许看机会,如果大公司看不上眼,他们或许能够捡到一两个便宜。
从中国商品开始,哈比似乎不断的在德国的工商业界,掀起了一股股的狂潮。
千万订单,多是普通的机器设备,没有涉及到高科技和德国军方明令禁止的设备,这对于不少俄国工矿企业来说,都是可以生产,闻到了鱼腥味企业,纷纷前来,首先上门的,还是克虏伯公司。
原来,劳尔在回去之后,就召集了众多股东商议,为了120吨的钨,付出了8000万,哪怕这笔钱,对于克虏伯公司来说,不算什么,多多少少的影响了现金流,当然了,劳尔对于公司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也得到了公司的赞赏,现在知道哈比要购置各种的设备,他们第一个感觉到是一个机会,如果做成了一部分的生意,不就意味着购置来的钨,是用机器设备换来的。
原料和机器设备,其中涉及成本和利润的关系,克虏伯本身就是依靠进口原料,生产设备的公司,不但是德国陆军的主要装备提供商,也是一家庞大的机器制造公司,从普通的机器设备,到成套的设备,是应有尽有的,克虏伯公司的主动上前,因为哈比能够提供大量钨粉的关系,给出的价格非常的诱人,还有一批生产武器的机器,对于哈比的诱惑比较大,见识过远东的情况的哈比,很清楚,军火在远东,几乎可以跟硬通货来相比,这些中国进口都进口不来的设备,现在却被克虏伯公司堂而皇之的拿出来。
思虑半天,最终哈比还是顶住了诱惑,选择跟杨元钊商量好的那些机械设备,都是整个中国最需要的,基础工业产品和机器,生产包括轻工业到普通重工业的装备,至于军火,之前杨元钊能够拿出来几千万的军火,显然,有一条他不知道的军火购置途径,再说了,1亿马克的资金,看起来不少,可是杨元钊的计划更大,如果想要完成,恐怕钱会花的七七八八了。
克虏伯公司最终获得的订单数目是1800万马克,没有把最赚钱的军火和机器推销出去,却也是一个不小的大单,利润都在五成以上,这个极大的缓解了克虏伯公司的资金压力,最关键的是,他们还获得了200万马克的二手订单,克虏伯公司更新换代的机床,封存下来的设备,都被以比废铁高一点的价格,卖给了哈比,宾主基本上都是很满意的。
克虏伯公司斩获了2000万的订单,极大的刺激了德国的商界,现在德国的商业发展的很好,政府开出了大量的订单,包括是一些繁华的商业活动,也在进一步刺激着德国,总之,德国是一个高速发展,切生机勃勃的国度,可是千万级别的订单,还是额外的,难度不大的,谁会觉得自己赚钱少。
接下来,各种公司,如同踏破铁鞋一般,纷纷的上来推销,几乎是德国大部分小型机器,普通设备的一个大采购,最终,哈比花去了4500万德国马克,刚刚到手的金钱,一下子,就去掉了快一半了。
哈比订购结束了,清单上面货品,完成了120%,钨的价格高了点,那些中国商品也获利丰厚,再加上克虏伯公司作为领头者,主动把利润空间降低了一点,其他的公司,也没有这个底气,高价的销售产品,总体而言,收获丰厚。
订单之中的部分货物,已经送到了港口的仓库之中,来的时候是一条船,可回去的时候,最少也要5条船,大宗机床,机器设备,都是钢铁制造的,非常的沉重,特别是超过1000万马克二手机器,只有新机器价格五分之一,甚至是更低,重量却一点不少,甚至更高,二手的机器,就最少占据了两艘船。
大部分的汉堡和柏林周边的,都吃饱了,其他知道晚了,还有一些国外的公司,还是纷沓而来,不得已之下,哈比拒绝了一个又一个的企业,到最后,被推销商人弄得有些焦头烂额,哈比索性把事情丢下,离开了汉堡,前往柏林。
这一次,哈比的目的是位于柏林城边的柏林理工大学,之前,克虏伯的公司帮忙解决了几个名额,这个整个德国理工科第一流的大学,接收了3名学生,也算是圆了哈比的一个梦想,曾经考大学的时候,哈比就想过要考上柏林理工大学,可惜分数差了一点,他最终去读的,是柏林城市大学,跟理工大学差了好几个档次。
哈比前往柏林理工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怀旧,也不是为了参观,他的目的是在杨元钊列出来的单子上面,最后一个设备,这个整个德国,没有什么公司生产,德国方面,甚至没有注意到这个设备的重要性,可是在杨元钊的单子上面,却是必须解决和必须购置的设备。
钢铁时代 第一百二十二章 弗里茨-哈伯
哈比这些天,多方面的打听了,在整个德国,高压密闭容器和化学合成最强的地方,就在柏林理工大学,这里的化工系,也是整个德国化工最厉害的地方,不少让世界震惊化工成果,比如说尿素,比如说硫化橡胶,比如说一些石油化工之中成果,跟这里有着直接的联系,目前每年的化工科学奖还有德国的,欧洲的,甚至美国的一些化学奖,这里都时有斩获。
如果杨元钊在的话,一定会再嘱咐哈比一句,那个发明了合成氨,大名鼎鼎的哈伯法合成氨的发明人,弗里茨-哈伯,就是在柏林理工大学,发现并完善了这个合成氨的技术,创造性的从空气之中合成氨。
作为整个德国排名前列的大学,理工科的整体实力,稳居于德国前三,化工学科更是一枝独秀,这一所大学拥有着极强的底蕴,化工系更是如此,进入到校园,看不到戏耍和玩闹的学生,大部分的德国学生都行色匆匆,甚至在路边的躺椅上面,随时可以看到用功的学生。
哈比按照之前打听的情况,寻找化工系大楼,找到了化工系的副主任,霍夫教授,他是犹太人,在来到柏林理工大学之前,又通过犹太联合会联络了一下,霍夫就等在办公室里面,他们约定的时间是3点。
约定时间,见到霍夫教授,如同老朋友一般,闲聊了几句之后,哈比开门见山的诉说了自己来的目的,高压密闭容器,也是杨元钊在他出发之前,特别添加在名录之上的,必须解决设备之一。
最开始的时候,他不在意,一通询问之后,哈比才知道。高压密闭容器,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东西,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必须要承受到巨大的压强,杨元钊的数据。是在70个大气压之下,都可以平稳的工作的,这点还算可以,一些高致密的密封钢瓶,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可是后面的这个条件,却让普通的密闭容器,无法使用,这个容器,需要承受可以承受的温度在600度以上。
高温。对于金属材料的影响,远在高压之上,高压高温情况下,金属的性能,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在低温和低压的情况之下,金属的性能,是稳定的,可以用测定的方法来获得,更高的温度之下,很多平常表现极好的金属,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甚至是老化,这种情况之下,要获得可靠的金属,就非常关键了,这也是解决这个容器的唯一方法。
霍夫听了哈比的要求,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高压密闭容器,还需要在600度左右的温度之下工作,这是化工学院,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正要开口拒绝。突然,霍夫似乎想起来了,化工系有一个年轻的讲师,似乎在做着这个方面的研究,似乎已经取得了成果。
“哈比,我对于这个领域,所知道的不多,不过我会帮你请来一个专家,如果他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真的没办法了!”
哈比说道:“那就有劳霍夫教授了!”
用呼叫器,呼叫了一个老师,简单的交代了两句之后,老师出去了,很快就又回来了,跟着他一起来的,是一个头发微微的有些秃顶,有着明显的犹太人特征的中年男子。
“霍夫先生,你找我!”
“不是我找你,是这位先生找你,他是一个大商人,有个课题想要你帮忙完成!”
霍夫的介绍,让中年人眼睛一亮,热情的迎上来说道:“先生您好,我是弗里茨-哈伯!”
过去的这段时间,哈比见过了不少高层的,连知名的学者都见过,他不会知道,这个就是德国未来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也是毁誉参半的人物,因为合成氨获得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也因为在一战时候,任化学兵工厂的关系的,生产了大量的氯气,芥子气等毒气,有上百万人因为他而丧生,因此被学术界指责不已。
现在哈伯,只是一个普通化学家,他的偶像,是发明了尿素,被称为农业化工业家的李比希,他目前进行的实验,正是杨元钊制作高压密闭容器的目的,在空气之中合成氨,开启属于化工的新时代,也让遭受到禁运的德国,在二战时候有了底气发动战争,因为合成氨,是在天然硝石之外,制作硝酸的唯一原料。
哈伯的热情,让哈比略微的有些不知所措,旁边霍夫介绍道:“哈伯是我们学院,对于高温密闭容易最熟悉的专家,你们好好聊!”
霍夫说完,就出去了,留下办公室给哈伯,哈伯也在霍夫的简单介绍之中,明白了,对方的目的,居然是为了高压密闭容器。
高压密闭容器是一个新课题,知道了有人同样需要高压密闭容器,还很奇怪,同样遇到了合成氨的爱好者或者研究者,冲着大老板的身份,哈伯当然愿意多说几句了,要知道,他最近所进行的实验,到了关键的步骤,资金有些跟不上了,他能够进行到这一步,多亏了两个企业的赞助,他的进度不能让这两个企业满意,资金开始拖拉,负责人也开始变得神出鬼没了起来,这让他很头疼。
“不知道你要什么样的规格的!”
哈比老老实实的按照杨元钊的标准,说出来,道:“70个大气压,600度高温,体积要大!”
哈伯皱了一下眉头,说道:“这么高的要求,你到底要做什么,工业生产,科学实验?”
哈比就知道这么多,哈伯再问,就是一问三不知了,哈伯之前还觉得,高压密闭容器,或许,真的碰上同行了,在一个领域之中研究,就如同是在漆黑的道路上前行,有一个交流者,总比不停的碰壁强。
见到了哈比之后,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对于合成氨一知半解,只是按照设计标准来制作,70大气压,600度的承受温度,最多只是说了,尽可能的要做大,这个条件又比合成氨高的多,这个时候,哈伯发现了合成氨的制作方法,可是他甚至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生产,只是实验室的研究,在20大气压和500度左右的温度之下,完成这个过程的,就算是催化剂,也远远没有成熟,还在紧张的实验,争取解决一切的问题,把这个技术投入到真正的工业生产之中。
哈伯果然是专业的,对于高温高压容器比较的了解,很快,就按照哈比的要求,计算出了一些数据,然后通过对比和推敲,略带郑重的说道:“最大只能够90立方,精确的设计之后,甚至还会少!”
90立方,哈比皱了一下眉头,略带垂询的问道:“会不会太小了!”
“不小了,90个立方,一次性可以合成最少百十吨的液态原料!”哈伯无力的说道,他很确定,哈比是一个化学的小白,对于化学合成只是一知半解,但是人家真心有钱,考虑的根本不是什么经济实惠方面的问题,考虑的是性能指标的问题,高压密闭容器,越大,容器的壁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这在冶金界和化学界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90立方别看比50立方高了不到的一倍,但是价格上,最少翻四翻,他的实验进入到瓶颈,关键就是钱闹的,没有足够多次的实验,没有更好的高压密闭容器,他合成氨眼看就成功了,却还是卡在哪里。
哈比看看哈伯,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听得进去专业人士的讲述,再三询问之下,知道不能在提高了,他也就答应下来了,尽可能的保证在90立方以上,最低也不能够低于80立方,为此,他可以直接预付全部的款项。
哈伯的眼前一亮,这可是高压密闭容器,又是创造性的举动,所以,他把价格也喊的比较高,50立方的容器,不过是8万马克,80立方以上的,他喊出了50万的高价,在他看来,最少要大打折扣,35万是他心理价位,可是没想到,哈比一挥手,就这么的定了,一次性订购3个,并且直接给柏林理工大学的化工系,留下来了150万马克。
哈伯的慌忙不迭的答应下来,只是告诉哈比,这一种的高压密闭容器,生产难度极大,需要3个月的时间。
“要3个月!”哈比皱了一下眉头,询问道:“能不能再快了!”
“不行啊,这个需要专门定制,为了增加强度,甚至需要把材料,在万吨水压机上过一下,那可是国之重器,哪怕有柏林理工大学的牌子,最多也要等上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之间!”
听到万吨水压机,哈比就不说话了,这可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即便在德国,也只有战舰的主轴,螺旋桨,发动机的重要部件,还有重炮,舰炮之类的,可以在万吨级水压机上面过一下,把这个高压密闭容器拿到万吨水压机上过一下,恐怕还是看在钱的份上。
看到哈比不说话了,哈伯连忙做出了一连串的保证,比如会精心的制作这个高压密闭容器的,会增加一些看起来不大,却很有用的部件,这些部件,都是他在实验的时候的一些成果,对于密闭容器的密封等方面,都有相当的作用的。
总之尽心张罗之下,哈比终于满意离去了,当然了,离开之前,放下了一张150万马克的支票,直接留给化工学院,作为制作3个密闭容器的资金。
ps:
连续两天4更12000,求月票,有的支持一下,顺便再求下推荐票,数据比例有些难看,大家支持一下。
钢铁时代 第一百二十三章 离开德国
把高压密闭容器这个解决了之后,德国之行,已经基本上告了一个段落了,前面已经有了三船的货物,顺着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前往远东,到了上海之后,就只能通过水运加上铁路,运往太原,只有之后的路,就非常困难,太原到包头没有铁路,没有公路,一些大型的机械,根本无法成行,好在,这一次购买的装备,大多数是小型工厂的成套装备,这种成套设备,体积相对比较的小,勉强可以接受马车的运输,只不过过去,需要耗费的精力很大。【本书由】
跟哈伯谈好的高压密闭容器,哈比没有时间等这么久,只是留下的150万马克的巨额资金,用于购置这么3个高压密闭容器,然后由留守在柏林的人员,亲自来监控。
柏林理工大学之中,在确认了哈比的支票的真实性之后,巨大的投入和利润,让哈伯暂时放弃了的继续合成氨的道路,35万一个的价格,都有一定的利润,更何况是50万了,哈伯知道,只要完成了这个,他最少能够获得六七十万马克的资金,困扰他研究计划进行问题,几乎不存在了。
哈比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制作这个高压密闭容器之中,看起来是耽误了时间,这个容器给他的灵感,加上庞大的金钱,让他提前把合成氨的技术给完善了,合成氨的效率也显著的增加了,特别是这个制作大型密闭容器的经历,被他使用在了新式的合成氨之中,合成的速度和产量都激增,在1913年的时候,成功生产出了比原先高出了12倍的硝酸,12000吨的液态氨,可以合成三倍的tnt,超过数万吨的tnt,足以让德国准备的更加充分。战争的初期和战争持续期间,有了更强的底气。
高压密闭容器的结束,等于哈比在德国之行,告了一个段落。250个学生基本上安排的差不多了,他们将在德国进行半年左右的突击训练,这半年,他们会在德国这边人员的帮助之下,融入到德国社会之中,强化语言学习,按照不同的种类和专业,进行不同程度学习,然后才会进入到各自专业的大学之中,去攻读他们应该学到的专业的。
这其中。杨明是最特别的一个,特在克虏伯的支持下,进入了基尔海军学校,这是德国数得着的海军学校,即便是本土学生。要想上,都需要严格的考核,可是在克虏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推动之下,哈比只花费了不大的代价,就让杨明入学了。
杨明进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他会在基尔海军学校之中,度过5年的时间。在这五年之中,他会同其他的学员一起,系统的学习有关海军的一切,德国的海军是世界海军的一股中坚力量,重视科技,重视防护。他们独特的纪律性和作战方式,让他们实力可以挑战世界上举足轻重的霸主英国。
跟杨明一样,进入到军事院校的,只有三四个学生,他们都是比较有想法和理想。意志也比较的坚定,他们选择的学校,都是陆军学校,相对于海军,德国的陆军,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是欧洲第一了,精良的德械装备,训练有素,有着极强荣誉感的军人,还有创举一般的参谋部的建立,让德国陆军成为了世界学习楷模,这些加入到军事院校的学生,正是凭借着一股热情,才投身进来的。
学生们的想法,是哈比左右不了的,杨元钊并不主张让学生们进入到军事院校,却没有阻挡,好在比例不多,剩下的人,都进入了工科院校,他们正在为接下来三年,甚至是更多的大学生涯,在不断的努力着。
谁也不会想到,这一批第一来到德国的学子们,创造了比他们的后辈更加辉煌的成果,他们的成材率,成为著名科学下,学科带头人,甚至是重点项目领军人物的,几乎是比比皆是,他们用热情和意志,弥补了跟世界强国的差距,当然了,杨元钊的指点和一体机的帮助,也是科技发展的一个巨大助推器,让他们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在年轻的时候,就绽放光彩了。
留下了一部分的人员,一方面管理这些学生,另外一方面,在欧洲招募一些工人和工程师,这是杨元钊特别提到,无论是研究员,还是技术员,甚至是技工,这个时代中国都是比较的缺乏的,反倒是欧洲有很多,有些甚至还失去了工作,招募是最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