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中国在对待战俘上面,已经有了一套比较体系化的动作,特别是针对那些英法美的战俘的,他们没有那种反抗的想法,既然成为了战俘,付钱给工作,他们往往会做的不错,以前不过是陆军方面,的除了参军之前的一些技术力量,对于中国而言,没有太多的帮助,现在,这些人都是海军,这就更加重要了。
程璧光当时只是想着消灭美军,减少美军在海军上面的战争潜力,事实上,他真的做到了,美国正在因为他大规模的消灭美军海军而焦头烂额的,他有些忽略了这些人本身的价值。
加勒比海一战到现在,差不多已经3天了,程璧光也缓过来了,开始考虑这个方面的问题,之前的俘虏之中,也不是没有走到军队上面,不过数量极少,海军才是真正的技术兵种,哪怕是战舰上面的普通人员,都可以成为教官,他越想越觉得兴奋,开始对这个方面,进行了一番深入,却发现,美国人比之前的战俘,在气节上面,不知道差了多少,面对着他们的威胁,几乎没有任何疑惑的就答应了,别说让他们当当教官,就算是让他们驾驶着舰船对付美国人,他们恐怕也会答应,不就是一个工作么,给谁干不是干!
这远超过中国传统的理解能力的奇特表现,却让未来的中国,收获了大量的教官,他们水平有强有弱,甚至教授能力有限,却最少可以身体力行的来传授,这就是优势,他们的到达,会进一步的提升中国海军人口的增长。
中国的海军,从实力上说,不弱,可是从海军人口,总人数上面说,还相当的少,虽然,借助着拖网式渔船和远洋渔船,培养了一大批海军基础,可是渔民向着海军转化,也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中国已经尽可能的向海军学校,海军舰艇学校倾斜了,可是对于师资的缺乏,爱是相当的大的,这些美军,还有少部分的英军,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熟练的海军从业人员,早在很久之前就加入到了海军之中,又经过了跟德国,总过的连场大战,只要活下来的,每一个人都是不错的种子,这些人,只要转化过来,填充到海军学校,一定是适合的。
不过这些人加入到了海军军营,几乎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绝密的东西,在海军之中,航空母舰,舰载机,甚至连普通的战舰,都有侦察机,这对于中国来说,是绝对保密的看家本领,如果一旦泄密,会引发一系列的后果,不过程璧光在做出了这个决定的时候,就考虑过泄密的问题,这一点,只要不产生战俘交换,就不存在泄密,这部分人,在战争结束之前,是不可能离开中国的,至于战争之后,那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一旦战争爆发,双方真刀真枪的干的时候,一些优势根本就掩盖不了,飞机,大炮,潜艇,甚至连航母都有暴露的可能,前提是暴露到底有价值没有,如果说,能够在短时间,把对方的主力舰,都给送入大海,让对方在1-2年之中,失去了主力舰的防护,这种情况之下,暴露了,也就暴露了,只要这个暴露有价值,一切都好说。
就如同重炮,燃烧弹,空中瞄准系统这些东西,只要有必要,就可以泄露出去,甚至不担心对方学会了,其实只要参与到这个世界大战之中,几乎必然会产生交集,德国方面获得的提高,也会传导到美国英法的身上,虽然变化不大,不是他们学不会,而是基本情况的制约,北大西洋方面能够运输到欧洲的东西有限,无法支撑起密集的火力和后勤,而不是对方学不会。
不过飞机和航母,能够拖延一下,还是拖延一下,未来的太平洋战场上面,中国还打算阴一下美国人,能够一下子把美国几年之中积累的战舰都给干掉才是最佳的选择的,面对着航母,战列舰再多也没用,相隔300公里以上发起攻击,战列舰哪怕是造到10万吨,20万吨,又有什么用的,二战最大的大和号,不就是被飞机攻击击沉了,那还是二战级别,全面的加强了的防空的超级巨舰。
中国方面,早就通知了补给方面和巴西方面,只不过,要抽调足够的运输船,把美军俘虏送到巴西需要时间,这些是民船,不是军舰,要看守9000多名水兵,这需要特别的布置,巴西方面,抽调了接近30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还有对商船进行了必要的改装,这才过来转移俘虏的,成功的为程璧光部的补给了之后,并且交接了的俘虏之后,程璧光部就轻装上阵,开始顺着南美走向南了,程部正式结束了在美洲的战斗,短短的2个月时间之中,从纽约打到了加勒比海,程璧光部战果辉煌的,大部分的战果都是战略性的。
战略性跟战术性的区别,就在于影响力巨大,不容易消弭,程璧光部的离开,可是程璧光部因此造成的影响力,依然没有退去,华尔街,巴拿马,前者是整个美国的金融中心,他的毁灭,造成了美国华尔街的金融海啸,金融动荡第一次进入到了欧美列强的视野,损失不是表面上那么的简单,而巴拿马的击毁,更是直接的打击了美国的战略,美国损失了12艘主力舰,也失去了在太平洋投入兵力的可能性,甚至,直接影响还在加大,德国第一次在主力舰的数字上面,超过了英国,这个象征意义,就足以让德国人强硬起来。
程部的表现,让德国人看到皇帝级要怎么的用,才是最佳的选择,这才是最关键的事情,只要在团队作战之中,5艘皇帝级,可以发挥出12艘的效果,那么整个舰队的战斗力绝对不一样的。至此,德国也认识到了,在主力舰的实力上面,他们第一次凌驾于协约国之上,接下来,就是如何的冲破海上封锁,围困英国,战争的层面,立刻边的不同了起来。
至于美国方面,需要继续****伤口,1916年的年初,对于美国来说,是噩梦一样,美国人努力的从这个噩梦之中走出来,却没有想到,这个噩梦越发的深重了,这只是一个开始。(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东帝汶
美国的悲惨命运还在继续,可中国,在大洋的另外一端,中国又开启了早已经准备好的另外一个攻势。东帝汶,这个在后世,动荡不休,贫穷落后的国家,在这个时代,甚至连国家都不能够算,只是一个有土著的岛屿而已,这是亚洲和太平洋诸多岛国能够独立的根源。
太平洋的岛屿太过密集了,特别是在西部,靠近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这一带,有着众多的岛屿,这些岛屿没有什么产出,就是几百或者几千的土著打渔为生,欧美殖民者,对于这些岛屿没有办法,他们的人员太少,距离这里的距离也太远了,如果移民的话,别说有没有人愿意来,就算是有人愿意来,要维持一个港口或者基地的生存,需要资源是一个天文数字的,美国和英国,即便手中的资金再多,也不可能浪费到这个方面来
可是对于中国来说,就无所谓了,中国对于土地的渴望达到了一定程度,这些土人无论是放到一个岛上,让他们自生自灭,还是弄回国内,民族融合,都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问题的。
至于生存方面,中国的生存成本虽然高了起来,可是创造的价值更大,东帝汶这个在后世没有什么作为的小岛,随便放点工业上来,在加上渔业的支持,就足以维持一个基地的存在了,中国人勤劳,节俭,之前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作为后盾,跟犹太人一样,成为了被欺压和盘剥的对象,走向世界的中国人,过的并不是很好,黑历史不断。
可是现在,中国有了强大的力量,无论是面向美国撤侨,还是对于屠杀反应,都给了中国强大的脊梁,东帝汶虽然辛苦,却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无数的青年和民众,都相应国家号召而来的,在之前的几年,把这里建设的不错,最少,不是一片不毛之地,不过这跟国内的发展来说,还有一段很遥远的距离,可这些已经够了,东帝汶对于中国来说,还有特殊的意义,攻占澳大利亚的桥头堡的,前面的准备,足以让30万大军驻扎在这里,并且容纳足够多的人员和机器设备。
东帝汶是距离澳大利亚最近的地方,只用通过一个不算太宽阔的海峡,就能够从东南亚前往澳大利亚,虽然这里不是澳大利亚最精华的地方,可相应的,这些地方的防御比较薄弱,控制力较低,便于对澳大利亚的攻略。
虽然说,澳大利亚在面积上面,跟西伯利亚差不多,可是澳大利亚是一个大陆,一个完整的大陆,四面八方都是海洋,在处理上面,跟西伯利亚完全不一样,西伯利亚只要陆军奋勇,生产建设兵团跟上去就可以了,只要把铁路修建到西伯利亚的每一个角落,西伯利亚即便没有被中国占据,也为时不远了。
澳大利亚不一样,他需要动用海军,而且还需要动用足够多的海军,并且轮的数字也不少,这对于运输和后勤的压力非常的大,所以,早在幻想级对美国出发的时候,就做好对澳大利亚的全套攻击计划,可是这只是计划,30万大军,足够支应大军最少3个月作战的后勤物资,对于港口扩建和改建必要的机器设备和物资的,千头万绪的东西都必须要弄到东帝汶,这对于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海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对于陆军同样是这样,中国陆军已经相当的精锐了,在过去的几年之中,把日本和俄罗斯打的满地找牙的,一对十有些夸张了,一对五没多大问题,至于一对三,那完全无压力,可是跨海作战,登陆作战,依然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他们没有做过类似的作业,虽然临时的演练了一下,在参谋部的帮助下,对于登陆作战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可参谋部的打击太狠了点,固定火力点和坑道工事有些太夸张了,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之中,抢滩登陆总是血肉磨坊,必须要大量牺牲才能够登陆。
从幻想级出发,到现在回归,快半年的时间,对澳大利亚的攻击准备也基本就绪,此时此刻,东帝汶成为了大量军队聚集的地方,东帝汶不是其他岛屿,在整个东南亚的各岛之中,也算是比较大的岛屿,3.4万平方公里土地,跟海南岛差不多,30万军队和众多的民工上岛,对于这个岛屿来说,完全没有压力,兰芳偷偷修建的海港和一些基础的设施,让这些人在这里,除了气候之外,就没有太多的问题了。
从东帝汶到澳大利亚达尔文,只是相隔了一个小小的帝汶海,25万平方公里的帝汶海,看起来很庞大,可是这个庞大只是对于海上来说,在大洋之中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海,他的宽度最宽的地方,也不过是500多公里,短短的海上航程,几乎是隔海相望一般,哪怕以普通运输船,12节的巡航速度,一天的时间,也足以度过帝汶海。
不过,这是中国方面第一次登陆作战,对付的还是一个拥有7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澳大利亚,虽然在情报之中,澳大利亚的武备很差,没有多少战斗力,海军也都派到了欧洲,可是一个完整的工业国,而且对方占据地利的前提下,任何一点小小的疏漏,都有可能葬送打好的局面,这一点,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相当清楚的。
跟俄罗斯日本一战,更多的是陆军,中国本就有陆军的传统,曾经,刚刚接受过西方军事教育的新式陆军,就轻松赢得了世界上各大国家的认可,又经过了杨元钊的加成,使用了跟欧美列强一样的武器,甚至更强武器的情况之下,打败对方是正常的,可是度海一战,才算是真正考验中国的外战,不但有海军的作用,还必须要依靠陆军,对手又是一个工业国,虽然只是一个英联邦成员,却不得不小心。
早在兰芳没有成立,东南亚还没有彻底的落入到中国的手中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开始准备对澳大利亚的作战了,澳大利亚地大物博,人口稀少,甚至在北部地区,本就有华人的传统,在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中国通过种种渠道,送了差不多10万华人进入到澳大利亚,虽然散步在澳大利亚各处地方,一点都不起眼的,可是情报局的特工也跟着去了,在白人的世界之中,黄种人不可能进入到高层,通过从上到下的方法,刺探绝密的情报,可是简单的还是可以。
在美国,在欧洲,在世界各地,情报局已经训练出了,从细微的情报之中,找到合适的情报,从中间分析出有用的东西,澳大利亚太大了,英国人的人口太少了,连土著都没有办法完全肃清,更别说有准备,有组织的华人,他们甚至丝毫没有意识到,中国对他的攻击即将开始,他们似乎还沉浸在和平之中,高层人士和平民,就如同看待路人一样,看待着目前在欧洲爆发的战争。
澳大利亚,拥有者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矿产,广阔的土地,都成为了他的长处,到现在,整个澳大利亚,人口总数不超过800万,这还包括了一百多万的土人和其他人种,真正属于英国控制下的白人,也就是五六百万。
五六百万人口,如果动员一下,还是有不少兵员,可是澳大利亚对于英国的支持太大了,在战争爆发的第三个月,澳大利亚,新西兰组成的联军,留登陆了埃及首都开罗,在非洲做了短暂的停留之后,迅速的前往欧洲,投身到了战争之中,并且在1915年之后,每隔两个月,都派出了不少于3万士兵前往欧洲,在英国窘迫之后,英国派遣的军队,绝大多数都是英联邦和殖民地军,这中间,澳大利亚是最多的,目前在欧洲的军队总数超过了55万,牺牲了近7成。
按照正常的动员数字,按照人口比例10:1的动员比例,澳大利亚正常的动员能力是80万,虽然55万之中,有包括新西兰的,可是澳大利亚的正常动员能力已经接近饱和,甚至目前在澳大利亚的军队,也随时准备着前往欧洲。
人口稀少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弱点,就连这样稀少的人口还不平衡,几百万人口中,绝大部分聚集在东部靠近悉尼,墨尔本一代,那一带是整个澳大利亚最精华的所在,不但聚集了大量的港口,还是大平原和繁盛地区,悉尼就有几十万人口,堪培拉,墨尔本等,人口也不少,只是这些城市带,就聚集了整个澳大利亚一半的人口。
如果说,澳大利亚是跟德国,法国,差不多大小的国家的话,这没关系,以大型城市带动其他的发展,可是澳大利亚不是,澳大利亚拥有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恐怕全国平均,一平方公里都不足1.2人,大部分集中在东部的话,剩下的地方,就真的没人了,在中央是广阔的沙漠,西部是土著人聚居区的情况之下,能够开发出来的城市屈指可数。
这也是中国所希望,把前进营地选在东帝汶,目标就是跟东帝汶隔海相望澳大利亚北部城市达尔文,这个跟著名的进化论的作者同样名字的城市,是澳大利亚北部首府,是最适合作为攻击目标和落脚点的地方。(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目标达尔文
达尔文原来是土著人聚居区,是北部城市重要区域,在后世,在19世纪70年代,发现了金矿之后,被澳大利亚政府从土著手中夺取回来,兵并从此发展起来,1911年才设立市,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新型的城市,有比较完善的海港和城市区划。
作为攻击的最大目标,中国对于达尔文情报收集工作,从来都没有放下,最少有40个情报人员在达尔文,并且还有差不多3000人,在达尔文唐人街生活。
因为距离东南亚最近,华人进入到达尔文的历史,要追溯到400多年前,几乎跟华人下南洋的时间差不多,特别是发现金矿之后,华人数量激增,倒不是华人为了发财,想要找到金矿,金矿的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土人和南洋人都不适合作为工人,只有吃苦耐劳的华人。
正是因为华人的吃苦耐劳,让达尔文的近况开凿的非常的到位,华人也因为勤劳而得到了优待,达尔文专门兴建了华人聚居区唐人街,虽然在达尔文的城郊,甚至连房子都是破破烂烂的,却成为了华人进入和搜集情报的基础。
3000名华人就是这么来的,那些情报人员,也都是通过唐人街的掩护,进入到了达尔文,把达尔文的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到了东帝汶,在中国的情报之中,目前城市人口在10万左右,大部分都是白人,少量的土著人的高层,港口也只能够停泊3000吨级的舰船,而且泊位并不是太多,只有这些,就已经够了,3000吨级的船只,可以在港口停靠,就足以让大军源源不断的登陆,对于登陆作战来说,抢滩登陆跟占据港口登陆,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移动码头虽然可以有些作用,可是登陆的效力就完全不同,中国的陆军,从来都是耗费巨大的,对于后勤方面的压力巨大,这一次调到澳大利亚的不过是30万,可是后勤压力几乎是美军调到欧洲的5倍以上,这就是巨大的差距。
这种情况下,在登陆的选择上面,就不能随随便便的选择,必须要选择一个,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能够停泊一定层次商船的地方,达尔文就是这么一个选择,北地地区首府,成立时间不长,因为隔着整个大洋洲的中部,没有多少的防备力量。
负责澳大利亚攻略的,是张孝淮,作为早期中国陆军的高层之一,陆士三杰的张孝淮其实长期不显山不漏水的,在战功上面,他比不上第一战将蔡锷,培养人员上面,他不如蒋百里,甚至连后进阎锡山,都已经超过了他,可是他稳稳当当的完成了交给他的全部作战任务,甚至在任务的稳定性上面,比起蔡锷都不遑多让,现在,中国加入到了世界大战的行列之中,需要面对的方面众多,张孝淮也就必须要独当一面了。
在陆士三杰之中,张孝淮声名不高,却是三人之中最稳重的一个,在杨元钊和冯玉祥看来,失血过多的澳大利亚,不可能翻起什么大浪的,可是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就成为了中国军队必须要小心的存在,攻克西伯利亚,中国最少调动了的200多万的军队,甚至峰值时期超过了300万,这才稳稳的把西伯利亚拿在手中,虽然这更多的原因是俄罗斯派出了接近千万的大军,可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徒弟,就是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几十万人撒进去,真的一点泡沫都不冒的,就算一百多万人,有能够如何。
澳大利亚跟中国之间相隔遥远,哪怕中间还有东南亚,需要的补给路线也不段,不可能第一时间就放百万大军上去,所以必须要找一个稳重的人,稳扎稳打,这样才能够取得全胜,这中间,还有谁的资历和实力,比张孝淮更高。
6个月的准备,东帝汶这边,集中了大量物资,30万军队早在4个月之前,就已经到位了,张孝淮小心的在操练着他们,澳大利亚跟中国是完全不同的地方,东帝汶这边,虽然不能够完全代替澳大利亚的环境,替代做适应性训练还是可以,事实证明了张孝淮的正确,还真的是不适应,南半球和北半球,再加上炎热和潮湿的关系,如果不是中国方面,在医疗这一块相当的重视,30万人不但配齐了标准配置的医疗人员,还专门为东帝汶增加了一个区域级的医疗团队,虽然是打着建设东帝汶的名头来的,却给了他们最大的支持,4个月时间,战斗减员不多的。
情报收集的差不多了,运输量和护航力量也都到位了,甚至连手中的士兵,也经过了相对严格的训练,达到了让张孝淮满意的程度,接下来,就是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出兵,张孝淮已经在准备了,时间并不太远。
东帝汶这边的张孝淮,统帅着30万大军,摩拳擦掌,可是另外一边的澳大利亚,没有任何人知道,虽然说,澳大利亚的此时是英联邦的国家之一,在英国对德宣战的第一时刻,整个英联邦的国家,都对的宣战。
英国的附属国包括,英属澳大利亚,英属加拿大,英属印度,英属新西兰,英属纽芬兰,英属南非,他们都是英联邦的成员国,在法理上,他们跟英国是一体的,在英国对什么人宣战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跟着宣战,仿佛例行公事一样的做法,这就省去了宣战和法理上面的问题,双方都宣战的状态之下,那么攻击他们没有一丁点的问题。
兰芳早已经加入了同盟国的阵营,可是给澳大利亚的感觉,兰芳还距离他们很远,没错,是很远,如果从悉尼的角度来说,真的是不近,兰芳的首府在婆罗洲,澳大利亚的首府在堪培拉,都没有在双方边境的地方,从婆罗洲到澳大利亚堪培拉相距太远了,可是澳大利亚并没有意识到,相对于澳大利亚的大陆来说,还真的不远,说白了,澳大利亚的人员太少了,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甚至连警觉性都不高,一个同盟国的成员国就在旁边,可是他们却绕过了他,千里迢迢的赶往欧洲参战,当然了兰芳最初是没有加入到同盟国的阵营的。
张孝淮几经选择,把出兵的日期定在了1916年3月17日,对于的中国来说,春天刚刚抵达,甚至在某些省份,还有些倒春寒,偶尔,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大风降温的天气,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正式夏季的末尾,秋高气爽的日子就要到来了,这个日子是战争的最好的日子。
虽然说,时间上稍稍仓促了一点,可是在冬季到来之前,中国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占据整个澳大利亚的,70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几个月的时间就占据,哪怕对方毫无抵抗,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只是一个的先头部队,占据住达尔文,并且拓展处足够的空间,建立一个稳固的基地就好了,真正的作战,要到明年。
反正澳大利亚距离亚洲的位置太近了,跟美国,英国的距离都足够遥远,再加上巴拿马运河,这个美国可以干涉地方被消灭,从美国到澳大利亚,必须要绕行整个南美洲,这样可能会有的支持也会大减,就目前的美国,还在****着伤口,华尔街的损失在酝酿,巴拿马的损失也在加剧,两者结合起来,美国也很难过。
对于中国来说,即便美国加入了,也没关系,中国陆军怕谁,就算是欧洲压路机称号的俄罗斯,都在中国的陆军面前,被打的溃不成军了,美国,甚至是英国的支持有什么作用,说不定,引起整个欧洲的额动荡,德国直接占据优势,把协约国军队彻底的赶出北欧大陆,这样,接下来就不用打了。
就本身的想法上面来说,中国更希望欧洲持续,澳大利亚是一个好地方,澳大利亚人和英国人,没有足够的人力,没有把他的一切都给开发出来的,可是给了中国不一样,总过有足够的工业能力和开发能力,把他的宝藏都给开发出来,无论是铁矿石,还是各种的资源,甚至是大草原和牛羊,都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点,杨元钊确信,他对于中国的补充性更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