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马尼拉开始
目前所面临的局面,让英国方面第一次后悔,后悔跟美国一起,把中国逼入到战争之中,虽然从中国哪里得到了丰厚的收入,没有美国那么多,也有十几亿美元,这部分的资金,极大的帮助英国缓解了战争赤字,可惜得不偿失,幸福的感觉实在是太短暂了,才刚刚体味到,就要失去了,得失之间的,损失相比得到的更大。
战争已经爆发了,很多的细微的地方,大家也开始注意到了,哪怕所有高层都清楚,中国加入战争,已经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了,他们无数次的幻想,还是保持原样,可是就目前得到的消息,即便美国方面不逼迫,中国跟德国之间的亲密关系,加上协约国对他封杀和断绝,他加入到同盟国阵营也是必然的选择,可毕竟时间靠后一点的。
哪怕靠后一点,也可以接受,1915年到1916年的这个时间点是何等的重要,在过去的1915年,协约国已经在中东,在亚平宁,开辟第二战场,效果不能说很好,也算是差强人意,只要能够在1916年加强投入,三管齐下,把美国的力量彻底的爆发出来,在陆地上和海上一起动手,抵消掉德国的优势。
可中国参战了,趁着德国潜艇爆发的时机,顺势给了美国本土强大的攻击,整个美国东海岸风声鹤唳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巨大,直接影响了1916年的作战,这还是英国不相信,中国在战列舰上面达到德国的水准的同时,在潜艇的实力上,还远远超过的德国,白种人对于黄种人的有色眼镜一直都存在,哪怕是事实摆在面前。
英国方面,因为中国表现出来的实力,在默默的准备,甚至做好了抽身的准备,一旦德国强势登陆,在英伦三岛保不住的前提下,他们会把大部分的东西撤往加拿大,甚至在英国军方,已经开始准备了一套预案,当中国真正打过来的时候,他们怎么办的预案。
英国方面在1916年初,过得相当的苦闷,美国方面也同样,1916年的春天,仿佛是一记重锤,狠狠的敲打在美国的头上,美国人自以为的固若金汤本土,自以为不可能遭到攻击的本土,遭受了从美国成立以来,最强大的攻击。
幻想级的偷袭,给了他们一记耳光,他们在欧洲被德国在陆军上面教训的同时,在海军上面,也被中国人教训的,相对于前者,这更加的让美国人接受不了,美国的海军传统不算太长,却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是世界海军强国,曾经的大白舰队也是震惊世界,中国有什么,那个可笑的北洋水师,还是1894年之后,几艘轻巡。
在1894年之前的,美国的舰队就可以完爆北洋水师,更别说跟日本一战之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失去了世界第七海上大国的称号,这个时候美军,别说是拿出大白舰队了,就算是出动一个太平洋的分舰队,就足以灭掉中国海军,可就是这个中国海军,却给了他们巨大的教训,给他们讲述了海军的精髓,那就是强大的近乎无敌的战列舰,可以横扫一切。
一艘强大的主力舰队,必须要追求更高,防护,攻击力,速度,都必须要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级战舰,皇帝级已经树立起了一个巨大的标杆,未来要想跟中国在海上对决,必须要有超过皇帝级的战舰,否则的话,在海战之中面对中国优势的皇帝级,美国方面将会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伊丽莎白女王级强悍,可是已经不符合美国新一代的标准。
在获得英国方面,关于战列舰的全套资料的时候,特别是最新锐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这个代表着英国在战前最高水准的战列舰,美国方面是非常高兴的,高速,高防护,高火力,战列舰的三大要素,全部都非常完美,可就怕货比货,伊丽莎白女王级这一款,比起美国设计的最强大的战列舰,都要强大的多的战舰,面对着幻想级,几乎是遭到了全面的压制。
本身,还准备在伊丽莎白女王级的基础上,开工兴建10-12艘战列舰的计划,工业生产就是这样,只有生产出了足够的数量,成本才能够被压低,按照的美国人的估计,到10艘以上,战列舰的成本会压低到4艘的85%的程度,如果加上本身美国成本的降低,几乎会达到英国价格7成左右,这样的价格对于美国来说非常合算,还可以大规模的扩充舰队。
可现在,仿佛这些就成为了徒劳的,虽然正在建的舰船,并没有被弃用,毕竟,在无畏舰刚刚出现时候生产出来的无畏舰还在战争序列之中,但是最强的主力舰绝对不可能是伊丽莎白女王级,必须要有一款能够跟皇帝级正面对抗,甚至是击败对方战舰。
这样在海上决战之中,有这样的主力舰船,抵挡住皇帝级,其他的战舰才能够浑水摸鱼,以不同侧重点,攻击中国海军,并且取得海战的最终胜利,哪怕是这一战吃了大亏,在美国看来,中国的生产能力是有限,一定不可能拥有更多战舰,只要美国的新式战舰出来,美国就有足够的底气,跟中国在太平洋争锋。
皇帝级的偷袭,美国海军应对速度相当的迅速,立刻对新一代的作战计划的做出了修改,新的目标树立在了幻想级上面,争取达到幻想级的水平,这一点,或许对于参加欧战之前美国,非常困难,美国几乎是追赶着英国战舰的指标,却没办法达成英国的数据。
可是伴随着英国转移,特别是每一艘战列舰的指标,美国几乎在短短时间之中,走过了英国花费了几十年时间走过的道路,加上本身的感悟,美国在战舰的设计能力上面大大的长进,再加上科技和生产上面的优势,美国迅速的开启了下一代战舰的设计,短时间之中,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除了火炮之外,动力上面的大部分问题,甚至是防护,都得到了解决,当然了,防护是美国人臆想的,毕竟英美都没有俘虏一艘幻想级,最多依靠在战争之中一些目测做出判断,实际上,美国新一代标准的装甲防护,比幻想级最少少了15%以上。
伊丽莎白女王级就是装备的15寸火炮,可是见识了中国幻想级的实力,他们主动的把火炮提升到了16寸,最少也是15.5寸,这个数据暂时需要美国火炮人员来解决,不过有英国的一些前期研究,按照火炮专家的估计,最迟1年,新一代的火炮就能够研制成功,不会耽误功夫的。
在整个设计之中,有一件事情,美国人是苦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幻想级的命中率那么的高,在陆战海战,甚至是的吃了大亏,几乎是目送着幻想级离开的美军,评价最多的,就是幻想级的火炮精度,10公里,15公里,甚至是20公里,都有很高的命中率,是火炮本身的精度,还是中国方面创造了一种新的瞄准方法。
没有办法获得直接的回答,美国只能够把这个要求放在了新式战舰的参考要求之中,因为按照火炮专家估计,如果真的找不到具体的原因,他们花费再多时间,也是白搭,毕竟这是一个方向和头脑的问题。
美国也想过通过间谍手段,解决掉这个问题,可惜这根本不可能,就如同现在,当中国完成了撤侨之后,想要在美国收集情报几乎不可能,有时候甚至不得不依靠德国方面的渠道,同样的,美国想要收集中国的情报也同样是不可能,白种人跟黄种人之间天然的差别,让常规的间谍手段,几乎是一个笑话,至于收买,中国正在朝气蓬勃的时候,大部分的中国人,都从过去生活之中获得了改变,想要收买都找不到人。
美国方面,在不确定瞄准方法到底是什么的前提下,只能够把这个问题放下,或者是专门成立了一个火炮瞄准小组,用于长期的研究,即便赶不到新的战舰下水之前研制成功也无所谓。
在美国准备应对中国挑战的时候,在兰芳,又是一路大军开始了准备,中国跟美国人预想的不一样,中国不进攻太平洋的诸岛,没有攻击夏威夷,不是说,中国把目标放在了澳大利亚的身上,无暇分身,是因为中国把这里的攻击,更多的放在兰芳的身上。
几年的时间,不足以让兰芳彻底的完成工业化的改造,可是中国化的进程,一直都坚定不移的进行着,之前计划的几步走,走的非常的好的。特别是在美国对中国宣战,中国也对协约国宣战,实质上的加入到同盟国的阵营之中,兰芳几乎已经是并入到中国之内了,不在选举领导人,而是有中央委派的,甚至根据的东南亚,分成了中南半岛,菲律宾,马六甲,婆罗洲和印尼诸岛,虽然这在省级区划之中,算是比较粗狂,有的只是随手划出,却也算可以接受的。
面对着太平洋进攻,兰芳这边会设立一个大本营,大本营的位置,并不在作为首府的婆罗洲,而是在菲律宾,兰芳的军队,后勤保障,甚至是大量的军用民用物资,都已经运往马尼拉,这会成为中国对太平洋作战的大本营。(~^~)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东南亚变化
兰芳目前,只是表面上还是一个国家,但是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正式行政区划,甚至连名义上面的领导人都不存在了,他们被调动回国,另有任命,分成的不同地区,分别命名了的区域长官。
此时的兰芳,也就是东南亚,已经不是几年前的东南亚了,欧战爆发到现在,已经快3年的时间了,兰芳加入到战争也有两年多了,正因为是在战争时刻,很多的东西,没有人注意,无论是领导人的更迭,还是区域人口的变化。
后世,二战之后的民族解放运动,给了杨元钊巨大的警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与国之间的直接争端在减少,可是********,甚至是民族独立,成为了各国,乃至各地区争端的主流,国土地盘,这些已经无法成为争端的主导,更多的是********方面。
中国可不愿意,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盘,建设起来的土地,到几十年之后,变成了别人的盘中餐,哪怕中国拥有镇压民族独立的力量,也要尽可能的避免,因为任何的镇压和战斗,都是消耗中国自身的力量,这是杨元钊尽量避免。
要解决民族独立,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到后世,也没有多少人有很好的办法,这中间,美国人曾经的做法,是最好的榜样,成为了杨元钊自然的选择。美洲,美国,曾经是印第安人的领土,可是现在呢,哪怕在美国,印第安人也成为了少数民族,甚至必须要用保护区来保护,这也是印第安人翻不起大浪的根本原因。
美国是用西部牛仔,用几十年的时间,逐步的屠杀,解决掉了无数印第安人,目前的世界格局,世界情况,不可能支持中国在东南亚这边,继续再来一次,可是中国也不同于美国,中国拥有着庞大人口基数,还有无数灿烂悠久的文明,这就成为了同化的先决条件,用移民,教育,分化融合等办法,把他们变成中国人成为了重点,这其中,不允许他们还留在东南亚,是首先要做到的。
这中间,有一些高压,也有一些强势,这是为了后世的稳定必须要做到,在世界大战的格局之下,在目前世界主流思想之下,这种做法还是比较温和,成效也相当的出众,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在东南亚的土人数量,不过是3500万左右,其中的8成以上,居住在中南半岛,整个马六甲,印尼诸岛,婆罗洲和菲律宾,总共加起来不过是700万人。
相对于印尼诸岛甚至是菲律宾的土人,中南半岛的土人更加受到中国的信任,这本身就是中国影响的区域,在清朝前期还是中国的藩属国,基本上几百上千年,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不少国家,中文还是标准的文字,在高层之中,相当的有市场,这些民族对于中国的统治,并没有逆反心理,反倒是欢欣鼓舞的。
即便如此,中国依然在这些国土之中,混入了同样数量,甚至更多的中国人,用相对温和的方法,稀释他们的族群,在接下来10年之中,这个举措还在持续,最终会把少数民族的总量控制到人口总量的15%以下,并且单一民族的总量会控制在3%以下,这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数字。
有后世的经验,中国不会搞什么民族的聚居区,只有把他们分化瓦解,彻底的融入到中华民族之中,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融入一切的汉族,才是他们未来的种族,这样才是一个长治久安的方法。
为了方便管理,兰芳国在中国加入到协约国的阵营之中,已经不太适合作为东南亚的管理者,出于影响力的考虑没有对外公开,兰芳国还是分成了几个省,中南半岛的就是一个完整的省,婆罗洲就是另外一个,然后就是东南亚诸岛,马六甲和菲律宾,这只是一个临时的区划,甚至没有考虑到现状,让的兰芳融入中国的脚步在加快了。
在整个东南亚所有的省级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婆罗洲,作为中国最先开发的,经营时间最长的地方,在兰芳成立之后,成为首府的婆罗洲,在原有种植园的基础上面,耗费巨资,进行了工业化的过程,现在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的过程。
婆罗洲在中国新占领土之中,资源不丰富,没有种类繁多的资源,这也是荷兰人没有把他作为重点的原因,即便在荷兰统治的时代,印尼的首都也在另外一个岛上。
荷兰是荷兰,荷兰是一个没落,连工业化都是依托着欧洲进行的,自身并没有完全的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可是中国是什么,生生的在欧洲和列强的封锁的前提下,完成了工业化的过程,并且形成了强大的国家,对于他来说,资源,基础什么都不重要,完成工业化只需要两个方面,一个拥有着便利的交通,可以运输原材料和工业品,另外一点,有足够人口和空间,容纳工业化而已。
这两点,婆罗洲都拥有,他足够大,是世界上数得着的岛屿,又较为平坦,那就可以兴建一系列的城市,农业支持工业,连工业也需要水和土地,婆罗洲也都拥有,至于人口,目前婆罗洲2000万的人口,足以证明一切。
哪怕是从无到有,有经验的也比没经验的建设的快,更别说中国,拥有着外人难以想象的庞大的建设速度,婆罗洲的发展几乎是日新月异的,几乎每隔几个月,都有了不同的发展,以坤甸为中心,沿着海边,依次排开,是最少的20个港口城市,每一个港口城市最少拥有30万人,城市化的程度高达77%,远高于中南半岛,更高于东南亚其他的岛屿。
本地低廉的劳动成本,承接了中国产业落户,在工业选择上面,婆罗洲的工业布局是以现状和跟中国互补而布置的,以石化,橡胶工业,糖类,纺织和印染为核心的工业,在婆罗洲一字排开,因为舍尔订单的关系,还转移了一部分的钢铁工业和造船厂,目前整个东南亚最大的炼钢厂和船厂,都分布在婆罗洲。
作为一个国家,婆罗洲是不合格的,他没有完全产业链,生产不了生产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可是婆罗洲不用这样啊,他只是一个省,只用发展中国给他们制定的,最适合他们发展的项目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完全可以从中国大陆进口。
单一永远比全面发展的更快,当然了,全面代表着不受限制,那是一个国家才考虑的问题,婆罗洲先天就不需要,他们只用把自己侧重的给做好就可以了。
现在,婆罗洲的经济总量,已经不低于世界列强了,应该不如英法德美,跟俄罗斯,奥匈应该是相差仿佛,没有特别的计算,就算是差也差不多少,至于西班牙,荷兰,土耳其之类的,总过是远远超过的。当然,不能说中国,不算婆罗洲的中国,在经济账总量上已经超过了世界前十的国家的总和,甚至还要高一些,加上婆罗洲和整个东南亚,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哪怕是排名前十工业总量,相对于中国数倍于美国的总量,真的不算什么。
在世界列强都没有感知的情况之下,中国已经成长为了一个庞然大物,数亿人口,完善的工业,更加强悍的工业水准,这些结合在一起,所散发出来的威力,远不是一般的想象所能够比较的的,中国不但把科技的优势发挥出来,人口的优势也发挥出来,庞大中国国土加上人口,形成的合力,推动者中国,快速的向前发展,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样,这一点,世界其他国家,包括德国都没有预料的到。
最关键的是,这个发展还有可持续性,跟欧洲生育政策不一样,中国一直都信奉人多力量大,多年的农耕社会,让人成为了关键性因素,有人才有财富,杨元钊的出现,加剧了中国变化的过程,却没有改变这一个的,这一点,从1915年18%的人口增长率可以看出来,平均每3对夫妻,就会添一个小孩。
这是极为可怕的,这个人口增长比不上后世曾经的增长,可是在死亡率大大减少,人口增长率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最多5年,中国的人口,就会再增长一番,这一点,杨元钊不但没有害怕,还非常的支持,中国已经有了过去3倍的土地了,哪怕部分的土地承载能力不强,容纳2倍于后世的人口,还是可以做到,如果中国拥有20亿,甚至是30亿人,恐怕不用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挑战这个庞然大物吧。
在政治稳定,口粮足够的前提下,人口不但不会成为巨大的负担,反而会成为巨大的支撑,人是会劳动的,劳动就可以创造财富,并且创造文明,杨元钊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只要给中国15到20年时间打下基础,中国哪怕是惯性向前,都不会有任何的力量能够挡住,任何挑战中国的,都会变成螳臂当车一样的可笑。(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航母进驻
中国在过去的一千多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一直都领先着世界,哪怕是清朝被英国轰开国门,割地赔款的,在经济总量上面,依然都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也就是英国逐步的推行工业化,完成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才超过了中国。
现在,中国的发展多了一个变数,杨元钊的穿越和一体机的出现,让中国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历史级别的拐点,更加出色的工业,在世界上铸就了中国制造,而机床,石化,电气化产业的发展,更是给中国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中国的庞大人口优势,劳动力的性质,是这样飞速发展的基础,就跟美国超越德国一样,中国的根基的比美国更加的庞大,超过美国毫不费力,甚至超过之后,还保持着高度的增长,如果不是美国把持了协约国的订单,早就超过美国好多倍了。
1916年加入战争,是在美国的逼迫之下加入的,可即便这一次不是美国逼迫,中国在周围的扩张,也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了,除非是继续向俄罗斯方向,否则只能够朝向澳大利亚和太平洋。
俄罗斯方向是个不错的地方,可是对于中国来说,并不远太早的跟德国接触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面,中国愿意把俄罗斯作为中国跟德国之间的隔离带,这样是最安全,也是最合适合作模式。
战争没有爆发的时候,中国会考虑的比较保守,尽可能在对方不知道的情况下,获得好处,可是战争已经爆发了,就不必考虑那么多了,高歌猛进之下,争取在短时间获得足够多的好处,澳大利亚是这样,太平洋也同样是这样,哪怕在后世,只是形成了近海大陆架成为国土,而没有形成海洋国土,但是太平洋区域,早已经是中国之前就已经确立的势力范围。
目前来说,中国的战线有些庞大,包括英美在内的协约国,都想看到,庞大的战线,把中国彻底的拖垮,可是他们不知道,看起来庞大的战线,对于中国来说,并不庞大,北方已经把俄罗斯打的如同狗一样,只要中国不越过乌拉尔山,俄罗斯就阿弥陀佛了,怎么敢惹中国,布置兵力更多的是为了警惕,不是战争,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很小,当然了有机会的话,中国也随时准备在俄罗斯身上咬一口,西伯利亚拿下了,整个中亚已经敞开了怀抱,杨元钊从来没有打算进入中亚,跟其他的土地相比,中亚环境严苛,土地比较的贫瘠,且********众多,不说二战之前,在这里吃了大亏英国俄罗斯,就说二战之后两个超级大国美苏,中国都不会轻易的踏足,那是一个大泥潭。
国内和西伯利亚,紧守住目前的边界线,这对于国内普及铁路网的中国来说,并不困难,边境驻兵,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中东这边,依然是保持着警惕,没有轻启战端,未来,会越过苏伊士运河,但是现在不会,不能过于挑衅的英国,中国才刚刚参战,如果能够让战争持续一年,两年,甚至是三年的话,对于中国来说,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中国在亚洲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的敌手,唯一一个日本,还被打残了,此时正在****伤口。
在原来的历史上面,日本就是依托着欧战和对欧贸易,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这个历史时代,一切不可能了,马六甲占据在中国的手中,从马六甲运往欧洲,几乎要通过中国最核心的直接控制区域的,他们唯一的办法,只能够走太平洋到美国的航线的,不但运输量受到限制,成本增加,现在,这一条线还有被断掉的可能性的,中国已经在准备太平洋战争了,到时候,从日本到美国的,除了北太平洋航线之外,其他的航线都会被断绝。日本即便想蹦跶,也蹦跶不起来,整个亚洲,就是中国的天下,现在正在一步步的进行着。
菲律宾曾经的首府马尼拉,这一个曾经作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在美西战争之中,被美国夺取,作为的美国在亚洲,甚至在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的,这样的一处地方,却没有被美国怎么经营,最多也就是扩大了马尼拉这边,整个菲律宾还是落后和贫瘠的。
也只有中国占据了菲律宾开始,菲律宾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个的新建城市开始扩建和成型,环岛铁路和脉络公路,几乎同乡了菲律宾每一个重要的地点,这个庞大的岛屿国家,重新焕发了生机的
但是这个生机,只跟中国人有关,跟原来的菲律宾人,是没有任何的关系的,因为整个菲律宾岛上,土人的数量不超过的30万,还被固定于几个固定的聚居点之中,不经过允许,不能够随便的活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