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协约国目前,什么都缺,可最缺的是钱,英国和法国多年的累积,还有一点的家底,可是这些家底,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抛出来,美国借助着租借法案,占去了大量的订单,留给日本的很少
欧洲大战,对于日本的影响已经展现出来,在美国和自身的努力下,日本的经济在逐步的恢复,可中国对美国的偷袭,强大美国,甚至都吃了大亏,虽然现在爆出来的是华尔街和巴拿马,可是日本很清楚,他们爆出来的,可能只是所有损失的几分之一,美国如果不是被打的够呛,不会这么。
接下来,海军方面的宿将开始分析,他们却悲哀的发现,在亚洲,中国已经是席卷了整个东亚东南亚,东亚除了日本,基本上都被占据了,现在对美国动手,就意味着,要伸手进太平洋,这种情况之下,日本再也没有可能存在了。
要怎么办,跟中国人大战,中国人跟日本,跟俄罗斯战斗之中,表现出来的陆军实力,是日本闻所未闻的,一个师抵挡住7个师团的攻击,还有所余力,只是当着,然后当啊爆发出来的时候,一个师就歼灭了几个师团。
现在,中国的正规军,听说番号已经排到了15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400多万人,这样额师掉20个上来,整个日本就平推了,更别说海军了,能够干掉美国纽约额战舰,真的来几艘,顺着日本的海岸线大,日本还能够存在么?
日本可不是美国,有强大的战略纵深的,哪怕是退后50公里,都有足够的领土,日本的领土,真的从海岸线推后50公里的话,日本还有土地么?
怎么办,依靠幸运,还是别的,现在小笠原群岛造到袭击,证明了中国真的要对日本下手了,甚至现在连伊豆群岛都被占据了,如果中国的战舰,云集到东京湾,整个日本的复地都会遭到打击。
这怎么办?日本这些年,虽然恢复了部分的实力,可是海军的实力恢复的最慢,从美国手中,还有南美洲的国家那里,得到了几艘巡洋舰,这已经是日本海军的全部了,这些老旧的战舰,最多会给他们心理上面的安慰,至于其他的,一点都不能提供,在日本海军之中,比较靠谱的,恐怕只有新锐的几艘驱逐舰,他们都是基于1915年之后的理念,建设起来的舰船,拿到世界上,也有足够的战斗力。
可这没有用,哪怕是再强大的驱逐舰,巡洋舰,面对着主力舰,也没有太多的作用,吨位和火炮的差距,让他们在海上,就不是执行一个任务,要想抹平他们之间的差距,恐怕要等到导弹出现的时候。
日本没办法决断,只好把消息扩散,向协约国方面求救,不管怎么样,日本总是协约国的一员,应该能够得到支援,在日本看来,如果英美大力支持的话,说不定,他们能够坚持下去。(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另一条路
电报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面,拉近了世界之间的距离,一些在主要城市和电报网络上面发生的事情,都可以迅速的传到世界各地,不过跟之前的澳大利亚相比,日本这边真的是一件小事,在协约国看来。
美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太平洋战争的第一战,也难怪美国会这样,第一战是爆发在关岛,美国方面还会意识到,是中国针对太平洋开战了,可是发生地是在日本的伊豆群岛,这反倒是被看成对日本的作战,虽然美国很奇怪,为什么中国会把战线拉的这么长,可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件好事。
没错,伊豆群岛,几乎可以看成攻击日本本土的第一步,可是中国并没有只攻击伊豆群岛,目前已日本的实力,还不知道小笠原群岛和火山列岛的事情,或许已经想到,只不过想当然的无视,也没有传给美国。
目前的世界上,已经彻底乱成一团,欧洲不消说了,从1913年开始的欧洲大战,已经有了越演越烈的态势,原来只是在法国对持,现在增加了亚平宁这边,甚至的巴尔干地区也开始打成一团了,德国首先改革的军制,其他国家没有跟进,可是却做了调整,战争的烈度增加了许多,死亡的人数也开始疯狂的上升,整个欧洲都被搅合进去,基本上看不到尽头,最少2年之内,不会结束。
亚洲这边,兰芳和中国的参战,中国甚至进驻了澳大利亚,也派出了皇帝级,把美国搅得天翻地覆的,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的工业国,都加入到了战争进程之中,其中就包括了中国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制造业大国。
这中间,日本这边遭到攻击的消息,一点都不起眼,甚至英美方面,还抱着,用日本消耗中国的打算,日本虽然不是什么大国,也不是什么强国,可是5000万的人口,并且是初步工业化,建立起现代化陆军的国家的,这样一个国家,全力以赴的话,应该对中国是一个极大的消耗。
日本期待着反馈过来消息,最少来一点支援,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些安慰性的电文,钱上面几乎没有,物资也是一样,美国方面倒是又批准了30万吨的废旧钢铁,其中铁轨的数量占据了一半左右,比之前的几波废旧钢铁多了不少,可是日本方面最急需的军火,几乎没有,这让的日本非常受伤,没有了军火,拿什么跟中国开战。
英美方面的态度,让本身就绝望之中的日本,开始有了别样的想法,暗流开始涌动了。
日本现在的现状已经非常危急了,控制了琉球群岛和伊豆群岛之后,日本的南侧已经彻底的被封死了,甚至连东京湾都处于危险之中,对外的道路就只剩下北部的航线了的,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几乎可以截断日本的对外通道。
一个岛国,对外通道的截断,对于日本来说,意味着什么,即便中国不进攻,日本也会慢慢衰退,从一个工业国,逐步的沦为一个落后的国家。
日本一向比较的好强,他们并不甘心就此失败,已经进入到了世界的而领域之中,他们并不愿意退回去,之前,是因为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他们才走上了跟中国对抗的道路,日本是岛国,要想扩张,要想强大,必须要拥有一块陆地,没有陆地只依靠岛国的话,发展会畸形,还容易崩溃。
东亚太小了,日本,中国,朝鲜,三国林立的,任何一家的强大,都代表这两外两家的衰落,之前中国走了弯路,在近代薄弱了下来,那么日本却崛起了,首当其冲的,日本会对付中国,获得台湾,山东,甚至是东北三省,正是这些土地,让历史上日本拥有了在二战时期,跟美国对抗的实力,不说结果的,就说当时的情况,在海战的初期的,太平洋战场上面,日本是压制着的美国的,美国也就是依靠着慢慢的反应用各种海的战术,压制着日本,这才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日本想过很多,哪怕被中国巨大的削弱的前提下,依然对英国死心塌地的原因由于,协约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势力,在日本看来的,协约国取得胜利是必然的,他们必须要依附强者,一旦被判了强者,他们就会遭到清算。
可是现在,一个强大的中国加入到同盟国的阵营之中,不同于远在天边的英美,日本跟中国一水之隔,方方面面的联系,让日本对于中国的大情况,比较的看重,也因此,日本算的上掌握了中国的一些情况,中国比他们所了解的美国更加的强大。
这时候,在日本高层之中,其实是有争论的,比如说,到底怎么的看待,在跟协约国联系的时候,大部分高层还是倾向于协约国,毕竟那是一惯的关系,现在协约国不但没有拿出力量帮助他们,反倒是丢了一点东西出来施舍,这有些惹怒了日本,日本加入到世界体系之中,甚至成为列强一样的存在已经不少年头了,在国际争端之中,他们占过便宜,更是吃了不少的亏,英美的态度非常明确,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可是不应该只拿出这么点东西,很明显,他们被当做炮灰了。
日本不在意被别人利用,进入到世界棋盘之中,日本没得选择,从之前的加入英国的旗帜,到现在,他一直都充当着打手和爪牙的角色,目前日本所欠下的大笔债务,不少还是在日俄战争时期欠下,只要能够发展,这些对于日本来说没有关系。
可是现在,英美的态度,是要把日本推入到一个不归路之中,中国是什么,是世界级的强国,跟日本之间的距离,也就只有从朝鲜过来的这个狭窄的海峡,即便是从青岛出兵,到日本也不算远,这种情况之下,制约中国问题几乎不存在,只要中国想打,随时都可以登陆日本本土。
英美的态度,日本很明白,就是让日本成为削弱中国,甚至是延缓中国的手段,他们根本不考虑日本能抵挡多久,也不考虑到日本将来会怎么样,以中国表现出来的那种战斗力,这个时间或许是2年,1年,甚至是半年,日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在没有英美的大力支持之下的,日本根本没办法单方面抵挡的中国。
中国没有直接的登陆日本本岛,最多只是打到了伊豆,这让日本有了选择的权利,高层不停的分析情况,英美的支持派,在现实面前,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生死存亡之下,高层的意见统一了,既然英美没有丝毫看中日本的意思,那就加入到中国的阵营之中,成为中国的爪牙,在中国的帮助下,重新崛起,这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也是对日本最有利的。
日本就是这样,惯常与依附强者,中国表现出了强者的力量之后,他加入是必然的,甚至此时此刻,背弃协约国,加入到中国之中,还是一件好事,最少说,日本获得了大量直接的利益,那就是曾经的外债,基本上可以翻脸不认了。
从日俄战争开始,一直到之前的对中国作战,日本可是吃了大亏了,当时欠了英法的外债几乎会把日本压垮,如果不是美国出手帮了一把的话,日本就完蛋了,美国接手了日本的债务,给日本直接的支持,目前,日本的外借款,高达32亿美元,有众多的国债需要偿还,加在一起,林林总总超过65亿美元,这是一大笔钱,单单每年的利息都不少。
日本海在协约国的阵营的话,这笔钱,他是必须要偿还的,还必须要每年偿还相当的数额,或许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债权国因为收益或者利益方面的原因,会免去一些,可是总量依然庞大,哪怕是做生意挣钱,也需要用利润来偿还,日本在历史上的一战之中,就是借助着一战的关系,在战争贸易的暴利之中,偿还了的全部的债务和国债,最终一举翻身,成为了债权国的,从此走上了另外一条路的。
如果日本能够投身到中国阵营之中,得到中国的首肯,加入到同盟国,那么这一笔钱,就不必偿还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亿美元不算什么,可是10亿美元呢,更别说是65亿美元,之前,日本没有动心思之前,他很清楚的这是不可能的,协约国的强大,如果日本东了这个想法,分分钟协约国会教日本如何的做人,这样的前提下的,东这个损失会更大,可是现在,中国加入到同盟国之内,并且狠狠的教训了美国,美国人和英国人虽然厉害,可是要完全超越中国,那是不可能的,欧洲还有一个强大的德国挡在哪里,在亚洲,中国巨力英美之间的距离都很远,他们要想过来教训中国,可能要的实力超出中国一倍以上才有可能,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甚至在美国之上,这也是决定日本决心的根源。
日本高层在决定了之后,立刻派出了使节,前往中国,进行斡旋,争取以比较体面的态度的跟中国达成协议。(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日本使节
日本会产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协约国的支持不到位,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关键因素在于现在的状况,日本已经被中国打怕了,几次进攻中国都遭到了迎头痛击,再加上本身受到了中国方面庞大的压力,中国辐射出来的强大,让日本没办法抵挡,向协约国方面求援也不过是最后坚定信念而已。
英美连想都不会想到,日本会这么做,西方文明的基础是契约精神,很多国家灭亡了,甚至是被推翻了,一些债务依然赖不掉,一些合约,最少也要在明面上的理由才可以,可是对于日本而言,阵营就是阵营,从一个阵营投入到另外一个阵营,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甩掉,难不成加入一方的阵营,还要向另外一方提供帮助吗?
这就是东西方认知的不同,美国在推动对中国参战的时候,就吃了认知上面的亏,现在,又一次做错了选择,他们选择了日本作为亚洲抵挡中国的爪牙,却最终把日本送入到了中国人的手上,他们自以为可以用钱来收买日本,成为阻挡中国的桥头堡,却没想到,被日本彻底的摆了一道,一切都失去了。
硫磺岛上,100多个测量人员,正在对硫磺岛进行全面测绘,硫磺岛是未来日本海域岛链的核心,跟琉球相对,虽然各方面的条件,不如琉球,可是距离日本更近,并且更加深入到太平洋之中,1000公里,在陆地上,是一个遥远的距离,可能在大陆核心区域,要跨越一两个省,可是在海上,真的不是太长的距离,琉球跟硫磺岛,相距1000公里的话,1000公里左右的轰炸机,就可以笼罩这一片区域,无论是转场,掩护,两个互为依托岛屿,防护的力度比一个岛屿强的多。
正在硫磺岛上工作军民们,不会想到,他们只是攻击了伊豆群岛,还没有派遣炮击编队到日本四岛耀武扬威,日本就已经屈服了,不过这跟他们没有关系,无论中日双方,最终的走向如何,他们都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硫磺岛和父岛等几个岛屿的建设必须要完成,这些是不以国与国之间的任何变化为前提的,这些都会成为未来中国控制日本,甚至太平洋的基础,甚至跟日本近在咫尺的伊豆群岛,也必须要保证中国的驻军。
要想完成建设,测量是先决条件,一个海岛,并不是有面积就适合改造,硫磺岛在二战时候大名鼎鼎,让美国人被杀怕了,但是理念的不同,加上各种设施的不同,防御布置也会不同,对于中国来说,首先就是跑道,一个足够长的,能够短时间起降大量战机的跑道,这才是加强海岛防御的关键,中国多种战机,未来甚至还有更强的战机,这些都会成为一个岛屿防御的保障。
战机是岛屿作战的根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中国却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炮,在硫磺岛这样的岛屿,有一定高度,只要在高地上面,布置一系列的炮台,再加上一些特别的布置,足以让这个岛屿固若金汤了,不过这个位置,就需要后面来决定了,对于这些人员来说,把这个岛屿全部的给测量出来,才是最需要做的。
在众多岛屿上面,在不断的测量各种数据的时候,一个肩负着秘密任务小组,悄悄的从日本出发了,对于已经受到封锁日本来说,这是相当的危险,不过这些只是一些渔船,他们将会前往就朝鲜,然后取道中国。
日本在过去几年的时间之中,成为了中国的死敌的,给中国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它跟中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并没有因为战争的关系而彻底的断绝,中国被英国打破国门之后,已经开始迷茫了,一直都是以****上国,世界第一的态度存在的中国,却被一个远隔万里之外的岛国给打败了,中央大臣和皇帝,他们想要保住统治地位,他们或许不会关心的,如何自强,可是对于大量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有志于改变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真正开始了开眼看世界,中国开始跟外界交流。
不过,自强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走欧美的道路,似乎有天然的劣势,中国尝试过,也学习过,却怎么都学习不会,或许跟欧美的封锁有关,或许跟清政府的腐朽有关,不过连续的失败,让主流思想开始迷茫了,这种迷茫在日本崛起之后,发生了改变,在1895年之后到辛亥之前,很长时间,学习东洋的想法,一直是整个中国较为主流的。
西北取得了统治地位之后,绝大部分高层都是西北出身的,可是这些西北出身的高层之中,有过留日经历的,占据了相当的份额,比如目前的西北军校校长的,军委委员蒋百里,副总司令蔡锷,澳大利亚部队总司令张孝淮,他们是陆士三杰,北方军队司令官阎锡山同样有留日经历,至于其他的部门,就更多的,一些在统一中国之后投靠过来的,留日学子崛起的也不少,最高也到了副部长的职务。
这个时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少,可是一旦受过了高等教育的,都是不错的人才,除了少部分完全依靠家室,没有一点真才实学的,在20世纪初期,中国能够脱颖而出的都是这样,这个时代,可不同于后世,用钱来留学的有,可是在外国,中国的家室和财富根本就起不到多大作用,一些大富豪,甚至是大家族的子女,到国外,依然要靠自己,能够几年的学业完成,学成归国的,都是一代人杰。
欧美留学的学生少,而且价格高昂,不容易融入当地社会,并不是必然的选择的,反倒是日本,从日本发展起来,成为了世界列强之一,前往日本留学的就络绎不绝,因为近,耗费小,再加上整个东亚文化圈,方方面面都有共同性,留学的数字也大了很多。
因为时代的关系,中国的广大知识分子,更多的是去日本方面,去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而不是去投靠他们,况且现在中国如日中天,不会有人选择投靠日本,因为在日本学习,跟他们的日本朋友的交往,他们不会违背良心,做一些危害中国国家利益的事情,在职责的范围之内,帮助日本做一些通报还是可以的,再说,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日本派出了几组使节,在进入到了朝鲜之后,就开始联络一些关系,他们的动作没有瞒过情报部,哪怕朝鲜不属于本土,没有第一时间反应,却也在他们开始联络的时候,注意到了他们,情报部在监察了日本的动作了之后,经过分析认为他们没有恶意,只不过是来表示对中国的臣服,两国交兵况且不斩来使,更别说对方基本上是过来送降书的。
日本地位很重要,他们在东亚,就如同一个屏障,中国不是没有想法,攻破日本,把日本占领下来,日本的人口众多的,再加上也是初步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在战斗力上面,比澳大利亚更强,参谋部做出的预案之中,如果中国要登录日本,打败日本的话,最少需要抽调350万兵力,如果日本的反抗剧烈的话,会因此付出50万的伤亡,在时间上可能会持续2年以上的时间。无论是伤亡,还是时间,都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攻打日本,没有多少的利益,还劳民伤财,这才是这么长时间,中国都已经打到乌拉尔山和澳大利亚了却依然没有对日本动手的根本原因。
现在,日本居然打算成为中国的附属国,没有什么直接的利益,一些必要权利义务的承担,也让整个亚洲成为一体,这不是中国期待看到的,说不定,这会推动中国向着更高的高峰迈进。
中国从西北统一整个中国开始,就沿着快车道,疯狂的前进着,取得了瞩目的成果,整个中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占据了庞大的领土,可惜中国没有一个帮手,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大部分人的想法之中,有人帮助总是比没人帮助的强,日本近在咫尺,又主动服软投降,放他一马,让他为中国效力,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日本人不知道,他们只是感觉到自己的运气不错,所有联系关系,似乎都有意无意的支持他们,他们成功的面见了朝鲜总督,并且在总督的帮助下,解决了身份的问题,买到了火车票,往往中国国内。
从朝鲜,顺着新修通的铁路,绕行鸭绿江,最多一天多的时间,就能够达到中国的核心包头,这跟他们之前预计,要从朝鲜找到关系,然后逐步的进入到中国本土,可能需要2-3个月的时间,能够这么快的解决,而且直接前往中国的核心包头,这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情,如果他们能够跟中国达成一致,就会成为日本的功臣,日本不但能够免除近在咫尺的中国的威胁,还能够背靠中国这个大树,吃掉列强对日本的支援,不能说吃饱,却也免除了未来的后顾之忧。(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全面考量
这些日本的使节,经过了朝鲜休整3天,并且乘坐火车前往包头的时候,关于他们的消息,已经直接传到了包头,外交部,情报部,甚至是军方都得到了通报,并且在第一时间,这个消息就通过特殊的渠道的,报到了杨元钊这里,杨元钊接到的,不但有日本方面递交国书的复印版,是情报部通过秘密渠道得到的,其中有日本方面做出的让步和条件。还有参谋部,外交部的一些分析,日本如果加入中国的话,最少可以提供15万到20万的海军,这对于提升联合舰队的吨位相当的重要,中国将可以重启军舰建造工作,哪怕这些日本人不可能加入到主力舰之中,也可以补充到一些护航战舰之中,给中国舰队提供帮助。日本在海军上面的一些人员和教师,也可以补充道中国,为中国海军的扩张添砖加瓦。
关于后者,没有多大的问题,就连美军的海军俘虏,都可以进入到中国海军学校,成为教官,日本主动加入,再加上中日之间的渊源,也没有多少问题,可是前者,应该不行啊,这不是暴露秘密么,中国军方,特别是海军方面,秘密很多,哪怕是护航舰队,也可以接触到,毕竟航母的形态太过的明显,中国目前部署航母的军港,都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甚至大部分时间航母都不在港口停泊,连补给和维修,都是秘密的,被日本知道,岂不是宣扬到到处都是。
无论是外交部,还是参谋部,甚至是军方,他们的倾向都是愿意接纳日本,这样决定让杨元钊有些诧异,中日之间的仇恨,难道可以轻易化解么?不过仔细一想,中国跟日本之间的仇恨,也就是甲午战争,日本击败了北洋水师,并且在东北造成了巨大的杀戮,之后的八国联军入侵,更多的是定在前面的英法德等国家的,唯一近的是山东之战,因为主要是军队再打,日本几乎被压着打,军事上面的失利,让日本也没有对平民泄愤,没有造成巨大的杀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