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余生,请多指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柏林石匠
林老师的意见被反对时,他会说:“你们两个女的欺负我!”
我的意见被反对时,我憋了半天:“你们夫妻俩欺负我!”
然后,这对恶劣的夫妻会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异口同声地说:“怎么地?”
林老师和娘亲从谈恋爱到我出生,整整八年,他总是一脸辛酸地形容为“八年抗战”。他们有过拌嘴,有过争吵,但是感情一直都很好。人前都是严谨端庄、不苟言笑,人后——就比较黏糊了。我小时候还顾虑着“家里有个未成年,要注意影响”,等我上了大学,两个人就肆无忌惮了:早饭吃个包子都要一人一半,散个步都要手牵手,看个电视都要靠在一起,中间放广告的时候,还要亲一下……
我硬着头皮抗议:“你们俩注意一点!这儿还有单身的呢!”
他们俩继续异口同声:“怎么地?”
不怎么地,我眼不见为净。正准备撤离到安全范围,娘亲落井下石:“与其在这嫉妒我们,不如自己找一个。”我发誓我当时脸上绝对没有任何与嫉妒有关的表情。
后来,我带顾魏回家。这两个人倒是注意了很多,一起看电视的时候,都正襟危坐,一派长辈的架势。林老师看到我靠在顾魏胳膊弯里,各种不自在:“林之校,站如松,坐如钟!”
我撇撇嘴:“钟倒了。”
顾魏抿嘴笑得耳朵都红了。
绷了一天,林老师恢复本性了。
“老婆,给我剥个橙子。”“老婆,我要喝水。”“老婆,我脖子酸,给我揉一下。”
顾魏在旁边,娘亲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我说:“你们俩当初在医院那么黏糊,当顾魏没见过吗?”
于是乎,他们黏糊他们的,我们黏糊我们的。
据姨妈描述,娘亲就没有过萝莉时代,从小就霸气外露。
她嫁人的时候,外婆特地跟林老师促膝长谈:“你以后要多让让她。”
我两三岁稍微有点社会意识的时候,外婆特地跟我促膝长谈:“你以后要多让让她。”
其实外婆多虑了,我们父女俩在娘亲面前,向来是任其搓圆捏扁的:林老师是乐在其中,我是战斗值不够。
前阵子,娘亲对家里的洗脸池有点意见,具体是哪里有意见,说不上来。
娘亲:“老林,我觉得这个水池不好。”
林老师正抱着笔记本玩游戏,随口附和:“哦,那就换一个。”
娘亲:“要么干脆家里重新装修一下吧?”
林老师头也不抬:“嗯,可以。重新粉刷一下,换个颜色,换个沙发,换个老婆。”
然后,他被我妈打了一顿。
林老师的外表是极具欺骗性的。我小学一年级入学前,林老师第一次出席家长会,金丝边眼镜,眉高目深,讲台上班主任长篇大论,下面家长们各自神游,就他一个人坐姿端正做笔记,班主任讲完了他还及时提问,给出建议,言辞得体,切中肯綮。
第二天早上,我刚进教室,班主任就问:“你爸爸是记者还是研究员?气质真好。”
所有教过我的老师,对林老师的印象都是“书香门第,斯文谦和”,对此我只能呵呵,实在说不出口他在家卖萌傲娇、幼稚无聊得有多么登峰造极。
一,黏人。
四十岁之前,下班到家进门第一句话:“老婆——我老婆呢?”四十岁之后,下班到家进门第一句话:“丫头——我丫头呢?”
只要出差在外,就短信不断:“你知道我在哪里吗?xxx酒店xxx房。”“你知道我下午碰到谁了吗?xxx,xxx,还有xxx。”“你知道我晚饭吃的什么吗?xx,xx,xxx……”睡觉前还会发短信“我睡觉了”。娘亲一度恨不得把他拉黑。
二,自恋。
每天对着镜子刮完胡子都会自我感叹一句:“太帅了。”
娘亲经常一脸“菩萨保佑”的表情对我说:“还好你性格没遗传你爸,不然我得累死。”
林老师:“遗传我怎么了?遗传我那就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女。”
三,嘴硬。
出差从来不肯带特产,觉得“商店里的特产都是骗假洋鬼子的”,可每次都带一堆回来,美其名曰“我买了给你用来得瑟的”。(这究竟有什么好得瑟的啊?!)
我的性格之所以比较少年老成,主要是拜林老师所赐。二十岁那年,我就立志:“以后坚决不找林老师这样的!”长得再帅也吃不消。
据说林老师内伤至今。
林老师说:“我切了块肉,换了个女婿。”形容得无比血腥。
在家跟我撒娇而我不理他的时候,一开始还傲娇:“我要是不生病,你这会儿还单着呢。”到后来就变成,“有了对象就忘了爹啊!”
娘亲总说,林老师就是个少爷命,一辈子都学不会操心家事,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会操心的主,在我谈恋爱这件事上,他所有的操心因子全爆发了。听说我有男友之后,他就不停地琢磨。
“哎,你说她找的是什么性格的呢?活泼的还是稳重的?啧,还是稳重点好,不过活泼也有活泼的好啊。”
“那男孩不会和她一个专业的吧?那以后两个人都在外面跑啊,这不行。”
“白皮肤还是黑皮肤?嗯,肯定是白的,黑的和她不搭调。”
“哎,那男孩工作了没有啊?哪里人啊?能不能跟着她回y市啊?最好是能跟着回来。”
第一次带顾魏回家,一开始林老师心里是很高兴的,他之前对顾魏的印象就很好,可是想到喜欢医生的人那么多,就开始发愁,晚上躺床上都在叹气:“诱惑太多,校校对付得了一天两天,也扛不住十年二十年啊……”
于是,林老师单刀直入地和顾魏谈心:“你们现在是热恋期,看对方什么都好,时间长了呢?周围诱惑那么多。”
顾魏:“我知道别人看中我的是什么,知道校校看中我的是什么。所以别人,我不会想的。”
林老师明确顾魏坐怀不乱之后,就开始和娘亲商量:“哎,要么让他们先处着吧。都这会儿了你再拆,孩子不得伤心坏了。没事,我盯着,顾魏要是出什么问题,我第一个收拾他!”
娘亲:“那校校就要留在x市了。”
林老师又开始发愁:“对啊,这也太远了,我手够不着。”他觉得我离他只要超过半小时车程,都算远。
于是林老师又和我谈心,知道我立场坚定之后,又去和我妈商量:“你说让顾魏调来y市也不好啊。要么我们退休之后去x市吧?”
我妈说:“人生地不熟的,一把年纪了你再去买房子忙装修?”
林老师又开始发愁,愁了一会儿,想开了:“房我买,装修让顾魏盯着。”
后来,顾魏上门的次数多了,和林老师越处越好。林老师越看越欢喜:“小伙子很不错,挺好,挺好。”
再后来,林老师开始操心别的了。
“哎,我刚才看报纸,说现在过劳死的年轻人比例逐年上升。顾魏忙成那样,怎么办啊?”
“哎,顾魏上班那么靠近放射源,对身体不好吧?”
“哎,杂志上说,医生是工作压力最大的十大行业之一。”
“哎,听说校校表哥参加支西项目去贵州了。孩子还那么小就出去,那以后万一校校正生着孩子呢,顾魏出去了怎么办?”
……
印玺金石大婚那次回来,我把顾魏拖回了自己房间。晚上——
娘亲:“你翻来覆去的干吗?”
林老师:“哎,还没结婚,这两个年轻人,血气方刚的,住一起不好吧?”
娘亲:“孩子心里有数。”
林老师:“那也不行啊,感情上来了,是吧?控制不住的。我要不再去看看?”
娘亲:“你给我老老实实睡觉!”
标准的男主角之家
据医生爷爷说,医生爹当年很矜持,害怕孟浪的追求吓着心爱的姑娘,于是压抑,压抑,压抑了近两年,听说心上人可能要调动工作,迅速出手。
互表心意之后,医生娘很矜持,于是慢慢处着,处了快四年,被两家家长逼婚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顾先生的耐性都是从那儿遗传来的,而且情节都莫名相似……
医生爹抱得美人归后是很不急着生孩子的,想着把医生娘的身体状态调理到最佳。结果家长们急了。顾魏出生后,名字本来应该是按辈分排的,但是看到医生娘被推出产房时虚弱的样子,医生爹决定:“叫顾魏吧,把我们俩的姓和在一块儿。”
榜样在前,顾肖还是个受精卵的时候,名字就给起好了。
在医生父母家,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医生娘递给医生爹一块干净抹布:“书柜擦擦干净。”医生爹就开始整理书橱、擦书架。
医生娘拍拍医生爹:“你去弄弄花架。”医生爹就放下报纸去露台整理盆栽。
医生娘:“老顾,过来做个鱼。”医生爹就去厨房系上围裙掌勺。
从来没有半句废话,说干就干。
我感慨:“妈太厉害了。”
医生:“我们家教育子女,向来是言传身教。”





余生,请多指教 第36章 奇葩丛出的家人(2)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余生,请多指教最新章节!
父母这个年龄,尤其工作又比较忙的,很多人都找家政来定期保洁,但是医生爹觉得“陌生人老进进出出自己的生活空间不大好”,所以从来都是坚持夫妻俩自己打扫,这点被医生袭承了百分百。
医生娘属于特别温婉的性格,面部表情一直都比较柔和,看不出喜怒,于是头回上门拜访的时候,我心里相当没底:“医生,你妈是喜欢我,还是不喜欢我?”
医生:“她要是和你有肢体接触,就是喜欢你。这是我们家遗传。”
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只要是不亲近的人靠近,医生娘都会下意识地让开一点,不明显,但真的是没什么身体接触。医生爷爷、医生奶奶、医生爹都是,医生也是。问其原因,答曰:“洁癖。”
工作后,医生一直一个人住公寓,医生娘隔三差五地会给他打电话。我们恋爱后,她经常问到我。
某次。
“校校做什么呢?”
“在洗澡。”
某次。
“校校做什么呢?”
“在床上。”
某次。
“校校做什么呢?”
“在穿衣服。”
某次。
“校校做什么呢?”
“还在睡。”
其实我当时分别在:洗澡,坐在床上擦头发,出门前穿大衣以及午睡。明明很纯良,被他那么一说立刻变得激情四溢。
偏偏医生娘每次都会叮嘱一句:“嗯,你们都要注意身体。”
医生娘喜欢旅游,但是医生爹比较忙。
娘亲也喜欢旅游,但是林老师也很忙。
于是,这两位为了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她们两位究竟是怎么搭上线的。2012年的暑假,两个娘突然决定,一起去神农架玩一圈,于是这对性格迥异的组合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两个娘去旅游的第二天,林老师就给我打电话:“丫头,你什么时候回来?”
当时学校里有些事走不开,于是告诉他:“等我忙完学校的事就回去陪你。”
林老师抱怨:“唉,辛辛苦苦拉扯大的丫头被拐跑了,现在连老婆都搭进去了。”
两个娘在外旅游,和两个爹打电话的风格完全不同。
医生爹:“今天累不累?”
医生娘:“不累不累。”然后开始介绍她们一天去了哪里,哪里,哪里。
娘亲:“今天乖不乖?”
林老师一副无所谓的口气:“反正你也不要我,我就一个人,我还能干什么?”委屈得不行,还向我抱怨,“唉,辛辛苦苦拉扯大的丫头被拐跑了,现在连老婆都搭进去了。”
从神农架回来后,医生娘对医生说:“都说现在的丈母娘就是三十年后的老婆。我认真接触了一下,挺好的。”
娘亲对我说:“我认真接触了一下,你未来婆婆挺好处的。”
医生和我:“……”
由于医生与父母工作有相通之处,所以经常会聊到专业性的问题,隔行如隔山的我听得云里雾里,每逢此时,爷爷就和蔼地说:“来,咱们俩聊天,不理他们。”
顾魏对我们如此投缘感到意外,总说爷爷奶奶对我比对他都好。
有一次和顾魏去看爷爷,晚上留宿,两人住隔壁,门都没关。冬天,我忘了开电热毯,洗完澡往被窝里一钻,然后就“啊”了一声。
顾魏过来问:“怎么了?”狐疑地把手往被子里一伸,“你过来跟我睡吧,这要焐到什么时候?”
我死命摇头,还没结婚呢。
顾魏扶了扶额头,掀了被子就躺了进来。
我急:“你干吗,回你的窝去。”
顾魏特别淡定:“帮你焐被子。”
我:“那你自己的呢?”
他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我说:“我电热毯开了保温。”
后来,就那么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他已经起了。我看了看旁边的枕头,再爬起来看看隔壁已经叠好的床,不知道他最后是在哪边睡的。
正站在两个房间门口发呆,爷爷从外面露台进来,经过我旁边的时候特别随和地对我说:“没事,啊,没事。”
等爷爷走开老远了,我才窘迫地发现,这句话含义太深刻了……
医生奶奶还在世的时候,常和我聊起顾魏:“小北不见得完美无缺,但是个好孩子。以后就辛苦你了。”
我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他照顾我比较多。”
奶奶笑道:“哪有什么谁多谁少,两口子就是要互相宝贝,你越宝贝他,他越宝贝你。你们以后的路长着呢,会碰到很多事,小北心重,遇到个坎儿,你拉他一把。”
奶奶去世的那个礼拜,顾魏的睡眠很不好,大部分时候只是闭目养神,一有什么动静眼皮就掀开。从小父母工作忙,他的童年基本在爷爷奶奶身边度过,和二老感情亲厚,所以对于奶奶走前没能多陪陪她尽尽孝,始终介怀。
一次半夜醒来,发现他皱着眉头一身的汗,问他,只说是梦到了奶奶。
我将他抱进怀里,一下下抚过他的背:“奶奶走得很安详。”
顾魏绝大部分时候是很无敌的,各个方面似乎都拿捏得很好,从小到大没让长辈操过什么心。他就像棵小白杨,噌噌噌一路往上长,遇到问题自己掂量决断,没冒过歪枝没开过旁岔,就成了一株修森秀木。家里早早就把他当成一个独当一面的男人,没人把他当孩子,除了奶奶。只有奶奶会笑眯眯地挽过他的胳膊问“上班累不累?”会牵他的手“你来看看我的这棵红豆杉长得怎么样”,会揶揄他“顾大先生,我都看出来你有多喜欢人家了”。
顾魏身上那些温暖、柔和、明亮的地方,都有着奶奶的影子。尤其他们笑起来的样子,眼睛里都有着同样的神采。失去这样的一位长辈,对于顾魏而言,悲伤难以形容。我只能努力填补他生活中的空缺,把这些坚韧而柔和的力量输送给他。
亲爱的小仁
我的爷爷奶奶当年因为工作原因,一直到三十岁才正式完婚,之后有了伯父和林老师。爷爷看着家里两个调皮捣蛋的小子,特别希望能有一个女儿,日盼夜盼奶奶终于又有了身孕,爷爷突然接到通知被派调到另一个大区两年左右的时间,想了想,毅然决然地让奶奶跟着他走,两个儿子扔给了保姆。
奶奶那时年近四十,再加上战乱岁月留下的旧疾,孩子最后没能保住。与此同时,爷爷收到消息,他的弟弟牺牲在了战场上,弟媳七个多月的身孕。
小叔叔出生后,爷爷和奶奶商量:“弟媳还年轻,孩子我们养吧。”
就这样,襁褓中的小叔叔被过继过来。所以,小叔叔其实并不是我的亲叔叔。
爷爷奶奶回到x市的时候,小叔叔已经两岁,虎头虎脑的可爱,伯父和林老师整日兴高采烈地围着弟弟打转。
爷爷奶奶是完全把小叔叔当作亲生孩子待的,这么多年来,三个儿子一视同仁。一直到小仁出生那一年,爷爷才说出真相。他认为,男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就真正成熟了,能够为家庭担得起任何事情。
爷爷对小叔叔说:“不求成大器,但要成人成材,不要愧对你的父亲和儿子。”
所以我喜欢和老人聊天,因为他们走过我们不曾走过的路,经历过我们不曾经历过的故事。那些岁月在他们身上沉淀下来的东西,能够给人一种质朴而安心的力量。
从小,小仁就被小叔叔灌输了这样一个思想:“姐姐是咱们家唯一的女孩子,你要保护她。”
小仁从小对我就有些愣头愣脑的好,话都说不清的时候,就揪着我的衣角“姐姐姐姐”地跟在我后面。
相对而言,大哥和我们的接触非常少,他大了我八岁,大学又离家非常远,他走的时候,我小学还没毕业,小仁刚背上书包。
那时候真的是艰苦岁月。我父母忙,一个轮一个地出差、学习、开会,一年里两个人一同在家的时间不到一半。叔叔婶婶也是经常出差,家里就剩我和小仁,所以处得就很有些相依为命的味道。
小仁的姨妈受托照顾他,但是他不喜欢那个“浑身一股香味的女人”,于是自己坐车跑到了我家,眼睛圆溜溜地看着我:“姐姐我跟你住吧?”
让他睡父母的房间,他不愿意,宁愿睡沙发,然后晚上把我房间的门打开正对着他。后来我又搬了一条被子,一人一床,晚上两人一头一脚地睡,他睡着睡着,一只手就跑出来搭在我的被角上。
现在回想起来,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是多没有安全感。
小仁总说:“我姐做的馄饨无人能敌。”
那个时候,午饭、晚饭可以在家属院的食堂解决,但是早饭是没有的。我实在不喜欢大清早冷冰冰的牛奶加上甜腻腻的面包,又觉得外面买的不干净,于是周末就拎着小仁去超市买各种各样的速冻汤圆、速冻水饺、速冻面、速冻包子,回来天天换着吃,好歹是热乎乎的早饭。
一次,看到楼下的奶奶坐在院子里包馄饨,两个人回来就琢磨,要么我们也包吧。
什么也不懂的两个人,揣着钱包就去了菜市。先去买肉,告诉老板:“我们两个人包馄饨,要吃一个礼拜,大概要多少肉?”




余生,请多指教 第37章 奇葩丛出的家人(3)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余生,请多指教最新章节!
估计老板看两个孩子都一点点小(小仁是真的小,我是个子长得晚),一边问“喜欢吃肥一点还是瘦一点?”一边热心帮忙挑了肉,搅了馅。我到现在都记得小仁握着我的手,仰着脑袋脆生生地说:“瘦一点,我们要瘦一点的。”
然后拎着肉去买菜:“我们这么多的肉包馄饨,大概要多少菜?”
买好了菜再去买馄饨皮:“我们这么多的肉和菜,要多少馄饨皮?”
一路买过来,没有被骗,也没有被宰。
回到家洗菜切菜,有模有样地剁碎,和肉馅一起放到最大的汤碗里,发愁——不知道怎么拌才好,于是两个人一人一双筷子开始搅和。搅不动了也不知道加色拉油,就加鸡蛋。不知道要加多少盐,就一小勺一小勺地加,加一次尝一次,小仁放在舌尖上试一下,再赶快吐掉。
小仁是不会包的,其实我也不大会。他举着个不锈钢勺子站在我旁边,我把馄饨皮摊在手上放到他面前,他就舀一勺馅放进来。包了几个下来,渐渐也摸出门道了。小仁说我们第一次包了有两百多个。包好已经到下午了,下了一些当午饭。其实想想第一次包味道肯定不怎么样,但是当时吃完只觉得,人间美味。
从那之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每个周末都去菜市。菜市场里很多人都认识我们了。两个人也越来越有经验,尝试各种馅料,不亦乐乎。后来被叔叔婶婶接回家,周末小仁还惦记着:“我要去和姐姐包馄饨。”
一直到后来,小仁出国,偶尔回国也不忘:“姐,给我做碗馄饨吧?”
爷爷过世那年,小仁刚升初三。
举行完葬礼后的一天,他给我打电话:“爷爷不是我亲爷爷。”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
“姐,你不会嫌弃我吧?”
十五岁的少年,有的时候敏感起来很敏感。
我说:“爷爷是爷爷,姐姐是姐姐。我们俩名字就差一个字,我怎么可能不要你呢?”
小仁初中毕业就出去了,那时候问他为什么选德国。因为大部分他那个年纪的孩子都选择去英语国家,德国毕竟语言关难过。
十五岁的少年答:“我是军人的后代,我要选个有军人气质的国家。”
小仁那么小就出国,语言又不通,我是很舍不得的。大哥也觉得不好,不过他的理由是:“从小就是个少爷,自理能力过关吗?”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个人总是不对盘,大约是差了整整十二岁了,实在是太远了。
我告诉大哥,一个一年级就敢背着书包从姨妈家转公交来我家,就敢不要大人打理,就敢每天自己坐车去上学并且从来没抱怨过也没出过事的男孩子,他的骨子里是独立而坚强的。这需要多么小心谨慎,想想都很心疼。
1...1819202122...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