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唐老二的悠闲生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幸运皮皮

    唐浩在村里闲逛,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他回了家,本就没什么大事情,所有人的生意都顺其自然,这个年代干点什么,竞争力都小,随便干点小买卖就能扎下根来。

    夏天树荫下,随处可见唠嗑的人,唐浩回家也是无聊,就扎进了聊天的人群中,不知不觉话头上就扯到了城里,村里人大多数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对县城的概念也只是近期从电视里看来的。

    “浩子在大城市做买卖,浩子给我们说说大城市跟咱村里有啥不一样的”有人把话头递给了唐




第一百四十二章 传家宝尿壶
    “你要是稀罕,给你了。”张婶说道。

    “我拿个针线盒跟你换吧,我也不能让您吃亏不是。”唐浩说着,小跑到自家门口,在小卖部里找出一个三毛钱进货来的针线盒出来。

    张婶还挺不好意思要的,但是这个时代的农村妇女都有点占小便宜的心理。

    “这挺不好意思的,你说拿个破瓶子换你个针线盒。”张婶的话虽然这么说,手上可一点没闲着,把自己的针放进了针线盒里。

    其他村民见状,说道:“浩子就喜欢这老东西,二狗家的大衣柜,是浩子收的吧。”

    “是,我记着二狗爹还说着呢。”

    唐浩研究着手中的小瓶子,不透亮,但是有一种质感在里面,仿佛是画在宣纸上的一般,就这工艺,哪怕是个赝品,未来也能值个五十块到几千块不等。

    人群中议论着:“浩子,我家有把椅子,还是我爷爷的爷爷的时候的,你要不瞅瞅”

    唐浩收起小瓶子,转头望向说话的那人:“啥椅子”

    “我去搬出来你瞧瞧。”

    唐浩点点头:“那我瞧瞧。”

    “我家还有个桌子,大圆桌子,我还嫌弃它大,丢棚子里了。”

    唐浩脑瓜子一转:“那我去瞧瞧。”

    唐浩跟着那人回家去瞧了瞧。

    只见那张桌子歪歪斜斜的丢在棚子的最上面,从漏出来的一角能看见桌子腿是向外扩张的,桌边起着涟漪状纹路。

    “这么高,给我拽下来看看。”唐浩只能见到一个腿,看不清桌子的全貌。

    “那你到底要不要,不要我还得费劲巴拉的拽下来。”村民道。

    其他村民说道:“浩子不要再给你放回去,买个东西还得掂量东西好赖呢。”

    几个村民合力将桌子抬了下来,桌子的全貌展现在唐浩的眼前。

    这一方圆桌,四条桌腿向外延伸,桌腿与桌面连接的部位是一圈镂空的雕刻框架,框架中间刻着一个不知是什么年代的福字,桌面包浆完整,只是因为常年使用后又长时间闲置的缘故,整体看上去老旧了许多。

    村民拍着桌面:“拉回去还能用,十块钱。”

    唐浩确实是看上了这张桌子,但是十块钱,让唐浩摇了摇头。

    这些东西都是村民家不用的家具,如果唐浩不收,早晚会砍了做柴火烧掉,这之所以放在现在没烧掉,很有可能是因为在这张桌子上吃过饭的人还在,村里有个讲究,不能丢了吃饭的家伙事儿,要是等人去了,这些东西就会随老人一起烧了,早晚成了烧火的柴。不过这种讲究越来越淡了。

    “十块钱不行,你看看卖废品的收不收吧。”唐浩对着大伙说道:“大伙帮个帮,把桌子搬回去。”

    “那能多少,你开个价。”村民说道。

    唐浩摸摸鼻子:“四块钱。”

    “四块钱那我还不够折腾的。”

    村里村民工资一百二,四块钱对他们来说不少了。

    唐浩看村民犹豫,继续张罗着:“我扶着这条腿,来个人帮忙扶着另一条腿,给搬窝棚上头去。”

    村民的婆娘走了过来:“四块钱就四块钱,这么大的家伙事放在这我都嫌碍眼的。”

    唐浩从看向村民。

    村民摆摆手:“四块钱就四块钱。”

    唐浩从兜里掏出四块钱,递了过去:“四块钱整票。”

    唐浩开始张罗着搬着桌子回家。

    院子刚卖了桌子的村民,等人



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蓝小花和小草
    老唐头在家中院子里拔草,惦记着再种上一波菜,留着冬天时候饭桌上多点菜类。

    唐建国跑回来累的气喘吁吁:“爹,出事了,咱家浩子疯了。”

    老唐头拔草的身影站起身:“这咋了这是都是当爹的人了,毛毛躁躁的。”

    唐建国呼哧带喘的:“浩子在家里收一堆破烂,一堆烂木头家具啥的,你快去看看。”

    老唐头手中拿着拔出来的草,想了一下,问道:“跟过年时候从二狗家买的柜子一样”

    唐建国已经到了自家的水缸前面,咕咚咕咚的两大口凉水下肚:“是,浩子又在收那堆破烂了。”

    老唐头将草丢到垄边,吩咐唐建国给他用舀子倒水,洗了洗手,与唐建国一同出门去了。

    唐浩家围了一群又一群看热闹的人,这些人见到老唐头,主动让出一条路出来。

    “老唐叔来了。”

    老唐头点头示意,从人群中穿进院子里,唐浩正与人闲聊着。

    唐浩:“不要不要,白给我都不要。”

    村民:“为啥不要我的,我这可都是我亲手打出来的家具。”

    唐浩:“叔,我知道你手艺好,可我要老辈子的家具,时间越长约好。”

    人群中唐建国指着唐浩的方向,对老唐头道:“爹,你看看,浩子又在收老东西了。”

    老唐头站在人群中,眼珠子瞅着唐浩收的那些个东西,脑子里出现了他在南成市的画面,在南成市,浩子有一回在揭邮票,像他打听过谁家有老辈子的物件。

    老唐头实在是看不懂这些家具有什么用处,可这一年的事实证明,他家浩子并不傻,一直惦念着收老东西,莫不是这些老东西值钱

    唐建国拽着老唐头的衣袖:“爹,你不打算管管”

    周围看热闹的邻居也说:“老唐叔,你家浩子收这些老辈子东西干啥用”

    老唐头摇摇头:“让他收吧,浩子自己心里有杆秤。”

    说了有用嘛

    说了唐浩能听嘛

    说不说的结果都一样,况且,让这小子吃亏,比要了他的命还难。

    有些村民站到厢房顶上,对老唐头说道:“老唐叔,你跟浩子说说,把我去年没洗的棉袄棉裤也一并收了得了。”

    老唐头笑着回答:“把你家房本拿来,顺带收了也成。”

    老唐头都不管这事,唐建国就放心的帮唐浩张罗着收旧家具了。

    别看仗势大,一下午也只收了四件老物件,村的村民只为了凑热闹,农村平日里没有娱乐消遣的设施,有个小热闹就能聚集一群闲散的村民。

    随着太阳渐渐落山,热闹也有个看完的时候,唐浩是个懒人,分家不分桌,到了饭点就到老爹家吃饭去。

    站在路过老张头小卖部的时候,张军在小卖部里。

    “浩子。”张军喊道。

    唐浩望去,张军朝唐浩摆摆手,唐浩走过去。

    张军看了看小卖部的门,已经上了锁,道:“你敢不敢跟我公平竞争村长,被耍心眼。”

    唐浩无趣,双手插兜就走了:“生怕自己竞选不上的人只会嘴上逞能,有种出来干一架,没种的人只会锁门。”

    “你以为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只会用拳头解决吗”张军小声说道,也不知道唐浩听没听到。

    张军这么气急败坏的样子,怎么让唐浩有种小人得志的心理,对付闫肃的时候都没有这种成就感,能想象的出来张军找他老子求援的场景。

    唐浩毕竟是没有竞选村长的心思,吃饭睡觉,无比的闲散。

    隔天三点多钟,唐浩还在小卖部里睡觉,自己家的大门被打的啪啪作响。

    唐浩打开小卖部的窗户,往外看去,一高一矮两道人影。

    “李大旺”唐浩从小卖部窗户中低呼道。

    唐浩的声音吓了李大旺一跳:“哎呦,你咋连点走道



第一百四十四章 烧饼铺
    “不告诉我算了。”唐浩表示丝毫不好奇。

    按照逻辑,好像不对劲,李桂兰这样与李大旺说的时候,李大旺满满的好奇,为啥到唐老板这里咋不好奇了呢

    李大旺哈哈一笑:“桂兰,你算遇上坎了,人家唐老板不好奇,要不你告诉唐老板”

    李桂兰扁着嘴:“才不要,他问都不问,我为啥要说。”

    李大旺暗自笑着,老年认了一个孙女,等老了还有个摔盆的人,他得宠着。

    唐浩没接话。

    三人沉默了一会,李桂兰忍不住开口:“唐老板你不好奇吗”

    “好奇有什么用,我还好奇我为啥不是美国总统呢。”

    李桂兰无趣的摆摆手:“算了算了,还是我告诉你吧,我喜欢的人,很高,很帅,笑起来特别的甜。”

    唐浩脑子想了一下,唐家湾有这样的人吗唐家湾的人哪一个不是黑不溜秋的,一年到头刷不了一次牙,还笑起来特别甜,特别味才对。

    等等,貌似有这么一个人,这个人该不会说的是自己吧。

    唐浩内心小咯噔一声,这丫头除了小点,文化程度不高,倒是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李桂兰凑到唐浩身边,笑起两个小酒窝,长胖了的她倒是像未来一个四字女明星。

    “唐老板,你猜猜”李桂兰做事说话向来大胆。

    唐浩也不差啊,整个唐家湾找不出第二个脸皮比他还厚的人了。

    “该不会是我吧。”唐浩一边嘴角翘起,带着玩味,坏坏的笑。

    李桂兰对着唐浩翻翻白眼,不屑:“切,你虽然是我老板,按照十分是满分的话,你顶多六分。”

    “六分十分是谁”

    唐浩内心独白:我靠,唐家湾有这丫头口中说的那个人不可能有,不可能还有人比自己还帅。

    李大旺干咳一声:“这丫头梦里的人。”

    李桂兰揪着路边的狗尾巴草,编出一只小兔子,天边亮起一丝光亮。

    李桂兰是那种初见时不惊奇,但是相处久了,便会发现她眼中有着一种不忿,对这世道的不忿,对这生活的不忿,李桂兰的眼球很黑,让人觉得有神,就连李大旺都觉得,如果不是女娃,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要知道所有的能人都是从苦难中经历出去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娃,纵然将养猪场里所有的大事小情都管理的游刃有余。

    能促使李桂兰成为这样的,都源自于一个人的坚强,唐浩心中,竟然有点愧疚,如果当时自己拒绝了李桂兰进养猪场,李桂兰的生活是不是如去年那般凉薄

    突然想到一句话,好看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李大旺与李桂兰的步子很快,生怕误了班车,等三人到达镇子上,才不到五点钟。

    镇子上的早点铺子已经开张了,刚出锅的烧饼被放在一个大圆簸箕里,每一块烧饼上沾着一层黑芝麻。

    夏天,也不觉得冷,唐浩站在早点铺子旁边,只是觉得肚子有点饿。

    “吃早饭了没有”唐浩向两人问道。

    李大旺:“吃了,桂兰在养猪场做的面条。”

    “挂面啊不顶饿啊,吃俩烧饼。”

    “桂兰和的面,怕路上饿,还吃了俩馒头。”

    唐浩无知的眨着一双眼睛,内心:他们都吃了早饭了,以前老妈也会早早的起床给自己蒸馒头的,现在老妈听说自己出门,连看都不看一眼了,老子没吃饭呢,老子想吃手擀面加馒头,最好再来一小碟咸菜。

    唐浩知道俩人怕在外面花钱,都省着呢,唐浩猜测,俩人和自己第一次出远门一样,带的包中肯定有馒头。

    呜呜,老子连馒头都没人给装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进城
    “看你们三个,是来坐车的吧,哪个村的”老板边忙活边问道。

    “唐家湾的,三点多就出来了。”

    “那可够早的,我三婶就嫁到了你们唐家湾,唐家湾万老柺你们知道不”

    唐浩在记忆中搜寻着这个人:“知道,修鞋的。”

    “对,就是他,我三婶就嫁给他了,听说你们村今年有个后生包了两座山头”

    李大旺:“这不正在这吃面呢嘛。”

    “那后生就是你啊,哎呦。”

    话题就此聊开,什么大豆玉米,蚂蚱黄鼠狼,只要有个话茬,都能聊下去。

    有个人聊天,也不觉得无趣了,不知不觉的时间便过去了。

    铺子来了其他客人,唐浩要等的车也来了。

    与老板道别,三人上了去县城的班车。

    在路过县城的时候,老贺媳妇让唐浩帮忙给老贺带去两双鞋垫,一些生玉米,表面意思很体贴,实际上是有了唐建国的前兆,在给老贺打预防针呢。

    怪只怪老贺也是个妻管严,啥事都喜欢给家里媳妇说道,季小丹与张文龙说了唐建国给她打电话的事,张文龙满心的想干步行街,没事向老贺取取经,这事自然而然就说到了老贺耳朵里,老贺媳妇又是个八卦的人,老贺起个头,老贺媳妇就能把事情完完全全扒出来。
1...383940414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