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二的悠闲生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幸运皮皮
唐浩心里是这样想着,嘴上没有这么说,不过话也说回来,这个年代敢这么干的,也是一个狠人。
这个王富的办事风格,还真有点像唐浩。
同样的野心大,当初建养猪场的时候,觉得养猪场有一块空地,唐浩想着再养点鸡,若不是考虑养猪场与鸡圈会交差感染,还有山上的围栏围不住鸡,唐浩真想这么干。
王富炫耀似的领着唐浩到自己的养猪场。
“浩子,你看看新品种猪。”
王富的养猪场也是一个大棚,不过这个大棚有控温的系统,大棚内多少的温度,都有刻度显示,养猪场里还有一个穿戴严实的师傅在查看猪的粪便。
这一招,唐浩在张宝树那里见到过,能从猪的排泄物上看出猪的生病情况。
这养猪场,光是建设,没有个几万下不来。
“这猪长的白白净净的,万里,你看,这猪身上的毛都没咱们养猪场的长。”
王富在一旁介绍:“这是世面上最新型的猪,是通过人工培育的方法杂交出来的,这种猪三个月就能出栏上市,猪的品种俗名就叫白种猪。”
“这种猪应该有它的缺点吧。”唐浩问,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有利有弊。
王富点头:“确实,这种猪是最不好养的猪,对饲料的要求和环境的要求极高,我也只是试着养几只,大批量养殖,怎么说呢,也划算,猪苗便宜,可是对养猪场的名声不太好。”
“为啥,猪苗还便宜,养殖起来也划算,咋对养猪场的名声不好。”
“成活率,还是猪肉的品质”唐浩觉得是这两方面。
“成活率,我跟李大旺打听过,你们养猪场的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种猪精心养殖的成活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尽管猪苗便宜,养猪场总是死猪,传出去多少对养猪场会造成影响。”
唐浩没说话,他留意到养猪场虽然设置有通风口,人在里面却有一种闷的感觉,生物的感受都是一样的,长时间呆在这种情况下,情绪会有很大的影响。
“那您养猪场主打的猪品种是什么”李桂兰就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来的。
“白花猪,这种猪偏脂肪型,出栏时间大概是五六个月,不光是我们这里,一般的大城市卖的肉都是这种猪,中规中矩吧。”
李桂兰点点头:“我知道这种猪。”
张万里眨着一双眸子:“你咋知道这种猪的”张万里都不知道养猪场里的猪种叫什么,在他的认知里,猪就是猪,没有品种之分。
“饲料厂的袋子上有写,你没注意。”
自从李桂兰学着认字,只要自己能见的到的字,都会记下
第一百九十章 吹牛的饭局
拿到了合同的唐浩,第一时间给养猪场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是大哥唐建国。
唐建国的情绪比唐浩还要激动:“浩子,合同签了吗”
“签了,刚签完。”
“签了好,我一会就和爹说,你们啥时候回来”
“明后天吧,晚上要去见一个老板,王老板介绍的收猪老板。”
“哦,那你们在外面当心点,回来打个电话,家里给你们准备好饭菜,你们就是饲料厂的大功臣啊。”唐建国道。
唐浩在打电话的时候,一旁的张万里咧着一张嘴,用手势与唐浩交流。
唐浩对电话那头的唐建国道:“你等会,万里有话跟你说。”
唐万里满意的接下电话:“建国哥,唉,是我,张万里,建国哥麻烦你给我妈捎个话,说我在这边挺好的。”
张万里的老妈就在电话那头:“万里啊,我是你妈。”
张万里听到老妈的声音,眼泪抑制不住的往下掉:“妈,我想你了。”
“傻儿子,你是有出息咧。”
“妈,我过两天就回去了,我想吃你做的大包子咧。”
“好,妈给你蒸大包子,你在外面注意点,别冻着。”
这小伙子出来没几天,母子俩在电话里互诉思念之情,开始还只是思念,到后面就开始抑制不住的掉眼泪。
唐浩是无法理解这种想家之情的。
直到挂断电话,张万里在小卖部外面醒鼻子。
李桂兰从包里拿出一张纸递给张万里,小声的安慰着。
看来王富也是个甩手掌柜,晚上就坐面包车回到了市区。
面包车停在了一家名叫福气的酒店里。
似乎王富是经常来,酒店的一名女招待似乎对王富客气了些,接待的时候有说有笑,更像是一个熟人见面,问着一些家常的话题,话题稍微有那么一丝丝的敏感,也是唐浩多心了。
这个社会是充满诱惑的社会,不是诱惑者,就是被诱惑者。
包厢里,唐浩几人落座。
李桂兰与张万里没有参加饭局的经历,坐在唐浩旁边,瞪着两双眼睛不吭声。
王富拿着菜单,熟练的点了一桌子的菜,而后递给唐浩:“浩子,你们想吃什么,你们自己点。”
唐浩推脱:“已经够了,不少了。”
等了四十多分钟,饭菜上桌了,饭局上的另一方才姗姗而来。
同样是个四十来岁的男人,一米六几的个子,宽大的西服,头发稀少,典型的地中海,明明不会有人注意到他的发型,偏偏要死地无银三百两,将两侧的头发往中间靠。两侧的头发很长,往下掉了再用手梳回去。
“王老板,我来晚了,实在不好意思,车坏半路上了。”
“车坏半路上了,让手底下的人盯着,你人来就行了。”
“不是我自己开的车,运猪的车坏在半路上了,刚出车去接应,晚一天到货,我就得扣钱了,扣钱不要紧,信誉毁了得不偿失。”小个子老板笑说,露出几颗镶的假牙。
王富颇有一副大老板的姿态,坐在板凳上,翘着二郎腿:“老胡,介绍一下,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年轻人,大名唐浩,唐老板。”
小个子老板连忙伸出手:“你好你好,我是胡斌,倒腾猪的。”小个子老板掏出自己的名片:“我的名片。”
唐浩接过名片,名片上显示:上好精猪肉,胡斌,联系电话,地址。
这也太贴地气了。
正常情况下,做买卖的人都是能屈能伸的,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说话都很随和。
唐浩站起身,接过名片:“您
第一百九十一章 虚伪
王富与胡斌两位老板,被李桂兰的话吸引过来。
胡斌道:“小老弟,莫非养猪是你的副业,你还有其他的工作”
唐浩谦虚的摇摇头:“没有,就做点小生意,跟我们县里一个小摊的摊主搭伙卖个衣服。”
“摆摊啊,这年头摆摊也不少挣钱呢,我媳妇的表舅,他儿媳妇就是摆摊的,去年过年时候,她一个月挣了一千块钱呢。”王富笑说。
胡斌附和:“那还真不少了,不用像我们满省的跑,今天还在这呢,明天又到了另一个市。”
王富:“干啥都不容易,人家一个月,你一天就能跑出来,你还有啥可抱怨的。”
唐浩独自喝着酒,心道,吹牛逼也要拉出一个人来踩。
“对了,小老弟把你名片也拿出来,往后互相帮衬着。”
唐浩正吃着饭,不得已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沓名片,在这一沓名片里翻找着。
唐浩也不想这么干的,在北成市临走前,货主请客吃饭,给唐浩塞了一堆的名片,连人模样都没记住,就攒下了这一堆的名片。
在众多名片中,找了两张名片,递给王富与胡斌:“这是我的名片,因为名片跟我养猪场不对路,没好意思拿出来,多担待。”
“没事,没事,我们知道你是养猪的就行了。”胡斌说着,拿着名片念道:“唐老二服装批发部”翻看背面:“唐老二服饰全国连锁企业,北成市步行街,南成市服装批发部,唐家服装城,加盟电话……”
王富听着,脸色一变,拿起名片,名片确确实实的印着这些内容。
这些名片不是唐浩印的,是老贺为了撑场面,印上去的,为的就是让人感觉很牛逼的。
望着两位老板的表情,貌似老贺的做法还真能达到吹牛逼的效果。
胡斌当场就问:“小兄弟,不是,唐老板,你这个名片是你说的那个小摊位”
王富同时看过来。
李桂兰此时觉得脸上倍有光,说起话来,得意极了:“这些都是我们唐老板的,养猪场和饲料厂是后开的。”
王富拿着名片,嘴角微颤,下意识的使用尊称:“唐老板,果然是真人不露相。”
“没有,我只是觉得没有必要聊这些无关紧要的生意,我们是饲料厂合作,就聊一些饲料厂的营生。”唐浩客气的说道。
胡斌咽了口唾沫,下意思的摸摸额头,没有汗,换上笑脸道:“唐老板,听说你养猪场的猪还没有谋得销路”
唐浩大方承认:“确实是,索性是尝试性养猪,数量不多,哪怕联系不到收购商,我们也可以在本地处理。”
唐浩预计过,即便是没有收购商,腿脚勤快点,多跑些菜市场,低价出售给肉商,这些猪在年前也能处理掉。
其实唐浩还在犹豫,如果有收购商的话,好处就是可以统一销路,不用操心其他问题,卖个清心,坏处就是没有人知道是唐老二养猪场的猪,回头客多,也与养猪场无关。自己走市场话,好处是可以拉大唐老二精猪肉的知名度,弊端要远远超过好处,意味着有后续会一堆的麻烦事找上门,如果猪肉流到消费者手里,变质了怎么办,猪肉存在某种问题,都需要唐浩一方来解决。
说白了,为了以后市场地位着想,应该选择自己跑市场,但这对于一个新开着的养猪场来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胡斌笑笑:“如果唐老板有什么难处,可以给我打电话。”
唐浩微笑着:“会的。”
自从拿到了唐浩的额名片,两位老板安生多了,不再说过
第一百九十二章 凯旋归来
唐浩出门到回家这几天,张军都快烦死了,每天累死累活的会回家,就想舒舒服服的睡一觉,这可倒好,回家还得到老张头家里找老爹,找了还不一定走,一定要把酒盅里的酒喝光了才肯走,你说一杯酒总共就那么点,抿上好几口,能墨迹半个小时。
唐浩在北成市给老唐头打回了电话,老唐头这又忙活开了。
“建国啊,浩子晚上要回来了,镇子上还没下集,你赶紧骑车去镇子上买点肉回来,浩子爱喝镇子上的老烧,你打点回来,还有啊,买点瓜子啥的,那黄鼠狼嘴就闲不住,得往嘴里塞点东西,还有李桂兰,对,李桂兰和张万里,这俩娃娃,你买点散装糖,不能喝酒,得喝汽水。”
“唉。”唐建国小跑一段路,反过头来:“爹,浩子小卖部不是有汽水和糖吗”
老唐头一高兴给忘了:“你看着买点吧,买点菜回来。”
“好嘞,我买点猪血,猪血蹲粉条。”唐建国高兴的说着,他惦记这口好久了。
“吃啥猪血,猪肉不香浩子不爱吃那个。”
“浩子不爱吃,桂兰也许爱吃呢,万里也爱吃呢。”
老唐头摆摆手:“去吧去吧,你看着买。”
唐建国心想,我终于吃上猪血了,馋了这口好久了,一定要多买点,吃个痛快。
唐浩在北成市,因为见到了王富的面包车,他心动了,他也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小车。
然而,车已经看好了,在考驾驶证上,唐浩卡住了。
这个年代考驾驶证,初次学车,需要为期四个月的学习,而且这一期要等到年后了,唐浩没有选择性的,从批发部的司机口中得知,整个北成市不超过十家学车地点。
时间过的飞快,下午坐车,睡一觉就到了县区,转车再睡一觉就到了镇子上。
唐建国这一次没有赶着牛车来接唐浩,他觉得牛车实在太慢了,借了一辆自行车,自己骑着一辆车,手中推着一辆自行车,晃晃悠悠的骑到镇子上。
回去的路上,唐建国带着张万里,唐浩带着李桂兰。
农村的月亮地,是最漂亮的,月亮会将大地照射的通亮,就好像是加深了的黑白世界。
老唐头家里,抽着旱烟的他一直催促着。
“你快点,浩子他们一会就回来了,回来还吃不上一口热乎饭。”
老唐头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一撸袖子,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就知道指挥着老伴和大儿媳忙活,为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家里两个灶台都没闲着,两个烟囱冒着烟。
唐浩刚进村子,就看到了村口站着三个人影,骑车走近一看,张万里的爹妈,还有李大旺。
“万里,回来了。”张万里的老妈兴奋的高喊着儿子的名字。
张万里坐在自行车后坐上,朝着黑影摆手:“妈,我回来了。”
那声音,仿佛是出去受了罪,捡了条命回来一样。
这个年纪的小孩都有攀比心理,李桂兰也学着张万里的样子,朝着李大旺摆手:“爷,我也回来了。”
在村口,两个小孩这叫一个激动,拿着自己买回来的东西,与家里人说个没完。
唐建国:“叔婶子,家里头预备好了饭菜,正等着他们吃饭去呢。”
要说,唐建国就是不会说话,唐浩接话:“叔婶一块去家里吃饭,家里都预备好的饭菜。”
张万里爹妈客气:“不了不了,我们已经蒸好了包子,就不去吃了,让万里去就行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