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妈了巴子,是来监视老子的还差不多吧!
多尔衮不若黄太鸡,黄太鸡起码还知道顾及些汉军将领面子,而到了多尔衮便是对汉军裸的不信任了。
建虏对汉臣其实一直以来就时持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自己人治国不行,只会打打杀杀。
另一方面又担心被这些脑袋里全是弯弯绕的汉臣骗了,这种情形本来在大清国入关后顺风顺水的情况下还没怎么凸显。
如今大清国内忧外患,外加上不少盟古部族虚与委蛇,这种矛盾便更加激化了。
对于自己的身后之事,祖大寿如今是真的感到疲惫。
他在大清呆了四年了,虽然地位与先前无异,但总觉四处受人歧视,那种眼神里,飘忽的全是狗奴才的字眼。
大明近一年来的改变,他是早有耳闻,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大明安国公,他更是
第371章 在建虏那边过的可好?
锦州城外八百步之外,明军十二门加农炮一字排开,刘鸿渐一身骚包的盔甲安坐马上,加农炮营千户官孔二毛示意一切准备就绪。
“开炮!”刘鸿渐高喊。
轰轰轰——轰轰轰——
轰轰轰——轰轰轰——
十二门加农炮齐鸣,阳光下所加持的锥形钢制弹头宛若流星般射向锦州城。
“将军小心!”祖大寿不知在思索些什么,竟没来得及躲闪。
身边亲卫一个箭步过去扑倒了祖大寿,随即一发炮弹命中了祖大寿面前的城垛。
厚实青砖混合石块筑成的城垛竟然整个被击穿了,碎石、砖块落了祖大寿一身,好在由于躲闪及时,除却一个亲卫被石块砸破了头外,并未造成什么大的损失。
只不过,祖大寿的眼睛盯着城垛的缺口仿佛见了鬼似的!
天哪!如此远的距离一发炮弹竟然直接将垛口击穿!这是什么样的威力!
即便是锦州城的城防红衣大炮,再靠近个三百步,也不见得能一炮击穿城垛,大明,竟然强悍如斯了吗
“将军大人,你看那些炮弹……”一个胆子大些的亲卫偷偷扒着头向城墙下看去,只看了一眼便见了鬼似的把头缩了回去。
祖大寿赶紧起身向下观望,只见南面城墙上,白萝卜般插着七七八八共九根炮弹,这炮弹与锦州城的城放炮还不一样。
锦州城的城放炮炮弹是铁球,而这种炮弹竟然是银白色,还是长的,几发炮弹的尾部突出两三寸,亦有几发只露出尾部。
天哪!照这么打下去,哪里还用什么攻城器械,只消轰击个一两日,这城墙哪里撑得住
况且大明的炮打的也太远了吧,城防炮即使占据着高地,竟然也是徒呼奈何!
祖大寿眉头都拧成了麻花,他知道,四年前的旷世豪赌,他可能下错了注。
城头上的一举一动,刘鸿渐拎着个望远镜全部看在眼里。
十二发炮弹算是刘鸿渐给祖大寿的‘见面礼’,或者是说下马威,跟祖大寿预料的一样,如果这加农炮能连续轰击个一两日,锦州城确实守不住。
但这些炮的炮管能否承受住上且不说,仅是炮弹也是完全不够呀!
这种被称之为破甲弹的炮弹,皆是用钢材熔铸外加打磨,耗时耗力不说,几乎每发炮弹的成本就在一百两上下!
一发炮弹所用的钢材,几乎可以制成二十支膛线枪的枪管,刘鸿渐就算再土豪,也断然不可能崩豆似的弄这玩意儿。
事实上此番北征,这种破甲弹军械所只赶制出来一百枚,其余皆还是普通炮弹。
而送上这份儿见面礼,也只不过是刘鸿渐在装十三而已,战后多半还会找人去把炮弹捡回来重铸。
反正祖大寿也不知明军的虚实,他只是要城中的守军知道,大明想取此城宛若张飞吃豆芽,至少看起来是那么回事儿!
“二愣子干的不赖,回头让厨子给你加餐!”刘鸿渐对二愣子竖了竖大拇指。
城墙那么大的目标,十二发炮弹即便全中也没啥好炫耀的,但二愣子听了还是嘿嘿嘿的乐的合不拢嘴,因为崇祯就在边上看着。
打完了炮,刘鸿渐一挥手,一个哨骑从身侧打马上前向锦州城下行去。
片刻后,锦州城头悬下一个木框,而那哨骑则将一封书信放了进去……
“佑明,此是多此一举了,那逆贼怎会听你言”对于背叛了自己的人,崇祯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嘿嘿,那可不见得,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刘鸿渐不当回事。
崇祯自然不知道当初祖大寿所处的境遇,但刘鸿渐知道。
而且,这尼玛这么高且厚的城墙,
第372章 仁至义尽
“祖大人别急呀,你是不是在等多尔衮的援军呢
你看本官都不急,你急个什么劲儿就当本官在配合你的缓兵之计了还不行”
刘鸿渐谈笑风生,一点没把祖大寿身后对他怒目而视的亲卫放在眼里。
他确实一点都不怕也没有必要怕,只要他想,莫说两三个人,如此近的距离一梭子子弹十个人也能干掉。
“如果你是想让老夫投降的,那么老夫便劝你死了这份儿心吧!”祖大寿心情烦躁。
尤其是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仿佛他是低人一等似的,更让他不舒服。
“建虏对你真的有这般好吗你可曾后悔四年前的决定如果本官……”刘鸿渐一连串的追问脱口而出。
“老夫来赴你这约,可不是为了听你说这些,你信中所言可为真人呢”祖大寿直接打断了刘鸿渐。
真是个没耐性的家伙呀,刘鸿渐见这老头儿一脸的暴躁,只是摇摇头,扭头对身后带着面具的‘亲卫’示意。
这面具男似乎极不情愿,慢慢的抬起手轻轻摘下面具。
“我的儿——”在祖仇清刚要有动作时,祖大寿便有一种奇异的感觉,面具刚摘下,祖大寿马上喊了出来。
虽然已经四年多没见,十六岁的孩子已然长大成人,但毕竟是自己的孩子,祖大寿还是一下子便认了出来。
只不过祖大寿明显是一厢情愿,因为对于面前的父亲,祖仇清甚至都没正眼看他一眼。
事实上如果不是刘鸿渐的谆(威)谆(逼)教(利)导(诱),祖仇清根本不会来见这人。
在祖仇清心里,他的父亲早在丢下他去降清的那一刻,便死了。
“泽清!你不记得为父了吗我是你爹呀!”祖大寿哪里还有半分刚才的威仪,此时的他不过是一个垂垂老矣渴盼亲人的父亲而已。
他虽然有四个儿子,但自从降了清,老大、老二与老三便一直在盛京里呆着,多尔衮不允许他们出城,其实就是人质。
而最小的祖泽清当时一直呆在山海关,锦州之战时并未带在身边。
后来听说由于外甥吴三桂的特殊关照,老四祖泽清只是被无限期关押而并未被处死,对于此祖大寿一直十分的愧疚。
自己的命是保下来了,可却让三个儿子关在盛京,一个儿子关在大明,虽非他之愿也是爱莫能助徒呼奈何,只能寄希望于赶紧立下大功,好把三个儿子保出来。
四年过去了,祖大寿以为祖泽清早死了,毕竟大明风云变幻,他那外甥也……
可如今祖泽清完好无损的站在他身前,怎能不让他大惊失色
“我的父亲早在四年前便战死在锦州了,还有,我不叫祖泽清,我叫祖仇清!”祖仇清不管老泪纵横的祖大寿,只是平淡的道。
四年的时间,足以磨去许多记忆,祖仇清以为自己会恨生父,可面对面前的老者,他竟又提不起那份恨。
“仇清……仇清……”祖大寿楠楠道,他知道这名字的含义,祖家有太多族人死于大清手中。
“你儿子如今已经是大明的子爵了!”刘鸿渐也是淡淡的道。
言下之意,你的新主子又给了你什么
祖大寿哪里有心思听刘鸿渐的讥讽,他在大清确实很不如意,但他保住了自己的家人,延续了祖家的血脉,忠孝不两全。
“我儿是大明的勋贵了,我儿出息了……”祖大寿起身想靠近看看祖仇清,祖仇清直接背过身躲开。
“祖大人,本官此番主要是想跟你聊聊,看你还有没有归附我大明的意愿……”该说的也都说了,该做的也都做了,刘鸿渐最终挑破这层纸。
&
第373章 去他娘的狗鞑子
“大人,咱的意大利炮都准备好了,还要继续干他们不”孔二愣子见刘鸿渐谈判完回来一脸的不开心,便觉心中一喜。
他最近越来越喜欢打炮了,谈判成功就意味者没炮打,没炮打怎么能行,岂不是浑身难受
“打你妹呀,就知道打炮,不怕肾虚”刘鸿渐没好气的嘟囔了一句,把孔二愣子搞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屁股。
不是他不想打,而是目前的炮弹、手榴弹储备根本不足以攻下这座城。
那点破甲弹装一装门面倒是还行,真露了馅岂不是让守城的鞑子笑掉大牙
根据锦衣卫探报,来自关内的补给应当是明日早晨抵达,共计四万枚手榴弹、四十万发各式子弹、两千余发炮弹,其中包括一百来枚破甲弹。
随行而来的还有加急打制出来的另外三门加农炮。
这两日明军四处突袭连破数城,也都累的不轻,眼见日头也差不多到了傍晚,倒不如好好休整一番,养精蓄锐坐等明日正式攻城。
刘鸿渐与崇祯说明了情况,崇祯也没有更好的建议,对于目前的战事,其实崇祯已经极为满意了。
毕竟明军与建虏交战数十年,他听到的消息都是这里战败那里失守,而如今才半月不到就已经收复宁远这等大城。
关键是明军基本没有什么伤亡,这就更让崇祯乐的合不拢嘴了。
作为因循守旧的典型代表,他完全无法理解精良火器对于战事的强大作用。
但是崇祯并不为此担忧,一切有面前的这小子在,这小子虽然嘴贫,但却从来没有让他失望。
这锦州,不过多等些时日罢了。
明军这边得了令,皆是支帐篷、生火搭灶一片祥和,而一两里外锦州城里却闹翻了天。
祖大寿去城外与明军会晤的事,根本没有瞒过城中的蒙古首领,这厮在祖大寿刚一回府,便带着几个亲卫自据守的北城下来。
按照这些头脑简单的盟古大汉的想法,战时与敌军见面,那肯定是没好事儿,再联想到祖大寿有投降的前科,蒙古首领就更坐不住了。
“祖大人,敢问你去城外与那伪明首领谈了些什么”这首领虽然只带了三五个亲卫,但面色却极为嚣张。
在大清国,身份地位最高的,自然是螨人,其次是盟古人,而汉族人只能排第三位,更别提祖大寿还是自贼营叛逃而来。
既然摄政王殿下私下让他监视这人,那么本就一身优越感的蒙古首领就更加觉得自己牛掰轰轰了。
“蒙多,你可知长幼尊卑论军职,我乃锦州总兵,论年纪,我能当你爷爷,你不去驻守北城,却跑到本将军这边,意欲何如”
对于这蒙古首领的挑衅,祖大寿只能暂且以官职来压制,大清不若大明,没有那么严格的军制,所以这小首领才敢以下犯上。
强者为尊,一直是草原民族的座右铭。
锦州城虽然有汉八旗一万六千余,但属于他的嫡系只有三千人不到,其余皆是自各地征召,还有一部分来自孔有德部、耿仲明旧部。
这些兵对于明廷来说都曾犯下过罪大恶极之事,外加上黄太鸡当年舍得给赏赐,他们反倒是大清的死忠。
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哼,什么长幼尊卑!你还跟老子扯你们汉人那一套
我看你根本就是难忘旧主,你出城肯定便是与伪明的狗皇帝商议,要献城投降吧”这叫蒙多的盟古将领手指都快戳到祖大寿的脸上。
“献你n,给老子滚!”一连串的遭遇让祖大寿心里憋屈的难受,先是城外受了那安国公的奚落,如今一个蒙古鞑子也敢如此冷嘲热讽。
哦不,这已经不是冷嘲热讽了,祖大寿也不是儒将,懒得搭理这厮,自顾自的进入府内大堂。
第374章 无眠之夜
丑时刚过,锦州城外的明军大营里,黑暗中聚集着无数人影。
虽已是夜半,天气却极为闷热,地处广阔的平原也没有一丝风。
“王元霸,入城后你带两千人直奔北城!
吴炳豪你去西城,陆海波南城,林河带三千火枪兵守住东大门,以防不测!
常钰、阔端、仇清带着千户所随我直奔城中军营,把akm百户也带上!
记住了,反抗者,格杀勿论!”刘鸿渐再三强调。
虽然祖大寿不会拿自己儿子性命开玩笑,但毕竟兵不厌诈,这么多士兵的性命不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
之所以让林河守住东大门留下退路,也是出于如此考虑。
为了以防不测,刘鸿渐甚至让每个士兵都带上了两枚手榴弹……
丑时三刻,约定时间到。
东城城头上一片漆黑,城上的士兵打着瞌睡,城外的人压制着沸腾的血液……
咯——微弱的声响自东门传来。
城门开了。
接着护城河上的吊索哗啦一声放下。
“记住了,有任何危及自己性命的,全数斩杀!”刘鸿渐对身后的七八个将领再次嘱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