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王总兵,刚才哨骑来报,陛下再有半个时辰便要到咱营地了,是不是应该通知督师大人接驾”陆海波走到王元霸跟儿前,行了个礼道。

    “嗯,你说的有理,那么本官现在命你去喊大人起床。”王元霸手里端着一碗昨夜剩下的羊肉,边咀嚼边白了一眼陆海波。

    “哪儿能啊王哥,咱军职低微,这喊大人起床的事肯定得您来不是”陆海波倒是心里通透,军中参将衔以上的将军,哪个没挨过刘鸿渐的训

    除非是有天大的紧急之事,刘鸿渐才能忍住汹涌澎湃的起床气,否则不论是总兵还是参将,只能得到一个字回复。

    滚,别烦本官!

    可陛下驾到,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事呀!

    天大地大陛下最大,但不止是陆海波、还是王元霸都犯了愁,陛下前来对于督师大人来说是天大的事吗

    也许吧!

    “末将王元霸叩见陛下!”

    “末将陆海波、吴炳豪叩见陛下!”

    “末将常钰……”

    “好了好了,诸位爱卿平身,刘爱卿呢”崇祯满面含笑,微微抬手示意跪了一地的明军将领起身。

    对于刘鸿渐没有前来接驾,崇祯并未有任何的不愉。

    果然,在陛下心里位子不一样呀,王元霸与陆海波对视一眼。

    虽然挨了一顿大骂,但二人几乎可以明了,如果不去挨这顿臭骂,估计待会儿等他们的就是督师大人的板子了。

    “哎呀,皇上来了,臣……”刘鸿渐一阵张罗刚刚穿戴好了衣甲,听到外面山呼万岁,赶忙掀开了蒙古包的帘子假装迎接

    “爱卿免礼,呵呵,朕放心不下这边,过来看看。”崇祯摆摆手示意明军将领们各司其职,自己则与刘鸿渐进了蒙古包。

    “皇上,海州那边如何了,那鞑子兵还是龟缩着不敢与咱决战吗”刘鸿渐命令牛大棒槌去传膳,自己则坐在崇祯的下首问道。

    “海州那边一切安宁,周边牧场的百姓听闻大明光复,多有逃离原住地前去海州归顺的,至于那建虏,当真是如爱卿所言,已久据守在那辽阳城。”

    崇祯还是第一次进这蒙古包,新奇的四处看看。

    现在他也终于明白一些刘鸿渐的深意,身为皇帝若连治下百姓的生活都搞不明白,何谈治国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我欺。

    说话间,牛大棒槌领了一排兵士入了蒙古包,一壶新鲜的马奶,一盘手撕羊肉,外加一大盘子酱牛肉,和两份清炒的草原上遍地都是的野菜。

    “哈哈哈,建虏不过跳梁小丑矣,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有的诡计皆是虚妄。

    皇上且看,不久之后臣定当率咱大明铁卫,把那鞑子赶到西伯利亚,让他们与爱斯基摩人为伍!”刘鸿渐给崇祯倒上一杯还冒着热气的马奶道。

    “西伯利亚……爱斯基摩人……那是什么地方”崇祯虽然对大明的周边国家有个大致的了解,但还从未听说过。

    “嗯……就是北极啦,哦北极就是咱这地球最北的地方,不对,不能这么说,其实……就是……就是这片草原往北再往北,再再往北一直走到头儿。

    那边可冷了,入厕必须带棍子,比关外的冬天要冷数倍




第398章 膨胀了,膨胀了
    崇祯觉得战后有必要让刘鸿渐去与太子一起多读读诗书。

    识时务者为俊杰,不是识食物者为俊杰,什么叫读万卷书,不如吃百家饭

    还有,什么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猪猪肉肉这都哪里学来的

    如果崇祯知道是哪个夫子把他的爱将教坏,定然是要把这人发配到岭南障地永世不得科举。

    虽然这爱将能打仗,会给他挣银子,但没有文化自然是不行的。

    也许,应该传召太医院的人,看看自己的这位爱将是不是有脑疾。

    他以后还指望这年轻的爱将帮帮朱慈烺,想到此崇祯又开始伤脑筋。

    “爱卿打算何时攻打建虏的城池”崇祯夹了一块卤牛肉,感觉味道还不赖。

    虽然没有大饼有些遗憾,但这牛肉似乎并未放许多盐巴,正好可以直接吃。

    “皇上急什么,这草原打下来也是咱大明的疆土,那建虏也跑不了。”刘鸿渐不以为然。

    建虏若真是跑了倒是省事了,不论是辽阳还是盛京,那城墙的厚度几乎与南京城无异。

    真要指望那十五门加农炮去轰,估计炮管轰废了也无济于事。

    “这盟古部落,朕以为,除却他们的战马之外,对大明无甚用处。

    当务之急还是应该以建虏为要,那里有朕的百姓,他们已经被建虏奴役几十年……唉!”崇祯似乎想起往事,不由得叹了口气。

    多的话崇祯没说,盟古草原上的鞑子与大明分分合合得有数百年了。

    成祖雄才大略,五次攻伐都未曾征服盟古,后来数十年虽然也有过胜负,但皆是不能彻底解决北患。

    外加上经过历代文臣考察,这盟古草原除了放牧,并不能产粮食。

    即便种下粮食,往往也只能产一两季,不但产量不行,时间长了这土壤就会变成沙子,连草都不能好生存活。

    草原在崇祯印象里形同鸡肋,若不是还能给大明提供些良马,真是鸡屁股都不如,还要搭上不少官员去治理。

    大明地大物博,倒不如直接去与那盟古人换来得轻巧。

    “皇上此言差矣!臣请问皇上,这牛羊肉好吃不马奶好喝不”刘鸿渐觉得崇祯对草原有极其大的偏见。

    这偏见不止集于饮食,甚至集于思想。

    “牛肉厚实香纯,羊肉味道重但太医说可驱寒,马奶味道也不错,不过爱卿问这个何意”崇祯疑惑道。

    大明百姓甚至官员都是不能吃牛肉的,但皇家却不在此列,饶是如此,崇祯吃牛肉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那臣问皇上,论单兵能力,大明士兵与鞑子兵孰强孰弱”刘鸿渐并未直接回答崇祯的疑惑,而是继续问道。

    “虽然大明如今有火器,但如果只是战刀对砍,朕以为,大明士兵仍是不如鞑子。”这个是必须要承认的,多年来的战绩在那儿搁着呢。

    “那皇上可知,鞑子与咱大明士兵都是人,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何以咱明军士兵杀不过鞑子”刘鸿渐咄咄逼人。

    崇祯皱了皱眉眉头,他哪里知道,他如果知道,怎么会败的那么惨

    “吃的东西不一样呀皇上!”见崇祯郁闷的不语,刘鸿渐也知道自己装的比让大叔不爽了,赶紧点破谜题。

    “盟古人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吃食皆是放牧的牛羊,女真人是渔猎民族,白山黑水之间皆是虎、豹、狼、鱼。

    但不论是盟古人还是女真人,他们都极少吃面食,一日三餐基本全是肉。

    肉是好东西呀,富含各种优质的动物蛋白,以及身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哦,这么说吧皇上,同样重量的面食和肉食,一块肉能顶五碗米饭!”

    职业病、职业病,身为医学专业,一时顺口竟然把氨基酸都扯了出来,刘鸿渐见崇祯眉头愈发紧皱,赶紧打住。

    只吃野菜的人会面黄肌瘦,只吃面食的人同样不能完全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特别是战场厮杀的士兵们,肉食可以最快的补充能量,增进肌肉生长。

    盟古人打仗基本是没有辎重营的,因为他们出征的全部家当基本就是两匹马,一匹驼人,一匹等着驼人。

    两匹马轮换,一日可



第399章 你忘了凤阳之耻吗
    “就依爱卿之言吧,只要能让大明边镇百姓少受些战乱,何尝不可一试。”崇祯见刘鸿渐越说越起劲,神采飞扬的都要上天,也不忍去泼冷水。

    刘鸿渐说的这些个策略,朝廷里的那些文官又何曾没有提过,甚至比刘鸿渐说的还详细一百倍。

    可结果呢,还不是那个鸟样

    说是教化、教化,管家是看鞑子想不想学,鞑子向来不尊重大明的礼仪,这又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了。

    难不成把刀子架在鞑子脖子上,让他们来学我大明的之乎者也

    嗯好像真的可以呀!

    崇祯眉毛一挑,觉得自己这爱卿虽然说话不着道,甚至满嘴跑马车。

    但不得不说,很多事情还真的向刘鸿渐所说的那样去发展,甚至大部分都成了。

    从最初的刺杀李自成,到皇城鸿门宴,从遂发枪问世,到手榴弹逞威无不如此。

    “那臣启请大明新设盟古省,以宣大明之威,布天子之福于盟古人!”虽然知道崇祯大叔不甚相信自己所描述的蓝图。

    但不要紧,只要他肯点头就行了。

    先前的那么多事,崇祯大叔哪个不是将信将疑

    “依你,但大明的重心还应当是建虏为好!”崇祯加了一句。

    盟古人跟大明闹腾了一两百年了,也不差这会儿,毕竟听说他们非常喜欢窝里斗。

    反观这建虏,虽然人数不多,却极为凶残和善战。

    本来黄太鸡死了,豪格、多尔衮、代善等争夺汗位,朝臣包括崇祯都以为建虏要内斗个头破血流,大明也可以有喘息之机。

    但三方不仅没开打,反而把位子都让了出来,兢兢业业的攻掠大明起来。

    他们还特别会搞外交,用自己的女儿笼络诸多盟古鞑子,外加上一大票叛逃过去的汉臣的辅佐,实在是大明的大患啊!

    “抱歉,皇上,臣刚才说错话了。”刘鸿渐突然一脸的内疚。

    “啊爱卿何错之有”崇祯疑惑。

    “臣刚才少说了个省,皇上应该准备新设两个省!一个为盟古省,一个为东北省!”对于自己的失误,刘鸿渐深感内疚。

    崇祯:……

    “一切还未可知,佑明不得乱语啊!”崇祯见刘鸿渐哪里有半分愧疚模样,分明是一脸臭屁,不由斥责道。

    骄兵必败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还有,昨晚锦衣卫自盖州传来消息,东江镇总兵冯敦厚自皮岛攻伐建虏镇江堡后屠城,向南突袭至凤凰城,又屠城!

    最为朕所不安的是,这冯敦厚竟然裹挟百姓参与攻城,大明三百年未尝有之,此是败坏我大明名声,朕欲下旨斥责。”

    崇祯昨晚为此大动肝火,足足喝了三碗汤药才压住了汹涌配牌的咳意。

    杀俘、屠城、裹挟民众、让百姓参与屠城……

    他现在给刘鸿渐说这些,不外乎这冯敦厚是刘鸿渐一手提拔,想着让刘鸿渐规制规制,不然大明三百年的名声便要臭掉了。

    “唉,臣也很后悔。”刘鸿渐少见的叹了口气。

    “佑明也觉得冯敦厚此举太过凶残吗”崇祯本来想直接撤掉冯敦厚的总兵之职,但他不懂兵。

    如果刘鸿渐也认为此举有伤天和与朝廷名声,那么他便决定把此人调内地。

    “皇上误会臣了,臣是后悔啊,臣应该多给冯总兵留下些火枪,还有咱这手榴弹,如果有这些东西,想来冯总兵会更加的势如破竹吧!

    真是难为了冯总兵呀!”刘鸿渐又是摇头又是叹气。

    “佑明!咱们大明是有礼法的国家,怎能助长此等风气!”崇祯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见刘鸿渐痛心疾首,他本来以为刘鸿渐至少应该写封信警告一下,结果呢

    刘鸿渐不仅不觉得过分,还觉得冯敦厚



第400章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启禀陛下,黄得功请见!”帐内二人正谈着,一个侍卫前来禀报。

    “宣!”崇祯轻声道。

    片刻后,黄得功一身甲胄进来行礼。

    “老黄,好久不见,来来来,尝尝这草原的土特产!”刘鸿渐赶紧招呼黄得功。

    崇祯还未说话,黄得功不敢妄动,见崇祯点了头,黄得功方敢在刘鸿渐的下手找了个墩子坐下。

    “启禀陛下,臣有谏言。”黄得功对面前的肉食视而不见,他眉头微皱似有心事。

    “哦黄爱卿请讲。”经过这么长时间,崇祯对黄得功的看法也有所改观。

    虽然黄得功不怎么会说好听话,但不论是行军打仗,还是边镇布防,都要比面前自己这个不靠谱的臣子稳重的多。

    “陛下,大明的补给线拉的太长了,臣恐遭建虏和盟古部落的觊觎,贻误陛下的大事。”黄得功自知陛下和督师大人一门心思征伐建虏,但一口吃不成胖子。

    从山海关到宁远再到锦州,从广宁到到海州,再到目前的科尔沁,足足有一千余里。

    如此长的补给线,万一哪一处出了问题,都有可能断了明军七万大军的粮草。

    没有充足的弹药补给,对明军来说将是晴天霹雳,粮草断则军心乱。

    虽然这时候说这话有点泼冷水的嫌疑,但该说的还得说。

    不敢说真话的将领不是个称职的将领,不敢言的黄得功也不是他黄得功了。

    为了驻防新收复的城池,从山海关、宣府、大同、蓟州等镇,黄得功几乎已经将新练成的十万新兵全数拉了过来。

    饶是如此,整个防线依旧有多处薄弱。

    察哈尔部招揽土默特部、喀喇沁部,三军合一正在大明的边镇之外四处出击。

    虽然察哈尔部与大明有盟约,但盟约这东西又值几个钱
1...118119120121122...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