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便是孔圣人也断然不会如此武断的给别人下定义、立标签。

    高杰是高杰,郑森是郑森,两者没有任何的交集,又有何可比性

    程大人,恕本王直言,立标签、地域黑是最无脑的无知行为,傲慢与偏见并没有写在圣贤书里,但却被你表现的淋漓尽致。”说完刘鸿渐停顿了一下,见程志脸色憋得通红马上又继续说道。

    “郑家如今的掌舵人郑森师承钱谦益,乃是钱大人的得意门生,钱大人忠君爱国诸位想必都知道。

    本王在南京时见过郑森,并且与之攀谈良久,此人见识独到,与其父郑芝龙不可同日而语。

    苏禄一役,郑芝龙等一应郑家老将死伤殆尽,郑家与弗朗机国、荷兰国有不共戴天之仇,此是其一。

    郑森素有报国之志而不得其父准允,如今其父战死,郑森再无桎梏,郑家人山穷水尽之际宁死不肯投降,臣相信郑森的为人。

    是以臣断言,郑森满腔的报国之志并非虚言,其人可用,可大用”

    说道后来,刘鸿渐已经不看程志的脸色,而是转而拱手面向朱慈,他这是在给小朱发信号。

    钱谦益虽然落得个水太凉的臭名,但那是在京城城破之后、建奴打到南京之时。

    如今因为刘鸿渐的从天而降,历史的车轮早已跑偏,钱谦益根本没有机会去试水凉不凉。

    钱谦益身为东林大佬虽然被排挤在南京,但作为当年入阁的热门人选,名声着实不赖,刘鸿渐这也算是废物利用,假借水太凉的名头,暗中给小老弟郑森脸上贴金。

    “王爷所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话不假,但下官何以相信王爷所说的都是真话呢

    郑家既然归附朝廷,何以不见任何一个郑家人入朝效忠”程志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依不饶道。

    “启禀陛下,郑森以及郑家主要将领早已等候在午门外”刘鸿渐瞥了一眼程志道。

    “哦快宣他们进殿”

    ps感谢书友engsk、醉里挑灯看斧、到此游戏打赏的100两。




第753章 朕信刘卿
    皇城,午门外。ranen`

    郑森从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进入皇极殿,还是以郑家家主的身份。

    但毕竟出生于大富之家,在南京城学习的那段时间,见多了官家人,也倒是不露怯。

    “你们几个勿需紧张,待会儿入了殿内无需多言,一切听从我大兄吩咐便可。”见刘国轩、陈近南几人拳头紧握,郑森微笑着道。

    其实这话倒是有几分是说给他五叔郑芝豹听的,郑芝豹目不识丁是个粗人,但毕竟是自家长辈他也不好说什么。

    反而是郑鸿奎背着手望着午门下的门洞发呆,他前半生考了数次武进士而不第,如今却要以废黜武举人的身份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极殿,心中多少有些恍惚。

    “家主,陛下年岁不及弱冠又深知郑家之害,他能容得下我等吗”冯锡范心里没底,小声对郑森说到。

    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容不容得下也由不得他们了,这里是大明皇城,四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大明侍卫。

    自从进了北京城,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不要小觑了陛下的胸怀,来人了。”郑森眼见午门内过来一位公公,自然知道是时候了。

    “谁是郑森”小太监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公公,我就是。”郑森赶忙拱手道。

    “皇爷召见,虽随咱家入殿吧”

    “是,公公辛苦。”

    大兄,此番是福是祸,全看你了,郑森心中叹了口气,随即示意身后的属下跟上。

    “陛下,为首的那位,便是郑芝龙之子郑森了”刘鸿渐距离朱慈最近,见郑森一行人到了门口,指着郑森道。

    朱慈见郑森也是个顶年轻的人,心中便已有了好感,微微的点了点头。

    毕竟朝中除了他与刘鸿渐,全是一群老儒,每日里死气沉沉的一点活力都没有。

    待郑森走近来,又见其气宇轩昂、正气浩然,随即心中便有了定意。

    “万死之人郑森叩见陛下”郑森走到殿前,撩起长袍跪在了朱慈御座之下,其后一众郑家将领也相继跪倒。

    “平身吧”朱慈右手虚抬道。

    台下的张天禄见到朱慈如此脸色,便知道朱慈是动了要用郑家的心思,摇了摇头沉默不语。

    “谢陛下”郑森又拜了一拜,方才起身来。

    “你父郑芝龙不听朝廷调派,终至郑家大祸,你能迷途知返,朕心甚慰。”朱慈从龙椅上站起身,走到龙椅前的御阶上轻声道。

    “回陛下,亡父在临终时曾有言,悔不当初,事情已然如此,森亦无法改变,如今森只想为朝廷效力,救赎亡父的罪过。”郑森拱手沉声道。

    “你父的事,朕听刘卿说了,郑家再不是,毕竟为我大明镇守过海防,东宁海战你父誓死不降,没有落了我汉家名声,霍洛岛一役亦是如此。

    朕意,恢复你父郑芝龙的爵位,南安伯便由你承袭吧。”朱慈微微叹了口气道。

    如此信号,几乎等于是朱慈接受了郑家的投诚,这让殿内的冯锡范、陈近南等人皆是松了一口气。

    “郑森谢陛下隆恩”郑森闻言当即跪倒,他没有想到朱慈如此和善。

    “亡父不国在先,陛下胸襟宽广以德报怨,森羞愧难当,愿献出全部家财,为陛下效力”郑森不知是早有想法、还是临时起意,拱手接着道。

    “郑家罪人郑鸿奎也愿捐出家财,为陛下效力”见侄子如此,觉悟本来就不低的郑鸿奎上前一步跪在了郑森的身边。

    “俺郑芝豹也捐,为陛下死战”郑芝豹挠了挠头,似乎有些心疼。

    毕竟他们的财富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海上拼死拼活抢来的,如今要捐出去实在是需要魄力。

    当年郑芝龙不就是不舍得那笔财富才远走苏禄的,但关键时刻也容不得郑芝豹掉链子,来到京城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朝臣相信郑家的诚意,然后活着走出去。

    陈近南等几人没什么家财,但见家主等几位长辈都跪下,随即也跟着跪了下来。

    “朕欲封你为台湾总督,奉朕之命组建大明南洋水师,你意下如何”朱慈轻描淡写的道。

    “启禀陛下,森才疏学浅担不得如此大任,还望陛下收回成命,森愿为军中一卒,为陛下战死而无憾矣。”郑森自然不肯受,谦逊的道。

    “哈哈哈,倘若真让你去军中当一个小卒,恐怕某人会当场发飙呢”朱慈闻言大笑着看了一眼刘鸿渐。

    “陛下三思啊郑家”见朱慈果然要提拔郑家人,张天禄躬身劝谏道。

    “难道郑家的家财还堵不住张爱卿你的嘴吗郑森,告诉张爱卿,你所捐献的家财有多少”朱慈瞥了一眼张天禄,对郑森道。

    “郑家遭此大难,半数战船倾颓,家资也蒙受损失,共可捐献白银两千四百万两以报皇恩。”郑森估摸了一下平淡的道。

    听闻郑森之言,半数朝臣皆倒吸一口凉气。

    当朝安国郡王抄家抄了好几年,怕是最富的那几位加一起,也不过是这个数字了吧。

    郑森倒是没有说假话,郑家在郑芝龙远走南洋时确实很有钱,多到他根本不知道家里有多少钱。

    但南下苏禄时本就仓促,大明内地的产业根本来不及变卖,再加上到了苏禄大肆的扩张、与欧罗巴人的战争,极大的消耗了郑家的财力。

    “好了朕意已决,诸位爱卿莫要多言,张爱卿也退下吧。”朱慈落下脸道。

    郑家的这一大笔银子着实能缓解户部的压力,也堵住了不少人的嘴。

    张天禄自知事情已不可挽回,悻悻的退了下去。

    郑森报上来的数字也让朱慈眼前一亮,以前经常听刘鸿渐说郑家有钱,没想到竟然这么有钱,他也算是赔付面前这郑森的魄力。

    “陛下,森年纪尚轻”郑森不知道朱慈到底是真心还是试探,依旧想婉拒。

    “朕登上这大位时,也不过十七岁,你看大明现在不是好好的吗”朱慈摊开双手笑道。

    郑森闻言不作声,依旧跪在大殿内。

    “说实话,朕并不十分确信你郑家是否真心归附我大明,不过不要紧,朕信刘卿。”说完,朱慈看了一眼刘鸿渐,发现他也在对着自己微笑点头,心中不觉自得起来。

    “好了,莫要在推辞,朕可不喜欢婆婆妈妈的提督。”朱慈绷起了脸对郑森道。

    “臣郑森领旨谢恩”

    郑森扭头也扭头看了一眼刘鸿渐,见他冲自己微微点头,方敢拱手领命。

    “你若是真心归附我大明,就让朕看到你的表现。

    就这样吧,退朝”

    朱慈说完便转身打算打道回宫,最近操劳过甚,腰部总觉酸软无力,他又想起了刘鸿渐送他的神酒。

    “哦,刘卿随朕入乾清宫议事”走了两步,朱慈似乎想起了什么,回头对刘鸿渐道。



第766章 大明的条件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想依靠大明的力量来办事。

    如果是他自己,或许会帮一把这令人唏嘘的印第安人,但是,战争是要死人的,朝廷是要供给巨量的军费的,所以战争的出发点必须要考虑国家利益。

    古语有言,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并非是政治家太冷血,成熟的政治家首先就要要克服的就是怜悯,大爱的上限也只能针对本国。

    说白了,大明帮你出头,大明能得到什么

    “大明王爷,印加人愿意向大明称臣纳贡”阿拉贡仿佛已经想好了似的,只略微停顿了一下便道。

    “呵呵,你认为仅此一条就能说服陛下吗”刘鸿渐嘴角微扬平静的道。

    或许阿拉贡已经打听出了大明官员的脾性,这一条对于朝廷和皇帝来说或许有不一些吸引力,毕竟老朱和小朱都想重现万国来朝的盛况。

    但是,称臣纳贡有个蛋用于国于民无利,就是听着好听,面子问题。

    “印加国边境有一座金矿和两座银矿,若事成,皆归大明采掘”阿拉贡似乎早已知道仅凭第一条很难说服人,在刘鸿渐质疑后,马上又开出了新的条件。

    “可如今这三座矿山都在弗朗机人手里吧,本王可不喜欢空头支票。”刘鸿渐面无表情的道。

    他并非讨厌空头支票本身,而是喜欢给别人开空头支票。

    “这”阿拉贡沉默了。

    阿拉贡是明白人,他心里清楚他所承诺的事如今都是子虚乌有,可是,他又能如何呢

    确切的说,他的部落如今一无所有,他又能拿的出什么呢

    “要不这样吧,本王说几条,倘若你能答应,本王倒是可以尝试去向陛下建言。”刘鸿渐看出了阿拉贡的为难主动道。

    墨利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大明早晚要去插上一脚,虽说现在还腾不出手来,但提前布局还是必须的。

    既然有印加国的后裔在,那么等时机成熟入主墨利加就成了名正言顺的事情。

    “王爷请讲,阿拉贡莫敢不从”阿拉贡一扫脸上的颓丧欣喜的道。

    “第一,除了你刚才所说赠予的那三座矿山外,大明还要有其他矿山的优先承包权,当然,大明是讲究礼仪的国家,我们会付承包费用。”刘鸿渐沉吟了片刻道。

    “这没有问题,我的族人会同意,还有其他吗”阿拉贡还以为刘鸿渐会狮子大开口,没想到对方竟然是打的其他矿山的主意。

    事实上印加人的军队在弗朗机人入侵时连金属武器都很少,相比于大刀长矛,他们更喜欢弓箭,带有植物毒液的箭羽,就地取材根本用不到金属。

    “当然”刘鸿渐想都没想的道。

    想让大明的士兵去承担战争的风险,这点利益怎么能够。

    “第二,印加疆域内的橡胶树及其制品只能卖给大明,并且大明拥有议价权。”

    独揽橡胶生意有巨大的利润,最挣钱者莫过于垄断。

    刘鸿渐无法做到如欧罗巴人一样明抢,而且这也不符合汉人的传统,资本积累的方式并不只有杀戮一途,他坚信如此。

    他并不打算靠压迫和杀戮来榨取利益,老话说的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华夏民族千年来的友善名声不能断送在大明和他的一念之间。

    或许这很妇人之仁,但谁让他是掌权者,这世界、这规则就得由他来定。

    “我想,这并无不妥之处。”阿拉贡想了一下答应了。

    橡胶树在墨利加不过是普通的植物,所产之物于他们族人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当然,以他们的科技水平,根本不理解这其中的门道。

    “第三,凡大明商队到墨利加贸易,免征进出口税。”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刘鸿渐慎之又慎,说完还看了一眼阿拉贡的脸色,担心这厮会不同意。

    商税乃是一国税收之根本,也是商人贸易成本中很高的一笔支出,若是免税,大明可就赚大发了,因为这是单方面的,这笔费用最终会回流到大明户部。

    只是刘鸿渐的担心是多余的,阿拉贡接下来的话直接让刘鸿渐一脸黑线。

    “请问王爷,什么是关税”阿拉贡表情十分认真。

    他们回归部落制已经一百年,即便是印加帝国最强盛的时候,收税也只是按人头来算,更有甚者按部落实力来核算。

    刘鸿渐不得不向阿拉贡解释关税的含义,阿拉贡听后却并未当回事,直接一口就答应了。

    “还有其他吗”阿拉贡十分平静的问道。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复国,能赶走惨无人道的侵略者,他们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大明的条件并不苛刻,事实上阿拉贡觉得大明的条件都很温和。
1...239240241242243...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