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爹!你回来了!”刘鸿渐还没答话,老大傲天已经带着两个妹妹跑了过来。
此时的刘傲天还不知道自己已经从郡王世子变成了亲王世子,他也不在乎,他只知道一年没有见自己的父亲了,有点想念。
“哎!我儿在家乖不乖,有没有惹你娘生气?”刘鸿渐一把将傲天抱了起来举高高。
“没有,我可乖了。”傲天兴奋的嚷嚷道。
“哪有?哥哥撒谎,哥哥昨日还掏鸟窝来着!”凌雨抓着刘鸿渐的衣角打起了小报告。
“小雨,哥哥平日里最疼你,为何打哥哥的小报告?”傲天被说中了软肋,质问的语气也有点心虚。
“掏鸟窝太危险了,小雨怕你摔着,痛!”小雨弱弱的道。
“讨鸟窝可以,但是摔断了胳膊腿儿可不许喊疼!”刘鸿渐将儿子放到地上,又将两个小棉袄抱在了怀里道。
“儿知道,儿绝对不喊疼,否则傲天就是小狗!”哪儿知道刘傲天不仅不怕,还发起了誓,一旁看着的孙秀秀三女都被这儿子给逗乐了。
也就是刘鸿渐这种别具一格的父亲,但凡是其他人家的家长,哪里会去支持才五岁大的孩子去爬树?
“秀秀,私塾的事儿落实的如何了?”刘鸿渐边逗弄着女儿小巧的鼻子边道。
“夫君,早就收拾好了,只是你一直出征未归,教谕先生也没有定下,也就一直没有开课。”孙秀秀解释道。
“哦,这几日为夫就去落实下,傲天,倘若以后大皇子他们也跟你们兄妹一同上课,知道该怎么做吧?”刘鸿渐又问向刘傲天道。
“知道,大皇子是君,儿子是臣,儿给他磕头。”刘傲天似懂非懂的道。
……
第895章 区划(第十四更)
“磕你大爷的头!我儿除了父母和皇帝之外不用给任何人磕头!给皇帝磕了头,还不能忘记要压岁钱,明白不?”刘鸿渐没好气的在儿子额头来了个爆栗道。
“哦,那爷爷呢?”刘傲天捂着被打痛的额头小声嘀咕道。
“哈哈哈哈!”孙秀秀和坤兴忍着没有笑,杨雪却是没忍住。
童言无忌,刘鸿渐也被自己儿子搞得没脾气。
“爷爷自然也得磕,总之,以后若是大皇子他们真的与你们兄妹三个一起上课,你身为哥哥要保护好小雪和小雨。
如果大皇子他们敢欺负她们俩,知道该怎么做吧?”刘鸿渐认真的教育起儿子来。
“揍他吗?”傲天似乎灵魂开了窍。
“对,狠狠的揍他,看他们还敢不敢欺负你妹妹。”刘鸿渐觉得孺子可教,乐呵呵的笑了。
“可是我听二娘说,皇帝陛下有好多皇子,儿要是打不过他们怎么办?”傲天十分认真的道。
“那也要保护好你的两个妹妹,谁叫你是哥哥,哥哥天生就要保护妹妹,知道不?
再说了,你个小笨蛋,到时候你老牛叔家的娃也会跟你一起上课,为父都跟你老牛叔说好了,你老牛叔的儿子会帮你。”刘鸿渐琢磨了一下道。
“夫君!哪有这么教孩子的?”孙秀秀嗔怪道。
“嘿嘿,为夫就是这么教育儿子,教那小子老跟我显摆儿子多。”刘鸿渐嘿嘿一笑道。
千军万马间浑然不变色的大明兵马大元帅、当朝秦王,在自家院子里也会幼稚的像个孩子,这话说出去有谁信?
接下里几日刘鸿渐一直在家中休息,刚刚远征回来,他早已跟朱慈烺打好了招呼要好好休息一段时日,让朱慈烺没事别来打搅他。
本以为就此能好好安生几天在家陪老婆孩子,可谁知刚过了两日,宫里的小黄门就来寻他,说是宫里有要事需要他一起去商议。
刘鸿渐心中骂着羊驼,但仍旧放心不下的带着亲卫骑马赶往宫中。
还以为乾清宫依旧会向往常一向,他一进去里头就争辩的不可开交,毕竟但凡是需要他来解决的都是比较棘手或者发生分歧的事情。
可今日刘鸿渐到得乾清宫却发现里头出奇的安静,一问才得知包括朱慈烺和内阁阁老在内,都在专门等他来主持罗刹国疆域的区域划分以及治理问题。
TMD,这破事儿到头来还是回到了他这儿,刘鸿渐心里一阵不爽的坐在了一把椅子上。
“王爷,请看地图,罗刹国的疆域实在是太大了,下官与诸位同僚也没商议出个结果来,就想听听您的意见。”李邦华指着桌子上的世界地图道。
这地图还是根据刘鸿渐所提供的塑料劣质地球仪绘制成功的,虽然后世的地图与现在的实际疆域有出入,但好在地形的位置足够准确,倒是问题也不大。
“大又如何又没几个人居住,叫我看,不若就将罗刹国分成三个省吧,至于名字嘛,西边叫西罗,中间叫中罗,东边叫东罗,简单易懂,省事儿!”刘鸿渐大言不惭的道。
“可是那么大的疆域就分三个省有点那个……那个”东阁大学士张天禄了道。
“什么这个那个的,疆域再大也没人住,分那么多省干嘛,好多派些官员增加国库的负担吗?”刘鸿渐不屑的道。
他一向看这张天禄不太顺眼。
“三个行省足矣,待以后想法子移民过去,人多了再重新划分不就成了?”见朱慈烺也眉头微皱,刘鸿渐解释道。
刘鸿渐一路上其实考虑过这个问题,罗刹国也就西部毗邻欧罗巴的波兰等国,那里需要驻兵防守,而中部以南大部为盟古,少部分中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大明鲜少与之有联系,但也没发生过战事。
中部以北就更没有必要驻防了,最北边就是北极,以目前舰船的构造和承受能力,压根就没人能远渡重洋派兵从北极打大明本土。
至于移民,这是个老大难,草原地带还好说,盟古族人相对来说不存在故土难离的问题。
他们本就是四处放牧,盟古包安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难的是汉人问题,毕竟罗刹国原有疆土内还是有不少产量区的,刘鸿渐又不建议使用强硬的暴力手段去移民。
毕竟他夺来这么大的疆土是为了给百姓谋福利的,而不是给百姓带来苦痛的。
简而言之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首先免除三省内除却商税外的全部税赋,商税也可减半。
甚至于还给补贴,这样自然有在关内混得不好的百姓自动的往外头迁移,而一旦商路也贯通了就好多了。
三省内有大部的针叶林,可出产大量的木材和野生动物皮草,也可以派遣工匠们去探矿,刘鸿渐心里清楚后世罗刹国的各类资源还是很丰富的。
探明了矿藏,工部和户部联合起来开矿,只要敢发薪俸,自然也会有民壮和匠人去做工。
总之罗刹不是贫瘠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好大明迟早会受益,而城市也迟早会出现。
刘鸿渐几乎如一个万事通般,将阁臣以及朱慈烺百思不得姐的问题娓娓道来,让得众人眉头微皱细细想来却又确实如此。
除却罗刹三省外,原来察哈尔汗国的属地也并入大明,刘鸿渐建议也独设了一个外蒙行省,而先前的蒙古行省则改为内蒙行省。
区划和移民计划敲定了大致的思路后,刘鸿渐借机又开了各地总督述职的事情。
朱慈烺的原本意见是各地总督继续原职任用,但内阁以为这样不妥,时间久了各地总督积威良久容易发生问题。内阁建议将总督调离原来防区与其他防区互换。
而刘鸿渐认为朝鲜、盟古、东北已经没有必要设总督,此言一出令在座的阁老们都颇为惊讶。
尤其是东阁大学士张天禄,他本来还以为刘鸿渐会赞成皇上的意见,毕竟那样对他来说才最为有益,很显然,几个阁臣把刘鸿渐想得太自私了。
而如果刘鸿渐知道他们的想法,肯定会说一句:
‘哼,这便是以小人之心夺君子之腹吧’!
第896章 安排(第十五更)
起初设立总督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应对新纳入版图的地域时常遭遇的反叛。
军政财三位一体之下,驻军将领不仅可以快速出击击溃叛军、保护百姓的财产,还可不受制于其他官员独立行动。
这样的方式最明显的优点就是效率高,缺点也同样明显,时间久了容易使官员拥兵自重,且积喂过甚令将士和当地百姓只知总督,不知朝廷。
而总督限任三年也正是为了应对这一弊端,在刘鸿渐看来三年时间足可以让新纳入版图的疆土太平下来。
如果不能做到,那只能证明这个总督不合格,那么也需要撤换下来让有才能的人去干。
比较幸运的是,凡是刘鸿渐推荐的总督诸如东北总督冯敦厚、内蒙总督巴巴喇、朝鲜总督曲建宏、北海总督王元霸干的都挺不错。
各地一片承平,鲜有叛乱发生,而且这些大老粗们每年居然还都能上缴不少税收给国库,这也是三年以来朝廷的键盘侠没有对各地总督下手的原因。
但设置总督毕竟不是常态,既然三省的百姓已经逐渐安稳太平,那么军、政、财三位一体的模式就得打破,否则早晚会出事。
刘鸿渐建议是撤销三省的总督编制,原东北行省总督冯敦厚与原朝鲜行省总督曲建宏对调,冯敦厚赴朝鲜行省任总兵,曲建宏赴东北任总兵。
并且总兵不再管理辖区的政务和财务,而是交由朝廷指派的布政使司官员去干,但布政使司无权干涉总兵军务,且需负责当地总兵的军饷和粮草。
在此之外将多余的财政盈余上缴国库,并接收督察院以及东厂的监督。
而原盟古行省总督巴巴喇则调往外盟任总兵,又撤销原九边之宣府镇总兵一职,远宣府镇总兵魏鹏鸿赶赴内蒙行省任总兵。
新设西罗行省总督,总督为原盟古行省副将苏克图。
撤销九边之一的固原镇总兵,原固原镇总兵刘文携三万边军向西北迁至西罗行省,受西罗行省总督苏克图节制。
撤销原九边之一太原镇总兵,远太原镇总兵向雄携所部三万边军向西北赶赴中罗行省任总兵,并受西罗总督节制。
东罗行省由于四处皆无敌人且荒无人烟,暂不设总督。
大明将内蒙以及外蒙、罗刹纳入版图后,大明的北方不再有任何敌人,是以原来被朝廷倚为防线的九边地位逐年下降。
九边到如今已经只余大同、宁夏、甘肃三镇。
于此同时军械所必须继续扩充,以尽快为大明各地边军的武器装备更新换代。
刘鸿渐甚至给军械下了死命令,督促军械所务必在两年之内完成全军的火器大换装。
即火枪兵全部换成栓动步枪,火炮营全部换成最先进的榴弹炮和迫击炮,骑兵在现有战刀、手榴弹的配置基础上,必须每个骑手配备一把后装短铳。
大换装包括边军、禁卫军、羽林军和虎贲军,目前大明各地军队数量总额包括陆军和海军在内,为一百四十六万余人。
朱慈烺本来还想扩军但被刘鸿渐否决了。
他本来以为大明的疆土扩大了不止一倍,那么军队也应该相应扩充,殊不知刘鸿渐根本就没打算靠数量取胜,虽然大明目前的军队数量已经是绝对的世界第一。
商议完了区域划分以及各地调兵的事项后,内阁成员便马上被朱慈烺赶回了衙门干活儿,宽敞的乾清宫里又剩下了兄弟俩。
“皇上,还有一事臣需要跟你说一声,我计划在大西洋的一处小岛上建立一个军事基地。
这个基地将专门负责牵制欧罗巴诸国,并在合适的时机可以从欧罗巴西部发起进攻,与西罗行省互为犄角。”
考虑了一下,刘鸿渐还是决定将雇佣兵团的事告诉了朱慈烺,纸终究包不住火,他不想二人之间产生间隙,只是他并没有说明这支部队是雇佣兵形式。
“战事之上刘卿你来做决定就好了,朕也不懂。”朱慈烺道。
“为了迷惑欧罗巴诸国,这支部队的兵源并不从大明调取,而是从遥远的利未亚征兵,但武器装备还需从国内调派。”刘鸿渐又道。
“那欧罗巴的国家难道不能从武器分辨出来归属吗?”朱慈烺疑问道。
“呵呵,只要我们黄种人不露面,只凭武器谁又能确定是大明呢?我可以将消息散布出去,就说这支部队的武器是从大明走私过来的。
而且这支部队的补给也不从大明甚至西罗走,而是采买自欧罗巴,我已经与欧罗巴之波兰和弗朗机商议好,这两个国家都受了大明的恩惠,并且于周边邻国有世仇,并不会将消息透露出去。”刘鸿渐简单解释道。
“朕也不懂,战事全由刘卿做主就好了。”朱慈烺还是老样子,甚至连语调都没有变。
“唉,皇上,这些事早晚都要你自己来管,可不能总是当甩手掌柜。”刘鸿渐叹了口气道。
“为何?刘卿你才二十几岁呢!”朱慈烺随口道。
“当年我答应先皇,摄政三年,如今三年期限将至。”刘鸿渐认真的道。
“朕是皇帝,朕准允刘卿你继续摄政便是。”朱慈烺突然也想到了当年的约定。
本来他还想着被人管着会不舒服,但其实这三年来刘鸿渐压根就没插手什么,基本上就是跟着战争的车轮在为大明忙活。
“是臣不想摄政了,这江山是朱家的江山,长久以往到底会引人非议。”刘鸿渐疲惫的道。
是啊,他才二十几岁,但这六年来经历过多少腥风血雨只有他自己清楚。
他很明白,这不是他想要的,但对崇祯大叔的承诺已经基本完成,同时他认为朱慈烺也应该独自面对惊涛骇浪了。
再过半年,也就是今年年底,三年摄政期限已至,他不认为有什么理由可以让他自己留在这位子上。
“可是刘卿,你这三年好像并未尽职尽责呀,朕认为你从来都没主动摄政过,你这是玩忽职守,所以朕不同意。”朱慈烺一句话差点没噎着刘鸿渐。
第897章 协定(第十六更)
朱慈烺所言说的倒也都是实话,这三年来刘鸿渐几乎很少主动来上朝,即便是他有解决不了的事,也多是派太监们去请。
说是别动摄政一点也不为过,内阁首辅他在刚登基时就有意让刘鸿渐接任,奈何这厮不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