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很显然,荷兰国不是。
吕宋港海战打得还算顺利,大明水师只损失了一艘一号福船、三艘二号福船,战损率不足百分之十。
很快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舰队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了吕宋诸岛,而后又经过当地土著飞快的四处传播。
饱受荷兰殖民者压榨和屠戮的当地土著立即组织了反击,将吕宋诸岛的荷兰人杀了个干净,甚至连弗朗机人也没有放过。
这些人中还有不少的汉人,又因为当地土著的部落早被殖民者打散,刘鸿渐便任命了几个当地的汉人做了临时的统领,并留下少量的禁卫军接管了吕宋的海港和炮台。
三天后,大明水师重新踏上了讨伐荷兰的海路,从吕宋岛一路向南抵达马尼拉,当地的荷兰人要么逃窜要么被土著杀死。
舰队马不停蹄又向西北到达万丹,负责万丹地区事务的奥尔登还在准备着最后的撤退,但由于土著人的阻挠最终也被大明舰队全歼。
吕宋和万丹作为印度东印度公司的两个重要据点被先后拔除,荷兰殖民者彻底成为南洋土著们的众矢之的。
半个月后大明水师抵达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外海——巴达维亚。
不过令刘鸿渐感到意外的是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并未离去,而是准备固守。
巴达维亚共有三个重要的海港,一个军用两个民用,但皆有炮台,且由于这里是东印度公司总部,炮台火炮的数量和炮台的防御都皆为坚实。
于是乎刘鸿渐又开始伤脑筋,他先命令戚老三率领一只分舰队去挑衅,但荷兰人压根不理会,只发起炮台攻击。
荷兰人似乎也做好了坚守待援的准备,还吃一堑长一智的将三个港口全部以铁链、石块封锁,除非水师放弃战舰优势强行登陆作战,否则很难以舰载火炮以逸待劳。
但是强行登陆肯定会遭到荷兰人的强烈火器压制,要知道巴达维亚至少还有两万荷兰人的雇佣兵,居高临下的优势足以对陆战士兵造成重大损失。
“王爷,刚才郑大人捉到一艘行踪可疑的小船,船上的人说是什么万丹国的使节,他请求见您。”
……
第910章 汉家后裔
旗舰无敌号的三层船舱内,刘鸿渐召见了万丹国的使节。
说是使节其实有点牵强,来人大概三十岁出头的样子,一身衣服比大明的叫花子强不了多少,如果这人是一个国家的使节的话,那大明的叫花子都敢自称国王了。
“化外之民的蒙特尔拜见殿下!”这使节在船舱外就被好几拨人联合搜了身但仍旧毫不生气的在刘鸿渐面前下跪行礼。
“你回说大明语?”刘鸿渐有点惊讶,细看之下面前这人似乎更像大明人,除了肤色有点黑之外。
“回王爷,祖上曾是福建漳州人,被倭人海盗强掠于此。”蒙特尔似乎早知道刘鸿渐会有此问,直言道。
“哦?那为何你的名字不是汉姓?”刘鸿渐又道。
“回王爷,小人祖上本姓沈,然一百多年前祖辈为万丹国所救,万丹国王不仅赦免了先祖,还次了姓氏,小人一脉就一直在南洋生活,是以……”
“是以你就数典忘祖了?”刘鸿渐哂笑道。
“王爷恕罪!古语有云滴水恩当涌泉报之,小人祖上得万丹国之恩,自不能一走了之为人所不齿。”
蒙特尔吓坏了,他知道明朝的官老爷不好相与,低下头来趴伏在地上急急的解释道。
其实这并不是他的心里话,在大明他只不过是个任人欺负的小老百姓,但在万丹国他的家族至少曾经辉煌过。
即便是现在万丹国已经被荷兰殖民者灭亡,他的日子仍旧比大部分的土著人要过的更好。
所谓故国只能让活的更惨的人忆苦思甜的去怀念,却很难让活得幸福的人去回顾凄惨的过去。
“呵呵,本王也只是随便说说你反应那么大作甚,既然是我汉家百姓,那就起来说话吧!”刘鸿渐给陈近南使了个眼色,陈近南马上拉过来一张小凳子放到了蒙特尔身后。
“谢王爷,谢王爷!”蒙特尔受宠若惊的站起来,但却没敢坐下,因为他看到刘鸿渐身后一圈的将领都站着。
“你既代表万丹而来,不知寻本王所为何事?”刘鸿渐手里端着茶碗翘着二郎腿道。
“回禀王爷,实不相瞒小人的父亲曾为万丹国的大臣,万丹国被荷兰殖民者攻破国都后,国王陛下以身殉城,幸存的臣属就带着刚满两岁的太子躲藏于穷乡僻壤之间。
幸闻王爷兴万胜之水师征伐南洋,小人父亲喜出望外,特着小人前来拜侯,望能相助一二。”蒙特尔十分恭谨的道。
蒙特尔本来还对吕宋传来的消息心生疑问,他虽然没到过大明,但其祖上却多有说过,贪官横行、内忧外患、政治**的字眼不足以言明大明的黑暗腐朽。
但如今仅仅看到大明的舰队就让蒙特尔对祖上得评价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万丹若有大明这般的战舰,何至于被仇敌灭国?
“就你?你能帮本王什么?”刘鸿渐看了一眼叫花子般的蒙特尔一脸的嫌弃。
“王爷,小人若不如此,根本躲不过荷兰人的眼线。”蒙特尔似乎看出了刘鸿渐的不屑,解释道。
不论是在大明还是在其他任何的一个国家,嫌贫爱富总是所有人的原罪,不论在任何一个民族乞丐总是不被人重视,这一点荷兰人也是过犹不及。
蒙特尔解释了两句见刘鸿渐不言语接着又道:“万丹国虽然被灭,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王爷是否为无处登陆而犯愁?
小人以及小人身后的万丹遗民可以帮助您,我们愿意为您提供一处可供登陆的地方。”
“整个巴达维亚地区的三个港口全部在荷兰人的掌控之中,你们这些连国家都没了的遗民又从哪里弄港口?”刘鸿渐皱眉道。
“王爷,能登陆的并不一定是港口,您派人跟小的过去看看就知道了。”蒙特尔直言道。
刘鸿渐最终并未拒绝蒙特尔的提议,因为他确实需要尽快登陆,以提防荷兰人随时可能到来的支援舰队,反正他也不会失去什么。
当天晚上常钰带着陈近南等几个好手跟着蒙特尔前去探查,三天后常钰满脸欣喜的返回舰队。
“大人,卑职细细查看了那个地方,战舰进不去,但小型船只运兵问题不大。”常钰拱了拱手道。
刘鸿渐知道常钰做事谨慎,再加上常钰本来就长于侦查,他说可以运兵登陆那肯定就没问题,是以看向蒙特尔的表情也变得温和起来。
“不错不错!不过本王可不信你们会如此好心,正所谓无利不起早,说吧,你们想从本王这儿得到什么?”
“王爷误会了,荷兰殖民者肆意屠戮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民,万丹国也因为反抗荷兰人而被灭国,倘若您能率领义师赶走荷兰人,小的以及小的身后的原住民们都会对您万分感激的。”蒙特尔恭敬的道。
“屁话!本王最讨厌你们这些搞外交的,问十句不肯说一句真话,我再给你一次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倘若还是不肯说实话,那本王还真就啥都不给了!”刘鸿渐瞪了一眼蒙特尔道。
蒙特尔被刘鸿渐的话语整了个红脸,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大明高层官员,心说面前这位雍容华贵的异姓王爷是怎么爬到这个位子的,但嘴上却立马老实了。
“实不相瞒,此决策乃是万丹国的哈罗德王子定下的,秉承着先帝的意志,哈罗德王子一直韬光养晦希望可以重建万丹王国。”蒙特尔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刘鸿渐请愿。
其实这个决议还是他父亲提出的,一开始哈罗德并不同意,荷兰人固然残忍,但前几年同在岛上的弗朗机人甚至英格兰人又何尝不是四处捕杀他的子民?
但蒙特尔一脉毕竟是汉人后裔,他们知道但凡汉家皆以儒教治理天下,而且一千多年来从不无故侵略任何国家。
更何况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南洋,汉人朝廷对海洋缺乏兴趣,哈罗德王子这才同意这个孤注一掷的决定。
“你想让本王助你们复国?”
第911章 殖民帝国
蒙特尔所说的登陆地点位于大爪哇东南侧的山崖之下。
怪不得蒙特尔说荷兰人一般不会巡视到爪哇东南,谁会在海边的悬崖处作为登陆地点呢?
当刘鸿渐带着舰队乘着夜色赶到那里时天刚刚蒙蒙亮,舰队后方大老远处跟着一两艘荷兰人的小型侦查船,刘鸿渐甚至都懒得派战舰驱逐。
荷兰人不可能放弃对大明水师舰队的追踪,而刘鸿渐也没打算在荷兰人的地盘隐匿行踪。
他就是要在荷兰人的眼皮子底下登陆,让荷兰人看着却又奈何不得,这种感觉真是太爽了。
只是这登陆地点看起来颇为寒酸,山崖之下乱石林立,五六艘开浪鸟船左拐右拐的才到达了一处隐蔽的极好的山洞。
山洞看起来颇为幽深,海水灌入其中淹没了不知多深,里头隐约可见火光。
“王爷,这处山洞是万丹遗民三年前发现的,当时山洞只有十几码深并不与后方相通,我们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在荷兰人的监视下将山洞偷偷打通。
小的查看了您的舰队,咱们现在乘坐的这种小船刚好可以正常通过,山洞内影响通行的礁石也都被族人们群力运出,王爷可放心登陆。”蒙特尔解释道。
这时山洞内似乎听到了动静,悠悠的驶出一艘独木小船来,船上坐着两人皆是破衣烂衫,一人划船一人则站在上头背着粗制滥造的弓箭。
牛大棒槌见状一个踏步走到了刘鸿渐面前,与阔端一左一右的就将刘鸿渐护持在身后,独木小船警惕的驶到鸟船边,蒙特尔叽里咕噜的与之交谈了一会儿,小船上的两人顿时跪在船上给刘鸿渐磕头。
“王爷,这个地方似乎已经被荷兰人侦查到了,为了提防荷兰人的雇佣兵找到这里,请您尽快下令登陆吧!”蒙特尔忧心忡忡的给刘鸿渐鞠了一躬。
这处山洞通往的正是万丹遗民的藏匿之地,那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万丹国遗民依靠飞禽走兽和虫鱼在此处苟延残喘已然近二十年。
荷兰人侦查船只的到来不仅暴露了山洞的位置,同时也相当于暴露了万丹遗民的藏身位置,如果刘鸿渐来一句这洞太小在此处登陆有损大明威仪之类的话,蒙特尔还真就是欲哭无泪,所以他现在心情尤其的复杂。
刘鸿渐一直没有说话,他端着望远镜在山洞四周反复的看着,他不发话,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言语。
“大木,着你部的高山族裔率先登陆,进去后立即接管里头的一切防御,但凡发现任何可疑动向,立即以手榴弹轰炸之。”刘鸿渐沉默了片刻终于下达了登陆的命令,一旁的蒙特尔情不自禁的伸出右手拍了拍胸口。
高山族最擅长山地作战,民风彪悍敢下狠手,尤其适合做深山中的探路先锋。
郑森的南洋水师中目前有两千人的高山族人服役,最近几年刘鸿渐以朝廷的名义赠送给深山中的高山族人粮食等物资,还在山下建造了数座学堂免费供汉人和其他族的少年识字。
一开始高山族人仍旧特别排斥汉人,但有刘鸿渐的严令,郑森一直约束汉人不得进入深山伐木,两族的关系如今已经十分和谐。
甚至于不少高山族人为了改善族人的条件应征入了南洋水师以及台弯驻防军队中,一个合格的大明士兵的月饷,足以让本就依靠打猎为生的一家人过得很好。
刘鸿渐对于民族融合算是深有感触,汉人也有贪得无厌者,但汉人总会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保持尊重,只要不涉及战争和压迫,汉人几乎不会歧视任何的种族。
融合一个民族从试探到接触,而后从语言上、文化上统一,再然后通过战争将两个甚至多个民族牢牢的绑在一架战车之上,若干年后谁又敢说自己不是大明人呢?
“卑职得令!”郑森拱手行礼后对陈近南低语了两句,陈近南随即乘坐一艘小船返回舰队。
刘鸿渐最终答应了蒙特尔的请求,但条件是万丹国复国后为大明属国,且只允许组建陆军,海防交由大明水师。
除此之外税务必须遵从明制,也就是说万丹可以自己征税,但税额得由大明来定,而且大明的往返商船的税务直接由大明水师代为征缴作为水师的军费,万丹国的王子哈罗德答应了。
没有海军任凭万丹国如何蹦跶也蹦不出大爪哇,如果万丹国反叛或者不听天令,大明随时可以从其他地方调兵来平叛。
之所以如此安排,主要是因为养兵的代价太高昂了。
以目前大明边军为例,一个普通的火枪兵年饷三十六两,一身轻便皮甲造价八两,一支最新型的栓动步枪造价九两三钱。
一个新兵需要至少三个月时间锻炼体能和队列,期间还要兼顾军律等,至少需要六个月时间来训练枪法,这期间需要耗费多少粮食、合金子弹。
饶是如此这些兵仍旧是还没上过战场的新兵,战场上一旦战死,朝廷还要发大笔的抚恤,成本及其高昂。
但也正是因为这几年朝廷舍得在战事上花银子,如今的大明不论是陆军还是水师都可以用士气如虹来比喻。
而且刘鸿渐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一直尤其注重士兵的训练,要保证一万军队的持续战斗力不难,十万军队刘鸿渐也可以不费力的做到,但一百万?两百万呢?
刘鸿渐的答案是,一百五十万就够了,兵不再多而在精,在通讯手段没有得到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只要能持续的保证这一百五十万军队的战斗力,大明足可以睥睨天下。
反观崇祯老爷子刚接班的时候,大明也是号称军队一百多万,但能打的又有几个人呢?朝廷不过是养了无数吃空饷的可怜虫罢了。
大明的疆域已经够大了,海洋的开发不是为了占领更多的领土,而是为了资源,水师可以有限的保证商路的安全,真正的根本仍旧是本土。
在通讯手段无法快速提高的基础上,如果大明占一块地儿就派过去几万人驻防,又有多少士兵愿意背井离乡呢?谁又能保证这些士兵在外头不会懈怠训练呢?
身处高位,这些问题刘鸿渐不得不考虑,但万变不离其宗,大明的目标是海外的资源,只要保证本土的强大陆军和水师的战斗力,但凡哪个国家敢于阻挠大明的脚步,直接从本土派兵灭了便是。
万丹国如斯,印加帝国如斯,与几年前的想法不同,刘鸿渐现在不想让大明成为一个终究会崩溃的殖民帝国。
但是,谁说控制世界一定要通过武力呢?
第912章 太上老君
从一个只能同时容纳一条鸟船的山洞里运输两万人,效率可想而知。
一艘鸟船拆除所有不必要的器械后,勉强能容纳士兵八十人,戚元功调集了十艘鸟船同时运送,往返一次需要至少两刻钟,也只不过运过去八百人。
按照这个速度只运输两万陆战士兵就要六七个时辰,除此之外火炮也是重中之重,一艘鸟船只能运输一门中型榴弹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