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洛杉矶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湖畔渔家
 
第3章 斯提尔曼
拉瓜迪亚机场位于皇后区,面向法拉盛湾,主要用于美国国内航线,是纽约都会区三大机场中最小的,但因为最接近曼哈顿使用率却不低。
下了飞机,李瑞杰和马歇尔就直奔第一花旗银行位于曼哈顿的总部。
李瑞杰看了一眼马歇尔,确定他没有反悔,这才放心。如李瑞杰所预料,马歇尔果然没有重视那块翡翠玉佩,甚至由于李瑞杰将玉佩挂在床头,做评估的时候,他将玉佩与台灯、花瓶列在一张单子上,给出了一个1美元的评估价。
对此,李瑞杰还特意去南加大图书馆查了法律方面的书籍,这样的事早就有过类似判例,结果是注册会计师全责,遗产继承人无责,遗产继承人只需要按照继承遗产时候的价格补交税款就可以,美国是海洋法系国家,判例就是法律。至于马歇尔会怎样,就不知道了,李瑞杰估计最少也得是吊销注册会计师执照吧。
想一想李瑞杰又觉得挺满足的,不说那块玉佩的价值。无论是这一辈子,还是上一辈子,别说280万美元,他连280万华币都没碰过——前世一直到穿越前一天,他就是一个小科员,工资不高,大城市的消费又高,拼了命也就存下几十万。现在这笔钱,就算按照他穿越时候的汇率,也是将近2000多万华币,何况在现在这个年代,280万美元的购买力远超他穿越来时候的2000万华币。
纽约的风格与洛杉矶完全不同,尤其是进入曼哈顿,这里高楼林立,进入眼帘的也是各种银行、奢侈品的招牌,往来的行人走路跟竞走似的,一副现代化大都市繁华景象。
马歇尔已经提前预约,进入第一花旗银行,报上名字,他们就被请进一个单独的房间,享受vip待遇。
第一花旗银行创立于1812年,1955年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合并后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又改为第一花旗银行——当然华国人民最熟悉的名字,是1976年3月1日后干脆连“第一”也去掉的花旗银行。
很快一名三十七八岁一副银行家打扮的家伙推门进来,他拎着一只皮箱,穿着考究,皮鞋擦的锃亮,一支镶嵌着红宝石的领带夹异常显眼。
“你好,我是亚当.斯提尔曼,接下来将由我为您服务,这是我的名片!”亚当.斯提尔曼双手奉上名片。
李瑞杰接过一看——亚当.斯提尔曼,第一花旗银行高级副总裁,第一花旗公司资深副总裁。又看了看那颗硕大的红宝石。
李瑞杰记得前世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二十世纪初,华尔街曾经有“七巨头”之说,他们分别是j.p.摩根,铁路大王詹姆斯??希尔,纽约第一国家银行的总裁乔治??贝克,这三人属于摩根集团,另外四人为约翰??洛克菲勒和威廉??洛克菲勒,库恩雷波公司的雅各布??希夫,还有花旗银行的詹姆斯??斯蒂尔曼,他们属于标准石油集团,这七人控制了美国大部分基础工业和资源,甚至据传美联储就是在他们的策划之下成立的。
虽然这种书大多都有夸张,乃至胡说的成份,但也不是完全编造,最起码李瑞杰曾经上网查过,历史上确实有过詹姆斯.斯提尔曼这么一个人。李瑞杰没想到过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仍然能够在第一花旗银行内看到斯提尔曼家族的人。
李瑞杰看了一眼马歇尔,马歇尔冲李瑞杰点了点头,“我们开始吧!”
“请出示遗嘱!”
“请公证员公证!”
来纽约之前,李瑞杰已经听马歇尔说,接下来的工作大体分两步,第一步要找授权公证员对遗嘱进行公证,这样遗嘱才能真正生效。美国没有专门的公证处,但是只要你身家清白,参加几个小时的学习,然后考试,通过后,填上申请表,就可以成为一名公证员。公证员也没有专门的上班地点,他们大都在政府、银行等单位有正经工作,兼职公证员。
第二步报税。这一步按说简单,存款的数字都在银行账户上显示着,连评估都不需要,按照比例兑付不就得了,但是美国遗产税的收缴程序是“先课税再分配”,就是先付清遗产税,才能分配遗产。他们要从银行贷一笔款,完成缴税,拿到遗产,再还贷,最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遗产。
亚当.斯提尔曼就是一名持证公证员,遗产公证程序顺利完成。但是完成第一步,亚当.斯提尔曼却忽然放下笔,“杰瑞.李先生,你很快就是百万富翁了,有
第4章 我有个想法
李瑞杰他们预定的酒店,与第一花旗银行就隔了一条街,这种事本来也没有打算一天之内就能办妥。报上名字,拿了钥匙,先去餐厅就餐。
走过酒店大堂的时候,李瑞杰忽然站住了,刚刚他似乎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李瑞杰重新退回到刚刚走过的报架,抽了一份报纸,只见头版头条赫然是李晟的照片,但是登载的报纸却不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这样大报,而是一份叫《纽约纪事报》的完全没听说过的小报。
晚饭是酒店提供的自助餐,李瑞杰不是一定要吃中餐的主,前世和今生他都是肉食动物,某些时候西餐反而更适合他,大块西冷牛排连吃了好几块,最后又端了一杯咖啡润口。
“明天我们还去第一花旗银行吗”李瑞杰擦了擦嘴问。
“明天先去大通曼哈顿银行看看。”马歇尔放下李瑞杰带来的那份报纸,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去其他银行贷款谈何容易,就算第一花旗银行肯配合,4月就是报税季,缴税贷款的申请一般都集中在这几个月,银行的放款计划通常是上一个财年末就制定好的,像缴税贷款这样的小项目,每年的放贷额度都不大,一般面向的还都是老客户,而他们还要贷1200多万美元,恐怕没有哪家银行会放弃老客户,转向他们这个明显一次性的客户,这时候能够给他们贷款的,只有银行内某个高管手中的机动额度——这即是亚当.斯提尔曼的依仗,他手中的机动额度。
马歇尔已经打算帮李瑞杰申请6个月的延期缴税,这样加上遗产税原本就有的9个月缴纳期限,他就能拖到下一个财政年度,一切就好商量了。
马歇尔在考虑贷款的事宜,李瑞杰却在考虑另外一件事情,如何发财实际上从穿越到这里开始,李瑞杰就在考虑自己到底能干什么,20世纪70年代之后,世界经历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华国开始改革开放,两伊战争爆发,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美国迫使rb签下《广场协议》,日元升值,海湾战争,苏联解体,香江回归,亚洲金融危机……
李瑞杰亲身经历过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那一波股市大涨,还知道不少体育史上的大冷门,比如98年世界杯,02至03赛季nba总决赛……
不过这些都靠不住,且不说那些都距离现在太远,按照他现在的年龄,那时候他都已经四五十岁了,就算有钱也玩不动了。成名要趁早,发财也是。况且他前世虽然没有亲身参与过赌球,但也知道球市有人坐庄,谁输谁赢不是绝对的。比如98年世界杯的时候,法国为什么能爆冷就是赛前巴西太被看好,买巴西赢的人太多,庄家对巴西下了黑手。要是哪个超级富翁敢投个几百亿美元买法国胜,球市庄家绝对不介意顺势而为让巴西赢,吃了这只肥羊。
要说未来几十年增长最快,最有钱途的自然是计算机,大名鼎鼎的苹果、微软现在应该都还没有诞生。这时候他不禁嫌弃杰瑞.李学的什么电影,如果学他学的是计算机,那么李瑞杰说不准都已经开始写windous了(李瑞杰不知道windous从来没有公开过代码,而且此时的电脑硬件也跑不了windous)。但是现在两辈子都是文科生,他只会用电脑。
回到房间,洗过澡,李瑞杰便翻阅起斯提尔曼提供的那份资料。他看得很快,几乎是一秒钟一页,快速阅读,这是他前世做秘书学会的东西
第5章 做空
眼前就是第一花旗银行了,马歇尔终于又忍不住说,“杰瑞,我想再确认一遍,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罗伯特,风险你昨天已经说跟我说清楚了,可是我们现在不得不接受他们的敲诈啊。现在,我需要你帮我把合同尽可能敲严实,不要给他们留下任何空隙。”
“好吧!”马歇尔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第一花旗银行一间中高层职员办公室内,亚当.斯提尔曼正在埋头工作。这间办公室从桌椅、文件柜,到台灯、衣帽架,都显得有些过时老旧,但是亚当.斯提尔曼却不敢换掉,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当年“华尔街七巨头”之一的詹姆斯.斯提尔曼用过的,在那些老家伙看来这是荣耀的象征。
自从当初屈服于家族的压力,灰溜溜的搬回上东区的豪宅,这些所谓荣耀对亚当.斯提尔曼来说只剩下羞辱。作为家族安插在第一花旗银行的代表,亚当.斯提尔曼一直憋着一口气,他从都不甘心只当一个傀儡,他要在第一花旗银行证明自己,要在全家族面前证明自己,他不想再被那群老头子操控,某天再为了某一项利益交换成为牺牲品……
少年时期背离家族的那段岁月虽然困苦不堪,但却实实在在磨练了亚当.斯提尔曼的意志。对别人来说,石油危机是难关,但亚当.斯提尔曼看到的是机会,此时整个美国的经济都在下跌,第一花旗公司的业绩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从董事局主席到前台交易员,都在为业绩而发愁,越是这时候做出成绩,越能显示出自己的不凡。
斯提尔曼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仿佛看到某天那群老头子全部臣服在自己脚下,直到一个膀大腰圆的中年妇女推门进来。
“什么事,珍妮”斯提尔曼微微皱眉,如果能利用这次机会顺利提升,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换掉这个屠夫一样的女秘书,亏她还有个跟自己前女友那么相像的名字。
珍妮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只知道在这种时候失业,她恐怕短期内很难再找到一份工作,小心翼翼的说,“斯提尔曼先生,前台打来电话,有位昨天来过的客户,想与您进一步谈一谈他的遗产处理,以及投资的事。”
“昨天,遗产,投资”斯提尔曼马上就想起来昨天那个猫王头,“请他们去5号vip会客室,告诉他们,我正在会客,稍后就到。”
斯提尔曼特意换上昨天那身行头,又等了10分钟,才推开5号vip会客室的门,果然是那个猫王头回来了,不过那个讨厌的律师怎么也在
“斯提尔曼先生……”李瑞杰开门见山,直接就把资料推到桌子另一边。
“奥,伯克希尔.哈撒韦很不错的选择,这间公司过去5年来,年均回报率超过15%……”斯提尔曼开始发挥他银行家本色,滔滔不绝的介绍起伯克希尔.哈撒韦。
“斯提尔曼先生,你误会了,我们不是想买进伯克希尔??哈撒韦。”
“不买”
“如果我想做空伯克希尔.哈撒韦,不知道第一花旗银行能否提供融资担保”
“这个……当然!”斯提尔曼一愣,随即忍不住一脸惊喜,无论李瑞杰是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还是做空伯克希尔.哈撒韦,他都有得赚,甚至做空他能赚的更多。
昨天晚上,
第6章 跌了
第一花旗银行以超高的效率走完放款手续,李瑞杰完成缴税,顺利拿到遗产,但是接下来在做空的资金投入数量和使用的杠杆倍数上,马歇尔与斯提尔曼产生了分歧,马歇尔建议投入100万美元以下,使用较低的杠杆倍数,而斯提尔曼反对。
杠杆操作可以用少量的钱撬动乘以杠杆倍数的资金,所以自做空产生以来,用杠杆已经成为了做空操作的常规手段。同样的股票,同样的走势,杠杆倍数越大,赚的越多,但同时也意味着风险越高。如果使用10倍的杠杆做空,伯克希尔.哈撒韦反而涨了10%,那么他的账户就会被平仓;如果使用20倍的杠杆,那他只能承担5%的涨幅。
斯提尔曼给出的理由很充分,一口气冲垮伯克希尔??哈撒韦,才是最正确的做法。站在他的角度,自然是希望李瑞杰投入的资金越多越好,用的杠杆倍数越大越好,这样他就能赚到更多的佣金。
目前美国市场甚至还没有成熟的做空规则可以遵循,大名鼎鼎的索罗斯,此时不过是刚刚起步,量子基金甚至还没有成立。
李瑞杰不会傻的完全听斯提尔曼的,但是在已经有了先知先觉的情况下,投入太少,使用的杠杆倍数太小,又太浪费。
一番桌面拉锯之后,双方最终决定投入120万美元,以20倍杠杆操作——这个杠杆倍数已经很小了,索罗斯最常采用的杠杆是35倍到50倍。
这样看似李瑞杰只能承受5%的涨幅,但是他留下了较为充裕的资金,可以追加投资,其实可以承受10%以上的上涨风险。
在马歇尔逐条琢磨了合同条款,确定没有问题后,李瑞杰签字。
太阳照常升起,又是新的一天。李瑞杰睁开有些红肿的眼睛,看了一眼窗外透进来的阳光,然后又看向床头,台灯下的日历,12、13号上已经各划了一个圈,今天是1月14日周一。
120万美元,20倍杠杆,可以撬动2400万美元的资金,签订合约当天,伯克希尔??哈撒韦收盘93美元一股,他们大约借到了25.8万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
签订合同后,最开始是兴奋,当天晚上,李瑞杰甚至做了一个美梦。梦中他通过做空赚了1000亿美元,买了豪车、豪宅,前世只能在银幕上看到的女神一次包100个,50个洗衣服,40个做饭,还有10个闲着,最后只能让她们按摩捶背——反正又不能开车。
但是第二天,兴奋过去,李瑞杰就开始了焦虑,一会想,老老实实等伯克希尔??哈撒韦跌到40美元后买入,安安稳稳等着做亿万富翁多好,一下子拿120万,投入到只在书上看到过,两辈子都没沾过的做空,真以为穿越了就是王者吗;一会又想,真不是我主动去做空,如果不做空,斯提尔曼会给贷款吗;一会想自己当初看书的时候,会不会看错时间了,伯克希尔??哈撒韦会不会是1975年下跌的;一会又想1973年底的石油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伯克希尔??哈撒韦应该就是1974年下跌的……
李瑞杰草草洗漱一番,下到酒店餐厅。自助餐仍然像往常一样丰盛——面包、牛奶、培根、煎蛋……但是李瑞杰味同嚼蜡。
马歇尔走进餐厅,老远就看到一个青年一个人守在一张餐桌前,盘子里装了一大堆食物,眼睛通红,头发凌乱,机械的不停往嘴里塞着培根、煎蛋。其他人都坐的远远的,生怕被波及。
马歇尔依旧拿了贝果面包,搭配烟熏三文鱼,坐到李瑞杰对面。
&nbs
第7章 个人所得税
90.58美元,90美元,89美元,87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一路下降,而且越降越快,有点汽车下坡,刹不住的架势。
收盘时,马歇尔汇报,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跌到83美元一股,跌幅超过10%。李瑞杰手中的25.8万股伯克希尔??哈撒韦,也出手了12万股。
这时候,李瑞杰又觉得跌的太快了,股价太低,后期他们能赚的就少了——伯克希尔??哈撒韦总计也就是不到170万股,李瑞杰一天就卖出了7%,不这样跌才怪。
“哈哈,杰瑞,你成功了,你成功了,哈哈!”马歇尔回到酒店,就给了李瑞杰一个大大的拥抱。
其实此时大多数美国人都能看出股市会继续跌,可是真正投进去做空的却很少,因为此时的美国还是一个以实体造业支撑经济的国家,国家支柱是通用、福特、波音、ibm,普通人就算使用金融工具保值避险,也就是买买基金、债券,或者投资福特、通用这样的大公司股票,而且这个年代,美国银行的利率仍然是比较可观的,后世李瑞杰熟悉的那个以超低利率刺激消费,借贷消费的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也因此,李瑞杰要做空,马歇尔才会那么反对。李瑞杰做空竟然真能赚到钱,马歇尔觉得李瑞杰真是走了天大的狗屎运。
不过李瑞杰却没有马歇尔这么乐观,伯克希尔??哈撒韦跌得有点太快,也太多了,一天的跌幅就超过10%,这是不正常的,书上说的很明确:197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组合投资的股票价值开始下降,公司每股从大约90美元跌至40美,巴菲特的个人财富缩水超过50%,时年44岁——文章说的是“下降”,不是暴跌,而且仅是每股从大约90美元跌至40美,,不是跌成仙股,跌不动了,才跌到40美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