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超神祖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刘归源

    “回禀陛下,我这孙儿,自幼便是奇才。

    如今虽只是弱冠之年,但心性绝佳,学富五车。

    今年已然得了世袭罔替,日后,是要接我的位置,执掌李家的。”

    李泰淡淡道:“本王,举荐天都,担任太傅一职,不知陛下可能恩准?”

    对于这个位置,李泰和皇室早已进行过多番博弈,是内定的。

    太傅三品官,贵不可言。

    虽无实权职务,但李天都一出仕,便能提领这个官职,也不算枉费他一番苦心了。

    否则,似李天都这般文运绝佳的文士,是该在李家内部消化,根本不会参加朝廷科考的。

    “朕准了。”

    曹辛点了点头,几乎没有犹豫。

    对于这个职位的安排,他和李泰之间,早有了默契。

    “李天都的官位安排了。

    那另一位状元郎,又该如何安置?”

    曹辛双手交叉,故意淡淡的问道。

    李泰浑浊的老眼,瞥了一眼李策之,开口道:“他?一介乡野村夫,虽有些奇谋,也难堪大用。”

    “我看,便下放到县府之间,从县令做起吧。”

    这一句话,几乎是将李策之打落尘埃了。

    明明都是状元出身。

    李天都出仕即太傅,三品加身。

    而李策之,却要下放到府县,当一个芝麻绿豆的七品官员。

    这厚此薄彼的做法,便是许多在场举子,都有些看不过眼了。

    他们面面相觑,一些和李策之一同赶考,关系颇近的皇党学子,都在心中替李策之惋惜。

    李策之没有替自己惋惜。

    他只是低着头,静静倾听两位大人物的安排。

    他明白这位执掌柱国世家的老人,对自己并无恶意。

    只怕现在的结果,早已定好。

    君臣之间的一唱一和,只为讲给众人听罢了。

    知晓事情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李策之对柱国世家的明州王,自然也没有心怀怨愤,更不至于如其他不知内情的举子一般。

    “县令?”

    曹辛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也是,既是山野村夫,便从县令做起,下方到府县之间锤炼,也不算辱没了他。”

    皇帝金口一开,算是彻底将两人的官场前途尘埃落定了。

    李天都出仕即三品,贵不可言。

    李策之则是候补七品县令职务,和寻常进士做官的起点没什么区别。

    ......

    ......

    殿试封官结束。

    紫微宫内,众人推出来,做鸟兽散。

    明州王李泰,带着孙儿李天都,走在皇直道的汉白御道之上。

    “陛下,当真是老谋深算。

    非得让老夫亲自出言打压,方才满意。”

    离开了紫微殿,李泰自顾自的道:“不过这也也好,至少,能让他和咱们柱国世家割裂的干净些。”

    “陛下用他,也能更放心一些。”

    李策之再如何出身山野,终归是在血脉上,和柱国李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若不在朝堂上,做这一出好戏,李策之终归难以彻底和柱国李家切开。

    这是陛下的意思,同时,也是李泰心中所愿。

    所以才有了这一唱一和。




第一百八十三章皇帝密诏,神武卫提司
    “策之兄,这个明州王,委实太过分了!”

    皇城之内,离开紫薇殿的朱元,替李策之可惜不已。

    同一批中榜进士,李策之的起点,几乎是最低的。

    连他这个探花郎,都得了五品官位,可留在中枢。

    偏偏李策之,被明州王一句话,就贬下凡尘。

    多年苦功,皆是功亏一篑。

    “陇川府县令,也挺好。

    我李家的根基便在那里,刚好可以照拂一二。”

    李策之心情并不郁闷,只是没法和朱元言明。

    今日皇帝点他为状元,便已是简在帝心。

    这官位上的一时得失,并不是最重要的。

    相信此事告知父亲,他也会这么想。

    “唉。”

    朱元见他如此阔达,还想说些什么,终归是叹了一口气,再没继续说下去。

    柱国世家的势力庞大,李策之这个分支族人,得罪了柱国世家。

    在朱元看来,还真不如他这个寒门子弟,虽说没有富贵亲戚,但也不至于被人下绊子,上眼药。

    走到皇城侧畔,众学子们互道离别,各自离去。

    李策之一路上,受到不少人的宽慰。

    许多皇党学子,都有一种同情的目光看着他,也让他感到有些不适应。

    送别众人,他反倒是轻松了不少。

    “该走了。”

    转头,李策之望了一眼这巍峨的紫禁宫墙。

    今天离开,再有资格入宫,不知要等他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少年了。

    虽说知晓封官的事情,多半也是陛下早有安排。

    但真到了此刻,李策之心底还是有些怅然。

    他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转身,正打算离开。

    忽然,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状元郎,状元郎。

    莫急着走。”

    这声音尖锐,李策之转头,发现喊他的,正是陪伴在皇帝身前的太监。

    此刻,大太监上气不接下气,一路追来:“莫急着走.....陛下要单独见你。”

    单独召见?

    李策之心头一动,随公公折返回去。

    太清殿,是大离皇宫内,一处寝殿。

    乾元皇帝曹辛平日不办公务时,便最喜来此殿休憩。

    李策之,也被带到了这里。

    “不必跪拜。”

    皇帝坐在椅子上,语气随和。

    和在紫薇殿进行殿试不同。

    此刻的皇帝,摘去了冕旒,褪去朝服,换了一身常服。

    仿佛少了些许威仪。

    也没有之前众目睽睽之下那般,高不可攀,冷漠疏离。

    此刻的乾元皇帝在李策之面前的言行举止,倒像个宽厚长辈。

    但陛下随意,李策之可不敢随意。

    他毕恭毕敬的长揖及地,开口问道:“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李策之。

    南山村人,其母为官家小姐,其父为陇川府李家人,曾担任李家家主,并在柱国世家掌权办事。

    一年内,连中三元,执掌陇川府家主之位。”

    皇帝身旁,神武卫司主宋玄机静静矗立,宛如一尊铁人。

    他将有关李策之的信息悉数念了出来。

    “你不错,尤其是被这么多尸位素餐的蠢材衬托之下。

    能出来一块尚可雕琢的璞玉,尤为难得。”

    曹辛手掌伸出,抓着一块桂花糕,随意吃了一口,淡淡的道。

    李策之仍保持行礼姿势,没有说话。

    他明白,皇帝话还没说完。

    果然,曹辛细嚼慢咽,将这块桂花糕吃完,又漫不经心的道:“朕知晓,你是柱国世家的人。”

    “但这也无碍,朕的心胸,没那么狭小。

    只要是可用的人才,便不会埋没。”

    曹辛望着李策之,笑道:“陇川府县令是个能磨砺人的职务,你做几年,稳稳心性也好。”

    “臣,全凭陛下安排。”

    李策之跪伏在地,很诚恳的道。

    他自小受李朝歌教育长大,对于忠君这件事情,并没有天然的使命感。

    这般诚恳的态度,全然来自于眼前的帝王,是他最好的一条晋升梯。

    曹辛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既然入了朕彀中,便是朕的人了。”

    “日后,替朕办事,不可首鼠两端,该断干净的关系,便要断干净。

    藕断丝连,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指的,自然是李策之和柱国世家之间的血脉关系。

    “臣不敢。”

    李策之的头埋得更低了,语气更为虔诚。

    “这块腰牌拿着吧。”

    曹辛从身旁的宋玄机手里,接过一块腰牌,随意丢掷在他面前。

    李策之双手,小心翼翼的捧起。

    腰牌是玉质,两面刻有不同的文字。

    正面,写着神武卫三个大字。

    背面,则书刻提司两字。

    “这腰牌,是明州神武卫提司的信物。

    接了这块腰牌,你便是明州神武卫的提司了。”

    宋玄机面色肃穆,淡淡开口:“提司身份,和明州神武卫镇抚使平级。”

    镇抚使,乃是地方上,神武卫最高首脑。

    论品级,是从四品官员。

    整个明州的神武卫,都由明州镇抚使调配。

    提司的身份,能和镇抚使平级。

    李策之清楚的知道,这块腰牌的分量有多重。

    他手掌微颤。

    这,便是他要的平步青云!

    瞧见李策之的反应,曹辛脸上含笑:“状元之才,做一个区区七品县令,确实有些屈才了。”

    “你担任县令期间,可兼任此身份。

    既然替朕办事,终归不能太小气了。”

    先前的殿前封官,并没有全盘托出。

    这个明州镇抚使,才是曹辛给李策之的真正官位。

    “回去吧,朕对你还有几分期待。

    希望,你能好生勤勉,莫要,让朕失望。”

    丢出腰牌,曹辛挥了挥手,让李策之离开。

    待到李策之走后,陪伴在皇帝身边,沉默寡言的宋玄机,罕见开口道:“明州镇抚使洛川南,早有异心。”

    “他带着提司身份过去分权,也不知镇不镇得住场子。”

    “要不要,我吩咐两声,替他扫平些障碍。”

    洛川南是个手段狠辣的主。

    李策之一个文弱书生,想要从他手里分到权柄,不容易。

    若是没这能耐,便是赐了这提司腰牌,也调动不了神武卫。

    只能在明州神武卫内部,做冷板凳,当个货真价实的吉祥物。

    曹辛闻言,轻笑了声,随意道:“玄机啊,你莫要小看了这李状元。”

    “洛川南虽有些手腕,但这李策之,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主。”

    “听闻他担任陇川府李家之主没多久,就斗败了望族吴家。

    还灭了满门。”

    曹辛语气中,颇有几分期待:“书生已可成事。”

    “他是块璞玉不假,但还没到火候。

    得遭些风雨,雕琢几年,方能成大器。

    若是这点小事都处理不了,朕要他何用?”

    君臣两人的这番对话,李策之自然是不知道了。
1...8485868788...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