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宁小白
除了在北大荒的双胞胎儿女有书信来往,另外两个儿子一直没有和他们联系,不知是不是和他们断绝了关系,毕竟他们初认识风轻雪时曾给他们弄过粮食寄过去。
十年出头了,不是一朝一夕。
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参与劳动改造的老爷子老太太们心有戚戚焉,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周凤雏被轿车接走,还要坐飞机去首都,王楼大队有眼色的老百姓对剩下的老人们更加恭敬了,有一些直接来拉关系,送蛋送菜,倒让他们不由得啼笑皆非,不过王楼大队的父老乡亲大部分都很厚道,如果他们得以翻身,一定会有所回报。
大部分很厚道,不是全部,就是说明王楼大队依然有那么几个小人很看重成分,不和坏分子接触,不过因为王正国处事公道,深入人心,带领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各家各户又都有亲朋好友而非孤家寡人,所以不敢说三道四,担心惹了事牵累家人受父老乡亲们的排挤,大家的宗族意识很强,不受本家待见,以后和别家发生矛盾都没人帮忙。
接到周凤雏平安抵京的电报,风轻雪走在王楼大队的大路上,一边和人打招呼,一边四处游览,目光所到,皆是与自己初来王楼大队时截然不同的景象。
发展得真不错,光从房屋建筑上就能看出几分,更别说好几个规模不小的养殖场了。
最好的房子是平房,关域夫妇住一套,王娇家问她借钱盖了一座四间平房,次之砖瓦房,占据了王楼大队三分之一之数,然后是半砖瓦房、泥瓦房,土坯茅草房已经是极少数了,只有那么三五家,初冬的风吹过来,茅草顶很有随风归去的危险感。
避开人,低头偷偷摸摸看一眼藏在袖中的金属探测仪,根据上面的提示,风轻雪停在不太熟悉的赵大柱子家,目光幽深。
当初抄陆家时,赵大柱子冲在最前面,他家那么穷,一家子以好吃懒做居多,可是在困难时期居然没挨饿,现在又盖了五间大瓦房,他们家的工分不倒挂就已经很好了,哪来的钱吃饭盖房子?风轻雪深切怀疑他从陆家拿了不少金银之物,当初王正国也有此一说。
事实证明,他们的怀疑没有错,赵大柱子家果然私藏了金银之物,而且还为数不少,就埋在他们家堂屋门槛内的那块地方,很难引起别人的怀疑。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1829章 周老回京4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赵大柱子家和陆家一向没有来往,赵大柱子和家人平时也很是深居简出,干活不积极,进城次数倒是不少,不知道是否因为心中有鬼。
风轻雪心中冷笑,抬脚离开,就像她无意间路过一样。
虽然钱这个东西很好用,但人不争气,光靠不义之财是不会长久的。
想到大儿子拜祭单大师回来时发现的黄金换了拖拉机,风轻雪觉得自己有必要去那里转一转,所不定还会有所发现。其实翻山越岭步行回家时,路过北山,提示声十分频繁,被山头掩埋、被平的坟地下可是有陆家的老祖宗,陪葬品必然很可观。
不过坟墓里的东西她是一点都不心动,她就是对散落的金银财宝感兴趣,可惜金属探测仪只能探测到金属,瓷器珠宝木头之类就没辙了,偶尔能找到还是因为和金银在一起。
王娇的出现打断她的思绪,“小雪,你怎么才回来呀?我可想死你了。”
看着眼前皮肤虽然比年轻时稍减两分姿色但皮肤白皙明显生活不错的王娇,风轻雪脸上扬起一抹微笑,不知不觉十六年过去了。
“表姐,好久不见,近来可好?”
“挺好的,吃得好,穿得好,借你的二百块钱都快攒够了。”王娇忍不住打量她,大惊小怪地道:“你怎么跟年轻时一样,几乎没变,所以我远远地一眼就认出你了。要不是今儿一早有咱们大队的人托我给他们找买家卖鸡蛋,我都不知道你回来了,也不提前打声招呼。”
因为王娇这些年大部分的时间都住在城里,所以王楼大队私下交易很多都是她和张跃进牵的线,在她家进行买卖或者以物易物,避免了进入黑市的危险。
风轻雪摸了摸自己光滑白皙的脸,喜笑颜开,“真的没变?我觉得今年老了不少。”
“一点都没老,还是那么白那么俊。”王娇使劲点头,羡慕得不行,“走走走,去我家坐坐,跟我说说你平时抹的什么雪花膏。我家盖了平房,老张托人买的玻璃做窗户,里头可亮堂了。你们家什么时候盖?到时候我叫老张给你们弄玻璃,比那纸糊的草编的强百倍。”
风轻雪抿嘴一笑,也不说自家弄得到玻璃,“房子肯定得盖,我们一大家子早晚还得回来呢,至于玻璃,等盖房子的时候再找表姐夫帮忙。”
王娇嗯了一声,“你们再不盖就落后啦,咱们大队还有几家泥瓦房茅草屋。”
“这倒是。”风轻雪赞同。
姐俩路过大队办公室,听到办公室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她们担心王正国,快步走过去推开办公室的门,入目就是一群知青脸红脖子粗的义愤填膺模样,把王正国和王大春围在中间。
“你们干什么?”风轻雪眉头一皱,气势慑人。
本来正在吵架的知青瞬间哑然,他们都知道风轻雪的身份,不敢对她不敬,但是回城的渴望占据上风,一个女知青开口道:“我们听说有知青回城名额,来找大队长,大队长却说没有,下放参加劳动改造的坏分子都能离开,我们凭什么不能回城?”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1830章 开班授课1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说话的女知青叫什么名字,风轻雪不知道,也不认识,她只认识周舟、郑慧慧、邢玉山那批以及前头的几个知青,这个女知青明显是后来的,约莫十七八岁年纪,瘦长的脸上生就一双倒竖的剑眉,两只狭长的眼睛瞪得极大,倒有点凶相。
在场大声附和这名女知青的七八个知青都是生面孔,男女都有,大的不过二十来岁,年纪最小的只有十五六岁,是个女孩,稚气未脱,一脸懵懂和迷茫,似乎是被拉来凑数的。
“回城名额?”风轻雪疑惑地重复一遍,随即想起知青回城的大潮,虽然大规模回城发生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但现在已现端倪,便道:“我相信大舅舅处事公道,如果有回城名额一定不会瞒着你们,现在他说没有肯定是没有。”
王娇竖眉道:“就是!之前上大学的名额、城里招工的名额或者征兵的名额,哪一次不是平均分配给知青点和我们王楼大队,然后进行投票推荐做最后的决定?就是怕你们不满,怕人说闲话。我们大队的父老乡亲不需要回城,真有名额能不全给你们?有这闹腾的时间还不如老老实实地该干嘛干嘛去,还拿自己跟周老爷子比,周老爷子下放前是军中的高级将领,身居要职,现在离开也是国家的命令,你们有吗?”
在城里住的这些年,经历的事情多了,王娇早就明白知青上山下乡的原因,不就是国家没法安置有城市户口的知识青年才把他们赶到乡下学习贫农再教育的吗?六七年前没办法安置他们,现在依旧没办法,肯定不会给他们机会回城造成混乱。
有权有势的大多数都安排自家晚辈从军、工作,免于插队,极少数干部子弟和没权没势的普通子弟上山下乡,前者出身的知青如果想回去,让家里弄一个回城名额简直轻而易举。
当然不是全部,因为有很多人态度比较积极,愿意为国家建设献一份力,主动上山下乡。
主动上山下乡那也是头两年的事,满怀热忱,结果插队后如同在大冬天被泼一桶冷水,不能享受,还得下地干活,很多生活都不如意,所以现在的知青有许许多多都想回城,可是他们回家探亲都有很大一部分因为住房、生存等问题不受家人欢迎,现在怎么可能回城?
王娇牙尖嘴利,说得一干知青愤怒不已却又无言可对。
王正国叹了一口气,年纪大了,脾气越发温和了,也明白这些知青想回家的渴望,缓缓道:“国家目前并没有允许知青回城的文件下发,咱们大队没有回城名额,如果有,我肯定告诉你们,由你们公平竞争决定最后的回城人选。你们有这份闹事的时间,不如好好表现,表现好了,我给你们机会,表现不好,那就对不起了。”
“我爹对你们够好了,你们当初插队时是一大帮子来自天南海北的知青,分配到各个大队,自然也有认识的人,你们去打听打听,他们生活的环境和你们生活环境能不能比,现在为那根本没影儿的回城名额来找我爹闹事,活得不耐烦了是吧?”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1831章 开班授课2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听了王娇的话,两个女知青脸色惊惧异常。
相比和他们同批插队分配到其他地方的知青,他们的生活真的很好了,虽然干活很累,买东西不方便,但有拖拉机、脱粒机之类的机械帮助,耕种收割都比别的大队轻松,而且一年到头都不会挨饿,平均下来,比城里的口粮都多,每年还能吃到鸡鸭鱼肉蛋,有一半的知青在这里生活一两年后就结婚生子,不想回城了。
最重要的是,他们很安全,王楼大队的父老乡亲和大队干部为人正直,管理严格,愿意和当地人结婚的他们不会阻拦,不愿意结婚的他们不会强迫,更没有人对女知青心怀不轨,不会无缘无故不让他们回家探亲,不会扣留他们的信件包裹。
年纪最小的知青拽了拽先发言的知青袖子,“李霞姐,咱们听大队长的话,回去吧。”
她大姐是第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主动报名,结果却永远地埋在了她插队的地方,就因为被当地支书家的二流子侮辱,她不想嫁给那个二流子,回城又无望,一根绳子吊死了自己。他们家好几年都没大姐的消息,直到后来终于有人回城探亲,偷偷告诉了他们。
所以,她来王楼大队插队时是心惊胆战,日夜提防,生怕自己步姐姐的后尘,半年后才慢慢放下心,明白了乡下和乡下的不同,她喜欢王楼大队,感激王支书对他们的厚待。
李霞却甩开了她的手,“不行,我一定要个准话。”
风轻雪皱了皱眉,“你这人是不是听不懂人话?不是说了吗?有名额就告诉你们,继续纠缠下去有什么意思?有这个时间,趁着农闲,不如好好回去读书,说不定哪年恢复高考,你们有机会参加,考上大学就可以离开这里可以回城了。”
有两个男知青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道:“国家会恢复高考?”
风轻雪是军中高级将领的家属,她的话一定不是空穴来风。
风轻雪看了他们一眼,微微一笑,“国家百废待兴,偏偏人才断层,恢复高考的可能性很大。你们都是知识青年,初中、高中毕业就来到了这里,好好地复习功课,真恢复了高考,你们就可以直接参加,不打无准备之仗嘛!”
王正国神情激动,“小雪,听你这么说,咱们大队的年轻人都得捡起课本了?”
“是啊,大舅,我正想跟你说这事儿呢,我觉得不出一年就会有这方面的消息传过来。咱们学校的老师比城里的都好,在咱们学校里开两个复习班,让三十岁以下愿意复习的知识青年参加,不管是知青还是咱们本地的年轻人,我也会叫天智、阿域和周舟参加复习,白天出工,晚上可以学习嘛,我那里收集了不少复习资料,回头给你们拿过来。”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1832章 开班授课3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因为王正国有知识有见识,所以王楼大队的年轻人从小就读书,有本事的考上高中,如陆家几个孩子,没本事的也是初中毕业,他们的学校就是小升初,小升初不需要考试,周围许多大队的孩子都来这里上学,如果备战高考,考中大学的几率将远远高于别的地方。
风轻雪愿意给他们提前复习的机会,希望在国家需求人才的时候,更多的年轻人走出王楼大队,既于国家有用,又能改变自身的命运。
王楼大队出现的人才越多,将来的回报越大,谁不愿意让自己的家乡更美好?
敝帚自珍要不得,风轻雪一开始收集课本和《数理化自学丛书》一类资料时就没想过只顾家人,而对父老乡亲有所隐瞒。
王正国大为高兴,“趁着农闲,我这就安排复习班的事情,你早点把资料送来。如果真的有一天恢复高考,咱们大队提前做了准备,虽因资质问题,不可能人人高中,但考上大学的几率一定很大。大学生多好啊,毕业就能分配工作吃成品粮。”
几个知青相互握着对方的手,脸上满是兴奋,对于风轻雪的话深信不疑,就算最终高考没有恢复,也不影响他们的生活。
“没有年龄限制吗?”听说下面小知青来闹事,匆匆赶过来的陈元问道。
陈元是第一批老知青,比郑慧慧来得还早,一直没有结婚,他在门口听到风轻雪和王正国的对话,又是激动,又是兴奋,但想到自己的年龄,头顶似浇了一桶冷水。
风轻雪看了看陈元,笑道:“因为中间耽搁了太多年,致使大批高中生没能参加高考,国家应该会给他们一个机会,所以年龄限制的可能性不大,三十岁左右的学生估计都有机会参加,具体的等国家下发文件吧,因为我也不能完全确定。”
陈元激动地对王正国道:“大队长,开复习班的话,我第一个报名。您放心,我学习的时候一定不耽误农活,您可以亲自监督。”
其他知青纷纷附和,哪怕并不是很确定的消息,他们也想牢牢地抓住。
他们心里都在想,如果、如果恢复高考是真的呢?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复习,总比临时抱佛脚来得好。
这件事在王楼大队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家十分支持,青年人则踊跃报名。
谁都不傻,要是没点影子的事,风轻雪肯定不会说,当大学生和老农民能一样吗?就算都说文化没用,可城里招工不还是需要文化程度?
所以说,文化很重要。
王正国本想开两个复习班,结果有二百多人报名,不得不增加两个班。
这些人占据了王楼大队十分之一还多的人口,老一辈的支持晚辈学习,已经成家立业的青年也想拼一把,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已结婚的知青愿意学习也没被拒之门外,倒是有小部分娶了女知青的人家不愿意让媳妇上学,生怕对方考上大学后就飞了。
考虑到知青返城带来的巨大恶果,风轻雪给王正国送资料时跟他说起这件事。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1833章 开班授课4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王正国抽着外甥女给他带来的大前门,明白了外甥女的意思。
她是说无论男女知青,都有可能在回城或者考上大学后抛弃伴侣和孩子,因为他们不可能带着伴侣和孩子进城,就像现在城里人和乡下人结婚,乡下人很难获得城镇户口,孩子也不能,更有一部分知青想极力摆脱乡下的一切,投奔未来,这种怕媳妇飞了就不让女知青复习的态度要不得,强制性留下会带来无数后患,得做好思想工作。
说来也奇怪,阻止知青媳妇读书的人家着实不少,不让知青女婿复习的却几乎没有。
风轻雪叹了一口气,归根究底,还是重男轻女,认为女婿上了大学或者回城能让自己家的女儿外孙过上好日子,所以乐得支持,殊不知女性的心更为柔软,为了孩子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大有人在,倒是男知青抛弃妻子的居多。
“大舅,这事咱们得做好思想准备,别等到爆发的时候再来处理,为时晚矣。”风轻雪提起热水壶给他倒了一搪瓷缸的热水。
王正国问道:“真会发生离婚的浪潮?”
风轻雪淡淡地道:“虽然不是全部,因为品德不一样,有责任有担当愿意顾家的知青大有人在,但肯定有为了回城或者回城后离婚的知青。大舅,我悄悄跟你说一声,你别对外人说,我觉得吧,我觉得就算将来允许知青回城,国家也不可能接受知青带着家人孩子回城,因为人数太多了,城里住不下,也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这才是造成离婚的主因。”
王正国震惊地道:“我以前和你爹讨论过知青回城,他也说总有一天会回去,就是时间上估不准,知青和本地人结婚,我无一例外,都让他们领结婚证,结婚证在咱们大队可普及了。现在听你意思是国家可能只允许单身的知青回城?”
风轻雪沉沉地点头,“不是可能,是一定,光是知青的人数就够多了,全国上下至少有一两千万,再加上伴侣孩子,国家承受得起几千万人口进城吗?承受不起。”
愿意永久扎根于农村的知青人数极少,最多超不过百分之五。
王正国又抽了一根烟,“这事我得好好想想,回头找你爹商量商量,大家集思广益。”
无论是和知青结婚的男人还是女人,都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还有他们的下一辈,天天喊爷爷喊太爷爷的活泼可爱,怎么忍心他们在国家政策下妻离子散?
“咱们得防患于未然,在王楼大队插队的知青总数有一百多,结婚的就有一百左右。”
一百个知青结婚,就有一百个家庭。
王正国颔首道:“先把复习班办起来,我请了几位下放到咱们这里的老教授授课,除了温老同志和金老同志,其他的倒是很乐意奉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以前顾忌成分问题都不乐意,生怕惹来麻烦,现在却是不一样了。
这些老人家都是在大学执教的,知识丰富,见识广博,王楼大队的父老乡亲知道后,复习班瞬间增加到了五个,附近大队的一些知识青年风闻后也都过来学习。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1834章 物归原处1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王楼大队人才辈出,发展得又好,最近这些年几乎是整个公社的风向标。
听他们大队的人说国家有可能恢复高考,王楼大队现在已经开始计划性地复习功课,半工半读,其他大队有的知青相信,开始给家里寄信要求寄课本和复习资料给自己,有的人不信,继而冷嘲热讽,准备看王楼大队的笑话。
高考已经停止了整整十年,即使四人集团已经粉碎,生活也没有完全归于平静,这些年工农兵大学全靠推荐入学,成分好的才会入选,费尽心机地复习功课备战高考,有用吗?
初中升高中除了成绩还得凭成分,何况大学?成分不好的肯定没机会。
因此,外界对于王楼大队多年来一直重视学习尤其是最近开班复习班的行为并不看好,有这份功夫还不如多干点活多挣点工分,省得来年饿肚子。
风轻雪不在意外界对此事的怀疑,愿意相信的人相当于抓住了机会,给自己增加考中的几率,不愿意相信的人错过机会也是他们自找的。
王楼大队的人更不在意,二三十年来,听大队长的话准没错,反正王正国和风轻雪都不会害他们,陆家的孩子陆天智和关域夫妇可都在复习班中呢,虽然他们因为成绩好去得次数不多,但毕竟代表陆家的重视程度。
于是,王楼大队的社员该出工的出工,该打柴的打柴,该上学的上学,翻出高中课本。
大部分知青则直接叫家人买高考复习资料寄过来,挑灯夜战,劲头十足。
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回城,与其等着始终没轮到王楼大队的回城名额,不如相信风轻雪一回,靠自己的努力和学习考回去!
虽然他们没有回城,但有探亲的机会,十分了解部分回城知青不被家人接受的情形。
因为提前准备,时间充足,又因为二百多人中有一百五十多人都是初中文化程度,许多知识都已经忘记了,偏向学之心十分浓厚,几位负责复习班的老教授珍惜人才,商量两天后便从基础开始教起,就是课本不够,经常三五个人共用一套,或者相互抄录,所幸成年人的理解能力远胜少年时代,进度很快,相信在高考消息下来时可以吃透初高中的课本内容。
不经历这个时代,很难理解学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很难理解知识于他们人生的重要性,彻彻底底地应了那句“知识改变命运”。
王正国和陆父等人商量解决知青返城会发生的离婚事件,风轻雪则寻个理由去上海。
现成的借口,复习班学习资料匮乏,上海的新华书店却有,她想去一趟,手里拿出来的那些资料数目不多,皆因她回家就拎着一个行李箱,能放多少在里面?空间里倒有一大堆,可惜不适合拿出来,倒不如从上海买一批或者再去废品站寻一些带回来,到时候不仅王楼大队的复习班使用,别的学校来借抄也方便,总是希望家乡多出几个人才。
一听母亲说去上海,几个孩子顿时来了兴致,嚷着一起去。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第1835章 物归原处2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最新章节!
“同去,同去!”陆二熊的态度最积极,转着骨碌碌的大眼,满脸都是谄媚。
1...275276277278279...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