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约梁山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山水话蓝天
辽军改变了策略,此次重兵猛攻中山军,想从河北中部杀入宋国,趁着宋国内乱深入山西河北山东内地大杀大抢,以重兵列于白沟河对岸威胁河北东路三边,对西路的代州、真定边塞也展开进攻,却是佯攻牵制,但由于主副矛盾,王宣和张宗颜手下兵少,被打得也是岌岌可危。
这个矛盾直接危及宋王朝的存亡,那些人却为了权势利益根本不顾,就是不肯增兵,尤其把骑兵把得更紧。就是要和他们不对付的副将及一系人马最好就此战死边塞。
宋王朝那么富强却始终奈何不了小小贫穷的西夏国,很大程度上正是败在这种动不动就发生不顾国家的内部倾扎上。这种弊病已经是宋国的一项传统了,并不是北宋灭亡时才有的。
象副将忠勇报国却被上官一齐钳制和陷害的事,原本,副将只能干挨着委屈的壮烈等死,因为副将级别和权势不够,没有资格单独上奏朝廷说事。那叫越级,是不守规矩。
但,陈淬此时已经有大理国这条路子了。不再是纯粹的宋国副将,也有招对付上官坑害。
他没权力向朝廷诉苦和申请援助,却可以曲线救自己。
河北边关不是有李纲李大炮这个忠君高官吗。陈淬写信找李纲诉苦去。
李纲虽然只是东路军的最同监察官,但忠君爱国,以他的性子必然不会无视西路危险。他肯定会做点什么,而且有上奏权和秘奏权。
这也是赵岳想方设法把李纲安排在河北边关的原因之一。
李纲也果然动手了。得知西路的恶劣情况,火大了。
狗贼,竟敢为了私心私欲不顾边关安危不顾国家的存亡,该死的......看本官不上报朝廷治你们的罪要你们的命......刘韐心中有数,笑问李纲,什么事竟惹得文纪如此火冒三丈......
李纲在刘韐的开导劝说下改变了弹劾治罪的念头。
他意识到那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实现。
这种烂事说不清楚,朝廷不会听信他李纲的一面之词,尤其是李纲并非西路军那面的官员,既无权干涉西路军的事,所言也不可信,至少是朝廷不会轻易听信李纲说西路军什么。
朝廷至多是派人去西路调查调查。一进入调查这个死坑环节,无论怎样也完蛋了,边关只会被破。现在根本不是调查审案的时候,容不得走程序耗时间。.需要的是立即从那些王八蛋手中抢到兵权,打击辽军再次暴起的嚣张气焰和贪婪野心。
最坏的情况是,朝廷更愿意保朝廷了解、信任并安排去为朝廷把住边关兵权的那些上官——朝臣同党朋友。尤其是皇帝赵佶肯定会优先选择相信他派去的皇家家奴狗腿子宦官团。
为了最快消除边关矛盾,最利于边关兵权统一以及相关的有利于抵抗辽军,朝廷最可能做的事是罢免副将。
这样做,朝廷最省事,也必定认为最有利。
那奋勇守边的副将等官军就惨了,死在辽军手是幸运得,至少拿命混了忠勇报国战死沙场名誉。否则会被朝廷捉拿问罪,朝廷极可能为拉拢和安抚那些王八蛋大官们,不分青红皂白把副将利索杀掉,帮王八蛋大官们迅速掌握住边关全部兵权,控制局势......
这是个简单的所谓为大局的取舍问题。
正与邪,是与非,副将是不是死得太冤,这对皇帝和朝廷一点也不重要。
而这也正是那些王八蛋们有恃无恐的原因。
官大,权大,朝中有利益同党有靠山,又有皇帝的信任和依赖,有种种关系背景,岂会斗不过区区一个在朝中没关系的边关老军丘八副将?
攻约梁山 第4节凶暴的李纲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攻约梁山最新章节!
李纲没提西路军的主副矛盾,只上奏说,中山军边塞岌岌可危,整个西路的形势也异常吃紧,瞧形势怕是西路很快难保,这会危及我东路的安全。整个河北边关面临全面沦陷。
先好好吓一吓朝廷和皇帝,让朝中的狗东西们急眼。
然后再说,现在看西路的糟糕形势,很明显那三边的主官无能,全都是贪生怕死的废物,不敢出战,根本不了解辽军,也不会打仗,只知拥主力大军死待在城中享受安逸和自保,导致边塞缺兵守城更缺骑兵优势威胁辽国。三边又各有私心,各自为政,不肯或不会协调一致配合抗击。西路战况全面陷入被动死挨打。彻底瓦解骑兵优势。若无人及时去统一调配战事,转眼必完.....
八百里加急上报朝廷。赵佶等一看就吓尿了。
有朝臣只顾私谊,为了保住同党和相关的利益,跳出来申斥李纲说李纲是一派胡言......大宋朝堂又很正常地陷入嘴皮子争吵扯皮中,鸭子吵湾,乱哄哄,却什么实质问题也解决不了,净耽误时间,误掉大事。但这种情况没得到持续。
火烧眉毛了,拖拖拉拉议事就得亡国,赵佶先容不得扯皮空耗,却干惊恐着急没个主意,就不是玩腐败荒唐那么有主见有脑子了。
蔡京童贯也急眼了,厉声喝止了废话争吵,建议立即派大员去西路军主持战事,要最快。丝毫耽误不得......李纲大嘴巴不假,但却是实诚人,从不说没根没据没影的瞎话。西路战事必定糟糕之极.......赵佶在战事上更信任有经验的童贯,没心思理睬更多,赶紧问派谁去合适......
谁去?
你麻麻的,朝中谁也不合适啊。
一片片只会耍嘴皮子和吃国家钱粮的文武高官废物,担不起大战,而且个个特怕死? 在这个时候绝不肯去,不敢呐,怕在去的路上就被造反义军给收拾了。要么就是何栗这样的敢去却不具备独立主持大战能力的文人。朝中可用的强将几乎都在外忙着镇压起义? 童贯和纪安邦这样的还得留守京城? 赵佶忧虑自己的小命? 他自己就决不肯派出去......满朝塞满了高官却无可用的......
急眼下,童贯勇担了一把推荐人,说就用李纲吧。
李纲就在河北? 不用赶路耽误时间? 又恰恰是督察官,用他只不过是把他的督察权放大到整个河北边关,性子又刚正有见识有主意? 由他主持协调能管住西路长官怯敌畏战不作为......
赵佶一听给李纲加权? 顿时就不乐意了。
柴进案时? 李纲委婉骂朝廷也是讽刺了他的事? 他可没忘? 心里埋着恨等机会算账呢。
但? 众朝臣生怕倒霉要命的差使落到自己头上,都愿意李纲当替死鬼,一片附议声,边关万分危急,事万万拖不得? 朝中却无人可用? 赵佶治国没个主见? 只得同意了。
李纲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
有会玩政治也精通军事的刘韐给他出主意? 李纲快马向西,又沿途得了宗泽张叔夜的支持和作战建议,越发有了主意和底气? 先秘密赶去了代州,亮出圣旨,立起总督身份,命令节度使曾懋,主将姬文康立即派步军大力增援一线战场雁门关,骑兵则由他全部带走归他调用。
曾懋,姬文康只想把着军权谋私,自然不愿意,无奈,占绝对多数的边关老将愿意服从李纲调遣,以前是限于权力和规矩,这些将军不能对抗恶劣的长官,现在有了更大权力者在,命令正符合他们的心,他们就可以以服从朝廷旨意的合理方式支持李纲。曾、姬二贼失去军中主力的支持,又不能真翻脸杀了李纲不听朝廷的。拥兵造反,他们还没有资格敢反敢闹,只能服从。
至于最牛逼的执法宦官团,这时候就屁也不是。
李纲是代表朝廷执行皇帝的旨意,现在是河北全军最高执法者,他们这些皇帝的狗腿子的执法权就失效了,既无权对抗李纲,也无权整治支持李纲的众将。李纲根本不鸟他们......
执法长——此地大太监愤恨李纲无视他并侵夺了他的执法权威。副手太监按他的眼色示意,跳出来挑衅李纲权威,试着阻止李纲对军队的调遣,觉着无非是斗嘴扯皮纠缠,没危险。
不料,李纲呛一声拔剑直接捅死了他,随即又拎着血淋淋的剑,喝骂执法长太监:“尔等皇家奴才,享受皇家权势荣光,竟敢为私欲无视王朝安危,背叛皇家,当诛却不知死罪。”
喝骂间一剑把大太监的咽喉切开了,把这位最牛的执法长也当场杀了,吓得其他执法宦官一哆嗦。众将则呆了,随即又感觉大快人心,杀得好,嚣张阉贼早该死了......曾懋,姬文康则蒙了,随即大怒,红了眼,死的可是对他们的私心最重要的利益同党,当初他们不知花了多少代价才说动了,拉成了同伙,却就这么死了,少了最重要的执法者支持。以后再派来的执法长会是什么人,能不能再拉拢成功,这个只有天知道.......曾懋怒极喝问李纲:“你只是临时的督察协调战事官,有什么权力问罪执法官杀他们?圣旨中可没标明你有这权力。李纲,能在践踏皇权......”
没等他耍官场斗争那一套习惯的把戏把话骂完,李纲的血淋淋宝剑已对准了他,冷笑道:“你无视国家安危,心怀不轨,等于背叛皇帝,是不是也想尝尝就地正法的滋味?”
曾懋被血淋淋的剑指着吓得一缩脖子,看出来了,自己若是敢坚持对抗,李纲就敢直接杀了他,而在场的军中大将绝大多数却是冷眼旁观不保护他的,这奸贼立即圆滑地闭嘴了。
李纲又冷冰冰瞅着主将姬文康:“你也想对李某说点什么干点什么?”
姬文康到底是沙场见血的武将,没吓得缩脖子哆嗦,也立即回应。
他阴冷的瞅了瞅众将,眼神意思是李纲只是暂时在这,以后,你们可都捏在本官的手心里.....
李纲对这种官场把戏看得明白,怒眼一哼,喝令:把此地敢背叛皇家信用的所有执法宦官全部就地正法了。
他的护卫随从呼喝一声遵令,抡刀子就开砍,把召集在这的所有宦官扑杀了个干净。众将们,无论是支持李纲的,还是追随曾、姬和执法宦官的,全看呆了眼:李纲,你真敢呐.....
李纲盯着姬文康沉声喝问:“你现在觉得本官有没有权杀你?”
这时候,姬文康才露出大宋武官对文官和上官惯有的那种自甘卑贱猥琐老实相,慌忙下拜道:“小将是朝廷的人,当然听令朝廷的旨意,岂敢不从总督大人?”
李纲哼了声,又怼上曾懋,“曾懋,你呢?你怎么不说话?你不想再服从中央?”
曾懋一哆嗦,李纲的这个帽子扣得可狠,尽管他和姬文康确实是在玩拥兵自重。他生怕李纲趁机直接杀了他,慌忙终于也老实下拜,卑微道:“下官忠诚朝廷,岂敢不从中央?”
李纲甩了把剑上的血,脸上露出遗憾:只顾享乐与权势私欲的狗贼,你怎么不硬气点呢?代敢硬气,即是阻挠本官督军抗辽,是无视国家安危,背叛了朝廷,死罪,我就能当场除掉你......
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最紧急关头,一切都得以抵抗辽军侵犯为先。大事上一个迟疑、拖拉,国家就极可能亡了。平常那些规矩程序都不好使。当场决断,当场杀伐,最快解决障碍,统一军中意志对抗住外敌才是第一位。曾懋,姬文康虽是边关长官朝廷要员,但必要时当场照杀不误。想玩官场权力游戏扯皮?想得美。狗贼懂得即时服软,不能当场杀之,算你狡诈逃过此杀.......
李纲心如铁,不怕担后果。
他也知道眼前这一文一武二贼老实退让打的是什么主意。无非是仗着朝中有关系,先摆脱眼前的杀局,事后找朝中同党关系户弹劾他李纲,玩政治斗争游戏报复陷害弄死他李纲。
大宋官员,治国不行,打仗,保家卫国更不行,最拿手的也是最有胆识敢干的就是内斗用嘴杀本国人.....废物。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拼命玩内斗内耗只顾私欲。国家倒了,真能得便宜?
李纲愤恨地想着,忍不住抬腿狠狠把拜在地上的曾懋踹倒在地,又一脚踹在姬文康肩膀上也踹倒在地。此,既是为了解恨,先报复一下,省得事后自己只能干瞪眼被报复,若能激怒二人恼羞成怒失去理智疯狂起来闹对抗,那就能趁机杀之.....也是进一步观察代州众将的反应。
老刘(刘韐)说了:“你只管大胆地去放手干。西路边军边将主力是会支持你的。那些狗东西在边关并不得人心,所谋不符合边军的利益,他们并没有多大势力。东路军,全是咱们自己人,三边自然都支持你。事大了,我们都会保住你。朝廷瞎搞。我们得强迫朝廷按我们的卫国为民意志做。不能傻乎乎愚忠,所谓成全了自己的忠臣名节却亡了国家毁了我们的神圣祖地......”
李纲挺佩服老刘的智慧和人品,听信了那些话,在来西路的途中拜访了宗泽张叔夜,也果然非常明确地得到了东路军死保他的承诺,都支持他放手除奸统一抗辽意志。
张叔夜脾气火爆,直接开骂说:“无国无祖地尊严只顾自己私欲的狗东西,全直接杀干净了才好。可惜,老夫不能去总督那边,否则大大小小的狗东西一个也别想活。”
宗泽沉稳,但此次也爆了脾气,说:“你此去只管放手杀奸杀敌,怕什么?”
朝廷这熊样了,统统废物,只能依靠我们几个老少领军守住边关保他们的狗命。如今的边军上上下下真正的是全听我们的,只听我们的。朝廷想任性耍威权做恶,又岂敢把脏手伸到东路来?若是任性妄为,说不得就闹闹清君侧了。还真当天下人都是屁,只朝中高贵主宰生死?
河北太危急,西路形势太糟糕,说不定宋此次就真亡了,宗泽也是彻底急眼了才如此暴戾。
李纲呢,经历了上次的柴进事件,已经懂得只要边军齐心一志,朝廷就只能退让妥协。再者,圣旨这次给他的督军权力也足够大,他也有权力有机会干点自己想干的。
在李纲的强势下,拘在代州城干看着雁门关军被辽军围歼的广武军终于能赴边参战了。其中,增援的步军赶去了边关,参与守关。全部骑兵则是另一路,由骑兵大将樊夔带领着实际是悄悄奔去了中山。
李纲剥夺了曾懋姬文康的全部骑兵权,只留下追随二贼的那些将领和相关部队,走前严令文武二人守好代州城,若有半点儿差池就要了二人的命,休要有侥幸心。朝中同党救不了你....气得恨得这二人瞅着李纲快马而去的身影手划圈圈嘴上咒骂不已:李纲,你给我等着......然后就提心吊胆督察军队勤奋守城。
就这几千留守兵力,太少了,二贼生怕辽军打来破了城池要了他们的狗命.....
李纲在代州顺利搞成了事,这下更是有了信心底气,越发敢干,扑去真定府,又果断屠尽了真定的执法宦官团,吓得知府蔡楙、都统韩世清老老实实,然后如代州一样调兵.....骑兵由大将施诜统领着紧急赶赴中山。
与莫孙二贼沆瀣一气的老牌边关将门子弟原安肃军都统向纪看着李纲牛逼离去,再瞅瞅留下得这点守府城兵力和寥寥无几的自己人将领,心中不禁翻腾着:我和莫、孙结伙,这是不是选择错了?......
李纲最后才去了此次宋辽大战的焦点,中山府,同样暴力手段直接杀尽阉贼执法宦官,威慑住节度使莫俦、都统孙培芝。和前两处不同的是,李纲调出两万步军紧急增援边关,留下一万多步军守府城。骑兵则同样全部剥夺了,全调出去参战。
西路三边此时骑兵总共还有近两万五,扣除正在边塞打辽军的那些,还有两万两千多点。有如此骑兵力量在,原本代州和真定怎么也不会被辽军区区佯攻牵制就打得岌岌可危。奸臣之祸可见其害之大之烈之自私胆大敢干。
攻约梁山 第5节黑了心的.....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攻约梁山最新章节!
李纲把扣在西路三边主官手中不得参战的骑兵全部调归自己统一指挥。
他是在刘韐的抗辽策略建议下,加上和宗泽张叔夜的商量并得到认可支持如此做的。东路三边的支持并不是口头上的,把骑兵也抽调来中山参战。东三边如今各有五千骑,都抽了三千,共计九千去支持李纲。其中张叔夜还特意派他骁勇沉稳的长子张伯奋带队去。三边都只留下两千骑兵守本辖区,监视和蒙蔽糊弄白沟河对岸威胁东路的辽军。
如此,李纲就有了三万多骑兵在手。
此时,中山府边塞因为节度使莫俦、都统孙培芝漠视不理就盼着辽军破关杀死副将陈淬及势力而已陷入兵残弹尽、城说破就随时会在辽军越发亢奋疯狂猛攻下破了的最危急关头。
李纲带骑兵大军突然出现在战场,凶猛杀过来。
由于河北边关区除了军城军寨周围以外就全是无人区,也由于西路三边主官的恶意不作为,任边关陷入死地而不救,辽军早就获知了西路军的内斗情况,知道这是西路那些主官宋狗习惯地热衷先内斗争权想借刀杀人,不会有人来救边关的,边关破了,宋狗们想除掉的人死了,也照样不会出兵来夺回边关,这种官必怕死不敢冒险来和辽军打野战,辽军尽可放心地打宋边关,所以并未重视宋军主城兵力动向,这使得李纲调的骑兵能从无人区悄悄飞快集中到中山。
李纲骑兵大军突然出现,真正杀了辽军个措手不及。打边关的五万辽军被凶猛的三万宋骑兵一齐杀出冲得七零八落崩溃而逃,可怜辽军现在是以步军为主,人哪跑得过马.....死尸铺了一路。
中山边塞之危一战得到解决,随后,增援的中山步军就来了,不再缺兵缺粮缺守城力量。
李纲入关查看了守城军惨状。看到主将陈淬幸运还活着而且也没重伤却满脸乌黑战火气憔悴疲惫不堪之极的凄惨,李纲心中大震,难受的同时心中窜涌的是大恨。
那些只顾官斗和私利的狗东西真是该千刀万剐!宦官阉贼全屠了,是杀对了。可惜不能真那么肆无忌惮地把文武主官狗东西也杀鸡一样当场处决了.....他好生安抚了残存边军,命令赶紧救治伤员,做好吃的,换守军下去好生洗漱休息吃得饱又香,然后睡个好觉......
他能对奋勇边军做的也就这些了。
心中激愤郁闷难平,他立即写奏折向朝廷汇报惨状和英勇忠诚事实,揭示此次抵抗辽军为何会陷入如此被动危急中,阐述了屠尽执法宦官的理由。那些阉狗不顾皇家主子的江山和性命安危? 只顾在边关耍皇权淫威凶横霸道捞好处,丧尽皇家颜面,加重皇家失去军心? 该死。不立即杀光了惩罚? 边军心中有恨? 就不会肯奋勇出力保国。再留着那些阉狗,只怕边军会反......
又弹劾西路三边文武主官,能力有限? 上任至今既不了解边军? 不了解辽军,也没尽心报效国家和皇恩,贪图权势安逸享乐热衷内斗? 格外贪生怕死? 不敢和辽军交锋? 建议朝廷惩罚......
李纲在刘韐的影响下? 也明白自己这么上报弹劾那些人是没用的。
朝廷、包括皇帝就爱高明官场伪君子混混马屁狗官奸贼? 就信这些官员表演的有节操有才干和忠君爱国? 对奋勇长年守边的人反而不了解不敢信,不肯重用给予守边大权。
曾懋等人在朝中关系户的帮助下,会因守边不利而受到朝廷斥责,但不会因此丢官罢职调走,更不会因此问罪。大宋已经烂透了? 完了。
李纲心中愤闷焦虑之极? 知道指望不上朝廷? 就想着自己把辽国对宋之害打掉? 急于把辽国打老实了,由此开始冲动乱起心思,想着领骑兵杀入辽国腹地搞大破坏? 象曹文诏那样利用骑兵优势重创辽军经济民生,把战火灾害让辽国承受,如此震慑辽国再不敢对宋逞强。
他起这个念头也是有自负。
他是文帅之家的子弟,从当守边文帅的父亲那学到过军事知识,对战争、战场也算有一定的了解,他感觉自己也有文帅之才,能够领骑兵在辽国完成破坏和威慑。中山边塞的大战轻易胜利,杀得五万辽国精锐差点儿全军覆没,让他认为辽军不济已不足为惧,这也增强了他的信心。
说白了就是,他也犯了这个时代的宋士大夫的老毛病,总感觉自己是智慧化身的全才,上马能治军打仗,下马能治理好国家,是国家民族最重要的支柱。他虽然不象一般士大夫那样瞧不起武夫和作用,但,说重视也重视不到哪去,也把武夫当刀使,下意识认为武夫没脑子没智慧,只有文帅领着当刀使才能打胜仗。他出身文帅之家,又刚轻胜了一场,让他越发自负。
李纲就没想过自己到底有没有曹文诏的军事才干,心急国事与不由自主的自大,他也抛弃了刘韐、宗泽等给他量身打造的抗击和瓦解辽军此次侵略的策略,一拍脑袋就自己决定了冒进。
但,杀入辽国腹地大破坏之策却遭到了西路三边骑兵主将的一致反对。
李纲大怒,感觉自己的军事才华被小看了,不但没能听进去,反而越发坚定了主意。尔等竟然认为我李纲不行?我可是文帅家子弟,从小就学会了军事......我打给你们看看,让你心服口服....可是,他没想到东路的骑兵将领也不支持他,不肯听他这种冒进的命令.......
刘韐的大将贾琼说:“辽国上次吃过大亏,岂能无备?这次再去,必陷进辽国。”
宗泽大将阎中立说:“俺是个粗人,说不好,但感觉辽军这次是精心准备开得战。杀入辽国,在边境附近转转,凭骑兵速度,凶险应该不大,但深入进去,怕是进去容易,出来就.....”
张叔夜大将孔彥威坚决反对道:“大人此策不可行。现在不是曹将军杀入那次的条件了。上次杀进去,遍地是成熟的庄稼可随处取食,人马都不缺吃的,军粮无忧,可自由游击,不必为抢到食物和辽国人硬战被拖住了。现在盛夏时节,庄稼全是苗,就算马有吃的,人吃什么?靠硬抢?那就必然失去自由机动能力,必会陷入辽军的算计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