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辽东钉子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永贞兄,我,我……”
“呵呵,部堂不用担心,也怪我没说清楚,你刚刚有句话说的不错,叫坐以待毙,只是不是咱们等死,而是建奴等死。”
真有底牌啊!
崔呈秀和王化贞却都露出了惊喜交加的神色,压低了声音,崔呈秀问道“永贞兄,计将安出?”
“部堂,昨天下了一夜的雨,好大的水啊,城里都积了水。”
没头没脑的一句,把崔呈秀差气死。老子关心的是脑袋能不能保住,不是下雨!
王化贞脸色不善,咳嗽一声,说道“永贞,别打哑谜了,下雨对咱们的火器更不利。要想指着雨水把皇太极赶走,恐怕是不行。”
张恪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世伯说的没错,大雨冲不走建奴。可是却能请来海龙王!”
说话间,张恪站起身,拉开墙上的布帘,露出了一张巨大的辽东地图,详细到了村庄乡镇。甚至哪有水井都写得清清楚楚,光是为了这张图,张恪就废了无数功夫,砸了无数银子,才绘制成功。
他站在地图前面,手指遥遥指向三岔河口方向。
“世伯,崔部堂,你们请看!”
两人凑了上来,仔细盯着。
“三岔河,也就是辽河。一年之中,水量变化很大,冬天甚至会结冰,不足以充当天险,也没法阻挡建奴南下。”
崔呈秀头,他不像那些清流废物,看到三岔河,就想当然地要沿河建立防线,可是他也看不透三岔河,下雨。还有和建奴有什么关系。
“崔部堂,你知道登莱水师吧?”
一语醒梦中人崔呈秀眼前一亮,继而眼珠子都快掉了下来,他迅速想到了一种可能。
“永贞兄。你是要从水路调兵,用登莱水师,带着义州兵精锐,从三岔河口登陆,切断建奴后援。形成包抄之势,把皇太极一举歼灭在广宁城下!”
什么叫大手笔。什么叫大韬略!
张恪出手,果然不凡。
只是这个方案有个最大危险,那就是用广宁做诱饵,换句话就是用自己当诱饵,崔呈秀可不愿意冒险。
“永贞兄,效忠大明之心,天日可表,可是你也不用太,太……”
“太什么?”
“太不把自己当回事啊!”崔呈秀埋怨道“你若是调集一两万精锐,运到锦州,野地浪战,还怕了建奴不成?”
什么什么啊!
张恪晃晃头,还是别和崔呈秀打哑谜了,这位太能胡思乱想了。
“金州和复州等地光复不久,大军岂能轻易调动,我这次只调了三千精锐。”
听着这个数字,崔呈秀的心又提了起来,求求张大爷了,别再玩心跳了好不!
张恪没让他担心,直接掀开了面纱,笑道“这三千人,乘坐金州水师的大船,沿着河,逆流而上,直接攻取娘娘宫,切断建奴后勤线。粮草断绝,建奴自然不战自败,广宁之围也就解了。”
张恪说完,并没有得到两个人的欢呼,他们反倒是有些傻愣愣。
“怎么,有问题?”
“有大问题!”王化贞脸色惨白惨白的,他一把揪住张恪的衣襟,埋怨道“永贞,你怎么能犯这种错啊?”
“世伯?什么错?”
“还用我说嘛,娘娘宫一带距离河口有五十里,皇太极留了阿敏的两蓝旗守卫粮道。你只派区区三千人,深入内陆,就想切断粮道,简直,简直……”
“痴人说梦!”崔呈秀不客气地说道“永贞兄,你不会以为部下都是天兵天将,无所不能吧!这三千人被鞑子围歼事小,广宁安危事大,你,你,你太不负责了!”
这俩人吓得变颜变色,张恪反倒很轻松,笑道“世伯,崔部堂,你们不用担心,这三千人和天兵天将还真的差不多,建奴敢招惹他们,那是找死!”
张恪说这话当然有底气,秘诀全在船队上面,自从招降李旦之后,张恪对海上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如今南洋一带海盗横行,而且错综复杂,总体上说西洋人船只巨大,航海技术先进,可是人数太少,又不清楚大明的状况。而明朝的地头蛇人数众多,把持了海上的贸易。每年上千万两银子的货物漂洋过海,运到西方,海上的暴利,肥的流油。
可是作为贸易中心的大明朝,只能收到少得可怜的税收。
其中大头儿都被官僚大户吃走了,甚至李旦、颜思齐等海盗都吃了不少。
弄清楚海洋的贸易链之后,张恪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方案,他以采购军粮物资为名,直接派遣登莱水师南下,驻扎在长江口一带。
正好包士卿在东南实力不小,让他采购茶叶、丝绸、瓷器等西洋人垂涎的东西,然后由登莱水师运送到西夷的手里,当然他们也可以自己来取货。
如此一来,等于是绕开了东南的大户官僚,也绕开了明朝的海禁政策。采购成本急剧下降。对西洋商人是天大的福音。
至于那些海盗,他们敢对登莱水师下手吗!就算他们吃了雄心豹子胆,登莱水师也可以联合西洋人,组建八国联军。一起把海盗们干掉。
大明的上层对海上了解太有限,海上折腾的天翻地覆,他们都没有什么感觉。可是那些西洋人都疯了,真真正正高兴疯了!
从张恪手里拿货,避开了官府盘剥。避开了贪婪的大户,便宜,安全。最要紧的是东西真好!
实际上西洋人买到的多半都是寻常货色,要知道明朝是有严格等级的。最好的东西是孝敬皇帝和勋贵的,然后是士大夫,至于西洋人,他们能买的多数是商民百姓能享用的。可就是如此,依旧宝贝得不得了。
张恪实在是没啥等级观念,包士卿在长生岛练出了天大胆子,就没有他不敢干的。
西洋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什么都敢买!
想不想让你们的国王,和大明的天子穿一样的衣服,用一样的饭碗,甚至一样的夜壶……
唯利是图的西洋人突然变得毫不吝啬金银,他们弄来整船的财宝,换取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只要把这些东西献给国王,献给教皇,他们立刻就会跃身贵族,得到册封。那些上流社会的人都会拜倒在他们脚下,只为了获取天朝的宝贝儿……
西洋商人也不是傻瓜,他们想要弄清楚天朝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很快,有传教士告诉他们。在帝国的北方,崛起一位强大的将军。他慷慨大方、战无不胜、所向睥睨、欣赏西方,是真正的骑士!
当然最后一句是他们自己想的。
这位将军和大明的传统人物不一样,他主张扩大贸易,甚至支持传播主的福音,当然有个小小的要求。若是能给他提供一些战船,就会得到更好的贸易条件……
中国人常说钱通神路,对西洋人来说,只要开价足够,他们能卖了爹妈,至于上帝,一边玩去……
经过一番交涉,李旦从荷兰买了五艘四级战舰,葡萄牙人则是提供了一艘三级战舰和两艘四级战舰。
至于最大方的要数英国人,他们是远东的后来者,和明廷又没有明显的冲突。因此英国提供了一艘装备火炮一百门的二级战舰!还有三艘三级战舰,以及大批熟练水手。
当雄伟的战舰开到金州湾的时候,明军彻底沸腾了,尤其是水师营,他们围着战舰,大喊大叫,兴奋的像是孩子,甚至有人直接抱起了行李卷,要在舰船上睡觉才踏实。
一共十二艘西洋战舰加入了金州水师,其中最小的也有五百吨排水量,装备50门火炮。个头比起李旦的座船稍逊,可是火力凶猛一倍不止。
看着这些大船,李旦嘴角都是口水。
“娘的,这帮西洋人真有本事,竟然造了这么大的船!”
李旦巴掌都拍不到一起,可是旁边却响起了一声轻蔑的冷笑。一个高大的中年人迈着大步走了过来,来的人正是明汝新,他是水师参将明文远的侄子。
从小就在海上打滚,武艺过人,又写了一手漂亮的字体。张恪大力发展水师,明文远就把侄子介绍过来。
很快明汝新就凭着娴熟的本事,赢得了一帮海盗的尊重,成了李旦的主要助手。
“老船主,这些船只当中,按照西夷的说法,最大的不过两千吨。当年三宝太监下南洋的时候,最大的宝船五倍于此!”
明汝新说到这里,挥拳狠狠砸在了船帮上,咬着牙说道“耻辱,最大的耻辱!过了两百年,我们反而不如老祖宗,要花费巨资,从西夷手里买船只,简直是天大的耻辱!”
坚硬的船帮上留下了明显的血印,在场不少明军士兵的心都仿佛被重重戳了一下,鲜血流淌。
李旦沉吟半晌,苦笑道“明贤侄,有了侯爷在,驰骋海疆的日子不会远了,咱们先打好这一仗,帮着侯爷把建奴灭了!没了后顾之忧,放手大干,老夫就不信,西洋的榆木脑袋能胜过咱们!”
一共集结五十艘战船,浩浩荡荡,向着大辽河驶去。连日的大雨使得辽河水位看涨,雄伟的战舰轻松驶入。
在渔民向导的带领之下,明军的船只排成一队,宛如一条蜿蜒前进的巨龙,向着娘娘宫方向驶去。
沿途早就有大量的建奴骑兵,他们也知道明朝水师的存在。可是他们不在乎,明朝的水师能如何,最多也要上岸作战,到时候怎么和大金的铁骑拼杀!
要知道宽阔的陆地,可不是长生岛能够比拟的。
建奴充足的信心,在见到明军的战船,一瞬间,变成了空气,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们长大了嘴巴,根本不敢置信,世上还有这么大的战船!
恍惚之间,涛涛的辽河竟然变小了。
大船扯去挡板,露出黑洞洞的火炮,船舷上的士兵举起黑洞洞的火铳……
“开炮,开炮!”
弹丸从大炮喷出,重重落在河岸的泥土上,建奴稍微放松一些,可是突然他们瞪圆了眼睛。那些炮弹竟然炸开了,刺眼的火光,震耳欲聋的巨响,飞溅的弹片,穿透了他们的身躯。
上百个建奴骑兵淹没在炮弹的硝烟里,血水流入滚滚河水……(未完待续。)x118





辽东钉子户 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大的火
李旦横行海上多年,他深知手上战船的厉害,别说还不懂怎么造火器的鞑子,就算是大明,要是几十艘船驶入长江,那也是相当难对付。
想到这里,李旦不由得对张恪越发敬重起来,难怪他会如此看重西夷,的确有过人之处!
同样的,明汝新从小就喜欢大海,稍微长大一些,就缠着老人询问三宝太监的事迹,后来西洋人渐渐多了,了解到了西洋人漂洋过海的经历。明汝新第一次觉得世界都崩溃了,自诩天朝上国,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忘得一干二净,而夷狄却不远万里,征服重洋。
“大明不缺勇士,中华岂无男儿!杀,金州水师,一定会成为海上的霸主,今天就是立威之战!”
明汝新挥动手里的令旗,两艘军舰,扯下了挡板,一共六十门火炮对准了岸上的建奴。对付上百个士兵,本来不用这么大的阵仗,许是压抑太久了,愤懑需要释放!
轰轰轰!
最先进的开花弹在鞑子身边炸响,不同于实心弹丸,破裂的弹片形成金属风暴,杀伤力成倍增加。三五米之内的建奴纷纷被弹片划破身体,肢体断裂,筋¥⊥骨分离。人马一起被轰死在河边,碎裂的尸体变成了一堆烂肉。
离着稍微远一点的建奴虽然躲过了致命一击,可是恐怖的场景让他们心碎,惊天动地的炮声让他们胆寒!
河面上的庞然大物,哪里是军舰,分明是庞大的怪物,无可阻挡的怪物!
胆裂魂飞的建奴拼命驱赶战马,没命地逃走,他们没有方向,只要能远离怪兽就可以了……
船队一路北上,所向睥睨。遇到建奴的村镇据点就轰几炮。一来可以震慑鞑子,二来可以操练炮兵。
果然一路行来,明军的炮兵实战经验又多了不少,而且他们还留下了可怕的传说。好多建奴根本不相信世上有这么大的船只,还能喷吐烟火,这就是怪兽!彻头彻尾的怪兽!
有些建奴老人请来了萨满奶奶,在岸边疯狂地跳舞,把奴隶扔进河水里,祈求神仙显灵,把怪兽给收了。
明军沿途就遇到好几拨。不用多话,立刻给他们一炮或是几枪。听到爆炸声之后,无所不能的萨满巫师转身就跑,跑得比兔子都快,扔下了一帮傻愣愣的信徒。明军都懒得杀他们,只是哈哈大笑。
距离娘娘宫越来越近,慌乱之中的建奴总算是把消息报告了阿敏。
比起皇太极和代善,阿敏并没有在张恪手里吃过太大的亏,他并没有那么在乎义州兵。对于守卫粮道的任务。阿敏是嗤之以鼻,根本就是皇太极忌惮他的战功太大,因此故意打压他而已。
心中不平,阿敏就借酒浇愁。每日喝得酩酊大醉。
“贝勒爷,大事不好了!”
“鬼叫什么,给我滚出去!”
阿敏翻手一巴掌,扇在了奴才的脸上。顿时脸蛋就肿了起来,顺着嘴角流出了血沫子。报事的奴才只能自认倒霉,退到了外面。
阿敏转头又睡去。足足过了一刻钟,他才骂骂咧咧的起来。
“狗奴才,滚进来!”
“是,奴才给贝勒爷请安。”
“嗯,有什么事情?难道汗王打了败仗,要老子去救他吗?”阿敏嘴角不由自主地翘了起来,显然要是皇太极倒霉,他会很快乐!
“不,不是!”偷眼看看阿敏,报事的奴才仗着胆子说道:“主子,明军杀来了!”
“啊?”
阿敏吓得一下跳起来。
“明狗从哪来的?难道汗王真的打败了,让明军冲过来?”皇太极倒霉他不在乎,要是真的溃不成军,他也承受不起。
“不是,是水师!”
“原来如此!”阿敏重新坐在了位置上,并没有太着急。
明军的水师能如何,不就是几艘烂船,一群没用的废物吗!
“明狗到哪了?”
“启禀主子,距离娘娘宫不过十里。”
“哼,你怎么不早点报告!”阿敏反手一巴掌,把报事的另一边脸也打肿了。他迈着大步,冲到了帅账外面。
“去调集五千勇士,再把火炮都带上,跟着我杀明狗!”
“杀明狗!”
“杀明狗啊!”
鞑子们兴冲冲,争先恐后集结起来,生怕错过立功的好时候。很快阿敏领着他们,冲向了娘娘宫。
娘娘宫地处辽河的拐弯处,水流和缓,是一个天然渡口。建奴大量的军用物资都囤积在这里,有十万石粮食,弓箭车辆,火药火器,不计其数。
本来是要调到前线,供应消耗的。可是孙师傅体贴地给皇太极留下了物资,所以这些都留在了娘娘宫。
阿敏领着人马,距离河边还有几百米,就看到河面上出现黑压压的影子,遮天蔽日,竟然仿佛山峰一般,等他看清楚,吓得嘴巴张得老大。不光是他,其他的建奴眼珠子掉了一地。
“那,那是什么玩意?”阿敏声音颤抖地问道。
“主子,好像是明狗的水师!”
“放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船?”阿敏像是疯了一样:“我不信,一定是明狗装神弄鬼,给我冲!冲上去!都是用纸糊的,不堪一击!”
鞑子听从阿敏的命令,全都向前冲,可是每个人心里都毛毛的,这么大的玩意,恐怕不是吃素的!
“来得好,祭旗吧!”
“开炮!”
令旗挥动,直面鞑子的三艘大船,包括李旦和明汝新的座船,右舷上百门火炮交替开火,愣生生震得大船横移。
开花弹落在建奴中间,不停地爆炸,不像实心弹丸,开花弹能造成面杀伤,一丈多方圆的建奴都逃不出去。
不停地落马,不是惨死大炮之下,就是被同伴踏成肉酱,密集的阵型,简直就是最好的靶子,任由明军射击。
好不容易冲到了岸边,队伍已经稀稀落落,好多建奴惊魂未定,只能举起弓箭,向着大船射来。
他们的弓箭连给战船挠痒痒都不配,明军在甲板上举起了火铳,老兵们心里乐开了花,手中枪声不断,很快成片的鞑子就被击毙在河边。
活下来的鞑子越来越少,士兵们的劲头越来越高涨,整个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在后面督战的阿敏真的被吓到了,强大的明军战舰,就是强大的城堡,众多的火器把城堡变成了刺猬,根本无从下手。
正在他不知所措,眼睁睁部下被杀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起来:“不好了,娘娘宫着火了!”
阿敏猛地回头,一片巨大的火光燃烧,竟然半边天都红了。
“我的粮食啊!”阿敏瞪红了眼睛,痛叫一声,直挺挺从马背上摔下去。(未完待续。。)




辽东钉子户 第三百九十七章 美人救英雄
“杜擎,鞑子攻城第九天了吧?”
“回侯爷,过了子时,就是第十天了。”
张恪默默点点头,一声不吭,站起身拿着一根蜡烛,走到了地图前面,仔细的看着。杜擎这些天最多睡两个时辰,早就疲惫不堪,还勉强撑着精神,陪着张恪。
“从广宁到金州,再从金州出发,到辽河口,要多少时间?”
杜擎沉吟一下,说道:“侯爷,我们在建奴攻击前两天就下达了密令。应该在三天之内,吴伯岩和李旦就能接到命令,战斗准备需要五天,而海上行动最多三天。如果计算不差,昨天就应该杀入辽河口,如果顺利,此刻怕是已经深入几十里,搅得建奴天下大乱了!”
说话之间,杜擎也有些得意,张恪和其他大明的武将最大不同就是眼界开阔,敢想敢做,就像这种海陆联合作战,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根本没有胆子的。
这年头时间观念很单薄,行军差一天两天,已经算是准时了。更有人明明打完仗了,才慢悠悠摘果子。
张恪对义州兵的要求完全不一样,每当有军官升到把总,张恪会亲手送给他一个西洋怀表,时间的观念深深刻在每个人心头。不管是训练,还是打仗,每一样事情都有严格的时间流程,一丝不苟。
义州兵比起其他军队还有一项秘密武器,那就是识字率。从最初张恪手把手教导。到后来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在军中三年的老兵基本上能认识一千个字。有些底子好的,写公文,绘制地图。轻而易举。
有了高素质的军官,义州兵甚至建立起参谋制度的雏形。
杜擎跟着张恪一路走来,对于义州兵的实力有着强烈的自信。很多人将义州兵比作当年的戚家军,殊不知,戚家军在很多方面,已经被彻底超越了。
“侯爷,李旦是海龙王。吴伯岩智计过人,再加上盖州的于伟良。他们联手出战,建奴保证倒大霉,您不用担心!”
“呵呵,我不是担心他们。而是担心皇太极!”张恪笑道:“皇太极聪明过人,他这些天并没有真正用出全力。”
“当真?”杜擎惊骇地叫了出来。
“他在想着围点打援啊。”张恪笑道:“我要是按照崔呈秀他们所想,急匆匆把各地人马调上来,皇太极势必以逸待劳,把这些人马一一吃掉,扩大战果。因此皇太极攻城,既要我们感到压力,还不能打破城池。火候拿捏,比起野猪皮。他要厉害多了!”
杜擎听到这里,还是有些不敢置信,挠了挠头。
“侯爷。您不会光是夸奖皇太极吧?”
“笨!”张恪笑骂道:“老子是告诉你,明天鞑子要拼命了,传令下去,大家提高警惕,准备拼了!”
“噢!卑职立刻去办!”
……
霞光绚烂,照在明盔亮甲上面。好像镀上了一层金光,威武神圣。广宁的城头。张恪笔直地立在城头,王化贞和崔呈秀左右陪伴,这两位十分难得也都穿着盔甲,沉重的甲胄压着他们,几乎喘不上气。
轰隆隆!
炮声响起,战鼓如雷。一声惊天响。崔呈秀差点趴下,听着鞑子的战鼓比起以往更凶猛了,难道是亲临城上的错觉?
接下来鞑子的举动告诉着崔呈秀,根本不是错觉,而是要玩真的了!
炮声不断,密密麻麻的建奴推着攻城器械,迅速冲上来。黑压压,遮天蔽日,好像蝗虫一般,声声喊杀,直冲城头。
崔呈秀手指不停颤抖,可还是勉强站直了身体,不管怎么样,不能丢了钦差大人的脸!
“快闪开!”
崔呈秀没明白怎么回事,突然有人扑过来,摔得他七荤八素。
“哎呦哟,我的腰折了,腿断了……”
压在他身上的正是张恪,崔呈秀刚要质问,只见张恪指了指背后的城楼,刚刚一枚炮弹打过去,在城楼上留下了一道深沟,砖石被打得满天飞。
看到这一幕,崔呈秀突然腿了不疼了,腰也不痛了。
“永贞兄,救命之恩,老哥记下了。”
张恪反倒是歉意地说道:“部堂,本来不该让您冒险的,只是钦差大人的牌子不亮出来,吓不走建奴啊!”
虽然是玩笑,崔呈秀却美滋滋的,笑道:“本官早就想让建奴尝尝厉害了!”
崔部堂一副“我的大斧饥渴难耐”的神色。
就在此时,战斗已经开始。
建奴弓箭比不上明军火铳的射程,他们低着头,拼命推着盾车往前跑。而城上的明军则是连绵不断的射击,奋力击杀更多的建奴。
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提早一刻,就能决定生死。明军奋力射击,建奴留下了一地尸体。渐渐的鞑子越来越近,不时有火铳手被弓箭射中。
1...170171172173174...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