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辽东钉子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混账,毛一潞的脑袋装着都是屎吗随随便便拿五个贱民,就想唬弄过去。他当咱家是没脑子的猪,这么好骗吗”
魏忠贤咬牙启齿,厉声说道:“发回去,查,不揪出幕后黑手,决不罢休”
给老魏读奏报的秉笔太监王体乾仔细看着内容,突然摇摇头。
“魏公公,您老说的都没错,只是毛中丞也有难处啊,他就是想查怕是也没有本事查下去”
老魏的脑袋终于凉快下来,人家能调动成千上万百姓作乱,势力大得惊人。除非派遣军队,不然根本查不出什么玩意。搞不好再来一场暴动,朝廷的脸面更难看
“哼,难道咱家就忍了不成”
王体乾眼珠转了转,突然说道:“魏公公,你要是不想忍,或许有人不信邪”王体乾低声说道:“您看义州兵能不能成”未完待续。。





辽东钉子户 第四百二十八章 杀一个血流成河
魏忠贤虽然挨了一刀,可还算有胆识,有魄力,苏州之乱绝对不能纵容,若是退了一星半点,朝廷的威严扫地,以后什么政令能推行的下去。
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换取张恪出兵,唯有纪律严明,战力强悍的义州兵可以不在乎江南的士绅。让强龙去对付地头蛇,至于要付出多少代价,那就要好好谈谈了。
“王公公,你马上去济南,只要张恪答应出兵,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王体乾吓了一哆嗦,张恪那家伙是国公,要是再往上升官,岂不是要当王爷了,他不过是一个秉笔,岂能随便答应,后患无穷啊!
看出了王体乾的为难,魏忠贤微微一笑:“张恪是个聪明人,他不会有什么过分要求。他去山东,听说是要张罗移民实边的事情。辽东战乱不断,人丁死走,急需补充。你和张恪说,只要他能帮咱家摆平东南,咱家就随便他往辽东拉人,能拉多少算多少!”
移民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光有山东巡抚徐治还是不行,若是老魏答应,让所有地方官配合,那可就是一路绿灯了。
“魏公公,既然如此,咱家就去山东一趟。”王体乾点头,不过随即又问道:“魏公公,若是张恪还有什么要求,您看……”
“答应,能答应就答应,不能答应……”魏忠贤顿了顿,咬着牙说道:“不能答应,也答应了!”
“当务之急是对付东林这帮家伙,必须先稳住张恪!”
舍不得媳妇儿抓不住流氓,老魏没有媳妇儿的人,什么都能舍得!
打发走了王体乾,京城的东林老魏可就不在乎了,拿不下苏州,还解决不了你们吗!
“抓人!”
撕破脸皮,九千岁毫不犹豫伸出了魔掌,首先拿下的是万燝。
自从天启没有惩罚徐治,替孔家出气,在京的东林党就感到了不妙,部堂高官全都闭了嘴。可是血气方刚的年轻官吏不知道收敛,反而是迎难而上。万燝曾经在工部干过主事,上书弹劾魏忠贤,说他不肯发宫中的废铜器修筑光宗,也就是天启老爹朱常洛的陵墓。
面对顶风作案,老魏肯定不会手软,他立刻让人把万燝抓到了东厂,严刑拷问。
东厂是什么地方?
那就是鬼门关,人间的地狱,百炼钢变成绕指柔的地方。万璟没有几天,就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想让他说谁,他就说谁。
顺藤摸瓜,东厂的番子四出,高攀龙,陈于廷,毛世龙,解学龙,刘懋,丁元荐,钱谦益,张鼐,张凤祥……等等一干东林大将全数落马。
几天时间,就抓到了不下二十余位官员,还有他们的家眷,佣人,往来的士子文人,总数超过一百人,东厂诏狱一下子都满了。
这一番动作和前几次冲突完全不一样,老魏已经撕破脸皮,不再是针对一个人两个人,而是要把东林党彻底干掉,一个不留!
就在大规模行动的第二天,大学士朱国祚就因为年老昏聩的原因被一道圣旨逐出了内阁。
东林党人大吃一惊,朱国祚位高权重,有他在内阁,就能牵制顾秉谦,牵制魏忠贤,若是他走了,阉党在对东林下手,就更肆无忌惮了。
京中流传着一个说法,天启根本不知道朱国祚被驱逐,是魏忠贤矫诏。年轻的官员愤怒无比,他们联名上书,让皇上挽留朱国祚。
奏折还没上去,真正让他们心里拔凉的事情发生了。
吏部尚书赵南星任用私人,破坏朝廷京察大计,党同伐异,罪不容诛,念在多年为官的功劳上,即刻驱逐出京,遣返原籍,不准停留!
赵南星何许人也?
吏部天官,东林的支柱,掌管大明的人事权力,提携无数东林后辈,他这一走,大家可怎么办啊!
不容东林众人悲伤,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赵南星被赶走,都察院掌院邹元标同时被罢免。
如果说朱国祚和赵南星去职,让东林众人感到了寒冬,邹元标的离去直接扔进了冰窖,等着冻成僵尸肉吧!
东林党是怎么起家的,无非是靠着清流,而都察院和六科的言官系统正是清流的大本营,邹元标去职,再也没人能护着言官了。虽然言官是一群马蜂窝,可是真正惹来了滔天怒火,他们这些七品的芝麻官轻松就被碾杀,连一点声音都不会留下!
事实也果然如此,魏忠贤竟然安排崔呈秀接替邹元标的位置,还特别下旨,让崔呈秀整顿科道。
崔呈秀可是赢得广宁大捷的指挥官!
别看广宁大捷是张恪拼出来的,可是在一般人眼中,仗打赢了都是文官的功劳,输了才是武将的责任!
很不幸,崔呈秀就是一个顶着超级光环的一品大员。
他接任左都御史之后,立刻开始清理科道,一天之内,罢免了三十余人,剩余的御史每人四十廷杖,杀杀威风!
如此大规模的政治清洗,排除异己,多少年来都没有发生过了,京城之中,是一片的刀光剑影,鲜血横流,无数家庭被打落云霄,变成了阶下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启禀国公爷,应天巡抚毛一鹭和苏州知府寇慎求见!”
张恪坐在军帐之中,面沉似水,半晌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说道:“让他们滚进来!”
传令的士兵转身跑出来,到了军营大门,正好有两个官员等在这里。
“国公爷有令,让你们滚进去!”
领头的毛一鹭脸色发苦,自知理亏,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滚就滚吧,能把手里的山芋推给平辽公,就算挨几下打都值了!”
毛一鹭是彻底抛掉了文人的面子,急匆匆到了军帐里面。微微抬头,只见一个年轻人身着米黄色的袍子,随随便便坐在红木圈椅上。没有看清楚面目,不过却感到了强烈的杀气和怒火,分明就是一头猛兽!
不用问,准是平辽公张恪,张永贞!
毛一鹭双腿发软,扑通跪在了地上,后面的苏州知府寇慎也跟着不情不愿地跪下来。
“下官叩见平辽公!”
一个头磕在地上,张恪一声不吭,两个人就这么撅着,不大一会儿,额头就冒汗了,也不知是吓得,还是累得。
就在身体要变成僵尸的时候,张恪从椅子上起来,走到了他们面前。
“二位父母官,本爵奉上谕前来江南平定叛乱。”张恪冷笑道:“本爵为了大明江山,不惜杀一个血流成河,谁敢叛乱谁就要掉脑袋!你们二位可愿意替朝廷效力啊?”r1152




辽东钉子户 第四百二十九章 疯子
毛一潞听到张恪的话,差点吓趴下。九千岁他老人家怎么这么糊涂啊,派一个屠夫到江南,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想起张恪恐怖的战绩,汗水顺着毛一鹭的鬓角流淌,地上竟然多了两摊水。
“毛中丞,本爵没有记错的话,你是魏公公保举的”
文官都要脸面,还没有谁愿意承认走太监的门路,可是张恪问到了,毛一鹭不敢不回答。
“启禀国公爷,卑职对魏公公的提拔感激不尽,一心想要报答魏公公。”
“呸”
张恪毫不客气地啐了一口,毛一鹭哪敢擦掉,只能硬挺着。
“你还知道魏公公的恩情他派李实李公公南下征税,堂堂织造太监竟被叛乱的刁民打伤,吓得疯癫。朝廷脸面何在,魏公公的脸面何在身为地方封疆大吏,不尽快平定叛乱,缉拿罪犯,你对得起魏公公的栽培吗你还配穿身上的官服吗”
张恪猛地转身,一把抄起供在桌案上的尚方宝剑,猛地抽出。
“本爵今天就先斩后奏,杀了无能的昏官”
当张恪抽出宝剑的一刹那,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毛一鹭浑身战栗,扑在地上。
“国公爷,饶命啊,饶命卑,职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国公爷,千万明察啊”
这时候跪在毛一鹭后面的寇慎看不下去了,张恪虽然是超品国公,可是好歹还要文官的尊严吧毛一鹭简直就是一条没有骨头的哈巴狗,论起风骨,还看东林的真正男儿
寇慎挺直了上身,大声说道:“平辽公,毛中丞乃是三品封疆大吏,您虽然有尚方宝剑,王命旗牌。可是也不能随便杀了毛中丞”
“哦”
张恪斜着眼睛看看寇慎,冷笑道:“你是苏州知府”
“正是下官”
“好啊叛乱就是在苏州发生的,你这个父母官脱不了干系,不杀毛一鹭,还杀不了你吗”
张恪厉声吼道:“来人,把他抓起来”
“慢”
寇慎大吼道:“平辽公,你刚来江南,还不了解情况,就随便杀戮,可不是名将的作风。”
“不了解情况哈哈哈。还不是刁民造反,你们当官的昏庸无能,包庇罪犯,昭然若揭的事情,还有什么说的”
“有,下官有一肚子话要说。”
刚刚见面,张恪就喊打喊杀,对谁都不客气,和印象中的骄兵悍将一模一样。寇慎心中暗喜。张恪打仗厉害,可是玩心眼未必能行了他正好好好给这个武夫上一课。
寇慎说道:“国公爷,下官总不能这么和您说话吧”
“本爵也没让你们跪。”张恪摆摆手让他们站起来。
寇慎掸掸灰尘,笑道:“国公爷。下官以为你的话中有些不妥之处。”
“捞干的”
“是国公爷称苏州百姓叛乱,下官以为和事实相去甚远。苏州百姓没有吃饱撑的,岂会和朝廷作对,这事情的缘由还是跑不出官逼民反四个字。”
张恪不动声色。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寇慎仿佛受了鼓励,继续说道:“天下百姓苦税监矿监久矣,圣上竟然听信阉宦的谗言。派遣太监充当税监,盘剥天下,敲骨吸髓作坊的织工百姓都是穷苦人家,被逼得失去了田地,不能种田,可怜凄惨,阉党竟然向他们征税,雪上加霜,简直丧心病狂,狼心狗肺”
什么叫颠倒黑白,胡说八道,张恪今天算是涨了见识。他一直以为自己算是心黑手狠,可是和东林中人指鹿为马的本事还差得太远。
听寇慎的说法,仿佛种田是多大的福气,能有福气种田,绝对不当织工可是事实上一个熟练织工的收入是农夫的三倍
江南的百姓把自家的田地挂在士绅大户名下,逃避税赋,再进入豪商大户的作坊做工。朝廷收不到他们一分钱税,也没法让他们承担劳役。
织工的日子过得不好,全都是官僚大户的责任,和朝廷没有一毛钱关系。更何况这一次派遣税监,征收的是作坊主,是商号,是贩运的商旅,根本没有征收织工的税赋。寇慎的慷慨激昂,只能骗骗三岁小孩子
张恪没有急着拆穿他,而是装作大为受教,笑道:“寇知府,你是说税监不该派遣李实被吓疯了,也是咎由自取”
“下官不敢”寇慎道:“国公爷,下官以为百姓的确有些过激,可是朝廷横征暴敛也是不对,情有可原吗,苏州百姓绝没有造反之心。事后带头闹事之人主动到案,周顺昌周大人也被捉拿了,若是造反,他们怎么会如此老实。”
“哦,有道理啊,那寇大人以为该如何处理”
张恪的话越来越客气,寇慎越发得意,看来这位国公只懂得打仗,骗他太容易了
“启禀国公爷,卑职以为处理民变应该宽严相济,只诛首恶。主动到案的五个人全都斩立决,至于周顺昌,按照朝廷旨意即可。然后宣布撤走税监,永不再派。颁布安民告示,百姓自然安居乐业。”寇慎说着,拿出草拟的方案,送到了张恪面前,笑道:“请国公爷过目,按照此法,苏州必然重回安定。”
张恪接在手里,翻看了一遍,然后扔到了毛一鹭的怀里。
“毛中丞,你也看看吧”
毛一鹭还沉浸在刚刚的恐惧之中,茫然拿起文稿,浏览起来。
“毛中丞,按上面的法子办,你看如何”
“这个”毛一鹭一脸凄苦,想了半晌,说道:“国公爷,卑职以为大局为重,或许,应该,大约,差不多听寇知府的吧”
强龙不压地头蛇。就算是平辽公来了又如何,不是一样要低头
寇慎心中暗喜,甚至有些后悔,要是知道张恪这么草包,干脆逼着他把周顺昌也给放了,要是落到了东厂的时候,只怕周大人凶多吉少啊
“哈哈哈哈”张恪突然仰天大笑起来,两个人都被笑得心里发毛,不知道怎么回事。
“投案的五个人,周文元原名叫周老二。是周顺昌的轿夫,名字还是刚刚取的,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这四个人,有小摊贩,有牙子,有酒店的伙计,年龄都在二十出头,不到三十岁”
大明可不同后世。士农工商,有着严格等级。这五个人从事的都是贱业,身份连老农民都不如,凭着他们五个能号召成千上万的市民。去攻击锦衣卫,攻击东厂,荒谬程度都超过了手撕鬼子。
要不怎么说,历史往往比现实还扯淡呢
“毛中丞”
“下官在”
张恪冷笑道:“你刚刚说大局为重。那本爵就来告诉你什么叫做大局大局就是朝廷的威信,大局就是国库空了,边关的将士嗷嗷待哺。大局就是山东刚刚发生难民暴动,连衍圣公府都围了”
每一句话,都像是重重的锤子,砸在了毛一鹭的心头,他脸色惨白,浑身不停颤抖。
“你所谓的大局不过是姑息迁就,纵容不法东南的大族,东林的逆党,他们就是大明的蛀虫,就是贪婪的吸血鬼,就是一群煽风点火,恬不知耻的小人”
“毛一鹭”
“啊,卑职在”
张恪冷笑道:“本爵现在就命令你,立刻包围苏州府,抄查周顺昌的全家,严刑拷问颜佩韦等五人,只要招出幕后黑手,就赦免他们的罪行,想拿几个小虾米糊弄事,未免小觑天下人的智商。”
张恪说完,冷冷的看着寇慎,目光分明是看滑稽的小丑一般。
“寇知府,收起你的巧舌如簧,本爵可是带来了东厂最高明的刑讯专家。他们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生不如死,什么叫做后悔来到世上”
寇慎现在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子,张恪这家伙分明是扮猪吃老虎,可笑自己还以为他好糊弄呢
事到如今,寇慎说什么都晚了,他大吼道:“平辽公,江南可是朝廷财赋重地,你若是搅乱了苏州,弄得舆情哗然,天下大乱,你的泼天大功可都白费了,千万别误人自误啊”
张恪懒得看他,冷笑道:“什么狗屁财赋重地,分明就是一颗毒瘤东林党就是大明之癌,本爵就要用手里的刀割下你们”
一摆手,士兵拖走了寇慎,张恪目光落在毛一鹭身上,吓得他不由得倒退半步。
“国公爷,有什么请吩咐。”
“毛中丞,你是魏公公用的人,以往或许有难处,可是本爵的大军到了,东南的大户还能凶悍过鞑子吗有本爵给你撑腰,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没,没有了”
毛一鹭脸涨得通红,苏州变乱的时候,他吓得躲进牛棚,弄了一身牛粪,一双朝靴还让尿给泡了。那一天简直是这辈子最羞辱的日子,以往不敢惹士绅大户,只能忍气吞声,如今不一样了,老子要报仇
毛一鹭再也不客气了,他离开军营之后,立刻下达命令,调集衙役兵丁,抄家抓人。除了周顺昌家之外,又在苏州城外拿下了黄尊素,同时派人前往常州,捉拿李应升。
这两位和周顺昌一样,都是东林党人,名动江南。
抓人之时,又有不少百姓集结起来,想要把朝廷的衙役兵丁打跑。可是这一次他们算计错了,就在他们拿着棍棒铁锹冲上去的时候,火铳响了
带头的帮闲地痞倒在了血泊之中,从没见过战火的百姓终于怕了,他们亡命逃窜,江南大地染上了一层血色未完待续。。




辽东钉子户 第四百三十章 东南大族
疯子
天下第一的疯子
罔顾民意,向着百姓开枪,死伤遍地,血染江南。如此刽子手,残暴不仁,上天必殛之
江南的士人不惮用最坏的恶意,最恶毒的语言咒骂张恪。甚至有人做了布偶,写上张恪的生辰八字,用针扎,用刀砍,扔到火里烧他们也只敢私底下发泄,再也不敢鼓动百姓去对抗朝廷,而且就算他们鼓动,也没几个人敢去。
义州兵一点都不客气,只要被击中,肢体乱飞,没有铠甲保护的血肉之躯,只要一枚子弹,就能打得满天飞,鲜血到处流。
苏州城外,两百多具尸体告诫着所有人,不要试图和张恪比狠,见惯了千军万马的人,还会怕区区草民吗
其实在江南人眼中的凶狠残暴,张大国公看来,就是毛毛雨
他根本没有亲自出手,只是派遣了两个千总,带了二百士兵而已。真正良家子弟,身世清白的百姓是绝不会轻易闹事的。主动围攻军队的,多半都是家丁,闲汉,地痞一类的家伙,他们带头,再有一帮想趁火打劫的家伙跟着,就弄出了偌大的声势。

看准这一点,果断下狠手,把领头的闲汉坏蛋打掉,所谓的“民变”就星落云散,狼狈逃蹿。
面对这个结果,应天巡抚毛一鹭也吓了一跳。成千上万的百姓大闹,把他都吓尿了。为了息事宁人,他竟然同意寇慎的提议,只抓了五个贱民交差。想到这里,毛一鹭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子
“让你无能让你胆小”
拿下了周顺昌,黄尊素,李应升等人,毛一鹭即刻派人,押解他们进京。送给魏忠贤。
总算是出了胸中的恶气,毛一鹭急匆匆来到了刘家堡,求见张恪,想要商量下一步的动作。
赶到了军营,一问之下,张恪竟然不在。杜擎笑着解释道:“国公爷去了天妃宫降香,若是中丞大人有急事,我这就去找国公爷。”
“别”毛一鹭笑道:“怎好打扰了国公爷的兴致,咱们还是一起去天妃宫吧”
“也好,毛中丞请”
杜擎和毛一鹭一起上了战马。直奔天妃宫而去
“所谓天妃宫供奉的就是妈祖,东南闽浙的渔民都信妈祖,每次出海经商打鱼之前,都要前来上香,祈求平安,等到平安回来,又要给妈祖进献贡品,感谢庇佑之恩。”
明汝新陪在张恪后面,头头是道地讲起来:“国公爷。当年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全都是从刘河堡出发的,当时还叫做刘家港。出发之前,都要先到天妃宫降香。对了”
明汝新一指大殿外面的高大的石碑,张恪也循着手指看去,果然有一座古朴的石碑。
信步走到石碑前面,上面记录着七下西洋的事迹。张恪看着看着,情不自禁地念了出来:“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之神,威灵布于巨海。功德著于太常尚矣。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自太仓开洋,由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柯枝国、古里国、抵于西域忽鲁漠1斯等三十2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数万大军,几百战船,七下西洋,足迹遍布十万里,数十藩国纳贡称臣,天威远布四海
这就是二百年前的大明朝,这就是永乐盛世
征大漠,修京城,著大典,下西洋每一桩事情想起来,全都让人心驰神往,血脉沸腾。若是朱棣活过来,看到子孙连区区建奴都对付不了,他老人家保证掐死这些没用的子孙,省得给老朱家丢人。
如今辉煌已经过去,七下西洋的壮举只是史书上的寥寥几笔,或许还有眼前这座通番事迹碑。
张恪忍不住摇头叹息,拳头攥得咯蹦蹦作响。
“汝新,你知道为何只有七下西洋,后面就不进行了吗”
明汝新比起叔叔明文远眼界更开阔,对海上事情更加痴迷。这一次张恪调兵走海路南下,就是让他指挥船队,一路上的表现张恪非常满意。
“回禀国公爷,卑职听闻是海上风高浪急,死伤严重。每次下西洋,消耗大量国库银两,朝廷财政难以维系。等到永乐大帝驾崩,下西洋的壮举就停止了。非但停止了,还把福船烧毁,海图毁灭。”
说到这里,明汝新的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眼珠子瞪得溜圆。
“停了下西洋也就是了,可是为什么要烧毁海图,毁了船厂和福船国公爷,按照西洋人的标准,眼下大明连一千吨的海船都造不了了可是三宝太监的宝船足有七八千吨啊二百年后,我们连老祖宗都比不上,可是那些西夷竟然突飞猛进,船只越来越大,炮火越来越猛真不知道那帮祸国殃民的文人,下了地狱之后,他们怎么面对成祖皇爷,怎么面对列祖列宗”
张恪微微叹口气,苦笑道:“汝新,下西洋只是为了宣扬国威,像文人说的那样,靡费无度,成祖也不会七下西洋。实际上固然七下西洋大量的赏赐番邦外国,可是那只是九牛一毛,三宝太监做的更多的是贸易,是用我朝的丝绸,茶叶,瓷器换取各国的真金白银,珠宝香料。每次国库空虚的时候,就会组织下西洋赚钱。而且赚来的钱直接入內帑,成祖爷靠着这些钱,修永乐大典,五入大漠,创下了赫赫威名”
1...182183184185186...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