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曲封
郭小泉附和着说:"市长,我看小肖的这个办法不错,可以试一试."
徐文博想了一下说:"我看也可以一试,小泉,这样,明天上午9点,召集公检法,综治办等相关部门开一个会,专题研究治安整治问题,对了,也请驻古武警部队的领导参加."
"好的!"随着郭小泉的一声答应,标志着古河市治安治理行动大幕正式拉开,并开展得轰轰烈烈,更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撇下治安治理的话题,几个人继续喝酒闲聊,徐文博望着肖远航说:"小肖,你不能只是治安问题这一个想法吧,还有什么好的想法,说来听听."
肖远航闻言心里不由得一阵的感叹,看来这是不把我榨干不算完啊!但是,脸上却没有带出一点这方面的神情,装模做样的思考了一番后,说:"徐市长,随着古河经济的不断的发展,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我认为,虽然古河铁路交通四通八达,但已经难以满足我们古河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公路交通就是必须的选择.现在,古河的公路交通网太落后了,没有一条国道从古河境内经过,而古河连接省城春城和桐水的公路十分老旧,连二级公路的标准都达不到,根本无法为古河的经济发展服务."
徐文博凝思了一下,才有些疑惑的问道:"小肖,你的意思是修路"
肖远航斩钉截铁的说:"对,要想富,先修路!"
郭小泉看到徐文博紧皱的眉头,清楚他心中的疑惑,肖远航提到了古河-春城和古河-桐水的公路,他也清楚这两条公路对古河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意义,但是,这根本不是古河能解决的问题,省里的交通发展规划早就把这两条公路纳入其中,甚至春城-古河间还规划了高速公路,但是,修建春城-古河的高速公路计划投资就高达5个多亿,省里别说5个亿,就连1个亿都拿不出来,最后这个计划就搁置了.
想到这里郭小泉问道:"肖老弟,你说的修路指的是修哪条.[,!]路"
肖远航说:"当然首选是先修春城-古河和古河-桐水的这两条路,这两条路的现状极大的制约了古河的经济发展,这两条路如果建成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就解决了东部山区至省城的交通瓶颈,更是盘活了整个松江省的经济命脉,对全省的经济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小泉十分感叹的说:"我说老弟啊,你别在这站着说话不嫌腰疼,这两条公路别说我们古河,更是省里都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两条公路省里早就列入了交通发展的规划,但是为什么迟迟没有上马呢一句话,没钱!"
徐文博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郭小泉的话说到他心里去了.古河连接省城和桐水的公路状况他不是不了解,清楚这两条公路对古河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也不是没有考虑修建这两条公路的问题,可是连省里都解决不了,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古河更是力不从心!
肖远航毫不客气的说:"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啊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没钱去找钱就行了呗!"
郭小泉立即反问道:"上哪儿找怎么找"
肖远航说:"上有钱的地方找,想方设法的找!"
郭小泉说:"你这不是抬杠么,能找省里早就找到钱了!"
徐文博听着肖远航和郭小泉的辩论心里一动,他隐隐的感觉到肖远航对这两条公路可能真是有什么好的想法,这两条公路可是省里交通发展的重点规划,如果省里都解决不了的难题,被古河市给解决了,必定会加分不少.
徐文博说:"你俩先别争了,小肖,你说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句话我很认同,可能你对这两条公路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
肖远航想了一下说:"徐市长,我对省里对这两条公路的规划和运作情况不掌握,所以呢,再有想法也是空谈,我需要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徐文博一听知道肖远航这真是有想法了,便说:"今年初,做为这两条公路的经过地,我和桐水市领导一起到省里参加交通建设协调会,当时小泉跟我一起去了,有关这两条公路的情况他都熟悉,小肖,就让他给你介绍一下吧."
郭小泉回想了一下当时参加会议的情况,以及会议下发的相关材料,说:"这两条公路列入了省交通发展五年重点规划之中,省里的规划是,春古公路为高速公路,古桐公路为一级公路,今年是这个五年发展规划的第三年,这两条公路的资金还没有一点着落,这是省里已经上报国.务院和交.通部的发展规划,五年之内必须完成,因此,主管这项工作的邵副省长有些坐不住了,把这两条公路沿线各地市,县的市长和县长都召集到省城开会,想要强行推进这项工作."
郭小泉说到这里喝了一口茶水,接着说:"我说的强行推进就是反摊派资金,按照经过市县公路里程的长短,要求各市县按一定比例出资,可是这两条路需要那么多的资金,各市县跟本拿不出来,弄得大家叫苦连天,所以,到现在,这两条公路还没有一点动静."
"我知道了!"肖远航点点头之后说:"难道修建公路非得政府出资么按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都是收费公路,可以考虑向银行贷款,也可以考虑引入外资,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给予投资商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前来投资,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重任 第594章 醍醐灌顶
肖远航的话虽然不急不缓,却犹如惊雷一样在徐文博的头顶炸响!对呀,公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基础建设不假,却也不用按照老的模式必须由政府出资啊!松江省是农业大省,工业极为不发达,每年的税收有限,除去正常的支出之外,能用到基础建设投资的资金十分有限,像这两条路公路的建设项目,省政府想方设法的才筹措到6000千万的资金,就算摊派给沿途4个地级市共1亿3千万的资金,加一起还不到2个亿,就连一条春古高速公路的一半资金都没到,何况到现在4个地市还没筹措到这笔钱呢!
徐文博这个时候真正是体会到肖远航说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话的深刻含义了,全省纠结了几年的大问题,肖远航轻飘飘的一个想法就使这个问题见到了曙光,虽然具体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他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一条可行的思路.
"招商引资"郭小泉听后十分惊讶的说:"建设公路这种事情也能招商引资"
肖远航说:"现在全国各个领域都在搞招商引资,建设公路当然也可以这么搞"
郭小泉说:"公路建设是国家基础建设,没有招商引资这个先例啊!"
肖远航说:"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什么都可以尝试,据我所知,东南沿海那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尝试."
听到这里,徐文博终于忍不住问道:"小肖.你说的哪个省市"
前世靠引入外来资金修建高速公路的现象很普遍,最先引入外来资金修建高速公路的就是东南沿海那些经济发达的省市.肖远航只是凭前世的印象泛泛而说的,这个时候他们有没有引入外来资金建高速公路,他还不能确定,但是徐文博问起来了,他就必须得回答.
想了想.肖远航说:"比如岭南省,还有浙东省,他们都有过这方面的尝试."
郭小泉一听还真有引入外来资金修建高速公路的,忍不住问道:"你是从哪来得知的"
肖远航说:"今年我到厩面授的时候,有很多同学是那边的人,在闲聊中他们提到过这个事情,当时我只当笑谈听了听,但具体那边有没有这么做.我也无法考证."
徐文博一直沉浸在肖远航给他带来的冲击之中,听到这句话说:"具体那边有没有这种情况,了解一下便知.如果有,我们可以做为参考,如果没有,我们这么做也是符合中央精神的!"
肖远航听徐文博这么说,知道他的心里已经认可了自己的想法,后世这种现象很常见.引入外来资金修高速,银行贷款修高速,并逐渐成为各地方政府修建高速的固定模式之一.谁投资谁就拥有几十年的高速公路收费权,那可是一本万利的好项目.
徐文博现在心中已经开始筹划这件事情怎么运作了,修通春城-古河的高速公路和古河-桐水的一级公路,无疑对古河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他即将荣升古河市委书记,非常想在自己的任期内做出更大的成绩.如果能帮助省里解决了这个大难题,不但古河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他政治上的声望更能上升一个更大的台阶.
他认为肖远航的这个思路是一个开创性的思路,具体里程碑般的意义,郭小泉所说的李副省长,是松江省常务副省长李仲孝,徐氏阵营的核心成员之一,徐文博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徐家的关系了解一下岭南和浙东引入外来资金修建高速公路的情况,然后正式形成一份引入外来资金修建高速公路的建议,直接提交给李仲孝副省长,供他参考,他相信李仲孝政治智慧,在为他解决难题的同时,古河和他自己本身都从中受益.
想到这里,徐文博说:"小肖,你的这个想法很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所说的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很有哲理,甚至可以做为转变思想的座佑铭,很有启迪意义."
肖远航挠着脑袋嘿嘿一笑说:"徐市长,您过奖了,我只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如果对您有所启发的话,那就是意外的收获了!"
徐文博说:"小肖,你就别谦虚了,古河能发展到今天,这其中有你很大的功劳,我决定了,明天就对你的这个思路进行调研,然后形成一个建议,供省领导参考,至于最终省领导能不能认可这个思路,那就不是能由我来决定的了!"
其实,关于修建高速公路的问题,肖远航已经为徐文博做了全盘的规划,只是现在时机不到,不适合全盘托出.引入外来资金修建高速公路虽然今后发展的一个潮流,但是在这个时代,还是一个令人敏感的话题,省领导有没有魄力走出这一步,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如果省领导采纳了徐文博的建议,那么下一步就是招商引资的问题,这个时代,汽车的保有量很少,靠收费收回投资成本是一个遥遥无期的幻想,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其他人可没有肖远航这样前世的记忆,谁能想到十年二十年后中国的汽车会成井喷式的增加,高速公路收费或了暴利的行业.一次投资入这么多的钱,而且看不到收益,他认为招商引资的成功性.[,!]不大.
这个时候肖远航就可以把徐文博推向前台,承担起松江省高速公路建设招商引资的艰巨任务,他相信,9月底他和徐文业联手到日本进行大扫荡之后,他和徐文业手头的资金会曾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翻番,到那时,他徐文业联手投资兴建这两条高速公路根本不是问题,想信徐文业为了他三哥也不会拒绝的!
即使徐文业拒绝了肖远航也不怕,因为到那时他自己手中的资金也能承担得了这两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何况,日本的泡沫经济危机过后,还有1991年的苏联解体呢,到那时他还可以大干一票!
ps:感谢"麻烦的咔嚓","系统提示","沿山弧","z.y.x","不灭星晨"的打赏,感谢兄弟们的月票!!!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重任 第595章 崩盘
肖远航在京城面授的时候,特意把汪大海和公司的操盘手李良、张劲召到了京城,授意汪大海回去之后就把香港股票全部抛掉,把资金集中起来通过离岸公司进入日本,在东京股市注册了多个帐户,把小亮和操盘手杜猛先其派到了日本,并购买了一些日本的大房产商的股票,当然,购买的数量不多,只是保持这些帐户能日常运转的低限。
九月下旬,肖远航向站长周建国请了半个月假,先坐火车到京城,与徐文业和常建华汇合之后,乘飞机到达了日本东京,与先期到达的汪大海、小亮及3名操盘手汇合,为了确保这次股市操作的准确性,汪大海一口气在香港高薪聘请了3名金融方面的专业翻译,给3名操盘手每人配备1名,肖远航和徐文业一行也请了两名日语翻译,当然,只是普通的翻译,能保证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就可以了。
肖远航一行入住的是五星级的东京国际大酒店,房间是汪大海给他们订好的,洗漱完休息一下后,众人都集中到肖远航房间的会客厅中开会。因为要讨论投资股市的事情,只有肖远航、徐文业、常建华、汪大海、小亮和3名操盘手参加,随行人员和翻译一律回避,因为他们之间不存在语言障碍。
李良对于汪大海要求他把香港股市的股票全部抛售十分的不满,他们购买的几支股票正在上涨阶段,按照他们的估计,不出一个月,至少能上升10个百分点,那可是200多万港元的收益啊!
可是老板汪大海发出了指令,李良他们不得不执行,股票全部抛出再到日本东京这十多天的时间里,他们购买的那几支股票平均涨幅超过了6%,他们跟着汪大海的屁股讨说法。认为这是埋没了他们的成绩,要知道利润可是和他们的收入直接挂钩的。
汪大海只知道肖远航要在日本股市大干一场,具体怎么回事完全不知道,当然给不出他们什么解释,他只是告诉他们在执行老板的指令,至少他们的损失,则拍着胸脯保证说。如果日本投资的收益低于那几个股票的收益,他可以为他们补上,这才平复了他们的情绪。
拥有2千多万港元资金的金融投资公司,在香港属于小型的公司,香港股市个人的大户,资金上亿港元或几亿十几亿的都不在少数。大公司不用他们,李良几人只能委身于汪大海的这种小公司,好在汪大海十分重视他们,待遇也不错,这让他们对汪大海非常尊重。
汪大海抛售香港股票准备进入日本股市的时候,李良认为公司就这么点资金,到日本做生还不如在香港做熟。就算有肖远航说的那种股市崩盘发生,这么点资金在日本股市也掀不起来什么大浪,何况通过他们对日本股市的分析,认为日本股市短期内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波动。
肖远航说的话汪大海从来都是无条件的相信,事实也证明肖远航所说的话每一条都应验了,因此,无论李良几个如何劝他,都不为所动。而公司在离岸公司帐户拥2亿人民币资金的事情,他也从来没有向李良他们透露过。
直到现在,在场的众人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肖远航投资日本股市的真正意图,肖远航清了一下嗓子说:“到日本投资股市的事情已经差不多准备一年多的时间了,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诸位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了。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就是研究一下如何运作!”
肖远航一说准备一年多时间了,徐文业的眼睛不由得瞟了他一眼,心想满打满算你的这个计划也不过多半年的时间。你张口就是一年多了,忽悠大家呢?
其实,肖远航说一年多的时间一点也不过分,早在他设立东京办事处的时候,就是为此事做准备,那时他还不认识徐文业呢,根本没有想到在琼海他能分一杯羹,当时人想法是通过果仁贸易积累一定的资金,然后在日本股市崩盘中大捞一笔。
肖远航终于揭开了谜底:“据我分析,日本股市近期即将全盘崩溃,这就是我要来日本股市投资的初衷,更是上天赐给我们大家的一个难得的机会,此次,我们筹集到5亿多人民币,已经兑换成美元通过离岸公司转入了日本,现在一切都准备就绪,李良,就看你们3个人的了!”
李良、张劲和杜猛三人一听此次到日本投资股市居然有5个多亿人民币的资金,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三人一直以为只是要拿公司的2千多万资金到日本搞金融投资呢,没有想到公司背后还有一个离岸公司,而且资金如此雄厚,能亲手操作如此巨额的资金,顿时让他们的热血沸腾了起来。
但是,李良、张劲和杜猛三人毕竟是职业操盘手,他们虽然渴望手中握有大笔资金,在股市上叱咤风云,但是他们的头脑并没有因此发热,李良犹豫了再三还是问道:“肖先生,据我分析,日本股市近期运行一直十分平稳,并且是稳中有升,近期也没有什么大的事件影响,我看不出股市有什么崩盘的迹象,你们这么大资金的投入,很可能血本无归,希望您能慎重!”
肖远航一听李良这么说,心中十分的高兴,这证明他的团队职业操守很高,不然,我们只是你们公司雇用的操盘手,你们怎么指挥我们就怎么操作,是赔是赚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肖远航的判断毕竟是建立在前世的记忆的基础上,这根本无法向他们进行解释,但是,前世他还是看到了一些日本股市崩盘的分析报道,只能用这些分析的内容搪塞一下了。
理顺了一下思路,肖远航说:“虽然的的判断是直觉,但还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的,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日本银行的利率连续大幅度提高。从今年1月到现在,银行已经连续五次提高贴现率,这种过于急剧的货币紧缩会加速资产市场崩溃。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日本政府紧缩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对日本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进行总量控制,也会加剧资产市场的崩溃,当然还有一些其它因素,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李良、张劲和杜猛三人都是专业人士,对于资本市场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如果肖远航说的属实,那还真有可能发生股市大幅下跌的情况,但是发生崩盘的机率很小,可就算发生股市大幅下跌的情况,他们也能大捞一笔的!
李良想了想还是说:“肖先生,先前我对日本金融界的动态了解不清,有些情况不掌握,可就算你说的情况属实,日本股市有可能发生崩盘,可何时下跌,何时崩盘,都是不确定的因素,我们现在就把大笔的钱投进去,很容易被套牢的,一有风吹草动,就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
肖远航笑着说:“既然是预测,就谁也不能确定这个情况会不会发生,什么时间发生,如果大家都清楚什么时间发生,那我们还能赚到钱么?金融投资就是这样,从来没有十拿九稳的事情,看准了就干,没有大风险就赚不到大钱!”
见肖远航如此坚定,李良说:“好的,我们听你的,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肖远航给李良他们三人设定了日本股市本月底崩盘,让他们投资利润高的相应金融产品,无论是对冲基金也好,日元汇率也好,让他们在月底之前必须把手中这5个多亿的资金全部的投进去!
当天晚上,肖远航在东京国际大酒店款待大家,同时把驻东京办事处的魏珊和东京墨香文具店负责人明浩和翻译王亚秋都找了过来,大家一起聚一下。不过,他没有找合作伙伴阮文昌,这两他要专门过去拜访他一下。
从第二天开始,李良他们三人就全力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他们三人每人手中都掌握着三到五个帐户,为了不让这么大一笔资金一下子涌入,让“有心人”发现异常,他们采取的分帐户,小额资金分散进入的办法,一连操作的五天,才把这5个多亿的资金全部的投了进去。
尽管李良他们服从了肖远航的决定,但是他们的心里还是存在很大的疑虑,所以,每天紧盯股市行情的变化,十分的尽职尽责。
1989年9月30日,东京证券交易所像往常一样开盘了。灾难的发生甚至是毫无征兆的。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价开始下跌。开始投资者们还都没太注意,但是随着股票的一跌再跌,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挫伤,一股不知名的恐慌笼罩在他们的心头。到了11点的时候,股市陷入了疯狂无序的状态,人们竞相抛盘。
到了11点30分,股市已经完全听凭盲目无情的恐慌摆布,狂跌不止。自杀风潮从这时起开始蔓延,当第一个财产的投资者义无返顾地从15楼的窗口跳下去后,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有11个知名的投机者自杀身亡。
坐在大户交易室里的李良、张劲、杜猛三人目睹了眼前发生的这一切,不仅心惊肉跳,更是对肖远航的预测无比震惊,他设定的时间结点就好像事件的亲历者一样,卡的恰到好处,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一个解释,就是他有未卜先知的超能力!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重任 第596章 惊喜和感悟
看到日本股市按照历史的轨迹崩盘了,肖远航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也许,他这对小小的翅膀只能改变他和周围相关的人命运,却无法撼动国家大家和国际大事,这场大量抛售日本股票,挤破日本股市的始作蛹者是美国的老虎基金,这场盛宴的最终赢无疑是老虎基金和其合作者,肖远航不过是借这场盛宴小小的分一杯羹而已。
大局已定,后期操作的事情就由李良、张劲和杜猛这3位专业人员来负责了,这场盛宴从开始到收官一直持续两个多月的时间,肖远航只有半个月的假期,在日本也就10天左右,有汪大海和小亮在这坐阵就行了,徐文业和常建华他们都是第一次来日本,肖远航决定陪他们在日本旅游一番之后就回国。
用了五天的时间,肖远航陪着徐文业和常建华他们从东京出发,在大坂、名古屋、长崎,广岛、北海道、秋田等地走马观花的转了一圈,回程的时候特意乘坐了东北新干线高速列车,体验了一下日本的高铁。
这个时候,国内的单线铁路客车的时速一般为每小时80公里,货车为每小时60公里,复线客车最高时速120公里,货车时速为100公里,辽东铁路局时速140公里的辽东半岛号还没有出现,岭深时速160公里的准高速铁路也没有出现,因此,徐文业和常建华乘坐这最高时速为240公里的东北新干线高速列车感觉很新鲜,很震撼!
看到流线型的子弹头机车,时尚豪华全封闭式的空调车厢,常建华十分感慨的说:“我们国家的铁路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高速列车就好了,从京城跑到岭南也就十几个小时的时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