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曲封
肖远航说:“好的,老滕大哥,我现在就准备第1列的开行工作。”
和滕国友说完,肖远航马上给马万里打电话,马万里自己升任公安局长后,下现场和亲临一线的事情基本不需要他,除非在重大事件外,基本都是在办公室处理局的日常**务,电话没响几声他就接起了电话。
肖远航说:“马大哥,为水泥申请开专列的事情铁路局已经批了下来,一共是开6趟专列,第1趟专列计划在5月31日23时45分开,其余5趟专列都在6月份开,具体时间得过几天才能定下来,你告诉水泥厂那边,现在就开始准备第1趟专列的装车工作。”
马万里一听水泥专列批了下来,顿时惊喜万分。笑着说:“肖老弟,谢谢,谢谢,太感谢了!我马上就通知他们准备装车。”
肖远航说:“马大哥,咱们之间不用客气,再说这是也古河的经济展出力。这样吧,你让水泥厂马上和车站多经公司联系,就近在材料厂专用线装车。”
肖远航之所以没有安排在货物线装车,也是为古河站多经公司创收着想,他不能白白为水泥厂申请6趟专列。装车费是不能让他们省的,6趟专列下来,车站多经公司差不多有5万元的收入。
马万里说:“好的,肖老弟,我马上通知他们做准备,老弟的这份情老哥我记下了,容后再报。”
肖远航笑着说:“马大哥,你这么说就远了,只要是我能力范围内的事情。马大哥你只要说话,我这一点问题都没有!”
杜丽婷接到马万里的电话,见肖远航这么快就把专列的事情给落实了下来,也是十分的兴奋。至于肖远航安排在材料厂专用线装车的事情,她没有一点犹豫,6趟专列一申请下来,就代表着水泥厂不但走出了困境。而且能获得高额的利润,水泥厂也许从此就兴旺达起来,那点装车费根本可以忽略不计。
肖远航又给唐正林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中他对唐正林说:“正林,你通知站调度那边一下,从现在开始,给我专门扣62的空车,除了定向排空的整列空车外,其它空车都可以扣,一共需要32辆,然后送到材料厂专用线装水泥。”
其实,运输水泥最适合的车辆是棚车,但是由于空棚车很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扣下3o多辆棚车很不现实,扣空敞车就容易多了。现在运用的敞车车型有c13也就是3o吨的敞车,c17也就是4o吨的敞车,c62等6o吨的敞车,现在3o吨和4o吨的敞车正在逐步淘汰之中,这样的敞车已经很少了,主要运用车型是5o吨和6o吨的敞车,但是5o吨敞车的比例不是比较大的,在两天之内扣下32辆6o吨敞车虽不是很难,但遇到特殊情况也不一定能扣够。
唐正林说:“好的,肖站长,是要开水泥专列吗?”
肖远航说:“是的,市水泥厂要往唐城运1万吨的水泥,我从铁路局申请到6趟专列,5月31日开第1列,其余5列在6月份开,开行专列的命令这两天就能下达,你安排站调度那边先扣车吧。”
唐正林说:“好的,肖站长,我马上就把这件事情安排下去。”
杜丽婷把已经申请下来开水泥专列的事情通知了水泥厂,水泥厂方面顿时兴奋万分,一边安排人员到车站货物办理运输手续和联系车站多经公司,一边调集汽车队和装卸工向材料厂专用线的站台大仓库内运送水泥,等空车一配进来就开始装车。
但是,水泥厂方面委婉的向杜丽婷表示,最好请车站方面给配空棚车,以防运输途中遭遇雨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杜丽婷直接给肖远航打了电话,把这个意思转达给了他。
肖远航说:“杜姐,这个事情我考虑过了,先不说空棚车难扣,6o吨的棚就更难扣的问题,我给你算一笔帐你就明白了。第一,这次铁路局批的6趟专列,开往唐城方向的货物列车每趟总重不得过255o吨,计长不得过42,一列货车最多能编组32辆,如果都是6o吨的车,满载的情况下,扣除车辆的自重6oo吨左右,能运送19oo多吨,6列就是能运11ooo多吨,如果其中再掺杂一部分5o吨的车,6列勉强能把这1万吨水泥运走。”
“是么?”杜丽婷越听越糊涂,心想都是这么多车辆,与敞车棚车也没关系啊,便机械的应了一声。
肖远航接着说:“杜姐,你就可能不知道,棚车的车身比敞车的长,每辆长2.4米至3.6米,也就是说,敞车的换长一般是1.2或1.3,棚车的换长是1.5或1.6,列车的总长度是按每辆的换长计算出来的,计长42换算下来就是5o4米,如果选择敞车运输最多能编组上32辆,如果选择棚车运输,按短的1.5计算,最多只能编组28辆,1列车少4辆就少运24o吨,6列呢?就少144o吨,就算我能都给你们配上6o吨的棚车,1万吨水泥也根本运不完!”
:"..",。,谢谢!
重任 第723章 大造声势
听到这里,杜丽婷终于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十分歉意的说:"肖站长,我也不知道你们铁路运输还有这么多的条条框框,水泥厂方面只是担心水泥在运输的过程遭遇下雨的天气而造成损失."
肖远航说:"这个你根本不用担心,用敞车运输水泥必须得用垫车的苫布,以及上面盖上篷布,只要你们装车的时候,把苫布和篷布盖的严密,就算是下大暴雨也没有问题."
杜丽婷笑着说:"肖站长,我明白了,谢谢你为我们着想."
"这是应该的,不用客气!"肖远航说:"另外,60吨的棚车只能装60吨的货物,而60吨的敞车就不同了,一般可以装到63吨,此消彼长,这样算下来,6趟专列完全能够满足运输1万吨水泥的需要."
杜丽婷说:"好的,好的,肖站长,我一定把你的美意转达给水泥厂的领导."
晚上开完交班会,唐正林和肖远航一起往出走的时候说:"肖站长,今天都是定向向沟里整列排空装木材和煤炭的车辆,零星的空车很少,一天下来只扣到了11辆60吨的敞车."
肖远航点了点头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晚上人安排一下,先把这11辆送到材料厂专用线装车,其余的今晚和明天再说,如果实在扣不到那么多60吨的,就扣几辆50吨的,总之,明天晚上之前要把车扣够."
唐正林说:"好的,肖站长,如果实在扣不到那么多60吨的,可以从排空专列上摘下来几辆60吨的空车,然后再给补上50吨的就行了."
肖远航说:"正林,能扣尽量的扣.尽量别采用这种办法,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唐正林说:"嗯,我知道了."
第二天下午上班不久,肖远航就接到了马万里打来的电话,说晚上在鹿鸣村大酒店请他喝酒,还是他和杜丽婷,郭小泉和邢晶,让他务必参加,并暗示让他把姜鸭带上.
海量hailiang/siteap/siteap.xl""tart="_bnk">hailiang/siteap/siteap.xl"tart="_bnk">"hailiang/siteap/siteap.xl"tart="_bnk">hailiang/siteap/siteap.xl
肖远航给列车段教育室打了一个电话找姜鸭,但接电话的是教育的干事姜主任到分局开会去了.明天中午才能回来.肖远航只好给客运二队打电话找许艳春,她挺长时间没和肖远航联系,接到他的电话非常的高兴,十分愉快的答应了下来.
晚上在鹿鸣村大酒店的包房里,杜丽婷和邢晶见肖远航又换了一个人,十分的惊讶,对待许艳春则是更加的热情,再加上许艳春十分能喝酒,时间不长便与她们俩人混熟了.
郭小泉和肖远航喝了一杯酒后说:"肖兄弟.关于古河站增开专列为市水泥厂运输水泥的事儿,我琢磨了一下,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儿,是一件很有代表性的事儿.我觉得可以搞了一个事儿"
肖远航望着郭小泉有些疑惑的问道:"搞什么事儿"
郭:"这件事儿我们不妨从大处着眼,从铁路支持地方的经济建设大局着眼,地方发展经济遇到运输上的困难,找到铁路进行沟通解决.而铁路方面积极联系组织增开专列,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运输保障,这件事情绝不能不声不响的就完事儿了.一定要搞得有声有色,大造声势,不但要让市民们知道,更要让上级领导知道!"
肖远航闻言有了兴趣,向郭小泉那边凑了凑问道:"这个声势怎么造呢"
郭:"我的意思是,在第一列水泥专列开行的那天,由市里出面和铁路一起搞一个开行仪式,然后再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出去,这样不但展示了古河市发展经济的亮点,同时也能提高铁路方面的社会形象,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儿!"
肖远航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郭小泉的思维太敏锐了,眨眼之间就能把一件平常的事情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为自己所用,能做到市委秘书长这样的高位,都不是一般的人.同时,也由此想到了对自身的好处,把这件暗中操作的事情,合理合法的上升到支持地方经济的建设的高度,为自己洗脱了收受好处的嫌疑,同时也给分局和路局领导一个合理的交代.
肖远航也由此立即想到,像古河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积极联系增开专列解决地方企业运输困难这种事情虽然上不了,但是通过唐婉君运作一下,上还是有可能的,上就更没问题了,就算上不了,但可是局和分局领导每天必看的报纸,只要他们看到了,目的就达到了!
肖远航冲着郭:"郭哥,高!实在是高!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呢!"海量hailiang""tart="_bnk">hailiang"tart="_bnk">"hailiang"tart="_bnk">hailiang
郭:"高什么高呀,你就别往我脸上贴金了,只是你的思维没放在这方面而已!"
.在一边和许艳春,邢晶聊得火热的杜丽婷听到笑声转过头问道:"你们聊什么呢,那么高兴"
肖远航说:"杜姐,郭秘准备给水泥专列搞个开行仪式庆祝一下呢!"
"搞开行仪式好啊,我举双手赞成!"杜丽婷是一个十分精明的女人,脑袋一转就相通了这其中的好处,这对密切水泥厂与车站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于是说:"郭秘,这个开行仪式你想怎么搞,我可以代表水泥厂表个态,出人出钱你尽管说!"
郭:"我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具体怎么搞还没有考虑呢."
肖远航说:"郭秘,现在距离开行水泥专列只有不到5天的时间了,要搞你得快点把方案拿出来,通过官方渠道与车站进行联系,我也好向分局汇报,那天请分局领导到场参加这个开行仪式."
郭:"开行仪式的方案好说,明天上午就能拿出来,只是请记者到场的事情有点难度,省报那边通过关系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铁路那边的报纸只能由你们出面了."
肖远航笑着说:"郭哥,这个没问题,你只管先把方案拿出来吧!"
(.)
重任 第724章 各方关系
酒宴是尽欢而散,这次马万里和郭小泉也同样都是开车过来的,出了酒店要各自上车的时候,马万里把肖远航叫到了一旁黑暗的角落里,从提包里拿出一个鼓鼓的牛皮纸档案袋,递给他说:"肖老弟,这次多亏了你,等于救活了水泥厂,那边为了表示对你的感谢,给你拿了2万块钱."
"马大哥,这钱我不要!"现在车皮的行情肖远航心里清楚,一般申请一辆计划外车皮,特别是唐城方向的,至少得1千块钱,而像水泥厂这样申请专列想都不要想!肖远航不是嫌少,而是真心的不要.
马万里说:"肖老弟,跟我你还客气啥,你就收着吧,其它的你不用担心,这是水泥厂上赶着给的,绝对出不了问题."说着,就往肖远航手里塞.
肖远航急忙把住马万里的手说:"马大哥,这与担心不担心无关,你也知道我不缺钱,这是我的原则,在我工作职权范围内给别人办任何事情,我绝对不会收取好处的,好意我心领了,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吧!"
马万里见肖远航把话说到这份上,知道他是真的不要,只好把钱收了起来,说:"既然你坚持不要,我也没办法,只好给水泥厂退回去了!"
肖远航呵呵一笑说:"这事儿你看着处理就行了."
回到了车前,肖远航挥手与马万里和郭小泉道别,然后钻进了汽车,许艳春已经坐在副驾驶上等着他呢,汽车启动开出去后,许艳春问道:"远航,刚才马局长找你什么事儿"
肖远航说:"这不是我帮他给水泥厂申请了水泥专列么,水泥厂那边为了感谢我让他给我送来2万块钱."
"你收下了"许艳春望着肖远航问道.
肖远航说:"怎么可能,这种事情我是不会做的.我又不是很缺钱!"
许艳春闻言才松了一口气,说:"远航,你这么做就对了,你才23岁就已经是副站长了,将来还可能走到更高的地步,千万不能因小失大!"
肖远航笑着说:"许姐,我明白的!"说着,一踩油门,汽车快速的向他市里的住宅而去.
马万里的汽车上,坐在副驾驶上的邢晶问道:"老马.肖远航把钱收下了"
马万里摇了摇头说:"没收,我早就跟你说过,别说是2万,就是20万他也不会要的!"
邢晶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没想到这个肖远航还真跟别人不一样,见到这多的钱都不心动!"
马万里说:"你知道啥,肖远航可不是一般的有钱,钱对于他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他是一心的想往上干,当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犯错误."
邢晶轻轻的叹息了一声说:"这次如果不是看你的面子.这车皮还真批不来!"
马万里有些:"就照你这话唠吧,如果不是我和郭小泉一起出面,他真就不会出这么大的力给办这事儿."
邢晶说:"老马,既然他不要.这钱你就收着吧."
马万里闻言心里一阵的欢喜,但是不动声色的望着邢晶说:"我都已经拿2万了,再拿好吗"
邢晶说:"那有什么好不好的,事儿是通过你办成的.水泥厂拿5万是冲你说话,至于这些钱怎么分配是你的事情,肖远航不要自然就是你的了."
马万里说:"用不用再给郭小泉分点"
邢晶说:"郭秘拿了1万已经不少了.就不用再给他了,肖远航不要钱你就欠他一个人情,如果以前他有什么事情找到你,你把这份人情还上了就是."
第二天上午快要下班的时候,肖远航接到了郭:"开行仪式的方案已经定了下来,下午就派专人给你们车站送过去,市里这边由我和一位分管交通运输的副市长参加,铁路方面你就看着安排吧."
"好的,郭哥."肖远航当然明白郭小泉的意思,按照对等的原则,市里那边由市委秘书长和分管交通运输的副市长参加,铁路这边怎么也得安排一名副分局长和一名分局党委副书记参加,尽管这种事情不是他一个副站长能安排得了的,但他还是答应了下来,等下午市的方案送来了,可以让周站长向分局汇报,分局那边会妥善安排的.
下午,肖远航接到市送过来的方案后,立即拿着方案去了周站长的办公室,把这件事情向他一汇报,周站长也觉得这是一件宣传古河站的好事儿,仔细看过方案后,思考了一会儿说:"肖站长,既然市里来了一个市委秘书长和一个副市长,我们这边就得请分局领导出面,我先向薜局长汇报一下."
肖远航说:"好的,周站长,市里除了市电视台和古河贸易区报记者参加外,还请了省报记者来现场采访,我联系一下辽东铁道报那边,看看能涌请他们派一个记者过来."
周建国点了点头说:"好的,你尽量联系,最好能让他们派一个记者过来."
肖远航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从抽屉里拿出通讯录找到了辽东铁道报运经部副主任周淑英的电话,拿起电话就打了过去.他在列车段当团委书记的时候,周淑英还是运经部.的一名编辑,肖远航的稿子她没少给发,后来肖远航借到辽城办事的机会,专程去报社看望她,并送了不少的土特产.
肖远航的文笔老到,新闻点抓得准,稿子写得好,周淑英以为肖远航至得30岁以上呢,见面了之后才知道他是一个还不到20岁的大男孩,十分的惊讶,非常热情的接待了肖远航,而且,从那以后,肖远航的稿子到了她那里就是必发.
肖远航随着职务的提高,特别到了车站工作之后,虽然稿子写得少了.但与周淑英的联系一直没断,逢年过节都会给她捎过去一年礼品.肖远航当了副站长后,还请她专门来了一趟古河,不但是好吃好喝好招待,临走还送了不少当地的特产,让她十分的满意.
电话接通后,肖远航一听是周淑英的声音,笑着说:"周大姐你好,我是古河的肖远航啊!"
周淑英一听是肖远航给她打电话,心里挺高兴的.笑着说:"肖站长你好,你这个大忙人怎么有时间给我打电话啊"
肖远航笑着说:"周大姐,这不是有事儿向你救来了吗!"
"什么事啊"周淑英问道.
肖远航说:"是这么回事儿……"他把为地方发展经济解决实际困难专门为水泥申请专列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高度拔得很高,然后说:"古河市政府为了加强与铁路的联系和合作,决定举行一个水泥专列开行仪式,到时松江日报以及古河贸易区报和古河电视台的记者都到场,我寻思着咱们不能墙里开花墙外香啊.想请你过来给我们报道一下."
周淑英问道:"什么时间"
肖远航说:"5月31日的晚上."
周淑英翻看了一下桌上了记事台历,然后说:"我看了一下,那天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到时我再带一个记者过去给你捧场."
肖远航笑着说:"好的.谢谢周大姐."
周淑英说:"跟我不用客气,那天坐哪趟车去我到时再通知你."
肖远航说:"好的,周大姐,还有一件事想请帮忙."
"你说吧."
肖远航说:"我想请r铁道报驻辽东记者站的黄记者也过来.但我不认识他,周大姐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
周淑英有些为难的说:"我跟他也不熟,就是认识.那小子很傲气,一般的人请不动他,我试试看吧,但事先得说好,我尽力,成不成可不一定."
肖远航说:"那就拜托周大姐了."
r铁道报驻辽东记者站的记者名叫黄玉斌,虽然本身没什么大才气,但却自恃是大报记者,报道的都是辽东铁路局重大事件,接触的都是铁路局一级的领导,为人十分的傲气,对辽东铁道报的同行更是不待见,到各个分局采访基本上都是单独行动,一到了下面都是前呼后拥的,十分风光,不但吃着喝着,走的时候还得拿着,在辽东驻站三年,胃口早已经被养得十分刁钻!
周淑英打通了黄玉斌的电话,把古河站开行水泥专列的事情一说,他当时就嗤之以鼻的说:"一个小小的古河站开个水泥专列有什么好报道的,全路各地天天开什么煤炭专列,木材专列,粮食专列什么的,也没天天报道啊,r铁道报铁路的最高报纸,报道的内容必须对全路有指导意义,知道不"
周淑英还没等他说完,就气得挂了电话.只好气哼哼的给肖远航打电话说,她请不动他,让肖远航另请高明吧.
肖远航事并没有请r铁道报驻辽东记者站记者的计划,只是给周淑英打电话的过程中临时想到的,以为周淑英能跟黄记者挺熟呢,就随口请她帮忙.现在唐婉君已经是辽东分社的社长,每天的工作十分繁忙,肖远航想法是如果请到了黄记者,就不用麻烦唐婉君了,听周淑英的口气,显然在请黄记者的时候闹得很不愉快,急忙安慰了她一番,才放下电话.
这时,周站长推门进了肖远航的办公室,对他说:"肖站长,我已经向薜局长汇报过了,分局决定那天让主管运输的副分局长罗光喜和分局党委副书记林国庆前来参加开行仪式,开行仪式的具体事情由你负责与市里沟通联系."
"好的,周站长."其实,站长周建国和党委书记靳祥东都是副处级,与市委秘书长和副市长同级,由他们出席开行仪式也不是不可以,可古河站毕竟只是基层站段,层次显得有点低了,显得对市里的领导有些不敬,罗光喜和林国庆都是从古河站走出去的,虽然他们的级别也同样是副处级,但他们的身价却是分局领导,这样才显得分局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请不来r铁道报驻站的黄记者,肖远航只好打电话和唐婉君联系,唐婉君接到肖远航的电话很高兴,当肖远航把开行水泥专列的事情说了之后,唐婉君十分抱歉的说:"小肖,不好意思,我5月30日回京参加社里的会议,5月31日回不来,毕竟你们属于松江省管辖,我又不能派分社的记者过去.我看这样吧,到时你到新闻通稿和照片邮过来,我看看哪家报纸适合给你发一下."
肖远航急忙说:"谢谢唐姐!其实我的想法主要是.上r铁道报,如果gr日报可的话也给发一下,其它的报纸我就不想了."
唐婉君笑着说:"r铁道报没问题,gr日报是看情况再说,最主要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稿子给我邮过来,不然新闻就变成旧闻了!"
肖远航说:"好的,唐姐,我一定第一时间把稿子和照片给你送过去!"
当r铁道报的主编接到唐婉君的新闻稿和照片后,立即就给驻辽东记者的黄玉斌打电话询问水泥专列的事情,黄玉斌当时冷汗就流了下来,狡辩称自己知道这个事情,但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去现场.主编当时就怒了,你忙还有新华.社记者忙啊,把黄玉斌骂了个狗血喷头,时间不长就把他调回了报社做校对工作,另派一名记者去了辽东,但这是后话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