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曲封
当然,对青年班组的培训不用肖远航亲自去培训,有更专业的人员为她们进行培训,肖远航只是负责培训的组织工作。技术业务培训由教育室的专家姜雪芳进行,服务礼仪培训由古黄二组列车长李岩担任,李岩是参加过铁道部服务礼仪高级培训班的学员,全段独此一份,是这方面的大拿,无人可以代替,是不二的人选。军训则由党委副书记张树德出面到当地驻军请来两名教官,负责青年班组的军训工作。
第二天早上8点,在段大会议室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段党委书记马德志、副书记张树德、会主席吕春华、主管客运副段长唐雪梅,以及段路风办主任、教育室主任、客运一队队长和书记等参加了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由肖远航主持,先宣读了段团委关于打造省级青年文明号的决定,然后党委副书记张树德和副段长唐雪梅分别讲话,对青年班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党委书记马德志的讲话把气氛推向了**。开班仪式党委书记马德志亲自出席并讲话,让肖远航里子和面子都挣足了,接下来他必须把省级青年文明号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不然无法向这么多关心和支持他的人交待。
团委牵头要打造古黄一组省级青年文明号,教育室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党委副书记张树德通知了教育室主任田芬,她不得不出席给肖远航壮场面,但是心里的陏闷是可想而知。古黄二组列车长李岩刚到着,她让副班车长组织班组退乘学习会,她到大会议参加了开班仪式,上午由姜雪芳对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业务培训,她回家洗个澡收拾一下,下班给班组进行服务礼仪培训。重头戏则是第二天全天的军训。
古河驻军某部派来了两名训练经验丰富的小班长来对乘务员进行军训,军训的主要内容就是队列练习,为的是培养班组人员的精气神,以及整体的纪律性和协调性。虽然两们小班长的要求不像对士兵训练那么严格,但是一天反复的进行队列训练也是十分辛苦的事情,好在这不是夏天,天气凉爽,一天下来大家尽管累得腰酸腿疼,也乐在其中。
这边进行着培训。肖远航也没闲着,他把青年班组历年获得的荣誉,以及为旅客做的突出好人好事都收集到一起,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了青年班组荣誉档案,学雷锋做好事光荣榜,并对班组每名人员的家庭情况和个人喜好进行调查,有针对性的树立不同的典型和榜样。同时。挖掘青年班组的闪光点,积极向辽东铁道报及地方报纸投稿,宣传青年班组的事迹。
青年班组最打人的事迹无疑就是肖远航任列车长时积极救助临产妇女的事迹。这件事情经过《r日报》和《r铁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当年班组被铁道部命名为路风建设先进集体,肖远航也被命名为全路路风建设先进个人的称号,这是至今为止青年班组获得的最高荣誉。
这一天肖远航正在伏案撰写列车长许艳春先进事迹的通讯稿,办公室的管理员为他送来了今天的报纸的信件,肖远航这个团委书记的待遇不低,单位为他订阅了《zg青年报》、《r铁道》、《辽东铁道报》、《青年月刊》、《辽东青年》以及《城市时报》六份报刊,他顺手打开报纸,现有一封雷锋班给他的来信,顿时十分的兴奋,急忙打开观看了起来。
信是雷锋班第267章体,多次受到历任国家领导人的视察、接见和题字,他们可能接受古黄一组的共建请求吗?但他并没有打击肖远航的积极,放手让他去干,没想到这事儿还真让肖远航办成了!
张树德立即向党委书记马德志进行了汇报,马书记立即组织召开党委会研究雷锋班之行的相关事宜,段长吴凤山得知这件事情后,非常的高兴,表示全力支持古黄一组和雷锋共建,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雷锋班之行方案很快形成,决定由党委副书记张树德带队,团委书记肖远航和客运一队队长林艳参加,再从古黄一组选出12名优秀人员同行。张书记把联络雷锋班的任务交给了肖远航,他愉快的接受了,心里更是期待与雷锋班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
ps:感谢书友“麻烦的咔嚓”、“随便取得”、“王憬贤”、“喵汪星球主人”、“潘潘955”、“淫狼gg”、“aaa555444”的打赏!!!未完待续……)
重任 第266章顺城之行
肖远航经过几次和雷锋班班长李士库通电话,最后敲定了古黄一组的行程和组成人员,古黄一组当天一到着,便开始选拔到雷锋交流学习的人员,到雷锋班交流学习的人员定为12人,除了列车长许艳春和萧月华必去外,还要选拔10名乘务员,引起了班组人员的极大反响,谁都想去。最后,肖远航不得采取投票选拔的办法,由得票最多的前10名人员参加。
11月17日早上6点,到雷锋班交流学习的15名人员在古河列车段大院内集合,然后坐上了由肖远航uo郭小泉借来的大客车,赶往辽东顺城,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上午9点多钟到达顺城雷锋团驻地,受到了雷锋连官兵的热烈欢迎。
由于古河列车段方面是由党委副书记张树德带队,部队方面由雷锋连连长亲自出面接待,肖远航代表古河列车段向雷锋班赠送了学习用的钢笔和笔记本,生活用的毛巾、香皂、牙膏慰问品,班长李士库带领古黄一组的乘务员参观了雷锋班全体战士的宿舍。
走进雷锋班战士的宿舍,宿舍虽然不宽敞,但是整洁明亮,床上的行李叠放的整整齐齐,被子叠成四四方方的豆腐块状,摆放得整齐划一,十分的规整。肖远航知道,后世列车卧铺上的被子就是模仿军营的叠法,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但这是后话,现在列车上卧铺的被子叠放的十分随意。
走到最里面的一个床铺前,床铺上的被子叠放整齐,床单一尘不染,床铺上放着一顶军帽。李士库介绍说:“这个床铺是我们老班长雷锋的,雷锋班成立以来,我们一直给老班长留着这张床铺,老班长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的!”
大家站在这张简朴的床铺前。顿时肃起敬,久久的望着床上那顶旧军帽,庄严的举起手臂,向他们老班长默默敬礼!
大家随后来到了雷锋班的学习室,雷锋班的战士和古黄一组的乘务员一对一的交流学雷锋的心得,想互赠送学习笔记,进行学习和座谈。
李士库介绍说:“雷锋班每天能收到全国各地寄来的几十封信件,多的时候上百封甚至几百封,我们雷锋班坚持每封信件必回的原则,每位战士们每天都要写上七八封、十几封的回信。虽然十分辛苦,但看到全国有这么多热心学雷锋的个人和集体,心情却是十分欣慰的!”
肖远航代表古河列车段介绍了古黄一组学雷锋的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把古黄一组历年所获得的荣誉、做好事的报纸剪集赠送给雷锋班,并介绍下一步学雷锋活动的想法和打算,肯请雷锋班给予指导!
座谈会后举行了小小的仪式,授予雷锋班班长李士库为古河列车段古黄一组的荣誉列车长,并当场颁发古河列车段001号绿色的列车长臂章,为李士库戴在了右臂上。并邀请他今晚登上古黄一组所乘务的291次列车。实际感受一次列车长为旅客服务的工作。李士库愉快的接受了邀请。
中午在雷锋团部食堂简单的就餐之后,下午雷锋连连长和班长李士库带着大家参观了驻地内部的雷锋纪念馆。事实上,雷锋纪念馆有两座,一座是顺城市内的雷锋纪念馆。是对公众开放的,另一座就是部队内部的这座雷锋纪念馆,许多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为雷锋同志题词的真迹就收藏在这座纪念馆中。
一走进纪念馆正面是一座雷锋的半身塑像,上方有毛.泽东为雷锋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苍劲大字。往里走是一辆雷锋同志当年开的那辆卡车,车身上绿色的油漆新喷的,却也掩盖不住这辆车的久远。
参观由李士库负责进行讲解。每到一个展厅或展台,他都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番,雷锋的遗物中有他当年穿的皮夹克,戴的手表,用的钢笔和笔记本等等,四周的墙壁上贴有许多配着文字的大幅照片,大多都是历届国家领.导人、部队首.长视察雷锋班的照片和文字说明。
来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的展台前,大家看到玻璃展柜里平放在一幅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的真迹,毛.泽东同志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真迹赫然其中,接下来还有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的真迹,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虽然已逝,但他们的墨宝依然飘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以雷锋同志为榜样,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
纪念馆里存有雷锋同志生前演讲的录音资料,李士库为大家播放了其中的一段录音,雷锋同志慷慨激昂的演讲,让大家如身近其境,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大家听完之后感触很深,纷纷表示要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全心全意的为旅客服务,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千方百计的为他们解决困难,安全的将旅客运送到目的地!
为了此次的顺城之行,肖远航做了充足的准备,与雷锋班共建,绝对是一大新闻点,就算拿到国家级报刊也够份量。党委办公室的那台相机有些老旧,肖远航自己掏钱买了台带有长焦镜头的请广角相机,备足了电池和胶卷,对这次的共建活动进行全过程的拍摄,回去之后一是留做资料,另一方面就是有针对性向各个报纸投稿,为青年班组造势。
由于黄海到古河的291次列车到达顺城的时间是后半夜,这个时间让李士库上车体验列车乘务员的生活显然不那么方便,可这车就是这个时间,是没办法的事情,因白天的车效果会更好。
雷锋班班长李士库上车体验乘务员的生活,当一次名正言顺的荣誉列车长,部队方面决定由雷锋连连长陪同,因为到了古河之后,他们还要到列车段做学习雷锋的讲用报告。古黄一组除了列车长许艳春和萧月华外,其它10名成员已经坐大客车返回了古河,雷锋连长和班长李士库由张树德、肖远航、林艳以及两名列车长陪同,在半夜时分,登上了291次列车。
****************************************************
ps:由于下午要出差,这一章是今天中午赶出来的,定时发布,这次出差可能要三天的时间,到了目的地老曲再抽时间码字,尽量不耽误更新。感谢今夜江山寂寞的万赏,感谢随便取得和麻烦的咔嚓的打赏!!!(未完待续……)
重任 第267章 锦秀文章
李士库上了291次列车时虽然是后半夜,硬座车厢里的旅客大多是昏昏欲睡,但是车厢里突然出现这大队人马,顿时惊醒了不少熟睡的旅客,他们看到一个当兵的戴着列车长臂章,更觉稀奇,整个车厢都醒了过来,纷纷的观望。
肖远航立即抓住机会大声说:“各位旅客大家好,我们是辽东铁路局桐水分局古河列车段古黄线的乘务员,今天十分有幸请到了古黄一组荣誉列车长,雷锋班现任班长李士库同志到列车上为大家服务,大家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李班长会为大家现场解决。”
众旅客一听这位戴着列车长臂章的战士竟然是雷锋班的班长,顿时都jgshén了起来,列车即将到达终点,困难什么的是没有的,但是在好奇心和敬仰心的驱使下,纷纷上前与李士库攀谈,李班长一一为回答旅客所提出的问题。李士库是雷锋班的班长,是雷锋jgshén的传人,回答问题都是从学雷锋的角度出发,谈自己的学习心得,谈如何继承和发扬雷锋jgshén。
肖远航急忙挥动快门,把这一幅幅感人的场面记录下来。为了李班长的到来,车班半夜特意烧了一炉开水,李班长进入车厢之后,本节车厢列车员提着水壶开始为旅客送开水,李班长见状,接过水壶开始为旅客倒开水,旅客的脸上充满了笑意,一个劲的表示感谢。
走到车厢uo台的时候,李班长发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正站在那里哭泣,急忙上前把小男孩子抱了起来,温声的问道:“小朋友,怎么哭啦?”
小男孩见到当兵的感到很亲切,一点怕的意思也没有,只是抽泣道:“我找不到爸爸妈妈了!”
肖远航立即意识到这个小男孩一定是和父母一起坐车旅行,这半夜的可能是父母睡着了。小男孩独自一个到车厢连接玩耍,车厢里的人又很多,一时间找不到爸爸妈妈在哪个座位了。便急忙上前提示了一下李班长。李班长点点头表示明白,抱着小男孩走进了车厢。
一走进车厢,李班长便大声说道:“各位旅客打扰一下,我是本次列车的荣誉列车长、雷锋班班长李士库,这位小朋友在车厢连接处玩耍找不到爸爸妈妈了,请问这位小朋友是谁家的?”
李班长这么一说,车厢中睡觉的旅客纷纷醒来,各刚才那节车厢一样。大家一听是李士库雷锋班的班长,立即涌动起来。在车厢中部座席上睡觉的小男孩父母醒来后,一看李班长抱着他们的儿子,急忙奔过来不好意思的说:“解放军同志,这是我儿子,刚才睡着了,谢谢你啊!”
小男孩一看自己的父母立即伸手让妈妈抱,李士库将小男孩递给她笑着说:“这位大姐,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是的。是的,谢谢您了!”孩子的妈妈连声感谢着。这一幅幅画面全被肖远航记录到他手中的镜头里。
一位中年男旅客在与李班交流后十分感慨的说:“以前都喊着学雷锋学雷锋,但是感觉雷锋离我们这些普通人很远,今天雷锋的传人就是我身边。让我切实感觉到了雷锋的存在,今后我一定在要自己的工作上践实雷锋jgshén,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早上,雷锋连连长和班长李士库一到达古河。受到了以段长吴凤山和党委书记马德志为首的古河列车人的热烈欢迎,李班长不辞辛苦的在当天上午就在列车段的大会议室做了题为践行雷锋jgshén,做时代楷模的报告。古河列车段休班的干部职工500多人到场倾听了报告,会场中不时的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由于雷锋班的工作十分的繁忙,当天下午李士库就随连长返回了顺城,肖远航亲自上车添乘,一路将他们送到顺城。第二天早上返回古河后,立即着手整理这两天所收集到的图片和资料,妙笔生花,大做锦秀文章,然后配上照片,邮往各个报社。
铁路方面的报纸肖远航都是直接邮寄的稿件和照片,对于像《辽东日报》、《松江日报》这样省级的地方报纸,以及《zg青年报》这样的国家级报纸,肖远航再自信自己的文笔,也没有直接投稿就能刊登的自信,最后还是求助唐婉君给予推荐,唐婉君并没有推辞,写了推荐信连同肖远航写的稿件一并寄往各个报社。
青年班组的培训还在按步就班的进行,肖远航也积极的挖掘着青年班组的闪光点,与雷锋班的共建刚刚开始,他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更是精心撰写与雷锋班进行共建的报告以及共建的情况,向分局团委汇报。
一周之后,肖远航所发出去的稿件陆续见报,第一个刊发的报纸是《辽东铁道报》,在三版共青团园地用了四分之一的版面对古河列车古黄一组与雷锋班的共建活动进行报道,并配发了三幅照片。
紧接着是《r铁道》刊发了肖远航采写的稿件,虽然篇幅不到千字,而且只配发了一幅照片,但肖远航毕竟只是冒然投稿,能给这么大版面也足见《r铁道》对此新闻的重视了!
接着《辽东日报》和《松江日报》也刊发了出来,两大省委机关报报道的篇幅虽然不大,也就是三四百字的文字稿再配发一幅照片,两报报道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是从肖远航采写的2000多字的通讯稿中编辑截取的,即使这样也难能可贵了,如果没有唐婉君的推荐,估计这个报道很难登上两大省报的版面,毕竟,现在不是“3、5”学雷锋活动日。
最后报道出来的是《zg青年报》,做为共青团全国最高的机关报,虽然只刊发了一幅照片外加一百多字的图片说明,但其是覆盖全国的大报,其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而松江和辽东团省委的领导,都对这份报纸十分关注,要打造省级青年文明号,必须先给团省委领导一个好印象!
***************************************************
ps:这一章是老曲在沈阳码到后半夜1点半码好的,也是设的定时发布,大约后天中午才能到家,谢谢兄弟们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重任 第268章 分局团委要分一杯羹
桐水铁路分局团委的工作平时这点不多,古河列车段团委把青年班组和雷锋班共建的情况一报上来,立即引起了分局团委书记梁石的关注,能和雷锋班结成共建对子,这是他想都不敢的想的事情,而古河列车段团委却把这件事情做成了,而且,雷锋班长还上了他们的车为旅客做好事,并且到古河列车段给团员青年进行演讲,这件事情既有相当的高度,也有现实意义,绝对是能出彩的戏!
做为分局的团委书记,正面基层站段任何一个团委工作出成绩了自然少不了他这个团委书记的份,他立即召集副书记和各部部长开会,研究如何向路局团委汇报这项工作,当然,这个汇报是有技巧的,不能以古河列车段的角度汇报,必须分局团委的角度汇报,这样,古河列车团委搞的与雷锋共建的事情,就转化成分局团委重点抓的项目,这样光靠肖远航报上来的这个情况还不够,必须有更多的素材才行。
会议很快就在了结果,分局团委决定派副书记张国良带队到古河列车段进行调研,并帮助古河列车段团委抓好与雷锋班的共建工作。张国良就是肖远航的前任刘晓红的丈夫,现在他们已经结婚一个多月了,结婚的时候虽然没有告诉肖远航,但他从张书记那得知后,与张书记他们一起特意到桐水随了礼。
工作组还没有派下去,梁石就陆续在报纸上看到了古黄一组与雷锋班共建的消息,特别是看到《zg青年报》也报道了这个消息后,他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zg青年报》可是团中.央的机关报,别说是分局团委,就是路局团委想在上面上一条消息也是千难万难,而古河列车段就这样出现在报纸上。而且还是配发了照片的,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梁石立即改变了主意,决定由他亲自带队下去进行调研,而且是立即行动,这边办公室打电话通知了肖远航,那边他们已经动向去古河了。
分局团委书记梁石兴师动众的而来,肖远航略一思考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是,肖远航并不抵触,反倒十分的欢迎。这次共建活动是古河列车段团委发起的。确切的说是肖远航这个团委书记发起并实施的,出了成绩怎么也跑不掉他的一份。这和做生意有钱大家赚是一样的,梁石沾了光就得出力,肖远航不能隔着锅台上炕,把这个事情直接汇报给铁路局团委,必须由梁石这个分局团委书记向路局团委上报,铁路局团委与松江和辽东团省委搞联合命名青年文明号,铁路系统的以铁路局团委的意见为主,只有得到了铁路局团委的认可。拿到这个青年文明号才有希望。
梁石一行是乘坐下午的列车来古河,到达古河的时间的17时27分,也就是说今天到了之后也过了下班的时间,只能明天才开始工作。但是接待的事情必须做好。因此,肖远航立即把此事向主管领导张书记进行了汇报。
分局团委书记梁石是正科级干部,和古河列车段的党委书记马德志平行,由张树德出面接待有怠慢之嫌。按照对待的原则,张树德立即向党委书记马德志进行了汇报。一个分局的团委书记,虽然级别在那呢。可在马德志眼里,团委书记根本不算领导,但是人家来了,他必须得出面接待一下,礼数不能差。想了一下问道:“梁书记那边一共来几个人?”
张树德说:“刚才小肖说他们一共来三个人,除了梁书记外,还有一个青工部长和宣传委员同行。”
马书记想了一下说:“那这样,晚上我们两人加上小肖还有组宣助理袁文莉和武月一起到车站接一下他们,你看晚上安排在哪好呢?”
马书记也不是小气之人,既然出面了不妨把阵帐弄得大一些,党委的全部人马都出面迎接,给足梁石的面子。
张树德想了一下试探的说:“马书记,你看鹿鸣村大酒店怎么样?”
“鹿鸣村?”马书记沉吟了一下说:“好,就鹿鸣村大酒店,你和小肖负责安排一下。”
张树德答应了一声之后,出了马德志的办公室又找到了肖远航,对他说:“小肖,这事我向马书记汇报了,晚上马书记和我们一起去车站迎接梁书记一行,还叫了袁文莉和武月,晚上准备在鹿鸣村大酒店安排,车站虽然距离鹿鸣村大酒店不算太远,可总不能让梁书记他们走着去吧,你看能不能搞辆车过去?”
古河列车段连一辆小车都没有,平时接待领导的时候也都是步行,张树德这是看到肖远航平时总开那辆吉普,才想起这个事情的,毕竟有辆接送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以他的想法,让肖远航把那辆吉普开过来,就算是分两趟接送一下,也是有很面子的事情。
肖远航说:“张书记,梁书记那边是三个人,我们这边是五个人,一辆车坐不下,晚上我弄两辆车过来吧。”
张树德一听肖远航能弄两辆车过来,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立即说:“好,两辆车最好了!”
肖远航说:“张书记,你看我用不用先去鹿鸣村大酒店订个雅间,不然晚上一去雅间没了,总不让梁书记他们在大堂里吃饭吧?”
张树德说:“小肖,你想得很周到,那你跑一趟吧,去订个雅间。”
肖远航开车到鹿鸣村大酒店订雅间,老板是看是肖远航,二话没说,把里面最宽敞的那个雅间留给了他。肖远航点好菜和订好几点钟来之后,开车回了铁东街道处的公司,让汪大海晚上开着这辆吉普和他一起去车站接人,汪大海自是满口答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