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曲封
刚才,卢明娟过来向肖远航汇报了收到三笔捐款的情况,《zg青年报》那边汇来了358元,《辽东日报》汇来了155元,《松江日报》汇来了225元,加在一起一共738元。报社转来的捐款bijg是读者看了报道之后产生了同情之心。自发的捐助一些钱,肖远航有心理准备,这样的捐款不会有太多的钱,这种社会自由的捐款与辽东铁路局团委有组织的捐款根本éiyou可比性,而且辽东铁路局又有36万干部职工。
唐婉君说:“收到了就好,你就把钱转给杜娟吧。”
肖远航说:“唐姐,我是这么想的,等你来了古河之后我再把这笔钱当面交给杜娟,因为,我们辽东铁路局团委发动团员青年给杜娟捐了款。大约有2万2千多元,黄shuji也准备过来把捐款亲自交到杜娟的手上,不如就一起jháng了,到时也是一个见证!”
唐婉君一听就zhidào肖远航在打shi主意,不过,辽东铁路局团委一下子为杜娟母女捐了这么多钱还是令她有些吃惊,杜娟母女有了这笔钱生活无疑就有了保障,再加上肖远航为她找的那份工作,她们母女能过上很好的生活。辽东铁路局团委既然做了这么大的善事儿。她也不介意在报道的shihou给他们带上一笔。
“好,好!没想到辽东铁路局团委会有这么大的动作!”唐婉君根本不介意肖远航的那点小心思,直接肯定了辽东铁路局团委所做的工作。
肖远航见唐婉君认可了路局团委的事情,心里十分的高兴。笑着说:“唐姐,还有一件事情我得告诉你。”
“shi事情?”唐婉君问道。
肖远航说:“你来古河采访的事情,我向古河市委那边做了汇报,见到了市委的徐shuji。他说,他和你是从小在一个大院里长大的。”
“徐shuji?他叫shi名字?”唐婉君此次只是想来私下采访一下杜娟,不走公务的程序。bijg她是辽东分社的记者,古河是属于松江省管辖的。见肖远航把ziji的行程通报给了古河市委,心里有些生气,刚想责备一下肖远航,听到他说市委的徐shuji是和ziji从小在一个大院里长大的,便不由得问道。
肖远航说:“他叫徐文博,准确的说,他是古河市委分管经济工作的副shuji!”
“啊!原来是徐三哥啊!”唐婉君的声音十分惊喜,徐文博身上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因此唐婉君叫他徐三哥,徐文博比唐婉君大4岁,小的shihou她就是跟在徐文博屁股后面的一个小破孩,在学位受了欺负都找徐三哥出头,后来徐文博当兵之后,这么多年她只是匆匆的和他见了两面。
肖远航笑道:“唐姐,你们还真是熟人啊?”
唐婉君笑着说:“当然,还不是一般的熟,可以说是发小,徐三哥当兵转业之后听说去了北方一个小市任职,我还真不zhidào他在shidifāng,原来是在你们古河啊,这回去了我可得好好宰他一顿。”
肖远航笑着说:“唐姐,你不用宰他都得自动向你伸脖子,徐shujiyijg安排市委办的郭主任全程接待你,并让我得到你来古河的具体shijiān后,立即通知他,他要亲自到车站接你!”
唐婉君呵呵笑着说:“看来徐三哥还éiyou忘掉当年跟在他后面跑的黄毛丫头!”
肖远航放下唐婉君的电话,立即给路局团委黄shuji和分局团委梁shuji打电话,汇报了唐婉君来古河的具体shijiān,黄勇当即决定乘坐31日早上的列车来古河,到达古河的shijiān是14时35分,他必须赶在唐婉君之前来古河,必要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当肖远航把唐婉君认可并肯定了局团委发动团员青年为杜娟母女捐款这个事情后,黄勇是更加的兴奋。
肖远航放下梁石的电话就开始往市委办公室拔电话,可一连拔了二十多次也抢不上difāng的线。只好无奈的放下了电话,去了张树德shuji的办公室,把这件事情向他做了正式的汇报。张树德一听新.华社记者要来采访,立即带着肖远航向马shujijháng了汇报。
马shuji对此十分的重视,要求张树德和肖远航要全力做好接待工作,所有的花销都从段的办公经费中出。肖远航就把市委yijg安排好了接待工作的事情向他汇报了一遍,虽然铁路不归市里直接领导,但是市委徐shuji亲自出面了,马shuji也不能和市委去抢这个风头。
从马shuji的办公室出来,肖远航éiyou回ziji的办公室,直接开车去了市委……
****************************************************
ps:感谢兄弟们的月票支持,感谢“爱书者”、“新莊小郎君”、“麻烦的咔嚓”、“奔奔笨笨”、“系统提示”、“随便取得”的打赏!!!未完待续……)





重任 第302章 神奇的缘份
徐文博是是坐着肖远航那辆天蓝色的丰田到车站来接唐婉君的,市里除了市委书记的老伏尔加和市长的老上海外,再就找不出一台像样的车,书记市长的车当然不能用,郭小泉就打上肖远航那两辆丰田的主意,而肖远航十分乐于接受,除了自己开着这辆天蓝色的丰田外,另一辆黑色的也让汪大海开了过来。
桐水分局团委书记梁石是中午到达古河的,这次由于他只是陪同路局团委的黄书记,所以是一个人过来的,中午是马书记安排的,张树德和肖远航陪着梁石一起简单的吃了一顿,下午到车站接到了黄勇书记,黄勇知道这次来主要是给杜娟送捐款,能在捐款的时候和新.华社记者见一面就不错了,至于能不能有机会深谈他也不确定,人多反而不方便,只带了组织委员范婧,再加上梁石已经足够了。
接到黄勇和范婧,肖远航直接把他们送到了市宾馆,他早已经和郭小泉说好了,去了一找经理,经理十分热情的给他们开了三个单独的房间,梁石已经见识过肖远航接待的阵式,这次见又多出一辆天蓝色的丰田轿车,心里又被震撼了一下。
黄勇和范婧就不同了,心里是万分的震惊。虽然辽城的豪车不少,但辽东铁路局的一把手张勇局长的座驾也只是年初才换上的丰田越野车,书记的也是年初和局长一起换的蓝鸟,其余的副局长坐的都吉普,轮到各个处室,除了工务处外,都没有专车,需要乘汽车的时候得事先提出申请,局办公室给调配。
在小小的古河,肖远航能一次“借”来两辆崭新的丰田。肖远航更能自己驾车,而且能直接把他们送进市委宾馆,宾馆的经理还笑脸相迎,看来这个还不到20岁的小团委书记很不一般!
把黄勇、梁石和范婧三人送到宾馆,马书记和张书记就辞了,嘱咐肖远航一定要把他们陪好。因为晚上接唐婉君并没有安排黄勇等人去接车,全部由市里出面,马书记和张书记当然也不能去,毕竟黄勇是正处级干部,比他们高了好几个级别。这种事情得守规矩,但是,晚上的接风晚宴肖远航安排他们参加了。
徐文博的接待队伍也很简单,除了他本人外,还是副主任郭小泉以及市委办秘书科的黄志玲和姚冬梅,上次肖远航在徐文博家吃饭时见过她们,让她们来主要考虑到唐婉君是女同志,她们来方便一些。
事先已经和车站打好招呼了,肖远航带着徐文博等人直接从软席候车室进了站内。他们时间把握得很好,他们进了站台371次列车已经开始进站了。当唐婉君看到站台上接她的徐文博时,神情有些激动,叫了一声:“三哥!”眼圈就有些发红了。
徐文博哈哈一笑说:“小君。几年没见,越来越漂亮了!”说着上前与他握手。如果不是在站台上,徐文博说不定能拥抱她一下。
从软席候车室出了车站,徐文博请唐婉君上了肖远航的车。两人坐在后座,郭小泉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黄志玲和姚冬梅则坐到了后面汪大海开的那辆车上。
看到肖远航亲自驾车,唐婉君的眼神一跳。她知道肖远航不是司机,会开车而且还是开着地市里的这辆车,难道他和徐文博很熟么?汽车启动,唐婉君笑着对身旁的徐文博说:“三哥,你们古河市挺富啊,居然一下子就过来两辆丰田接我。”
徐文博一笑说:“我们古河很穷,可买不起这样的好车,这两辆车是小肖为了接你,特意向从朋友的公司借的,我如今坐的还是一辆北.京212呢!”
“小肖,你朋友是开什么公司的?”唐婉君闻言很惊奇,不由得问道。
肖远航笑着回答说:“我朋友是开果仁公司的,我上次去辽城不是和你说过么。”
上次肖远航去辽城见唐婉君,确实说过。可唐婉君以为肖远航为了让她把松仁收下随口说的呢,没想到他朋友还真是开果仁公司的,而且生意好像做得很大,这两辆丰田在国内怎么也得四、五十万才能下来,能花大价钱买这么好的车,其规模可想而知。
“你们认识?”徐文博听肖远航和唐婉君的对话感觉他们很熟,于是插嘴问了一声。
唐婉君说:“我们认识一年多了,而且经常通电话联系,很熟悉的。”
徐文博冲着肖远航说:“小肖,你和婉君这么熟悉怎么没听你说过呢?”
肖远航嘿嘿一笑说:“徐书记,你工作那么忙,见你一面都不容易,我哪能什么事都说烦你呢!”
“你们也很熟悉?”唐婉君望着徐文博问道。
徐文博笑着说:“是的,而且很熟!”
说话间,汽车到达了市宾馆,徐文博亲自把唐婉君送进了房间。晚上的接风宴定的6点半,为的就是徐文博想和唐婉君续叙叙旧,毕竟这么多年没见,而且晚上的宴会上安排了肖远航那边的领导,在桌上说话不方便。
唐婉君的房间里,徐文博问道:“你是怎么和小肖认识的?”唐婉君就把她一次坐车赶上一位孕妇在车上生产的事情说以及后面的多次接触种种了一遍,并且对他的观感很好,这才一直接触了下来。说完之后便问题徐文博是怎么和肖远航认识的。
徐文博从那次坐火车送媳妇秦婕和儿子小虎回去开始说起,儿子在车上得了急性阑尾炎,肖远航积极想办法救治,为抢救小虎争取了时间,先于救了小虎一命。然后又说起肖远航对经济发展很有眼光,市里的好几项大的举措都是受到了肖远航的启发,而且效果十分的明显,现在有时间就坐在一起讨论了一下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而每每肖远航的想法都十分的新颖和超前,对他帮助很大。
闻言,唐婉君不由得感叹这世间的缘份很神奇,本来她和徐文博是一个大院里的,与远在古河的肖远航一点关系都没有,她们都是因为坐火车认识了肖远航,而且都被他身上的那种独特气质所吸引,现在都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就像冥冥之中有一只无形的手,把他们牵到了一起一样!
****************************************************
ps:比预计的时间晚到家了,到家就码到现在才码完,更新晚了。感谢“麻烦的咔嚓”和“随便取得”的打赏!!!(未完待续……)




重任 第303章 张团长的信
接风宴6点半准时开始,桌上一共11个人,肖远航这边的人占了一大半,他这边有路局团委书记黄勇,组织委员范婧,分局团委书记梁石,党委书记马德志,副书记张树德,再加上肖远航一共是6人,而徐文博那边只有郭小泉、黄志玲和姚冬梅,再加上唐婉君一共是5个人。
肖远航为大家引见了一番,由于这些人都是肖远航领导,徐文博和唐婉君都很给面子,十分热情的与他们握手,这让黄勇和马德志等人心里十分的受用,令黄勇和梁石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新华社的唐大记者居然是一位气质高雅的大美女!
本来唐婉君不想喝酒,因为已经和肖远航约好晚上8点过去采访杜娟,但是与徐文博这个发小久别生重逢,徐文博劝她少喝一点庆祝一下,不会耽误正事的。她只好要了一杯红酒,在这种情况下。,其它人就不好大喝特喝了。
本来肖远航那边来了这么多领导,徐文博的兴致就不怎么高,但是面子必须得给,这关系自己这个小兄弟今后的前途。因此,一人喝了两杯茅台之后,唐婉君的红酒也喝完了,在她表示不能再喝了之后,徐文博也就顺势结束这场晚宴。
即使这样,无论是路局的黄勇,还是分局的梁石,以及马书记和张书记对此都十分的满意,如果没有肖远航从中牵线搭桥,人家唐大记者和徐书记认识你是谁呀,更别谈在一桌把酒言谈了。
酒宴结束后。唐婉君拉了一把肖远航说:“小肖,你先别走。我找你有事儿。”
黄勇、范婧和梁石就住在市宾馆,不用送,肖远航让汪大海把马书记和张书记送回去,他则把黄勇他们送回了房间。汪大海虽然今天没上桌,但宾馆那边也给他准备四菜一汤,在一旁的小包房自己享用了一番,走之前问肖远航还用不用车,肖远想了一下告诉他说。今晚就不用,明天早上早点来宾馆就行了。
肖远航敲敲门进了唐婉君的房间,徐文博此时也在房间里,三人坐在一起聊了一番之后,徐文博与唐婉君敲定了明天的行程,便起身告辞。他知道一会儿唐婉君要与肖远航一起过去采访杜娟。
肖远航和唐婉君在电话里是这样约定的,到达的晚上就采访杜娟。并把辽东铁路局团委的捐款仪式搞一下,而明天小商品批发市场开业后,唐婉君过去现场给杜娟拍几张照片就行了。剩下的行程就是市领导陪同唐婉君参观小商品批发市场,以及古河的果仁市场等,晚上返回辽城。
肖远航和唐婉君一起出了房间,叫黄勇和梁石三人。一辆车正好可以坐下,唐婉君坐在副驾驶位置上,黄勇三人坐在了后面,汽车很快就到了市委楼。
由于明天小商品批发市场就要剪彩正式开始营业,杜娟几个人必须把批发商位都收拾利落。为生意开张做好准备,尽管手下有两个营业员。还有明浩带了一帮兄弟帮她的忙,也是忙到晚上7点多钟才把一切准备就续。
肖远航一行人进屋的时候,杜娟刚刚和小蝶吃完晚饭,正在擦地呢。肖远航已经把新华社记者要来采访她,和路局团委为她捐款的事情告诉她,一见肖远航带着这么多人回来,就知道是他们来,急忙放下墩布迎了上来。
唐婉君和黄勇他们都知道杜娟母女暂时住的是肖远航的房子,可没有想到肖远航的房子这么大,这么豪华,唐婉君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心里只是有点惊讶,可能黄勇等三人就是震惊了,黄勇可是正处级干部,路局分给他的也只是一套80多平方米的楼房,本来他还觉得挺好,但和肖远航的房子一比,还是远远不及。
除了肖远航之外,其它的人都是第一次见到杜娟母女,介绍了一番之后,大家都在客厅原沙发上就坐。小蝶一见来了这么多人,动画片也不看了,依偎在杜娟的怀中,神情怯怯的望这帮人。
首先搞的是捐款仪式,尽管杜娟已经从肖远航那里得知路局团委为她摸募得捐款2万多块,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黄勇把20多沓10票面的钱码在茶几上时,看到这么多的钱,他也惊呆了,本能的推辞不要起来,在黄勇和范婧的劝说下,看到肖远航向她点着示意,这才收了下来,并一个劲的表示感谢,这个过程,都被唐婉君拍了下来。
接下来,肖远航当着大家的面,把三家报社转过来的738元钱读者捐款,也交到了杜娟的手中。接下来就是唐婉君要单独采访杜娟,肖远航便开车把黄勇三人送回宾馆休息,当然不能送到宾馆就走,在房间里陪着黄勇几人聊了一会儿,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才告辞出来。
回到家里,唐婉君的采访已经基本结束,杜娟手里捧着唐婉君转交给她的信,一边看一边抹着眼泪,肖远航没有打扰她,而是静静的坐在沙发。不一会儿,杜娟看完了信,把信交到了肖远航的手上。
肖远航把信看了一遍,才知道这封是某部一名叫张绍臣的团长给杜娟写来的,南疆战争的时候,张绍臣和杜娟的丈夫林卫国是一个连队的,张绍臣是连长,林卫国是副连长,他们同生共死的参加了多次战役,最后林卫国是为了掩护他才牺牲的,信中的感情真挚,说了许多和林卫国一起战斗日子中的事情,这让杜娟触景生情,想起了牺牲的丈夫,才悲从心来。
信中张绍臣说,他是看到《zg青年报》的报道,才知道杜娟母女的生活如此艰难的,感觉到心中十分的惭愧,说他对不起为自己牺牲的林兄弟,并询问杜娟现在他们母女住在哪里,一但得到她的消息他就会立即起程过来看望她们。
肖肖远航看信心里十分沉重,默默的把信递给了唐婉君。唐婉君摇摇手说:“小肖,信刚才我已经看过了,张团长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过来看望杜娟母女的时候,你一定让他跟我通个电话,有些事情我还要了解一下。”
****************************************************
ps:听说今天开始是双倍月票,老曲虽然更新不给力,但也要厚着脸皮求几张月票,因为,这关系明年作家等级的评定,月票数额是其中的一项指标,希望兄弟们能支持一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重任 第304章 火爆场面
寒风凛冽,呵气成霜。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仍然阻挡不住人们的热情,早上8点不到,古河小商品批发市场前已经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这些都是前来参加观看小商品批发市场开业典型的人们,他们当中有商户的代表和亲友,有前来批发商品的客户和商贩,有市委市政府前来参加开业典礼的干部和职工,更多的则是来看热闹的市民。
投标兴建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华民公司就是参与了白沟批发市场的股东之一,对批发商场的运作经验丰富,小商品批发市场还未竣工时,就在省内外以及国家级报刊杂志,以及电视台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今天特意从外地赶来参观、考察和准备拿货的商户就有几千人,若大的古河站前广场人山人海的。
古河小商品批发市场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为超大型综合市场。市场内各商户的营业人员已经各就各位,只等开业典礼之后迎接四面八方的来客。而商户的亲友只能在外面等候,开业典礼后才能进入。
开业典礼定在8点18分,肖远航早上6点半就到了市宾馆,陪着唐婉君、黄勇等人一起吃了早餐,然后市委宣传部的的陪同人员将唐婉君接走,参观完小商品批发市场和采访杜娟后,市里还安排了几项参观考察行程。
徐文博书记这时无法前来陪同唐婉君,他要主持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开业典礼,典礼之后,他将和宣传部长一起陪同唐婉君参观考察。而黄勇、范婧和梁石的任务已经完成,由于唐婉君今天还要到小商品批发市场对杜娟做最后的采访,所以他们留了下来,表示对她的尊重,等唐婉君一采访完杜娟,他们就各自返程。
外面天寒地冻。室内暖意融融,古河小商品批发市场是全封闭式的批发市场,有暖气供应。距离开业典礼还有十几分种的时间,徐文博坐在经理办公室里和唐婉君聊着古河的经济发展,市委书记王重发和市长李开原还没有到,他们今天将亲自参加开业剪彩仪式,本来今天开业剪彩安排5个人,除了王书记、李市长和徐文博之外,还有常务副市长杜洪光,以及华民公司部经理夏远新。由于唐婉君的到来,临时把她加了进去,这样就成了六个人剪彩。
说话间,市委书记王重发和市长李开原在华民公司总经理夏远新的引导下,走进了经理办公室,徐文博礼数周到的迎上前去,为他们介绍了唐婉君,握手见礼之后,王书记和李市长对唐婉君的到来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表示今天唐婉君参观考察完了之后,晚上将亲自设宴款待她。
说话的功夫,时间就临近了8点18分,大家从经理办公室出来。经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正门来到门前搭的彩台之上,市三中的鼓乐队立即奏起的嘹亮的进行曲。开业典礼仪式由徐文博主持,首先是市委书记王重发和市长李开原致词,由于天寒地冻。开业典礼的时间定为20分钟,因此,王书记和李市长的致词既简短。又热情洋溢。然后由常务副市长杜洪光介绍今天剪彩的嘉宾,礼仪小姐身穿色彩艳丽的棉旗袍手捧大红绸带上场,6名手捧里面放着剪刀托盘的礼仪小姐,在剪彩嘉宾的身边站好。
最后,由市委副书记徐文博宣布:古河小商品批发市场正式开业!六名嘉宾拿起剪刀把象征着红红火火的红绸带剪断,顿时,礼炮声声,鞭炮喧天,鼓乐齐鸣!
开业庆典仪式时间控制得很准,仪式结束正好是8点38分,小商品批发市场的8个门准时开启,人流如潮水一般涌进了市场。
市委书记王重发、市长李开原,以及常务副市长杜洪光另有要务,典礼结束后便离开了,徐文博和宣传部长刘洪军等人陪同唐婉君参观小商品批发市场,一边参观,徐文博一边为唐婉君讲解着。
小商品批发市场共876个商位,三个月前所有商位便销售一空,外来的商户占了80%以上,本地的商户则不到20%,众多商户的入驻,带动了来古投资建厂的热潮,据工业园区管委会统计,小商品批发市场入驻商户投资建厂共312家,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供应批发市场,虽然都是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小额投资,但是数额庞大,总投资达到了5500多万元,这对于以前年招商引资额不足千万元的古河来说,实现了量的飞跃。
市场正中位置,肖远航的墨香文具批发十分的引人注目,市场内的商户一般都是传统的销售模式,用柜台把自己的商位一圈,然后把产品往柜台中一摆就万事大吉,然后坐等客户上门,稍微前卫一点的,在中间摆个展示台或展示架,把商品分类展示,让大家对其商品有个直观的印象。
1...9495969798...2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