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话说他们正做梦也想着能成为大明百姓呢!
不说别的,光一个义务教育就能让那些贫苦的安南人梦寐以求,更别说那些没有土地的贫民还能租到一成地租的公田这种级大杀器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明军在安南老百姓的夹道欢迎下,摧枯拉朽般横扫整个安南,杀得郑军一溃再溃,不到一个月工夫,明军的大炮就已经架到红河北岸,将黑洞洞的炮口直接瞄准了河内。而就在同时后方占领区也迅开始进行大明化,包括新的交趾巡抚也到任,各地府县官员也开始一批批任命下去,同样土地改革也全面展开。这些更加刺激了还没被占领地区的安南百姓,尤其是在知道红河以南很可能会被封给阮家后,那些红河以南的老百姓就更坐不住了,他们坐不住的结果,就是以实际行动来向杨皇帝表达向往之情。
“这种真心向慕王化的,就不要伤他们感情了!”
已经返长安的杨丰,看着最新来的电报说道。
安南百姓对大明的感情实在太深了,虽然明军止步于红河岸边,但红河南岸大批百姓自行动起来杀死郑家官员,然后派出耆老到明军驻地哭着喊着要归顺大明,甚至还有人声称大明如果不要他们就上吊的。尤其是南方原本属于阮家进攻的演州同春等地,老百姓干脆自己先动手杀了郑家官员,然后自己竖起了大明的旗帜声称已经归顺大明,阮家要敢进攻他们就以死相抗。
搞得阮福淍也不敢再往前打了。
既然这样,索性也就直接收了吧,反正阮福淍也没反对的资格,实际上现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把这些地方给阮福淍,他也没有胆量接了,万一再往前走那些老百姓真和他拼命,那他是打还是不打?要知道这些地方可都把大明旗帜插上,把杨皇帝圣祠建起来甚至都戴上日月徽了,甚至还有人干脆举着杨皇帝圣像向他示威的,这样的老百姓要被他打死,那说严重可就是大逆不道了。
“这样以后就干脆以蓝江为界好了,传旨给阮福淍,就说朕欠他个人情,以后以蓝江为界,蓝江以南算他的安南国,蓝江以北算朝廷的。”
紧接着杨丰说道。
既然他下圣旨,那这件事也就定了,大明直属的范围继续向前一直到蓝江,蓝江以南属于阮家的安南国,这样再加上南边的占城省,大明在原本历史上后世越南的土地上设立了交趾和占城两个省,而北起荣市南至归仁这中间细长的,约占三分之一面积的腰部则属作为附庸的安南国。
紧接着明军开始大举渡过红河向河内起最后进攻。
“投降?”
安南经略使王昭似笑非笑地看着郑家使者。
“我受命讨伐逆臣,可没受命接受你们的投降。”
紧接着他淡淡说道。
郑要求投降了。
短短一个半月时间,他的勇气就烟消散了,尽管明军还没开始渡过红河,但实际上他几乎所有国土都没有了,所有安南城镇在得知可以归顺大明后,都毫不犹豫地起来杀了郑家官员或者干脆郑家官员带头,以最快度竖起大明的旗帜建起杨皇帝的圣祠,等候明军过去接收,哪怕明军距离他们还有几百里,现在除了一些太过于偏远,消息不够灵通的地方,绝大多数郑家的土地都插上了大明的旗帜。
现在郑所控制的,只有一座河内。
而这座城市,却正在明军炮口下颤抖着,虽然还有红河天险阻隔,但就红河那河面,可阻挡不住线膛炮的炮弹。
更何况
王昭这话刚说完,骤然间就像夏季暴雨中的雷鸣般,一连串沉闷而又密集的巨响传来。
那使者哆嗦了一下,下意识地抬起头望着远处,在遮挡了红河的密林上方,一道黑色朵正在逐渐拉长,紧接着一艘同样黑色的明轮船从无边绿色中缓缓钻出,中间那黑色的烟囱喷吐着滚滚浓烟,船舷巨大明轮不停转动推开红河的水面,而在明轮两旁各有一门大炮背对自己,炮口炽烈的火焰喷射而出,黑色的硝烟弥漫天空,炮弹刺破空气的呼啸隐约可辨。
而在炮口所指方向同样无边绿色中,同样碧蓝晴空下的河内,已经被黑色的硝烟遮蔽。
工业文明时代的黑色,与农耕文明时代的绿色,工业时代的杀戮机器与农耕时代的古老城墙,在这一刻就像阳光一样刺目地对立着,后者在前者面前同样柔弱得那么刺目。
这是明军内河舰队。
不过不是普通版内河战舰,而是专门用来欺负东南亚水网国家的浅水重炮舰,简单说就是它们都不装标准的十五斤炮,而是四十斤的重炮,尽管这种小军舰适航性度航程都烂得很,但这样两门威力巨大的火炮,却让它成为所有近海浅水区和内河航道上不折不扣的主宰者。
好吧,这其实是小型化的蚊子船。
“敝国国主已然知罪,愿尽献国土以谢,所求不过赦免郑氏及文武官员之性命,将军亦是饱读孔孟之书,何苦相逼至此?岂不有违仁义之道?”
那使者哀求道。
郑愿意将安南所有国土献于大明,作为交换,杨皇帝赦免郑家还有他手下文武官员,然后允许他们在大明统治下做普通老百姓,郑也知道,自己落在阮家手里只有死路一条,但如果是做大明百姓就没这危险了,他也不认为杨丰会拒绝,通常中国皇帝都不会拒绝的,甚至多数还会封他个小爵位,以显示皇帝陛下的仁义宽厚。
然而他们却错了。
“呃,你搞错了,本将军从来不看孔孟的书,也不是什么儒家信徒,本将军平生只看圣谕书,只信圣上的教导,圣上说过对敌人要像寒冬一样严酷,圣上还说过大明的仁慈不是廉价的,圣上还说过拒绝大明善意就是敌人,你们已经拒绝了大明的善意,所以你们就是大明的敌人,同样大明的善意也不会廉价到施舍第二次,所以在你们自己选择做大明敌人的一刻,就注定了你们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王昭捧着圣谕书,一本正经地说道。
好吧,其实主要是安南人民投降度太快,明军一直没有找到大开杀戒的机会,现在终于有了一个送死的,那他们当然不会放过了,要知道明军纪律可是非常严格的,在已经属于大明的土地上想干坏事那是完全不可能,但对于交战的叛逆地区那就很无所谓了,抢个劫,强个奸,杀人放火一下都是可以的,所以这时候打到河内的第六军上下正摩拳擦掌等着大干一场呢!
接受他们投降?
开什么玩笑?那些当兵的会抓狂的,他们盼着攻入河内的日子可是盼了很久。
可怜那使者傻了眼。
“传令,渡河!”
王昭看了看他,然后很随意地对一名军官说道。
紧接着在内河舰队的炮火掩护下,红河上万舸竞流,从上游征用的数百艘小木船满载明军士兵强渡红河,并且迅击溃南岸守军在河内以西建起浮桥,重炮和骑兵源源不断踏上南岸,然后直扑河内城,在用重火箭轻松炸开城门之后数万明军杀进了这座安南的东京城,在接下来的整整五天时间里,他们干了什么这个就不记载于历史了。
唯一记载于历史的,就是黎逆和郑逆据交州城负隅顽抗,官军将士浴血奋战,于五日后尽歼逆党。
至于百姓
那个未见历史记载。
总之当五天后,大明交趾巡抚到达他的省城时候,不得不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他在这座战前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城市里,居然找不到足够可以给他清理这片废墟的男人了,在和王昭大吵一顿,并且威胁要参他一本后只好怒冲冲地南下,到清化去建立他的巡抚衙门了。至于倒霉的郑和黎朝正牌的国君黎维禟这个和公元皇帝一样,变成了两具烧焦的尸体,好在他们没焦成炸糊的麻雀,所以勉强还能确认身份。
安南的战事就这样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结束了。
当黎维禟和郑函送往南京的消息传到杨皇帝耳中时,他的巨龙专列才刚刚驶出徐州火车站呢。
“哼,一个还没山东省大的小地方居然还要打近两个月!”
正在品茗的皇帝陛下说道。
这份电报是由南京新建的无线电报站出,由车上的报机接收的,这套全新的高科技技术正逐步在军队开始取代旧的有线电报系统,不过现在优先供应的是南洋各军,国内只在几个省会和南北二京开始安装。
“陛下,那韩巡抚参王经略屠城的奏折?”
杨忠小心翼翼地问道。
“将功抵罪吧!”
杨丰很随意地说道。
“尊旨。”
杨忠赶紧说道。
就这样河内城里近十五万安南男人的死尸,毫无声息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
虽然嘴上说打个安南还花了居然快俩月,这场战争打得还是挺让杨丰意外的,毕竟从镇南关走到河内正常行军也还得半个月呢,同样让他意外的,还有安南人投降的度,其实他也做好了像美国一样深陷战争泥潭的准备,结果却没想到安南人居然哭着喊着投降侵略者了,这还真让他有遗憾,要知道他还想着用这场战争再把安南人口削减个几十万呢!
但事已至此,遗憾也没什么用了,好在王昭很懂事,把郑家和河内那些安南精英阶层杀了个干干净净,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至于接下来,他没兴趣继续在东南亚开疆拓土了。
留着那些附庸做经济殖民地就可以了。
这里面老挝分了四国,万象,琅勃拉邦,占巴塞,川圹,而且四国国王作为大明附庸都得到了他的正式任命。而柬埔寨现在正式的称呼仍然是真腊,这个国家实际上是吴哥王朝的延续,吴哥王朝被暹罗攻破吴哥城,真腊人不得不向东迁移。但向东又受到安南阮家的侵略,不得不在两个强敌的r躏下挣扎生存,是大明的崛起保证了他们的安全,所以真腊对大明还是非常恭顺的。剩下还有暹罗,这个国家实际上都快被华人控制了,曼谷城里住着过十万华人呢,所以杨丰没必要吞并这些国家。
实际上对于佛教国家,他都没什么兴趣吞并。
吞并这些国家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利益,相反作为经济殖民地,却可以给他带来一片可以尽情压榨的市场,吞并了他可是得给这些国家出钱办义务教育,不吞并他却可以从这些国家吸血给自己老百姓,这两者选哪个是很简单的。
剩下还有缅甸。
这时候的东吁王朝早已经今非昔比,原本应该在他们阴影下挣扎求存,最后甚至被灭亡,然后诞生了郑信这个传奇英雄的暹罗,这时候凭借可以随意购买大明军火甚至雇佣退役明军的优势,早已经完全收复故土,东吁王朝的领土范围,只剩下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就连缅北都是各土司的控制下。
不过这时候的东吁王朝还没向大明称臣。
“传旨,让罗璋到仰光转一圈儿,告诉缅甸那个,叫什么来着?”
杨皇帝突然说道。
“达宁格内。”
杨忠忙查了一下缅甸国王名字说道。
“达宁格内,这是什么破名字!让罗璋告诉他,别说朕没给他机会,他是愿意做阮福淍啊?还是做郑啊?”
杨皇帝冷笑着说道。(未完待续。)
看无弹窗小说,百度搜索 来 ,里面小说更新速度快、广告少、章节完整、破防盗
大清之祸害 第三九二章 向东方
叫了一个破名字的缅甸国王并没有做出什么不理智选择。
这时候的东吁王朝早已经日薄西山,跟莽应龙的时代没有任何可比性,实际正常历史上再过三十年就该灭亡了,当明军南洋舰队如同遮天蔽日般用白帆覆盖了仰光外海之后,他就很明智地选择了向大明称臣纳贡
实际上这对他也有好处。
否则的话,用不了多久暹罗人就该向伊洛瓦底江下游平原进攻了,而且缅北掸族的土司们也该下手抢他地盘了,后者虽然属于缅甸,但实际上这些年随着东吁王朝没落,早就已经形同d立。
再说了,不称臣纳贡还能怎么样?
难道想和郑?一样,身体被烧成炸糊了的麻雀,脑袋抹上防腐剂装盒子里送南京当展品?
而对于他的识趣,杨皇帝也是很满意的,紧接着正式给予他缅甸国王的册封,并且颁赐金印冠冕之类,另外以圣旨形式明确了缅甸和暹罗的边界,也算结束了两国之间的战争,毕竟杨皇帝也不希望暹罗做大。包括缅北各族土司们的辖区范围也都明确了下来,这样实际上就等于把这些土司从缅甸分割出来,因为他们本身也成为了大明的藩臣,和缅甸国王同等,只不过得到的爵位低于藩王而已,本质上不再有谁统治谁的问题,都是大明皇帝陛下的臣子。
实际上就类似于春秋时代那些乱七八糟大小诸侯们之间的关系。
随着缅甸国王的臣服,大明彻底完成了对于中南半岛的统治构架,总共册封了安南,真腊,老挝四国,暹罗,缅甸八个藩属国,另外还有二十多个同样藩属的公侯伯土司国。这种土司国并不仅仅是缅甸有,暹罗的一些地方小军阀也得到了类似性质的册封,反正这东西越多越好,杨皇帝不怕封上几百个,越多越便于他进行控制。这些藩属国内政自主,朝廷在王国设立总理大臣,在土司国设宣慰大臣,但这些大臣无权干涉藩属国内政,那些小国君们爱怎么压榨自己的老百姓就怎么压榨,反正压榨出来的钱,最后也都落在大明商人手中,实际上就是类似于原本历史上英国对印度的统治。同样对于在这些藩属国的大明百姓,这些藩属国也是无权管理的,包括犯罪的也都必须交给驻守大臣处理,同样藩属国也无权向他们收税,这些在他们境内的大明商人只向大明交税,另外这些藩属国每年根据情况不同,还得各向朝廷缴纳不同数量的供奉,类似于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收的人头税性质。
完成这些任务后,那些小国君们剩下的就爱干什么干什么了。
至于藩属国之间的矛盾
这个朝廷会秉公处理的。
至于秉什么公,那就得看谁对朝廷更恭顺了。
反正就是这么一套东西。
实际上对这些家伙已经足够优待了,要知道香料群岛和吕宋群岛上那些乱七八糟君主,因为信奉教至今还没得到正式身份,只能算是土著酋长,理论上还得接受大明地方官员管辖。最惨的是爪哇岛上的俩苏丹,现在连土地和臣民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苏丹宫和皇上特赐的一千亩土地,另外每年还能从朝廷多少领补贴来维持生计。而接下来苏门答腊,马来半岛,吕宋诸岛,香料群岛上那些苏丹们,也正在逐渐走向同样的结局,反正只要是反抗大明的苏丹国统统都这样。
哪怕苏丹没有参与的,那也是御下无方。
这种情况必须进行惩罚,好在皇上仁慈,都只是剥夺属地,但保留称呼和私人财产。
至于苏丹本身就参与了叛逆活动的,那就身死国灭从此彻底消失。
这时候除了亚齐和棉兰两个苏丹国,南洋绝大多数苏丹国都已经被以这种方式解决,这里面唯一幸免于难的是文莱,因为比较老实,文莱苏丹始终严控自己国内,最终文莱没有发生任何反叛大明的活动,所以文莱苏丹国保持了原来疆域,但国内经济完全被大明商人尤其是帝国石油所控制。据说苏丹正研究着改变一下信仰,这样就可以正式加入大明藩王的行列,因为大明爵位体系里面根本没有苏丹这个名字,所以尽管他拥有堪比真腊的广袤国土,但实际上只能说是土著酋长。
至于亚齐和棉兰两个苏丹
这得看明军什么时候彻底肃清各地的叛乱分子了。
“还有谁呢?”
杨皇帝坐在他的游艇甲板上晒着太阳自言自语。
他在想自己周围还有谁没臣服,但细算一下现在真没有谁了。
东方只剩下了一个倭国还没正式臣服在他脚下。
实际上这些年在大明商人挑拨下倭国已经再次进入战国时代,德川纲吉和岛津纲贵依然在延续他们的战争,主要战场仍旧在关西,双方拉锯下把关西锯得血流成河。
因为德川纲吉逼死了天皇,所以仙台藩和东北几个藩组成联盟,也加入了倒幕的行列,不过他们和岛津联盟也不算一伙儿,伊达家是想自己当将军而不是捧岛津纲贵,这样倭国算起来已经形成三个联盟群殴的格局。
对于这个国家,杨丰已经没什么兴趣管了,什么时候这场群欧结束了,什么时候他再向倭国伸手。
这个国家没有资源,唯一值得下手的也就那金矿和银矿,但这时候杨丰有金州的金矿,而且金州公司又在金州北部找到了原本历史上的坎宁頓银矿,所以接下来白银的产量同样会大幅增加,海外贸易同样也赚到了海量的金银。而下一步他又要用金矿来吸引国内向金州西部和美洲移民,有卡尔古利金矿和加州金矿加入,未来大明肯定不会缺少金银来支撑经济,甚至他还得控制贵金属涌入的速度,避免造成通货膨胀。
这样倭国那金银对他也就缺乏吸引力了。
倒是通过这场倭国的群殴搜刮奴隶对他更有利,要知道倭奴在大明正越来越受欢迎,虽然这些身材矮小的奴隶干活并不比其他奴隶强,但胜在廉价啊!
奴隶贸易最主要麻烦就是运输途中的死亡率,然而从近在咫尺的倭国运来,根本就不存在死亡率的问题,也就是割时候有危险,但这时候大明的劁人技术已经非常完善,毕竟熟能生巧,劁了数以百万计之后,那技术想不完善都难,所以很少会出现在进行这种手术时候造成死亡的情况了,甚至那些高手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整个手术。
当然倭奴的恭顺听话,也是他们受欢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这种情况下杨丰对倭国的原则很简单,就是直接扔到一边。
而再向西就是莫卧儿帝国和喜马拉雅山下那些小国,比如说阿洪,不丹,尼泊尔通常现在更习惯叫廓尔喀,中亚另外还有浩罕,布哈尔,哈萨克等小的游牧汗国,至于再向西就是波斯和奥斯曼帝国了,而这时候的阿富汗则被莫卧儿帝国和波斯两家瓜分着。至于阿拉伯半岛上,主要是阿曼的地盘,和现代阿曼鼻屎一样的国家不同,这时候的阿曼阔得很,不仅仅是阿拉伯半岛外圈部分,就连东非很大一部分都是他们的地盘,基本上亚洲范围内就这些国家了。
这里面真正能够算对手的,也就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帝国,波斯这三家,阿曼海军还行,但在明军面前也不值一提。
当然,实际上在明军面前,无论谁都统统不值一提。
“陛下,到昌国了。”
杨皇帝正在运筹帷幄呢,杨忠在他身旁低声说道。
“更衣!”
杨丰说道。
紧接着十几名小宫女立刻拥上前扶着皇帝陛下进船舱,然后脱下身上穿的便服重新换上礼服,也就是他的十二旒冕和十二章衮服。
而就在同时,他的皇家游艇也驶入了昌国港,不过并没有继续停靠码头,因为就在港口外面一支舰队正列队等候他的检阅,一共六艘最新式螺旋桨驱动蒸汽动力机帆船,整齐排列在蔚蓝色的海面上,一名名身穿猩红色制服的船员背着手站在甲板上,背后是向上昂起的炮口,但在他们头飘扬的并不是海军旗帜。
在那里除了大明国旗外,还有一面同样是红色但却带着环形夔龙夔凤图案,中间一个甲骨文殷字的旗帜。
好吧,这是大明殷州公司的旗帜。
就像当年的金州公司一样,同样由杨皇帝投资成立的殷州拓植公司,将全面负责未来美洲西部的开发业务。
而这是第一批赴殷州的开拓团。
“你们的名字是?”
杨皇帝的皇家游艇缓缓在舰队前方驶过,与此同时海面上荡着他的吼声。
“炎黄子孙!”
紧接着六艘武装商船上所有水手齐声吼道。
和第一次远航美洲的舰队相比这支舰队就相当强大了,六艘船虽然是武装商船,但却实际上是无防护巡洋舰,每艘排水量都超过六千吨,当然也是大明标准的吨,除了前后两门八十斤炮之外,还有四座双联装十五斤架退舰炮,火力之强大至少在美洲西海岸是很难找到对手的。
实际上应该说无敌的。
这些武装商船上还有一支营级的陆战队。
当然也是殷州公司的私军。
“你们的使命是?”
杨丰继续吼道。
“布皇威于四海,宣教化于万国!”
那些船员继续吼道。
他们接下来将沿着琉球,关岛,中途岛,这个中途岛实际上是威克岛,杨丰也不知道他手下为什么在建补给站时候,把这座小岛起名中途岛,然后接着就是员峤也就是夏威夷这条线向东航行最终到达殷州,也就是加利福尼亚海岸,并且在旧金山建立第一个贸易据,至于旧金山则被命名为金山。
话说杨丰也没办法,为了吸引老百姓,他必须得把名字起得恶俗一,还有什么能比金山这样的名字更能吸引移民呢?
“你们的使命是?”
杨丰再一次吼道。
“让离家三千年的殷人到亲人怀抱!”
那些船员们吼道。
建立贸易据后,他们将和印第安人展开全面贸易,简单说就是扶持印第安人驱使其向东不断进攻,至于方式这个就很简单了
捕奴。
让印第安人玩别的是肯定不行了,如果是一个正常势力,可以用内华达州的银矿,亚利桑那州的金矿,盐湖城的超级铜坑来引诱他们,但印第安人这种半原始人玩这个太高档,超出他们的头脑范围,可捕奴这种活儿他们是肯定非常明白而且喜欢的,只要殷州公司大肆从他们手中收购白奴就行了。
这活儿他们懂。
实际上这时候白人的势力远还没到达美洲西部,无论南部的西班牙人还是东部的法国人,都还距离西部遥远,同样这一带基本上还处于印第安人的纯天然状态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