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祸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允锋
然后再加上十万大军。
这座城市将永远镇压在中亚。
“目前西域情况如何?”
在接见了一下迎驾的臣民,并且演讲一番之后,杨丰直接到为他临时修建的行宫,然后召见西京留守吕毅问道。
“哈萨克汗国已经正式分为两部,我们称为大帐小帐,大帐在夷播海一带,小帐在里海北岸的乌拉尔河流域,而从龙城向南向西是布哈拉汗国的地盘,布哈拉汗国内乱,在山南省以分出了浩罕,布哈拉汗国再向西至里海东岸是希瓦汗国的地盘,也就是花剌子模,这是西域。而在哈萨克两部以北是俄国人的地盘,布哈拉和浩罕南接波斯和莫卧儿帝国的地盘,但莫卧儿帝国的喀布尔总督已经du立,而波斯人在被我们和奥斯曼人击败后,原属波斯的兴都库什地区部落也已经接近于du立。
总得来说从天山到里海之间就这些势力。
不过这些虽有汗国之名,但实际上就是些以游牧为主的部落联盟,没有什么军民区别,一打仗所有成年男人骑上马拿着弓箭就算士兵,总数不好说,所有各部加起来几十万是有的。武器上以冷兵器为主,但也有大量的滑膛枪,甚至包括从我们的军火贩子手中购买的,人都是挺骁勇,不过也就是相当于当初在河北时候的蒙古骑兵水平,真要打起来的话臣保证第一骑兵军可以从北扫到南,一直打到喀布尔去。”
吕毅说道。
这些年第一骑兵军把西域那些乱七八糟民族可是揍得不轻,原本哈萨克部还有中帐的,整个被第一骑兵军给灭了,现在还活着的都老老实实在北庭省管辖下当属民呢!
但这里始终不是大明扩张重点,他们等得也是很心焦,尤其是各部明军都在大财,他们却只能在西域呆着,虽然西域也有很多好处,比如说这里的玉石让第一骑兵军上下都捞了不少。大明现在玉石需求旺盛,那些国内资本家因为传统原因,对于其它宝石兴趣不高,但对玉石的追逐那完全是狂热的,虽然军队不允许经商,可没说不许那些中高级军官的家人经商。
比如吕毅自己的老婆就是大明头号玉石供应商。
但这终究比不上抢掠。
“先不急,你们现在最重要的是保障龙城的建设,更何况一个军打到喀布尔当然没问题,但打到了以后呢?如何进行控制?若想对整个西域进行控制,恐怕最少也得三个军,而三个军的物资补给仅靠公路和马车根本不可能供应得上,而且现在公路还必须保障硝石的运输,没有了鄯善的硝石供应,咱们连炸药都无法供应得上。”
杨丰说道。
现在攻掠西域的确不现实,明军是离不开后勤的,而一条国道也满足不了过一个军的明军作战消耗,更何况这条国道的主要任务还是运输硝石,在铁路建成之前他是不会考虑在西域大规模扩张的。
“不过你们可以把夷播海一带的哈萨克人清理干净。”
紧接着他又说道。
夷播海就是巴尔喀什湖,这里是大帐哈萨克人的地盘,但杨丰想要把铁路修到额尔齐斯河畔建新津,就必须把这部分哈萨克人解决掉。
“臣尊旨。”
吕毅说道。
“那你先下去吧!”
杨丰说道。
吕毅赶紧离开。
匆匆跑去研究如何进攻哈萨克人的西京留守,杨皇帝多多少少忧郁了一下,他用二十年时间养大了一头猛兽,现在大明上上下下无不陷入对于掠夺的狂热中,曾经那个温文善良的民族再也没有了,就连大明的小学生都知道自己长大后要出去抢钱抢女人,都知道拿小皮鞭抽那些顺眼的奴隶。
可作为这头猛兽的大脑,他却有些迷茫了。
当然,他并不是迷茫于这对汉人来说是好是坏,皇帝陛下还没那么文青,他现在迷茫的是一旦这个世界都被吞噬了,那么他该拿什么继续喂养这头猛兽?从第一骑兵军对战争的渴望,就可以头猛兽是如何饥渴,而当掠夺和扩张都已经成为惯性的时候,一旦失去了可掠夺扩张的目标那么它该如何适应,它的尖牙利爪该伸向哪里?
自己人吗?
一旦没有了扩张目标,那么内部的矛盾冲突必然凸显。
这是必然的。
他可不认为大明现在没有内部矛盾,事实上大明有一大堆的内部矛盾,军方对内阁在军费上斤斤计较不满,代表资本家的地方对代表贵族的内阁不满,督察院对锦衣卫不满,锦衣卫对军队在外面抢得太多不满,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还有那么一点点社hui主义的庞大du裁帝国,大明的内部矛盾也是一堆一堆的,绝对不比任何一个国家要少。
但对外扩张解决了一切。
对外扩张让所有矛盾都仅仅是矛盾。
可一旦没有地方扩张了呢?
以贵族为主的将军们没有地方抢掠了,他们就会些资本家的财富眼红,没有地方需要吞并了,那些支撑大明财政的地方士绅们就会觉得军队数量太多完全浪费,没有地方掠夺了,内阁就会现自己的财政失去一个重要来源,他们就会想法从地方上弥补……
“这很麻烦啊!”
杨皇帝揉着脑袋哀叹。(未完待续。)
公告:玉米小说
安卓,苹果专用版,告别一切广告,进入下载安装 xsyd ()
大清之祸害 第四七八章 岁月是把杀猪刀
在忧郁了一会儿之后,杨皇帝还是很干脆地抛开了这个问题。..
反正只要他还活着,就没有什么人敢掀起浪花,毕竟谁都知道,一旦神皇怒亲自动手那是谁也没有能力抵挡的,玩叛军再怎么玩也就是顶天麻哥级别,麻哥那标本可刚保养过,就杨皇帝那变tai一样的战斗力,足以让所有不安定因素夹起尾巴,至于他死了以后……
他不认为那些老臣们有谁能活过自己。
就他现在的身体状况,估计把大明那些勋贵们熬到第三代甚至第四代都毫无压力,实际上大明第一位相,皇后的爷爷黄百家去年就已经病死,原本政坛几乎巨无霸一样的黄家,现在连个内阁部长都没有,最大也不过是个中将。最早跟他起兵的严鸿逵这时候已经在医院插管子了,同样以老严为的应该说吕留良系只剩下一个吕毅中还在内阁。而军方算是开国元勋们里面,总参谋长冯祯也已经快六十岁了,而且身体不好早已经上了乞骸骨的奏折,刚刚出去的吕毅今年也过五十了,而他在最早的一批旅长里面还算年轻的。
再过二十年,这些人统统都解决了。
而他呢?
二十年后也不过才六十多岁而已,因为身体关系,最多也就相当于普通人五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大明的内部问题,无非就是勋贵和资本家,至于老百姓还没那么多乱七八糟心思,这时候正是四海咸歌盛世的时候,不可能有农民起义,大明境内除极少数佛教徒之外,剩下全都是圣教信徒,也不存在宗教造反,至于说民主权力什么的,大明都已经是民主典范自由灯塔了,这时候在这方面都能笑了,老百姓也不会要求更多,至于人类文明最高级阶段……
呃,这种无君无父的东西在大明还过于遥远。
真正的矛盾也就是勋贵和新兴的资本家,勋贵认为这天下是他们打下来的,他们有资格享有各种特权,而新兴资本家因为大明的特殊制度,则逐渐获得了地方上的权力,他们肯定不满于勋贵的特权。虽然杨丰在贵族特权方面进行了控制,但这种事情哪有那么简单,特权多多少少总会有的,尤其是一些在经济上的垄断权,比如吕家垄断西域的玉石产业之类的,毕竟他也不能只靠自己这张脸让手下去拼命,想要让这些将领听话,就得给他们足够的好处。
但这样那些想分一杯羹的资本家就不乐意了。
这样矛盾就产生了,说白了就是个利益,有对外掠夺扩张支撑着,大家没功夫管这个,出去快快乐乐宰肥羊才是正理,但如果外面没有可抢的了,那么就难免互相惦记了,尤其是干这个干惯了的勋贵们。然而勋贵们也就是第一代,到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早就已经被蜜罐子泡酥了,吕毅敢亲自端着丈八长矛硬冲几万骑兵,他儿子就只敢在总参谋部当文职,他孙子据说第一次开枪吓哭了。
这样的人是没有胆量也没有能力搞事的。
而对于杨丰来说,他更愿意给后代留下一个资本家占据优势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勋贵占据优势的国家,对于勋贵他更愿意逐渐资本家化,因为相对于后者来说,前者至少更加进步。更重要的一点是,相对于只能掌控地方的资本家来说,掌握兵权的后者谋朝篡位的可能性要更大,就算不谋朝篡位,把自己后代当傀儡也不是他希望的,大明的相可是勋贵们选,万一他死后勋贵们选出一个强势的相,然后学曹操怎么办?
他并不能指望锦衣卫。
因为锦衣卫本身也是勋贵。
但如果资本家强势他就不需要担心这些了,因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督察院会动手,然后督察院一弹劾,他的后代一盖章这个相就必须下去,如果不下去那就是撕破脸了。一旦撕破脸各省所辖预备役也不是吃素的,光一个江苏省就能一下子召集起一个军的预备役,更何况义务兵役制下军队的主体还是各省征调的士兵,真要地方勤王勋贵手下立刻一哄而散了。
说白了他还是玩杯酒释兵权。
只不过他用的是时间,他用的是自己的漫长寿命。
“岁月是把杀猪刀啊!”
杨皇帝深沉地感慨着。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现在考虑还为时尚早,接下来杨皇帝依然在龙城转悠,这座城市已经初具规模,外围的明式棱堡城墙都开始了建设,从天空向下佛一个巨大的太阳公公。钢筋混凝土加青砖和夯土的城墙设计高三丈,高度并不算高,但却无比的坚固,而且顶部比南京北京城墙要宽阔得多,因为上面设有大量的炮台,甚至在城墙内部也有专门对外的暗堡,总之未来的龙城,绝对是一座坚不可摧的要塞。
当然,这并不重要。
事实上之所以造得如此恐怖主要是用来吓人的,真正使用的话,杨丰不认为会有这方面的需要,在中亚根本没有人能打到龙城来。
倒是这时候正在伊犁河上修建的水坝更让他感兴趣。
因为这座水坝上,还准备安装大明第一套交流电机组,而且还是直接一步到位玩三相电,现在大明电力工业正在疯狂展当中,各地到处都在建小型水电站搞直流电机,有条件的地区基本上电灯已经开始成为有钱人的时髦,而龙城当然也要使用电力,既然交流电是正统,那么就干脆玩交流电好了,不过因为铁路没有开通所以大型水轮机组无法运来,现在只是水坝建设。
当然,这座水坝也不可能建成卡普恰盖水库级别,那个是直到一九六三才开始建设的,库容近三百亿立方米呢。
他最多也就建一座小型的。
“陛下,目前最缺的是钢筋水泥。”
工程总管毕恭毕敬地说。
这里的钢筋水泥都是来自伊犁钢铁厂和水泥厂,然后以内河船运输过来,同时供应水坝,龙城当然还有铁路建设,但伊犁钢铁厂因为没有铁路同样无法运来大型的设备,目前使用的都是些小型转炉,包括水泥厂也缺乏大型机器,目前产量并不高,同时支撑这么多肯定不够。
“慢慢来,不要急!”
杨丰很随意地说。
他的确不着急,因为接下来第一骑兵军扫荡哈萨克人以后,他还要建第四个钢铁基地,巴尔喀什湖北岸可是有苏联的第三大煤炭基地卡拉干达煤田,同样那里和临近的卡斯塔纳还有大型铁矿,这些组成了原本历史上的苏联四大工业区之一。而他需要的只是同样建起这个工业区,这个可比伊犁大得多了,哪怕轮台都比不上,有这座钢铁基地,未来他就能支撑整个中亚地区的铁路扩张,如果再加一条到额尔齐斯河的运河,他差不多可以复制苏联在中亚的辉煌。
当然,他还需要时间。
就像他所说的慢慢来,不要急。
但他的将军们可是很急,在得到皇帝陛下恩准后,第一骑兵军便立刻杀向巴尔喀什湖周围的哈萨克各部,这支由四个骑兵旅,一个车载步兵旅,一个重炮旅组成的战役集群,如同一头旷古凶兽般咆哮向前辗过中亚草原,将一个又一个哈萨克部落辗压在战马的铁蹄下,碾压在武刚车的橡胶车轮下,他们焚毁一个又一个哈萨克人聚居区,杀掉任何敢于阻挡他们的男子,留下一片片血火中的大地。
整个中亚一片鸡飞狗跳。
谁也不知道明军真实意图,布哈拉,小帐哈萨克,希瓦,甚至于还相距比较远的浩罕,所有中亚势力都被这晴天霹雳所震惊,还以为明军终于要对整个中亚下手的他们,赶紧以最快度集结军队,所有部落里成年男人全部骑上战马赶往临近大明的区域,然后提心吊胆地警惕着东方恶龙的入侵。
不过支援哈萨克是不可能的。
大家又不是朋友。
虽然都是zhen主的子民,而且之前就订立过盟约,但这种时候还是忘了这一点吧,别没救了哈萨克,反而把明军引来,那时候哭都没地方哭。
于是在中亚各国围观中,明军就这样继续在暴打大帐哈萨克人,汗廷在突厥si坦城,也就是现在哈萨克南部希姆肯特以北的卓勒巴尔斯汗,不断地派出使者向各国求救,但可惜各国的援军没到明军就先到了,从碎叶城出的明军一个骑兵旅,一个步兵旅再加一个炮兵旅轻松攻破哈萨克勇士们的阻击,然后包围了突厥si坦城。
“玛的,还突厥呢!”
亲自率领大军而来的吕毅鄙夷地说道:“让他们的梦醒醒吧,轰平这里,什么都别留下!”
他身旁军官立刻传下将军大人的命令,紧接着在附近的高坡上,重炮旅所属的重型野战炮便开始了怒吼,随着炮弹不断呼啸飞过天空,这座中亚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市,同样也是很有特殊味道的城市,在一二八毫米炮弹的爆炸火光中,连同城里的大帐哈萨克或者说大玉兹汗一起化为了冲天而起的火焰。(未完待续。)
公告:玉米小说
安卓,苹果专用版,告别一切广告,进入下载安装 xsyd ()
大清之祸害 第四七九章 这就是命运
可怜的突厥s坦城,就这样被明军变成了废墟。
在持续炮轰半小时后,明军骑兵正式杀进城,紧接着步兵也跟了进去,然后那些已经憋了很久的士兵们,立刻开始快快乐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在把突厥s坦城洗劫一空,并且把大批哈萨克人包括王族在内,一块儿拿绳子串起来拖出城之后,剩下残破的城市废墟也被付之一炬,从此这座中亚名城,彻底消失在历史的漫漫黄沙中。
当然,战争还没结束。
哈萨克是游牧民,汗廷只是个象征而已,实际上是各个分散在广袤草原上的小部落联盟,控制区大得很,攻破汗廷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明军还得至少花一到两年时间,才能彻底肃清这些分布在上百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游牧民。
这可是项大活儿。
至于吕毅怎么清洗草原,这个杨丰就懒得管了,他很快就离开了龙城,然后向东北横穿过北庭和安北省,降落到北海省的省会昭义城,也就是乌兰乌德,这时候北疆铁路已经修到这里,这条铁路从北京起,向北穿过安北省,最终到达昭义,未来还要往东修,同样黑水省的铁路也正在往西修,按照计划五年内完成两条铁路的接轨。
“传旨,朕要在这北海边建一座行宫。”
站在贝加尔湖岸边,望着恍如蓝色宝石的湖水,杨皇帝兴致勃勃地说道。
旁边侍从赶紧记下。
“陛下,这行宫交给臣等就行。”
陪同的北海省巡抚忙说道。
“不用,朕又不是没钱,你们人口少不必再增加百姓负担。”
杨丰说道。
如果说西域算地广人稀,那北海就不只是稀了,整个北海省所辖包括了贝加尔湖以东黑水以北所有土地,也就是几乎整个俄国远东,另外被杨皇帝地图开疆的阿拉斯加和育空地区理论上也在北海省管辖中。这个省的疆域都快赶上整个欧洲了,但总人口加起来还不足五十万呢,而且这不到五十人口里面还有一多半是在昭义附近。剩下的则分散在沿海或者沿河的一个个小镇,互相之间只能借用军方的无线电报系统进行联系,甚至连有线电报都不通,毕竟在广袤的原始森林里架线也不容易,尤其是到了冬天零下四五十度也根本没法维护。
就这人口,为了给他建一座行宫得增加多少税收啊。
巡抚也没敢再多说。
“陛下,锦衣卫情报司奏报,小玉兹和希瓦两部,已经派出使者到莫斯科,根据情报是准备归顺俄国。”
这时候杨忠拿着一份电报上前说道。
“归顺俄国?觉得彼得能够保护他们?”
杨丰冷笑着说。
这倒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大玉兹灭亡之后,中亚其他四家肯定要想办法自保,联盟是没什么卵用的,他们四家就算联合起来也不过才那百多万人口,拿什么对抗强大的明军?这时候最好的选择无非就是找个大抱,对于小玉兹和希瓦人来说,他们也只有俄国这一个选择,虽然俄国在欧洲被打成狗,但好歹也是一个千万人口级别的大国。
再说他们不投俄国还能投谁?
波斯?
波斯刚刚被明军揍过。
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都已经分崩离析了,至今还在大混战呢!
奥斯曼?
那个就算他们投靠也没用,双方之间隔着里海呢,更何况明军真揍他们,奥斯曼人也不可能跨海支援自己的兄弟,而且也没有必要,明军就算灭了他们也不会威胁到奥斯曼。
只有俄国是唯一选择。
而且明军一旦灭了他们,接下来可就到乌拉尔河了,再向前就是俄国的地盘了,可以说他们就是俄国的屏障,只要他们还在明军就威胁不到俄国,所以俄国也只能扶持他们,至于最后结果怎么样,那个就以后再说了,现在哪有工夫考虑那么多。
实际上不仅仅是希瓦和小玉兹。
就在杨丰登上火车,沿着北疆铁路驶往安北省省会彰义城,也就是乌兰巴托的时候,锦衣卫情报司就来了第二份报告,布哈拉汗国和浩罕的使者也同样到了莫斯科请求归顺俄国,这样中亚势力中,剩余四家全部跑去抱彼得的大了,在欧洲丢失大片土地的彼得,现在倒是突然一下子惊喜地面对着一大堆亚洲跑来送上门的土地。
“他敢要吗?”
杨丰冷笑着说。
“陛下,外交部来电报,说俄国驻瑞典公使向咱们驻瑞典公使提出,如果咱们能向俄国出口线膛武器的话,他们就拒绝中亚四国的归顺,并且承诺不会插手我们对中亚四国的战争。”
杨忠说道。
很显然彼得也不傻,虽然得到中亚四国可以开疆拓土,并且维持住大明和俄国欧洲部分之间的屏障,但这道屏障并不靠谱,他不可能派遣大批军队到中亚去对抗明军,再说就算俄军去了在中亚也打不过明军,也就是说这道屏障多算个缓冲区,实际上意义有限得很,但如果以此向杨丰示好,并换来杨丰向他开放线膛武器出口,这可比得到中亚四国更实际得多。
那么换不换呢?
“不换!”
杨丰毫不犹豫地说道。
“告诉梁诚,让驻瑞典公使告诉俄国人,彼得有胆量他就收这四国,到时候朕揍他的时候别怨没警告他。”
紧接着皇帝陛下说道。
中亚只是一碟小菜,俄国才是他的正餐,虽然线膛枪炮对明军来说已经是垃圾了,但这东西大批量出现在俄国人手中,以后明军进攻俄国时候,这些家伙要是玩游击战,在东欧的森林里用来打明军黑枪也是很有用的,征服俄国最大的难度,就是这些牲口们的韧性,广袤国土,寒冷的气候,遍地森林,再加上强悍的体魄坚韧的性格,配上线膛枪会战斗力暴涨的。
再说中亚四国到底属于谁并不重要,反正无论属于谁最后都得属于他的。
于是,彼得获得线膛武器的再一次努力又落空了,当俄国驻瑞典公使返回莫斯科向他报告这个消息后,被羞辱了的彼得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中亚四国的归顺,小玉兹,希瓦,布哈拉,浩罕四国同时并入俄国。紧接着大批俄国从明商手中购买的和俄国自产的滑膛枪,通过伏尔加河水路进入里海,然后在土库曼巴希港上岸送到希瓦,布哈拉,浩罕等部的手中,同样乌拉尔河流域的小玉兹人也获得了新式武装,甚至就连正抵抗明军的大玉兹各部,都通过额尔齐斯河水路获得了来自俄国的援助。
当然,这并没什么卵用。
如果在明军面前,使用冷兵器的哈萨克人是以卵击石,拿到俄国的军火后,他们多升级成了玻璃瓶子。
一样还是要粉身碎骨的。
“这就是命运!”
杨皇帝感慨地说道。
此时他的列车依然行驶在安北省的广袤草原上,这片千年来如噩梦般飘荡在中原文明上空的阴,此时正值夏季,繁茂的牧草让大地一片绿色,但却极少看到有牧民,倒是各种野生动物随处可见,甚至他居然还看到了大群的野狼在围捕黄羊,虽然火车隆隆驶过,但丝毫没有打扰它们的工作。
“现在安北省有多少人口?”
他问道。
“去年的统计数字,一共有不到三十一万国人,主要是铁路和煤矿金矿的工人,另外还有就是些经商的商贩。”
杨忠说道。
“那属民呢?”
杨丰说道。
猜你喜欢